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4

  • 稀土铁氮(钐铁氮钕铁氮)永磁材料产业化进展【SMM稀土论坛】

    5月29日,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上,宁夏君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心安对稀土铁氮(钐铁氮钕铁氮)永磁材料产业化进展进行了分享。国际学术界公认,我国是研发稀土铁氮磁性材料的先驱;不是跟踪国外技术、而是北京大学杨应昌院士研究团队基于长期的基础研究所发现的新效应(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利用开发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制造亚微米级单晶颗粒磁粉)生产出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 我国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的重大原创性发明 国际学术界公认,我国是研发稀土铁氮磁性材料的先驱;不是跟踪国外技术、而是北京大学杨应昌院士研究团队基于长期的基础研究所发现的新效应(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利用开发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制造亚微米级单晶颗粒磁粉)生产出的新型稀土永磁材料。 氮的间隙原子效应 我们与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中子衍射技术测定了钐铁氮和钕铁氮等氮化物的晶体结构,发现氮在这些结构中都占据特定的间隙晶位。据此,我们计算了间隙原子对于晶场作用和电子结构的影响,发现在特定晶位的氮原子可以灵敏地调节稀土4f电子的晶场作用和铁3d电子的能带结构,从而使铁的原子磁矩增加,使稀土4f电子的晶场作用发生根本变化。这一发现揭示了氮化效应起源于氮的间隙原子效应,为稀土铁氮永磁材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前产业化进展: 两套工艺路线, 全球三家拥有完整独立知识产权并实现量产的企业。 材料优势 其还对钐铁氮磁粉性能示例、钐铁氮注射磁体性能示例进行了介绍。 柔性磁体及磁性弹性体 磁性能强、表面光洁度高、柔性好;厚度最薄可低至0.1mm,并可制成条状、薄片状、环状等形状,可广泛应用于磁编码器、微特电机以及各种吸附场景等。保持高磁性能的同时,可兼具阻燃性能。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新能源峰会直播】全球新能源矿产需求及展望 2030年全球电池供应链行业增长路径

  • 5月29日,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主论坛上,SMM高级分析师杨佳文分享了2023-2024年中国稀土产业数据解读及后市发展趋势。2024年第一季度,镨钕产品价格走势仍呈现阴霾未散的局面,氧化镨钕均价自年初的44.25万元/吨继续下调至三月下旬的34.5万元/吨。进入第二季度,在大厂集中采购,矿端供应收紧等因素的加持下,镨钕价格走势才开始回暖。基于稀土市场供需情况和传统淡旺季进行的预测,倘若有政策因素或人为炒作因素的影响或将使得镨钕价格有所波动。 中国稀土资源供应情况分析 2024年中国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长12.5% 202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共下达了三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合计为255000吨,较2022年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1.4%。轻稀土同比增幅为23.58%,中重稀土指标与过去六年持平。 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35000吨,其中岩矿型稀土与2023年的第一批开采指标相比,增加了15000吨,同比增幅为12.5%,较往年相比增幅有所收窄。 金属端需求走强,2024年1-4月镨钕金属产量同比增长7.2% 2024年1-4月,中国氧化镨钕产量约为2.4万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其中,内蒙古和江西地区为中国氧化镨钕产量大省,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9%。 2024年1-4月,中国镨钕金属产量约为2.2万吨,同比约增长7.2%。据了解,随着终端市场的慢慢好转,金属端的需求走强,各厂加快去库动作,部分金属厂开工率有所提升,镨钕金属产量将继续增加。 离子矿供应量相对充裕 2024年1-4月氧化镝氧化铽产量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2024年1-4月,中国氧化镝产量约为872吨,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24.4%;氧化铽产量约为170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19%。 整体来看,氧化物产量原矿产出量与废料回收产出量比例约为7:3。进入2024年,来自东南亚的稀土离子矿进口量和下游钕铁硼永磁产量仍在继续增长。原材料供应和下游需求的增长也将使得稀土氧化物产量继续增加。 中国稀土产品进出口数据解读 2023年中国稀土进出口数据一览 2024年1-4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约为18447吨 同比减少27% 2024年4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4936吨,同比缩减43%,环比增加16%。2024年1-4月累计进口18447吨,同比减少27%。其中有99%的稀土金属矿来自美国,剩余部分来自蒙古和马拉维地区。 中国进口的稀土金属矿基本全部来自美国,由于美国当地发展自己的稀土产业链,2023年与2024年来自美国的稀土金属矿进口量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缩减。 2024年1-4月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累计18446吨 同比增加29% 2024年1-4月,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累计12135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29%。其中4月份进口量6311吨,同比增加50%,环比增加22%。 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有81%来自缅甸,由于当地的政治因素和天气因素,该部分稀土矿产资源进口情况并不稳定,其相关消息也会造成国内的氧化物价格波动。 2024年1-4月中国混合碳酸稀土累计进口量2622吨 同比缩减幅度约为9% 4月份中国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为420吨,同比减少72%,环比减少23%;2024年1-4月累计进口量约2622吨,同比缩减幅度约为9%。 据统计,这部分稀土资源有72%来自马来西亚。 2024年1-4月中国累计出口稀土商品18046.5吨 同比增长10%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4月中国稀土出口量18049.5吨,同比增长10%。中国的稀土进口产品以稀土原材料为主,出口的稀土则为深加工产品。 稀土出口量虽有所增加,但2024年归来第一季度,稀土价格一路走低,相应的稀土出口金额也出现下降。2024年1-4月出口金额约为1.8亿美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44.6%。 2024年1-4月中国稀土永磁出口量约为17568吨 同比减少2% 2024年1-4月中国稀土永磁出口量约为17568吨,同比减少2%。该部分稀土材料主要流向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约占总出口量的46%以上。 据了解,我国企业在稀土高端材料市场的国际份额约为25%,而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化国家企业占据其他市场。 中国钕铁硼产品消费情况分析 2024年1-3月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6.2万吨 同比增长12.8% 2023年全年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2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18%;2024年1-3月份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约为6.2万吨,同比增长12.8%。 据SMM统计,2024年1-3月,汽车领域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最多,约占总消费量的16%。其次是变频空调领域,该部分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5%。 中国镨钕金属供需平衡 氧化镨钕供需平衡: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稀土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SMM根据往年情况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做出的供需平衡预测,2023-2026年对镨钕金属的消费需求占比最高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2024年1-4月 国内稀土供应持续过剩 供应端自3月迎来快速去库 2024年1-4月,国内稀土供应持续过剩。从市场了解,由于前期价格持续性下滑,国内矿商成本倒挂严重,矿商出货意愿低下普遍捂盘惜售,市场低价货源减少,导致很多矿石并未流入冶炼分离环节。 2月春节期间,新能源产量环比下降,进一步加重了稀土月度供应过剩的局面。3月稀土市场逐步好转,磁材企业开工高位,3月稀土供应端迎来快速去库。 稀土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第二季度 在大厂集中采购、矿端供应收紧等因素的加持下 镨钕价格开始回暖 根据SMM统计,2023年氧化镨钕均价从年初最高的75.5万元/吨最低跌至43.3万元/吨,跌幅超过40%。 由于前期价格走势的持续疲软,多数业者对镨钕后市价格普遍看空。2024年第一季度,镨钕产品价格走势仍呈现阴霾未散的局面,氧化镨钕均价自年初的44.25万元/吨继续下调至三月下旬的34.5万元/吨。进入第二季度,在大厂集中采购,矿端供应收紧等因素的加持下,镨钕价格走势才开始回暖。 氧化物企业原材料补库成本增加 2024年中重稀土价格走势整体偏强 2023年氧化镝价格受到大厂采购及国家收购存储行为的影响多次出现上行走势,而缅甸封关消息的反复也使镝铽价格走势波动频繁。 进入2024年,在各稀土元素价格纷纷下跌的情况下,矿端持货商的利润被严重压缩,部分缅甸稀土矿开采企业因资金压力而抵押自己持有的稀土矿来获得融资。这种做法导致市场低价货源减少,氧化物企业原材料补库成本增加,叠加大厂周期性集中采购等因素,中重稀土价格走势在2024年第二季度整体偏强。 2024-2025年镨钕价格后市发展趋势预测 结合以上各方面因素,SMM做出了2024年-2025年的镨钕价格走势预测:此预测是基于稀土市场供需情况和传统淡旺季进行的预测,倘若有政策因素或人为炒作因素的影响或将使得价格有所波动。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 纳米稀土氧化物及催化储氧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市场分析【SMM稀土论坛】

    5月29日,在SMM主办的 2024年稀土产业论坛 -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鄢勇分享了纳米稀土氧化物及催化储氧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市场分析。 1.技术现状 纳米稀土氧化物 – 现有制备技术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常规制备 材料特点:独特电学、磁性、光学、力学、热学功能的材料,用途广泛; 技术难点:制备过程易团聚,奥斯瓦尔德熟化导致尺寸难以保持均匀; 传统方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 1.易团聚;2.尺寸不均匀,原料浓度低,产量小。 新型制备:原子沉积法,微波辅助水热法等。 1.设备复杂;2.生产成本高。 纳米稀土氧化物–高分散规模化制备技术挑战 纳米稀土氧化物—— 异核均质沉淀法的技术特点 通过制备方法创新: ➢ 研究稀土氧化物材料纳米尺度的成核和生长竞争动力学调控机制; ➢ 发展大尺度空间下传质、传热和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 解决纳米稀土氧化物材料易团聚,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优势: 条件温和,常压,低成本;反应浓度高,轻松实现规模化制备。 纳米稀土氧化物—— 异核均质沉淀法产品的性能优势 技术领先,性能卓悦。 纳米稀土氧化物——丰富的应用场景 多层陶瓷电容-MLCC: 国内市场超600亿元;纳米稀土助力MLCC的微型化;改善钛酸钡陶瓷的电介质性能;增强材料的稳定性。 透明陶瓷: 2028预计市场113亿元;纳米材料产生较高烧结驱动力;改善致密化和烧结体微观结构;避免差分收缩的发生。 高端抛光材料:全球CMP市场达18.2亿美元;形成软化层,提升抛光选择比;改善表面质量,提高磨削效率;降低缺陷率。 电池电极添加材料:全球市场年需求量可达上千吨;降低充电状态下与电解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提升高温下电池寿命。 三效催化储氧材料——研究意义 汽油车产业现状 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四年蝉联全球第一,产值达到9.2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汽油车产销量占比超80%。 污染现状:汽油车排放的HC、CO占移动源排放总量的81%,76%以上,是导致PM2.5、O3等大气污染形成的重要原因。 应对手段:利用三效催化剂,在不同空燃比下净化汽油车主要污染物HC、CO和NOx。 关键技术:基于稀土价态的可变,以铈锆固溶体为代表的储氧材料来调整尾气的氧含量。 三效催化储氧材料—— 传统制备技术 三效催化储氧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铈锆固溶体生产技术由加拿大Neo Performance、比利时索尔维(Solvay)、日本DKKK等企业所垄断,国际巨头市占率达到85%以上,相关材料的制备属于卡脖子技术。 三效催化储氧材料——市场前景 ◼汽油车污染控制发展趋势 •国外:2022年欧VII法规提案、美国EPA2027发布,预计2027年实施; •我国:环科院牵头,开展下阶段标准预研; 挑战: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氧材料,达到国六b排放标准,也为下一阶段的法规做技术储备。 契机: 在机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之前,混动与增程式乘用车均涉及到三效催化的使用,且其污染物呈现与传统车不同的排放特点。 三效催化储氧材料—— 制备技术改进 以氨法为基础,通过对原料优选,料液预处理,膏体后处理步骤的改进提升产品性能(以动态储氧量为例)。 2.市场分析 技术产品的应用场景举例——微型MLCC制备 ►微型MLCC高容化关键点:陶瓷粉体材料的微纳化制备与使用; 现状:国内该类陶瓷配方粉体90%以上依靠进口,卡脖子技术; ►稀土掺杂抑制粉体晶粒二次长大的原理:核壳结构; 尺寸匹配:稀土氧化物的尺寸介于BaTiO; 关键点:实现<50nm稀土氧化物的高分散规模化制备技术; 技术产品的应用场景举例-微型MLCC制备; 性能考察维度:分散性,尺寸均匀性,形貌规则性; MLCC市场中纳米氧化物的需求规模 纳米稀土氧化物虽然用量小(粉体质量占比1-5%),但由于其单价高,占高端MLCC总制造成本的10%左右,目前全球需求市场约为120亿元每年。 随着整个MLCC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以及产品进一步高端化,对应的高分散纳米稀土氧化物需求市场预计在2028年达到200亿元每年。 MLCC市场规模预测 市场推动力1:军工——受益于设备更新换代和信息化程度提升的需求 国防军工产业的特殊性,必须保持一定的自主化率; 对产品性能、可靠性及供货稳定性有着更高或更特殊的要求; 具有较高的市场壁垒,毛利率水平一般可以达到 70%~80%; 市场推动力2:汽车——汽车电子化率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MLCC数量是传统中档车的2倍以上。 市场推动力3:通讯-智能终端加载的电容数量快速增长 5G设备MLCC数量是2G设备的5倍以上; 物流网终端设备数量预测在2025年超过200亿部; 三效催化储氧材料——市场现状 稀土催化材料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且其中机动车尾气净化占比超过35%。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专题报道

  • 2024 SMM稀土产业论坛明日开幕!

    2024年SMM稀土产业论坛 2024年5月29-30日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意在聚焦当下稀土行业面临的关键议题,如国家政策的导向、行业趋势的分析、产业链的完善与价值提升、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与价格预测。我们将搭建一个汇集政府机构、产业专家、学者及企业高层的对话与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内外部资讯的流通与共享,促进稀土行业的全面发展和合作。 会议时间: 2024年5月29-30日 会议地点: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会议联系人: 徐得安 166 0190 0090 ◆ 会议 议程 ◆ 》点击查看更多会议详情~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会!

  • 3440亿!国家大基金三期来了 小金属概念午后拉升 宝武镁业、华钰矿业涨停【SMM快讯】

    SMM5月27日讯: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4日正式成立。受此消息影响,第四代半导体以及氮化镓等行业出现强势上涨,而受半导体、氮化镓等概念走强的提振,小金属概念也在午后出现了拉升。截至5月27日日间行情收盘,小金属概念涨1.23%,个股方面,宝武镁业、华钰矿业涨停。有研粉材、东方锆业、华锡有色、闽东电力、中国铝业以及湖南黄金涨幅居前。 消息面 天眼查显示,国家大基金三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4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张新。大基金三期将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投资力度,同时还将注重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对接和融合。我国首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于2014年9月成立(国家大基金一期),注册资本987.2亿元,最终募集资金总额为1387亿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于2019年10月,注册资本2041.5亿元。从投资方向来看,国家大基金的前两期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设备和材料领域,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投资方向来看,国家大基金的前两期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设备和材料领域,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创板日报) 现货市场 锑价大幅上涨 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点击查看SMM小金属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湖南黄金和华锡有色的走强或与锑价持续上涨有关。湖南黄金5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为黄金、锑和钨金属矿产品。而华锡有色通过资产重组注入了华锡矿业,成为锑矿产量较高的公司之一。 锑现货市场方面:据SMM报价显示,5月27日, 1#锑锭均价为127000元/吨、2#低铋锑锭121000元/吨、0#锑锭128000元/吨,2#高铋锑锭均价116500元/吨,整体较前期相比价格大幅上涨。 近期国内锑锭市场价格继续强势大幅上涨,但价格上涨的表现更偏于报价,市场实际成交量并不大,由于俄罗斯矿源到货等消息影响,市场供方依旧保持一个惜售态势,观望心态重,由于目前短期来看,5-6月俄罗斯方面的锑矿全面进入国内的可能性很小,时间并不确定。因此供方出于对后市原料供应偏紧的预测不变,为了防止以后原料补充困难,继续惜售锑锭等产品,并不断提高报价起到惜售效果。近期随着锑价不断新高,市场疯狂情绪收敛,投机资金也开始观望,投机需求的进入也开始谨慎。而终端方面更是保持低调,除了刚需小量采购,基本没有大单进货。有市场人士表示,市场观望气氛依旧浓厚。 》点击查看详情 供需僵持 镁价涨跌两难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等多地出台加快低空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低空经济概念震荡回升,宝武镁业5月27日涨停。宝武镁业4月28日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除了小鹏和大疆,公司还在与其他车厂洽谈合作车载无人机升降平台。 镁现货市场方面:本周周初返市,5月27日主产区90镁锭的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18500-18600元/吨附近,镁厂挺价心态明显,市场多在谨慎观望,实际订单涨跌两难。据SMM了解原材料硅铁、煤炭价格双双走高,陕西地区75硅铁的市场主流价格在7700元/吨,榆林地区6000K坑口煤价在705元/吨,成本支撑显强。镁锭冶炼企业的心态逐渐产生分歧,部分镁锭冶炼企业考虑到镁锭生产成本一再攀升开始主动累库,惜售以及挺价心态较强,部分镁锭冶炼企业受海运费再度飙升影响对未来镁价持消极观点,出货态度较积极。但在成本支撑以及镁锭厂家库存尚处于低位影响下,短期镁锭市场价格即使出现偏弱松动,幅度也将十分有限。 月底长协交单 镨钕氧化物市场询单活跃度有明显提升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5月27日,稀土价格整体较为稳定。据SMM了解,氧化镨钕市场27日主流成交价小幅提升至38.2-38.5万元/吨。镨钕金属主流成交价格27日也暂时稳定在47.5-47.8万元/吨。 据SMM调研了解,当前,在月底长协交单的带动下,分离厂挺价信心增强,低价氧化物货源开始收紧。与此同时,贸易商也开始补库,27日镨钕氧化物市场询单活跃度有明显提升。磁材厂采购意愿也有所增强,但镨钕金属价格27日暂无明显上涨,SMM预计近日镨钕产品价格走势整体将得到小幅提振。 机构评论 华鑫证券曾表示,算力芯片和存储芯片将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大基金三期除了延续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支持外,更有可能将HBM等高附加值DRAM芯片列为重点投资对象。 推荐阅读: 》供需僵持 镁价涨跌两难【SMM镁锭现货快报】   欲知更多锑、铋硒碲、铟锗镓等小金属基本面、技术面和后市价格变化等信息,敬请参与 2024SMM(第十二届)小金属产业大会 。

  • 镨钕询单活跃度提升 稀土价格企稳【SMM日评】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5月27日讯:今日,稀土价格整体较为稳定。据SMM了解,氧化镨钕市场今日主流成交价小幅提升至38.2-38.5万元/吨,氧化镝价格今日稳定在2020-2030元/千克,氧化铽今日价格也暂时稳定在6400-6450元/千克,氧化钆价格暂稳于18-18.3万元/吨,氧化钬价格今日也稳于54-54.5万元/吨。 镨钕金属主流成交价格今日也暂时稳定在47.5-47.8万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当前,在月底长协交单的带动下,分离厂挺价信心增强,低价氧化物货源开始收紧。与此同时,贸易商也开始补库,今日镨钕氧化物市场询单活跃度有明显提升。磁材厂采购意愿也有所增强,但镨钕金属价格今日暂无明显上涨,预计近日镨钕产品价格走势整体将得到小幅提振。

  • 中科三环:若稀土原料价格持续回升 对利润修复有正面影响 已掌握粘结钐铁氮磁体生产技术

    中科三环5月23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 1、2024年一季度公司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后续原材料价格上涨能否使公司实现利润修复? 中科三环回应: 如果稀土原材料价格持续回升,后续会影响公司减值准备的测算计提金额,对利润修复有正面影响。 2、公司目前的稀土原材料库存情况?是否会在较低价位多屯一些库存? 中科三环回应: 目前公司有2-3个月的轻稀土库存,中重稀土稍微多一些,基本上用多少买多少。公司将持续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库存。 3、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否会向下游客户传导? 中科三环回应: 公司产品价格会参考原材料价格等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因此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向下游客户传导。 4、如何看待后续稀土原材料的价格走势? 中科三环回应: 稀土价格走势受供需情况、相关政策及行业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公司希望其在合理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5、人形机器人对磁材产品的性能需求如何? 中科三环回应:公司产品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已有多年,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一般而言,工业机器人对钕铁硼磁性材料的性能要求更高一些。 6、粘结钕铁硼磁材的应用情况如何? 中科三环回应: 粘结钕铁硼磁体具有尺寸精度高、形状自由度大等特点,但磁能积较低,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对磁能积要求不高,但对精度要求高的领域。 被问及“公司是否掌握烧结钐铁氮的技术?”中科三环5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目前已掌握粘结钐铁氮磁体的生产技术。由于钐铁氮磁体的特殊性,烧结钐铁氮磁体的工艺难度很大,因此该技术目前仍然处于研究阶段。 中科三环4月26日披露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52亿元,同比下降25.43%;归母净利润亏损9874.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0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0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9229.64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元,同比下降65.87%;报告期内,中科三环基本每股收益为-0.081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1%。中科三环表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本期发生额-9,874.00 万元,较上期减少 197.63%, 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下降、毛利收 窄、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存货减值损失增加所致。 中科三环此前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总资产为1,121,846.0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2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58,958.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8%。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5,823.1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97%;利润总额为46,417.6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31.0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53%。 中科三环表示:2023年度,面对稀土原材料价格持续震荡下行、行业竞争程度加剧等一系列挑战,公司始终坚持聚焦主业,不断优化经营管理,努力开拓市场,磁材产量较上年略有增长。报告期内, 受原材料价格下跌、行业竞争程度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售价随之降低,加之部分应用领域的产品订单同比减少,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 中科三环2023年年报介绍:公司是国内销售收入最高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目前公司下纳四家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企业——宁波科宁达、天津三环乐喜、北京三环瓦克华和赣州三环;参股两家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企业——肇庆三环京粤、博迈立铖科环磁材(南通)有限公司, 截止2023年底,公司烧结钕铁硼产能达到25000吨。同时,各个企业不断布局提升生产工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产能及生产效率的优势有效保障了各种不同应用市场产品的交付周期。此外,公司下属的粘结钕铁硼工厂产能也达到1500吨, 可以提供压缩、注射、挤出和压延多种成型方式制备的粘结稀土磁体,其磁性能均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公司在磁性材料产业布局方面更加完善。金属注射成型方式制备的铁基软磁材料、兼具高磁导率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传统软磁铁氧体材料等方面的成功布局使得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完整,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磁性材料有关的产品、组件和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磁性材料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国金证券4月26日发布研报称,给予中科三环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原材料价格下跌计提大额存货减值拖累业绩;2)量价齐跌影响收入,毛利随之收窄;3)管理改善持续精进,资产负债率逐年下行;4)看好稀土永磁基本面改善。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稀土价格波动超预期;汇率波动超预期。

  • 2024年4月中国稀土进出口情况分析【SMM分析】

    SMM5月23日讯: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4年4月份进出口数据,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4936吨,同比缩减43%,环比缩减16%。2024年1-4月累计进口18447吨,同比减少27%。 2024年1-4月,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累计18446吨,同比增加29%。其中4月份进口量6311吨,同比增加50%,环比增加22%。 4月份中国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为420吨,同比减少72%,环比减少23%;2024年1-4月累计进口2622吨,同比缩减9%。 2024年1-4月中国稀土永磁出口量约为17568吨,同比减少2%。该部分稀土材料主要流向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约占总出口量的46%以上。2024年1-4月中国稀土出口量18049.5吨,同比增长10%。稀土出口量虽有所增加,但2024年归来第一季度,稀土价格一路走低,相应的稀土出口金额也出现下降。2024年1-4月出口金额约为1.8亿美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44.6%。 》查看更多稀土现货报价及评论 》免费申请试用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