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21个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528.5美元/吨,盘初走高,盘中摸高于8572美元/吨,而后回落摸低于8508.5美元/吨,盘尾宽幅震荡最终收于8524.5美元/吨,成交量至1.9万手,持仓量至28.3万手,跌幅达1.06%。隔夜沪铜主力2403合约开于69030元/吨,盘初走高摸高于69190元/吨,而后下行盘中摸低于68790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68890元/吨,成交量至2.2万手,持仓量至14.6万手,跌幅达0.76%。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方面:(1)美国公布至1月2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4万人,前值21.5万人,1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0.7,前值50.3。 (2)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此前议息会议上表示:“更大的风险在于,美国通胀恐怕会在2%上方趋于稳定,近期通胀数据并不是由那些一次性因素造成的。政策利率可能已达到峰值,几乎所有委员会成员都认为今年降息是合适的;但认为三月份不太可能降息。” 现货:(1)上海:2月1日主流平水铜报升水20-30元/吨,好铜报升水30-50元/吨。据悉因下周上海及周边地区长距离物流将陆续停运,下游年前备库将集中于本周内完成,今明两日交投情绪有所回升。在上海、江苏地区部分货源陆续注册仓单后,现货流通量有所减少,料明日升水仍将持坚。 (2)广东:2月1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0元/吨-升水50元/吨,均价升水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0元/吨;湿法铜报贴水200-贴水190元/吨,均价贴水19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0元/吨。广东1#电解铜均价6909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20元/吨,湿法铜均价为6887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20元/吨。总体来看,月差收窄叠加下游补货,今日市场交投较昨日好转。 (3)进口铜:2月1日仓单价格45-58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美元/吨;提单价格45-55美元/吨,QP3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美元/吨;EQ铜(CIF提单)5-9美元/吨,QP3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报价参考2月上旬到港货源。 日内市场存节后货源零星报盘,因买方预期节后到港货源增量有限,依然高挺溢价,但买方面对难见起色的比价,实盘极低,买卖双方分歧依旧,市场难闻实际成交。随着下周买卖双方皆步入春节假期,市场交投将愈发清淡,洋山铜溢价易跌难涨。 (4)再生铜:2月1日广东光亮铜价格63000-63200元/吨,环比保持不变,精废价差226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70元/吨,精废杆价差1145元/吨。据SMM了解,大部分企业将于本周日(2月4日)正式放假,只剩小部分企业最晚放假时间在2月6号左右。 (5)库存:2月1日LME铜库存减少1050吨至145425吨;2月1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303吨至18532吨。 价格:宏观方面,市场情绪受美联储官员此前发言影响,增强了推迟降息的预期。市场等待更多数据指引,以判断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由于下周长距离物流货运将停止,部分下游于本周集中进行备货,叠加部分现货交付仓单,导致现货供应有所减少,给予升贴水一定的支撑;消费方面,本周大部分下游将完成备货,整体需求在节前将继续走弱。此外,据SMM调研了解,截至2月1日本周四,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本周一增加1.03万吨至10.23万吨,连续3周周度累库,总库存较去年同期26.39万吨低16.16万吨。价格方面,临近春节假期消费走弱,预计铜价难有增长动力。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1月25日,长虹美菱表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70000.00万元–77000.00万元,同比增186.25%-214.88%。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全面贯彻“一个目标,三条主线”的经营方针,坚持价值导向,全面提效,主营冰箱(柜)、空调、洗衣机、小家电及厨卫等产业均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冰箱(柜)、洗衣机产业:国际冰洗业务在海运费下降、市场逐步恢复的大环境下,积极抢抓订单,大力推进产品拓展,接单及发货大幅增加,同时坚持冰洗协同,洗衣机产业快速拓展;国内冰洗业务通过发布系列新品,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强化市场推广,推动渠道转型及客户精细化管理等,改善提升经营质量。 空调产业:国内空调业务深入推进“营销转型”,紧跟市场及各地气候特征,提前布局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并与重点客户持续保持战略合作;国际空调业务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大渠道开发,重点战略客户的销售不断提升,另因气候影响,部分区域市场需求增加。 同时,报告期内大宗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并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政策。 综上,报告期内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增长,经营业绩同向上升。 股市 业绩报发布当日,1月25日长虹美菱收涨10.00%。近日飘绿,截至14:01分跌0.41%。
2023年12月21日,格力电器表示,预计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2050亿元–21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盈利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10.2%-19.6%。 业绩变动原因 2023年,公司经营业绩稳中向上,收入、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增长。公司始终聚焦空调主业,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丰富产品品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公司持续进行工业化转型,在高端装备、工业制品、绿色能源等多元化领域持续发力,创造更多的领先技术,为业绩提供增长动力。 股市 近日,格力电器持续上涨,1月31日刷2023年10月11日以来新高至35.67,截至2月1日13:43分涨0.20%,连续四日飘红。
2月1日讯,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回收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回收企业以连锁经营、协议合作等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形成一批回收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对较为分散的前端回收主体的引导。支持家电家具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建设。指导回收企业与家电家具品牌企业联动,设立废旧家电储运货场、家具回收中心仓,提升废旧家电家具回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废旧家电家具回收体系,进一步释放家电家具消费潜力,畅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典型探索、以点带面,加快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培育一批回收龙头企业,推广一批典型经验模式,形成一批政策法规标准,全国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废旧家电家具规范化回收水平明显提高。 二、完善回收网络规划布局 (一)合理规划回收网络。强化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公益属性,将回收网点建设纳入各地区有关规划。科学布局社区回收点前端投放、街道中转站枢纽回收、区县分拣中心末端分拣的全链条三级回收体系。结合当地城乡人口规模、居民社区和公共机构分布,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社区回收网点建设。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设置废旧家电家具暂时存放点。定期组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家电家具销售企业上门回收废旧家电家具,并为回收车辆进出提供便利。鼓励有条件的居民社区利用闲置房屋设置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临时存放场所,方便居民装修、搬家。(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畅通公共机构回收渠道。支持回收企业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废旧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统一回收平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对统一回收平台中经维修可继续使用的办公设备、办公家具,通过“公物仓”以置换、调拨等方式循环使用;无法修复或再利用价值的,予以统一环保化处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向社会其他经营主体推广“公物仓”模式。(商务部、国管局、财政部、供销合作总社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培育多元化、规模化回收主体 (四)延伸生产企业责任。引导家电生产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资源环境责任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家电回收目标责任制,并优先支持落实家电回收目标责任制的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家电家具生产企业加强绿色设计和技术研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便于回收处理的技术工艺和易于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发挥流通企业渠道优势。鼓励商超卖场、电商平台等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发挥产销衔接、商品集散的渠道优势,促进废旧家电家具回收。加快家电售后服务领跑企业培育,支持售后服务企业利用自身维修网络开展逆向物流业务,积极参与废旧家电回收。(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供销合作总社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支持回收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回收企业以连锁经营、协议合作等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形成一批回收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对较为分散的前端回收主体的引导。支持家电家具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建设。指导回收企业与家电家具品牌企业联动,设立废旧家电储运货场、家具回收中心仓,提升废旧家电家具回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供销合作总社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探索创新回收模式 (七)发展“互联网+”回收。支持回收企业借助相关信息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开展“线上预约、线下回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暂存、运输、处理等业务流程。鼓励家电生产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改进废旧家电在线估值服务。(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鼓励回收企业“延伸触角”。支持信誉好、服务优、规模大的回收企业与区县等签署合作协议,向居民区延伸回收网络,推动专业化、规范化回收服务进街道、进社区,逐步实现正规企业直接上门回收废旧家电家具。(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供销合作总社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广“以车代库”流动回收。支持各地区根据当地情况,推广“以车代库”等灵活回收模式,指导回收企业的流动回收车辆采用“定点、定时”方式进入街道、社区回收废旧家电家具,统一服务规范,实现废旧家电家具即收即走。(商务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做好规范化处理和二手流通 (十)促进废旧家电家具规范化处理。督促回收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加强进出货环节信息登记与台账管理,将废旧家电销售给合法合规拆解企业。规范拆解废旧家电,提高废旧家电中钢铁、塑料、玻璃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及时无害化处理废旧家具,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商务部、生态环境部、供销合作总社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规范旧家电家具二手流通。规范二手家电家具流通秩序,发挥二手流通企业收购、鉴定、评估等专业优势,扩大二手家电家具交易、租赁规模。鼓励发展“互联网+”二手方式,推动网络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旧家电及有二手流通价值家具的交易规则,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跟踪流向,促进二手交易规范畅通。(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保障措施 (十二)健全法规标准。加快推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领域地方立法,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提升回收网点建设等法制化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重点联系企业制度,引导回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统计必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废旧家电家具等大件垃圾市场化清运机制。(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强要素保障。各地区加强对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统筹用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等相关资金,积极引导企业以县城、乡镇为重点,改造提升家电销售网络、仓储配送中心、售后维修和家电回收等服务网点。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落实好现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废旧物资回收车辆合理路权,对车辆配备、通行区域、上路时段等予以支持和规范。(商务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金融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严格监管执法。各地区要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日常管理,坚决防范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拆解废旧家电、非法转移或倾倒危险废物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督促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完善信用评价和纠纷处理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务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开展宣传推广。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生态日期间,加强绿色安全理念宣传与节能减排知识普及。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推广废旧家电家具回收典型经验,倡导规范投放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营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商务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工作要求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重要性,健全商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机关事务、供销合作社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有关工作情况及时报告。 (十七)开展典型建设。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通知要求制定并发布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工作指南,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指导推进完善回收网络、培育回收主体、创新回收模式、规范二手流通等,推荐具备良好基础并达到相关条件的地级城市和企业,以废旧家电家具回收为重点,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探索。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及时推广复制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做好其他品类再生资源回收工作。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630美元/吨,盘初短暂下行后走高,盘中摸高于8704.5美元/吨,而后回落盘尾摸低于8591.5美元/吨,最终收于8621.5美元/吨,成交量至2.9万手,持仓量至28.4万手,跌幅达0.31%。隔夜沪铜主力2403合约开于69440元/吨,盘初走高,盘中摸高于70000元/吨,而后一路下行,盘尾摸低于69310元/吨,最终收于69360元/吨,成交量至4.1万手,持仓量至15.4万手,涨幅达0.14%。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1)有“小非农”之称的美国1月ADP就业人数录得10.7万人,创2023年11月来最小增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4.5万人,去年12月的增幅向下修正为15.8万人,与劳动力市场逐渐降温的现象相符(2)美联储公布1月利率决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0%不变,与市场预期一致。FOMC判断,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正趋于更好的平衡”。同时,经济前景不明朗,委员会仍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现货:(1)上海:1月31日1#电解铜对当月2402合约报贴水10元/吨-升水20元/吨,均价报升水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40元/吨。昨日铜价高企,下游在铜价站上69000元/吨后对节前备库需求进一步下调,市场需求再度走弱。今日现货回归当月票交易,预计升水仍将低位企稳。 (2)广东:1月31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10元/吨-升水60元/吨,均价升水3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60元/吨。总体来看,月差大幅扩大持货商积极挺价,现货升水明显走高,但实际交投淡静。 (3)进口铜:1月31日仓单价格48-58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美元/吨;提单价格45-60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美元/吨;EQ铜(CIF提单)5-9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美元/吨,报价参考2月上旬到港货源。 昨日进口比价对沪铜02合约-660元/吨附近,较前一日大幅走弱,伦铜3M-FEB为71.25美元/吨。 昨日美金铜交投氛围随着比价大幅走弱,几乎降至冰点,季节性淡季交易氛围明显,美金铜市场有价无市。目前市场多数参与者已经开始进入假期,后续交投活跃度将不断下滑,洋山铜溢价也将持续承压下跌。 (4)再生铜:1月31日广东光亮铜价格63000-632000元/吨,环比保持不变,精废价差233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340元/吨,精废杆价差1120元/吨。据SMM了解,部分再生铜杆厂已经开始放假,暂停对外报价,本周再生铜杆厂发货主要是固定熟客和贸易商为主。 (5)库存:1月31日LME铜库存减少2000吨至146475吨;1月31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1727吨至18229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1月份ADP就业人数增加了10.7万人,增幅不及预期的15万人,美指走低铜价冲高。然而随后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三月份不太可能降息,铜价大幅回落。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进口铜仍在持续冲击内贸市场,电解铜供应较为宽裕;消费方面,小厂基本全部放假,只剩下部分大型企业仍在零星采购,叠加盘面继续走高,下游接货意愿不高,预计年前需求将持续走弱。价格方面,受宏观情绪影响,预计铜价维持相对高位运行。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随着春节临近,大多数空调和压缩机企业的休假安排已基本确定。从产业在线了解到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来看,为规避春节客运高峰,多数企业的休假安排早于法定放假时间,且多在8天以上,但也有企业因为生产备货需求而缩短假期,提前返工。 结合产业在线统计的排产情况来看,2024年一季度各企业基本属于满产状态,一方面是由于首季对全年指标达成非常重要,在年度增长压力倒逼下,一季度排产较满;另一方面,受红海危机带来的海运费率增长和运力紧张影响,出口订单大多要提前锁定出货,大部分企业也都加紧了出口订单的交付,假期较去年同期有所缩减,尤其是负责出口生产的工厂。 注:以上是截止1月30日的最新统计结果,不排除个别厂家会有后续调整。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581.5美元/吨,盘初小幅走低摸低于8544.5美元/吨,而后一路走高盘尾摸高于8650美元/吨,最终收于8642美元/吨,成交量至2.2万手,持仓量至28万手,涨幅达0.75%。隔夜沪铜主力2403合约开于69110元/吨,盘初下行摸低于68960元/吨,而后一路走高盘尾摸高于69430元/吨,最终收于69370元/吨,成交量至3.1万手,持仓量至15.3万手,涨幅达0.49%。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方面:(1)IMF提高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1%,2023年10月时预测值为2.9%,其中美国2024年预测增长2.4%,欧元区预测增长0.9%,中国预测增长4.6%。 (2)央行开展56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今日有465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资产投放980亿元。 现货:(1)上海:1月30日主流平水铜报贴水70元/吨-贴水30元/吨,好铜报贴水20元/吨-平水价格。今日市场受进口非注册货源冲击,升水较昨日继续下跌。但因月差走扩,下调幅度仍然有限。下游普遍看空后市,在订单不振的情况下买兴平平。预计今日升水仍将走跌。 (2)广东:1月30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50元/吨-升水0元/吨,均价贴水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湿法铜报贴水250-贴水240元/吨,均价贴水24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广东1#电解铜均价6895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60元/吨,湿法铜均价为6873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元/吨。 总体来看,库存大增但持货商不愿降价出货,市场交投淡静。 (3)进口铜:1月30日仓单价格52-60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美元/吨;提单价格50-65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美元/吨;EQ铜(CIF提单)6-10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报价参考2月上旬到港货源。买方因孱弱的比价对后市并不乐观,而卖方则因节后货源较少,市场可流通货源紧张为由,高抬溢价,买卖双反分歧巨大,市场难闻实盘成交。 (4)再生铜:1月30日广东光亮铜价格63000-63200元/吨,环比保持不变,精废价差199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15元/吨,精废杆价差1030元/吨。据SMM了解,个别拥有阳极铜产能的再生铜杆厂表示,从本周到放假时间前,暂停生产再生铜杆,改为生产阳极铜,为了在春节放假前完成冶炼厂上月订单。 (5)库存:1月30日LME铜库存减少1875吨至148475吨;1月30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3253吨至16502吨。 价格:宏观方面,IMF提高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1%,2023年10月预测为2.9%,这提振了市场情绪。此外,胡塞武装指挥官表示该组织已准备好与美国和英国进行“长期对抗”,紧张的局势拉动大宗商品走高。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进口铜开始流入内贸市场,对现货升贴水形成冲击,货源供应持续呈现年底季节性宽松状态。从消费端来看,月底许多企业已放假,部分未放假企业看空后市,市场整体采购意愿不高,预计年前需求难有起色。价格方面,宏观市场情绪受到提振,预计铜价近期维持高位运行。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2023年各大家电品牌的年报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格力、美的、海尔、海信、长虹等品牌的预增信息已经是红旗飘飘。总体来说过去的一年是不容易的一年,市场疲软、渠道价格竞争惨烈,呈现厂家两极分化、商家普遍喊难的局面。‍‍‍‍ 我们先看2023年几大家电品牌的业绩预报成绩单。 格力电器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亿元至293亿元,同比增长10.2%至19.6%;预计2023年1至12月营业收入为2050亿元至21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1%至10.44%。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1月16日在2024美的集团经营管理年会上透露,美的将迎来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 海尔集团持续聚焦战略主赛道,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全球收入3718亿元,增长6%,全球利润总额267亿元,增长6%。 海信集团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速,营收突破2000亿元关口,海外收入858亿元,占比达42.6%。 四川长虹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3亿元到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1.62亿元到约2.82亿元,同比增加约34.65%到60.3%。 长虹美菱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亿元—7.7亿元,同比增长186.25%—214.88%。 以上信息显示,2023年主流家电品牌的日子还算不错,有的利润大增,有的营收大增。不过,这几家主流家电品牌的好日子很难代表整个行业已经走出低谷。 我国家电品牌有点名气的上百个,不知名的难以计数。现在很多中小家电品牌处境艰难。家电渠道这几年整体情况更是不乐观。低价电商平台越来越火,直播电商越来越多,传统电商老品牌面临严峻挑战,去年京东老大刘强东所说的“必须改变,否则没有出路!”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来自对手巨大的压力。‍‍‍‍‍‍‍ 相对于这些财大气粗的电商平台,最为艰难的还是家电线下实体店渠道。实体店渠道的挑战来自于多方面,家电市场从增量到存量,新型电商模式给了品牌家电更多直达消费者的机会,线上直营、品牌直播等等使得家电品牌对渠道有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消费降级导致以低价为抓手的拼多多之类的平台崛起,进一步加剧家电市场的价格乱战。打乱家电传统价格体系的还有窜货平台的力量,近两年很多线下渠道转型,摇身一变成了很多品牌的窜货出口。在低价市场的威逼下,线下实体店明知道这些窜货存在质量与资金被骗的风险,但为了生存,被迫铤而走险,进一步恶化了线下渠道的生存环境。‍‍‍‍‍‍‍‍‍‍‍‍‍‍‍‍‍‍‍‍‍‍‍ 这几天,春节临近,本该有一个销售小高潮,但从“家电人”交流群里汇集的销售信息来看,今年的节前旺销一直没有出现。线下渠道的下一个热点能否在春节后的3月启动,还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好消息在路上。1月26日,国新办就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举行发布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推动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这是今年促消费的一个重点。后续如何落地值得期待。‍‍‍‍‍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507美元/吨,盘初摸低于8507美元/吨,而后一路走高盘尾摸高于8590美元/吨,最终收于8578美元/吨,成交量至1.6万手,持仓量至28.1万手,涨幅达0.57%。隔夜沪铜主力2403合约开于68900元/吨,盘初宽幅震荡摸低于68870元/吨,盘中走高,盘尾摸高于69190元/吨,最终收于69170元/吨,成交量至1.7万手,持仓量至15.1万手,涨幅达0.29%。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方面:(1)美国财政部将1月至3月的净借款规模预估由10月底公布的8160亿美元下调至7600亿美元。许多华尔街策略师此前预计借款规模会有上调。 (2)美国国内局势突然间恶化,因非法移民问题,引发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德克萨斯州之间的争端,现在边境地区成了新暴风眼,正如1月27日,美国议员基思•塞尔夫所言:“美国国内的边境问题,已经取代经济问题,成为美国的头号问题”。 现货:(1)上海:1月29日主流平水铜报贴水40元/吨-贴水10元/吨,好铜报贴水20元/吨-平水价格。据悉上周部分下游因订单表现不佳已陆续完成年前备库,年前需求更加偏空。叠加沪铜contango结构有再度扩大趋势,日内难闻低价成交。本周进口铜仍将陆续到货,料升水今日仍将承压下行。 (2)广东:1月29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50元/吨-升水0元/吨,均价贴水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20元/吨;湿法铜报贴水250-贴水240元/吨,均价贴水24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持平。广东1#电解铜均价6889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40元/吨,湿法铜均价为6867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20元/吨。 总体来看,库存大幅增加,持货商只能降价出货但效果并不理想。 (3)进口铜:1月29日仓单价格50-65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提单价格55-65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6.5美元/吨;EQ铜(CIF提单)6-10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8美元/吨,报价参考1月下旬及2月上旬到港货源。日内进口比价对沪铜02合约-370元/吨附近,伦铜3M-FEB为66.45美元/吨。日内美金铜报盘依然维持高位,买卖双方心理价位相差较大,成交十分胶着。 (4)再生铜:1月29日广东光亮铜价格63000-63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00元/吨,精废价差1977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4元/吨,精废杆价差1010元/吨。据SMM了解,本周再生铜杆厂已陆续停止对外采购再生铜原料,而再生铜原料贸易商为降低节前库存,加大降价力度,各类废铜价格议价空间环比上周走扩。 (5)库存:1月29日LME铜库存减少1000吨至150350吨;1月29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996吨至13249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财政部把1月至3月的净借款规模预估由10月底公布的8160亿美元下调至7600亿美元,美债收益率下挫。昨夜海内外消息有限,市场更多关注本周的美联储利率决策。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本周进口铜将陆续到货,在需求偏弱的情况下,预计供应将愈加宽松。此外,据SMM了解,截至1月29日本周一, 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增加0.68万吨至9.2 万吨,除上海微降,其余地区库存均出现增加。从消费方面来看,上周已有企业陆续放假,本周将有更多企业进入假期,铜价高位运行之下,预计消费将进一步走弱。价格方面,在消费承压的背景下,预计铜价持续上涨空间有限。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产业热点 【首个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系列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T/CHEAA0027—2023《家用电器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T/CHEAA0028—2023《家用电器产品碳足迹核算细则 电冰箱》和T/CHEAA0029—2023《家用电器产品碳足迹核算细则 房间空气调节器》三项标准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系列标准出台。 【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源】 1月26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会议要求,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证监会1月28日发布消息,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央行宣布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月24日下午3时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外,1月25日起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从2%下调到1.75%,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3年12月70城房价涨跌互现】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方面,一线城市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二、三线城市环比分别下降0.4%和0.5%,同比上涨0.1%。二手房方面,12月份一线城市环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上月扩大;二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8%,同比分别下降4.0%和4.2%。 【北京对空气源热泵等提出能效禁用新规】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北京市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2023年版)》的通知,其中,对供暖供冷系统材料中禁用设备有:能效标识2级及以下,氮氧化物排放未达到GB25034的5级要求的燃气采暖用壁挂炉、能效标识为3级的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等,禁用范围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禁用原因为能效低、浪费能源。 企业动态 【290亿,格力业绩预创新高】 董明珠1月28日晚在格力电器2024全球梦想盛典活动上表示,2023年格力创造了290亿元利润,创历史新高,希望2024年给国家创造的税收超过200亿元,并宣布会多拿出两个亿给员工发年终奖。公司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盈利270亿元至293亿元,同比增长10.2%至19.6%;营业总收入2050亿元至2100亿元,同比增长7.8%至10.4%。 【海信集团2023年营收突破2000亿】 1月24日举行的“中国经济新闻人物(2023-2024)—企业家之夜”活动中,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获选中国经济新闻人物,在颁奖词中透露了海信集团2023年的营收情况:2023年,海信集团营收突破2000亿元关口,海外收入858亿元,占比达42.6%,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速”。 【TCL科技2023净利预增超700%】 2023年,面板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1月27日,TCL科技披露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35.5-1773.5亿元,同比增长4-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增长704-857%。预计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前三季度增速进一步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TCL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474%。 【四川长虹2023净利最高预增60.3%】 四川长虹1月25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3-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1.62-2.82亿元,同比增加约34.65-60.3%。其中家电业务、通用设备制造业务积极把握海运费下降、大宗材料价格下降等有利因素,通过产品线协同、精细化管理、效率提升和增收降本等措施,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长虹美菱预计2023净利最高增215%】 1月24日,长虹美菱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据公告,长虹美菱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亿元-7.7亿元,同比增186.25%-214.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2亿元–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0.80%-668.94%,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68元/股–0.75元/股。 【海立电器R290压缩机小型化技术新进展】 近日,海立电器与西安交大共同成功攻克R290(丙烷)压缩机小型化的技术难题,“小型高效R290房间空调器旋转压缩机研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R290空调器旋转压缩机技术取得了新突破。这是海立继通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丙烷替代HCFC-22技术改造项目”产线改造验收后,又一项R290制冷剂替代进程的重要成果。 【冰山松洋举办第2千万台压缩机下线仪式】 1月24日,冰山松洋“第2000千万台压缩机下线”仪式成功举办。标志着冰山松洋压缩机在产能上实现了又一量级突破,为迈向世界一流的涡旋压缩机企业持续蓄能。据介绍:这第2千万台的压缩机是排量为81CC的大马力DC压缩机,使用的是 R290冷媒,广泛在欧洲及全世界各大市场拓展推广。 【巨化股份与飞源化工股权合作收购完成】 巨化股份与飞源化工1月20日举行了股权合作签约仪式。此前的2023年12月5日公告称,巨化股份拟以现金收购及单方面注资的形式,合计取得淄博飞源51%股权。根据生态环境部下发的配额核发表,飞源化工拥有HFC-32、HFC-125以及HFC-134a生产配额合计约5.4万吨,将进一步巩固巨化股份在2024年HFCs生产配额中的头部地位。 国际简讯 【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超过煤炭】 国际能源署1月24日发布最新报告预测,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26年,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在内的低排放能源预计将占全球发电量的近一半。报告说,2023年由于发达经济体用电量下降,全球电力需求增幅略放缓至2.2%,但预计从2024年到2026年,全球电力需求年均增幅将达到3.4%。 【2024美国制冷展 多家中企龙头亮相】 1月22-24日,2024 AHR美国暖通制冷及空调通风展览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作为世界制冷暖通行业三大展览盛会之一,汇集了国际上所有业内知名企业。来自中国的多家暖通空调制造龙头品牌,包括美的、格力、海尔、海立、天加、盾安、英华特等上下游企业尽数高调亮相,有针对性地展出了适合美国市场的冷暖智造产品。 【苹果汽车或要推迟发布 目标也下调】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将汽车的推出时间从原先的2026年推迟至2028年,并将自动驾驶级别从原先的L4级(高度自动驾驶)下降至L2+级(部分自动驾驶,比L2级别功能更完善)。对此消息,苹果尚未有公开回应。在十年前的2014年,苹果曾高调启动汽车项目,并将其命名为“泰坦(Titan)计划”。 【特斯拉2023营收净利均同比增长19%】 1月25日,特斯拉公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全年实现总营收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增速显著放缓;净利润为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9%,但毛利率持续下降。特斯拉坚持大规模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达到39.69亿美元。公司同时表示,2024年(产量/交付)增长率可能明显低于2023年。CEO马斯克透露,特斯拉下一代车型预计2025下半年开始生产。 【丹佛斯谷歌将在人工智能和能效领域合作】 丹佛斯、谷歌宣布启动全新战略合作,携手推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中心能效解决方案的应用。在这一合作中,丹佛斯将利用谷歌云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客户体验、简化内部工作流程并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力,包括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实现知识库构建的自动化、生成产品描述,以及在电子商务场景中通过聊天机器人创建解决方案等。 【韩国将HBM内存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将把高带宽内存(HBM)技术指定为国家战略技术,并向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开发该技术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根据2023年底国会通过的税法修正案,与一般研发活动相比,企业对指定的国家战略技术可以获得更高的税收减免。中小企业可享受高达40%至50%的减免,而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中大型企业可享受高达30%至40%的减免。 【海信电视在日本的份额首超索尼】 日本市场调查公司BCN对2023年日本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份额进行了统计,其中排名第一的是TVS REGZA(原东芝影像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为24.9%,而夏普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2.3%。海信超过索尼,首次上升到第三名的位置。 【比亚迪拿下全球最大储能项目】 近日,西班牙可再生能源开发商Grenergy公司宣布与比亚迪签署协议,为其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智利阿塔卡马绿洲4.1GWh储能项目采购首批电池储能系统。Grenergy表示,已经完成对比亚迪1.1GWh大型储能系统的采购,打算将其用于该项目的一期和二期。根据协议,比亚迪将供应2136个MC Cube ESS 装置。该项目总投资为14亿美元(100.37亿元人民币)。 产业在线数据 【2024年2月空冰洗三大白电排产发布】 据产业在线最新发布的三大白电排产报告显示,2024年2月空冰洗排产总量合计为2332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下降9.9%。具体来看,2月份家用空调排产1203万台,较去年同期实绩下降15.9%;冰箱排产535万台,较上年同期实绩下降13.3%;洗衣机排产594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增长9.7%。 【HFC-32在家用空调应用中占比7成】 2023年,中国家用空调冷媒市场在完成了对R22淘汰的基础上,开始加速推动R410A向R32的转变进程。产业在线数据显示,R32制冷剂在家用空调中的冷媒占比从2022年的61.1%增长至2023年的70.6%,首次突破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2024年随着配额的下发,以R32为代表的第三代制冷剂市场势必迎来巨变。 原标题:《产业热点汇:三大白电2月排产,格力海信业绩新高,可再生能源将超煤炭,苹果造车或生变》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