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

  • 【7.17锂电快讯】广期所碳酸锂期货期权上市倒计时 | 乘联会预计车市到4000万辆以上是必然趋势

    【广期所:碳酸锂期货7月21日起上市交易 期权合约7月24日上市交易】 广期所公告,中国证监会已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注册,自2023年7月21日(星期五)起上市交易,碳酸锂期货合约交易手续费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零点八,平今仓交易暂免收交易手续费。上市首日,碳酸锂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水平为合约价值的9%,涨跌停板幅度为挂牌基准价的14%。如合约有成交,则下一交易日起,交易保证金水平为合约价值的9%,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7%;如合约无成交,则下一交易日继续按照上市首日的交易保证金水平和涨跌停板幅度执行。 》点击查看详情 【碳酸锂期货期权上市倒计时 机构建议相关企业积极入市审慎推进】 对比境外交易所推出的锂相关期货合约,接受采访的机构人士非常看好广州期货交易所即将推出的碳酸锂期货、期权品种,他们相信这是一个蓝海市场,具备很好的新能源品种引领性,潜力巨大。作为一项新的风险管理工具,相关企业在参与碳酸锂期货、期权品种交易时应积极入市、审慎推进。 【德方纳米:预计上半年净利亏损10.4亿元-11.7亿元】 德方纳米公告,预计上半年亏损10.4亿元-11.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8亿元。受主要原材料锂盐的价格大幅下跌及下游需求放缓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随着锂盐的价格的下跌而下降。2023年5月开始,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开始回升,并在6月份实现满产满销,产品销售价格亦有所上涨,盈利能力逐渐恢复;公司的新产品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验证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会逐渐向好。 【盛讯达:控股孙公司取得采矿许可证】 盛讯达公告,控股孙公司光宇矿业获得南阳山锂矿采矿许可证,将积极推进南阳山锂矿的建设及开发工作。上述锂矿采矿许可证的取得进一步保证公司新能源板块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符合上市公司发展战略。 【长春将发放3000万汽车消费券】 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因地制宜打造系列汽车展销活动,长春市投入资金3000万元,于第20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开幕首日启动“消费券”形式的促进汽车消费活动。活动时间为2023年7月15日-8月15日。 》点击查看详情 【崔东树:中国车市促消费潜力大,中国车市到4000万辆以上是必然趋势】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16日在长春表示,中国居民债务增速放缓且储蓄大增,中国车市促消费潜力较大。对于中国车市下半年的走势,崔东树认为,有望继续保持上半年良好趋势。他说,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全力促消费,出台了不少政策和资金支持举措,这对促进汽车消费是很大利好。崔东树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车市发展速度不及早些年,但总体仍然稳定,汽车保有量会小幅增长,中国车市到4000万辆以上是必然趋势。” 相关阅读: 【SMM分析】海内外需求表现较稳 6月三元材料产出环增1% 【SMM分析】6月石墨化均价环比下滑2%  后续或仍有下行空间 【SMM分析】电解液市场一周快讯总览 【SMM分析】2023年6月国内废旧锂电回收5.02万吨 回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SMM分析】欣旺达拟分拆动力电池业务独立上市 【SMM分析】来了!蔚来汽车150Kwh半固态电池正式上线! 【SMM分析】韩国浦项计划扩大电池材料产能 净利润最高同比下滑超95%!两家锂矿企业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 【SMM分析】2023年6月国内废旧锂电回收5.02万吨 回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SMM分析】电解液市场一周快讯总览 【SMM分析】巴特瑞科技与福田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SMM分析】磷酸铁供需两旺 6月产量刷新历史新高 【SMM分析】欧盟理事会通过电池和废旧电池新法规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亮眼 下半年消费潜力或将进一步释放【SMM专题】 【SMM分析】欧盟理事会通过电池和废旧电池新法规 【SMM分析】采购意愿偏谨慎 氢氧化锂价格先涨后跌 证监会同意广期所碳酸锂期货注册 能源金属盘中一度拉涨逾3%【热股】 【SMM分析】6月碳酸锂生产多渠道齐增量 正极材料年中冲量表现显著 【SMM分析】动储需求同步上行 中国电芯产量环增8%

  • 钴产品价格本周续涨 硫酸钴涨5.71% 下周能否继续冲?【钴市周度观察】

    SMM 7月14日讯:本周钴市场现货报价整体依旧延续此前上涨的态势,硫酸钴更是录得连续6个交易日的上涨,不过电解钴现货报价在经历此前接连快速上探之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下跌……SMM整理了本周钴市场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具体如下: 电解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 电解钴 现货报价虽然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3000元/吨,录得自6月19日以来的首次下跌,但在经历周初的上涨之后,本周 电解钴 依旧整体上涨2000元/吨。截止7月14日,电解钴现货报价在27.4~33.5万元/吨的价位,均价报30.45万元/吨。 据SMM调研显示,当前供给端,电解钴企业在相当可观的利润推动下,开工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市场流通现货目前仍是呈现紧俏的态势。不过考虑到本月有新增电解钴产能试产,预计远期电解钴供应将增加。 从需求面来看,下游高温合金及磁材领域厂家仍是刚需采购,且由于近期电子盘面下行,下游企业压价意愿较强。综合供需面情况以及市场情绪来看, SMM预期下周电解钴价格或将下降。 硫酸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 硫酸钴 价格连涨5个交易日,截止7月14日, 硫酸钴 现货报价上调至4.55~4.7万元/吨,均价报4.625元/吨,较7月7日上调2500元/吨,涨幅高达5.71%。 据SMM调研显示,原料端,硫酸钴的原料钴中间品价格仍在上行,据SMM现货报价显示,钴中间品均价报9.75美元/镑,较7月7日上涨0.9美元/镑。钴中间品价格的上涨,令硫酸钴成本支撑走强。 而供应端,由于钴价仍在上行空间,部分钴盐企业存在惜售心理;至于需求端,据SMM了解,部分前驱企业由于前期存在年中冲量,7月排产下行,且正极端要求折扣系数仍低,对上涨的钴价较难接受。目前采购多集中电解钴方向。整体来看, SMM预计后市硫酸钴价格或仍将小幅上行。 四氧化三钴 方面: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本周 四氧化三钴 虽依旧较此前有所上涨,不过涨幅明显放缓,据SMM现货报价显示, 四氧化三钴 现货报价在18~18.3万元/吨,均价报18.15万元/吨,较7月7日累计上涨4000元/吨,涨幅达2.25%。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调研显示,四氧化三钴本周价格上涨的原因,依旧是受其原料端钴盐价格上涨带动,四氧化三钴企业报价跟随原料价格上调。但从实际消费来看,近期四氧化三钴零单市场成交较少,钴酸锂企业多以采买钴盐进行代加工的形式。 具体来看供需面,供给端,由于回补低价原料较困难,部分四氧化三钴企业存在惜售心理。而需求端,下游钴酸锂高电压市场有所走弱,钴酸锂企业备库意愿较弱,主要以刚需采买为主。在供需博弈和原料价格影响下, SMM预计后市四氧化三钴价格或将随钴盐价格上行。 消息面上, 据SMM了解,在Creamer Media发布的《2023电池金属》报告中指出,非洲的铜和钴储量丰富,将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主导作用。援引Energy Capital & Power网站介绍的非洲主要铜钴项目,刚果(金)的Tenke Fungurume矿是一个铜钴项目,由洛阳钼业(80%)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国有矿业公司gsamuines(20%)共同持有。洛阳钼业于2017年以30亿美元的交易获得了该矿的控股权,并于2021年8月宣布计划以25.1亿美元的投资将产量翻一番,其中将钴的产量从1.54万吨增加到3.24万吨/年。 此外,刚过民主共和国还有Kamoto 铜钴矿,Kamoto Copper Company (KCC)作为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由嘉能可(75%)、Gécamines(20%)和Simco(5%)共同合资组成,其目标是年产30万吨铜和 3 万吨钴 ,使矿产总产量达到33万吨/年。 此外,市场上还有消息称,华友钴业与浦项韩国合资公司POSCO HY Clean Metal(浦项华友循环再生韩国公司)在韩国全罗南道光阳市栗村产业园顺利竣工。浦项华友循环再生韩国公司是华友钴业和浦项集团在韩国成立的电池回收再利用工厂,年处理黑粉能力12000吨,可生产硫酸镍产品12000吨/年, 硫酸钴 4000 吨 / 年 ,碳酸锂2500吨/年。 对于下半年钴市场,腾远钴业曾在此前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回复称,新能源汽车下半年是需求旺季,消费电子亦有回暖迹象,此外, 电解钴的需求持续增长预期较大,公司对钴未来发展持有较大信心。 此外,公司还表示,钴作为战略金属之一,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锂电、合金材料、磁性材料、有机材料等领域均有应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航天军工等多元化应用领域的发展,对钴需求将逐年增加,腾远钴业始终看好钴金属未来需求。 截止2022年,腾远钴业钴产品库存量为766.79金属吨。

  • 产年20GWh!青山实业与上汽集团合资动力电池项目正式投产

    “今日柳东”消息显示,7月15日,位于广西柳东新区新能源产业园的瑞浦赛克20GWh动力电池项目提前半年实现预定进度,正式投产。 据悉,瑞浦赛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瑞浦赛克)20GWh动力电池项目于2022年3月正式签约,同年10月开工建设,于今年6月第一条产线实现试投产,提前半年实现预定进度。 瑞浦赛克由上汽集团(600104)旗下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山实业旗下瑞浦能源合资投建,主要从事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单体到系统应用的研发、生产、销售,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电力储能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并快速建成新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智能制造工厂和研发中心。

  • 【SMM分析】欣旺达拟分拆动力电池业务独立上市

    7月14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预案》等相关公告,拟将旗下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拆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根据公告,本次分拆上市符合《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的相关要求。发行对象为符合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相关资格要求的询价对象以及已在深交所开立A股证券账户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机构投资者(中国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禁止者除外);采用网下配售和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或者中国证监会、深交所认可的其他发行方式。 对于母公司而言,欣旺达其他业务板块与欣旺达动力之间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分拆完成后欣旺达仍将维持对其的控股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未来,欣旺达将更专注于消费类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持续夯实行业龙头地位;同时,有利于实现储能系统、智能硬件、精密结构件业务板块齐驱并进,朝着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稳步迈进。 据SMM了解,2023年上半年。欣旺达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为3.74GWh,市占率为2.46%。排名行业第六。通过此次业务的拆分,能够优化欣旺达动力股权结构,有效推进欣旺达动力内外部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欣旺达动力在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力,欣旺达动力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完成了多轮战略融资,引进了包括IDG、深创投、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理想、蔚来、小鹏、美团、上汽、广汽、东风汽车等知名投资者。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辛鑫 021-51595829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王一帆 021-20707914 周致丞021-51666711

  • 电动两轮车天花板已至:产销增速双降 龙头股价业绩疲软 新旧势力混战不止

    在短途出行的刚需之下,轻便、环保、“永远不会堵车”的电动两轮车日渐成为居民的重要选择,并推动保有量持续上升,每4个国人就拥有一辆电动两轮车。但近几年,电动两轮车行业的产量和销量增速都在放缓。 新国标的实施,行业已淘汰了将近1900多家造车企业。2023年,电动两轮车新旧势力的厮杀依旧激烈,雅迪和爱玛位居行业头部,小牛、九号卡位高端,随着哈雷、本田、五菱等新入局者的加入,两轮电动车战线再次被延长。 行业玩家纷纷入局高端化、智能化,但却遭消费者吐槽:我是因为穷才骑的小电驴!为什么我要买那么贵的?清醒之后,消费者不再为简单堆料式的高端、华而不实的智能买单。 ▌新国标红利消退?电动两轮车产销增速双降 新旧势力混战行业加速洗牌 2019年,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发布,行业进入新国标阶段。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2019年-2022年电动两轮车销量快速增长来自于新国标刺激, 随着新国标红利的消退,行业销量将会下滑 。 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1年两轮电动车的销量为4975万辆,同比增长4.51%,对比2020年29.3%的同比增速下降明显,这也是自2017年以来行业增速的首次放缓。 而艾瑞咨询数据则显示,2021年我国两轮电动车的销量4350万辆,同比下降8.6%。 在产量方面,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达到5443万辆,同比增长12.6%,增长幅度较2020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达到5904万辆,同比增速仅为8.5%, 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呈现下滑趋势 。 新国标对产品参数和管理资质做出严格规定,抬高了两轮电动车行业门槛,大多数小品牌以及不合规的杂牌被淘汰出局。根据自行车协会统计, 2013年至今,我国电动两轮车企业数从2000多家缩减到约100家。 目前,我国电动两轮车呈“两超多强”竞争格局,雅迪和爱玛位居行业头部,台铃、新日股份、小牛电动、九号公司等在后方虎视眈眈。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雅迪和爱玛的市占率分别为24.7%和18.5%,新日和小牛则分别仅有4.6%和1.5%的市占率。 新势力小牛、九号在门店数量、产能上不占优势,但也没有放弃,咬紧了高端电动车这嘴蛋糕。据鲁大师数据实验室统计,九号公司、小牛电动在2022年分别拿下了5000元以上两轮电动车线下销售的第一、二名。 即便是龙头雅迪和爱玛也在激烈竞争中显现出“疲态”。股价上看,爱玛科技从4月份的高点迄今 累计最大跌幅36.7%。 雅迪控股则在2021年1月创下23.13港元的历史高点后,迎来一段凶猛下跌,2022年3月一度跌至6.91港元, 期间累计最大跌幅70% 。不过其股价随后震荡回升,目前维持在17港元附近。 业绩方面,爱玛科技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4.42亿,同比增长18.65%,2022年Q1同比增长46.65%;净利润4.78亿,同比增长50.48%,2022年Q1同比增长108.93%。业绩增速放缓态势可见一斑。 雅迪的销量增速也明显放缓。2020年,雅迪和爱玛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7.30%和33.58%;2022年,爱玛的销量增速为25.86%,雅迪的销量增速仅为1.08%。 老玩家与新势力的战况目前相对稳定,但 随着哈雷、本田、五菱等新入局者的加入,两轮电动车战线再次被延长。 春风动力表示将在今年推出4款两轮电动车;哈雷CEO对外宣布整个品牌将要走向电动化,本田发布全新两轮电动品牌“Honda e:”以及三款新车;五菱工业摩托车事业部推出“羚羊”智能电动自行车。 ▌消费者吐槽因为穷才骑小电驴 伪高端假智能被锤 东南亚成直观的增量市场 中低端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频发,不管老玩家,还是新势力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高端化、智能化。雅迪在2020年推出了冠能系列电动车,爱玛在2021年也推出其“高端”系列产品“引擎MAX”。 两轮电动车新品几乎都贴上了“智能”“高端”的标签 ,5月9日,哈啰智能电动车发布“极智系列”三款新车;5月10日,九号公司发布全新设计的E系列电摩顶配车型E300P、九号电动Q系列以及九号电动V系列。5月11日起,小牛陆续发布三款智能电动车新品;6月13日,雅迪发布雅迪冠能探索E10电动两轮车。 惨烈竞争之下,厂商希冀通过追求高端化、高溢价、高毛利来摆脱“低端陷阱”,但这似乎与消费者的需求“背道而驰”。 有消费者大声疾呼:“我是因为穷才骑的小电驴!为什么我要买那么贵的?” 也有人表示:“智能化功能溢价太过突出,在骑行感受和续航上,比传统品牌差很多。” 还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吐槽, 智能电动车具体的智能功能其实没体验到多少便利。 也有消费者指出,各家高端车型的智能化基本一致,只是在电池材料、容量、配件上有差别。另有不少评论人士指出, 过多的智能化功能 ,会增加电动车的耗电量,进而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造成最基本的骑行功能价值缩水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车主购车最主要关注的因素依然是续航、耐用质量和动力性能,关注度分别为60.9%、53.9%和52.7%。 消费者对于两轮电动车的痛点,更多集中在续航焦虑上。 业内人士指出,在消费者最基本的诉求还未妥当解决的情况下,厂商已经着急地开始探索电动两轮车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功能。不可否认,App启动、GPS定位、全天候车辆监控、OTA系统等智能配置,推动着行业科技进步,但哪些智能配置是实用的,哪些只是厂商营销的噱头,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渐渐清醒之后,消费者必定不会再为简单堆料式的高端、华而不实的智能买单。 有没有更直观的增量市场呢?东南亚是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摩托车市场,疫后居民出行需求复苏带动需求修复。同时,印尼、泰国2023年开始给予每辆电摩折合人民币3000元以上补贴,鼓励两轮车“油换电”, 机构指出,政策催化下2023年有望成为东南亚电动两轮车加速发展起点。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作为电动两轮车发源地,中国电动两轮车厂商拥有完善的产品矩阵、丰富的渠道管理经验和成熟的产业链支撑。 中国两轮车龙头企业正在抓住机遇,第二成长曲线跃然纸上。 天风证券则指出,从行业空间看,东南亚市场可分为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市场,市场空间可达4000万辆以上。 在国内两轮车企业中,雅迪在东南亚布局较为领先,在东南亚设厂、渠道已有一定的基础。 雅迪2022年海外电动两轮车销量约14万辆 ,随着产品、渠道不断扩张,叠加印尼、泰国补贴支持,雅迪东南亚两轮车销量有望快速增长。

  • 氢燃料电池车迎多重利好密集催化!产业链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Nikola本周四美股股价暴涨超60%,创2020年6月份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消息面上,公司获得 氢气服务商BayoTech至多50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订单 。此外,Nikola还将在今明两年接收来自BayoTech生产的氢气, 供应其燃料电池 。 与此同时,Nikola的电池供应商博世宣布,其德国费尔巴哈工厂 已开始量产氢动力模块, 该模块将首先搭载在美国Nikola公司的燃料电池电动卡车上,该电动卡车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在美国市场首次亮相。博世计划到2030年,凭借着 氢能技术实现约50亿欧元的销售额 。除了德国费尔巴哈工厂,博世氢动力模块 还在中国重庆投入量产,并由无锡工厂提供所需的部件 。博世表示,公司是首家在中国和德国都生产这些模块的企业。 丰田汽车高管周二表示,丰田汽车将重点在欧洲和中国销售 氢动力卡车和轿车 ,作为到2030年销售20万辆氢动力汽车的努力的一部分。这是丰田自本月成立独立的氢业务部门以来的首次战略更新,该部门旨在将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工业发电和商用卡车。丰田2022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为3900多辆, 不到其全球约950万辆销量的1% 。 国内方面,中汽协发布6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 6月FCV产销为670/955辆,同比增长27.1%/109.9% ,1-6月为2495/2410辆,同比增长38.4%/73.5%。并且,此前北京率先公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项目设计文件—— 《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项目》 ,产业发展再提速。 国金证券电新团队认为,FCV放量确定性强,持续看好全年产销。前6月产销量已超去年前三季度总和,订单量激增下整体呈现高增趋势,行业放量特点呈“前低后高”, 今年全年产销看向万辆 。随着政策落地定调、补贴细则开展驱动行业放量,头部企业直观业绩反馈及增速将由装车数据所反馈, FCV放量叠加大功率趋势下,核心零部件环节率先受益。 据了解,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以氢能代替传统能源、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 根据《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到2025年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5万辆,对应2025年销量2万辆左右 。规模化、国产化推动下,燃料电池成本有望快速下降,据国联证券贺朝晖等人研报测算,预计到2030年国内氢燃料电池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将实现与柴油重卡平价,经济性优势驱动下,氢燃料电池车将持续放量, 2030年产销规模至少达到10万辆水平 。 头豹研究院李卿云6月26日研报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游为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代表性供应商有 亿华通、重塑科技、清能股份 等。产业链中游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代表性制造商有 宇通客车、福田汽车、佛山飞驰 等。产业链下游为交通物流运营商,代表性运营商有 中国交建、中国外运、日邮物流 等。 从市场集中度看,商业化初期燃料电池系统及储氢系统集中度较高。2022年燃料电池系统四小龙 亿华通、重塑股份、国鸿氢能、捷氢科技 份额合计62%(终端销量口径),第一梯队成员相对稳定。储氢系统市场集中度逐年略有下降,2020~2021年前三企业分别为 国富氢能、舜华新能源、科泰克 ,2019-2021年国富氢能市占率分别为43.72%/43.17%/37.93%。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有所布局的上市公司包括 威孚高科、亿华通、富瑞特装、德宏股份、美锦能源、海马汽车和京城股份 等,具体如下:

  • 原型车公布近四年后 特斯拉首辆电动皮卡在得州工厂下线

    当地时间周六(7月15日),特斯拉在推特上宣布,该公司首辆电动皮卡Cybertruck在得州工厂制造完成。此时距离特斯拉对外公布Cybertruck以来已有近四年之久。 (来源:推特) 2019年11月,特斯拉首次展示了Cybertruck的原型车,该公司当时宣布计划在两年后开始生产这款电动皮卡。 在今年5月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承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交付Cybertruck。 对于Cybertruck的“难产”,马斯克解释称,这款电动皮卡的激进设计带来了挑战。他表示,Cybertruck机身采用不锈钢材质,这种材料价格昂贵,而且难以成型和焊接。 马斯克当时称:“由于这是一款新车,一种新的制造方法,所以很难让成本变得可以承受。从长远来看,相对于我们生产的所有其他汽车,它的生产率将很小,但它依然很酷。” 马斯克还表示,只要特斯拉全面提高Cybertruck的产量,应该能够每年生产25万-50万辆,但售价会相应地偏高。 在2019年的发布会上,特斯拉公布了三款不同型号的Cybertruck,分别是单电机后轮驱动、双电机全轮驱动和三电机全轮驱动,起售价分别为39,900美元、49,900美元和69,900美元。 然而,在2021年10月,特斯拉在Cybertruck订单页面删除了价格和规格,并且没有给出解释。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Emmanuel Rosner预计,特斯拉今年将交付2000辆Cybertruck,而这款电动皮卡的总销量有望达到178万辆。 不过,Rosner也表示,他质疑Cybertruck能否提高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原因是优化生产很困难,并且需要更大的电池组来提供动力。 Rosner警告称,这可能会给特斯拉今年下半年的利润率带来额外的不利因素。

  • 【SMM分析】来了!蔚来汽车150Kwh半固态电池正式上线!

    SMM7月14日讯,近日,国内造车新势力龙头企业蔚来汽车更新了用户手册,在ES6、ET7、ES7、EC5等6款车型的手册关于高压动力电池的参数介绍中,都添加了关于150Kwh电池包的信息。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新上线的该款150Kwh的电池包为知名固态电池企业卫蓝新能源所产的三元锂半固态电池,其中电芯方面均采用了固液混合电解质,以及超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材料解决方案,电池整包内所含单体电芯数量达384个,重575公斤。 在续航方面,蔚来企业创始人李斌曾透露,搭载固态电池的ES6续航可以达到930Km,ET7的续航更是可以超过1000Km。 据SMM了解,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的上限为300-350wh/kg,当前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逐步逼近这一标准。而固态电池不仅能量密度轻松达到 500Wh/Kg以上,同时兼具工作温度区间宽,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或将成为未来动力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 而实际上,当前各大车企对固态电池及半固态电池的上车节奏有所加快。 2022年初,赣锋锂电的半固态电池便已在东风风神E70上首次搭载上线。 2022年12月15日,东风旗下岚图品牌正式发布追光轿车,其中82kWh版本搭载的是半固态电池包,CLTC工况续航里程为580km,首批新车已经于2023年1月13日量产下线,将于今年上半年交付,官方称之为全球首款量产装车半固态电池的车型。 清陶能源的半固态电池产品也将上车哪吒U,其与上汽合作的半固态电池车型预计将会在今年正式推出。 就在今年6月,燃油车巨头丰田宣布,其固态电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并承诺在2027-208年开始大规模量产。据了解,该电池相较目前全球通用的液态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2-3倍,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 而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固态及半固态车型问世?让我们拭目以待!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周评】电解液价格稳定运行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14日讯:电解液价格本周暂稳。需求端,动力电池对电解液需求增幅不明显,储能端需求微增,数码端需求下降。供应端,原料供应不紧张,按订单生产出货。成本端,其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价格小幅下降,电解液成本微降。由于前期电解液成本未完全向电芯传导,当前六氟价格虽有波动,但电解液价格仍然暂稳。 本周电解液(三元动力用)价格为44500-63100元/吨,较上周持平。电解液(磷酸铁锂用)价格为31000-39500万元/吨,较上周持平。电解液(钴酸锂用)价格为55600-70900万元/吨,较上周持平。电解液(锰酸锂用)价格为30000-33500万元/吨,较上周持平。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7月14日讯: 截止7月14日,内蒙古高碳铬铁自然块现金含税出厂报价8500-8600元/50基吨;四川8500-8700元/50基吨,西北地区8500-8700元/50基吨。6月主流不锈钢厂钢招价格上涨200元/50基吨,超出市场平盘预期,青山钢招价格至8995元/50基吨。随着5月末铬矿集中到港,铬矿价格高位回落,加之焦炭价格同步走跌,铬铁成本重心下移。钢招高价下,铬铁厂家利润恢复,开工率走高,铬铁供给增加。下游贸易商心态延续悲观,谨慎观望主导,月内成交持续清淡,铁厂出货压力下,铬铁价格持续阴跌。 6月高碳铬铁冶炼成本走弱下行,截止7月14日内蒙古地区现货原料成本8292元/50基吨,环比下降344元/50基吨,跌幅3.98%。焦炭价格止跌上涨,截止7月14日焦炭价格第二轮提涨,内蒙古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至1700元/吨。电价方面,四川正式进入丰水期,电费有所下调,但乐山等地由于降雨不足,水电出力有限,有所限电,在产厂家国网电用量占比高于往年,用电成本跌幅不及预期。内蒙大型铁厂电费再次小幅下调0.02元左右,至0.42-0.44元/千瓦时,内蒙地区用电成本优势更加显著。矿价方面,由于5月末铬矿集中到港,前期市场对铬矿供给紧缺担忧有所缓解,矿价有所下跌;但铁厂开工高位下,对铬矿需求良好,港口库存水平依旧偏低,铬矿价格跌幅有限。内蒙等冶炼成本优势地区产量占比逐步增大,高成本地区倒挂停产,铬铁生产成本整体或将进一步下移。 7月主流不锈钢厂钢招价格虽小幅回落200元/50基吨,青山钢招价格至8795元/50基吨,但仍高于市场前期下跌300-500的预期,铁厂利润维持。4月以来不锈钢排产持续高位,但不锈钢社会库存并未出现增长,7月不锈钢排产预期仍在300万吨以上,对铬铁需求也维持较高水平。钢招高价下,北方铬铁厂家利润维持,生产积极性旺盛,开工率高位,加之多台新增大型矿热炉即将投产,铬铁供给高位。现今海外钢厂逐步进入夏休,海外对铬铁需求下降,进口铁对国内依赖或将增强;加之已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对不锈钢高排产能否为继尚且存疑,铬铁大供给下,前期库存有待消化,铬铁供给宽松仍将延续。预计铬铁价格或将偏弱运行。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