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41

  • 金、锑价格上涨叠加海外项目达产 华钰矿业预计2024年净利同比增长超三倍

    得益于黄金、锑价格上涨,以及公司塔吉克斯坦合资公司逐渐达产,公司主要产品量价齐升,华钰矿业(601020.SH)2024年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华钰矿业1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亿元至3.35亿元,同比增加272.19%到353.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加271.95%到354.60%。 公司表示,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国内项目主营金属矿产品需求整体向好,价格总体保持高位运行;境外子公司“塔铝金业”封闭式股份公司康桥奇金、锑项目运营能力提升,受益于量价齐升,盈利能力增强。 此前,塔铝金业锑矿产出曾不及预期,2023年计划产锑5200吨,实际仅完成469.21吨,但2024年情况明显改善。2024年7月,塔吉克斯坦卫星通讯社曾报道,2024年1-4月,“塔铝金业”公司开采的黄金和锑价值2.987亿索莫尼(约合274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8亿索莫尼(1730万美元)或1.7倍,产值增长不仅因为产量增加,还得益于国际市场的金、锑价格上涨。 公司工作人员曾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果今年按照150万吨的矿石处理量测算,在满足原矿石开采量、矿石品位、技术等条件下,锑的产出大概在4000金属吨左右,最终要以实际的生产量为准。 除塔铝金业的运营能力提升带来的增长外,公司主要产品金、锑价格在2024年均大幅上涨。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从2024年2月最低的1985美元/盎司,一路上涨至最高2800 美元/盎司附近。伦敦黄金现货价格、COMEX 黄金期货价格年度涨幅分别为 27.23%、27.39%,均创下2010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 锑作为稀缺战略小金属,由于下游制造业需求整体增长,2024年上半年价格暴涨,1#锑锭年初均价为8.2万元/吨左右,6月底价格最高为15.7万元/吨左右,半年涨幅超90%,下半年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同时在国内出口禁令的影响下,海外锑价高于国内锑价,今年1月上旬,海外锑价约4.2万美元/吨。据华源证券研报,国内外价差已超过16万元/吨,海外锑价已达到国内锑价两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曾在去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前期塔铝金业相关锑产品均销往国内,因此国家限制锑相关物项的出口暂未影响塔金业务;公司会结合历史合同签订情况,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合理选择客户开展业务合作。

  • 光伏玻璃供过于求 福莱特2024年净利缩水超16亿元

    由于光伏玻璃售价大幅下降,福莱特(601865.SH)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减少16.84亿元-18.22亿元,同比预减61%-66%。 根据公司今晚公告,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9.38亿元-10.7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9.16亿元-10.5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6.43亿元-17.78亿元,同比减少61.00%到66.00%。 公司称,导致2024年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组件出货量持续低迷,同时光伏玻璃产能供应充足,导致光伏玻璃出现供过于求情况,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从单季度净利润来看,业绩分水岭就出现在下半年,Q1、Q2的净利润分别为7.6亿、7.39亿元,Q3亏损2.03亿元,同比下降122.97%,按照业绩预告,Q4净利润亏损范围为2.2亿-3.58亿元。 光伏玻璃价格下降直接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第三季度福莱特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8.5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48个百分点,为5.97%,净利率为-5.09%,同比下降19.3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01个百分点。 福莱特为国内光伏玻璃龙头企业,2024年1-6月,福莱特的营收构成为:光伏玻璃占比90.31%,采矿产品占比2.47%,工程玻璃占比2.22%,其他业务占比1.93%,浮法玻璃占比1.71%。 有机构在1月发布研报称,光伏玻璃自去年下半年在产规模持续下降,库存天数自2024年11月迎来向下拐点,12月库存与产量比值开始下降,库存下降阶段有望迎来价格回弹。 福莱特在今晚同步公告了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执行情况及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事项:2024年度,公司与关联方的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额为8.68亿元(不含税),实际发生金额为7.02亿元;2025年度预计与关联方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7.19亿元(不含税),较2024年实际发生金额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与凯鸿福莱特的集装箱租赁业务量增加所致。

  • 反转再反转?晶澳科技四季度亏损超过40亿元 资产减值成业绩“杀器”

    近两年,光伏电池技术发起新一轮迭代,但风光背后,前代产能淘汰导致的减值“阵痛”亦在袭来。 1月24日晚间,业内一向以稳健著称的晶澳科技(002459.SZ)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去年亏损45亿-52亿元。结合前期财报,公司在去年Q3单季实现净利润约3.9亿元,大超市场预期;但是到Q4,其单季亏损范围在40.2亿元-47.2亿元。 该业绩表现大幅低于机构预期。晶澳科技去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为-8.7亿元,且连续亏损两个季度。但是到Q3,其单季净利润一举转正,在一众光伏晶硅产业链企业中并不多见。基于此,有机构对其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103%。考虑后续需求恢复+行业落后产能出清,组件盈利有望继续修复。 但公司今日晚间披露的业绩预告,与机构预期相差甚大。对于业绩变动,晶澳科技在今日公告中解释称,受光伏行业供需错配的持续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公司进一步表示,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经过审慎评估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影响较大。 晶澳科技是光伏组件一体化垂直制造商,产能覆盖硅片、电池和组件等环节。根据索比咨询的调研统计,公司在2024年组件出货在75-80GW,居于行业第二。以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57GW计算,晶澳科技2024年出货同比增长最高达到40%。 但在产业链价格极端低价的冲击下,量增并未实现利润增。公司目前尚未具体披露具体的减值数值,但前代技术设备淘汰导致的资产减值,以及存货减值等,光伏晶硅产业链公司亏损已是常态。 在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企业中,通威股份(600438.SH)提到,其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隆基绿能(601012.SH)提到,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 此轮产能周期尚未见到明显拐点,但去年以来,光伏行业单纯以规模扩张的投资已经大幅减少。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此前披露,去年上半年投产、开工、规划项目数同比降超75%。 不过,光伏制造出海的步伐并未停止。晶澳科技方面,有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公司2025年的工作核心应该是推进阿曼项目早日达成投产。去年12月,公司宣布拟投资建设阿曼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项目投资总额接近40亿元。

  • 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需求扩大 天岳先进预计2024年扭亏为盈

    1月23日晚间,天岳先进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 天岳先进称, 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加39.92%到47.92%;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7亿元至2.05亿元,将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变化,天岳先进表示,碳化硅衬底材料在电动汽车、风光新能源、电网、数据中心、低空飞行等领域需求带动下,以及电动汽车800V高压平台的加速推进,进入战略机遇期。 “ 公司已实现4-8英寸衬底产品的批量供应,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成本逐步优化,高品质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产品加速‘出海’。 ”天岳先进表示。 对于下游市场需求情况, 天岳先进董秘办人士今日(1月23日)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新能源汽车是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主要下游应用场景之一,目前该公司车规级碳化硅产品已与英飞凌、博世合作多年。 循着天岳先进供应英飞凌和博世这条产业链条,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众多碳化硅车型已采用国产碳化硅衬底,如:小米汽车SU7的SiC MOSFET供应商是英飞凌和博世;比亚迪汽车的碳化硅MOSFET供应商是博世等。 天岳先进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生产商,目前主要从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分为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导电性碳化硅衬底,可应用于微波电子、电力电子等领域。 近年来,由于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存在需求空间,这被其视为该公司下一个高潜力产品。 在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产品布局方面 ,天岳先进董秘办人士表示, 目前该公司以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在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产品方面,其从2024年四季度已有产品落地,现已具备批量出货能力,并帮助英飞凌向8英寸碳化硅晶圆产线过渡。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 2024年11月14日,天岳先进官微披露,在2024德国慕尼黑半导体展览会上,该公司发布了12英寸(300mm)N型碳化硅衬底产品,这是全球目前最大尺寸的碳化硅衬底。 据悉,12英寸碳化硅衬底材料,能够进一步扩大单片晶圆上可用于芯片制造的面积,提升合格芯片产量。在同等生产条件下,降低单位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为碳化硅材料的更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 业界普遍认为 ,相较于成熟的传统硅片制造工艺,碳化硅衬底短期内依然会面临制备难度大、成本高昂等问题, 如:目前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价格仍明显高原硅基器件,下游应用领域仍需平衡碳化硅器件的高价格与因碳化硅器件的优越性能带来的综合成本下降之间的关系。

  • 去年净利预增超七成 中国铝业创上市以来最好业绩 业内:铝价重心将继续上移

    得益于主营铝产品价格走强等因素,中国铝业(601600.SH)2024年净利预增超七成,创上市以来年度最佳业绩。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铝价重心将继续上移。 昨日晚间,中国铝业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亿元至130亿元,同比增加79%至9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亿元至12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4%至89%。 分季度来看,中国铝业2024年单季度业绩变化幅度较大。2024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0亿元、47.86亿元、2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01%、198.45%、3.34%。据此计算,公司Q4归母净利润为29.83亿-39.83亿元,同比增长118.7%至192%。 财联社记者翻阅公司财报发现,即使按最小归母净利润预估值120亿元来算,2024年也已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最好业绩。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表示,2024 年,公司把握市场良好机遇,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紧盯运营效率提升及成本精细化管控,实现高产稳产优产,经营业绩或创成立以来最佳。 中国铝业所提到的“良好市场机遇”,在公司两大主营产品价格上得到充分体现。据Choice数据,电解铝、氧化铝2024年价格同比分别增长6.54%、39.07%。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受原料端国内外铝土矿供给偏紧等因素影响,氧化铝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但随着这一偏紧趋势得到缓解,近期氧化铝价格高位回落至本轮的起涨点附近。 1月14日,中国铝业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根据市场供需情况,预计氧化铝价格或将恢复到正常区间。除必要的设备检修外,目前公司氧化铝产能保持应开尽开状态。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铝业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和原铝生产商。2023年,我国氧化铝产量为8227万吨,公司氧化铝产量(合并云铝股份)为1667万吨,国内市占率达20.3%;我国电解铝产量为4166万吨,公司产量(合并云铝股份)为679万吨,国内市占率达16.3%。 展望未来铝价,华融融达期货有色金属研究员李魁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因2025年电解铝行业新增投产较少,同时4500万吨产能限制带来的供应增速下滑也开始显现。考虑到国内低铸锭量导致的低铝锭库存和国外限制俄铝流通等因素,一旦全球需求增速超出预期,那么电解铝将迎来短缺。预计2025年铝价区间18000-25000元/吨,价格重心将会继续上移。 对于未来氧化铝价格走势,李魁表示,目前按氧化铝现货价格3800元/吨计算,河南地区使用进口矿的产能已出现400元/吨左右的亏损。考虑到当前库存仍然偏低,因此理论上仍然需要给予行业正向利润。不过由于缺乏向上驱动,预计价格短期维持低位震荡。

  • 恐迎上市后首亏 鹏辉能源预计2024年最高亏损超2亿元

    受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等影响,鹏辉能源(300438.SZ)预计2024年净利亏损,这是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业绩首亏。 鹏辉能源晚间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约1.65亿-2.3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310.2万元。 Choice数据显示,鹏辉能源自2015年上市至2023年,均处于盈利状态,2024年或迎上市以来首亏。分季度来看,公司去年Q1-Q3分别盈利1636万元、2532万元、1882万元,Q4预计亏损2.26亿元-2.93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鹏辉能源表示,报告期内,由于上游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再加上市场竞争原因,公司储能锂电产品单位售价降幅较大,从而影响了收入和毛利;产品降价也导致期末计提了较大金额存货跌价准备;由于个别客户信用问题,计提了较大金额坏账准备,影响盈利。 2024年,碳酸锂价格整体延续2023年的下滑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从小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到下游独立储能电站,鹏辉能源涉足电池各个路线。尽管2024年业绩表现不佳,但公司扩张步履不停,去年7月-11月期间,公司公告多项投资计划,涉及储能电芯及系统、产业基金等,投资总金额超80亿元。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鹏辉能源货币资金为13.78亿元。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动力电池厂商呈现强者恒强趋势,能盈利的动力电池厂也就第一梯队的几家,第二梯队的企业亏损很正常。” 如今,动力电池市场形成“二超多强”局面,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稳坐第一梯队,前者业绩预告显示,去年在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增长,达490亿元以上;后者暂未公布2024年业绩预告。第二梯队的其他公司,如中创新航(03931.HK)、国轩高科(002074.SZ)、蜂巢能源、欣旺达(300207.SZ)、亿纬锂能(300014.SZ)、孚能科技(688567.SH)等,目前均未公布去年业绩情况。

  • 同比盈转亏 天齐锂业2024年预亏超70亿 拟终止澳洲二期氢氧化锂项目投建

    锂业龙头天齐锂业( 002466.SZ)迎三年来首亏,几乎亏掉上一年全年利润。同时,公司澳洲二期氢氧化锂项目也停止投建。 天齐锂业晚间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1亿元-82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72.97亿元。其中,前三个季度净利润分别为-38.97亿元、-13.09亿元、-4.96亿元,据此测算,Q4净利润为亏损13.98亿元-24.98亿元。 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亏损最多的一年。天齐锂业在公告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一是锂产品价格下滑与定价机制错配;二是重要的联营公司Sociedad Químicay Minerade Chile S.A.(SQM)业绩下降;三是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四是汇兑损失增加。 其中,前两项原因,天齐锂业在前三季度业绩披露时均有提及,2024全年来看,碳酸锂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趋势,整体延续2023年的下滑趋势。 而从前三季度来看,天齐锂业业绩呈现环比减亏,公司此前表示定价机制错配的影响确有缓解,而四季度亏损环比增加,或主要源于澳大利亚的氢氧化锂项目。此前1月21日,天齐锂业公告,公司位于澳大利亚的氢氧化锂项目正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天齐锂业同日还公告,预计公司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计约为21.63亿元人民币,预计将减少公司归母净利润约7.7亿元。 (图片来源:天齐锂业公告) 澳大利亚的氢氧化锂项目则是减值的主要源头,上述减值项目中包括7亿元存货计提减值准备,本次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主要系澳大利亚奎纳纳工厂的存货。因一期氢氧化锂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单位产成品成本相对较高,而同期氢氧化锂市场价格相对较低。 此外,天齐锂业决定拟终止投资建设二期氢氧化锂项目,预计在2024年计提在建工程及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14.12亿元。 天齐锂业表示,目前,结合产品市场情况、一期氢氧化锂项目运行情况及公司经营发展规划,在综合审视二期氢氧化锂项目的前期投入和未来资本投入、运营费用、项目执行进度、未来现金净流量等情况后,公司认为继续建设二期氢氧化锂项目将不具备经济性。为避免资源浪费,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公司决定终止二期氢氧化锂项目。 天齐锂业的澳洲氢氧化锂项目规划已久,公司分别于2016年、2017年公告澳洲氢氧化锂项目,即奎纳纳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一期项目、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二期项目的投建规划。 根据天齐锂业披露信息,一期工厂早在2019年9月启动建设,历经近三年,于2022年5月进入试生产阶段;2022年11月,天齐锂业宣称该项目达到商业化生产能力;截至今日晚间披露的公告中,一期工厂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 沐邦高科业绩多处疑点被问询 高薪聘请指导转型的“旗手”辞职

    近两年斥巨资280亿元扩产光伏的沐邦高科(603398.SH),陷入巨额亏损的困境,2024年扣非净利润或最高亏损14.4亿元。 业绩预告发布后,上交所还下发了《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业绩中的相关疑点。另外,年关前公司高管接连辞职,其中还包括花高薪请来指导公司转型的“旗手”人物。 扣非净利润或最高亏14.4亿 根据今晚发布的业绩预告,沐邦高科预计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亏损3.5亿元到4.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2亿元至5.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11.7亿元至14.4亿元。 同时,公司预计去年营业收入在3.3亿元至3.5亿元之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3.1亿元至3.3亿元。 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为4.86亿元,本次业绩预告的年度营业收入低于前三季度。 对于这个现象,沐邦高科解释,主要系公司去年第一季度销售的单晶炉发生了销售退回。因公司单晶炉业务的客户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投资不及预期,且资金紧张,未能及时回款,为了减少损失,经双方协商进行了销售退回,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冲销了对应的营业收入。 沐邦高科表示,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价格持续回落,公司单晶硅棒、硅片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存货跌价准备同比上升,导致公司经营业绩阶段性亏损。 由于硅棒、硅片业务出现较大亏损,公司还对收购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产生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提了减值准备,最终减值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评估机构及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 上交所问询业绩多处疑点 业绩预告发布后,晚间沐邦高科还收到上交所《问询函》。上交所关注到,公司预告的业绩与《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的退市风险警示情形较为接近。鉴于上述事项对投资者影响重大,要求公司补充说明,是否存在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规避退市的情形。 对于公司发生的销售退回事项,上交所也询问本次退货的具体情形与会计处理,以及公司其他同类业务是否也存在期后退回的情况。 在预告中,沐邦高科还称将计提商誉减值,上交所表示,公司于2024年7月回复监管工作函时,称“基于2023年末时点各项因素判断,未计提商誉减值”,年审会计师亦发表核查意见称“公司的商誉减值测试合理”,上交所要求说明减值计提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前期应计提未计提的情形。 另外,上交所还对公司2024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差异较大等疑点进行了问询。 部分重大项目投建进展迟滞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自2022年跨界光伏以来,沐邦高科已公告了多个投资额达到数十亿元的光伏项目,在2024年1月及3月,又相继公告位于安徽铜陵、山西忻州的两大扩产项目,投资分别达70亿元、40亿元。 不过,公司一些重大项目的进展不太顺利。在2024半年报中,公司表示,鉴于目前光伏市场形势疲软,公司对铜陵及忻州项目适时放缓投建进度,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灵活应对,择机建设投产。公司还于2024年底公告,将募投项目“10000吨/年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再次延期实施,预计延期时间6个月,并使用不超过1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另外,近期公司高层接连发生人事变动。 1月22日,沐邦高科发布公告,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明骏因个人原因提交辞职报告,他在2024年9月才接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的职位。稍早前,公司刚刚公告,董事会收到总经理郭俊华的辞职报告,辞职后担任公司技术顾问。据悉,他正是沐邦高科在2022年为了转型光伏,以877万元年薪请来的“名将”。

  • 佰维存储2024年度归母净利预计激增125.63%-132.03%

    1月23日,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25)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0亿元,同比增长81.02%-94.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2.0亿元,同比增长125.63%-132.03%;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实现5.1-5.5亿元,同比增长202.43%-210.54%。这一显著增长,彰显了佰维存储 “研发封测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下展现出的卓越核心竞争力。 2024年营收净利大幅增长 业务获得成长突破 2024年全球半导体存储行业回暖,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在2024年12月的预测显示,2024年半导体市场强劲增长19%,其中,存储市场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81%。在此背景下,佰维存储厚积薄发,在稳固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头部增量客户,并不断提升公司在大客户的市场份额,市场与业务获得成长突破,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24年,佰维存储实现营业收入65-70亿元,同比实现81.02%-94.95%的增长。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2.0亿元,同比增长125.63%-132.03%,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5.1-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2.43%-210.54%,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公司产品在国内存储厂商中市场份额位居前列,并已进入各细分领域国内外一线客户供应体系。在手机领域,公司嵌入式存储产品进入OPPO、传音控股、摩托罗拉、HMD、ZTE、TCL等知名客户;在PC领域,公司SSD产品目前已经进入联想、Acer、HP、同方等国内外知名PC厂商;在国产PC领域,公司是SSD产品的主力供应商,占据优势份额;在智能穿戴领域,公司产品已进入Google、小米、Meta、小天才等国际知名智能穿戴厂商;在企业级领域,公司为行业客户提供完整、领先的企业级PCIe/SATA SSD、RDIMM、CXL DRAM存储解决方案;在车规领域,公司产品已在国内头部车企及Tier1客户量产。 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在智能穿戴领域深耕多年,构建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公司ePOP等代表性存储产品具有低功耗、快响应、轻薄小巧等优势,产品表现出色,已进入Meta、Rokid、雷鸟创新、闪极等国内外知名AI/AR眼镜厂商,Google、小天才、小米等国内外知名智能穿戴厂商供应链体系。2024年智能穿戴存储产品收入约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随着AI眼镜的放量,公司与Meta等重点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入,将推动公司智能穿戴存储业务的持续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强化产品竞争力,积极抢占市场占有率的各项举措取得了市场的正向反馈。2024年,公司在解决方案研发、芯片设计、先进封测和测试设备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约4.5亿元,同比增长约80%。从长期来看,研发封测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将为企业下一步盈利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多动力。 研发封测一体化布局持续深化 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佰维存储业绩大幅上涨的背后,得益于公司研发封测一体化全链推进带来的长期核心优势。公司紧紧围绕半导体存储产业链,持续加大对芯片设计、存储介质特性研究、固件/软件/硬件开发、存储测试设备与算法开发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同时,持续构建存储封测产能以满足业务增长需求并向晶圆级封测领域演进。 为了更好的匹配客户的差异化应用场景,公司全面掌握了存储介质研究、存储固件算法等核心技术,有能力结合算法需要定义主控芯片架构,以提升算法效率和实现基于应用场景的硬件加速及效能优化。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第一款 eMMC国产自研主控已完成批量验证,以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优异性能,将显著提升公司在嵌入式存储和工车规存储领域的产品竞争力,为终端用户带来更高性能、更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该主控支持 QLC 颗粒,迎合手机存储 QLC 替代趋势;针对智能穿戴产品,公司在主控芯片的性能和功耗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定制和优化;同时,公司自研主控提供端到端数据保护,采用创新架构设计以及 4K LDPC 算法和 SRAM ECC 纠错功能,适合车规应用场景对高安全性的要求,从而提升公司车规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封装领域,佰维存储充分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前瞻性技术升级目标,明确技术发展路线,公司持续构建存储封测产能以满足业务增长需求并向晶圆级封测领域演进。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从 2010 年开始就自建封测能力,有十几年的积累沉淀,存储封测的技术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为公司打造低功耗、小尺寸的产品,塑造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AI技术与智能终端产品的快速融合对存储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提升集成度、减小尺寸和降低功耗,还需要减少计算与存储之间的通信瓶颈,以提高端侧AI推理效率。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公司围绕研发封测一体化2.0布局,构建晶圆级先进封测能力。一方面可以满足先进存储封装需求,为公司研发和生产先进存储产品构建技术基础,提供相关封装产能;另一方面可以与公司存储业务协同,服务公司客户对于存算合封业务的需求,为相关客户提供封测服务。 据悉,产业中大多典型的存算合封技术通过高端封装工艺将计算与存储高度集成,能够大大提高推理效率并降低功耗,显著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公司的晶圆级先进封测项目已于2023年11月正式落地松山湖,2024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相关主体为广东芯成汉奇。芯成汉奇拓展了Bumping、Fan-in、Fan-out等晶圆级封装技术,预计2025年投产。 伴随着国产大模型不断发展落地,AI端侧应用市场更加广阔,驱动高性能存储芯片和先进封装需求持续增长,凭借在存储与封测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竞争优势,佰维存储将持续受益行业发展。

  • 再生铅:上下游基本进入假期状态 再生精铅报价甚少【SMM铅午评】

    SMM 1 月23日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跌25元/吨为16600元/吨,现货市场供需两淡;持货商进入假期状态,再生精铅报价甚少,市场不含税精铅出厂价格基本维持15600-15750元/吨。下游电池生产企业基本停止采购,再生铅成交清淡。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