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90个
当地时间周四(1月5日),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首席执行官Anders Opedal警告,由于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不足,欧洲各国政府争相补充储备,欧洲天然气市场2023年可能仍将紧张。 Equinor是挪威最大的能源公司,由挪威石油和能源部于1972年成立,是一家拥有石油和天然气业务的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 今年冬天异常温暖的天气抑制了供暖需求,天然气价格在一个月内下跌了50%。欧洲目前的天然气储存水平高达83%,远高于季节性正常水平。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周四一度上涨近6%,而上一交易日则大跌10%。 这种波动体现了市场的担忧,业内人士认为,欧洲未来几年基本上都会面临天然气短缺,由于短期内全球不会有新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投产,欧洲需要与日本等亚洲国家争夺LNG。 Opedal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欧洲目前的天然气储备固然充足,并且天气温暖,天然气价格因此走低,但填满今年的库存仍然是个难题,因为俄罗斯的供应减少了。他补充道:“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的市场。” Opedal透露,尽管市场对挪威天然气的需求增加,但Equinor并不打算推迟或放弃气田维护和保养计划。 Opedal称:“我们每年都遵守我们的维护计划,并将在2024年和2025年继续这样做,因为供应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我们不遵守维护计划,我们最终可能会停止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这是任何人不想看到的。” 挪威政府数据显示,2021年,挪威的天然气产量为1130亿立方米,供应了欧盟和英国接近1/4的天然气需求。俄乌冲突爆发后,随着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挪威成为了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 挪威政府周四表示,该国2022年共出口了1220亿立方米天然气,2023年的天然气出口量预计变化不大。
今年元旦,欧洲多国录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元旦气温纪录, 标志着欧洲今年初可能迎来暖冬。 而据气象预报公司等预计,欧洲的温暖气候将至少持续至1月底,并且可能令欧洲迎来数十年来最温暖的1月,这意味着困扰欧洲数月的能源危机有望暂时获得缓解。 欧洲料录得数十年来最热1月 据气象预报公司Maxar Technologies Inc.称,由于强大的极地天气抑制了寒潮爆发,欧洲的温暖天气将有望持续到本月底。 虽然从气候变化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但对于正担忧能源供应短缺和家庭成本飙升的欧洲各国消费者来说,这却恰恰是个福音。 Maxar公司预计, 今年1月17日之前,法国和德国的气温将比历史正常水平高出2到5摄氏度,并且推动使欧洲的供暖需求低于近10年平均水平。 同时,英国气象局也表示,2022年是英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今年1月,这种温暖天气可能会持续下去。 Maxar公司气象学家马修·德罗斯(Matthew Dross)表示,对欧洲来说,如果情况如预期般发展,本月上半月可能会录得过去几十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同期表现。 欧洲天然气库存压力骤减 相比于去年12月初的低温气候,欧洲今年1月的气候变暖显得像个“意外之喜”。 由于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欧天然气供应锐减,从去年夏天到年底,欧洲各国政府和消费者都在担忧寒冬来袭可能导致天然气库存下降过快,并导致大范围停电和供暖不足。 但现在,随着暖冬的来临,欧洲供暖的需求缓解, 欧洲目前天然气库存甚至比近年来的过往水平更加充足,一些国家最近几天的天然气库存水平甚至有所增加。 人们越来越相信,欧洲大陆将可以轻松地度过这个冬天,并且,随着这个冬季结束时的天然气库存高于预期,下一个冬季的天然气储备压力也将减轻。 当地时间周三,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收于202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欧洲的电价也大幅下跌。Maxar气象学家德罗斯预测,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大风天气也将持续到1月中旬,这将增加风力发电供应量,进而进一步减轻天然气发电的需求压力。 暖冬或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尽管今年冬季气候预计总体温暖,但也并不能完全排除短期的降温风险。 天气预报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的气象学家奥利维亚·伯奇(Olivia Birch)表示,未来几天的冷空气可能会使芬兰、瑞典北部、挪威、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国家的气温比平均水平低3到5摄氏度,从而增加受影响地区的供暖和电力需求。 英国气象局气象学家尼古拉·马克西(Nicola Maxey)也预计,英国可能出现“一些较冷的时间段”。 而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今年的暖冬也暗示着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恶化,并可能在未来成为更主流的趋势。 英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信息中心负责人马克•麦卡锡(Mark McCarthy)表示:“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每年都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但在未来几十年里,气候变化问题将继续提高每年越来越温暖的可能性。”
由于温和的天气抑制了需求,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在新年伊始继续下跌。周一(1月2日)盘中,欧洲基准TTF荷兰天然气期货一度跌逾7%,为去年2月21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高于季节性正常水平,这将有助于欧洲各国避免在冬季期间过早耗尽库存。 据报道,瑞士西北部小城德莱蒙1月1日最高气温达到20.2摄氏度,创下这一位于阿尔卑斯山北侧的城市有记录以来1月气温最高纪录。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天然气经历了近一年的极端波动行情。目前来看,在天气、库存和需求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欧洲的能源短缺压力已经大为缓和。 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温和气温,加上年底工业需求的放缓,将有助于该地区在冬季结束前保持充足的库存。较低的天然气价格也让欧洲经济松了一口气,各国通胀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不过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指出,德国天然气消费者2023年仍要“忍受”高气价。随着德国按计划建成必要基础设施以替代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哈贝克希望天然气价格明年年底逐步回落,不过可能无法回落至2021年水平以下。 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多年来依赖俄罗斯供应天然气。由于德国等欧盟国家追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加之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两条“北溪”管道去年9月底发生泄漏,俄罗斯对德国的管道天然气供应目前已中断。 数据显示,目前德国天然气储量约占可储存容量的90%,高于五年来平均季节性水平73%。 能源专家们担忧,欧洲天然气危机的影响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上个月就有英国能源咨询公司警告称,欧洲天然气价格在2023年前可能会一直居高不下。 Investec高级分析师Martin Young表示,在今年冬天之前,会有更多的风力发电并网,这将有助于保证电力供应。然而,煤炭和核能发电还存在不确定性。尽管欧洲各国去年通过建设新码头、启用液化天然气终端等措施增加进口,也无助于将天然气价格压低到过去的水平。 此外,随着欧洲国家越来越依赖于进口液化天然气以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它们可能不得不出高价向其他国家购买天然气,这也会推动欧洲天然气价格保持在高位。
周三,一艘液化天然气(LNG)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在芬兰南部的因科港安全停泊,这是这个北欧国家的第一个液化天然气浮动码头。 为取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芬兰正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在寻求液化天然气的供应。 该装置名为Exemplar,为美国液化天然气服务提供商Excelerate Energy所有,长291米、宽43米,可以装载6.8万吨的液化天然气。这艘船于12月初从直布罗陀港驶往波罗的海。 根据与美国供应商达成的协议,Gasgrid Finland已将Exemplar租赁了十年,估计总成本为4.6亿欧元(4.9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该FSRU装置可以把液化天然气重新转化为天然气,计划从明年开始运营,将确保芬兰未来的天然气供应。 改善供应 芬兰天然气运输商Gasgrid Finland表示,此举事“历史性的”,并认为这将取代之前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 Gasgrid首席执行官Olli Sipilä表示,“芬兰将永久性地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并将大大改善社会的供应安全。” “我们的目标是,从2023年1月中旬起,向客户开始配送天然气,以满足芬兰工业、能源生产和家庭的需求。” Exemplar还可以将天然气输送到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可以通过芬兰和爱沙尼亚之间的海底波罗的海管道输送到波兰,该管道的起点在因科港附近。 今年早些时候,由于芬兰拒绝以卢布支付,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已于今年5月停止向芬兰出口天然气。 两条俄罗斯-芬兰天然气管道于1974年正式启用。今年俄罗斯的“断气”举动标志着芬兰近50年来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历史终结。 2021年俄气向芬兰国有能源公司Gasum出口14.9亿立方米天然气,占芬兰天然气使用量的三分之二。 此外,俄罗斯还已切断了对波兰、拉脱维亚、保加利亚等国的天然气供应。
由于暖冬天气引发的需求下降有助于欧洲大陆补充其储存的能源储备,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降至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最后记录水平。数据显示,作为欧洲基准合约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周三一度下跌7.4%至76.78欧元/兆瓦时,为10个月来最低水平。上一次记录到这一价格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截至发稿,该价格有所反弹,回升至85.60欧元/兆瓦时。 据了解,由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再加上创下历史纪录的气温水平,欧洲天然气价格在今年夏季一度升至300欧元/兆瓦时以上。为了遏制价格上涨,欧盟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制性的天然气储存和减少消费目标。 而此次天然气价格下跌的原因在于整个欧洲西北部的气温高于往常,并且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23年。由于温暖的天气减少了供暖需求,欧洲的天然气库存在11月中旬(包括12月前几周的寒流)减少后得以再次增加。 自平安夜以来,欧洲向其储存设施输送的天然气规模一直多于提取量,截至当地时间周一,储存水平增加了0.28%。行业组织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欧洲天然气库存容量水平为83.2%,低于11月中旬95.6%的高点。 天然气需求的减少也有助于库存,继10月份出现类似需求下降之后,该地区11月的需求量较5年平均水平减少了约四分之一。 不过,分析人士警告称,明年欧洲在试图补充天然气库存时将处于困难境地,因为届时来自俄罗斯管道供应的天然气量将大幅下降,而该地区今年一直依赖的液化天然气市场依然紧张。 咨询公司CRU的电力部门主管Glen Kurokawa表示:“为了建立明年冬季的天然气库存,欧洲仍需要考虑如何应对需求、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进口量下降,以及随着亚洲主要经济体复苏,对液化天然气的竞争加剧。” 他表示,“如果TTF天然气价格继续走低,欧洲工业用气可能会出现一些向上修正”,比如用于合成氨生产。“然而,任何上调都可能有限,因为工业生产成本仍将非常高。2023年初,欧洲天然气需求可能仍将普遍承压”。
因天气预报预计美国未来两周的天气将比预期还要暖和,继而可能导致供暖需求下降,美国天然气价格日内大跌。 具体行情显示,周三(12月2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23年1月交货的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 暴跌0.57美元,至4.71美元/百万英热,为近两个月来的低点,日内跌幅达10.85%。 数据显示,未来两周美国48个州将有327个采暖度日数(HDD18),要显著低于每年这个时候438个的平均水平。 采暖度日数(HDD18)是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18℃的差值度数乘以1天,所得出的乘积的累加值。采暖度日数数值越小,就代表气温较暖和。 StoneX Financial Inc.负责能源的高级副总裁Thomas Saal表示,天气不仅会变暖,还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高于正常水平,天然气价格的疲软是对天气预报的反应。 数据还预测,本周包括出口在内的美国天然气平均需求量为1434亿立方英尺/日,高于上周的1399亿立方英尺/日。但因1月初天气转暖,下周的需求量将锐减至1112亿立方英尺/日。 近日,受持续冬季风暴影响,连续数天的冰冻导致美国多地天然气产量受到影响。上周六,美国天然气的产量一度降至804亿立方英尺/日,但产量在过去三天出现了迅速的反弹,日产量回升了约70亿立方英尺。 除天气因素外,能源咨询公司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的分析师在一份说明中写道,市场还将美国主要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商自由港的“推迟重启”计入了价格。 上周五,自由港液化天然气公司表示,预计将在明年1月的下半月左右重启美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目前仍在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此前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左右重启。 而放眼大西洋彼岸,欧洲的库存也位于较高的水平。数据显示,欧洲的天然气储存点总体上有83.2%的填充率,其中最大的消费国——德国的填充率高达88.2%。
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EQT能源(EQT.US)因受最近的极端寒冷天气影响产量下降了约30%,导致其在阿巴拉契亚盆地的部分天然气钻井生产中断。该公司首席执行官Toby Rice表示,“在今年冬季的寒冷天气期间,我们的天然气日均产量下降了10亿至15亿立方英尺。而第三季度的天然气日产量约为50亿立方英尺。”他指出,预计产量下降的问题预计将在未来短时间内得到解决。Rice认为于寒冷天气期间美国天然气产量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是正常的,并表示该行业能够就产量下降问题“非常迅速地”做出反应。 此外,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在寒冷天气最恶劣的时期,风能发电量在大西洋中部和东北部电力供应总量中所占的份额有所增加。Rice补充称,目前可再生能源的产能尚未能够完全弥补因天然气下降产生的能源市场缺口。他呼吁铺设更多的天然气管道,以增加供暖和发电燃料的供应量。
12月27日上午10时,位于西安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生产指挥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2022年,该油田天然气生产总量突破500亿立方米大关,达500.6亿立方米。这标志着长庆油田年产天然气总量创出国内油气田年产天然气最高纪录。 长庆油田天然气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靖边气田开发,1997年将天然气输送至北京。2010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跃居我国最大产气区。此后,长庆油田先后突破300亿、400亿立方米产量节点, 连续12年蝉联我国最大产气区 。 天然气价格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期价延续大幅下跌的势头,截至上周五收盘,荷兰TTF天然气2023年1月期货价格收于每兆瓦时84.98欧元,跌至今年6月以来最低点、同时也跌至今年二月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 谈及后市天然气价格,国泰君安期货认为,展望2023年,2022年的天然气危机热度将逐渐降温,欧洲以及美国市场的供需矛盾均有所好转,预计全球天然气价格重心均将有所回落,波动率也较2022年有所下滑。但在 基本面紧平衡的格局下,下方仍然有较强支撑,难以回到此前的低气价时代。 供需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石油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可销售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1%,冬季筹措天然气保供资源约1095亿立方米,高于去年。中国海油建设了海上万亿立方米大气区,日产同比增长超300万立方米,今冬明春将有约80亿立方米的海上天然气通过海底天然气管网和智能配气系统源源不断地注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尽管我国天然气产量不断提高,但 当前天然气产量仍然无法满足加速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达到1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6%,增幅明显下降。从我国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速已经连续两年高于消费量增速,2021年,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达到1673亿立方米, 预计未来中国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现状将不断得到改善。 信达证券认为,2022年以来,尽管高气价背景下国内外消费量普遍出现增速放缓现象,我国天然气产量依然保持了较高增速,2022年1-10月我国天然气产量累计同比+6%,“增储上产”行动成效持续显现。而结构方面,今年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出现罕见下降,能源安全保障得以加强。随着经济逐渐企稳恢复, 天然气消费量大概率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 相关概念股: 新天然气(603393.SH):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天然气的输配、销售、入户安装以及煤层气开采业务。公司城市燃气业务的经营区域在新疆境内,主要产品及服务的种类、用户和用途如下:天然气销售,天然气入户安装,压缩天然气运输。 新奥股份(600803.SH):公司主要业务包含天然气直销、天然气零售、综合能源业务、延伸业务、工程施工及安装业务、煤炭及甲醇业务。 九丰能源(605090.SH):面对2022年上半年天然气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的不利影响,公司凭借“海气LNG端到端”全方位布局、“海气+陆气”双气源保障能力,LNG业务价格弹性与顺价能力持续优化;LPG业务布局持续夯实,销售量稳定增长,单吨毛差比较稳定,整体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首华燃气(300483.SZ):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中海沃邦主要从事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销售业务。 长春燃气(600333.SH):公司拥有储气能力600万方以及LNG气化能力100万方/天的调峰气源厂,长春、德惠、延吉等9个区域的燃气特许经营权。公司是吉林省燃气供应区域龙头。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并不平静,恐怖冬季风暴 " 炸弹气旋 "席卷了美国。 在恶劣天气影响下,美国多地面临电力供应中断、天然气等能源生产瘫痪的窘境。天然气产量暴跌,LNG运输受阻,受此影响,12月27日美国天然气期货高开4.6%。机构指出,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或将带动售价端平均价格走高,但成本端相对固定,上游标的有望持续享受提价带来的盈利弹性。建议关注:新天然气(603393.SH)、新奥股份(600803.SH)、九丰能源(605090.SH)、蓝焰控股(000968.SZ)、首华燃气(300483.SZ)。 周末,美国遭受了一股来自北极的极寒风暴,这场风暴已在美国造成至少28人死亡,预计还会夺去更多人的生命。大雪纷飞,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企业断电、数千架航班停飞。 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对这场暴风雪“建议”或“警报”级别的预警范围覆盖超过2.4亿,占美国人口约三分之二,是有史以来范围最广的之一。据气象频道报道,东北部地区至少在周二之前气温将继续低于零度。 在恶劣天气影响下, 美国多地面临电力供应中断、天然气等能源生产瘫痪的窘境。 12月23日,美国天然气产量遭遇十多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原因是席卷北美大部分地区的大规模冬季风暴冻结了管道并迫使油井关闭。 根据BloombergNEF的数据,美国本土48个州的供应比前一天减少了近100亿立方英尺,即大约10%,因为包括最大供应地区德克萨斯州在内的主要产区的气温降至冰点以下。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天然气需求飙升至2019年初以来的最高单日水平。BNEF追踪的初步数据表明,天然气供应可能在周六开始反弹,但仍低于正常水平。 天然气产量暴跌,LNG运输受阻,受此影响,27日美国天然气期货高开4.6% 。除了美国外,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欧洲,近期从北极圈倾巢而出的冷空气已经席卷欧洲多地。位于西欧的不列颠群岛,更是受到冷空气的强势横扫。像是英国首都伦敦,近日最低气温多日低于冰点。 对于后市,海通证券最新研报认为 在采暖季内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望环比提升 ,且由于全球液化项目投资较少,2023-2025年新增液化能力有限,2026年之前开始的LNG长协已售罄, 由欧洲天然气市场供应紧张引发的全球LNG市场区域结构性供需失衡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天然气整体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 。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尽管我国天然气产量不断提高,但当前天然气产量仍然无法满足加速增长的天然气需求。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达到1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6%,增幅明显下降。从我国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速已经连续两年高于消费量增速,2021年,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达到1673亿立方米,预计未来中国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现状将不断得到改善。 机会方面,天风证券表示,对于上游气源标的而言,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或将带动售价端平均价格走高,但成本端相对固定,上游标的有望持续享受提价带来的盈利弹性。重点推荐标的新天然气,建议关注蓝焰控股、首华燃气;此外,长期重点推荐天然气一体化标的新奥股份(与能源团队联合覆盖)。 华创证券指出,欧盟虽然已提前完成储气目标,但内部储气水平的差异将使得合理分配面临挑战。而无论供需关系如何变化,未来两年欧盟接近或低于历史低位的天然气库存水平都将是大概率事件,供给端缺乏弹性很大程度上会进一步放大供需关系的脆弱性,供应冲击事件将持续推升天然气价格。 相关概念股: 新天然气(603393.SH):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天然气的输配、销售、入户安装以及煤层气开采业务。公司城市燃气业务的经营区域在新疆境内,主要产品及服务的种类、用户和用途如下:天然气销售,天然气入户安装,压缩天然气运输。 新奥股份(600803.SH):公司主要业务包含天然气直销、天然气零售、综合能源业务、延伸业务、工程施工及安装业务、煤炭及甲醇业务。 九丰能源(605090.SH):面对2022年上半年天然气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的不利影响,公司凭借“海气LNG端到端”全方位布局、“海气+陆气”双气源保障能力,LNG业务价格弹性与顺价能力持续优化;LPG业务布局持续夯实,销售量稳定增长,单吨毛差比较稳定,整体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蓝焰控股(000968.SZ):山西煤层气龙头,运营近3400口煤层井。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8亿元,同比增长27.86%;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116.22% 首华燃气(300483.SZ):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中海沃邦主要从事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销售业务。
据塔斯社周一援引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的话报道,由于天然气出口基础设施的关闭,俄罗斯2022年的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预计出现下滑。 诺瓦克在接受采访时称,“到今年年底,天然气产量将比2021年减少12%,出口将下降约四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出口基础设施的关闭。” 而去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同比增长了10%,达到7630亿立方米;出口量增长了3%,达到2500亿立方米。 诺瓦克补充道,预计今年液化天然气产量将增加8.7%。 诺瓦克当天还表示,由于欧洲天然气依旧短缺,该地区天然气价格将持续居高不下,不可能回到2021年初每一千立方米200至250美元的水平。他还提醒道,能源价格情况极其多变。 石油产量料上涨 尽管受到了西方制裁,莫斯科仍设法阻止了其石油产量的下降。 诺瓦克在采访中还称,“根据能源部的初步统计,尽管行业面临压力,但与2021年相比,今年我们的石油产量将增加约2%,达到5.35亿吨;出口量将增加7.5%,达到2.42亿吨。” 其中,初级炼油产能将下降2.9%至2.72亿吨。不过,车用汽油产量预计增长4.2%至4200万吨,柴油产量将增长5.9%至8500万吨。 副总理指出,“也就是说,即使炼油量下降,我们仍将拥有更多高质量的产品。” 尽管欧洲对俄罗斯实施的海运石油禁令已经于本月初生效,不过俄罗斯仍可以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向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供应的石油。 目前,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正逐步转向亚太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 诺瓦克还指出,“欧洲曾经是我们石油产品销售的关键市场。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取代我们的燃料”,并表示对欧洲的长期决定“拭目以待”。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