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

  • 精艺股份:开展电解铜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精艺股份日前公告,其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 2023 年 4 月 23 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电解铜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同意公司进行电解铜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精艺股份表示,电解铜为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孙公司铜加工业务的主要原材料,占产品成本比重较高。为规避铜价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已形成“铜价+加工费”的结算体系,较好规避了铜价波动风险。随着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出现的波动情况,近年电解铜价格也出现大幅波动,公司除“铜价+加工费”锁定铜价外,正常库存和生产性流动原材料部分风险也不断增大。为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进行正常库存和生产性流动原材料部分风险套期保值业务。 精艺股份还公告了拟开展的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情况: 1、交易品种:上海期货交易所阴极铜标准合约。 2、预计投入资金额度及业务期间:根据公司和子公司目前铜加工业务产销量计划,及上海期货交易所规定的保证金比例测算,本次进行的套保业务投入保证金余额不超过人民币7,000万元(占公司2022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36%)或电解铜套期保值数量在5,000吨以内,自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3、资金来源:公司及子公司自有资金。 4、实施套期保值业务的主体:公司及子公司。 5、是否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运用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相关条件: 根据公司经营实际情况,公司将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套期保值公允价值为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司将持续地对套期保值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相关套保业务高度有效,以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保值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 精艺股份关于套期保值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显示:公司和子公司根据具体经营情况进行铜期货套期保值,是以规避经营中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为目的,遵循“锁定原材料价格风险、套期保值”的原则。公司和子公司已建立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具有与拟开展的铜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交易保证金相匹配的自有资金,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审慎操作,进行铜期货套期保值是切实可行的。公司和子公司在签订套期保值合约及平仓时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依据自身经营规模锁定原材料价格和数量情况,使用自有资金适时购入相应的期货合约;在现货采购合同生效时,做相应数量的期货平仓。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一定程度上规避或者降低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和子公司的影响,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是有利的。 谈到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风险分析,精艺股份介绍: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操作可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会存在一定风险: 1、价格波动风险 当期货行情大幅剧烈波动时,公司可能无法在要求锁定的价格买入套保或在预定的价格平仓,造成损失。 2、信用风险 在产品交付周期内,由于铜期货价格的大幅波动,交易对方主动违约而造成公司期货交易的损失。 3、内部控制风险:期货交易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公司虽已建立了完善的期货套期保值内控体系,但仍存在着可能会产生由于操作失误等其他过失原因导致内控体系执行失效的风险。 精艺股份还介绍了公司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目前已具备完善的期货套期保值内控管理体系及相应的人才队伍公司根据业务量不断上涨及供应商供货方式的变化,通过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电解铜的期货交易活动进行原材料采购及套期保值活动,确保原材料及时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化解价格波动风险,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公司已积累了相应的期货套期保值经验,培养了相关专业人才,建立了完善的期货保值内控管理体系,包括制订了《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 2、公司将严格执行期货套期保值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从事套保业务,目的是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原材料电解铜因价格波动而产生的存货价格波动风险和客户延期结算风险,减少因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的产品成本波动,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正常经营的影响。 公司严格将套保业务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匹配,根据生产经营所需及客户订单周期作为期货操作期,降低期货价格波动风险。同时公司将严格控制套期保值的资金规模,合理计划和使用保证金,按照公司《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规定下达操作指令,根据规定审慎操作铜期货套期保值。同时公司已设立专门的期货操作小组,通过实行授权和岗位牵制以及内部审计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会计核算政策及后续披露,精艺股份公告称: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等相关规定及其指南,对电解铜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和披露。当公司已交易电解铜的公允价值减值与用于风险对冲的资产(如有)价值变动加总,导致合计亏损或浮动亏损金额每达到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且绝对金额超过人民币一千万元时,公司将以临时公告及时披露。

  • 宝明科技:2022年净利润减亏 赣州PET复合铜箔一期项目计划二季度量产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的复合铜箔何时量产的问题,宝明科技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赣州PET复合铜箔一期项目计划二季度量产。 宝明科技4月27日晚间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及OLED技术的替代,导致公司手机背光源收入持续下滑,专显类背光源及玻璃深加工业务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采取降本增效管理措施,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复合铜箔产业,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 宝明科技公告称,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982.3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74%;期间费用合计17,556.8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17%,其中:销售费用2,480.4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82%,管理费用6,544.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57%,研发费用6,837.4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77%,财务费用1,694.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92%。实现营业利润-21,076.9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7.75%;实现利润总额-21,330.2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7.14%;实现净利润-22,384.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32.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6.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781.4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4.61%。 宝明科技4月27日晚间还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1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716.1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3923.46万元。

  • 云南铜业:一季度营利双收 净利润同比增27.96%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云南铜业4月27日晚间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63亿元,同比增长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27.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9.92%。 云南铜业在公告其他重要事项时表示:公司下属西南铜业分公司搬迁项目事项2023年3月22日,公司披露《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西南铜业分公司搬迁项目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司与安宁市政府签订《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搬迁项目招商引资投资协议》,以加快推动公司下属西南铜业分公司搬迁项目在安宁市政府所属安宁市工业园区的建设,更好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造“清洁、节能、高效”的铜冶炼企业,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西南铜业分公司搬迁项目投资规模约64.0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阴极铜55万吨,硫酸135万吨、金11吨、银650吨的产能,同时生产其他有关副产品。 西南铜业分公司搬迁项目事项已经2022年12月13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交2022年12月29日召开的2022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12月14日披露的《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建设西南铜业分公司搬迁项目的公告》。 云南铜业此前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9.15亿元,同比增长6.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9亿元,同比增长178.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11亿元,同比增长394.96%;基本每股收益1.03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元(含税)。对于业绩增长原因,云南铜业称主要是公司紧抓市场机遇,控制成本费用,实现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主要产品阴极铜、黄金、白银和硫酸均实现高产、稳产,全年生产铜精矿含铜6.26万吨、阴极铜134.92万吨、黄金17.04吨、白银646.13吨、硫酸480.07万吨。 》点击查看详情

  • 家电股持续回暖!海尔智家首季净利同比增超10% 机构称消费预期持续修复

    受一季度业绩利好影响,海尔智家(06690.HK)持续走强。截至发稿,该公司涨5.47%,报20.05港元。 注:海尔智家表现 消息方面,海尔智家在昨晚发布第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650.66亿元,同比增长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9.71亿元,同比增长1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达到了37亿元,同比增长15.95%。 注:海尔智家一季度表现 从地区来看,海尔智家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家电业务收入增长超过8%,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1.3%。其中在欧洲市场推出了新款冰箱905CD、宽90厘米的全新T门7系冰箱和新款H20平台洗碗机,所推出的高端品牌实现了42%的增长。 海尔智家的毛利率达到28.7%,相较于2022年同期上升了0.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市场实现了产品结构的提升、全球化平台的研发、数字化采购与研发端的变革,以及受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影响,毛利率同比实现了增长。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股价,提高股东回报率,海尔智家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A股股份。公司拟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2元/股,且拟回购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回购将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机构称海尔智家有望持续受益 信达证券近日发布报告,预计海尔智家在未来三年(2023-2025年)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2644.40亿元、2879.33亿元和3094.9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6%、8.9%和7.5%;归母净利润则预计为169.54亿元、198.14亿元和224.8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2%、16.9%和13.5%。 信达证券维持对海尔智家的“买入”评级,并认为该公司有望在未来增长趋势中获得收益。 中信期货也在4月2日的研报中指出,从家电板块整体估值来看,经过2021年以来的不断回调,目前已经回落到了近年来的低位。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叠加政策刺激下地产端的回暖,家电消费预期有望持续修复推动板块估值持续提升。

  • 中国船舶一季度业绩“大跌眼镜” 分析人士称利润或于下半年释放

    中国船舶(一季度)业绩应该很好。”昨日晚间,中国船舶年报及一季报尚未发布时,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达了期待,而公布的业绩却有些出乎意料。有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显然公司造船利润还未释放。 昨日晚间中国船舶发布的年报及一季报显示,2022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95.58亿元,同比降0.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亿元,同比降19.62%。一季度公司完成营业收入90.44亿元,同比降3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54万元,同比降16.47%。 “一般新船下单后,船厂就会同步准备采购原材料。根据新船交付周期,去年至今年一季度交付的船舶,大多为2021年上半年的订单,而当时的新造船价格较低,原材料钢材价格缺处于高位,造船利润受到一定影响。”上述分析人士进一步表示,2021年钢材价格总体下行,同时新造船价格不断走高,因此期待中国船舶下半年利润释放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船舶年报中,已将外高桥造船亏损计提减值,这意味着公司利空已完全释放。”上述分析人士说。 根据中国船舶年报,外高桥造船利润总额同比上年减少,主要是由于处于建造过程中的船舶建造合同预计出现亏损,计提减值准备。外高桥造船利润总额-27.96亿元,净利润-28亿元。 针对造船业未来,中信期货研究所发布的《造船行业周期复盘及走势展望》中提到,2023年开始,集装箱船队规模增长提速。2023年2月初,全球集装箱船队规模达5816艘,共2580.3万TEU,规模同比上涨4.5%,增速环比持平,单船规模为4436TEU。2023-2024年船队规模仍将保持7%以上增长。

  • 铜陵有色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3.96%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铜陵有色4月27日晚间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43.37亿元,同比增长18.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亿元,同比增长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1亿元,同比增长11.09%。 铜陵有色还公告称,已于 2023 年 4 月 15 日在披露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并定于 2023 年 5 月 9 日下午 15:00 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业绩说明会以网络方式召开,公司将针对 2022 年度的经营业绩、 财务状况、战略规划等相关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铜陵有色此前公告的年报显示,2022年,铜陵有色实现营收1218.45亿元,同比下降7.01%; 净利润31.80亿元,同比下降8.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0亿元,同比下降11.96%;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铜陵有色2023年生产经营计划安排:阴极铜170万吨,自产铜精矿含铜5万吨,铜加工材43.2万吨,黄金16,425千克,白银500吨,硫酸496万吨,铁精矿(60%)32.93万吨,硫精矿(35%)37.76万吨。

  • 北方铜业:2023年计划生产金锭2800千克

    北方铜业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去年公司年产金锭2000千克左右,最近黄金涨势很好公司是否会加大这方面的产量的问题,北方铜业表示:公司金锭产量主要受铜原料含金量多少的影响,2023年计划生产金锭2800千克,目前正按计划组织原料采购,安排生产经营。 对于公司子公司矿山深部探矿权进展,北方铜业回应:公司铜矿峪矿深部探矿权协议出让事项正在按申办程序积极推进。本次协议出让探矿权区预获铜矿石量1.2亿吨,品位0.57%,铜金属量68.4万吨。 北方铜业还介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5万吨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及200万平方米覆铜板项目一期铜箔生产线项目投产相关事宜。

  • 负极材料行业盈利空间将面临阶段性挑战 杉杉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下滑29.05%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4月28日讯:据杉杉股份近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共实现44.49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下降29.05%。 提及公司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公司小时,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主业偏光片及负极材料业务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但受行业环境变化影响,权益法核算的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锂电池材料和偏光片行业盈利空间面临阶段性挑战,盈利水平有所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会秘书陈莹在会上表示, 2023年以来石墨化外协加工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随着供需关系变化、终端降本诉求增加,预计负极材料行业盈利空间将面临阶段性挑战。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自进入2023年,因下游需求表现疲软,一季度以电池级碳酸锂为首的一众锂盐价格纷纷进入下行通道,而人造石墨价格也不例外,以 人造石墨高端 为例,其现货报价在2022年12月23日之后整体维持下行趋势,截止2023年3月31日,其现货均价已经跌至65050元/吨,较2023年年初的7.4万元/吨下跌8950元/吨,跌幅达12.09%。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负极材料作为公司的双主业之一,在储能方面也颇有建树。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郑驹还坦言,公司负极材料有应用在储能行业,随着储能行业需求的增加,预计负极材料在储能领域应用规模扩大。 据公司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底,公司已经完成约70万吨负极材料的产能布局,其中已投产成品产能约20万吨,并规划了四川眉山20万吨、云南安宁30万吨一体化基地。截止年报披露日,四川眉山项目一期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逐步释放石墨化产能,云南安宁项目一期计划在2023年第三季度陆续投试产。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 负极材料行业盈利空间将面临阶段性挑战 杉杉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下滑29.05%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4月28日讯:据杉杉股份近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共实现44.49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下降29.05%。 提及公司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公司小时,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主业偏光片及负极材料业务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但受行业环境变化影响,权益法核算的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锂电池材料和偏光片行业盈利空间面临阶段性挑战,盈利水平有所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2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会秘书陈莹在会上表示, 2023年以来石墨化外协加工价格和原材料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随着供需关系变化、终端降本诉求增加,预计负极材料行业盈利空间将面临阶段性挑战。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自进入2023年,因下游需求表现疲软,一季度以电池级碳酸锂为首的一众锂盐价格纷纷进入下行通道,而人造石墨价格也不例外,以 人造石墨高端 为例,其现货报价在2022年12月23日之后整体维持下行趋势,截止2023年3月31日,其现货均价已经跌至65050元/吨,较2023年年初的7.4万元/吨下跌8950元/吨,跌幅达12.09%。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负极材料作为公司的双主业之一,在储能方面也颇有建树。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郑驹还坦言,公司负极材料有应用在储能行业,随着储能行业需求的增加,预计负极材料在储能领域应用规模扩大。 据公司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底,公司已经完成约70万吨负极材料的产能布局,其中已投产成品产能约20万吨,并规划了四川眉山20万吨、云南安宁30万吨一体化基地。截止年报披露日,四川眉山项目一期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逐步释放石墨化产能,云南安宁项目一期计划在2023年第三季度陆续投试产。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 赣锋锂业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出现腰斩 锂王的日子也不好过

    4月27日晚上,锂盐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公布了自家的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从最新的公告数据来看,赣锋锂业在2023年一季度整体实现了营业收入94.38亿元,同比增长75.91%,环比下滑33.58%;但归母净利润只有35.23亿元,不仅同比下滑32%,而且环比下滑58%;毛利率达到37.3%,同比下降了个29.32百分点,环比基本持平,同样,净利率为22.93%,同比下降43.42给百分点,环比也下降了15.59个百分点。 1、锂价触底信号出现,二季度有望迎来拐点 相较去年同期,赣锋锂业2023年一季度总体来看,营业收入尚且同比为正数,但是增速已经出现了下滑严重,而归母净利润则面临同环比的双重下滑(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是234%和640%,环比增速分别是30.6%和28%),显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锂盐价格大幅度下滑的负面影响。 今 年一季度,锂盐价格的确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去年四季度国内的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达到56.38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平均价格达到55.3万元/吨,而今年一季度的电池级碳酸锂的平均价格为40.28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平均价格为每吨44.25万元/吨,环比分别下滑28.6%和20%。 但是好在四月中旬开始,碳酸锂的现货远期价格在二季度初四月份中旬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迹象,五月、六月、七月和八月的现货远期价格分别距离前低点(之前最低点价格分别是12.6万元/吨,12.5万元/吨,12.6万元/吨和12.5万元/吨))增长了74%左右,截止今日价格分别回暖至21.9万元/吨,21.9万元/吨,22万元/吨和22万元/吨,呈现价格触底反弹的趋势。 同时,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四月中旬突破20万元/吨大关之后也的确降低了下跌速率和频次,持续跌至4月21日后开始止跌,目前价格为18万元/吨。随着供给端锂云母已经开始出现减厂停产的趋势,其中江特电机已经明确表示由于下游需求降低,库存增高,已经开始进行减产,而南氏锂业也出现产能利用率的下滑,今年总体来看,一季度的二月和三月锂云母所制备的碳酸锂产量也是连续环比下降20%以上,之后有望迎来锂价的拐点。 碳酸锂在经历了价格下跌的“匀速阶段-预加速阶段-发力阶段”这三个加速阶段以后已经来到了18万元/吨的低位,未来锂价将重回匀速下跌阶段,大概率会在15万元/吨-20万元/吨左右的价格区间徘徊。 2、中下游主动去库存,锂盐厂商库存积压 由于行业从此前供不应求的卖方为主的局面逐步转为买方市场,中游材料厂商和下游动力电池厂商都开始进入去库存的阶段,整体库存转移至锂盐厂商自我承担,目前来看,一季度锂盐厂商的整体碳酸锂库存最高达6.5万吨左右(去年全年任何时期的库存都只是千吨级别),而材料厂商的碳酸锂库存却恰恰相反,总体从去年的高位3万吨左右锐减到如今的千吨级别(碳酸锂的产量和销量其实已经出现倒挂,例如藏格矿业今年一季度的碳酸锂产量为1783吨,而销量仅为534吨,同比下滑73.4%,环比下滑27.5%)。 这一点从中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正极材料厂商容百科技和电解液厂商天赐材料各自的一季度存货情况下滑上也有所体现(负极材料厂商和隔膜厂商由于使用碳酸锂较少,这里不做分析),容百科技的2023年一季度存货仅为28.89亿元,不仅同比增速已经降至18.79%(2022年同期存货同比增速为236%),环比更是下降了12.4%; 同理可见,宁德时代的2023年一季度存货仅为640亿元,不仅同比增速已经降至3.99%(2022年同期存货同比增速高达258%),环比也下降了14.5%;而天赐材料的2023年一季度存货仅为16.33亿元,同比增速甚至已经由正转负达到-6.5%(2022年同期存货同比增速为180%),环比也下降了31.2%。 而反观锂盐厂商,存货明显出现高增长局面,赣锋锂业的2023年一季度存货高达100亿元,环比基本持平,而同比增速则大幅度增加至146.7%(2022年同期存货同比增速仅为64%);当然其他锂盐厂商也未能幸免,江特电机的2022年一季存货提升至11.93亿元,同比增速大幅度增加至80.61%(2022年同期存货的同比增速仅为38.34%); 融捷股份的2023年一季度存货增加到2.1亿元,环比增速大幅度增加至44.4%(存货同比更是连续两个季度转负数,去年四季度为-4.27%,今年一季度为-6%);天华新能的2023年一季度存货增加到28.03亿元,环比增速大幅度增加至25.2%(2022年同期的库存环比更是负数)。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