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86

  • 2022年净利预计最高同比增速近4000% 锂矿企业动力电池“C位”能站多久?

    “锂矿是周期股。” 尚不论此言论正确与否,当股民中间遍布这种声音时,也从侧面映射出锂矿股给散户带来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依然来自碳酸锂价格的周期不稳定性。 SMM数据显示,截止2月2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1500元/吨,报45.9~47.3万元/吨,均价报46.6万元/吨。 自2022年底以来,见多了碳酸锂价格频频回落,市场中不乏议论声渐起:“锂矿一响,黄金万两”的戏还可以唱多久?当动力电池的舞台上开始出现不同的技术路线,2023年,锂电池还能继续稳站C位吗? 业绩普遍预增,预计最高同比增速近4000% 2022年,锂矿厂商“赚翻了”,这是市场早就能料想到的事实。 盖世汽车统计了国内21家锂矿厂商2022年财报业绩预告。统计结果显示,国内锂矿厂商2022年财报预计普遍大增,整体态势向好。2022年,国内锂矿厂商预计最高净利润累计1371.7亿元,预计最低净利润累计1256.9亿元。 其中,天齐锂业2022年净利润最高预计最高,达到256亿元,预计最高同比增速1131.45%;赣锋锂业紧随其后,其2022年净利润最高预计220亿元,预计最高同比增速320.78%。 此外,西藏矿业、川能动力、诺德股份、天力锂能、圣阳股份和金圆股份净利润最高预计皆保持个位数,都在10亿元以下。其中,金圆股份净利润最高预计排在末尾,为0.18亿元,预计最高同比增速84.94%。对此,金圆股份在财报中解释为,该公司转型新能源材料产业,盐湖提锂万吨级产线正在积极建设投产,报告期内碳酸锂销售量较少。  整体来看,盖世汽车统计范围内,2022年国内锂矿厂商净利润最高预计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为4家,占比约19%;净利润最高预计在20亿元以上的企业为15家,占比约71%;净利润最高预计在10亿元以下的企业为6家,占比约为29%。 在同比预增中,2022年国内锂矿厂商净利润预计最高同比增速超500%的企业有8家,占比约为38%;预计最高同比增速超200%的企业有14家,占比约为67%;仅有4家企业预计最高同比增速在100%以下,占比约为19%。 其中,融捷股份2022年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范围在3121.58% - 3707.33%;天齐锂业紧随其后,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速范围在1011.19% - 1131.45%。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锂矿企业纷纷表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锂盐市场旺盛需求的双重驱动,锂盐产品量价齐升,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例如天齐锂业表示,2022年度该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增加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2022年度该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2021年度均明显增长。 无独有偶,永兴材料也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态势,下游客户对锂盐保持强劲需求,带动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并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2022年度,该公司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实现全面达产,锂电新能源业务产销量相比2021年同期大幅增长,业绩增长明显。   显然,强劲需求和原材料价格暴涨是锂矿企业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然而,2023年,当部分新能源车企面临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和要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打“价格战”时,再加上碳酸锂价格日日下跌的态势,锂矿企业以后的日子还会如今日般辉煌吗? 车企呈销量颓势,加之碳酸锂价格下跌 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关键的一年。当新能源车企走过需求暴增、风光无限的日子后,市场今非昔比,变化每时每刻在发生,市场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2022年底,很多新能源车企都捏了一把汗,行业内众多机构也都预测表示,新能源车企们2023年的路并不好走。 2月1日,国内新能源车企纷纷亮出2023年开局第一月的交付成绩单。果然,大多数车企月销数量呈下降态势。 根据盖世汽车统计,5家造车新势力企业1月交付量均较上月大幅下滑。具体来看,理想1月交付量突破1.5万辆,首次超过了埃安;哪吒汽车在2022年12月交付“腰斩”后,今年1月又继续下滑,当月交付6016辆,环比下降22%。 哪吒之后下滑幅度更大的是蔚来,蔚来1月交付8506辆车,环比下降46%;小鹏汽车1月环比表现基本腰斩,当月交付5218辆,其中小鹏G9交付2,249辆;赛力斯和极氪1月交付量分别为4490辆和3116辆,环比分别下滑55%和72%。 值得注意的是,新势力中最令外界震惊的是零跑,其1月交付量为1139辆,环比下降86%,同比下降85%,在10余个新能源品牌当月销量排名中垫底。 更甚者,就连强势如比亚迪,也在今年1月出现了环比下滑的交付量。数据显示,1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约为15.02万辆(含出口10409辆),环比下降35%,同比增长57.8%。 为拯救上述局面,2月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表示:将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重点抓好稳定新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和畅通汽车报废更新等四个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把新车消费增量给稳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除了车企需求稍显疲软会传导至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锂矿企业外,更需要关注的是,自2022年底,令锂矿企业业绩大增最有力的“底牌”——碳酸锂的价格正在逐渐下跌。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极度缺货后的供给暴增是必然结果,随后的暴跌也是不可避免的。 “C位”不稳?成本为王 眼下,国内新能源车企普遍面临来自特斯拉的“降维打击”,降低销售价格是特斯拉的“杀手锏”,且这对于国内大多尚未实现盈利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的新能源车企而言,还击之力甚微。 特斯拉具备降价的资本,其底气来源除了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外,还有持续降低的成本。 马斯克曾在2022年四季度财报沟通中表示,基于成本和生产效率的考量,特斯拉可能会采用全新的技术来尽可能简化车辆的生产,这样才能在压低成本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每年上百万辆的产能。 特斯拉方面也表示,数年来特斯拉的电动车平均售价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要成为百万辆级别的电动车制造商,提升产品的可负担性是十分必要的。该公司团队正在加快推进成本控制规划,挖掘更高的生产效率,同时继续重点落实下一阶段的计划。在2017年至2022年间特斯拉电动车平均售价减半,但营运利润率持续提升。 由此判断,在成本持续降低的情况下,特斯拉继续降低价格销售汽车产品依然具备极大的可能性。对此,国内新能源车企也纷纷拿出应对措施。 早前,AITO问界直接降价,其中问界M5 EV起售价降幅在2.8万-3万,问界M7起售价降幅达到3万。无独有偶,埃安在热销车型AION S Plus下增加了一款新版本——70乐享版,直接将售价拉到了15万元以下的区间(新车售价为14.98万元)。 最为显眼的是奇瑞汽车,其在2月1日宣布,正式开启全系车型整车终身质保政策,即自2023年1月1日起,凡购买奇瑞集团旗下星途、奇瑞、捷途、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全系车型均可享受。 然而,国内新能源车企心知肚明的是,毫无顾忌地降价并非长久之计,降低成本才是最终的“症结”。要实现低成本生产,动力电池作为整车成本占比近60%的最大成本项之一,其技术路线必然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 眼下,随着碳酸锂价格此起彼伏,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也是“百花齐放”,无论是动力电池厂商还是车企,它们都在寻找兼具原材料资源稳定、成本低廉、安全和性能较高的新技术路线。 钠离子电池是锂电池的竞争对手之一。早在2022年碳酸锂价格飞涨之时,宁德时代党委第一书记、董事长助理孟祥峰就曾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宁德时代正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解决部分锂资源供应紧张和锂价暴增问题。 从钠离子自身品质来看,钠离子具备储量丰富(地球上钠资源是锂的400倍)、成本更加低廉、安全性高和生产线接近锂离子电池的天然优势。 平安证券指出,使用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仅为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成本的40%,电池总的材料成本较后者降低30%-40%。中金公司也在研报中指出:发展钠离子电池,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国锂资源80%依赖进口的窘境,维护供应链安全,同时也将延缓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价格提升,从而降低成本压力。 眼下,除了弗迪电池,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多家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均已布局钠离子电池业务。甚至有说法认为,2023年或将成为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 此外,还有消息传出钠离子电池上车。报道称,孚能科技官宣收到江铃集团新能源“同意就EV3车型开展钠离子电池前期适配性预研工作”的通知,相关配置应用钠离子电池的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销售。 虽然EV3是一款A00级小车,其CLTC续航里程也不过才301km,但如果搭载了钠离子电池,将不仅仅是其本身车型的一种进化,亦足以算得上是钠离子电池发展的一大步。 尾声 但仍须注意的是,眼下距离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此外,盖世汽车研究院《动力电池产业报告(2022版)》显示,钠离子当前尚处于商业化导入期,同时受制于其能量密度,未来其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等高性能电池的有益补充,用于储能和低速电动车等特定场景。 换言之,短期内,钠离子电池尚无法彻底取代锂离子电池,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并存的局面将持续。 但不变的真理是,纵观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更迭,从三元锂电池到磷酸铁锂电池,再到近期出现的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和磷酸锰铁锂电池,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企业都绕不开成本的问题。 事物是向前发展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但在资本的世界里,“成本为王”是不变的真理。或许在一段时间内,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车企的主要选择,将会继续站在动力电池舞台的“中央”。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正在加速发展,聚焦在锂电池身上的镁光灯随时有易主的可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锂矿厂商的暴利景象将成为历史。  

  • 2022年净利预计最高同比增速近4000% 锂矿企业动力电池“C位”能站多久?

    “锂矿是周期股。” 尚不论此言论正确与否,当股民中间遍布这种声音时,也从侧面映射出锂矿股给散户带来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依然来自碳酸锂价格的周期不稳定性。 SMM数据显示,截止2月2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1500元/吨,报45.9~47.3万元/吨,均价报46.6万元/吨。 自2022年底以来,见多了碳酸锂价格频频回落,市场中不乏议论声渐起:“锂矿一响,黄金万两”的戏还可以唱多久?当动力电池的舞台上开始出现不同的技术路线,2023年,锂电池还能继续稳站C位吗? 业绩普遍预增,预计最高同比增速近4000% 2022年,锂矿厂商“赚翻了”,这是市场早就能料想到的事实。 盖世汽车统计了国内21家锂矿厂商2022年财报业绩预告。统计结果显示,国内锂矿厂商2022年财报预计普遍大增,整体态势向好。2022年,国内锂矿厂商预计最高净利润累计1371.7亿元,预计最低净利润累计1256.9亿元。 其中,天齐锂业2022年净利润最高预计最高,达到256亿元,预计最高同比增速1131.45%;赣锋锂业紧随其后,其2022年净利润最高预计220亿元,预计最高同比增速320.78%。 此外,西藏矿业、川能动力、诺德股份、天力锂能、圣阳股份和金圆股份净利润最高预计皆保持个位数,都在10亿元以下。其中,金圆股份净利润最高预计排在末尾,为0.18亿元,预计最高同比增速84.94%。对此,金圆股份在财报中解释为,该公司转型新能源材料产业,盐湖提锂万吨级产线正在积极建设投产,报告期内碳酸锂销售量较少。  整体来看,盖世汽车统计范围内,2022年国内锂矿厂商净利润最高预计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为4家,占比约19%;净利润最高预计在20亿元以上的企业为15家,占比约71%;净利润最高预计在10亿元以下的企业为6家,占比约为29%。 在同比预增中,2022年国内锂矿厂商净利润预计最高同比增速超500%的企业有8家,占比约为38%;预计最高同比增速超200%的企业有14家,占比约为67%;仅有4家企业预计最高同比增速在100%以下,占比约为19%。 其中,融捷股份2022年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范围在3121.58% - 3707.33%;天齐锂业紧随其后,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速范围在1011.19% - 1131.45%。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锂矿企业纷纷表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锂盐市场旺盛需求的双重驱动,锂盐产品量价齐升,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例如天齐锂业表示,2022年度该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增加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2022年度该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2021年度均明显增长。 无独有偶,永兴材料也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态势,下游客户对锂盐保持强劲需求,带动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并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2022年度,该公司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实现全面达产,锂电新能源业务产销量相比2021年同期大幅增长,业绩增长明显。   显然,强劲需求和原材料价格暴涨是锂矿企业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然而,2023年,当部分新能源车企面临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和要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打“价格战”时,再加上碳酸锂价格日日下跌的态势,锂矿企业以后的日子还会如今日般辉煌吗? 车企呈销量颓势,加之碳酸锂价格下跌 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关键的一年。当新能源车企走过需求暴增、风光无限的日子后,市场今非昔比,变化每时每刻在发生,市场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2022年底,很多新能源车企都捏了一把汗,行业内众多机构也都预测表示,新能源车企们2023年的路并不好走。 2月1日,国内新能源车企纷纷亮出2023年开局第一月的交付成绩单。果然,大多数车企月销数量呈下降态势。 根据盖世汽车统计,5家造车新势力企业1月交付量均较上月大幅下滑。具体来看,理想1月交付量突破1.5万辆,首次超过了埃安;哪吒汽车在2022年12月交付“腰斩”后,今年1月又继续下滑,当月交付6016辆,环比下降22%。 哪吒之后下滑幅度更大的是蔚来,蔚来1月交付8506辆车,环比下降46%;小鹏汽车1月环比表现基本腰斩,当月交付5218辆,其中小鹏G9交付2,249辆;赛力斯和极氪1月交付量分别为4490辆和3116辆,环比分别下滑55%和72%。 值得注意的是,新势力中最令外界震惊的是零跑,其1月交付量为1139辆,环比下降86%,同比下降85%,在10余个新能源品牌当月销量排名中垫底。 更甚者,就连强势如比亚迪,也在今年1月出现了环比下滑的交付量。数据显示,1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约为15.02万辆(含出口10409辆),环比下降35%,同比增长57.8%。 为拯救上述局面,2月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表示:将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重点抓好稳定新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和畅通汽车报废更新等四个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把新车消费增量给稳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除了车企需求稍显疲软会传导至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锂矿企业外,更需要关注的是,自2022年底,令锂矿企业业绩大增最有力的“底牌”——碳酸锂的价格正在逐渐下跌。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极度缺货后的供给暴增是必然结果,随后的暴跌也是不可避免的。 “C位”不稳?成本为王 眼下,国内新能源车企普遍面临来自特斯拉的“降维打击”,降低销售价格是特斯拉的“杀手锏”,且这对于国内大多尚未实现盈利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的新能源车企而言,还击之力甚微。 特斯拉具备降价的资本,其底气来源除了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外,还有持续降低的成本。 马斯克曾在2022年四季度财报沟通中表示,基于成本和生产效率的考量,特斯拉可能会采用全新的技术来尽可能简化车辆的生产,这样才能在压低成本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每年上百万辆的产能。 特斯拉方面也表示,数年来特斯拉的电动车平均售价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要成为百万辆级别的电动车制造商,提升产品的可负担性是十分必要的。该公司团队正在加快推进成本控制规划,挖掘更高的生产效率,同时继续重点落实下一阶段的计划。在2017年至2022年间特斯拉电动车平均售价减半,但营运利润率持续提升。 由此判断,在成本持续降低的情况下,特斯拉继续降低价格销售汽车产品依然具备极大的可能性。对此,国内新能源车企也纷纷拿出应对措施。 早前,AITO问界直接降价,其中问界M5 EV起售价降幅在2.8万-3万,问界M7起售价降幅达到3万。无独有偶,埃安在热销车型AION S Plus下增加了一款新版本——70乐享版,直接将售价拉到了15万元以下的区间(新车售价为14.98万元)。 最为显眼的是奇瑞汽车,其在2月1日宣布,正式开启全系车型整车终身质保政策,即自2023年1月1日起,凡购买奇瑞集团旗下星途、奇瑞、捷途、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全系车型均可享受。 然而,国内新能源车企心知肚明的是,毫无顾忌地降价并非长久之计,降低成本才是最终的“症结”。要实现低成本生产,动力电池作为整车成本占比近60%的最大成本项之一,其技术路线必然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 眼下,随着碳酸锂价格此起彼伏,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也是“百花齐放”,无论是动力电池厂商还是车企,它们都在寻找兼具原材料资源稳定、成本低廉、安全和性能较高的新技术路线。 钠离子电池是锂电池的竞争对手之一。早在2022年碳酸锂价格飞涨之时,宁德时代党委第一书记、董事长助理孟祥峰就曾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宁德时代正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解决部分锂资源供应紧张和锂价暴增问题。 从钠离子自身品质来看,钠离子具备储量丰富(地球上钠资源是锂的400倍)、成本更加低廉、安全性高和生产线接近锂离子电池的天然优势。 平安证券指出,使用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仅为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成本的40%,电池总的材料成本较后者降低30%-40%。中金公司也在研报中指出:发展钠离子电池,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国锂资源80%依赖进口的窘境,维护供应链安全,同时也将延缓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价格提升,从而降低成本压力。 眼下,除了弗迪电池,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多家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均已布局钠离子电池业务。甚至有说法认为,2023年或将成为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 此外,还有消息传出钠离子电池上车。报道称,孚能科技官宣收到江铃集团新能源“同意就EV3车型开展钠离子电池前期适配性预研工作”的通知,相关配置应用钠离子电池的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销售。 虽然EV3是一款A00级小车,其CLTC续航里程也不过才301km,但如果搭载了钠离子电池,将不仅仅是其本身车型的一种进化,亦足以算得上是钠离子电池发展的一大步。 尾声 但仍须注意的是,眼下距离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此外,盖世汽车研究院《动力电池产业报告(2022版)》显示,钠离子当前尚处于商业化导入期,同时受制于其能量密度,未来其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等高性能电池的有益补充,用于储能和低速电动车等特定场景。 换言之,短期内,钠离子电池尚无法彻底取代锂离子电池,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并存的局面将持续。 但不变的真理是,纵观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更迭,从三元锂电池到磷酸铁锂电池,再到近期出现的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和磷酸锰铁锂电池,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企业都绕不开成本的问题。 事物是向前发展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但在资本的世界里,“成本为王”是不变的真理。或许在一段时间内,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车企的主要选择,将会继续站在动力电池舞台的“中央”。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正在加速发展,聚焦在锂电池身上的镁光灯随时有易主的可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锂矿厂商的暴利景象将成为历史。

  • 产能释放不足&冶炼成本升高 锌业股份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降76.07% -66.06%

    》查看SMM锌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 2月2日讯: 1月31日,锌业股份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500~7800元/吨,相比去年同期的22983 万元下降76.07% -66.06%。 提及业绩下降的原因,锌业股份表示,2022年,受疫情防控政策、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公司集中检修部分生产设备,产能释放不足;同时,燃料及电价格同比上涨,公司冶炼成本升高,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利润同比下降。 在锌业股份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其曾提到,因上半年疫情原因及停产检修,公司阴极铜产销量均有所降低。 公开资料显示,锌业股份主营业务为锌、铜和铅冶炼及产品深加工,镉、铟、硫酸、硫酸铜综合利用产品加工。 其中在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锌业股份净利润也同比有所减少,除了上述提到的两个因素,锌业股份还提到,进入第三季度,公司主产品锌铜价格下跌,前期原料结存价格较高,致使公司盈利空间减少,同时公司副产品硫酸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利润下降。 而回顾过去的2022年,不论是锌还是铜,其价格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沪铜主力在2022年跌幅达5.5%,现货 SMM 1#电解铜 也从2022年1月4日的69840元/吨降至年末的66185元/吨,跌幅达5.23%。 重点来看锌方面,沪锌主连在2022年年度跌幅达1.49%,现货方面,据SMM历史价格显示, SMM 0#锌锭 现货均价从2021年12月31日的24160元/吨跌至2022年年末的23990元/吨,跌幅达0.7%。 》查看SMM锌产品现货报价 》点击查看SMM锌产品历史价格 据SMM分析,2022年国内锌精矿呈现上半年供应短缺,下半年供应过剩的局面,但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锌下游消费普遍表现不佳,不过在出口和精炼锌产量下滑的共同作用下,国内锌锭社会库存持续走低,又对锌价提供支撑。 其中,2022年上半年受冬奥会炸药受限、品位下滑以及矿山自身因素等的影响,国内锌矿企业减停产频出,国内锌精矿产量下滑。且在三季度,云南省甚至还在对高能耗行业实施能效管理时,影响到了当地部分锌冶炼企业的生产;另外,罗平锌电方面也因自身原因屡屡发布矿山减停产的消息。 而提及近期的锌市场,宏观方面,今日凌晨美联储加息结果出炉,符合市场预期25基点,但加息暂未停止继续扰动市场,同时美国1月ISM制造业PMI连续五个月下滑,显示多行业需求疲软。 供应端考虑到当前国内冶炼厂利润高企,SMM预计短期锌供应端有增量预期。库存方面,据SMM数据显示,截止1月30日, SMM七地锌锭周度库存 总计15.79万吨,符合年前SMM预计的15~17万吨的累库预期。SMM预计后续该累库的节奏或将持续至2月中旬左右。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至于需求方面,据此前SMM调研显示,春节前市场对节后消费有较强的预期。不过目前处于市场复工初始阶段,下游整体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后续仍需关注现实锌消费恢复情况。综合来看,SMM预计短期内锌价或将维持震荡运行。 欲知更多铅锌行业动态,敬请关注SMM将于5月16~19日召开的2023年第十八届国际铅锌峰会!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https://meeting.smm.cn/390

  • 今连铁全天震荡下行,主力合约I2305收于841.5,跌幅3.33%。贸易商出货积极性较高,钢厂按需采购,现货市场整体成交氛围活跃。山东地区PB粉成交价格集中在857-880元/吨,与昨日价格下跌2-33元/吨;唐山地区PB粉成交价格集中在860-880元/吨,与昨日价格下跌2-25元/吨。根据SMM跟踪的十大港口库存数据显示,本周十港总库存较年前上升3.6%至9245万吨。分品种来看,精粉粗粉块矿及球团库存均有小幅累积。因春节期间,钢厂提前备货并未积极疏港,产业链下游需求清淡拖累矿价下行,但铁矿石供弱需强格局未改,短期内矿价仍震荡运行。 》查看SMM黑色金属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黑色金属历史价格  扫描以下二维码,联系业务经理了解更多黑色金属行情

  • 菲律宾宫廷官员支持迎隆钢铁开采镍矿 DENR官员大为震惊!

    》查看SMM镍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在印尼禁矿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后,全球第二大镍矿供应国菲律宾打算效仿印尼,考虑对镍出口征税,以促使矿商在该国投资于加工,而不仅仅是运输原材料。不过菲律宾宫廷官员日前支持中国控股公司迎隆钢铁公司(Yinglong Steel Corp)非法开采镍矿的举动,让其环境和自然资源部环境管理局(DENR)的官员大为震惊。 援引manilatimes网站的消息,与第一夫人Liza aranta - marcos关系密切的MALACAÑANG负责法律事务的副执行秘书Anna Liza Logan,于12月23日阻止了环境和自然资源部环境管理(DENR)的一项指令,该指令命令迎隆钢铁停止其在Zambales的非法镍矿开采业务,因为它没有所需的环境许可证(ECC)。 12月23日的命令似乎是协调计划的一部分。就在一周后的12月29日,DENR区域第三办事处授予迎隆钢铁运输25万公吨镍矿的许可证,以及5万公吨红土镍矿的出口许可证。按照红土镍矿目前每公吨100美元的价格,迎隆钢铁将运输450万美元(合2.5亿菲律宾比索)的镍矿。如果迎隆钢铁成功在当地或海外销售许可证下剩余的20万公吨,将产生10亿菲律宾比索的收入。 然而,DENR的全国总部对其地区办事处签发的出口许可证(在圣诞节期间匆忙发放)发出了警告。矿业和地球科学局(MGB)局长Wilfredo Mancano援引两名DENR秘书的指示,上周四(1月12日)命令其地区办事处撤销矿产出口许可证。第二天,第三地区办事处负责人 Alilo Ensomo辞职, Ensomo辞职时完全没有提到他在12月29日向迎隆钢铁发放的镍矿石运输和出口许可证。 受俄乌冲突影响,镍矿国际价格上涨,出口镍矿已成为该国一笔巨大的收入,特别是因为Zambales的镍矿是所谓的红土镍矿,就在地表附近,几乎不需要挖掘就可以得到。 自去年以来,DENR一直要求迎隆钢铁停止其采矿业务,它认为这是非法的。这是因为总统 Ferdinand Marcos Jr.的父亲在44年前颁布了第1586号总统令(PD),并在许多法律法规中得到了重申,要求采矿公司必须拥有DENR签发的ECC,否则将被视为非法采矿,其所有者将被惩罚。 迎隆钢铁的一位代表上周承认,该公司没有ECC,但其立场是,它可以使用由向其出售该地区采矿权的公司担保的ECC。不过,因为PD 1586明确指出,ECC是发给从事采矿作业的个人或公司,以确保问责制。 DENR官员对Logan的命令感到震惊,这一直是该部门谈论的主题,因为这种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副执行秘书甚至执行秘书都无权阻止执行部门发布的命令。只有总统有权这样做。 这是第一次有宫廷官员推翻DENR办公室的命令。根据Westchinamin律师提交给执行秘书的动议,“它削弱了DENR在其唯一和专属管辖权范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Logan甚至没有得到Westchinamin的支持,违反了上诉总统的程序规则,其中上诉通知和保证书必须提交给总统办公室。 因为总统办公室正在重组,第一夫人未就以上话题发表评论。

  • Las Bambas铜矿暂停生产 2023年铜指导量在26.5-30.5万吨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据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周三,在这个南美国家政治危机的第八周,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仍在继续。间歇性的暴力示威浪潮已经威胁到该国铜产量的30%。自去年12月初以来,LasBambas一直在以较低的速度运营,但在周一警告可能不得不暂停该矿后,MMG周三确认将开始一段时间的维护和保养。 五矿资源(MMG)日前发布业绩报告,该公司2022年全年铜总产量(电解铜加铜精矿含铜)为305053吨,同比减少10%,主要是由于秘鲁的LasBambas的社区抗议活动影响加大。在社区持续抗议活动导致停产逾50天后,2022年LasBambas年度铜产量为25.48万吨,稍高于最新指导的25万吨,但较2021年减少12%。 据悉,该铜矿占全球金属产量的2%,由于进出口运输中断,该铜矿面临关键供应短缺。目前,该公司的铜库存约为8.5万吨。 MMG在其业绩报告里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该公司与参与2022年矿区抗议的6个社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其他社区的对话及协议执行取得良好进展。遗憾的是,由于全国性抗议导致的安全问题,所有对话被迫暂停。该公司期待于社会动荡平息后积极推进相关对话。 MMG首席财务官RossCarroll表示,该公司在过去一年的暂停中,每月损失2.5万吨的铜产量。 MMG在其业绩报告里展望,2023年LasBambas铜的指导产量介于26.5万至30.5万吨。这代表较2022年有所改善,这将取决于秘鲁目前正在经历的大规模政治抗议活动能否较快结束,铜精矿物流运输能否恢复稳定。如社会动荡较快结束,且可与Huancurie社区达成全面协议,预期Chalcobamba矿床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开发。 此外,除了抗议活动影响了MMG的铜产量,在该公司在秘鲁的问题还包括一笔1.6亿美元的税单,该税单是在审计后签发的,依据是2026年银行贷款支付的所有利息都是不可扣除的。 该矿商表示,如果当地上诉渠道失败,将对该法案提出异议,甚至将认真考虑国际仲裁。 援引mining网站消息,MMG将其位于秘鲁的LasBambas置于维护和保养之下。 据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周三,在这个南美国家政治危机的第八周,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仍在继续。间歇性的暴力示威浪潮已经威胁到该国铜产量的30%。 推荐阅读: 》进口铜精矿指数连降八周秘鲁又遭抗议活动危及30%铜产量 》抗议加剧扰动秘鲁南部采矿业Antapaccay铜矿又遭袭击嘉能可已停止其运营 》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八连降一季度TC或有回升空间?【SMM分析】 》热议:全球铜矿供应浪潮来袭?2023年或将达到峰值! 》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 》查看更多金属库存信息 LME库存 各具体仓库库存变化情况 LME铜库存 LME铝库存 LME铅库存 LME锌库存 LME锡库存 LME镍库存

  • 菲律宾宫廷官员支持迎隆钢铁开采镍矿 DENR官员大为震惊!

    》查看SMM镍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在印尼禁矿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后,全球第二大镍矿供应国菲律宾打算效仿印尼,考虑对镍出口征税,以促使矿商在该国投资于加工,而不仅仅是运输原材料。不过菲律宾宫廷官员日前支持中国控股公司迎隆钢铁公司(Yinglong Steel Corp)非法开采镍矿的举动,让其环境和自然资源部环境管理局(DENR)的官员大为震惊。 援引manilatimes网站的消息,与第一夫人Liza aranta - marcos关系密切的MALACAÑANG负责法律事务的副执行秘书Anna Liza Logan,于12月23日阻止了环境和自然资源部环境管理(DENR)的一项指令,该指令命令迎隆钢铁停止其在Zambales的非法镍矿开采业务,因为它没有所需的环境许可证(ECC)。 12月23日的命令似乎是协调计划的一部分。就在一周后的12月29日,DENR区域第三办事处授予迎隆钢铁运输25万公吨镍矿的许可证,以及5万公吨红土镍矿的出口许可证。按照红土镍矿目前每公吨100美元的价格,迎隆钢铁将运输450万美元(合2.5亿菲律宾比索)的镍矿。如果迎隆钢铁成功在当地或海外销售许可证下剩余的20万公吨,将产生10亿菲律宾比索的收入。 然而,DENR的全国总部对其地区办事处签发的出口许可证(在圣诞节期间匆忙发放)发出了警告。矿业和地球科学局(MGB)局长Wilfredo Mancano援引两名DENR秘书的指示,上周四(1月12日)命令其地区办事处撤销矿产出口许可证。第二天,第三地区办事处负责人 Alilo Ensomo辞职, Ensomo辞职时完全没有提到他在12月29日向迎隆钢铁发放的镍矿石运输和出口许可证。 受俄乌冲突影响,镍矿国际价格上涨,出口镍矿已成为该国一笔巨大的收入,特别是因为Zambales的镍矿是所谓的红土镍矿,就在地表附近,几乎不需要挖掘就可以得到。 自去年以来,DENR一直要求迎隆钢铁停止其采矿业务,它认为这是非法的。这是因为总统 Ferdinand Marcos Jr.的父亲在44年前颁布了第1586号总统令(PD),并在许多法律法规中得到了重申,要求采矿公司必须拥有DENR签发的ECC,否则将被视为非法采矿,其所有者将被惩罚。 迎隆钢铁的一位代表上周承认,该公司没有ECC,但其立场是,它可以使用由向其出售该地区采矿权的公司担保的ECC。不过,因为PD 1586明确指出,ECC是发给从事采矿作业的个人或公司,以确保问责制。 DENR官员对Logan的命令感到震惊,这一直是该部门谈论的主题,因为这种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副执行秘书甚至执行秘书都无权阻止执行部门发布的命令。只有总统有权这样做。 这是第一次有宫廷官员推翻DENR办公室的命令。根据Westchinamin律师提交给执行秘书的动议,“它削弱了DENR在其唯一和专属管辖权范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Logan甚至没有得到Westchinamin的支持,违反了上诉总统的程序规则,其中上诉通知和保证书必须提交给总统办公室。 因为总统办公室正在重组,第一夫人未就以上话题发表评论。

  • 2022锂钴价格背道而驰 2023供应过剩延续钴价继续滑落?【SMM专题】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2022年对于钴锂市场均是格外不平凡的一年。对于锂市场而言,以碳酸锂为代表的一众锂盐价格在2022年间屡刷新高,甚至多次引发工信部的关注。而钴市场,虽然在2022年一季度也与碳酸锂等锂盐价格一同上行,但之后的走向却逐渐出现了分歧…… “锂大爷向上 钴奶奶向下” 据SMM历史报价显示,2022年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整体呈现上行态势,截止2022年12月30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1.2万元/吨,较2021年年底的27.5万元/吨上涨23.7万元/吨,涨幅高达86.18%。 》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报价 》点击查看SMM钴锂产品历史价格 而反观钴市场,不论是电解钴还是硫酸钴,在2022年均陷入了“跌跌不休”的魔咒。 电解钴方面,据SMM历史价格显示,截止2022年12月30日, 电解钴 现货均价报32.3万元/吨,较2021年12月31日的48.7万元/吨跌去16.4万元/吨,跌幅达33.68%。 而 硫酸钴 方面,截止2022年12月30日, 硫酸钴 现货均价报4.8万元/吨,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2万元/吨下跌5.4万元/吨,跌幅达52.94%。 从SMM 电解钴 现货报价来看,在2022年3月10日之前, 电解钴 现货报价一直呈现上涨的态势,究其原因,与2022年前期钴原料到港量延迟,导致国内电解钴库存处于低位,造成了短期供给偏紧的局面,导致 电解钴 价格上行。 原料方面,据SMM调研显示,2021年,我国现有钴资源储量8万吨,占全球储量的1.07%。其我国绝大多数矿资源来自伴生矿,钴矿品位较低,钴作为重要副产品加以回收。因此,我国钴金属回收率低,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严重依赖进口。 不过之后随着钴原料到港量逐步恢复正常,电解钴厂商产量增加,供应逐步充足。但是需求端,在2022年二季度,因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经济上行乏力。数码端消费需求减少,三元动力逐渐转向高镍高能量密度,传统行业钴需求增量减缓。整体来看, 2022年钴需求疲软,同时,供应端钴原料产能增量较大 ,全球钴供应预计21 万金属吨,同比增加26%, 供需失衡的市场局面导致2022年钴价整体呈现下行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钴原料进口总量1.17万吨金属吨,环比增加77%。2022年一年间中国钴原料进口总量达10.33万吨金属吨。 对于12月钴原料环比大增的原因,SMM认为,一方面,10月初南非罢工事件而使得到港时间或推迟到12月;另一方面,12月临近年末,之前的冶炼厂原料长单延时发货,会出现积攒到年底集中到港情况。但这一情况也加剧了国内钴原料过剩的现状,SMM认为国内钴冶炼企业2023年初原料库存压力增大。 2023全球钴市场趋于累库 电解钴价格或呈下行趋势 对于未来国内钴市场的情况,SMM认为,随着海外嘉能可、洛阳钼业及印尼镍钴项目等新产能投放,全球钴供应将持续提升,国内钴原料供应过剩的局面延续。 而需求端,考虑到当前国内数码消费市场需求减弱,加之动力市场三元切换铁锂产品叠加三元产品往低钴方向发展,钴需求增速放缓。综合而言, SMM预计2023年钴价或将持续偏弱运行。 这一点,在开年便有所体现,以电解钴为例,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进入2023年以来, 电解钴 现货报价整体呈现下行态势,截止2月2日,电解钴现货均价跌至29.6万元/吨,较2022年12月30日的32.3万元/吨跌去2.7万元/吨,跌幅达8.36%。 SMM调研显示,目前市场对于电解钴价格后市并不看好,目前电解钴与钴盐之间价差逐渐扩至10万多。并也有钴盐企业表示将积极入局电钴生产,所以电解钴过剩局面在年后仍将持续,预期年后电解钴价格将继续震荡下行。 》点击查看详情 钴价年内大幅下跌 相关企业深陷亏损漩涡 据近期钴相关企业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已经有两家企业因2022年钴价下跌而陷入亏损的境地,其中 寒锐钴业 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在2.3~3亿元左右,同比下降54.76%-65.32%。 对于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寒锐钴业表示,主要是由于全球新冠疫情、消费电子市场以及新能源汽车整体表现低迷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钴金属价格下跌,产品利润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寒锐钴业主要从事于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铜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钴完整产业链,生产的氢氧化钴等是含钴新能源电池等的基础原材料,且寒锐钴业提到,公司目前暂未开展锂电池生产等相关业务。 》电解钴年内跌超16万 寒锐钴业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54.76%-65.32% 而 鹏欣资源 也表示,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68万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7435.93万元的净利润相比,将出现亏损。 对于公司业绩亏损的原因,鹏欣资源提到,报告期内公司氢氧化钴市场销售价格大幅下跌,全年下跌幅度超60%,氢氧化钴产品销售利润大幅下降,相应产品存货计提减值准备。 》氢氧化钴售价大幅下跌 鹏欣资源2022年净亏损或超5亿元!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