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5个
2023 年 5 月份 CPI 总体平稳 PPI 继续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 总体平稳 5月份,消费需求继续恢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C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从环比看,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食品中,由于市场供应充足,虾蟹类、鲜菜、猪肉、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3.5%、3.4%、2.0%、1.6%和0.3%,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六成多。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假期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均下降7.2%;演唱会等演出活动增加,电影及演出票价格上涨0.8%;夏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食品中,禽肉类、食用油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5.6%、3.6%和3.4%,涨幅均有回落;猪肉价格由上月上涨4.0%转为下降3.2%;鲜菜价格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11.8个百分点;粮食和水产品价格基本稳定。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14.7%、8.0%和5.1%,涨幅均有回落;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1.7%,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11.3%、5.1%和3.3%。 据测算,在5月份0.2%的CPI同比涨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二、PPI 继续下降 5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内外工业品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加之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PPI环比、同比均继续下降。 从环比看,PPI下降0.9%,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下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1%。煤炭、钢材、水泥等行业供应总体充足,但需求偏弱,价格均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5.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9%。装备制造业价格小幅下降,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3%,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2%。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1%。 从同比看,PPI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9%,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9.1%,降幅扩大2.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6.8%,降幅扩大3.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5.1%,降幅扩大3.7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3.1%,降幅扩大3.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8.4%,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1%。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6%,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上涨1.0%。 据测算,在5月份4.6%的PPI同比降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8个百分点,上月为-2.6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上月为-1.0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1.0%,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价格上涨0.9%。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8%。 2023年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环比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1.1%。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2023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环比下降0.2% 2023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1.0%,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价格上涨0.9%。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8%。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7%,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下降0.1%。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5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2%,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34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3.4%,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5%,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2%,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四涨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3.1%和1.7%,医疗保健、衣着价格分别上涨1.1%和0.9%;交通通信、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3.9%、0.2%和0.1%。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5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3.4%,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一平三降。其中,衣着、其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0.4%、0.2%和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通信、居住、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下降0.6%、0.1%和0.1%。 2023年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 环比下降0.9% 2023年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环比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1.1%。1—5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一、5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9%,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4.5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1.5%,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7.7%,加工工业价格下降4.6%。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上涨1.4%,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3%,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11.1%,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0.6%,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7.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5.3%,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5.1%,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1.5%。 二、5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8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3.4%,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9%。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下降0.1%,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2.2%,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2.0%,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农副产品类价格均下降1.0%,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0.7%。 2023年5月份CPI总体平稳PPI继续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总体平稳 5月份,消费需求继续恢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C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从环比看,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食品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食品中,由于市场供应充足,虾蟹类、鲜菜、猪肉、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3.5%、3.4%、2.0%、1.6%和0.3%,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六成多。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假期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均下降7.2%;演唱会等演出活动增加,电影及演出票价格上涨0.8%;夏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食品中,禽肉类、食用油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5.6%、3.6%和3.4%,涨幅均有回落;猪肉价格由上月上涨4.0%转为下降3.2%;鲜菜价格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11.8个百分点;粮食和水产品价格基本稳定。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14.7%、8.0%和5.1%,涨幅均有回落;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1.7%,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11.3%、5.1%和3.3%。 据测算,在5月份0.2%的CPI同比涨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二、PPI继续下降 5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内外工业品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加之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PPI环比、同比均继续下降。 从环比看,PPI下降0.9%,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下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1%。煤炭、钢材、水泥等行业供应总体充足,但需求偏弱,价格均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5.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9%。装备制造业价格小幅下降,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3%,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2%。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1%。 从同比看,PPI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9%,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26个,比上月增加3个。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9.1%,降幅扩大2.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6.8%,降幅扩大3.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5.1%,降幅扩大3.7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3.1%,降幅扩大3.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8.4%,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1%。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6%,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上涨1.0%。 据测算,在5月份4.6%的PPI同比降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8个百分点,上月为-2.6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上月为-1.0个百分点。
近日4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业内分析师指出,核心CPI同比保持稳定,因此通缩基础并不具备,核心CPI的稳定体现了经济的内在韧性。从历史看,我国多次出现CPI阶段性下行现象,但若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 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相对于发达经济体的高通胀水平,我国通胀保持在温和区间。业内专家指出,温和通胀与国内消费复苏状态匹配,有助于拓展政策空间。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影响,CPI将低位窄幅波动。专家指出,宏观政策应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若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 CPI阶段性回落不宜夸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0.1%,涨幅较3月回落0.6个百分点,降至2021年2月以来新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6%,环比由上月的持平转为下降0.5%。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4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具体来看,4月食品价格拖累CPI环比。鲜菜、畜肉类价格环比下降6.1%、1.9%,影响CPI下降分别约0.14个、0.0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随着国内消费逐步恢复,猪肉、蔬菜等价格回升,服务业需求继续释放,带动价格回升,年内物价同比有望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全年物价温和可控。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基建投资保持较高景气度,房地产企稳复苏等,企业补库存逐步回暖,有望带动黑色系及相关产业链价格边际改善,以及年内基数效应逐步减弱,PPI同比先抑后扬逐步企稳回升。 财通证券陈兴团队指出,4月CPI同比增速显著回落,但核心CPI同比保持稳定。从环比增速上来看,其实4月CPI处在历年同期中等水平,并没有体现出很弱的季节性,其认为,通缩的基础并不具备,核心CPI的稳定也体现了经济的内在韧性。而从结构上看,CPI分化态势依然明显,消费品价格走弱的同时,服务价格仍逆势上行。 国际上衡量通胀水平主要使用CPI。从历史上看,21世纪以来,我国曾多次出现CPI阶段性下行现象。2008-2009年和2020年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超预期因素影响,CPI涨幅阶段性快速回落,甚至短暂跌破0,经济平稳发展面临压力并较快企稳。2002年CPI曾阶段性回落,且连续10个月低于0,与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供给输入充分等因素有关。其余时期也曾出现过CPI的阶段性回落。业内人士表示,若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 我国通胀水平处于温和区间 宏观政策应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同时通胀保持温和,CPI涨幅逐月下行,4月涨幅降至0.1%,PPI近几个月运行在负值区间。 周茂华指出,目前国内需求属于恢复阶段,温和偏低通胀水平与之匹配;尤其对重点收入群体有利,相比欧美高通胀,居民成本压力大。温和通胀有助于拓展政策空间;目前PPI同比收缩,有助于降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生产成本压力。 通胀根本上取决于实体经济供需的总体平衡情况。通胀水平受供需两方面影响,既与消费等需求拉动有关,还与供给冲击、成本推动等供给因素密不可分,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是物价稳定的基础。近几年我国供需总体平衡,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2022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数十年不遇的高通胀,对其央行货币政策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业内人士表示,相较而言,我国通胀保持在温和区间,过去一年、五年和十年,CPI年均涨幅都在2%左右。我国一方面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下的保就业、保主体、保民生工作,稳住社会生产力,确保经济循环基本畅通,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为物价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影响,CPI将低位窄幅波动。今年5-7月CPI还将阶段性保持低位,主要受去年同期CPI涨幅基本在2.5%左右的高基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基数降低,特别是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发挥充分作用,经济内生动力也在增强,供需缺口有望趋于弥合,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就宏观政策而言,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尤其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2023 年 4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PPI 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4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4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 同比上涨 0.1% 4月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消费需求逐步恢复,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 从环比看,C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9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和鲜果大量上市,价格分别下降6.1%和0.7%;生猪产能充足,叠加消费淡季影响,猪肉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基本平稳。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小长假期间出行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4.6%—8.1%之间;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下降1.7%;商家降价促销,燃油小汽车、新能源小汽车和家用器具价格分别下降1.0%、0.9%和0.6%。 从同比看,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食品中,禽肉类、鲜果、食用油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6.7%、5.3%、4.8%和4.0%,涨幅均有回落;鲜菜价格下降13.5%,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出行类服务恢复较好,飞机票、宾馆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在7.2%—28.7%之间;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1.5%,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主要是能源价格回落较多,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0.6%和11.5%,降幅分别扩大4.0和4.2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4月份0.1%的CPI同比涨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 二、PPI 同比下降 3.6% 4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1%。钢材、水泥等行业供应整体充足,但需求不及预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0%,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煤炭产能继续释放,加之进口量仍较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4.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其中铜冶炼价格上涨0.3%,铝冶炼价格上涨0.1%。另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7%,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9%,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上涨0.1%。 从同比看,PPI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石油、黑色金属等行业对比基数走高,以及近期国内外需求偏弱。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7%,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6.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3.6%,降幅扩大2.6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9.3%,降幅扩大6.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8.6%,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另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7%,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6%,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1.1%。 据测算,在4月份3.6%的PPI同比降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6个百分点,上月为-2.0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上月为-0.5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4月CPI环比下降0.1% 同比上涨0.1% 》国家统计局:4月PPI同比下降3.6% 环比下降0.5%
2023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0.4%,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上涨1.0%。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0%。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1.0%,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上涨0.3%。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4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8%,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21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5.3%,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0%,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1.1%,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3.5%,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9%,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3.5%、1.9%和1.0%,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9%和0.1%;交通通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3.3%和0.2%。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4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6%,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6.1%,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0.7%,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两平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1.0%、0.5%和0.1%;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均持平;交通通信、衣着价格分别下降0.4%和0.1%。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解读:4月CPI同比上涨0.1% PPI同比下降3.6% 》国家统计局:4月PPI同比下降3.6% 环比下降0.5%
本周的美国通胀数据,将为美联储是否会在下个月的会议上暂停加息提供线索。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 4月美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在3月份同比上升5.6%后,4月份可能同比上升5.4%。 这一数据或将表明通胀只是略有放缓,潜在价格压力仍在持续。 过去四个月,美国核心通胀率一直徘徊在5.5%至5.7%之间,凸显了通胀的粘性。在美联储6月利率决议之前,还将公布两份CPI报告,周三的报告是第一份。 除了CPI,美国周四还将公布PPI数据。 经济学家预计,4月份的成本压力将较上月有所加大。 预测数据显示,美国PPI环比及核心PPI环比,分别在3月下降0.5%和下降0.1%后,4月均环比上升0.3%。这些数据或将表明,商品价格的下降趋势可能是曲折的。 美联储上周决议继续加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普遍预期,并暗示加息周期可能结束。尽管遏制通胀的进展缓慢,但美联储必须考虑到地区银行最近面临的压力,及其长达一年的加息行动对经济的影响。 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为未来继续加息“留了一个小门”。 分析称,鲍威尔在5月的FOMC会议上表示,利率可能已经“足够严格”,但他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事态发展,然后才能做下有把握的判断。而 4月份的CPI和PPI数据都不会让人放心,预计两者都将显示整体通胀加速。
上周,全球金融市场刚刚经历了一个“超级央行周”,周末股神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也依然“余音绕耳”。不过对于许多海外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他们眼下或许并没有多少时间来追忆这些往昔,因为又一个颇为关键的消息面大事周即将“杀至”。 市场可能刚刚度过了四十年来最为激进的一轮加息周期,但华尔街眼下显然还没有到可以庆祝的时刻。本周有多位美联储官员在解除“噤声期”后将得以发表公开讲话,而美国CPI数据也将马不停蹄地领衔一系列经济指标出炉,这些数据有望揭示美联储是否能够在不严重损害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成功遏制通胀,并将证明美联储6月决议是否真能如市场眼下预期的那样不再加息。 此外,美国驴象两党间的债务上限谈判也终于将在本周正式揭开帷幕。美国财长耶伦周末已再度警告称,除了提高债务上限,华盛顿已别无选择。根据美媒此前的统计,眼下留给两党谈判以避免美债违约“X日”的实际时间窗口,可能只剩下几个工作日。一旦未来两周的谈判依然陷于僵局,那么造成数百万人失业的债务上限“末日场景”,或许就将不再是“纸面上的威胁”了…… 美联储决议刚过 美国CPI“大考”又来 毫无疑问,未来一周的美国通胀数据,将有望为美联储是否可以在下月会议上,暂停其去年3月迄今的加息行动提供关键线索。 回首上月公布的数据,虽然美国总体CPI年率从2月份的6%降至了3月份的5%,但核心CPI的情况却依然并不乐观。3月份的核心CPI年率从5.5%升至了5.6%,这也是这一剔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波动的核心物价指标,自2021年1月以来首次高于整体通胀率。 正是美国这种依然极具粘性的核心通胀,加剧了美联储的工作难度。而 目前业内普遍预计,美国4月CPI同比涨幅仍有望维持在5.0%,如果这一预期兑现,将令CPI同比涨幅结束此前连续数月回落的势头,同时核心CPI同比指标也可能依然将处于5.4%的高位。 事实上,近来围绕滞胀的担忧已持续在美国金融市场上蔓延,这削弱了股票和债券的吸引力,也让投资者获得回报的地方正变得更少。 虽然滞胀还没有得到兑现,但随着去年的通胀飙升迫使美联储步入一个激进的货币政策收紧周期,许多人预计这将导致经济衰退,这种担忧情绪在投资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一些人还认为,最近银行业的动荡将损害贷款,并进一步限制经济增长。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 4月份对全球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滞胀预期接近历史高点,86%的人表示,这将是2024年宏观经济预期的一部分。 Federated Hermes首席股市策略师Phil Orlando表示,“滞胀是一个越来越令人担忧的问题。通胀比美联储想象的要高得多,它正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下降,而我们认为经济已经达到了今年的高点。” 目前,颇为具有讽刺性的一幕是,一些金融市场的交易员已经开始急不可耐地定价美联储可能在7月就开始降息了。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就显示,美联储在7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75%-5%的概率为38.1%。 然而,部分极端鹰派的美联储官员则认为,美联储在6月依然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上周五就表示,美联储可能不得不继续加息,他对6月议息会议上的政策决定持开放态度。 这一切其实均预示着,围绕美联储利率走向的一系列猜测和定价仍未最终盖棺定论。 本周除了最可能影响利率定价的CPI数据外,包括美联储理事杰斐逊、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美联储理事沃勒、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等在内的多位联储官员也将先后发表讲话,值得投资者密切留意。 债务上限谈判正式开启 留给驴象两党的时间却已不多? 如果说,围绕美国经济衰退前景的担忧,正导致整条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扭曲的话。那么在债市曲线的短端部分,导致一系列倒挂加剧的另一个罪魁祸首,还要当属美国的债务上限僵局。 本周二,美国总统拜登终于将与国会两党的“四巨头”——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以及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会面,商讨债务上限事宜,周三拜登还将就债务上限问题发表讲话。 与之前的象征性碰面不同,本周的磋商可以称得上是拜登与共和党人之间在债务上限问题的第一次实质性会谈。 而眼下留给他们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多了…… 有美国媒体此前曾统计过,由于美国参、众两院的上班时间原本就错开,加上拜登参加外事活动期间离境,所以整个5月满足拜登呆在华盛顿特区、国会参众两院议员都要打卡上班的工作日,一共只有6天。而这基本也就集中在未来一周多的时间里。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周末已再度警告称,除了国会提高债务上限外,解决当前的债务上限僵局“根本就没有好的选择”。 她表示,如果无法延长债务上限,这将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我们无法支付到期债务的情况。美国可能最早在6月1日就会违约。如果国会不采取行动,美国可能会看到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债务上限谈判不应该以“威胁美国人民”的方式进行。 此前,众议院共和党人在4月26日通过了一项提高债务上限但实施重大联邦开支削减的法案。但这些削减不太可能赢得所有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共和党人的支持,拜登已明确表示,他只会在国会取消违约风险后谈判政府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政府上周三已在白宫官网发布了一份报告,罗列了各种债务上限情景下的潜在经济“灾难”影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在报告中警告称,如果发生债务违约,美国经济将受到“严重损害”,其中最为灾难性的长期违约情景,可能导致830万人失业,股市暴跌45%……
美国3月CPI同比上升5%,为2021年5月以来新低,预估为5.1%,前值为6.0%;美国3月CPI环比上升0.1%,预估为0.2%,前值为0.4%。 美国3月份核心CPI同比上升5.6%,预估上升5.6%;美国3月份核心CPI环比上升0.4%,预期上升0.4%。 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瞬间跳水,一度下跌0.65%;美股三大指数期货快速拉升,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幅扩大;美国短期利率期货价格显示美联储5月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降低;美联储掉期交易显示,美联储5月加息的几率降至略高于三分之二。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美国3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5%,低于预期的5.2%,为2021年5月以来新低。但美国3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录得5.6%,预期为5.6%,前值为5.50%,结束五连降。美国3月季调后CPI月率录得0.1%,预期0.20%,前值0.40%。 CPI数据公布后,美股股指期货快速拉升,道指期货涨0.6%,纳指期货涨超1%,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7%。美元指数短线走低逾40点,现报101.72。 分析称,美国3月通胀率降至近两年来最低水平,但核心CPI的上升将继续给美联储带来压力,迫使其在5月份再次加息。 最新通胀数据是美联储5月初政策会议前最重要的经济数据之一。而到目前为止,美联储官员似乎尚未就是否有必要再次加息25个基点达成共识。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在CPI数据公布前,5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3.5%;数据公布后,5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降至65.9%。 美国劳工局表示,到目前为止,住房通胀是整体CPI增速的最大贡献者,住房通胀月率增幅抵消了能源通胀月率的降幅,能源通胀月率在3月录得-3.5%,3月所有主要能源成分指数都录得下降。食品通胀月率录得0,而其中家庭食品指数下降0.3%。 3月份能源价格下降,而食品价格持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整体CPI仅比上月上涨了0.1%。
》国家统计局解读:3月CPI环比下降 PPI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中国2月PPI同比下降2.5% 环比持平 2023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价格上涨0.8%。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3%。 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3%,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上涨0.1%。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3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1%,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59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11.5%,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7.8%,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4.6%,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9.6%,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1.1%,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2.5%、1.4%和1.0%,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8%和0.7%;交通通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1.9%和0.3%。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3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9%,影响CPI下降约0.26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7.2%,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2%,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一平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0.8%、0.5%和0.1%;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下降0.5%、0.4%和0.1%。 2023 年 3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1—3月 同比涨跌幅(%) 居民消费价格 -0.3 0.7 1.3 其中:城市 -0.3 0.7 1.3 农村 -0.3 0.6 1.2 其中:食品 -1.4 2.4 3.7 非食品 0.0 0.3 0.7 其中:消费品 -0.5 0.5 1.5 服务 0.1 0.8 0.8 其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 0.0 0.7 0.8 按类别分 一、食品烟酒 -0.9 2.1 2.9 粮 食 -0.1 2.0 2.5 食 用 油 -0.1 5.8 6.2 鲜 菜 -7.2 -11.1 -2.9 畜 肉 类 -2.4 4.6 4.4 其中:猪 肉 -4.2 9.6 8.5 牛 肉 -0.7 -0.3 -0.1 羊 肉 0.1 -2.8 -3.5 水 产 品 -0.8 -0.2 1.0 蛋 类 0.2 7.8 8.0 奶 类 -0.2 1.1 1.2 鲜 果 0.4 11.5 11.0 卷 烟 0.1 1.3 1.3 酒 类 0.4 1.1 1.3 二、衣着 0.5 0.8 0.7 服 装 0.5 0.9 0.8 鞋 类 0.7 0.5 0.2 三、居住 0.0 -0.3 -0.2 租赁房房租 0.0 -0.5 -0.5 水电燃料 -0.1 -0.1 0.5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0.5 0.7 1.2 家用器具 0.4 -0.2 -0.1 家庭服务 0.0 2.0 1.3 五、交通通信 -0.4 -1.9 0.1 交通工具 -1.6 -3.3 -2.3 交通工具用燃料 -0.3 -6.4 -0.4 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 0.1 0.9 1.3 通信工具 -0.1 -2.2 -1.4 通信服务 0.0 -0.2 -0.2 邮递服务 0.2 0.2 0.1 六、教育文化娱乐 -0.1 1.4 1.7 教育服务 0.0 1.1 1.2 旅 游 -0.4 5.3 6.5 七、医疗保健 0.1 1.0 0.9 中 药 0.5 4.1 4.0 西 药 0.1 0.5 0.4 医疗服务 0.1 0.9 0.9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0.8 2.5 2.7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