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3个
5月12日下午,中美结束日内瓦经贸会谈的第二天,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达成共识, 同意互相暂停90天的24%的关税,并保留10%的关税 ;其次同步取消两项加征关税的行政令,包括特朗普政府在4月8日和9日,分别签署的14259号行政令以及14266号行政令。中方也对应宣布,取消税则委员会公告的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美加税措施,也就是取消反制美国商品加征的91%的额外关税。随着中美关税政策的缓和, 精铜杆出口市场有何反应?是否出现抢出口现象呢? 以下为详细分析: 自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公布起, 中美贸易战冲突实现了超市场预期的缓和 ,随后据SMM了解, 中国至美国海运航线出现爆仓,主因有二, 首先中美关税进入90天缓和期,大量订单重新出口,从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预定量飙升;其次,因此前关税问题,船司自4月开始陆续裁撤20-40%的抵美运力,运力需恢复也造成了目前航线的紧张。那么中美关税的缓和对铜材尤其是铜杆出口市场的影响究竟如何?是否如市场预期出现抢出口情况?后续市场又应如何理解? 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SMM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 从直接影响来看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中国2024年全年,最大截面尺寸>6mm的精炼铜丝出口美国总量为213.14吨, 占出口总量0.35% ,其他精炼铜丝出口美国总量为646.075吨, 占出口总量0.97% , 仅对铜杆线市场而言,直接影响极小,可重点关注间接影响部分。 关税争端对国内铜杆线出口市场的 间接影响主要分两方面,即终端消费以及转口贸易 。 从终端消费来看, 据SMM了解,目前铜材相关终端产品部分抢出口行为,暂未传导至精铜杆市场,目前多数铜杆企业新增订单及出货量双弱, 企业预计若有抢出口消费增加,至少到第三季度才会逐步传导至铜杆企业。 从转口贸易来看, 国内精铜杆多数出口至东南亚市场,其中有大量铜杆线将经进一步加工出口至欧美市场。因此,对于国内转口贸易来说,首先,5月12日所公布的90天缓冲期影响微弱, 更需关注4月9日特朗普宣布的对除中国以外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暂停实施新关税的90天 ,这一期限意味着谈判从4月上旬展开,并需在7月初前取得成果。随着七月初的临近,转口贸易所涉及的海外客户观望情绪愈重,据SMM了解,进入5月后新增的出口订单下单量有近30%的下滑,多数客户观望90天缓冲期结果,等待是否有更具竞争力的关税结果。其次,虽申领加工手册可免除部分增值税及关税,但 对于转口贸易而言,原产地证明问题仍无法解决,因此目前出口铜杆量以前期订单、长单以及东南亚市场当地消化量为主。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受铜的价格特性影响, 对于铜杆线产品,即使可通过加工贸易、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巧、未来谈判结果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关税,但于低附加值产品而言仍面临成本的巨额提高。 综上所述,今年在铜杆线出口纷纷转向加工贸易后,月度出口量趋于稳定,然而随着关税缓和期结束的临近, 目前铜杆线出口订单量有一定下滑,同时精铜杆出口加工费也出现下滑,而未来出口市场仍需等待美国与更多国家谈判结果的出炉以及东南亚当地消费量的增长。 更多全球贸易情况及铜材出口市场情况,SMM将为您持续关注。
据SMM,4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73.85%,环比上升4.2个百分点,较预期值高2.41个百分点, 4月精铜杆开工率同比上升4.89个百分点 。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83.67%,中型企业开工率为59.28%,小型企业开工率为56.61%。 4月份精铜杆行业开工率录得73.85% 同比上升4.89个百分点(去年4月开工率为68.96%) 据SMM数据显示,SMM 1#电解铜4月份平均价为76750.71元/吨,环比3月份下滑2925元/吨,月内SMM1#电解铜均价一度跌至72330元/吨据SMM数据,4月份江西地区再生铜杆与华东地区电力用杆平均价差为780元/吨,较上月环比缩窄700元/吨,再生铜制杆的替代效应也明显减弱。 随着铜价的大幅下跌,大量订单集中释放,多数铜杆企业低价在手订单可排产至4月底,在大量在手订单支撑下,精铜杆4月开工率环比、同比均上升。 4月精铜制杆企业原料库存比为7.27% 4月精铜制杆企业成品库存比9.69% 统计周期内,正值五一假期结束,精铜杆企业此前备库逐渐消耗,同时目前面临高铜价高月差,大部分精铜杆企业主动压力在手库存降低风险,因此4月精铜杆企业原料库存环比减少1.20个百分点,4月精铜制杆企业成品库存比环比减少3.32个百分点。 预计5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71.01% 在4月份的订单激增过后,多数精铜杆企业低价订单已在4月底消化完成,且铜价自4月中旬重心逐渐上移,精铜杆企业的新增订单也在逐步走弱,至五一节前,下游企业节前备库需求较少,多数精铜杆企业五一期间放假停产,拖累开工率。另外, 在五一节后,因铜价持续高位运行,精铜杆企业新增订单仍然偏弱,节后出货节奏并不乐观,且在高月差制约下,多数企业选择在交割前压低库存 ,若铜价月差不断走高,预计精铜杆企业开工率也将走低。因此, 在消费走弱及月差走扩的双重制约下,预计5月份精铜杆企业开工率将环比下滑至71.01%,环比下滑2.8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8.17个百分点,但需注意的是,开工率存在不及预期的可能。
即将步入五一假期,近期精铜杆企业周度开工率维持高位,电解铜社会库存持续去库,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消费究竟如何?五一期间精铜杆企业放假时长同比2024年延长或缩短?一下为具体分析: 据SMM调研,对比去年五一精铜杆企业放假时间,今年有相关计划的精铜杆放假时长明显缩短,2024年调研样本中五一放假停产的企业平均实际放假时长经统计为3.69天,而2025年五一假期预期平均时长为1.17天,同比缩短2.52天。同时,据SMM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节前精铜杆周度开工率为61.63%,五一期间精铜杆周度开工率(5.3-5.9)为53.11%,2025年据SMM数据可得,五一节前精铜杆周度开工率(4.25-5.1)为79.88%,预计五一期间精铜杆周度开工率(5.2-5.8)为69.39%。2024年涉及五一假期两周平均开工率为66.15%,2025年涉及五一假期两周平均开工率预计为74.64%,平均开工率预计同比上升8.49个百分点。 从实际情况看,虽目前精铜杆企业新增订单明显减少,对后市观望情绪重,但相较于去年五一前的极端上涨行情,今年在4月初铜价一度跌停带来大量在手订单释放,给予精铜杆企业排产支撑,整体消费出货情况明显好于同期水平,也推动开工率明显同比转好。展望后市,五一期间开工率同比预计将上升16.28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不少下游企业期待节后逢低补货,五一后下游消费情况需关注节后铜价。
在2025年1-2月精铜杆出口量实现同比明显增长后,2025年3月份,铜杆线的出口量依然保持强势增长,具体数据如下: 由海关数据统计可得,在3月份精炼铜杆(>6mm)不管是总量还是加工贸易出口量都有明显增长,3月中, 最大横截面>6mm的精炼铜杆出口总量为6791.68吨,环比增长35.82%,同比增长35.82%。从具体出口贸易方式看,2025年3月最大横截面>6mm的精炼铜杆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量为5849.80吨,环比增长17.7%,同比增长近36倍,来料加工贸易出口量从0增长至554.97吨,3月出口量排第三的贸易方式为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其中全部为自北京出口至马来西亚的对外工程带动。而一般贸易下出口量为77.38吨,环比增长15倍,但同比下滑98.4%。 再看精炼铜丝出口情况,2025年3月份精炼铜丝(≤6mm)出口量增长同样表现乐观,3月中,精炼铜丝(≤6mm)出口总量为7934.29吨,环比增长59.90%,同比增长52.67%。从具体出口贸易方式看,2025年3月精炼铜丝(≤6mm)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量为5461.69吨,环比增长67.65%,同比增长21.6倍,精炼铜丝(≤6mm)来料加工贸易出口量为142.6吨,环比增长8.4倍,同比增长2.3倍,而3月份精炼铜丝(≤6mm)出口量排在第二位的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量,为1622.51吨,环比增长38.83%,同比增长10.6倍,另外一般贸易下出口量为695.93吨,环比增长34.95%,同比减少85.22%。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3月,精铜杆及铜丝都有不少一般贸易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出口量,而据SMM数据分析,其中多数为高附加值产品,可覆盖税务成本。 综上所述,因市场积极调整,转为加工贸易出口,不仅超预期实现出口量增长,还因转为加工贸易而使出口量基本维持稳定,减少了进口盈亏波动对出口业务的影响。同时精铜杆及铜丝3月份出口量均已逼近去年4月的高位,SMM预计2025年精铜杆出口市场仍有相对乐观预期。
据SMM, 3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69.65%,环比上升13.81个百分点,低于预期值1.60个百分点,3月精铜杆开工率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 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80.40%,中型企业开工率为53.13%,小型企业开工率为54.93%。 3月份精铜杆行业开工率录得69.65% 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去年3月开工率71.14%) 据SMM数据显示,SMM 1#电解铜3月份平均价为79675.71元/吨,环比2月份上涨2812.1元/吨,随着铜价上涨,据SMM统计,3月份江西地区再生铜杆与华东地区电力用杆平均价差为1480元/吨,较上月环比扩大493元/吨,精铜杆消费明显受到再生铜杆压制,3月精铜杆开工率未达预期,但因排除春节假期影响,企业正常复工,3月份开工率环比增长,然而同比去年3月开工率下滑。 3月精铜制杆企业原料库存比为8.47% 3月精铜制杆企业成品库存比13.00% 因月内升贴水结构逐渐收敛,在平水上下运行,同时月底在去库压力下部分企业检修停产,3月精铜杆企业原料库存消化,原料库存比环比减少3.25个百分点,成品库存也在不断调整控制下减少,3月精铜制杆企业成品库存比环比减少2.46个百分点。 预计4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71.44% 自3月末贸易战可能性升温,市场担忧美国对等关税结果,铜价不断走低,截止4月7日,SMM 1#电解铜当日平均价已较3月26日高点下跌9.73%,随着铜价的断崖式走跌, 精铜杆企业新增订单重新增加,在手订单增加明显,虽仍有部分终端企业持观望心理,但消费情况已环比明显回暖 ,部分中大型企业较上周新增订单增长近一倍,预计4月份开工率将环比上升至71.44%,环比上升1.7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48个百分点。同时在清明节后极端行情下,铜价跌停叠加成品库存已消化, 4月内在手订单或可支撑企业开工率超此前预期增长 。
自2024年11月底,铜杆线出口市场已逐步完成从一般贸易到加工贸易的转换,而加工贸易的成倍增长究竟是应对市场变动的昙花一现,还是未来的市场主流,海关平台2025年1-2月进出口数据已公布,SMM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做数据解析如下: 由海关数据统计可得,在12月份精炼铜杆(>6mm)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出口量分别环比增加12.2及9.4倍后, 加工贸易量在1-2月仍在持续增长,同时总量也在逐月增加 ,从具体数据来看,2025年1月精炼铜杆(>6mm)出口总量从2024年12月的3903.1吨增长至4364.3吨,环比增加11.8%,2025年2月精炼铜杆(>6mm)出口总量较2025年1月继续增长14.6%,同时2025年1-2月精炼铜杆(>6mm)出口总量为9364.65吨,同比2024年1-2月出口总量大增43.9%。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带动下,进料加工、来料加工、一般贸易量分别出现了大幅变动,2025年1-2月精炼铜杆(>6mm) 进料加工出口量为8844吨,同比增长近105倍 ,来料加工出口量从0增长至45吨,而一般贸易量仅为同期的2%。另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量在2月中,也随着市场的调节期结束减少至0。 另一方面,2025年1-2月精炼铜丝(≤6mm)出口量也较2024年12月份明显增长,1月及2月分别较2024年12月环比增长60%、7%,从同比来看, 2025年1-2月精炼铜丝(≤6mm)出口总量较2024年1-2月同比增长51.47% 。同样的在政策带动下,2025年1-2月精炼铜丝(≤6mm)进料加工、来料加工、一般贸易量也有着明显变动,2025年1-2月精炼铜丝(≤6mm)进料加工出口量为7668.2吨,同比增长12.4倍,来料加工出口量同比增长18.69%,而一般贸易量同比减少57%。 综上所述,结合数据和市场实际情况,目前铜杆线出口市场已经完全转为加工贸易为主,而不仅仅是在税收政策改变之下的昙花一现, 市场主流企业目前基本保持稳定出口数量,同时随着市场更多精铜杆企业申领加工手册,主动拓展海外市场,加之无氧杆出口增量明显,2025年1-2月出口量同比环比均保持增长 ,且在出口窗口打开背景下,预计未来仍可保持较高出口量,2025年铜杆线出口量或可排除政策变动的影响,实现总量与2024年相近。
随着铜价一路走高,在消费受绝对价格抑制、再生铜杆开工率在政策观望期被动降低的背景下,3月内再生铜杆盘面扣减一路下行,精废铜杆价差已触及2024年9月以来的高位,在此背景下,当前精废铜杆市场表现如何?阳极板供应是否增加?以下为详析解析: 随着铜价一路走高,在消费受绝对价格抑制、再生铜杆开工率在政策观望期被动降低的背景下,3月内再生铜杆盘面扣减一路下行,精废铜杆价差已触及2024年9月以来的高位,江西地区再生铜杆报价对盘面扣减如下图,首先,从再生铜市场来看,当前再生铜杆及阳极板厂表现如下: 随着铜价的不断攀升,再生铜供应相对此前略有增加,虽因多数持货商看多后市捂货惜售,导致再生铜原料采购仍紧张,但因当前绝对价格高企,终端消费始终受抑,再生杆厂下游提货整体也较乏力,因此对于再生铜杆企业来说,再生铜原料需求有所下滑。同时因反向开票政策初步敲定,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也同样抑制了再生铜杆企业的开工率,据SMM统计,再生铜杆厂周度开工率已连续三周下降。需求减弱,消费不畅的背景下,再生铜杆报价对盘面扣减不断走低,带动阳极板加工费与再生铜杆盘面扣减间价差走扩,使阳极板加工费更具优势(如下图),据SMM了解,自3月初,已有不少再生铜杆企业开始生产阳极板。 而从精铜杆表现来看,在当前绝对价格高企、精废铜杆价差持续扩大的压制下,精铜杆企业在手订单、单日新增订单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不少精铜杆企业表示部分下游消费已开始明显迁移至再生铜杆,但据SMM了解,各地再生铜杆企业厂内成品库存仍居高,因此当前整体市场重心仍在于库存去化。由下图可得,据SMM数据,精铜杆企业成品库存数量再次明显上扬,同时开工率或将面临连降,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精铜杆贸易企业报价已经再次出现低价竞争趋势,或进一步增加精铜杆企业出货压力。 综上所述,随着铜价持续走高,虽然精废铜杆价差的扩大使再生铜杆具备更多经济优势,但价差所带来的消费迁移有限,使精废铜杆企业成品库存都较高,精废铜杆开工率双降,铜杆市场整体消费受到高铜价的抑制,当前出货压力均明显增加。若铜价进一步上涨,对后市消费的压制或将进一步扩大,在再生铜杆面临政策观望期、精铜杆企业下游消费持续疲软的状态下,后市精废铜杆企业开工率何时可迎来开工率反弹,仍需关注下游企业对铜价接受程度。
随着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启动对铜的232调查,市场对未来铜关税预期不断升高,同时这一潜在的关税威胁也已带动COMEX铜价上升,使美国铜价及COMEX与LME之间价差来到阶段性高位,不仅推动了全球铜价,也导致了近期电解铜的流向改变。在此背景下,也影响了国内精铜杆出口报价,以下为详细解析: 随着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启动对铜的232调查,市场对未来铜关税预期不断升高,同时这一潜在的关税威胁也已带动COMEX铜价上升,使美国铜价及COMEX与LME之间价差来到阶段性高位,不仅推动了全球铜价,也导致了近期电解铜的流向改变。在这一背景下,推动出口窗口持续打开,进口盈亏走低,同时外贸电解铜更多流向美国市场,国内市场中进口货源趋紧,原料价格也在不断走高。在此影响下,国内精铜杆出口报价出现分化。 据SMM统计,最新精铜杆出口加工费报价(FOB)整体抬升,截止3月15日,8mm电解铜杆出口加工费(FOB)最低价录得200美元/吨,最高价录得245美元/吨,均价录得222.5美元/吨,环比上涨7.5美元/吨。2.6mm电解铜杆出口加工费(FOB)最低价录得235美元/吨,最高价录得285美元/吨,均价录得260美元/吨,环比上涨12.5美元/吨。 由上图可看出,出口加工费报价均价重心抬升,主因为市场高价上调,而低价在逐渐走低过程中仍持稳,市场呈现明显分化。而造成这种分化的主因是,在转为加工贸易,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市场部分出口订单仍然采取低价让利方式,而另一方面,在加工贸易整体成本抬升,当前行情下进口原料升贴水也同步上行的基础上,部分企业跟随市场上调加工费以应对增加的成本。精铜杆出口市场呈现出日趋分化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解铜不断被虹吸至美国以及出口窗口的打开,国内进口铜或将持续短缺,精铜杆出口企业表示未来可能将继续随进口铜升贴水上调加工费,而在加工费内卷渐显情况下,铜杆出口市场可能继续分化发展。 关于铜杆出口行情及海外市场情况,SMM将持续为您关注。
电磁线是电机、电器、电子设备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欧美地区由于进入电气化较早,现有电网设备普遍老化严重,存在较大的更新升级需求,同时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共同推动海外电力设备需求集中提升,尤其是电力变压器产品。 有国内电磁线生产企业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订单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海外出口增速在30%以上,其配套供货的某海外大客户手中订单已排至2027年甚至更长。 对于市场关注的比亚迪将推出1000V高压平台,或采用PEEK漆包线这一话题,多家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均表示,国内PEEK漆包线具有商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有限,由于存在技术壁垒和成本高的因素,这块业务放量还需要时间,但今年更多的电磁线厂商已在与PEEK材料供应商对接合作。 海外客户订单上升 国内厂家“出海”提速 “目前公司扁电磁线理论产能可达11万吨/年,这次在捷克拟布局生产基地,规划布局2万吨电磁线总产能,通过海外建基地,能够就近配套服务更多客户。”金杯电工(002533.SZ)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据其介绍,公司的部分下游海外客户自身订单饱满,排期较长。 今年3月12日,金杯电工公告拟投建捷克基地,首期产能建设规划为 8000 吨,计划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投产;第二期产能建设规划为 1.2 万吨,计划 2028 年投产。 除了金杯电工外,长城科技(603897.SH)去年8月公告称拟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计划投资金额不超 6000 万美元,拟分阶段建设,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一定规模的量产。据公司方面介绍,此举能更好地为公司现有及潜在大客户提供产品服务、优化生产成本。金田股份(601609.SH)正推进泰国生产基地的建设。精达股份(600577.SH)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在着手投资设立越南生产基地。 上述金杯电工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电磁线企业相继在海外布局基地主要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欧盟地区电网上一轮建设周期在二、三十年前,随着智能电网升级,需要对旧的电网进行改造;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兴起,欧美地区同样面临地区用电不平衡的问题;终端用电的新需求增加,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及算力等,这都会增加电力变压器产品的需求。 他并分析称,“中国电力设备的配套占到了全球供给的30~40%,在欧盟地区有这么大的用电需求,但配套设施跟不上。另外,从产品售价看,国外同类产品要比国内厂家贵30%。” 一家电磁线生产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国内厂家向海外客户供货周期要3-4个月,对于海外客户而言,就近本地采购会更快,此前国内厂家获得的海外订单是相对周期更长一些的单子。国内厂家的产能主要供给国内客户,只有产能富裕的时候才能接受更多的海外订单。目前海外客户需求旺盛、自身订单都很足,他们一般要求电磁线供应商具有较大规模产能以确保稳定供货,并期望供应商产能随着自身产能的扩张而同步增长。” 公开信息显示,2023 年 11 月,欧盟发布扩大欧洲电网投资草案,预计到2030年欧洲将累计投资5840亿欧元(约4.55万亿人民币)用于升级电网,以应对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以及碳减排。 PEEK 漆包线仍是 “慢变量” 除了在海外建设基地,能更高效增加销量外,国内电磁线厂家因新能源车的普及,都在加速扩产能且销量增速迅猛。 金杯电工现有湘潭、无锡两大扁电磁线产销基地,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同时覆盖变压器、电机两大应用领域的电磁线制造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电磁线产业中心销量增速较快,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机专用扁电磁线三期扩能建设项目完成,其所新增的3万吨产能将在今年根据市场情况有序释放。公司在手订单在增加,二季度预计约有5000-6000吨产能逐步投产。 金田股份也在加快产能扩建,公司此前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年产 4 万吨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部分已实现投产。 聚醚醚酮(PEEK)漆包线为电磁线的高端品种,凭借其出色的稳定性、环保性及成型性,被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汽车制造领域为PEEK漆包线最大需求端。有消息称,比亚迪已确认推进1000V高压平台,该平台支持5C以上超充,将率先应用于王朝系列高端车型。对此,比亚迪官方回应称“暂无相关可披露消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业内猜测,比亚迪或许会参与到大规模铺设超充桩的项目中。由于 1000V 高压平台对电机绝缘材料的耐高温以及高电压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 PEEK 漆包线凭借其耐温可达 240℃、高介电强度以及低损耗等特性,被视为高压电机的理想选择。 “PEEK漆包线加工成本很高 ,一吨的加工费就要10多万,是普通电磁线的10倍。”上述电磁线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PEEK 漆包线由于其材料特性和工艺要求,可能需要更多次的涂覆或特殊的处理步骤,且每次处理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速度等参数,这使得生产周期延长,单位时间内的产量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单位加工成本上升。精达股份证券部人士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技术专利壁垒等因素,目前我国具备PEEK漆包线商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有限,市场份额较小。 不过,PEEK材料供应商已提前做好准备,沃特股份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PEEK一期合成树脂项目已通过安全设施总体验收专家评审会,正在履行政府正式生产许可相关手续;中研股份相关人士表示,与公司洽谈业务合作和“试料”的国内厂家变多。有业内观点指出,PEEK漆包线的性能优势使其成为800V电机的首选材料。预计到2027年,PEEK在800V驱动电机中的普及率将超过传统厚漆皮PI线。
据SMM,2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55.84%,环比下滑0.9个百分点,低于预期值2.23个百分点,按阴历时间因春节时间跨度不同,精铜杆开工率同比上升13.79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64.97%,中型企业开工率为40.99%,小型企业开工率为49.22%。 2月份精铜杆行业开工率录得55.84% 同比上升13.79个百分点(去年2月开工率42.05%) 步入蛇年节日氛围渐消,但因美国关税预期反复,节后铜价超市场预期走高,据SMM数据显示,SMM 1#电解铜2月份平均价为76863.61元/吨,环比1月上涨1840元/吨,然而因节后再生铜原料货源较为短缺,再生铜价格表现坚挺,精废铜杆价差难拉开差距,据SMM统计,2月份江西地区再生铜杆与华东地区电力用杆平均价差为987元/吨,较上月环比缩窄231元/吨,精铜杆仍保持经济优势。然后精废铜杆价差虽缩窄,但因铜价冲高超出下游企业心理价位,节后下游提货明显受到压制,仅部分新能源及高端产品订单恢复较好,线缆方面订单始终难见明显回暖,终端消费也较同期水平疲软,2025年2月精铜杆企业开工率环比及较预期值均下滑。 2月精铜制杆企业原料库存比为11.72% 2月精铜制杆企业成品库存比15.46% 统计周期内,随着节日影响渐消,虽精铜杆仍有不少企业存在垒库压力,但随着消费缓慢见好和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调整,2月精铜制杆企业成品库存比环比减少0.67个百分点,因当前升水结构,原料库存环比增加1.68个百分点。 预计3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71.25% 进入三月后,美元指数持续下跌,铜价在关税扰动等因素下不断走高,维持高位运行,高企的铜价持续打压着新订单的释放,下游消费始终难见可持续恢复,但因3月将排除春节影响,同时仍存传统旺季预期,预计3月份开工率将恢复至71.25%,同比微增0.11个百分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