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7个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8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01 亿美元,较7 月末下降442 亿美元,降幅为1.38% 。 2023 年 8 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中国8月末黄金储备报6962万盎司(约2165.43吨),环比增加93万盎司(约28.93吨)。这也是央行连续第十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7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 亿美元,较6 月末上升113 亿美元,升幅为0.35% 。 2023 年 7 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世界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截至7月末,7月末黄金储备报6869万盎司,环比增加74万盎司,这也是央行连续第九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930亿美元,较上月末上升约165亿美元。从趋势来看,外储规模在5月出现下降后再度回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美元指数下跌 外汇储备升至年内次新高 数据显示,6月我国外汇储备为31930亿美元,升至今年年内次新高,仅低于4月的32047亿美元。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6月美元指数下跌,非美货币尤其是英镑和欧元汇率有所上涨,因此,汇率折算对我国外汇储备形成一个账面上的增值效应。 “另一个正向因素可能来自于外汇市场的操作。”赵庆明表示,尽管人民币汇率有所走弱,但外汇市场的供需基本平衡,甚至略有盈余。因此,未来人民币贬值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除汇率因素以外,在贸易差额方面,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对财联社记者表示,“1-5月我国贸易顺差为3594.63亿美元,创1995年以来历年同期新高,对我国外汇储备形成较强支撑。” 郑后成预计,1至7月我国贸易顺差可能还将创历年同期新高,这将继续对7月外汇储备形成较强支撑。 黄金储备增幅创近四个月新高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 截至6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再度增加至6795万盎司,比5月增加68万盎司,增幅创近四个月以来新高。自去年11月以来,黄金储备已连续第8个月净增长,累计增加531万盎司。 “短期之内,央行大概率继续增持黄金储备,因为美元指数在中期大概率下行,而国际金价在中长期大概率上行,两相对比,中短期内黄金的保值增值属性强于美元。”郑后成表示。 据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有71%的受访央行认为全球央行的黄金持有量将在未来12个月增加,高于去年的61%。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的研报表示:2023年5月我国官方外汇储备31765.08亿美元,环比回落282.6亿美元,估值因素的负面影响较大,但年初以来贸易顺差对其有一定持续的滞后支撑,总体看,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维持基本平衡。近期受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预计短期可能维持震荡。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起到内外平衡器的作用,汇率的贬值一定程度上或为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打开窗口,6月存在降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此外,我们坚持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渐进升值、全年最高升至6.6的判断。 内容摘要 >>外储环比下行,主要来自估值因素影响 5月我国官方外汇储备31765.08亿美元,环比回落282.6亿美元,数据下行主因估值因素影响,外储所表征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较为稳定。其一,美元指数上行,非美货币兑美元存在不同程度贬值,5月,美元指数由4月底的101.7上行2.5%至104.2,英镑兑美元由4月底的1.26贬值0.9%至1.24,欧元兑美元由4月底的1.1贬值3%至1.07,我们测算,5月非美货币汇率波动对外储规模影响约-390亿美元。其二,主要经济体债券收益率均有所上行,5月末,5年期美债收益率较4月末上行23BP至3.74%,5年期英债收益率较4月末上行52BP至4.19%,5年期德债收益率较4月末微升1BP至2.33%,我们测算债券收益率波动对外储约有-230亿美元的估值影响。综合看,估值因素对外储的影响约-620亿美元,5月数据下行主要首此拖累。 另外,前几个月我国出口走势强劲,主因海外信用收缩、罢工等冲击供给,我国供给优势凸显,结构上,我国新动能发力,机电产品及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较强,总体看,年初以来的贸易顺差对国际收支形成持续的滞后支撑。 >>5月美元指数大幅上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贬 5月中旬起美元指数快速上行。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4月失业率继续下行、岗位缺口再次上行突破3个月内新高,CPI虽回落但核心CPI维持高位,结构性通胀压力仍存;另一方面,多位联储官员对于通胀、未来加息的表态较为鹰派,使得市场加息预期升温,5月16日,克利夫兰联储行长梅斯特表示,还没有达到停止加息的时刻,6月议息会议的决定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和债务上限谈判情况;5月17日,芝加哥联储行长古尔斯比表示,不赞成根据市场反映制定政策,谈论降息为时过早,需要观察除通胀,就业外更多的经济数据。受多重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全月大幅上行2.5%收于104.2。 国内方面,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仍处低位、库存周期及物价继续探底、4月金融数据明显转弱、居民超额储蓄持续积累等问题依然突出,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较为悲观。内外因素综合影响,5月人民币汇率大幅走贬,全月贬值2.6%收于7.1,贬值幅度与美元指数上行幅度基本相当;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由4月末的99.52降至98.5,降幅1.1%。 >>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或为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打开窗口 我们预计受国内基本面预期悲观及美国经济短期较强、联储预期引导不乏鹰派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或在当前位置震荡。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起到内外平衡器的作用,汇率的贬值一定程度上或为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打开窗口,以及6月存在降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5月以来DR007波动中枢明显下移,全月日均值约为1.85%,较4月日均值的2.06%低约21BP,即使在月末时点,仅最后两个工作日行至7天逆回购利率上方,意味着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宽松,体现政策意图。我们认为从机制上看,DR007波动中枢持续的、大幅地下行并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是可能降息的前瞻信号,预计6月存在降低政策利率概率。 另一个方面,据6月6日财联社报道,多家国有大行6月8日起将正式下调人民币多期限的存款利率,这是继去年三季度大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以来的又一轮大规模调整,预计后续也将有相关中小银行的跟进。存款利率“先行”,对银行净息差的压力将略有缓解。 >>预计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渐进升值 我们坚持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渐进升值、全年最高升至6.6的判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受两国经济基本面之差、货币政策差、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认为下半年,中美“比差逻辑”下的中国优势将逐步凸显。 我们预计下半年从稳增长保就业的角度,我国央行可能再次采取降准、降息等政策操作,较大的政策空间将助力改善市场的基本面预期。美国方面,一季度GDP增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随着劳动参与率回升、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缓解,失业率可能出现上行,而信用收缩对经济的潜在冲击持续存在,居民超额储蓄逐步消耗也意味着消费面临回落压力,货币政策停止紧缩的预期也将持续确认。总体上,下半年我国在基本面及货币政策预期两个方面均较为占优,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 >>继续增持黄金,维持坚定看好 5月黄金储备6727万盎司,前值为6676万盎司,黄金储备连续7个月净增长。黄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我们认为增持黄金充分体现央行从市场化角度优化储备资产结构的配置思路。我们继续强调,当前黄金具有较高配置价值,欧债潜在压力将利多黄金,主要源于避险逻辑;未来全球央行转向宽松驱动实际利率回落也将对黄金形成提振,我们继续坚定看好黄金走势。长期来看,利率长期下行以及美元长期趋弱的走势仍将利好金价。 >>风险提示 海外信用收缩、金融机构风险因素仍需持续关注,美国债务上限协议达成后对流动性及利率可能构成冲击,均可能扰动中美利差、美元指数,进而使得汇率承压。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5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65 亿美元,较4 月末下降283 亿美元,降幅为0.88% 。 2023 年 5 月,受主要经济体财政和货币政策预期、全球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升,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截至5月末,央行黄金储备报6727万盎司,环比上升51万盎司。这也是央行黄金储备连续第7个月增加。 今年以来黄金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此前世界黄金协会(WGC)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1%的受访央行预计,央行今年的总体黄金持有量将增加。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背后是全球去美元的浪潮在持续,各国央行对美元的看法比之前的调查更为悲观。 对于金价的未来走势: 花旗认为:仍看好未来6-12个月的黄金市场,预计黄金名义价格目标将达到每盎司2200-2300美元,且平均价格将反弹至2000美元以上。 瑞银经济学家预测,美元将进一步走软,到2024年3月,黄金可能会升至2200美元/盎司。随着美联储打开暂停加息的大门,而包括欧洲央行在内的其他央行继续收紧政策。预计今年美元将进一步走弱,因为美联储可能比其他主要央行更早降息,美国的利率和增长溢价被侵蚀。我们仍然偏好澳元和日元,同时也看到欧元、瑞郎和英镑的相对价值。美元走软会支撑金价,我们预计到2024年3月,黄金将升至2200美元/盎司。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65亿美元,较4月末下降283亿美元。从趋势来看,外储规模在连续增加2个月后再现下降。 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时指出,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5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认为,汇率折算仍是5月外储规模下降最主要的原因。“5月美元指数上涨2.5%,汇率折算造成的下降应该有250亿美元左右。”据赵庆明测算。 从汇率因素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5月美元指数上涨2.6%至104.3。在非美元货币中,当月日元、欧元、英镑分别对美元贬值2.2%、3.0%和0.9%,因此汇率因素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较大幅度折价。 与此同时,资产价格因素也导致5月外汇储备出现小幅下降。“市场原本认为美联储可能不再加息,但到中下旬时,预期美联储可能7月仍会加息,因此美国国债价格出现下跌,而且欧洲、日本的国债价格都出现小幅回落,也会对外汇储备造成损失。”赵庆明表示。 欧美保持加息预期使债市价格整体下行。据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统计,在5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20个基点至3.64%,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上升2个基点至2.46%,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上升5个基点至0.45%。 在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温彬认为,可以推算5月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变化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这表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由于美元上涨,这段时间不仅是人民币,日元、英镑、欧元也都有所走弱,人民币跌幅是居中的,接下来外汇储备还是会比较稳定的,变化幅度不会很大。”赵庆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再度增加至6727万盎司,比4月增加51万盎司。自去年11月以来,黄金储备已连续第7个月净增长,累计增加463万盎司。 “增持黄金充分体现央行从市场化角度优化储备资产结构的配置思路。”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团队指出,当前黄金具有较高配置价值,欧债潜在压力将利多黄金,主要源于避险逻辑;未来全球央行转向宽松驱动实际利率回落也将对黄金形成提振。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4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8 亿美元,较3 月末上升209 亿美元,升幅为0.66% 。 2023 年 4 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截至4月末,央行黄金储备报6676万盎司,环比上升26万盎司。这也是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第六个月增加。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4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3月末外汇储备3.1839万亿美元,预估3.1580万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507亿美元,升幅为1.62%。中国3月末黄金储备为6650万盎司,环比增加58万盎司,环比增长0.8%,为连续第五个月增加。 2023 年 3 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基础厚实,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32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13亿美元,降幅为1.61%。 原文如下: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2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32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513亿美元,降幅为1.61%。 2023年2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回升、促进高质量发展,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2月末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周三(2月22日)亚洲时段,美元指数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104.15附近,守住了隔夜涨幅,接近上周创下的近六周高点。受助于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美元指数周二上涨0.3%,收报104.20附近,日元则跌创近两个月新低。 调查显示,美国2月企业活动反弹,触及八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标普全球表示,2月其追踪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美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升至50.2,1月终值为46.8。低于50表明民间部门活动萎缩。 企业活动反弹与最近强劲的零售销售、劳动力市场和制造业产出数据相一致,这些数据表明今年年初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富国证券宏观策略师Erik Nelson表示:“今天发布的PMI显示,美国经济的很大一部分仍证明比预期更有韧性,特别是服务业,但住房市场仍面临挑战,成屋销售意外下降就是证明。” 他指出,美国经济的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不一致,前者显示经济衰退仍迫在眉睫,后者指出需求仍稳固。他认为,这可能会使美联储保持谨慎,并提高了更激进加息的门槛。 Nelson称:“随着欧洲央行和其他央行追赶,而美联储采取有节制的紧缩步伐,应该会暂时限制美元的涨幅,美元的中期方向可能更多取决于相对增长路径。” “我们看到全世界的消费者对利率的敏感度低于预期,”ForexLive首席货币分析师Adam Button表示。“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梦想的情境,即通胀温和下降,而消费者仍然强劲。勾勒这样的情境几乎是愚蠢的,但到目前为止,你不可能为2023年谱写一个更好的开局。” 美元指数 周二上涨0.3%,收吧104.20,略低于上周创下的近六周高点104.68。 欧元兑美元 周二下跌0.35%,至1.0646美元,在数据显示欧元区制造业活动恶化后扩大跌幅,不过随后调查显示对通胀更为敏感的服务业活动出现反弹,限制了跌幅。 英镑兑美元 强势上涨0.6%,至1.2111美元,此前数据显示英国企业活动意外反弹,表明经济衰退的风险缩小。 欧元兑英镑 周二则大跌0.96%,录得近一个月最大单日跌幅,收报0.8786,为近三周新低。 市场对美联储的终端利率预期继续攀升,而日本央行仍坚持维持货币宽松政策,利率差进一步扩大,这使得日元走弱, 美元兑日元 周二上涨0.59%,收报135.02附近,盘中一度创12月21日以来新高至135.22附近。 欧美股市下跌拖累商品货币表现, 纽元兑美元 周二也震荡下探,最大触及0.6202,收报0.6212,跌幅约0.61%,投资者将关注周三的新西兰联储利率决议,虽然市场普遍预计该行将加息50个基点,但由于之前新西兰遭遇飓风,市场也出现了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的预期。 周三重要经济数据和风险事件 机构观点 审慎管理合伙公司前瞻美联储会议纪要:料支持巩固鹰派预期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以25BP的步伐再加息3次,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的FOMC会议纪要预计将有助于调整市场预测。审慎管理合伙公司的投资总监丹尼尔·贝科维茨在一份报告中称,“如果大多数FOMC委员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传导加快归因于由于美联储正在进行的前瞻指引,这将进一步支持采取更加鹰派的立场,特别是考虑到劳动力市场潜在的韧性。”他指出,经济数据支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新西兰利率峰值或降至5.25% 我们维持新西兰联储加息50个基点至4.75%的观点。至于利率路径,新西兰联储也可能将其预期的利率峰值下调25个基点,至5.25%,理由是与11月货币政策预测相比,经济整体动力有所减弱。加息75个基点的理由已经变得不那么充分,尤其是考虑到最近的恶劣天气事件。 西太平洋银行:新西兰利率仍将维持高位 预计新西兰联储今日加息50个基点至4.75%,虽然幅度不小,但低于新西兰联储去年11月货币政策声明中考虑的75个基点。新西兰通胀压力依然很大,但还没有达到央行预期的程度。我们预计官方现金利率(OCR)今年将进一步升至5.25%的峰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即使OCR如我们预测的那样在2024年下降,利率依然高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