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5个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月份,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3%,已连续两个月上涨,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0.4%,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4%。 1月份,受上年同期春节错月高基数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0.8%,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5.9%,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下降1.7%,服务价格上涨0.5%。在1月份-0.8%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1.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寒潮天气加之春节临近消费需求增加,鲜菜价格上涨3.8%,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6%,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各地积极加大民生商品供应,蛋类价格下降1.5%,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0.5%,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0.5%,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五涨一平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1.1%、1.0%和0.7%,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1%;居住价格持平;衣着价格下降0.3%。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3.6%,影响CPI下降约1.04个百分点。食品中,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鲜菜价格下降12.7%,影响CPI下降约0.3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1.6%,影响CPI下降约0.3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7.3%,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9.1%,影响CPI下降约0.21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6.4%,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3.4%,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上涨2.9%和1.6%,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0%和0.3%;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 2024 年 1 月份 CPI 环比继续上涨 PPI 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4年1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4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 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 1月份,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受上年同期春节错月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下降0.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3%,涨幅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当;同比上涨0.4%,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8个百分点。食品中,受寒潮天气和春节临近等因素影响,虾蟹类、鲜菜、薯类及鲜菌价格分别上涨9.3%、3.8%、1.5%和1.3%,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鸡蛋、食用油、鲜果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1.7%、1.0%、0.5%和0.2%。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出行需求增加,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12.1%和4.2%,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受节前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家政服务、美发和母婴护理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8%、4.6%和1.5%;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1.0%。 从同比看,C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上年春节位于1月份,加之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消费需求增加,导致上年对比基数较高所致。其中,食品价格下降5.9%,影响CPI下降约1.13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17.3%、12.7%和9.1%,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78个百分点,占CPI同比降幅九成多,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非食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32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5%,其中家政服务和其他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5%和2.4%,涨幅均有扩大;旅游价格上涨1.8%,涨幅有所回落;飞机票价格下降13.6%,降幅有所扩大。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其中能源价格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 据测算,在1月份-0.8%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1.1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二、PPI 环比、同比降幅均收窄 1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下降,但降幅均收窄。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受国际市场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0.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7%,降幅均有收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3%,其中锌冶炼、铝冶炼价格分别上涨0.7%、0.6%。钢材节前补库需求增加,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4%。部分地区采暖需求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微涨0.1%。化工产品、水泥等工业品需求偏弱,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6%。锂离子电池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2.6%、0.3%、0.3%。 从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1%,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6.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6.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4.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4.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3.0%,上述5个行业降幅比上月均有收窄,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1.47个百分点,对PPI的下拉作用比上月减少0.2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8.0%、2.9%,降幅比上月均扩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3.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月份-2.5%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会温和上涨 康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几个月CPI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结构性的、阶段性的。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的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我们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会温和上涨。 国家统计局: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康义表示,我们在看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大循环还存在一些堵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调整,国际循环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其中,城市下降0.3%,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3.7%,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0%。 中国2023年12月PPI同比下降2.7%,前值为下降3.0%。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原文如下: 2023 年 12 月份 CPI 环比小幅上涨, CPI 、 PPI 同比降幅均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2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 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保持稳定。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9%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食品中,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加之节前消费需求增加,鲜菜、鲜果及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9%、1.7%和0.9%,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是拉低CPI环比涨幅的主要因素;元旦假期出行、娱乐和家庭服务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赁费、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4.7%和1.1%,飞机票价格由上月下降12.4%转为上涨0.4%,家政服务价格上涨0.4%;购物需求增加叠加促销活动结束,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鸡蛋、牛羊肉、食用油和禽肉类价格降幅在1.7%—8.4%之间。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中药材价格上涨17.7%,涨幅比上月有所回落;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6.8%和5.5%,飞机票价格下降7.3%;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4%和5.4%,降幅均有扩大。 二、PPI 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6%、3.0%,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不足,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3%,其中铅冶炼、铝冶炼价格分别下降2.1%、0.5%;铜冶炼价格受输入性等因素影响上涨1.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持平。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2.3%。临近年底部分基建项目加快施工,水泥等建筑材料供给偏紧,水泥制造价格上涨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1.9%、0.6%;汽车制造业价格上涨0.2%。另外,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价格分别下降0.7%、0.5%;食品制造业价格持平。 从同比看,PPI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7.9%、1.9%,降幅分别收窄0.3、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降幅在1.6%—6.3%之间,均有收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6.5%,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4.3%、3.9%,降幅分别扩大0.3、0.4个百分点。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4.1%,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4%。 》国家统计局:12月PPI同比下降2.7% 环比下降0.3% 》国家统计局:12月CPI同比下降0.3% 环比上涨0.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2%。2023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 一、12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4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7.0%,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8%,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衣着价格上涨0.1%,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7.6%,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7.2%,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7.0%,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6.1%;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持平;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6%。 二、12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2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1%,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下降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1.0%,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0.7%,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5%,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0.1%;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7%,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0.3%。 2023 年 12 月份 CPI 环比小幅上涨, CPI 、 PPI 同比降幅均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2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 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保持稳定。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9%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食品中,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加之节前消费需求增加,鲜菜、鲜果及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9%、1.7%和0.9%,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是拉低CPI环比涨幅的主要因素;元旦假期出行、娱乐和家庭服务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赁费、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4.7%和1.1%,飞机票价格由上月下降12.4%转为上涨0.4%,家政服务价格上涨0.4%;购物需求增加叠加促销活动结束,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鸡蛋、牛羊肉、食用油和禽肉类价格降幅在1.7%—8.4%之间。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中药材价格上涨17.7%,涨幅比上月有所回落;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6.8%和5.5%,飞机票价格下降7.3%;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4%和5.4%,降幅均有扩大。 二、PPI 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6%、3.0%,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不足,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3%,其中铅冶炼、铝冶炼价格分别下降2.1%、0.5%;铜冶炼价格受输入性等因素影响上涨1.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持平。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2.3%。临近年底部分基建项目加快施工,水泥等建筑材料供给偏紧,水泥制造价格上涨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1.9%、0.6%;汽车制造业价格上涨0.2%。另外,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价格分别下降0.7%、0.5%;食品制造业价格持平。 从同比看,PPI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7.9%、1.9%,降幅分别收窄0.3、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降幅在1.6%—6.3%之间,均有收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6.5%,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4.3%、3.9%,降幅分别扩大0.3、0.4个百分点。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4.1%,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12月CPI同比下降0.4%,前值为下降0.5%。中国2023年12月PPI同比下降2.7%,前值为下降3.0%。 2023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环比上涨0.1% 202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3%,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3.7%,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0%。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上涨0.1%。 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0%,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57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下降15.9%,影响CPI下降约0.5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6.1%,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7.0%,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6%,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一平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2.9%、1.8%和1.4%,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4%和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2%。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6.9%,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7%,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0.6%,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五涨一平一降。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8%和0.3%,衣着、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1%;居住价格持平;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2%。 2023 年 12 月份 CPI 环比小幅上涨, CPI 、 PPI 同比降幅均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2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 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保持稳定。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9%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食品中,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加之节前消费需求增加,鲜菜、鲜果及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9%、1.7%和0.9%,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是拉低CPI环比涨幅的主要因素;元旦假期出行、娱乐和家庭服务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赁费、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4.7%和1.1%,飞机票价格由上月下降12.4%转为上涨0.4%,家政服务价格上涨0.4%;购物需求增加叠加促销活动结束,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鸡蛋、牛羊肉、食用油和禽肉类价格降幅在1.7%—8.4%之间。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中药材价格上涨17.7%,涨幅比上月有所回落;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6.8%和5.5%,飞机票价格下降7.3%;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4%和5.4%,降幅均有扩大。 二、PPI 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6%、3.0%,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不足,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3%,其中铅冶炼、铝冶炼价格分别下降2.1%、0.5%;铜冶炼价格受输入性等因素影响上涨1.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持平。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2.3%。临近年底部分基建项目加快施工,水泥等建筑材料供给偏紧,水泥制造价格上涨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1.9%、0.6%;汽车制造业价格上涨0.2%。另外,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价格分别下降0.7%、0.5%;食品制造业价格持平。 从同比看,PPI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7.9%、1.9%,降幅分别收窄0.3、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降幅在1.6%—6.3%之间,均有收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6.5%,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4.3%、3.9%,降幅分别扩大0.3、0.4个百分点。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4.1%,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1.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4%。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12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强化综合统筹,确保党中央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各领域政策统筹协调配合,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落地。 统筹实施区域、双碳等重大战略,落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清单化闭环式抓落实,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等,明确年度目标和实施进度要求,及时开展“回头看”,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国家发改委: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李超表示,总的看,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们有条件、有能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家发改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李超表示,坚持目标导向,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同时,做好政策预研储备,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 国家发改委:支持新动能成长壮大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李超表示,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新动能成长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有效性,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扭住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家发改委: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李超表示,企业利润增长,意味着更有条件增加劳动者收入、实施扩大再生产,进而为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福祉、增强发展动力提供支撑,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夯实基础。同时,持续强化工业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做好预研预判和政策储备,切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目前全国用电用气需求处于历史高位 全力增加电力、天然气顶峰保供能力 李超表示,目前,全国用电用气需求处于历史高位。12月17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2.42亿千瓦、用气量14.23亿立方米,分别比去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万千瓦、1.08亿立方米,创下供暖季历史新高。为做好强寒潮天气应对,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和有关地方,在寒潮来临前提前研判并进行准备,在寒潮期间加强资源统筹调度,全力增加电力、天然气顶峰保供能力,快速协调解决局部区域不平衡问题,本轮寒潮全国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发改委:截至12月15日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9000万吨 李超表示,秋粮收购有序推进。有关方面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及时批复黑龙江等地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努力保障农民“种粮卖得出”。目前全国秋粮旺季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截至12月15日,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9000万吨,同比增加近500万吨,粮食收购平稳有序。 国家发改委: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 李超表示,今年1—11月,食品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涨幅为近十年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叠加影响,猪肉、蔬菜等价格去年基数较高、今年高位回落。具体来看:从猪肉看,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处于周期高位、产能明显增加,今年处于周期下行阶段,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位运行,11月价格同比下降31.8%。从近日情况看,随着“两节”临近,市场需求季节性增加,生猪、猪肉价格略有回升,后期可能继续有所回升。从鲜菜看,去年冬季,受运输物流一度不畅影响,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导致基数较高;今年同期国内物流配送畅通,鲜菜供给充足,10—11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6%。从粮食看,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去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国内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价格不同程度上升;今年输入性影响明显减弱,粮食、食用油价格总体平稳,对食品价格的影响远小于去年。从后期看,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产销衔接畅通,市场秩序良好,食品价格具备平稳运行基础。今年CPI总体低位运行,随着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有所改变,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服务需求持续恢复,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 点击查看: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份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 CPI 有所下降,核心 CPI 保持稳定 11月份,受食品、能源价格波动下行等因素影响,CPI有所下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从环比看,CPI下降0.5%。环比下降主要是天气偏暖农产品供应充足、国际油价下行和出行等服务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影响。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9%,降幅超季节性水平(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下同)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食品中,因1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鲜菜、鸡蛋和水产品等鲜活食品价格分别下降4.1%、3.1%和1.6%,降幅均超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加之天气偏暖部分腌腊需求延后,猪肉价格超季节性回落,下降3.0%;鲜果价格季节性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29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2.8%,为今年以来最大降幅,影响CPI下降约0.10个百分点;冬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6%;旅游出行进入淡季,飞机票、宾馆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下降12.4%、8.7%、5.9%和2.8%。 从同比看,CPI下降0.5%。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是能源价格同比由涨转降,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0.19个百分点所致。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2%,降幅略扩0.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1.8%,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鸡蛋、食用油、牛羊肉、禽肉类和水产品价格降幅在1.1%—10.5%之间,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3.8%转为上涨0.6%;鲜果价格上涨2.7%,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3%;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价格由上月上涨5.1%转为下降0.5%,宾馆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分别回落至6.9%、6.8%和2.1%;服装价格上涨1.4%,涨幅略有扩大。 据测算,在11月份0.5%的C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 二、 PPI 环比由平转降,同比降幅扩大 11月份,受国际油价回落、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降幅扩大。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3%;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2.8%、2.5%,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四成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1%,其中铜冶炼价格上涨0.4%,铝冶炼价格下降0.2%。煤炭和天然气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0.3%。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水泥制造价格上涨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价格均下降0.2%。另外,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食品制造业价格持平。 从同比看,PPI下降3.0%,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4%,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上涨1.7%转为下降3.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降幅在6.3%—15.8%之间,降幅均扩大;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8%、2.3%,降幅均收窄。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1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3.5%,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6%。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4.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7%,医药制造业价格上涨0.7%。 据测算,在11月份3.0%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4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5个百分点,上月为-2.2个百分点。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 环比下降0.5% 2023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4.2%,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下降1.4%,服务价格上涨1.0%。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5%,农村下降0.4%;食品价格下降0.9%,非食品价格下降0.4%;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下降0.4%。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2%,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64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下降19.2%,影响CPI下降约0.7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1.8%,影响CPI下降约0.58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8.8%,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1%,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2.7%,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价格分别上涨3.0%、1.8%和1.3%,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3%和0.3%;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2.4%和0.5%。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6%,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4.1%,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2.7%,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6%,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0%,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6%,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一涨两平四降。其中,衣着价格上涨0.6%;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下降1.4%和0.9%,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6%和0.2%。 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 环比下降0.3% 2023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0.3%。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 一、 11 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61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7.3%,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3.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7%,衣着价格上涨0.1%,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农副产品类价格均下降7.8%,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7.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6.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4%;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2.6%。 二、 11 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3%,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9%,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下降0.1%,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1.3%,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0.8%,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0.2%,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0.1%;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3%,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0.1%。
2023 年 10 月份 CPI 略有下降 PPI 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略有下降 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 从环比看,CPI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10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其中鸡蛋、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3%、2.0%、1.9%和1.4%,均呈季节性回落,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1.8%;节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7.7%和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6.4%;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2.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11.0%和5.1%,涨幅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10月份0.2%的C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 二、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受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2.8%、2.5%,涨幅分别回落1.3、0.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0.2%。煤炭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4%,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钢材、水泥供应相对充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装备制造业中,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上涨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3%。另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 从同比看,PPI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扩大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6%,扩大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2%,扩大0.2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4%,收窄0.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收窄0.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8%,收窄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3.3%转为上涨1.7%。另外,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9%。 据测算,在10月份2.6%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上月为-2.3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10月CPI同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10月PPI环比持平 同比略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7%,环比上涨0.2%。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 一、10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3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6.2%,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3%,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0%。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2%,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上涨0.4%,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7.3%,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7%,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6.3%,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6.2%,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2.1%;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3.7%。 二、10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2.4%,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4%,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上涨0.1%,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4%,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2%;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0.7%,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均下降0.3%。 ►国家统计局解读 2023 年 10 月份 CPI 略有下降 PPI 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略有下降 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 从环比看,CPI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10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其中鸡蛋、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3%、2.0%、1.9%和1.4%,均呈季节性回落,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1.8%;节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7.7%和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6.4%;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2.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11.0%和5.1%,涨幅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10月份0.2%的C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 二、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受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2.8%、2.5%,涨幅分别回落1.3、0.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0.2%。煤炭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4%,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钢材、水泥供应相对充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装备制造业中,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上涨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3%。另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 从同比看,PPI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扩大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6%,扩大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2%,扩大0.2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4%,收窄0.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收窄0.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8%,收窄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3.3%转为上涨1.7%。另外,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9%。 据测算,在10月份2.6%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上月为-2.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4.0%,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2%。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4%。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1%;食品价格下降0.8%,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1%。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1%,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61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下降17.9%,影响CPI下降约0.6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0.1%,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5.0%,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5%,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3.6%、2.3%和1.3%,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1%和0.3%;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9%和0.6%。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0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4%,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3.6%,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4%,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0%,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四平。其中,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2%、0.1%和0.1%;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 ►国家统计局解读 2023 年 10 月份 CPI 略有下降 PPI 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10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略有下降 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 从环比看,CPI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10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总体充足,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活食品价格大多下降,其中鸡蛋、猪肉、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4.3%、2.0%、1.9%和1.4%,均呈季节性回落,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1.8%;节后出行需求回落,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7.7%和0.3%。 从同比看,CPI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6.4%;鲜果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2.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11.0%和5.1%,涨幅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10月份0.2%的C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 二、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受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2.8%、2.5%,涨幅分别回落1.3、0.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0.2%。煤炭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4%,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钢材、水泥供应相对充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6%,水泥制造价格下降0.1%。装备制造业中,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上涨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3%。另外,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7%,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 从同比看,PPI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扩大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6%,扩大0.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2%,扩大0.2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4%,收窄0.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9%,收窄0.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8%,收窄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3.3%转为上涨1.7%。另外,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9%。 据测算,在10月份2.6%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2个百分点,上月为-2.3个百分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