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5

  • 韩国2月CPI增速回落且逊于预期 韩元贬值风险上行

    韩国2月份通胀放缓幅度超过预期,为韩国央行延长暂停收紧货币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撑。但是,市场目前正密切关注汇率风险,包括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将导致韩元大幅贬值。。韩国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2月CPI同比上涨4.8%,较1月份的5.2%有所放缓,低于预期的5.05%。韩国财长秋庆镐(Choo Kyung-ho)强调,2月份油价自2021年初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跌。 秋庆镐在通胀数据公布后发表声明称,除非出现意外的“外部冲击”,否则通胀降温趋势可能会变得更加清晰。韩国央行从2021年8月以来已将基准利率上调3个百分点,试图对抗通货膨胀压力。上个月,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Rhee Chang-yong)表示,暂停加息不应被解读为紧缩周期的结束。 李昌镛还表示,3月份通货膨胀率可能会降至5%以下,并在年底前逐渐缓和至3%以下。韩国央行上月将2023年的年度通胀预期从此前的3.6%小幅下调至3.5%。 即使价格增长势头减弱,韩国央行仍可能决定继续提高借贷成本,因为美联储仍在努力遏制美国依旧高企的通胀率。韩国央行去年两次加息50个基点,以跟上美联储收紧政策的步伐,并减缓韩元对美元的贬值压力。 SK证券(SK Securities)经济学家An Young-jin表示:“现在市场焦点正从韩国国内的通胀转向国外。”“美国和韩国之间更大的利率差距将给韩元带来巨大的压力。”该经济学家表示,目前,市场预计韩国央行有可能重拾加息步伐,以应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并在未来几天等待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释放的政策信号。 韩国央行将于4月召开下一次利率决定会议。在上个月的会议上,五名具有投票权的成员希望保持加息大门敞开,强调后续有可能将关键利率提高到3.75%,只有一人希望保持目前的3.5%。 在韩国央行上月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之后,韩元再次成为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这加剧了人们对一个严重依赖进口能源和食品的经济体再次面临价格压力的担忧。如果美联储加大紧缩力度,韩国央行可能会面临与去年类似的压力。随着韩国政府计划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公用支出的上涨也是韩国央行担心的另一个问题。 此外,出口下滑、消费放缓和房地产市场不稳定,都是令韩国央行按兵不动的经济风险。韩国央行上月维持借贷成本不变,理由是需要评估迄今为止收紧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 今年中国发展主要目标:GDP增5%左右、CPI涨幅3%左右【两会】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一、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 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 过去五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 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 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二、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三、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财政: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 税费优惠: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就业: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疫情防控: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消费: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政府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 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引进外资: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 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绿色转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住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医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社会保障: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港澳发展: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台湾问题:坚定反“独”促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量化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两会】

  • 受燃料价格回落推动 英国1月CPI意外降至去年9月来最低

    英国通胀率连续第三个月放缓,但仍顽固地保持在两位数,是英国央行目标水平的5倍。数据显示,英国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1%,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低于市场预期的10.3%。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希望,随着能源价格回落和经济陷入衰退,今年通胀将大幅下降。尽管英国央行担心劳动力短缺正在推高工资水平,并可能导致通胀螺旋式上升,但1月的数据给政策制定者留出了回旋空间。 毕马威英国首席经济学家Yael Selfin表示:“通胀下降可能不足以改变货币政策的走向。”“持续强劲的工资压力增加了通胀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和持久的风险,使英国央行更不愿意转向新战略。” 货币市场大幅削减加息押注,目前预计到9月利率峰值为4.55%,此前预期为4.69%。 “英国1月份的CPI报告中的关键细节是服务业通胀大幅下降。这对英国央行下一步的政策决定比整体利率的下降更重要。如果下个月的劳动力市场和CPI数据中出现更多证据,表明国内通胀形势已经转危为安,那么中央银行在3月23日维持利率不变。这意味着英国央行的暂停加息时间比我们目前预期的要早一个月。”彭博经济学家Dan Hanson表示。 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对通胀率下降表示欢迎,但表示政府将努力将今年的通胀率降低一半。 亨特在声明中称,“尽管通胀下降是受欢迎的,但战斗远未结束。”“高通胀抑制增长,给家庭和企业带来痛苦。” 燃料价格下降推动通胀放缓 英国1月通胀下降主要是由于汽油价格下跌以及餐馆和咖啡馆的价格压力有所缓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被酒水饮料和烟草成本的上涨所抵消。航空和长途汽车旅行费用在去年12月急剧上升后回落。 英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Grant Fitzner表示:“有进一步迹象表明,受原油、电力和石油价格下跌的推动,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速度正在放缓。然而,商业价格总体上仍然很高,尤其是钢铁和食品。” 数据显示,剔除能源、食品、酒精和烟草后的1月核心CPI从一年前的 5.8%降至 5.3%。英国央行密切关注的服务业通胀从6.8%降至6%。食品价格上涨16.8%,保持在历史高位。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市场策略师Hugh Gimber表示:“英国央行仍面临着让通胀回到目标水平的漫长过程。”“如果劳动力供应没有迅速改善,英国经济活动将需要进一步放缓,以降低潜在的通胀压力。” 发达国家的通胀已见顶,但英国的通胀率仍高于平均水平。德国通胀率为9.2%,法国为7%,美国为6.4%。 英国央行预计,在能源价格回落后,2023年通胀率将迅速下降,到年底将达到4%。这仍然是英国央行2%目标水平的两倍。 英国国家统计局更新了其用于计算通胀的“购物篮”,能源和客运价格被赋予了新的权重,以反映最新的消费者购物习惯。在疫情封锁结束后,英国家庭在交通和文化上的支出增加了,能源账单也增加了。

  • 成功押中美1月CPI超预期!克利夫兰联储的预测模型真有那么神吗?

    随着昨夜超出预期的美国1月CPI数据,再度导致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升温,围绕通胀和利率前景走向的种种探讨,也在周二弥漫了整个金融圈。而在其中,一项在昨日CPI数据发布前,较为准确地预测到了CPI同比变动的预测模型——克利夫兰联储的通胀Nowcasting指标,也成为了不少投资者热议的焦点…… 来自克利夫兰联储的Inflation Nowcasting(通胀临近预测)指标,近年来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最实时、最准确的通货膨胀数据预测模型。而在周二备受全球投资者瞩目的美国1月CPI“战役”中,它再度“大放异彩”: 在1月CPI数据发布前夕的最后更新中,克利夫兰联储的Inflation Nowcasting指标预计,1月CPI同比涨幅将为 6.48% ,而最终的实际公布值 6.41% ,预测误差范围要明显低于权威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中值,后者的预测为6.2%。 更为神奇的是在核心CPI的同比预测方面,克利夫兰联储的Inflation Nowcasting预计1月核心CPI同比涨幅为 5.586% ,而实际结果为 5.582% ,误差甚至得一路细算到小数点后三位。相比之下,经济学家的中值预测则为5.7%。 这令许多投资者在昨夜CPI数据发布后不禁感慨,要是能早点看到克利夫兰联储的上述预测数据,不就能提前把握住昨夜CPI数据发布日的投资机会了吗?相比于媒体经济学家的调查,似乎还是这个美国地区联储的“亲儿子”预测更靠谱…… 事实上,我们昨日在对CPI的 前瞻报道  中,也曾介绍过克利夫兰联储Inflation Nowcasting的上述预测,并据此认为昨夜的CPI同比数据可能较市场预期存在明显的上行风险。 虽然当时其在环比数据上的数据预测(0.65%)并不算很准——要比最终的实际数据0.5%更为偏高,但依然整体符合了隔夜美国CPI数据高于预期的大基调。 那么,克利夫兰联储的Inflation Nowcasting模型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又能如何得到他的最新数据预测呢? 克利夫兰联储Inflation Nowcasting简介 根据克利夫兰联储官网的介绍,其Inflation Nowcasting指标在每个工作日的美东时间上午10:00左右都会更新一次。数据发布在克利夫兰联储 官网 上,主要涵盖了对美国CPI和PCE总体和核心指标的预测。 Nowcasting(临近预测)是“现在”和“预测”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经济指标的发布通常会有相当长的延迟,但在正式发布之前,人们通常会有强烈的兴趣想要了解指标具体会表现如何,而 临近预测 显然能满足这一需求。经济学中的临近预测是指对经济指标的现在、最近的过去和不久的将来的状况进行预测,本质上是试图用准确的预测来填补缺失的数据点。 根据克利夫兰联储网站的描述,其Nowcasting模型基于相对较少的变量,并使用实时数据进行了测试。随着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内信息的积累,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往往会随着时间积累而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临近最终数据发布之时。 简单而言,这个模型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核心通胀的临近预测。为了做到这一点,克利夫兰联储发现完全基于最近的预估能得到更精确的预测。第二部分是对食品价格通胀的临近预测,方式与第一部分类似。第三部分是对汽油价格通胀进行的预测。克利夫兰联储使用当前汽油价格和当前石油价格的组合,假设今天的石油价格可以提供未来汽油价格可能走向的信息,并最后对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 最终,第四部分则结合了上述核心通胀、食品价格通胀和汽油价格通胀的临近预测,以得出最终的每日CPI或PCE物价指数的通胀预测指标。 克利夫兰联储在官网上“不无夸耀”地表示,该模型对CPI通胀的临近预测往往比蓝筹共识(Blue Chip consensus)调查的普遍即时预测更准确。 蓝筹共识是指汇集了美国主要商业经济学家的私人预测。 此外,克利夫兰联储表示,其通胀临近预测模型对CPI和PCE通胀的预测,也往往比费城联储的专业预测者调查(SPF)的预测中值更准确。更难得的是该模型每天就会更新,而SPF调查每季度只发布一次。 克利夫兰联储还将模型的通胀预测准确性与美联储的绿皮书中的预测进行了比较。 绿皮书是指联邦储备委员会工作人员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制作的经济状况深度分析。虽然绿皮书的预测往往具有高度准确性,但它们向公众公开时会有五年的滞后期。克利夫兰联储表示,其Inflation Nowcasting模型预测在历史上倾向于与绿皮书中的预测高度吻合,而相比后者,前者是实时的,不会出现任何延期发布…… 克利夫兰联储的模型真有那么神? 当然,尽管回溯历史,克利夫兰联储的上述通胀预测模型,在同类的市场预测指标中,确实可以称得上首屈一指。但我们也需要实事求是指出的是,在本轮美国通胀狂飙的周期里,其模型的变化幅度,有时会经常赶不上实际CPI数据的变动。 以再之前两个月——去年11月和12月的美国CPI指标为例,这两个月美国CPI同比涨幅均出现了超预期回落,但是克利夫兰联储的Inflation Nowcasting也和市场主流预期一样,低估了通胀回落的步伐。如下图所示: (克利夫兰联储模型对12月CPI和PCE的预测,圆点为实际公布值) (克利夫兰联储模型对11月CPI和PCE的预测,圆点为实际公布值) 而在更早之前美国通胀的上升期,克利夫兰联储的通胀预测模型也不乏连续多月低估美国CPI升幅的误差案例。 因此,此次克利夫兰联储的模型能成功预测到CPI数据回落幅度不及预期,背后可能也颇有些“歪打正着”的意味。 不过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CPI,克利夫兰联储模型对于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PCE数据的预测,确实要准确得多。 自从去年9月美国物价见顶以来,克利夫兰联储模型对PCE数据的预测,与实际公布值的误差往往在0.02个百分点以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媒体报道的实际公布值只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目前,克利夫兰联储的Inflation Nowcasting模型对美国2月CPI数据的最新同比涨幅预估为6.24%,环比涨幅为0.57%。当然,有鉴于2月才刚刚过去一半,距离实际数据出炉日也还有1个月的时间,这一预测目前还仅仅只供参考。

  • 美国1月CPI环比回升 通胀压力持续存在 美联储工作尚未完成

    当地时间周二(2月14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6.4%,为连续第7个月下降,创2021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后,核心CPI当月同比上涨5.6%,低于前值5.7%。 总体上来看,CPI数据仍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步伐开始显示出趋于停滞的迹象。数据显示,受汽油和住房成本的提振,1月份CPI环比上升0.5%,创2022年6月以来最大增幅。 看起来2023年的通胀仍然会很强劲,甚至比华尔街的预期还要强。通胀数据加上1月份强劲的就业报告,突显出尽管美联储采取了激进的加息政策,但经济和物价仍具有韧性和持久性。 报告显示,1月住房成本的涨幅约占月度涨幅的一半。除此之外,能源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月率和年率分别上涨2%和8.7%,食品成本则分别上涨0.5%和10.1%。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当月平均时薪下降0.2%,较上年同期下降1.8%。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官员们一直担心物价和工资出现螺旋上升。 这些数据支持了美联储官员们最近的说法,即他们需要进一步加息,并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利率在较高水平,而且可能会达到高于此前预期的峰值水平。 通往物价稳定的道路可能既漫长又坎坷。近几个月来推动整体通胀下滑的商品通货紧缩似乎正在失去动力,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势头继续给工资增长和服务价格带来上行风险。 此前美国劳工统计局调整了CPI权重和计算方式,住房部分现在在整体指数中所占的份额更大,而二手车所占的比例更小。据分析,这些调整或将给1月核心通胀带来上行压力,不过有助于压低其后的通胀率。 Lombard Odier资产管理公司宏观研究主管Florian Ielpo评论称,从这份报告来看,越来越明显的一点是,控制通胀将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 蒙特利尔银行分析师Ben Jeffery指出,我们认为这份CPI报告没有任何内容可以质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鹰派承诺。 数据公布后,美股三大期指短线剧烈波动,总体上走出了冲高回落的走势。

  • 美国1月CPI今夜来袭!“预言家”小摩再上线:美股大概率涨1.5%

    摩根大通(JPMorgan)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周二即将公布的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料将继续推升美股,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标普500指数至少涨超1.5%。 上个月该行曾准确预测到12月美国CPI公布后的美股上涨。 整体而言,该行预计,美股股价此次将出现大幅波动,这取决于通胀报告是高于还是低于普遍预期。 小摩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预计,1月美国CPI将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6.4%,1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46%,同比增长5.6%,增速都高于共识预期。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总体同比通胀率将为6.2%,而核心通胀率将为5.5%。 他指出,1月通胀上涨的动力包括能源、房产/房租和汽车的价格。此外,需关注剔除房产的核心服务业通胀,这是美联储目前观察通胀的重点之一。 具体而言,小摩将CPI公布后美股走势分为了以下四个情境: 首先,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概率为65%)为:1月CPI同比增长在6.0%到6.3%。 在这种情况下,标普500指数料将上涨1.5%到2%,但涨势最终可能会消退。 “这一看涨结果可能会拉低收益率以及美元,并提振风险资产。美股可能由科技股领涨,表现会强于周期股。”摩根大通表示。 其次,第二种较大的可能(概率为25%)为:1月CPI同比增幅在6.4%到6.5%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标普500会下跌0.75%到1.5%,若标普保持在4000点上方,则更有可能跌0.75%。 小摩指出,鉴于下次美联储会议前还会公布3月美国CPI,而且近期美债收益率回升幅度可能足够,因此,美债定价不会预计会再多一次加息。 最后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都极小(概率均为5%),即1月CPI同比增幅高于6.5%或低于6.0%。 在这两种情形下,美国股市都将出现最剧烈的波动。小摩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分别下跌或上涨3%以上。 最近几周,投资者一直担心,在1月份就业报告强劲、二手车价格反弹之后,通胀可能卷土重来。不过市场上也不乏“乐天派”,例如美国投资机构Fundstrat的Tom Lee,他认为这些担忧是没有根据的。 他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投资者只是忽视了更大的故事脉络。这种情况是,通胀继续从高点回落,今年晚些时候CPI指数中住房部分的权重调整应该会导致通胀大幅减速。 “34%的CPI篮子处于完全通缩状态,远高于30%的50年平均水平……这告诉我们,随着能源、商品、食品和其他组成部分都处于反通胀(通胀水平下降)状态,反通胀的力量正在扩大。”他补充说。

  • 通胀重返视野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又要起舞了?

    投资者正在为即将公布的关键通胀数据做好准备工作,这些数据可能会加剧全球债券市场的暴跌趋势。美国劳工部本周二将公布美国CPI数据报告,经济学家普遍预计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将出现三个月来首次环比加速,但是在高基数的背景下,年度通胀数据将进一步下降。 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美国1月CPI同比上涨6.2%,环比上涨0.5%,更能反映潜在通胀的所谓核心CPI将环比上涨0.4%。经济学家预计核心CPI同比上涨5.5%,这将是2021年底以来最小的同比涨幅。相比之下,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核心PCE目标为2%。 这一重要数据将发生在1月份就业数据井喷之后,该数据导致全球债券自那以来暴跌。非农数据显示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无比强劲,美国强劲的就业水平或将刺激通胀率保持在高位,这一数据可谓重创了市场对于美联储转向的预期。 随后不久,多数美联储官员均表示,对抗通胀的战斗尚未结束,美联储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价格稳定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通胀将保持下行趋势的希望,这一市场观点曾在上月引发全球债券市场大反弹。 洛克菲勒全球家族办公室(Rockefeller Global Family Office)的首席投资官Jimmy Chang表示:“近期存在通胀下降速度不及市场预期步伐的风险。” 加息预期迅速升温,有交易员豪赌利率峰值高达6% 鉴于市场预期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有所上行,尤其是月度指标以更大幅度上升的风险因素仍将延长市场对美国各期限国债的抛售幅度。如今,市场已重新定价通胀风险,多数利率市场交易员已将终端利率预期上调至接近5.20%,略高于美联储官员在去年12月会议上公布的点阵图预期中值。 与此最新预期形成对比的是,本月早些时候,市场押注数据显示,美联储甚至无法将政策利率提高到5%,并且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前将降息2次。如今,交易员们普遍押注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利率峰值区间将达到5%-5.25%,甚至部分交易员预计最高可能达到6%,并且将降息次数预期由之前的2次下调至1次。 来自巴克莱银行的美国经济学家普加·斯里拉姆(Pooja Sriram)及其同事预计,由于服务业需求依然强劲,商品通胀反弹,预计美国上月的核心通胀水平将加速。上周五, 他们上调了对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期,认为最终利率将在5.25%-5.5%的这一范围内着陆,高于市场预期水平。美联储目前的利率区间为4.5%-4.75%。 全球央行面临的通胀压力上周在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得以实际显现,这两个国家顽固的通胀压力引发了鹰派加息预期和更激进的货币政策指引。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上周在华盛顿曾表示:“例如,如果我们继续得到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报告或更高的通胀报告,我们很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加息幅度很可能超过市场预期。”在另一场演讲中,美联储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表示:“我们已准备好进行更长期的斗争,以将通胀降至我们的目标水平。” 近日,贝莱德等多家资管巨头警告市场对于通胀的回落速度过于乐观。贝莱德仍建议投资者增持与通胀挂钩的债券,联博最近增加了对美国财政部通胀保值证券(TIPs)的敞口。太平洋投资管理(Pimcop)建议购买美国指数挂钩债券,以对冲价格上涨高于预期的风险。 Pimco分析师Alfred Murata表示:“一些关键类别的通胀仍将保持‘粘性’,包括工资、住房和租金通胀。”“通货膨胀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然而,市场价格反映出通货膨胀率下降的速度要快得多。” 投资者担忧通胀难降至低区间,“全球资产定价之锚”酝酿涨势 作为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的最重要参照标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是全球众多金融工具的参考基准,比如全球公司债的基准收益率,以及美国抵押贷款利率等。 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升温,以及美联储官员们的鹰派发言令美国国债承压(收益率变动与价格趋势相反),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至4.5%上方,为去年11月底以来的最高水平,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周小幅升温,稳步升至3.738%,为今年以来的较高水平。这表明,债市预计美联储将采取更激进加息路径,令逢低买入较长期美国国债的持有者受益。 德意志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全球首席投资官Christian Nolting表示,美国遭遇的任何衰退都可能是短暂的,他预计美联储今年将不会降息,因为通胀仍然很高。 他预计作为全球借贷成本基准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再次升至4%以上,因为美联储将继续抗击通胀。 高盛的首席利率策略师Praveen Korapaty去年12月预计,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023年第二季度将跃升至4.5%,随后在第三季度跌至4.4%,预计2023年最终以4.3%收尾。 Korapaty预计2024年将呈现出回落趋势。 投资者担心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上行 PineBridge Investments多元资产全球主管迈克尔·凯利(Michael Kelly)表示:“如果人们看不到CPI数据持续改善,那么就业数据就更重要了。”“但是CPI仍然很重要。我们的汽油价格在上涨,二手车价格在上涨,市场陷入了技术性调整。” 凯利重点强调: “全球经济走强和近期美国强劲无比的就业数据意味着,总体而言较长期限的美债目前很难出现较大幅度的收益率下滑。” 上周五,密歇根大学公布的一项基于调查数据的指标显示,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期物价涨幅预期从3.9%升至4.2%,但仍远低于去年上半年的水平。鲍威尔和其他美联储官员在过去一年中多次强调通胀预期保持稳定的重要性,因为消费者看到未来物价上涨有可能推动实际通胀水平持续上行。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在CPI表现稍好一些的情况下,也不能排除出现更持久通胀压力的可能性,因为紧张的劳动环境被视为支撑稳固的薪资增长幅度。 “通胀的来源是劳动力短缺,”伦敦Ruffer LLP的投资总监马特·史密斯(Matt Smith)表示,“工资将继续上涨,5年期和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的预期在上周升至去年12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史密斯认为长端债券的盈亏平衡水平会比之前更高,因为他们预计美联储最终无法将通胀降至2%的价格稳定目标。 除CPI数据外,未来一周还将有多位重要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包括美联储理事鲍曼(Michelle Bowman)和美联储“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 环球下周看点:投资者聚焦于CPI数据 日本央行新行长将出炉

    美国股市本周延续近期跌势,暂停了今年迄今的涨势,因投资者对利率前景出现分歧,并在审视又一批企业财报和通胀数据。 美联储一众官员本周轮番登场,但几乎都传递了同一个观点:需要准备将利率保持在高位一段时间,以确保通胀完全得到控制,这对市场构成了沉重的压力。下周还有多位联储官员发表讲话,料将继续释放鹰派信号。 下周二的美国消费者价格(CPI)数据至关重要,在投资者乐观情绪消退之际,下周的美国通胀数据将真正决定美股的走势。 BMO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Ian Lyngen指出,市场对CPI报告的到来感到紧张,数据结果将决定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倾向于高于预期,这可能会令股市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五公布了CPI分项的最新权重,此次调整将给1月核心通胀带来上行压力,不过有助于压低其后的通胀率。 日本政府将于下周二向国会提交日本央行新行长、副行长的提名人选。而新行长人选似乎已经提前有了眉目:据日本媒体报道,首相岸田文雄基本决定起用经济学家植田和男出任这一职位。 目前植田和男的政策观点尚不明朗,但有分析称,植田接替黑田东彦执掌日本央行之后,“安倍经济学”可能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将对日本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财报方面,可口可乐、万豪国际和卡夫亨氏等公司将公布第四季度业绩。到目前为止,本财报季已有58家公司发布了负面的第一季度利润预期。只有13家公司发布了超过分析师预期的预测。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中约70%已经公布了业绩。 此外,土耳其政府周五宣布,由于该国近期发生强烈地震,原定于下周二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国际天然气峰会将推迟至3月22日。 下周重要事件概览: 周一(2月13日):瑞士1月CPI月率、美联储理事鲍曼在银行业大会上发表讲话、欧元集团财长会议 周二(2月14日):英国1月失业率、欧元区第四季度GDP年率修正值、欧元区第四季度季调后就业人数季率、 美国1月未季调CPI年率、美国1月季调后CPI月率、美国1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 、欧佩克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周三(2月15日):英国1月CPI月率、英国1月零售物价指数月率、欧元区12月季调后贸易帐、欧元区12月工业产出月率、美国1月零售销售月率、美国1月工业产出月率、美国2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2023年FOMC票委、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发表讲话、费城联储主席哈克就美国经济前景发表讲话、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在纽约银行家联盟的活动上发表讲话、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欧洲议会就欧洲央行2022年度报告发表讲话 周四(2月16日):澳大利亚1月季调后失业率、美国至2月1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1月PPI年率、美国1月PPI月率、美国1月新屋开工总数年化、美国1月营建许可总数、美国2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在全球独立中心大会上发表讲话 周五(2月17日):德国1月PPI月率、法国1月CPI月率、美国1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就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发表讲话、里奇蒙德联储主席巴尔金就劳动力市场发表讲话、美联储理事鲍曼在银行业大会上发表讲话

  • 统计局解读:1月CPI有所上涨 PPI继续下降

    相关阅读: 》 国家统计局:1月CPI同比上涨2.1% 环比上涨0.8% 》 国家统计局:1月PPI同比下降0.8% 环比下降0.4%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有所上涨 1月份,受春节效应和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涨。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2个百分点。食品中,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鲜菜、鲜菌、鲜果、薯类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9.6%、13.8%、9.2%、6.4%和5.5%,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生猪供给持续增加,猪肉价格下降10.8%,降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非食品中,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电影及演出票、旅游价格分别上涨20.3%、13.0%、10.7%和9.3%;受节前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家政服务、宠物服务、车辆修理与保养、美发等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3.8%—5.6%之间;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2.4%和2.6%。 从同比看,CPI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3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菌、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5.9%、13.1%和6.7%;猪肉价格上涨11.8%,涨幅比上月回落10.4个百分点;鸡蛋、禽肉类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8.6%、8.0%和4.8%;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上涨2.7%和6.5%。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9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能源价格上涨3.0%,涨幅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5.5%、5.9%和4.9%,涨幅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1月份2.1%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二、PPI继续下降 1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 从环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3.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3%。煤炭保供持续发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0.5%。钢材市场预期向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涨幅扩大1.1个百分点。此外,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1.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2%,纺织业价格下降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持平。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5个,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1.7%,降幅收窄3.0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5.1%,降幅与上月相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4.4%,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纺织业价格下降3.0%,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此外,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6.2%,涨幅回落3.9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5.3%,涨幅回落9.1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月下降2.7%转为上涨0.4%。 据测算,在1月份0.8%的PPI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

  • 国家统计局:1月CPI同比上涨2.1% 环比上涨0.8%

    2023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2.8%,服务价格上涨1.0%。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价格上涨0.8%。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4.7%,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1.33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13.1%,影响CPI上涨约0.2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8.4%,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6.7%,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6.6%,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8%,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4.8%,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2.7%,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上涨3.1%、2.4%和2.0%,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衣着价格分别上涨1.6%、0.8%和0.5%;居住价格下降0.1%。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9.6%,影响CPI上涨约0.4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2%,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5.5%,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5.3%,影响CPI下降约0.1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0.8%,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2.1%,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四涨两平一降。其中,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3%和1.1%,医疗保健、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上涨0.3%和0.2%;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均持平;衣着价格下降0.5%。 2023 年 1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居民消费价格 0.8 2.1   其中:城市 0.8 2.1      农村 0.5 2.1   其中:食品 2.8 6.2      非食品 0.3 1.2   其中:消费品 0.7 2.8      服务 0.8 1.0   其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 0.4 1.0 按类别分     一、食品烟酒 2.0 4.7   粮  食 0.0 2.7   食 用 油 -0.7 6.5   鲜  菜 19.6 6.7   畜 肉 类 -5.3 6.6    其中:猪  肉 -10.8 11.8       牛  肉 0.9 0.9       羊  肉 -0.1 -3.4   水 产 品 5.5 4.8   蛋  类 -2.1 8.4   奶  类 -0.6 0.9   鲜  果 9.2 13.1   卷  烟 0.1 1.3   酒  类 -0.9 1.3 二、衣着 -0.5 0.5   服  装 -0.5 0.6   鞋  类 -0.5 0.0 三、居住 0.0 -0.1   租赁房房租 -0.1 -0.6   水电燃料 0.1 0.8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0.0 1.6   家用器具 0.2 0.5   家庭服务 2.4 0.0 五、交通通信 0.2 2.0   交通工具 0.1 -1.8   交通工具用燃料 -2.3 5.5   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 1.9 2.6   通信工具 -1.0 -0.8   通信服务 0.0 -0.2   邮递服务 0.1 0.1 六、教育文化娱乐 1.3 2.4   教育服务 0.1 1.2   旅  游 9.3 11.2 七、医疗保健 0.3 0.8   中  药 0.9 3.8   西  药 0.2 0.3   医疗服务 0.3 0.7 八、其他用品及服务 1.1 3.1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