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0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7.0% 指数回落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7.0% 2022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12月份,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比上月有所下降,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7.0%、41.6%和42.6%,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低于上月 12月份,制造业PMI降至47.0%,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 (一)产需两端有所下降。疫情对企业产需、人员到岗、物流配送带来较大影响。12月份,调查的制造业企业中反映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比重为56.3%,高于上月15.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4.6%和43.9%,低于上月3.2和2.5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放缓,产品订货量有所下降。同时,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降至40.1%,部分调查企业反映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人力不足,配送时间有所延长。 (二)价格指数均有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6%,高于上月0.9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涨;出厂价格指数为49.0%,高于上月1.6个百分点,产品出厂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有所收窄。本月不同行业价格走势差异明显,其中农副食品加工、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低于45.0%,企业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价格均较上月有所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位于55.0%以上高位,价格上涨明显。 (三)从业人员指数继续下降。受疫情短期影响,制造业企业员工到岗率明显不足。从业人员指数降至44.8%,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下拉本月制造业PMI 0.5个百分点。同时,反映劳动力供应不足的企业比重高于上月6.5个百分点。 (四)民生相关行业PMI继续扩张。本月制造业PMI虽有所回落,但农副食品加工、医药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PMI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为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调查中多数企业认为,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后期市场走势有望回暖。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比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落。 (一)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12月份,调查的服务业企业中反映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比重升至61.3%,高于上月10.0个百分点。商务活动指数降至39.4%,低于上月5.7个百分点,服务业市场活跃度明显降低。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收缩区间,其中零售、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35.0%,行业业务总量明显回落。随着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条措施等政策落地生效,加之春节临近,国内及国际客运航班执飞量均明显恢复,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继续位于景气区间,业务总量稳定增长。 (二)建筑业保持扩张。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低于上月1.0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建筑业总体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1%,连续11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带动下,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保持较快施工进度。 三、综合 PMI 产出指数有所下降 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2.6%,比上月下降4.5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有所放缓。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4.6%和41.6%。 1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0%,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回落。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3%、46.4%和44.7%,比上月下降0.8、1.7和0.9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44.6%,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回落。 新订单指数为43.9%,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减少。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1%,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有所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4.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降低。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0.1%,比上月下降6.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延长。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比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下降。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9.4%,比上月下降5.7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2.0%以上景气区间;零售、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5.0%。 新订单指数为39.1%,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减少。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37.4%,比上月下降4.0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0%,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2.9%,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7%,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2.4%,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 PMI 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2.6%,比上月下降4.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有所放缓。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200家调查样本;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4300家调查样本。 3、调查方法 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或非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存货、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10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 (2)制造业PMI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PMI是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制造业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3)综合PMI产出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7.0%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0%,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回落。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3%、46.4%和44.7%,比上月下降0.8、1.7和0.9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44.6%,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回落。 新订单指数为43.9%,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减少。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1%,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有所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4.8%,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降低。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0.1%,比上月下降6.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延长。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比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下降。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9.4%,比上月下降5.7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2.0%以上景气区间;零售、道路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5.0%。 新订单指数为39.1%,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减少。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37.4%,比上月下降4.0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2%,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0%,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2.9%,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7%,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2.4%,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 PMI 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2.6%,比上月下降4.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有所放缓。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200家调查样本;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4300家调查样本。 3、调查方法 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或非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存货、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10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 (2)制造业PMI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PMI是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制造业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3)综合PMI产出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 2022年12月电池行业PMI指数终值为49.57%,位于荣枯线之下。受开放前的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再次下滑。镍氢电池方面,老客户订单量骤减,叠加当月镍价再次升高,镍氢电池企业生产压力增加,产量相较上月有所减少。三元电池方面,电芯厂对后市情绪较为悲观,减产去库幅度较大,因此12月生产指数为49.72%。当月原料端碳酸锂的价格一路走弱,下游电芯厂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受情绪指引,低价抛售库存。综合来看,12月整体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82%。 进入2023年1月,是新能源汽车的传统淡季。三元、镍氢电池厂分别都有停产检修、提前放假的计划,预计2023年1月电池行业PMI综合指数初值为49.71%,位于荣枯线之下。

  • 全球需求降温 欧洲和亚洲11月制造业萎缩

    由于全球需求疲软,欧洲和亚洲的工厂在11月举步维艰,未来几个月的压力不太可能缓解。标普全球周四公布的商业调查显示,欧洲和亚洲多个地区的PMI跌破荣枯线,表明经济活动在萎缩,前景黯淡。亚洲制造商正准备迎接欧美客户支出的进一步缩减,因为数十年来最快的通胀正在给欧美企业和家庭带来压力。 欧洲和亚洲制造业因价格上涨和需求疲软而进一步萎缩 然而,欧元区经济下滑的速度有所放缓,这表明衰退可能没有最初担心的那么严重。需求疲软也有助于缓解与物流混乱有关的成本压力。 标普全球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由于供应链和能源市场信号的改善,未来的产出预期略有回升。”“但信心仍然是过去十年来最低的。”他表示,比往常更温暖的秋季天气缓解了人们对能源供应的担忧。 由于价格飙升和俄乌冲突引发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正在降温。与此同时,各大央行继续积极采取行动抑制通胀,这给购买力带来了压力。 制造业刚刚开始从与疫情有关的封锁和供应链中断中复苏,这使得全球经济放缓成为越来越令人担忧的问题。 尽管欧元区PMI从上月的46.4升至47.1,但仍低于荣枯分界线50。德国、荷兰和西班牙是报告中表现最差的国家。 不过,欧元区就业市场正在保持稳定。数据显示,10 月份失业率降至历史最低点6.5%。 欧元区通胀仍远高于目标 在亚洲,越南是情况恶化最严重的地区。越南制造业PMI从10月的50.6降至11月的47.4,这是该指数一年多来首次跌破50。 日本的PMI近两年来首次跌破荣枯分界线。韩国也表现低迷,因为在海外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生产商限制了采购和库存。 东南亚部分国家则报告了积极的数据。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PMI继续扩张,尽管11月的速度比前一个月慢。菲律宾的PMI为52.7,是该地区表现最好的国家。

  • 供需放缓11月制造业PMI持续下降 但疫情冲击弱于二季度 12月有望边际改善

    今日,最新一期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11月份,制造业PMI降至48.0%,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6.7%和47.1%,低于上月2.0和1.9个百分点。 “11月份,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回落,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接下来稳增长政策还有发力空间。如果短期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2月制造业PMI有望转入低位反弹过程,总体上看,本轮疫情对四季度经济运行的冲击程度将明显低于二季度。 制造业PMI继续回落,供需放缓,价格指数下降 11月份,疫情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生产活动有所放缓,产品订货量减少。产需两端继续放缓。 从数据表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其中,生产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新订单指数为46.4%,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 “11月供需两端有所放缓,主要是受多点散发疫情干扰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内需构成抑制;同时,从国内制造业新订单及近期海外主要经济体PMI指数看,海外需求趋缓迹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王青表示,11月制造业供需两端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还包括楼市继续处于低迷状态。房地产投资、涉房消费下滑,也会对制造业乃至服务业PMI指数形成一定不利影响。 此外,11月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部分调查企业反映受物流运输不畅和上下游企业生产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供应商交货时间滞后和客户订单减少等情况有所增加。”赵庆河说。 价格方面,1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7%,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总体水平涨幅收窄;出厂价格指数为47.4%,低于上月1.3个百分点,产品出厂价格总体水平继续回落。 “两项价格指数在收缩区间下行,主要源于当月国际原油价格稳中略降,11月上中旬,钢铁、煤炭等主要工业品价格环比走低。不过预计,受上年同期价格基数剧烈下沉影响,11月PPI同比降幅会有所收窄。”王青说。 周茂华分析,由于需求放缓、散发疫情干扰影响了市场预期,11月企业经营预期指数有所波动。 数据显示,11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8.9%,低于上月3.7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波动加大,制造业市场预期总体有所回落。从行业看,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低于43.0%,企业信心不足。 本月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但仍有部分行业保持扩张。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PMI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企业对行业发展较为乐观。 “需要指出的是,在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出台、疫情应对经验积累的背景下,当前各地运输物流基本保持畅通,生产和投资活动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小。由此,本轮疫情对制造业景气度的冲击弱于4月的上一轮疫情高峰时期。”王青表示。数据显示,4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7.4%,低于11月。 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疫情冲击或将弱于二季度 数据显示,11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走低。 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45.1%,低于上月1.9个百分点,服务业恢复有所放缓。然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连续6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 “非制造业指数明显收缩,主要是区域散发疫情对服务业行业构成明显抑制作用;抵消了建筑业活动强劲扩张表现。”周茂华说。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处于很高景气水平,表明当前基建投资稳增长力度较大,有效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影响。”王青表示。 王青判断,四季度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两位数增长水平,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全口径)将达到13.0%左右,远高于去年全年0.2%的增长水平,将拉动今年GDP增速加快大约1个百分点,从而在今年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支柱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收缩区间。其中,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8.0%。在“双十一”促销活动带动下,快递需求量明显上升,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4%,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此外,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 周茂华表示,整体看,近两个月经济活动受到抑制,经济复苏基础仍不够牢固,随着国内精准防疫精准、科学落地,散发疫情影响经济活动抑制有望减弱。国内纾困助企、稳投资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显效,预计12月制造业与服务业可能出现边际上改善。 王青判断,接下来稳增长政策还有发力空间。“如果短期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2月制造业PMI有望转入低位反弹过程,服务业PMI也将有所改善。总体上看,本轮疫情对四季度经济运行的冲击程度将明显低于二季度。”

  • 国家统计局:11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回落

    2022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11月份,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回落,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0%、46.7%和47.1%,低于上月1.2、2.0和1.9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下行 11月份,制造业PMI降至48.0%,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一)产需两端继续放缓。11月份,疫情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生产活动有所放缓,产品订货量减少。生产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新订单指数为46.4%,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同时,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降至46.7%,部分调查企业反映受物流运输不畅和上下游企业生产活动受限等因素影响,供应商交货时间滞后和客户订单减少等情况有所增加。 (二)价格指数有所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7%,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总体水平涨幅收窄;出厂价格指数为47.4%,低于上月1.3个百分点,产品出厂价格总体水平继续回落。从行业情况看,受市场需求走低等因素影响,以生产基础性原材料为主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较大;农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仍位于55.0%以上高位。 (三)不同规模企业PMI均回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1%、48.1%和45.6%,比上月下降1.0、0.8和2.6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调查结果显示,大、中、小型企业反映资金紧张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占比均有所上升,其中小型企业的占比分别为46.0%和58.8%,比上月上升0.8和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更大。 (四)市场预期波动加大。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8.9%,低于上月3.7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预期总体有所回落。从行业看,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低于43.0%,企业信心不足。 本月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但仍有部分行业保持扩张,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PMI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企业对行业发展较为乐观。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走低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走低。 (一)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11月份,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活跃度降低,服务业恢复有所放缓。商务活动指数降至45.1%,低于上月1.9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收缩区间,其中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8.0%,行业业务总量明显回落。在“双十一”促销活动带动下,快递需求量明显上升,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4%,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金融行业均高于57.0%,业务总量较快增长,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1%,其中批发、铁路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恢复发展保持信心。 (二)建筑业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连续6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3%,高于上月1.5个百分点,企业施工进度有所加快。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总体保持乐观。 三、综合 PMI 产出指数有所回落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7.8%和46.7%。 》拓展阅读:国家统计局: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022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下降。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1%、48.1%和45.6%,比上月下降1.0、0.8和2.6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放缓。 新订单指数为46.4%,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回落。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下降。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放慢。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邮政、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8.0%。 新订单指数为42.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1.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略有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3.6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8.7%,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有所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3%,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5.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持续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2%,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1%,比上月下降3.8个百分点,但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谨慎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比上月下降4.6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1%,比上月下降3.6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 PMI 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200家调查样本;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4300家调查样本。 3、调查方法 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或非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存货、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10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 (2)制造业PMI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PMI是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制造业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3)综合PMI产出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 国家统计局: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下降。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1%、48.1%和45.6%,比上月下降1.0、0.8和2.6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放缓。 新订单指数为46.4%,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回落。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下降。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放慢。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比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邮政、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38.0%。 新订单指数为42.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1.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略有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3.6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8.7%,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有所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8.3%,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5.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持续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5.2%,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4.1%,比上月下降3.8个百分点,但继续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谨慎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比上月下降4.6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1%,比上月下降3.6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 PMI 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7.1%,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放缓。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200家调查样本;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4300家调查样本。 3、调查方法 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或非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存货、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10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 (2)制造业PMI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PMI是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制造业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3)综合PMI产出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 经济衰退趋势加剧 英国11月综合PMI仍接近21个月新低

    英国11月综合PMI初值从10月份的48.2小幅上涨至48.3,仍接近2021年1月疫情封锁以来的最低读数。该国11月经济活动以接近两年来最快的速度下滑,订单减少和就业增长放缓加剧了其经济衰退的趋势。 IHS Markit首席商业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11月商业活动进一步急剧下降,加剧了英国陷入经济衰退的趋势,该国GDP可能在2022年最后几个月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 有经济学家此前预计本月PMI初值将再次下降至47.5,而PMI低于50意味着该国经济将进一步收缩。 IHS Markit表示,除了疫情流行之外,英国PMI目前表明该国经济产出出现自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降幅为0.4%。 官方数据显示,英国经济体量在截至9月底的三个月内收窄了0.2%,而上周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表示,“估计该国经济已进入衰退,而衰退将持续到明年年底。” 本周二,世界经合组织(OECD)预测,“英国于明年的经济产值降幅将达到七国集团中经济受衰退影响的首位。11月英国综合PMI反映出该国新订正单量以2021年1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下降,就业增长也在放缓。” Williamson称,“在生活成本危机、俄乌冲突、出口损失加剧(通常与英国退欧有关)、借贷成本上升、财政紧缩和政治不确定性情况加剧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该国目前的商业情绪仍处于过去25年以来最悲观的时期”。

  • 欧元区11月综合PMI优于预期 市场衰退担忧小幅缓解

    标普全球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衡量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的PMI指标在11月份意外上升。尽管该数据仍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欧元区19国经济正在陷入衰退,但也提供了一些缓冲空间,使得市场认为欧元区的衰退程度可能相比先前预期较浅。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综合PMI指数从上月的47.3小幅升至47.8,市场预期为47。 随着创纪录的通货膨胀率开始降温和市场对未来生产活动的预期改善,欧元区企业看到了该地区经济下滑迹象正在逐步缓解。 PMI数据显示出欧元区处于经济衰退之中 在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工厂采购经理报告称,供应的可获得性有所改善,投入品的交货时间缩短。标普全球统计的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的47.3升至47.8,市场预期为47,该指数高于50才能说明处于乐观区域。11月欧元区制造业PMI初值从上月的46.4升至47.3,市场预期为46;欧元区服务业PMI初值与上月的48.6一致,市场预期为48。 标普全球经济学家 Chris Williamson表示:“显然,制造业仍处于令人担忧的严重低迷之中,服务业活动也仍面临巨大压力。”“因此,衰退看起来很可能发生,不过最新的数据提供了希望,即衰退的规模可能没有之前担心的那么严重。” 英国的该指数显示,私营部门活动持续收缩,不过英国综合PMI小幅上升至48.3,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47.5。标普全球警告称,英国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预计这种衰退将持续到明年。 尽管11月欧元区订单数继续急剧下降,就业增长也因此放缓,但温暖的天气缓解了人们对未来几个月能源短缺的担忧,商品价格上涨也有所放缓。 “这不仅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生活成本危机,而且更光明的通胀前景应该能减轻欧洲央行进一步激进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 Williamson表示。 “欧元区综合PMI调查显示了好消息。这表明GDP下降的速度可能稳定下来,通货膨胀率也可能不再加速。由于欧洲央行最关注的是价格,这方面的消息将有助于管理委员会主张12月加息50个基点,而不是75个基点的观点。”经济学家David Powell表示。 欧洲央行的一些政策制定者已经暗示,他们在加息方面还远远没有结束,并计划很快开始效仿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与此同时,市场对重复9月和10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似乎正在减弱,就连一些较为鹰派的官员也支持更温和的50个基点的加息幅度。 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在周三表示,欧元区经济很可能在本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收缩。不过,他在马德里的一次活动上表示,消费者价格上涨可能会在明年初开始放缓。 金多斯表示:“在未来几个月,通货膨胀率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大约10%。”而这大约是欧洲央行目标的五倍。他补充表示,核心通胀率将保持在高位。

  • 激进加息潮下美经济走向收缩:多项PMI指标均跌破荣枯线

    当地时间周三(11月23日),金融分析公司标普全球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11月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下行,两项指标均低于荣枯线。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从上月的50.4降至47.6,刷新30个月来低位;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跌破50荣枯线,从上月的50.7跌至47.2,也录得30个月新低。 另外,美国11月份商务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初值录得46.1,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47.9和10月的47.8;综合PMI产出指数录得46.3,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48和10月的48.2,两项指标均刷新3个月低位。 (来源:标普全球)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在报告中写道,美国各地的商业状况在11月都发生了恶化。根据初步的PMI调查结果,产出和需求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与经济1%的年收缩率一致。 企业报告称,生活成本上升、财务状况收紧,尤其是借贷成本上升,以及国内和出口市场需求疲软带来的逆风越来越大。另外,企业提高其产品价格的速度也是两年多来最慢的,部分原因是需求减弱,一些企业报告称正祭出优惠和折扣以吸引客户下订单。 不过,坏消息中的好消息是,企业为商品投入支付的价格指数从10月的67下滑至65.7,录得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反映了供应链瓶颈的部分缓和。 但第四季度到目前为止,各地的招聘活动都进行地很缓慢,因为许多公司都在专注于降低成本。近期,一些科技巨头纷纷宣布裁员或停止招聘,希望以此减少人力支出。 在这种环境下,虽然通胀压力应该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继续降温,但副作用是美国经济存在进一步陷入衰退的可能。自3月份以来,美联储年内已加息375个基点,引发了人们对衰退的担忧。 美国经济下滑势头在11月份明显加剧,而民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也在急剧恶化。美国密歇根大学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56.8,低于10月终值59.9;消费者预期指数为55.6,低于10月份的56.2。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