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个
据财政部国际经济关系司28日消息,2024年11月20至22日,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部内分别会见“中美经济二轨对话”代表团一行、摩根大通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丹尼尔·平托、国际金融协会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马赛罗·埃斯特旺,就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中美经贸关系、全球债务问题等议题交换意见。 廖岷副部长重点介绍中方一揽子增量政策情况,强调中方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应对好各类风险挑战。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美商学界人士赞赏中方建设性态度,希深化中美经贸领域沟通合作,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正能量。
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深入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近期国务院领导同志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情况分赴各地开展调研,会议就此进行了交流并研究了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抓好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落实,及时评估和优化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成效。同时更加注重政策和市场的互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好激发增长动能。 会议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加快普及,冰雪旅游、冰雪产业蓬勃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要提升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冰雪旅游,强化冰雪装备研发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附加值。要培育一批冰雪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健全冰雪标准体系,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会议审议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修订草案)》。会议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加大对重大原创性、交叉学科创新等项目资助力度,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要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础研究,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投入资金开展联合资助,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依法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严惩违背科研诚信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作风学风。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12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强化综合统筹,确保党中央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各领域政策统筹协调配合,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落地。 统筹实施区域、双碳等重大战略,落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清单化闭环式抓落实,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等,明确年度目标和实施进度要求,及时开展“回头看”,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国家发改委: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李超表示,总的看,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们有条件、有能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家发改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李超表示,坚持目标导向,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同时,做好政策预研储备,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 国家发改委:支持新动能成长壮大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李超表示,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新动能成长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有效性,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扭住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家发改委: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李超表示,企业利润增长,意味着更有条件增加劳动者收入、实施扩大再生产,进而为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福祉、增强发展动力提供支撑,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夯实基础。同时,持续强化工业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做好预研预判和政策储备,切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目前全国用电用气需求处于历史高位 全力增加电力、天然气顶峰保供能力 李超表示,目前,全国用电用气需求处于历史高位。12月17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2.42亿千瓦、用气量14.23亿立方米,分别比去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万千瓦、1.08亿立方米,创下供暖季历史新高。为做好强寒潮天气应对,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和有关地方,在寒潮来临前提前研判并进行准备,在寒潮期间加强资源统筹调度,全力增加电力、天然气顶峰保供能力,快速协调解决局部区域不平衡问题,本轮寒潮全国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发改委:截至12月15日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9000万吨 李超表示,秋粮收购有序推进。有关方面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及时批复黑龙江等地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努力保障农民“种粮卖得出”。目前全国秋粮旺季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截至12月15日,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过9000万吨,同比增加近500万吨,粮食收购平稳有序。 国家发改委: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 李超表示,今年1—11月,食品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涨幅为近十年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叠加影响,猪肉、蔬菜等价格去年基数较高、今年高位回落。具体来看:从猪肉看,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处于周期高位、产能明显增加,今年处于周期下行阶段,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位运行,11月价格同比下降31.8%。从近日情况看,随着“两节”临近,市场需求季节性增加,生猪、猪肉价格略有回升,后期可能继续有所回升。从鲜菜看,去年冬季,受运输物流一度不畅影响,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导致基数较高;今年同期国内物流配送畅通,鲜菜供给充足,10—11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6%。从粮食看,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去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国内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价格不同程度上升;今年输入性影响明显减弱,粮食、食用油价格总体平稳,对食品价格的影响远小于去年。从后期看,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产销衔接畅通,市场秩序良好,食品价格具备平稳运行基础。今年CPI总体低位运行,随着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有所改变,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服务需求持续恢复,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 点击查看: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份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