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08

  • IEA:俄罗斯即将取代沙特 成为OPEC+最大产油国

    据国际能源署(IEA)称,俄罗斯即将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OPEC+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IEA在其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估计, 到7月和8月,沙特阿拉伯的原油总产量将降至每天900万桶 。报告称,这将是沙特两年来最低的石油产量,将导致该国的产油量落后于俄罗斯。 IEA预计沙特产油量下降主要是由于该国自愿额外减产100万桶/日,并且该国最近表示将把减产措施延长至8月底,以支撑原油价格。 根据IEA的数据, 今年6月,沙特阿拉伯的原油日产量为998万桶,而俄罗斯为945万桶 。 尽管俄罗斯本月早些时候也表示,计划从8月份开始将原油日产量减少50万桶。 但其实际产量经常超过其承诺的减产水平,这使得俄罗斯的产油量有可能超过沙特阿拉伯。 事实上,沙特官员已经抱怨称,俄罗斯没有兑现其削减承诺。今年5月,国际油价跌破沙特阿拉伯的关键盈亏平衡水平——每桶81美元。 几个月来,沙特一直在努力推高油价,该国能源部长表示油价之所以保持在低位,是因为市场已经“扭曲”。 OPEC+的原油产量占到世界产量的40%左右,自去年11月以来,面对油价低迷,该组织一直在削减石油产量,沙特今年6月首次自愿额外减产,试图推高油价,但刺激效果却极为有限。 与此同时,俄罗斯6月份的石油出口量降至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在今年早些时候经历了数月的强劲出口后,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可能最终也有所下降。

  • IEA月报:加息令全球制造业遭重创 年内首次下调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

    国际能源署(IEA)周四表示,今年石油需求将创下历史新高,但经济逆风和加息意味着石油需求增幅将略低于预期。 尽管预计石油需求将达到1.021亿桶/日,但IEA今年首次下调了对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期,较上月削减22万桶/日,降至220万桶/日。削减后,IEA预计今年石油需求为日均1.021亿桶。 IEA在其月度石油报告中写道: "世界石油需求正面临来自严峻经济环境的压力, 尤其是因为过去12个月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幅收紧货币政策。 ” 该机构称,持续的宏观经济不利因素,已令制造业不景气程度显著加深,因此首次下调2023年的增长预期。 不过,IEA仍看好中国需求,认为 中国将占今年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二以上,预计中国经济将会加快复苏 。但IEA认为,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的需求仍然低迷。 IEA还称, 因汽车电气化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明年石油需求增长将减半 ,降至110万桶/日。IEA在6月发布的半年报中表示,全世界彻底抛弃化石燃料的步伐正在加快,未来几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几乎停止增长。 油价周四早盘小幅走高,延续了本月迄今的涨势,布油已站上80美元高位,为两月来首次。

  • OPEC月报:全球经济稳健增长 对石油需求预期乐观

    周四晚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布7月石油需求报告。报告显示,该机构维持对全球石油需求的乐观预期,上调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且认为随着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支撑石油需求,2024年的石油需求增长只会轻微放缓。 OPEC在报告中表示,预计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225万桶/天,而2023年的增长为244万桶/天,对2023年的需求增长预测较上月提高9万桶/天。 去年10月来OPEC+已宣告三轮减产,4月的减产后,成员国减产幅度已经提升至366万桶/天,相当于全球需求的3.7%。上月初,沙特还额外宣告单边减产100万桶/天,以提振油价。有分析称,沙特减产将令第三季度的供需平衡减少3000万桶供应量。 供应端收紧已初见成效。周四,布油价格两个月来首次攀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 在描述减产后的石油市场时,OPEC在报告中表示,OPEC+的先发制人的做法和产量限制“为(全球)石油市场增加了相当大的稳定性,基于此,今年呈现的坚实的石油市场基本面预计将延续到2024年”。 报告还显示,尽管OPEC+承诺减产,但在伊朗和伊拉克的带动下,6月份OPEC石油产量增加9.1万桶/日至2819万桶/日,略高于5月。 展望未来能源需求前景,OPEC写道: “2024年,在中国持续改善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的稳健增长预计将提振石油消费。” 值得指出的是,分别隶属石油消费国(IEA)与产油国(OPEC)的两家国际机构在同日发布的报告中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OPEC预计,202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将增加220万桶/天,达到每天1.043亿桶。而IEA则认为明年石油需求仅会增加110万桶/天,为OPEC预测的一半。IEA认为, 汽车电气化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将限制石油消费增长 。

  • 重回每桶80美元!美通胀数据降温 布油扬眉吐气刷新10周高位

    在美国通胀呈现出明显放缓的趋势后,大宗商品、非美货币集体走高,其中国际油价基准——布伦特原油自5月以来重回每桶80美元上方。 具体行情显示,纽市早盘,洲际交易所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89%,现报每桶80.11美元,自5月2日以来首次涨破80美元。 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35%,现报每桶75.84美元,也自5月2日以来重回75美元关口上方。 美股盘前,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率为3% ,为2021年3月以来的新低,较5月的4%整整放缓了1个百分点。另外,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年率录得4.8%,也低于市场预期。 美国总统拜登的长期密友、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贾里德·伯恩斯坦告诉媒体,“我们看到经济中有一些不寻常的现象,即通胀的急剧下降。在过去一年,同比通胀率已经下降了三分之二。” 由于CPI的明显降温,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的程度也相应地降低。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最主流的观点认为:美联储将会在7月会议加息25个基点,然后维持到年底,而不是之前“点阵图”暗示的两次25个基点的加息。 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已经累跌90个点,现报100.59,回到了2022年4月时候的低位水平,推升了一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 与此同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都显示,原油市场到年底前将趋紧。EIA昨日报告写道,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176万桶/日,高于此前预计的159万桶/日。 信达证券能源行业分析师7月11日的报告显示,国际能源机构(IEA)、美国能源署(EIA)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三大机构都在6月报告中 上调了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 供应方面,欧佩克的龙头沙特阿拉伯本月月初宣布,7月份开始实施的自愿额外减产日均100万桶原油的措施将延长1个月至8月底。今年5月,沙特已自愿减产日均50万桶原油,两次减产后,今年7月起沙特原油日均产量已减至900万桶。 另据媒体追踪的数据,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正在显示出下降的迹象,平均发货量低于2月份时的平均水平。今年3月,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该国决定在2月平均开采水平的基础上每天减产50万桶石油,此后该决定被延长至年底。

  • 豪赚8700亿美元!欧佩克2022年石油收入创近8年新高

    当地时间周二(7月11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在官网发布了2022年的统计公报,该组织去年的石油出口收入录得了8年来的最高水平。 具体报告显示,欧佩克13个成员国在2022年的石油出口总收入为8735.72亿美元,较2021年的5664.42亿美元增长了54%。 欧佩克上一次达到这一水平要追溯到2014年,即美国页岩油繁荣的末期,当时成员国们的总收入为9006.16亿美元。 (来源:欧佩克官网) 需要指出的是,欧佩克的成员在这8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期间卡塔尔、厄瓜多尔等国退出了欧佩克,而赤道几内亚、加蓬等国加入了组织。 截至目前,欧佩克有13个成员国,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委内瑞拉。 数据还显示,2022年13个成员国的石油出口总额达到15784.10亿美元,刷新了2012年15592.97亿美元的高位;“利润率”(石油收入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在去年达到55.35%,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来源:欧佩克官网) 媒体分析称,欧佩克石油收入重返8年来的最高水平,主要是由于俄乌冲突升级以及西方国家的对俄制裁提振了能源价格,布伦特原油去年的平均价格达到了每桶99美元附近,也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燃料需求的复苏,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领头的成员国纷纷“打开了水龙头”,报告称去年欧佩克的原油产量达到了2889万桶/日左右。伴随着走高的油价,共同推高了整个集团的收益。 (来源:欧佩克官网) 不过长期来看,欧佩克的“利润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虽然2022年反弹到了55.35%,但与2014年的63.99%和2012年的72.29%有很大的差距。 分析指出,美国的页岩革命打破了市场原本的均衡状态,页岩油生产商可以对欧佩克的减产决定做出较快的反应,部分削弱了这个石油卡特尔的定价权。 展望年内,由于美联储日趋收紧的货币政策,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打压了包括石油在内的一众能源价格。虽然欧佩克成员国数次更新自愿减产措施,但油价仍难得到明显提振。

  • 小摩:欧佩克仍需进一步减产 才能重掌市场定价权

    摩根大通最新报告指出,尽管欧佩克+近来进行了多轮减产,并且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达到创纪录水平,但该联盟仍需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才能重新掌控市场定价权。 欧佩克+是由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和俄罗斯等国家组成的联盟,该联盟原油产量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40%。 为了支撑国际油价,欧佩克+已经在去年产量的基础上减产了近9%。尽管如此,原油价格今年还是下跌了约9%。 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造成油价萎靡的部分原因是欧佩克+以外的石油供应激增。 报告称,自2022年初以来,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供应增长与全球需求保持同步;而到2023年,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增长预计将超过全球需求增长38%。 大部分供应增长来自大西洋盆地,以美国为首,其后是巴西、加拿大、挪威、圭亚那和阿根廷。 摩根大通分析师称,为了平衡市场并重新获得定价权,欧佩克将需要进一步削减约18%的产量。 上周一,欧佩克+两大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均宣布了额外的减产计划。沙特宣布将自愿减产100万桶/日延长一个月至8月份。俄罗斯也表示,自愿减产50万桶的期限也顺延至下月底。 受沙特和俄罗斯额外减产影响,美油上周累计上涨超4%,布油亦上涨逾3%。 沙特有着充分的减产动力,该国需要油价至少达到每桶81美元,才能实现预算平衡,而目前的布油价格约为每桶78美元。 相比之下,俄罗斯眼下更需要油价带来的收入来维持开支。国际能源署(IEA)在5月底发布报告称,俄罗斯没有完全履行其宣布的减产计划。 有媒体报道,沙特一度与俄罗斯因在石油减产问题上的分歧而关系紧张,沙特方面认为,俄罗斯持续向市场供应大量低价石油,这破坏了沙特政府提振油价的努力。

  • 欧佩克减产提价遭遇拦路虎:今年美油产量有望创新高

    今年美国原油产量有望创下纪录,截至4月份产量同比增长9%,这有助于保持能源价格稳定,并削弱沙特和其他石油出口国推高油价的努力。美国能源情报署预测,2023年美国的石油总产量将达到1261万桶/日,超过2019年的1232万桶/日的纪录,并轻松超过去年的1189万桶/日。 欧佩克及其盟友宣布,今年的减产幅度约为2022年产量的6%,但Rystad Energy估计,欧佩克以外国家的产量约占减产幅度的三分之二,原油价格今年以来下跌了13%。 据报道,一半的新原油来自美国,包括康菲石油(COP.US)、戴文能源(DVN.US)、EOG能源(EOG.US)和先锋自然资源(PXD.US)在内的几家公司在第一季度实现了强劲的产量。 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即使在油价下跌的情况下,公司提高效率的举措也使其更有能力保持盈利。自2014年以来,美国页岩油的钻井和水力压裂成本降低了36%。 例如,效率的提高意味着EOG能源目前从42美元/桶的油价中获得的收益与2014年86美元/桶的水平相当。与此同时,据报道,沙特政府的预算需要油价达到81美元/桶。 美国生产商正在继续寻求提高效率的方法。埃克森美孚(XOM.US)首席执行官Darren Woods表示,该行业在二叠纪盆地的石油采收率仍仅为理论可采收率的10%左右。

  • 沙特俄罗斯联手减产 亚洲金主可能“不买账” 油价能挺多久?

    隔夜,国际油价反弹,美油涨超2.2%,布油创近两周新高。 消息面上,两大OPEC+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宣布限制供应的新行动,力撑油价走高。 沙特俄罗斯齐减产,沙特将始于7月的自愿新增减产100万桶/日延长一个月至8月,俄罗斯将8月减少出口石油50万桶/日,加上此前已经宣布的减产, 总供应削减达到310万桶/日,占全球消费量的3%左右。 然而,亚洲金主并不“买账”,负责满足全球三分之一燃料消费的亚洲炼油商表示, OPEC+以外的生产商有充足的原油供应,尤其是美国、西非和北海地区。如果这两个产油大国的减产令它们无法获得原油,将转向其他地方购买原油。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个月,布伦特原油与沙特原油之间的价差大幅收窄, 表明与布伦特挂钩的原油可能更具吸引力。 较低的运输成本也降低了从大西洋长途运输的总体进口费用。已经有迹象表明,亚洲对西非原油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 分析指出,对中东产油国来说,美国等地的原油流入亚洲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 一方面,这可能有助于减少美国和欧洲的原油供应,而这两个地区拥有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货合约。另一方面,这可能意味着失去需求增长最快的亚洲市场的份额。 到目前为止,OPEC+的减产措施未能对整体油价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油价已连续数周徘徊在每桶70美元至80美元之间。不过,与沙特原油类似等级的原油的价格在上周涨得更为强劲,超过了布伦特原油的价格。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沙特将公布其原油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官方销售价格。这些数据往往与沙特周边的其他产油国密切相关,在确定不同地区的需求方面可能至关重要。 在沙特最近一次减产之前,交易员们估计,8月份从沙特装船的原油价格将保持不变。很多交易员表示,他们认为目前的原油价格相对较高。 他们进一步指出,如果沙特打算收紧供应,预计油价将上涨。

  • 欧佩克6月石油产量企稳 两大巨头承诺继续减产

    欧佩克6月份维持石油产量稳定,该组织继续推进一项旨在提振脆弱的全球市场的协议。根据一项调查,欧佩克平均每天生产2857万桶石油,比5月份适度增加8万桶/日。6月是一些成员国为抵消不稳定的经济增长而实施新一轮供应限制的第二个月。由于欧佩克最大的产油国沙特单方面减产100万桶/日,7月份的产量应该会下降。沙特周一宣布,这项减产措施将延长至8月份。欧佩克+盟友俄罗斯也表示要减少供应。 由于市场担心利率上升将引发全球经济衰退,2023年迄今油价下跌了约12%。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价格接近每桶75美元。 尽管油价回落让美国和其他地区饱受通胀困扰的消费者松了口气,但却给沙特及其产油国伙伴带来了财政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沙特甚至在最新一轮减产之前,就需要油价超过每桶80美元,才能平衡预算。 沙特上月将石油供应稳定在996万桶/日。欧佩克13个成员国的总产量基本保持不变,因为阿联酋和伊朗的减产被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等一些国家的小幅增产所抵消。 沙特周一发表声明称,可能会进一步延长减产协议。沙特能源部长Abdulaziz bin Salman承诺,让贸易商对未来的计划保持“悬念”。他将于周三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能源会议上发表讲话。 按照每两个月对石油市场进行一次评估的日程,欧佩克+监督委员会将于8月初召开会议。该组织的下一次正式会议定于11月底举行。

  • 化石燃料已至穷途末路?OPEC秘书长:在可预见的未来 石油不可替代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一表示,大约20年后,全球石油需求将增至每天1.1亿桶,推动全球能源需求增长23%。 “在可预见的未来,石油是不可替代的,”OPEC秘书长海萨姆·阿尔盖斯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亚洲能源会议上表示。 “在我们的全球展望中,我们预计, 到204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升至每天1.1亿桶 ,”他表示,并补充称,届时石油仍将占能源结构的29%左右。 “我们预计,到204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23%,” 阿尔盖斯称。 阿尔盖斯还表示,石油行业投资不足只会挑战当前能源系统的可行性,并导致“能源混乱” 。 与此同时,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在同一场会议上表示,今年剩余时间石油市场基本面仍然总体良好。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将推动今年石油需求增长超过200万桶/日。”他表示。 就在国际油气行业大佬发表上述讲话之际,周一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报告显示,去年可再生能源创纪录的增长并没有改变化石燃料的主导地位,化石燃料仍占能源供应的82%。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也预测,未来数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该机构预测,在石化和航空部门强劲需求的支持下,全球石油需求在2022年至2028年间将增长6%,达到日均1.057亿桶。 不过,IEA预测,随着向清洁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全球石油年均需求增长幅度将在未来几年放缓,从今年的日均240万桶萎缩至2028年的日均40万桶。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