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14

  • 价格窄幅波动 精废价差持续缩窄【SMM再生铜日评】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4日讯 今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8合约报于升水60~升水11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8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68480~6858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68500~68600元/吨。早盘,沪期铜2308合约先抑后扬,盘初从68440元/吨走低,期间下测68260元/吨,随后反弹,上午十时前后触高68530元/吨,随后在68400~68480元/吨震荡向下,上午收于68430元/吨。日内沪铜当月进口亏损收窄至600元/吨以内,隔月BACK月差从盘初频繁上测180元/吨后走跌至160元/吨附近。 今日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3000元/吨-63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保持不变,精废价差为1387元/吨,较上交易日小幅缩窄,但仍位于优势线上方,利于再生铜原料利用。加工端,今日江西地区再生铜杆的主流报价在68050-68150元/吨,均价在68100元/吨,再生铜杆厂报价集中于68100附近,今日贸易商出价与铜杆厂所差无几。由于盘面持续窄幅波动,为此再生铜原料商低买高卖可操作空间有限,为此再生铜原料供给有边际走弱的趋势,若再生铜原料短期未能受到价格的支持,积极供给释放,则供给紧张态势将延续,未来会导致再生铜杆对盘面的扣减持续缩窄。

  • SMM七地锌锭社会库存增加0.59万吨【SMM数据】

    》查看SMM锌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锌产品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251.1GW,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69.9GW,同比增长47.3%。基于政府的目标,光伏市场在2027年前都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光伏行业持续增长的需求给光伏电池技术升级与产业化大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给国内电池新技术的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本篇文章主要围绕HJT光伏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与市场规模而展开。 一、N型电池技术迭代势在必行 光伏电池技术迭代持续围绕“增效”+“降本”展开。光伏电池发电量与功率息息相关,光伏实际功率影响因素:电池片面积、转换效率、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大气质量等。则光电转换效率、衰减率、双面率、弱光表现、温度系数为光伏电池的重点关注参数。 目前光伏行业主流为P型电池(PERC技术为主),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更低。但当前PERC电池平均量产效率为23.2%,理论转换效率极限为24.5%,量产效率已逼近其效率的理论极限,导致PERC电池效率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当前Topon实际量产良率24%-25.2%,HJT实际量产效率25%左右,高于P型PERC电池1%-2%。相比传统的P型电池,N型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几乎无光衰、弱光效应好等优点。目前主流N 型电池有TOPCon、HJT、IBC 等。TOPCon 极限效率高,产线改造成本低;HJT 量产效率高,降本路线清晰;IBC 转换上限更高,但经济性提升仍需时日。 二、HJT因其工艺流程简单、降本路线清晰受到市场的青睐 HJT电池,即非晶硅薄膜异质结电池,是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异质结。最早由日本的三洋(Sanyo)公司于1990年研发,在过去30年间,产业经历了萌芽期、实验室阶段、初步的商业化阶段和逐步的产业化阶段。 HJT电池正背面结构对称,适合于双面发电,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技术具有颠覆性。 HJT 电池四大生产工艺环节,相比PERC/Topcon大幅简化,也因此相对而言具有更高的生产良率以及生产工艺优化增效提升空间。PECVD 为HJT电池制备的最核心设备,在设备投资额中占比过半,且为技术层面难度最大的环节。当前HJT设备投资总额均高于PERC与Topcon电池,但设备环节降本空间也非常具有想象力。随着2023-2024年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国产零部件扩产加速的规模效应显现,HJT设备的单GW投资额可降低至3-3.5亿元。预计2024年设备单GW投资额有望降低至约3亿元。未来随着设备工艺的提升,设备生产效率提升,将助力HJT进一步降本增效。 而在HJT电池生产材料环节,N型电池成本上高于P型,主要源于纯度更高的硅料、银浆用量。硅料成本由于N型更薄,所以单瓦耗硅可以弥补高纯硅料价差。多家厂商硅片厚度验证持续下降,其中晋能硅片厚度从150μm减薄至100μm,爱康已完成90um中试,东方日升目前量产线采用110um,未来硅片降至90um左右也十分具有想象空间,而这需要电池片产业上下游技术上的协同进步。低温银浆当前已实现国产化,而且随着银包铜、铜电镀等的不断验证,量产应用指日可待,对银浆环节降本可达30%-50%…… 三、HJT电池行业SWOT分析——技术迭代期带来的历史性机会 优势分析Strengths HJT电池发电性能更好,提效潜力巨大,钙钛矿与HJT叠加可明显增强HJT电池转换效率。 降本路径清晰 生产步骤少,工艺简化,生产良率更高。 劣势分析Weeknesses HJT电池当前设备成本高、材料成本高 国内设备、工艺技术不成熟 国内精通HJT电池的技术研发人才少,人才培育时间周期更长。 因技术限制,供应增长慢。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HJT作为电池片环节的革命性技术目前仍处于扩产早期,传统厂商尚未大规模布局,新进入者此时投资扩产可获得先发优势 HJT组件得到了下游央企电站的进一步认可,有望倒逼HJT产业化加速。 光伏行业高速发展,政策上对新兴技术支持力度非常大 威胁分析Threats Topcon电池产能大幅扩产率先占领下游市场规模,挤压了未来HJT电池需求空间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游议价增强,HJT利润空间或进一步被压缩 四、资本争相角逐,今年HJT电池规划产能较年初增长163% 经SMM调研,国内规划布局HJT电池生产线的公司有46家左右,项目基地达59个以上。国内HJT电池规划产能达到308GW以上,相较年初规划规模增长了163%。产能规划最大的公司为华晟,其次东方日升。未来预计多家龙头公司将进入HJT电池扩产大军。规划HJT电池10GW以上的有12家。单独上电池的少,一般电池/组件一体化。购买整线设备成为趋势,规划产能一般3年左右落地,第一期大部分从600MW开始整线试验。 五、HJT电池全国产能布局——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等地 经SMM调研,HJT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江苏(25.34%)、安徽(19.77%)、浙江(13.38%)。光伏电池投资额大,尤其对于HJT电池,单GW整线总投资额在4-5亿之间,产业集群效应强,且能大幅拉动当地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及解决大量就业岗位。全国多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由于各省份和市区政策支持力度有很大差别,预计扩产增长潜力最大的在安徽。就产业链配套的完整度来说,目前江苏、安徽、四川优势较大。内蒙古、云南等地则因上游资源、电价等方面优势产能布局增长明显。未来电池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化将不仅仅集群于东部地区,将在全国各地形成产业集群,具有中心化辐射各大区域的趋势。 六、国内HJT电池产业化进度与未来市场展望 经SMM调研,截止到目前,HJT名义产能38.75GW,此数据包含已进场调试中的、试验线等。而当前,今年设备待进场的产线产能有27.90GW。截止到2023年底,国内HJT名义产能可达到66.65GW。 限制HJT量产加速的主要方面: 国内可量产HJT核心设备及整线设备的企业仅4家公司,而今年HJT设备订单提升明显,HJT设备产能较为紧张,当前整线交付期大约6月左右。 行业扩产过猛,对工艺要求、成本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部分设备及工艺新技术的使用尚未得到时间的验证,在设备调试中需要磨合的时间较长。 国内核心技术人员非常紧缺。 HJT电池有望在2025年市占率达到15%以上: 2022年国内不同类型光伏电池出货量占比为:PERC(91.11%)、TOPCON(6.29%)、HJT(0.6%),其他电池2.8%。2024年将为HJT电池产能扩张大年,预计此后在N型电池市场独具竞争优势,其量产爆发期在2025左右,2025年市占率达15%。HJT有望在2025年之前量产单瓦成本低于PERC/Topcon电池成为市场主流,并在2027-2030年之间与钙钛矿优势结合大幅推动其市占率提升。

  • 现货价格持续反弹 期货预计偏强震荡【SMM周评】

    》查看SMM铝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 7月21日讯: 价格回顾 :截至本周五,SMM地区加权指数2,847元/吨,较上周五上涨6元/吨。其中山东地区报2,780-2,83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15元/吨;河南地区报2,860-2,900元/吨,较上周五持平;山西地区报2,810-2,88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0元/吨;广西地区报2,820-2,87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0元/吨;贵州地区报2,820-2,85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0元/吨;鲅鱼圈地区报2,950-3,000元/吨。 海外市场 :截至本周五,西澳FOB氧化铝价格为325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2美元/吨。美元/人民币汇率回落至7.1附近,海运费21.3美元/吨,该价格折合国内主流港口对外售价约2,876元/吨左右,高于国内氧化铝价格29元/吨,进口窗口自1月18日起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国内市场 :现货方面,南北联动上涨。西南地区,云南电解铝稳步复产,广西地区氧化铝厂持货惜售,挺价意愿渐浓,带动贵州地区价格上涨,提振西南市场成交活跃度。本周西南具体成交如下:(1)广西成交8,000吨的氧化铝,成交价格2,860-2,870元/吨,(2)贵州成交3,000吨的氧化铝,成交价格2,840元/吨。北方地区,本周河南三门峡地区的矿山依旧处于停产状态,当地矿石供应紧张,部分企业转而采购山西、贵州地区的矿石,但当地氧化铝企业的生产稳定性依旧受到挑战,下游担忧现货趋紧的情绪渐起,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带动了山西地区氧化铝价格的上抬。本周北方三笔成交均在山西地区,总共成交23,000吨,成交价格在2,830-2,880元/吨的区间内。期货方面,本周氧化铝期货价格先抑后扬,临近周五最高摸至2,908元/吨,现货价格的稳步上涨带动期货价格联动上抬。 整体而言 :现货趋紧需求提振的基本面给予氧化铝现货价格持续反弹的动力,基于当前的价格不断走强,氧化铝的利润逐步得到修复,因此除了矿石供应问题及必要的设备检修需求外,氧化铝企业压产的可能性较小。SMM预计下周氧化铝现货价格将延续小幅上涨的态势,需持续关注下游电解铝的接货心态和现货交投的活跃度。 图1. 国内主流地区氧化铝价格走势 来源:SMM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 铜漆包线6月出口量环比增加 埃及进口量增长超10倍【SMM分析】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6月我国铜漆包线出口数量为8254.1吨,同比增长15.25%,环比增长19.22%;1-6月我国铜漆包线累计增长41529.27吨,累计同比增长10.17%。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具体来看,今年6月我国铜漆包线出口涉及142个国家和地区,越南、日本和泰国占据铜漆包线出口量前三名;在本月出口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仅出口至泰国的铜漆包线量出现下降;本月铜漆包线出口量环比增加最多的国家是埃及和塞尔维亚。其中,埃及作为非洲的和中东地区的重要经济大国之一,其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优势都为其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埃及政府积极实施吸引外资的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加快在埃及的制造业布局,埃及制造业PMI已实现三个月连续增长,对铜漆包线需求有所增加;塞尔维亚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国家,中塞两国在新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入合作,如塞尔维亚第一座地面光伏电站——萨拉奥尔奇便是由中国企业和当地伙伴共同建设,当前塞尔维亚现有发电装机容量远低于可发潜力,新能源发展远景广阔,对我国铜漆包线出口由促进作用。 6月我国铜漆包线出口量同环比均实现增长,预计7月我国铜漆包线出口或将表现积极。我国铜漆包线主要出口国为东南亚国家,据最新的东盟制造业PMI数据显示,6月整个地区的制造业状况略有改善,6月份产量和新订单都有所增加,对铜漆包线需求量或将持续增加。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 6月铜线缆出口量回升 预计7月出口数量增速将放缓【SMM分析】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6月我国电线电缆共出口101945.16吨,同比增长9.78%,环比增长9.93%;其中,铜线缆共出口83232.92吨,同比增长13.34%,环比增长8.21%;1-6月我国铜线缆累计出口443433.34吨,累计同比增长8.26%。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6月铜线缆出口数据超预期回升,本月铜线缆出口共涉及194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依旧是铜线缆出口数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本月超越美国成为我国出口铜线缆数量第一的国家,澳大利亚是全球光伏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澳大利亚本地的供应链是不完整的,仅有极小部分的重要光伏系统组件拥有本地化的生产线,大部分依赖进口,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当前澳大利亚正值光伏安装季节,故6月出口至澳大利亚的铜线缆表现为季节性增长;另外,出口至泰国和西班牙的铜线缆出口数量环比增幅较高,分别为141.28%和79.93%。其中泰国早在2021年时,泰国国家电力局便已启动未来10年全国输电网络升级改造发展总体计划,预计透过17个具体项目的投资总金额将不低于2400亿铢;另外,2023年初泰国交通部2023年技术设施建设计划推进170个项目,设计投资总金额2.7万亿泰铢,涉及公路项目、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水运项目和航空项目,对铜线缆需求量较大;欧洲因能源危机加速了整个欧洲的清洁能源转型,其中西班牙在推进扩大新能源产业建设方面有多重举措,据资料显示西班牙拟在2030年将光伏装机目标提高至77GW,西班牙对铜线缆有较大需求空间。据SMM调研了解虽6月铜线缆出口订单表现有所回暖,但企业依旧表示对国外订单的连续性存有担心,以美国为例,其6月制造业PMI已再创疫情后新低,需求量令人担忧,预计7月铜线缆出口数量增速将有所放缓。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 再生铜原料供给趋于紧张 然再生铜杆开工率回升【SMM分析】

    》查看SMM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本周(即7月15日-7月21日)再生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43.13%(调研企业:15家,产能148万吨/年),较上周上涨了5.46个百分点。 虽本周再生铜原料趋于紧张,但是由于上周尾铜价曾冲上至69500元/吨上方,再生铜原料贸易商出货积极,再生铜杆厂积极备库,本周再生铜原料库存仍可以维持正常生产,且样本中有一家因前几周采购了过量的再生铜原料,开启常年不用的产线,为此本周周度再生铜杆开工率回升。值得关注的是,本周再生铜原料趋于紧张,部分再生铜杆厂的原料库存回到安全线下方,只可满足2-3天的生产。 截至本周五江西地区再生铜杆均价为68100元/吨,对盘面扣减470元/吨,而华东电力用杆对盘面升水615元/吨,精废杆价差为1085元/吨,再生铜杆仍有替代效应存在,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再生铜原料紧张近期再生铜杆对盘面的扣减正逐步缩窄,未来再生铜杆的经济效应或将逐步下降。

  • 铜价高位徘徊 然精废价差持续缩窄【SMM再生铜日评】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1日讯 本周铜价从69500元/吨以上回落至68700元/吨附近,随后沪期铜一直在68000-69000元/吨之间窄幅波动,为此再生铜原料贸易商依靠低买高卖所盈利的空间有限,叠加铜价从高位回落上周已有大部分再生铜原料释放,本周再生铜原料贸易商库存不足,再生铜原料供给量环比上周明显走弱。近期经调研显示,江西地区票点有所提高,大部分企业的由原来的5.8%提升至6.0%,甚至部分江西地区企业票点高达6.4%,在再生铜原料趋于紧张以及税收成本增加的双重作用下本周周均精废价差为1606元/吨,较上周缩窄190元/吨,但精废价差仍处于优势线上方,仍然有利于再生铜原料的消费。 本周再生铜原料进口仍呈现亏损,为此本周再生铜原料实际成交清淡。本周再生铜原料进口价格与上周一样再生1#铜CIF报价为美精铜12月合约价格扣减10-11美分/磅,再生铜2#铜CIF报价为美精铜12月合约价格扣减21-22美分/磅,美国黄杂铜66.5%-67%LME,固定价格5650-5750美元/吨;98.5铜米CIF报价的LME系数为 95.5%-95.75% 光亮铜CIF报价的LME系数为98%-98.25% LME。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