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44

  • 沪铜现货升水再现攀升 市场到底有货没货?【SMM分析】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简单回顾沪期铜2312合约最后交易日,沪期铜2312与沪期铜2401合约BACK月差从350元/吨一路收窄至100元/吨附近,现货商报主流铜对次月(沪期铜2401合约)升水300-350元/吨;随着市场对12月下半旬进口铜流入增多和消费走弱预期增强,大部分现货商认为升水将呈现逐步下滑。       现货对沪期铜2401合约交易首日,现货升水骤然走跌,但此跌势并未能延续,随着“货源紧张”风声再起,现货升水重新站上升水300元/吨以上。       近期市场传闻进口铜流入集中且量大,现货市场亦有充分感受,但不论是库存量还是后期现货升水表现均未能合理体现,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沪期铜2312合约最后交易日,现货商对次月报价为升水300元/吨以上,结合当时月差表现,符合交割日逻辑,虽然对后市呈现看跌情绪,但现货对沪期铜2401合约交易首日,现货升水最低跌至升水100元/吨附近(AE货源成交价低至升水60-90元/吨),着实出乎市场预料。据悉,因上周末集中到货大量(超万吨)进口铜如AE、AE-SX-EW、CCC-P、SPCC-ILO等货源,其中占比最大的为AE货源,故本周一,进口商急于出货换现,持续下调AE价格拖累主流平水铜成交,大量进口AE被市场消化,故并未在SMM电解铜社会库存(某个节点统计)中大量体现。 观察好铜与平水铜价差亦可得出进口差平水对主流平水铜价格拖累。随着该批货源大部分被消化后,周一下午现货升水就有明显上涨趋势,下游询价后反馈“主流平水铜难寻,剩余少量AE‘身价’上涨”。该现象明显为后几天升水重新走高埋下伏笔,此时市场从”有货“又转向”货紧“。 其实观察库存变化,近期上海地区电解铜社会库存一直处于2023年低位,进口补充后及时消化,以及国产冶炼厂供应减少,均令上海库存难以有持续大幅入库增量,铜价高企背景下,下游刚需采购,电解铜出库数据保持合理区间。故周一现货升水仅因进口商急于出货换现表现短暂走低,实际库存以及可流通货源仍较为紧张;市场确实又表现了” 货紧“现象。 本周正值年末最后长单交付之际,贸易商对可交长单货源需求紧俏,然进口补充的可交长单货源有限,且上期所铜交割仓单还未明显流出,故交单货源价格被逐渐挤高,下游实属无奈,部分转求冶炼厂货源。然冶炼厂货源供应有限,目前库存量较低,无法满足多家下游询货需求。长三角地区某冶炼厂因技改减产近30%,本身能供应电解铜量较少;中条山因极端天气导致用电中断而停产,其对华东供货受限。故冶炼厂亦呈现“没货“状态。但随着上海-山东电解铜升贴水价差扩大,关注山东地区货源向华东下游补充情况。若山东地区货源持续向江苏一带补充,或能缓解长三角市场”货紧“现象。       综合来看,进口铜“突击”并未能引起库存持续增量属情理之中,上海地区库存绝对量偏低短期仍较难改变,现货市场” 货紧“现象仿佛不是炒作。在此背景下沪期铜2401与沪期铜2402合约亦保持BACK结构,沪铜现货升水出于以上因素亦将易涨难跌。       展望后市,在年末长单交付结束后,多数贸易商将进入年末关账结算阶段,市场交易活跃度将有所降低,月末缺票需求被放大,当月票与次月票据价差或被持续拉涨。但随着本周末进口铜到货补充,以及北方货源南下带来的增量,后市升水仍保持看跌预期,不可控因素在于进口船期延迟以及雨雪天气下北方货源具体到货时间。但进口货源补充给库存带来的增量依旧有限,北方货源南下对华东地区下游补充更值得关注,若以到江苏地区为主,库存增量或更直接体现在常州地区。                          

  • 精铜杆行业2023下半年回顾——受铜价扰动明显 下半年精铜杆消费呈现“倒V”趋势【SMM分析】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2023年即将进入尾声,精铜杆作为铜消费的大户,下半年表现如何?       从SMM对精铜杆行业的月度开工率调研来看,下半年精铜杆行业订单呈现“倒V”的趋势。七、八月份精铜杆行业消费表现“不尽人意”,开工率创近年来低位,而九、十月份精铜杆则有超预期的表现,十一、十二月份订单又显露乏力。       具体来看,7月份、8月份是传统的行业淡季,随着铜价重心的上抬,下游线缆企业提货及排产不积极,且今年线缆行业受地产端需求下滑拖累,中小型线缆厂订单表现不足,资金回款压力大。而下游漆包线端口更是出现订单“超淡季”的表现,下游对精铜杆的需求下滑,令精铜杆企业在手订单不充足。需求疲软之下精铜杆企业销售压力较大,为调节库存,铜杆厂阶段性减、停产现象较为明显,更有铜杆厂不惜“让价换量”,主动对大型线缆企业下调加工费,以保证企业运转,足以见得精铜杆企业压力之大。       不过,9月份下旬起,精铜杆惨淡的行情迎来超预期的改变。今年金九消费旺季并不突出,尤其是月初铜价居高,在下游资金紧张的现状下,实际订单增量并不旺盛。但9月下旬铜价重心逐步回落,下游采购情绪逐步回暖。且今年国庆假期沪铜期货休市10日,在铜价下跌、刚需备货的带动下,下游节前备货情绪高涨,线缆行业采购热度回升,节前精铜杆企业排产发货均有超预期的表现。且国庆假期后铜价重心持续下移,下游线缆企业下单仍十分积极,致使订单快速激增,一时出现 “供不应求”的局面,致使9月份、10月份精铜杆企行业保持高水平开工率。       年末,需求再次转淡。11月起随着铜价重心的回升,下游新增订单持续减弱,精铜杆企业在手订单不断减少,不得不放缓生产节奏。且换月后现货升水一路上扬,据SMM数据显示,SMM1#电解铜11月20日升水均价高达725元/吨,持续坚挺的高升水令企业之前所接订单出现亏损,因此部分企业出现停炉减产的情况。进入12月份,精铜杆消费仍难好转。一方面,由于12月本就是行业消费淡季,叠加铜价居高不下,下游对于铜杆的需求难见明显增量。另一方面,每逢年关,上下游企业多以控制两项资金为重点工作,精铜杆消费势必将转淡。       精废铜杆方面,据SMM数据显示,下半年精废铜杆价差最小缩至35元/吨,最大价差扩至1885元/吨。其中10月份受铜价下行影响,精废铜杆月均价差仅为409元/吨。由于再生铜杆与精铜杆之间替代效应的关系,因此10月份在精废价差的利好下精铜杆价格优势凸出,助力10月份精铜杆行业开工率大幅回升。       2023年即将落下帷幕,上半年精铜杆消费“未及预期”,下半年呈现“倒V”趋势”。从企业角度来看,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消费表现不佳的今年,铜杆企业无奈“让价换量”,企业净利润不断被压缩已是难改事实。2024年,新能源领域依然是拉动铜消费的主要引擎,但房地产端口的铜线缆需求量仍是铜消费的关注重点。SMM认为2024年精铜杆行业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 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IRS)在12月15日发布了一项拟议制定规则和公众听证会的通告,在该通告中提供了关于详细的新能源组件制造税收抵免如何进一步落实。45X生产税收抵免是2023年初《通胀削减法案》(IRA)引入的几项新税收抵免之一。与大多数其他税收抵免不同的是,45X是由政府直接支付给公司,而不是通过减少实体的税收负债。这使得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减少约35美元/千瓦时。 该税收抵免政策使得电池生产市场逐步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通常情况下,生产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大约是每千瓦时100美元。 上述规则制定通告中将电池组件定义为电极活性材料、电芯或电池模组,并详细区分了不同组件的符合标准。 该通知还明确了从2030年开始,税收抵免额将按照阶梯百分比逐步减少,到2030年将降至75%,到2031年降至50%,2032年降至25%,而后在2033年彻底取消。 目前45X税收抵免与包括储能在内的新能源项目投资税收抵免(ITC)是独立的。如果电池组件与技术均满足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要求,45X将在ITC的基础上额外增加近10%的税收抵免。但目前来看,在实施上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根据美国EIA装机量数据统计,美国储能行业在3季度的装机量达到2584MW,增长势头再次打破记录。尽管连续几个季度都创造了新高,整体仍然低于预期。在3季度的装机量中,7月份占比58%,达到1506.4MW。而8月与9月的装机量则减少至485.6MW与592.5MW。今年预计有82%应在9月前完成的大规模电网项目被延期,主要因2023年美国储能市场出现了多重阻碍,如供应链问题、许可证办理困难等不确定因素,使得行业预期进行了下调。尽管面临这些挑战, 2023年和2024年仍将是美国电网侧规模巨幅增长的年份,而且在2023年的前三个季度的装机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量。  

  • 2023年电解铜现货对期货和自然月升贴水差异【SMM分析】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截至2023年12月15日,伴随沪期铜Cu2312合约最后交易日结束,沪期铜Cu2301-Cu2312合约完美收官,虽2023年现货与期货整体走势不如2022年剧烈,但在近5年中,其表现亦属高调。对比2023年电解铜境内社会库存与沪期铜隔月合约月差走势来看,库存与月差呈现明显反相关,年内“低库存-期货Backwardation“背景下正套逻辑依旧存在。       以近一年SMM平水铜日均升贴水走势为基础,SMM分别整理出,现货对期货月以及对自然月升水差异。(根据SMM1#电解铜方法论,SMM始终对当月合约报价)         对比两张图,现货对期货月与自然月升水虽有所差异,但总体走势相对一致。仔细观察,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因期货月差所致,例如年初,在消费弱势以及电解铜垒库趋势背景下,现货升水急速滑落、期货Contango月差亦持续放大,换月后现货升水与换月前存在较大落差。在Contango背景下,现货对自然月贴水或被放大。       当库存呈现持续去化后,现货对期货基本表现为升水,且期货月差转为Backwardation结构,随着现货市场强于期货市场的表现日趋放大,每到换月之际,现货升水均将呈现走低回升表现。当换月交割之际,期货BACK月差越大,现货对自然月升水呈现被平均走低规律,以四季度均值对比最为明显。       SMM价格被市场广泛用于参考与定价,SMM1#电解铜升贴水(包含平水铜、升水铜、贵溪铜、湿法铜;以下统称SMM1#电解铜)均价更是被铜上下游企业积极交易。据SMM了解,大部分下游或习惯采用SMM1#电解铜对期货月升贴水作为月度长单执行标准,主因能更好与期货合约盘面月均价结合形成现货价格,其次亦能更好避免月差带来的干扰。                              

  • 铜:年内沪铜合约结构走势以及现货升水变化(完整版)【SMM分析】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终于等到沪期铜2312合约最后交易日,现货市场对沪期铜2023年最后一个合约交易落幕。简单回顾,从沪期铜Cu2301到沪期铜Cu2312,每个合约表现均可圈可点。但年度最大看点或被放置在沪期铜Cu2311与沪期铜Cu2312上,从下图走势亦可看出,11月与12月,期货高BACK月差与现货高升水行情令市场“虎视眈眈”,现货升水在高BACK月差交易背景下,呈现跃高走低精彩表现。       在沪期铜2311合约换月后,面对其交割前极高BACK月差,现货对沪期铜2312合约无奈表现高升水,尽管由于高现货升水给沪铜现货进口窗口带来长期盈利,保税区电解铜库存持续流入,亦未能令现货升水明显降温。       谈及原因,保税区库存存量有限,即使因存在进口盈利流出至内贸,其持货商多急于出货换现,量小且并非对市场广泛交易,故其库存流出对电解铜社会仓库库存供应有限。其次,在沪铜升水居高态势下,华东地区周边冶炼厂低价销售积极,北方冶炼厂亦有将货物直送华东下游动作,下游低价采买后对上海地区居高升水买兴较低,上海地区持货商顺势挺价亦无可厚非。再者,广东地区因货源紧张长期高升水对上海地区存在指引,上海地区升水在一定时间内有追赶广东升水趋势,故沪铜现货升水居高不下亦存在人为因素。       在高升水背景下,临近交割时,持货商将现货注册成期货仓单意愿几无,故在高期货持仓与低期货仓单对比下,套利商正套盈利颇丰。与此同时,进入交割倒计时,月差持续走扩对现货升水抑制明显,现货对沪期铜2312合约呈现大幅贴水,部分持货商不愿贴水出货,静待交割;部分贸易商大贴水收货,平水交割。故沪期铜2312合约最后交易周,现货升水先抑后扬,最后回归平水交易。       展望现货对沪期铜2401合约交易,前期因高BACK月差,现货商或仍将表现居高报价,或从升水200-300元/吨起报,但进口铜大量流入预期令现货升水承压,高升水可持续性较弱,且年末将至,贸易商活跃度或将下降,现货成交将回归真实供需逻辑。                        

  • 换月前月差扩大叠加消费淡季 精铜杆周开工率持续回落【SMM铜下游周度调研】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本周SMM调研了国内主要大中型铜杆企业的生产及销售情况,综合看 企业开工率为67.42% , 较上周回落1.42个百分点 。(调研企业:21家,产能:756万吨)  本周(12.8—12.14)国内主要精铜杆企业周度开工率小幅下降1.42个百分点,录得67.42%。本周精铜杆开工率持续回落,主因消费仍延续平淡行情,在交割换月前月差较大,下游采购情绪谨慎,新增订单持续减少之下,精铜杆企业排产放缓,周开工率持续回落。 从调研来看,周初随着铜价下行、升水回落,个别企业反馈精铜杆订单稍有好转,但交割换月前月差较大,下游采购表现更为谨慎,周内成交以刚需补库为主,叠加消费淡季下,市场需求表现清淡,精铜杆消费整体表现平淡。 另外,河北、河南等地因天气原因,物流运输受限,区域内的精铜杆企业发货、排产收到一定的影响,对周度开工率造成一定拖累。 库存方面,本周精铜杆延续清淡行情,铜杆企业仍通过调节生产节奏控制成品库存量,周内成品库存仅微幅下降。截止本周四,SMM调研的21家精铜杆企业中有3家企业出现成品库存偏低的情况,多数铜杆企业成品库存保持正常水平。具体数据来看,21家精铜杆厂成品库存量减少1000吨,较上周下降2.1个百分点。 精废杆价差方面,据SMM数据显示,本周(12.11-12.14)精废杆平均价差为1105元/吨,精废杆价差较上周缩减423元/吨,对精铜杆的冲击环比减弱。 附部分精铜杆企业调研详情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