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7个
3月31日,华阳集团股价延续前一个交易日的涨势继续上涨,截至3月31日收盘,华阳集团涨1.47%,报35.32元/股。 华阳集团3月28日晚间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1.58亿元,同比增长42.33%;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40.13%;基本每股收益1.24元。、 华阳集团介绍:面对高强度的竞争环境和快速变化的行业态势, 2024年公司聚焦“订单、交付”中心工作,以研发创新和成本竞争力为主要驱动,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高增长,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净利润创新高。 主要情况如下: 1、 主营业务提档提速 2024年是公司“提档提速、迈向领先”的元年,公司经营业绩增速加快,各业务及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33%,其中汽车电子实现营业收入7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55%;精密压铸实现营业收入20.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3%,实现扣非后的净利润6.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7%。 汽车电子业务实现高增长。 报告期内屏显示、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车载摄像头等规模化量产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座舱域控、精密运动机构、数字声学、数字钥匙、电子后视镜等新产品线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多类产品竞争力快速提升,部分产品线跻身行业前列,报告期内HUD产品出货量突破100万套、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出货超400万套,座舱域控产品出货量超30万套。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公司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市场份额位列国内供应商第一名,座舱域控、液晶仪表、屏显示市场份额排名快速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大客户数量明显增多,前五大客户分布均衡、无单一依赖。报告期内,吉利、奇瑞、赛力斯、北汽等客户营收规模大幅增长;蔚来、理想、小鹏、小米、Stellantis等客户配套产品快速放量。 精密压铸业务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应用于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中控屏、域控、HUD等)相关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零部件、光通讯模块及汽车高速高频连接器相关零部件的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博世、博格华纳、比亚迪、佛瑞亚、联电、泰科、莫仕及其他重要客户营收大幅增长。 2、 客户群不断扩大,订单开拓成果显著 2024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在新势力车企及合资、国际车企客户取得重要进展,新突破大众汽车集团、上汽奥迪客户,多类产品获得Stellantis集团、小鹏、理想、小米、蔚来、零跑、现代-起亚汽车集团、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等客户众多新项目;持续获得奇瑞、吉利、长安、长城、赛力斯、北汽等客户新项目,为该等客户配套的产品品类进一步增加。公司主要产品座舱域控、HUD、屏显示、精密运动机构、数字声学、数字钥匙、电子后视镜等订单额大幅增加。2024年,公司精密压铸业务持续获得采埃孚、博世、博格华纳、比亚迪、舍弗勒、联电、佛瑞亚、伟创力、泰科、莫仕、安费诺以及其他重要客户新项目,铝合金业务新突破法雷奥、尼得科客户。公司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光通讯模块及汽车高速高频连接器等零部件项目订单额大幅增加。 3、产品技术取得新突破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8.31亿元,同比增长28.94%,占营业收入的8.19%。(1)汽车电子产品技术快速迭代、多功能融合产品优势明显(2)精密压铸业务技术应用取得新进展精密压铸业务聚焦模具设计制造、夹具设计制造、CNC加工、FA装备技术、铝合金工艺、镁合金工艺、锌合金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中大吨位模具及产品半总成装配技术标准化,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能力及半总成装配技术能力。 铝合金方面,高强韧铝合金材料压铸、高精密阀体加工、摩擦焊接等技术应用项目增多;锌合金方面,加速推广高速压铸机应用,突破汽车多联连接器薄管一体化压铸技术,光通讯模块、汽车高速高频连接器项目增多;镁合金注射成型技术量产项目增加。 4、加速国内外布局,新产能陆续投产 为满足主要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不断扩充产能并海外布局。公司定增各募投项目按计划推进中,其中汽车电子及精密压铸业务惠州新建厂房均已投产;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于2024年在浙江长兴开发区新建精密压铸零部件生产基地,实现当年购买土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并成为规上企业;华阳通用于2024年7月新成立重庆、上海子公司,华阳多媒体于2024年12月新成立芜湖、西安子公司,提升本地化配套和服务能力;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布局海外。 5、推动组织变革,提升管理能力。 华阳集团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聚焦汽车智能化、轻量化,致力于成为国内外领先的汽车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的系统供应商,主要业务汽车电子、精密压铸的研发、生产、销售由各控股子公司开展。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谈及公司发展战略,华阳集团在其年报中表示:公司将积极把握国家产业政策,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致力于成为国内外领先的汽车电 子产品及零部件的系统供应商。 汽车电子业务,公司顺应汽车智能化趋势,持续扩展产品线,通过产品迭代和创新提升产品先进性。坚持开放赋能, 协同客户及生态合作伙伴,为用户打造更智能、更友好的出行体验,让用户享受更有魅力的智能汽车生活。精密压铸业务,公司坚持以精密模具技术、工艺技术为核心,顺应汽车轻量化、智能化趋势,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 品,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心的产品与服务。 提及2025年经营计划,华阳集团表示: 2025年,公司将持续提升“订单、交付、防风险”能力和表现。以技术先进、成本优势为关键支撑,着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产品先进性,集团联动推进供应链伙伴深度合作提升成本竞争力,加强营销变革保障订单开拓能力;拓展国际业务,推进海外业务经营工作,扩展经营半径;防范行业风险,完善提升风控机制,确保经营稳定;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交付表现;继续完善激励机制等。公司将坚定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迈向领先。 平安证券3月3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华阳集团推荐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汽车电子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精密压铸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汽车电子业务盈利释放;3)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客户群不断扩大,主要产品订单快速增加。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环境日渐激烈,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可能下滑,进而导致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滑;2)汽车消费不达预期,导致公司下游客户销量下滑,将直接导致公司业绩承压;3)公司新增产能爬产节奏不达预期。 此前,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华阳精机作为国内精密压铸行业知名企业,目前是否具有生产机器人精密部件的能力,公司是否有进军机器人减速器的打算,公司是否有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储备?不一般汽车部件和机器人部件产线能够共用,公司在这方面是否有所准备?华阳集团3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具有较强的压铸和后加工技术,关注相关领域发展和应用。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的精密压铸业务有没有向大吨位一体化压铸拓展呢?华阳集团3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精密压铸业务逐步向中大吨位延伸,目前3500吨压铸业务量产规模越来越大,并持续获得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定点项目。
2月27日,华阳集团股价出现下跌,截至27日10:48分,华阳集团跌1.77%,报35.5元/股。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是否有计划开拓消费电子类业务?比如AR眼镜等。华阳集团2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主要业务为汽车电子及精密压铸。公司关注AR眼镜等业务。 被问及“很多汽车零部件公司都有产品供应人形机器人项目,公司是否有产品供应机器人呢?”华阳集团2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暂无产品供应人形机器人。 华阳集团2月21日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中山中科及中科白云在2024年11月21日至2025年2月20日期间合计减持股份5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8%。 华阳集团公告了2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回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1、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市场开拓的进展? 华阳集团回应: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客户群体不断扩大,涵盖国内自主车企、新势力车企及合资、国际车企客户。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市场开拓工作成果明显,持续获得奇瑞、吉利、长安、赛力斯、长城、北汽、小鹏、理想、蔚来、Stellantis集团、大众汽车集团、现代-起亚汽车集团、长安福特、上汽奥迪等客户项目定点,配套的产品品类进一步丰富,覆盖的车型进一步增多。 2、DeepSeek国产开源大模型的推出对公司的影响? 华阳集团回应:AI大模型将加速汽车智能化发展进程,提升用户驾乘体验。公司快速完成了自研的软件开放平台(AAOP)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接口的工作,加快推进A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赋能产品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3、公司如何保持HUD产品的竞争优势及未来增量展望? 华阳集团回应: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持续保持产品技术先进性,2024年率先实现SR-HUD量产,推出景深式3D AR-HUD,VPD(VirtualPanoramicDisplay虚拟全景显示)产品已率先获得定点项目,并前瞻布局研发光波导、裸眼3D等技术的应用。此外,公司在智能制造、供应链等方面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持续加强成本管控,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HUD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根据盖世汽车统计数据,公司HUD产品2024年1-12月份国内市场份为22.6%,排名第一。公司HUD产品随着长城、长安、吉利、极氪、奇瑞、比亚迪、小鹏、大众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等客户的新项目陆续量产,预计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4、公司座舱域控产品竞争优势及未来量产规模展望? 华阳集团回应:公司座舱域控产品可根据客户定制需求提供多种解决方案,覆盖高通、瑞萨、芯驰等多类芯片;自研的软件开放平台AAOP采用分层分列的设计思路,赋能客户灵活多变的开发合作模式,实现快速迭代和适配。公司座舱域控产品随着长安深蓝、长安启源、奇瑞、北汽、长安福特等多个新项目陆续量产,预计量产规模快速提升,平台化、规模化优势更加明显。 5、公司精密压铸业务未来发展展望? 华阳集团回应: 公司精密压铸业务涉及精密铝镁锌合金压铸、精密模具设计制造、精密注塑等多个领域,产品应用主要为汽车关键零部件。随着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及AI的快速发展,2024年以来公司汽车智能化相关零部件、汽车高速高频连接器及光通讯模块相关零部件快速放量,中大吨位压铸量产项目增多。2024年以来公司新订单开拓持续增加,并不断扩充产能,未来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华阳集团微信公众号2月18日发文表示,公司自研的软件开放平台已接入DeepSeek的API接口,公司的研发系统已初步完成了对DeepSeek的部署,有效提升了研发效率和生产力。 此外,华阳集团1月22日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座舱域控产品可以融合集成AI相关技术,目前已有项目应用。 华阳集团尚未发布2024年全年的业绩情况,其此前发布2024年三季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68.41亿元,同比增加4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5亿元,同比增加56.2%;基本每股收益0.89元,同比增加43.55%。 华阳集团三季报显示:汽车电子及精密压铸业务营业收入增加带来营业总收入增加,营业收入增加,规模效应 及公司管理改善效果显现带动了营业利润的增长。 国信证券11月03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华阳集团优于大市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2024Q3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0.7pct;2)公司2024Q3四费率稳中有降;3)华阳与华为深度合作,问界 M5、M7 搭载华阳座舱产品;4)聚焦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持续升级,客户结构优化。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芯片紧缺导致下游排产风险。
“电池壳月度成品率较计划提高6.7个百分点”“东轻供汽车电池防爆盖试验料通过用户检测”……10月份,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轻”)以一项项“硬核”指标强势出击,以“绝对硬”的综合实力,积极开发汽车轻量化原材料产品,全力抢占高端铝合金产品市场。 汽车电池壳用铝合金材料是东轻的“拳头”产品,今年以来,东轻供汽车电池壳用的铝合金板、带材产品交货量同比增长30%以上。如何让“拳头”更“硬”?东轻自有妙招。 10月份,东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新思路、新方法助力产品提质,通过工艺摸索,优化均热加热制度,使工序生产效率提高12%,节约了加工成本,缩短了交货周期。同时,东轻坚持以“严”的基调,严肃工艺纪律的刚性约束,将生产过程“自检”与成品验收“专检”两方面的作用有效结合,层层设防,层层把关,保证产品质量、成品率双提升。 东轻坚持以“新”谋“变”,依托行业最前沿的气垫式加热炉等“硬核”设备,强化科技创新对质量提升的引领作用,促进产品加快升级迭代,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品质和可靠性。在生产供高端汽车冲压件用板材时,东轻创新均火方式,精准控制温度,实现产品性能稳定。10月份,该产品性能合格率达100%。东轻坚决践行精细化质量管控要求,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我们通过生产摸索,优化工序道次加工率,提高材料耐蚀性,改善了汽车水冷板在腐蚀环境中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东轻板带厂主管工程师徐宏大自豪地说。东轻在产品开发中敢啃“硬骨头”,以解决技术难题为目标,集中技术、设备生产骨干科研力量,组建攻关“大兵团”,开展一体化联合研发,目前已有近10项技术完成攻关。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成为东轻质量品牌竞争“关键一招”。东轻人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强信念,众志成城,久久为功,打造“绝对硬”质量品牌,奋力谱写东轻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据上汽创新研发总院消息:2024年11月29日,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举办了主题为“镁驱升级,不止于轻”的镁合金电驱壳体技术发布会。现场包含了上汽研发总院、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泛亚、上汽大通、上汽变速器以及众多产业合作伙伴共40余家代表企业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并展示了其最新的镁合金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 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由上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电驱动总成的镁合金壳体及搭载该壳体的电驱动三合一总成。该产品为全球首款量产的基于半固态工艺的电驱镁合金壳体。采用牌号为AZ91D的镁合金材料,壳体总重量为13.7kg。 (第二代电驱镁合金壳体) 在发布会现场,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能量中心驱动系统硬件部执行总监王健做主题演讲及技术分享。王健表示,这一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上汽在镁合金轻量化材料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再一次突破,是上汽长期以来对高性能、轻量化、低碳环保目标不懈追求与探索的结晶。半固态工艺不仅解决了镁合金材料在加工成型过程中的痛点,而且大大提升了镁合金材料的强度、延伸率和耐腐蚀性能,使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规模量产应用成为可能。 (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能量中心驱动系统硬件部执行总监王健) 随着第二代镁合金电驱壳体的发布和量产应用,标志着镁合金作为轻量化材料,不仅具备轻量化优势,同时还首创了镁合金材料半固态工艺在新能源汽车电驱领域应用的先河,更是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绿色制造推向全新高度。 上汽一直是镁合金在汽车领域应用的推动者和引领者。第一代镁合金电驱壳体的成功应用,已经为上汽集团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优势。而第二代镁合金壳体的推出,不仅是对第一代产品的升级和完善,更是上汽集团对镁合金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潜力和价值的深度挖掘和拓展。 此次发布的第二代镁合金产品,将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进程,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重要力量。同时,这一技术创新也将引领镁合金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镁材料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 首创半固态工艺在电驱壳体上的应用,推动镁合金材料上车 与传统镁合金高压压铸工艺相比,半固态工艺通过控制镁合金材料在铸造凝固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形成均匀细小的球状初生相,使其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从而使铸件成型质量得到提升。同时还显著提升了铸件的力学性能、延伸率和致密度。同时这一创新工艺无需使用保护气体,制造过程能耗大幅降低,更符合绿色制造理念,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轻量化制造树立了新标杆。 持续引领镁合金材料技术,推动车用镁合金行业发展 早在2022年上汽智己旗下首款车型智己L7正式上市,其全套电驱动系统镁合金壳体是镁合金材料在新能源电驱动壳体上的首次量产应用,并且成为当时汽车领域最大的镁合金零部件。 此后,上汽一直致力于车用镁合金技术提升和新技术的研发,以期更好的提升镁合金材料量产应用的水平,推动车用镁合金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上汽全新一代镁合金电驱壳体的发布,标志着行业迈向了轻量化和绿色制造的新纪元。 未来上汽集团将以不断创新的技术实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向更加绿色、高效与可持续的未来!
华阳集团日前发布的接受机构调研的记录显示: 1、公司HUD产品技术迭代及市场开拓情况? 华阳集团回应: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保证产品技术先进性。推进HUD产品与ADAS、DMS、CMS等产品功能的协同,提升HUD产品体验;W-HUD产品不断升级迭代,向更高清晰度、更大分辨率、更大FOV、更好体验感等方向推进,率先实现5.1寸TFT HUD量产,并通过模拟外界交通环境,更好地呈现道路信息;AR-HUD涵盖TFT、DLP、LCOS等成像方案,并前瞻性布局研发光波导、裸眼3D等技术的应用;在国内率先推动HUD向全景式HUD进阶,已推出VPD产品并有项目开发中。公司HUD量产规模持续提升,市场地位行业领先,根据盖世汽车统计数据,公司HUD产品2024年1-9月份国内市场份为21.2%,排名第一。今年第三季度以来新获长城、长安、奇瑞、比亚迪、极氪、Stellantis集团、大众、小鹏、一汽红旗等客户项目定点。 2、公司域控产品进展? 华阳集团回应:公司座舱域控产品芯片方案丰富,涵盖高通、瑞萨、芯驰等,均已实现量产。2024年前三季度出货量大幅增长,销售收入占比大幅提升,量产项目包括长城、奇瑞、北汽、长安深蓝、长安启源等。今年以来公司座舱域控产品订单开拓进展显著,新获得奇瑞、长安、长安深蓝、长安启源、长安福特、北汽等客户诸多项目,平台型量产项目逐步增多,将支撑公司座舱域控产品量产规模继续提升。 公司已建立较强的硬件设计、底层软件和中间件开发等技术能力,先后推出多种芯片方案的行泊一体域控产品、基于高通8255芯片的舱泊一体域控方案,研发基于高通8775芯片的舱驾一体及中央计算单元等跨域融合方案。多类域控方案满足车企多样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能驾乘体验。 3、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海外市场空间及拓展情况? 华阳集团回应: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成果显著,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地位快速提升,汽车电子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并快速发展, 汽车电子业务海外市场拓展空间广阔。 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国际车企客户项目及自主、合资车企全球化车型定点项目增多。公司车载无线充电产品已配套Stellantis集团、现代汽车集团实现全球化供应,HUD产品已获得大众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等国际客户平台项目及玛莎拉蒂品牌定点项目,多类汽车电子产品为奇瑞、长城、长安福特等客户全球化车型配套。 预计未来海外业务规模将明显增加。 4、公司精密压铸业务的竞争优势及未来发展展望? 华阳集团回应:公司精密压铸业务具备先进的精密模具技术、强大的FA能力以及成本、质量的管控能力,客户群体涵盖国际知名汽车一级供应商及全球整车厂客户,已成为国内精密压铸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2019年-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30%。产品线涵盖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产品应用主要为汽车关键零部件,近年来随着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应用领域拓展至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汽车智能化电子零部件等。 今年以来汽车智能化电子零部件快速放量,中大吨位压铸量产项目增多,新订单开拓持续增加,公司积极安排产能扩充,未来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5、公司近年来业务布局规划及进展? 华阳集团回应:近年来,为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要并不断提升本地化配套和服务能力,公司先后在常熟、湖州新增精密压铸生产基地,在重庆、上海新设立子公司研发及销售汽车电子产品。此外,公司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已与日企合作布局海外生产场所,有序推进海外自建生产基地布局。 华阳集团此前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68.41亿元,同比增加4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5亿元,同比增加56.2%;基本每股收益0.89元,同比增加43.55%。 华阳集团三季报显示:汽车电子及精密压铸业务营业收入增加带来营业总收入增加,营业收入增加,规模效应 及公司管理改善效果显现带动了营业利润的增长。 国信证券11月03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华阳集团优于大市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2024Q3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0.7pct;2)公司2024Q3四费率稳中有降;3)华阳与华为深度合作,问界 M5、M7 搭载华阳座舱产品;4)聚焦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持续升级,客户结构优化。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芯片紧缺导致下游排产风险。 东吴证券10月3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华阳集团(002906.SZ)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核心客户产销上量,主营业务持续增长;2)降本增效,净利率同环比提升;3)智能驾驶业务加速,跻身域控制器第一梯队。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乘用车价格战超过预期。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行业景气度有一定的托底作用。乘用车行业在价格战告一段落后,销量和盈利能力有望逐渐回升;商用车行业出口带动景气度回升,国内景气度也仍有内生修复动能。1)整车:板块三季度盈利能力坚挺,说明价格战的影响已经减缓;以旧换新拉动行业景气度,大模型驱动的智能驾驶开始带动企业经营,建议关注:比亚迪、吉利汽车等;2)汽车零部件:主要看产业升级、景气成长两个主线,建议关注:拓普集团、华阳集团等;3)商用车:建议关注国内复苏与海外成长机会兼具的潍柴动力、宇通客车等。
多利科技10月16日早盘股价小幅下跌,截至16日上午9:53分,多利科技跌0.31%,报22.73元/股。 被问及“10月11日,多利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向客户蔚来汽车部分车型配套的一体化压铸零部件产品已量产供货,同时也在为部分主机厂的产品做前期的试模试制。”多利科技10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目前向客户蔚来汽车部分车型配套的一体化压铸零部件产品已量产供货,同时也在为部分主机厂的产品做前期的试模试制。 对于“金华达亚最近大量招人,请问对应的是什么业务?”的问题,多利科技9月25日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华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为客户生产制造汽车零部件产品。由于有关客户终端销量增加,为满足客户需求,更好的服务客户,公司金华生产基地近期持续释放产能,进一步提高了产能利用率。 多利科技9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年产20万套汽车车身一体化结构件项目投资协议》,公司计划在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汽车车身一体化结构件项目,建设压铸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00万元,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0万元;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40,000万元,二期项目将视一期项目进展情况推进实施。 多利科技此前发布2024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受下游终端产品销量波动、资产折旧摊销增加等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3亿元,同比减少11.6%,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减少11.62%,综合毛利率22.47%,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分产品看,上半年,冲压和一体化压铸零部件实现收入13.92亿元,同比下降12.66%,该部分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冲压模具实现收入0.48亿元,同比下降7.41%,毛利率同比增长5.11个百分点。公司外销收入下降明显,上半年外销收入0.74亿元,同比下降了52%。目前,多利科技已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等多家汽车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成为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及比亚迪等知名新能源整车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 据悉,多利科技主营业务为汽车冲压零部件、一体化压铸零部件及冲压零部件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销售,其中汽车冲压零部件主要为白车身冲压件,一体化压铸零部件主要为汽车后地板件,汽车冲压模具主要用于配套生产汽车冲压零部件。 中泰证券8月29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多利科技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受大客户影响Q2收入同环比下降,规模下降&转固增加致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下半年;2)有望进入新一轮客户周期;3)白车身总成战略持续推进,冲压+一体压铸产能加码。风险提示: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上涨等。 西南证券8月28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多利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格为31.80元。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业绩暂时承压;2)积极提升产能,一体化压铸有待放量;3)临近配套增强客户粘性,2024H2排产有所改善。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及业务替代风险;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事件:2024年7月14日文灿股份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0.9亿元,同比增长403.2%~547.0%。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6~0.8亿元,同比增长475.2%到666.9%。 2024Q2业绩承压静待海外工厂改善。按照公司业绩预告中值计算,公司预计2024Q2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57.0%,环比-72.2%。公司2024Q2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新能源客户新车型上市为产品产销量带来一定提振作用,以及车身结构件及一体化大铸件产品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增加,进而带来利润增加;公司2024Q2业绩环比下滑,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百炼集团前期出现的部分产品交付问题目前仍处于逐步改善过程中,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仍有一定扰动。 长期逻辑不改一体化压铸持续引领行业。公司一直致力车身结构件产品的研发,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在大型一体化车身件领域,公司获得多家汽车客户共11个大型一体化结构件定点(其中2023H2新获两个);2024年7月公司再获两个外资客户新定点,项目预计在2026年开始逐步量产,项目生命周期五年,项目全周期的销售合计金额预计为10.0亿元到12.0亿元。我们认为本次再获外资客户定点突破,彰显了外资主机厂对公司在车身结构件等轻量化产品开发设计、技术质量、生产保障能力的认可,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该产品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实力,巩固公司在该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核心客户放量明显有望驱动业绩改善。公司是华为系赛力斯核心供应商,向问界M5/M7/M9车型供货铝合金压铸件产品,截至2024年4月,问界新M7大定突破18万台,新M7Ultra车型在上市首月便实现了交付量突破2万台,M9预定量突破10万台,新问界M5也于北京车展亮相,预售12小时内订单破万。我们认为2024年起核心客户车型放量+新项目投产爬坡将带动产能利用率显著回升,有望带来可观的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公司是一体化压铸先行者,积极拥抱头部新能源车企,在手订单持续突破,收购百炼加速全球化,2024年起公司核心客户项目逐步量产,有望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69.4/89.8/107.6亿元,归母净利润3.07/5.01/7.20亿元,EPS为1.16/1.90/2.73元。对应2024年7月12日28.82元/股收盘价,PE分别25/15/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项目拓展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行业竞争加剧等。
据三里盛鑫消息:7月10日,为期三天的上海国际压铸暨有色铸造展(以下简称:上海压铸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三里盛鑫(展位号:N2馆N2D51)在2024上海压铸展喜迎各方来客。 热烈庆祝江苏三里盛鑫成功签约华汽新能源科技(华达汽车科技)首套压铸岛周边集成自动化项目!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是对三里盛鑫技术实力与专业服务的高度认可。在项目筹备过程中,三里盛鑫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精湛的技术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未来,江苏三里盛鑫将继续秉承专业、创新、卓越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书写新能源领域的辉煌篇章! 江苏三里盛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介绍 江苏三里盛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SUMNIKEN )为压铸提供周边设备及相关服务,并为周边设备的集成服务,以实现自动化生产(集成压铸机组周边设备,实现全自动集成系统)。为客户设计和实施全自动化解决方案(设计,集成,调试,生产,培训--交钥匙工程)。 业务范围 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与规划现代化压铸工厂,战略性投资压铸工厂的现代化方案与投资风险评估。依每个压铸项目与压铸产品的工艺特点,设计、生产、制造一流的压铸配套设备,模块化嵌入集成到压铸岛。 我们工程安装范围:机器人自动单系统集成,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能源管理、过程与控制自动化设备,MES系统,水电气的集成、工艺管道集成。 三里盛鑫期待与您的合作,开创压铸技术的新未来。
据伊之密消息:7月10日,为期三天的上海国际压铸暨有色铸造展(以下简称:上海压铸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伊之密(展位号:N1馆A22)携LEAP系列压铸机、HII系列冷室压铸机、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Yi+Platform智造平台亮相上海压铸展,受到广泛关注。 媒体聚焦 揭晓未来发展动向 展会首日,伊之密(展位号:N1馆A22)活动区,特别安排了一场媒体见面会,旨在与行业领袖及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行业趋势,携手推动行业的持续进步。 坚定信心 压铸机迈向全球前三,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发展 会上,伊之密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压铸机事业部总经理周俊博士详细阐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他提出,伊之密压铸机制定了跻身全球前三的新目标,并计划通过产品与技术、客户与市场以及运营与组织的全面升级来达成这一目标。这些升级举措旨在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着力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助力伊之密压铸机稳步迈向世界级企业的行列。 同时,周俊博士强调,“数智化、低碳化”是未来成型行业的发展方向,伊之密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聚焦智能高效和绿色发展。未来,公司将不断拓展在智能机器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加强全球布局,以引领国际技术创新潮流。此外,为响应环保号召,伊之密还将积极推进“绿色双碳”战略,通过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攻坚 LEAP100G压铸机发布,助力压铸轻量化发展 伊之密压铸机事业部产品与市场管理部总监王博先生介绍,长期以来,国内客户一直受困于压铸机高速性能和稳定性的不足,这使得他们在生产一些高端薄壁压铸零部件时面临瓶颈,不得不转而采用进口压铸机。2021年7月,伊之密发布了LEAP系列压铸机,其吨位从380吨至9000吨,核心性能全部对标国际一流的速度和加速度性能。此外,全系列的LEAP压铸机加速度都可以达到50G以上,这一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伊之密秉承“技术更进一步”的理念,借助中欧技术平台再次推出新品。在本次展会上, 首次展出了加速度可达100G的LEAP650U压铸机 ,这款机器能在短短的3ms内将速度从1m/s加速到4m/s。这不仅是伊之密在压铸技术上的又一项重大突破,也是伊之密中欧技术团队不断挑战全球压铸技术高峰所取得的实践成果。 王博先生强调,这项技术的实现不仅可以满足当前各种超轻超薄压铸件的生产要求,而且将在未来不断挑战最薄壁压铸件的极限,为更多更轻薄的零件打开想象空间,为压铸轻量化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踔厉奋发 伊之密致力于成为镁合金半固态成型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伊之密压铸机事业部半固态市场经理陈勇先生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高精度3C产品及户外运动产品等行业对轻量化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镁合金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镁合金零件的性价比已优于铝合金零件。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技术因其出色的性能和环保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凭借自2008年开始便持续深入关注镁合金产品的市场导向和准确预判轻量化需求方向,以及设计师深入一线解决问题的伊之密企业文化,伊之密半固态镁合金系列设备已经将压射能力、熔供料能力、锁模力这三大关键参数都提升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陈勇先生强调,未来,伊之密将继续向5000T甚至更大吨位的设备进发,同时构建半固态镁合金产品开发技术体系,让复杂件、大型件的开发有据可依,大幅降低开发风险。伊之密致力于引领“镁合金成型半固态化,汽车一体化成型镁合金化”的新风口,致力于成为镁合金半固态成型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在见面会上,伊之密的高层领导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举措以及市场布局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他们表示,伊之密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且值得信赖的成型装备解决方案,并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开拓,持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见证共赢 推动行业持续进步与发展 展会现场,伊之密分别与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申动力)、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摩托)、兰溪市华创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溪华创)、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源卓镁)签订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彼此双方在高端装备领域将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 伊之密与宗申动力签署了大型装备采购协议。这是继2023年5月双方在装备、铸造工艺、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达成全面、深度战略合作之后,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实质化推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不仅基于前期战略合作关系的深化,还具体展现了双方合作的实际成果与对后续发展的坚定信心,同时也为宗申动力新工厂的顺利投产及未来产能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伊之密与宗申动力签订合作协议 伊之密与大冶摩托签订了装备采购协议。大冶摩托将向伊之密订购一台LEAP3200压铸机。 大冶摩托,作为业内知名的摩托车制造商,一直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此次选择采购伊之密的LEAP3200压铸机,正是大冶摩托在追求卓越品质、高效率生产道路上的又一重要举措。这将为大冶摩托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将助力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稳固其行业领先地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产品。 伊之密与大冶摩托签订合作协议 随后,伊之密又与兰溪华创签订了镁合金成型战略合作协议。兰溪华创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技术推广、科技应用、工程和技术研究及试验发展的国有企业。目前,该公司与国际镁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镁中心名誉主任潘复生领衔的兰溪市镁材料研究院合署办公,后者是G60科创廊道、浙中科创走廊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合署办公,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同时,依托兰溪国控的背景支持,兰溪华创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并通过对外投资、参与招投标、积累知识产权等多元化策略,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并提升影响力,致力于将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此次合作无疑为双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双方将共同开展镁合金成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该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拓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金属材料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 伊之密与兰溪华创签订合作协议 展会现场见证了伊之密与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源卓镁)的合作共赢的重要时刻。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订购了一台5000T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这一举措不仅充分彰显了双方之间的深厚信任与默契,也标志着双方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国内镁合金压铸行业的领军者,星源卓镁此次引进伊之密的先进设备,将进一步强化其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双方对此次合作寄予厚望,坚信这将有力推动大型镁合金件在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伊之密与星源卓镁签订合作协议
据文灿集团消息:6月28日,文灿集团IDRA万吨超级压铸机投产暨机器人一体化铸件加工技术应用启动仪式,在两江新区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压铸基地圆满举行。文灿集团董事长唐杰雄、副董事长唐杰邦、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皮涛、赛力斯集团创始人张兴海、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力劲集团董事长刘相尚、上海发那科总经理钱晖等出席了本次仪式。 启动仪式上,唐杰雄董事长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回溯文灿集团与赛力斯汽车颇有渊源的合作缘分,自2021年,共同开发的第一期的十个车身结构件全部试制成功,同时达成共识,立志在重庆地区打造高端智能网联新能源生产基地。到今天,是赛力斯汽车和文灿集团战略合作框架下的一个全新尝试,亦是文灿集团与力劲集团、上海发那科一次技术创新的梦幻联动,主要为问界M9提供舱、后地板和左右一体化侧围等四大铸件的生产;设计开发了10个车身结构件和一体化大铸件,总计代替了超过280多个零部件,焊接点减少1440多个,总机下降70%,充分体现了M9集成度高、性能强、轻量化显著的优势。随着本次万吨超级压铸岛的投产,也标志着文灿集团目前是全球单月大铸件产量最大、下线最多的企业,引领行业。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表示,此次启动仪式,标志着文灿集团、赛力斯汽车、力劲集团、上海发那科的强强联合,必将进一步推动赛力斯汽车及其全球领先供应商文灿集团快速发展,助力重庆向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迈进。 力劲集团董事长刘相尚回顾了与文灿的合作历程,在万吨超级压铸机的研发与应用过程中,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专业沟通和技术交流,加快了一体化压铸机的量产进度及一体化压铸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测试应用。此次投产的万吨超级压铸机是文灿集团与力劲集团的又一个重要成果,也是赛力斯汽车、文灿集团与力劲共同创新的结晶。 上海发那科总经理钱晖表示,此次投产是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机加工铣削方案首次在车身核心零部件的加工中进行了量产应用,能够大幅度缩短设备开发、安装机调试周期,从而更好地使用新能源汽车开发周期的需求。未来上海发那科也会继续开发更多产品,助力赛力斯汽车、文灿集团与力劲集团降本增效。 随后,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代表行业协会对文灿集团、赛力斯汽车、力劲集团和上海发那科表示祝贺。并指出,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变革的推动下,一体化压铸技术正在逐渐改变汽车制造行业的传统生产模式,成为未来汽车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家领先企业在充满未知的全新技术领域,挑战了压铸行业的又一个不可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称赞文灿集团的一体化大铸件产品颠覆了汽车产业的生产管理格局, 此次投产的万吨超级压铸机,是目前全球首台,也是全球最大的两板式压铸机,是赛力斯汽车多年来追求汽车轻量化、环保绿色的结果。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赛力斯汽车将延续与文灿集团“共信、共创、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融合力和创新力。 依托本次活动,文灿集团将跟随赛力斯汽车的发展,继续加大在重庆地区的投入,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持续携手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创新的研发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技术的高端铝铸件,打造高效稳定新能源汽车生态体系,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携手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集群。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