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4

  • 大咖访谈:铝企ASI认证的难点何在? 国内是否需要与国际接轨?【SMM铝峰会】

    SMM4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 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 -主论坛 访谈环节,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春明就铝业管理倡议组织(ASI)认证新旧版本差异以及国内企业认证ASI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点击观看现场视频回放 SMM伦敦办总经理 王彦臣:2022年ASI出行第三版标准,同老标准主要差异是什么?从2023年6月1日开始所有企业要通过新标准的ASI认证,对于国内企业来讲,认证的难点是什么? 董春明: ASI认证是铝价值链可持续性标准的认证,简言之为ESG的标准,相当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团体标准。核心是两个标准,一是绩效标准认证,给企业贴上可持续发展的标签,证明企业可以负责任生产;二是监管链标准认证,对产品的输入和输出进行监管,保证产品在ASI认证的企业之间进行流转,保证从源头矿山、铝土矿开发到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沿着供应链进行传导,对产品的输入和输出贴上可持续的标签,从而企业认证和产品结合在一起,更有可追溯性,而且经过第三方验证,具可信度。 实际上是标准的标准,体系的体系。特点是国际化,因为目前在全球以七种语言五十多个国家推进,另外一个是经过第三方的认证,信息进行披露,具有严肃性和可信度。 ASI从老版本已经发展到第三版,从2018年开始总体来看是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在审核这个环节,对碳排放信息披露和核算也更加严格,已经有明确的时效性的目标。原来只规定了范围一、范围二的企业边际内的碳排放,现在按新版要求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同时要披露企业碳排放的强度,即产品的碳足迹,涉及到范围三,要求更加明确。 为电解铝设置了基准值,2021年以后生产的电解铝厂,产品的碳足迹必须达到11吨,老的电解铝厂2021年之前投产的电解铝厂要求在2025年达到13吨,2030年达到11吨碳排放;同时,要求老铝厂要证明在过去的3年当中降低了10%的碳排放。同时,要求企业在未来制定有时效性的目标。ASI具有包容性,体现了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把碳排放的标准定的非常低,考虑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所以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调整,碳足迹要求更严,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更严格。 信息披露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挑战比较大,因为披露做的不够。在社会责任方面,特别是员工的权益维护、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即“人”的方面企业做的还不够。 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企业共性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行业的标准要求。国内已经有六十多家企业成为ASI的成员,大概有一半以上已经通过ASI的双认证,治理比较好的企业在实施ASI认证以后对企业的治理有比较大的改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通过认证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碳排放达标对一些煤电企业可能是实现不了的,有待于通过其他的方式进入到ASI的供应链。 对于企业认证ASI,在内部治理、合规性方面对企业来说有些挑战,碳排放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王彦臣:大部分认证为国际认证,国内是否有必要推出一种认证与国际接轨? 董春明: ASI是一种国际认证,是平衡的一个结果,是国际标准,是产业链的标准,团体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存在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或某一种产品设置的壁垒,具有共同价值。ASI具有对其他标准(平行的标准)进行协调、互认(ISO系列、欧盟的标准都被ASI承认)的原则,同时ASI也与中国的一些标准协调(双方对标准进行评估,论证之后可以进行协调),国内一些特色标准可以与其进行协调。当然,国内标准被世界、国际所承认,成为全球公认的标准需要一个过程,比如需要有世界的语言,世界的参与,共同认可才能实现。 中国对外开放,特别是铝行业,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双循环这条道路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跟国际接轨是我们来时的路也是未来的路,积极融入国际的供应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逐步推进标准、规制、管理等制度性开放。与国际接轨,标准是一个前提。 相关阅读: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主论坛视频直播回放

  • SMM解析:铜杆线市场开工率解析 铜深加工与终端消费现状【铜峰会】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4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杆线发展论坛 上,SMM高级分析师于少雪就国内铜杆、线缆、漆包线行业的开工率走势进行了分析。我国精铜制杆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精铜制杆加工费长期承压,再生铜制杆因其成本价格优势弹性大。从铜深加工与终端消费现状来看,风光新能源领域仍是现下铜消费中增速最高,也是未来拉动铜消费的引擎。 中国铜杆线市场开工率解析 我国精铜制杆产能严重过剩 产品同质化严重 从铜杆的产能、产量、进口、出口、表观需求和开工率等数据变化来看,2018-2022年中国精铜杆产能由 1,040 万吨增长至 1,500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 9.6%;产量由 699 万吨增长至 850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 5%。 伴随着精铜杆新建产能的投产,新增产能持续释放,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将更加显著,预计未来精铜杆产能增速将放缓。从铜杆2022年的整个下游消费细分来看,包含精铜制杆和废铜制杆在内的电线电缆占比约为63%、漆包线占比约为23%,其他铜材、铜箔等的消费占比约为14%。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的发展,带动着铜箔的消费占比这两年有上升的趋势。 产能严重过剩 精铜制杆加工费长期承压 近年来天然气、电费等能源费用上涨,但铜杆行业却因供应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加工费长期承压。 再生铜制杆因其成本价格优势弹性大 再生铜制杆因税收政策,成本优势弹性较大。 从理论值来看,当精废铜杆价差超过1100元/吨时,在中低端线缆领域替代优势明显。 终端消费无超季节性表现 精废铜杆替代并不明显 从实际消费来看,一季度铜杆开工率表现相对较好,进入4月,精铜制杆和废铜制杆的周度开工率均出现了下滑趋势。 铜深加工与终端消费现状 2023年国网计划投资额超5200亿 但投资方向侧重于铝导体 国网方面2023年计划投资额超5200亿,因为投资方向侧重于铝导体,从单位面积消耗的铜来看铜消费有所损伤。从铜交货量的数据来看,整体比较平稳,未出现明显的增长。 房地产竣工面积数据连续回温 地产铜消费正边际改善 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出台使得房地产竣工面积出现了回升。后市多关注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变化以及其能否改善铜消费。 家电行业内需拉动不足  外需将有所下滑 家电耗铜的重点是空调,空调一季度的积极排产对于铜管和漆包线的开工率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SMM将持续关注后续内外需求和库存等的变化。 电子行业消费依旧疲软 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速整体放缓 新能源车企在国补退坡前疯狂赶产,一定程度上透支了2023年对原材料的需求,且燃油车阶段性降价一定程度抑制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 2023年初以来,中国CPI持续低预期。3月CPI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0.7%,连续第9个月低预期,市场认为中国已进入通货紧缩。其中耐用消费品带动CPI家用器具自去年中高点的2%左右一度降至-0.6%,居民消费信心依旧不足。 新能源领域仍是拉动未来铜消费的主要引擎 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仍是现下铜消费中增速最高,也是未来拉动铜消费的引擎。 相关阅读: 》【铜峰会直播】铜市供需和价格预测 全球经济新格局下金属市场新方向 商品市场风险与对冲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视频直播

  • 【铜峰会直播】铜市供需和价格预测 全球经济新格局下金属市场新方向 商品市场风险与对冲

    谷雨过后再无寒 人间芳菲已向暖! 春夏交接之际,天气乍暖还偶有一丝春寒,似全球经济现状,一季度稳健的经济数据给予中国经济复苏信号的同时,全球多国经济仍陷入衰退担忧之中。而世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令2023年全球经济的走向迷雾重重。 铜产业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双碳目标及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铜产业如何迎接这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消费将出现哪些新增长点? 过去一年中海外铜矿山扰动不断,随着矿山产量受到影响及矿石品味下降,水、能源短缺带来的影响,未来铜供应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近期多个投行及行业巨头发出看多铜价的声音,更有甚者称铜价会再刷历史新高! 然,在这乍暖还寒的市场,2023年铜价究竟以怎样的形态展现? 4月24日-26日,由上海有色网(SMM)、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在烟台·烟台金沙滩喜来登度假酒店隆重召开。会上,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 将就2023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有色金属市场发展新方向做深度剖析,几十位协会领导、 行业专家、企业大咖及资深分析人士,将就行业发展现状、铜市供需前景、前沿的技术工艺等方面做专业全面地分析。 本次大会设立 开幕式 、 有色企业家鸡尾酒会 、 颁奖招待晚宴 、 商务考察活动 、 投资促进交流会 、 主论坛 、 5分论坛 、5闭门会展览会等重大活动。 SMM将全程进行文字、视频、图片直播,敬请刷新关注本文! 》查看本次峰会文字报道专题 》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4月25日 大会开幕致辞 韩喜波 中共烟台市牟平区委副书记 》点击观看现场致辞视频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曲胜利 》点击观看现场致辞视频 范昕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点击观看现场致辞视频 嘉宾发言 主题:2023年中国铜市场供需和价格预测 嘉宾: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总监 叶建华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总监大数据总监叶建华给我们分享了2023年中国铜市场供需和价格预测。首先,他对2022-2023年铜历史行情及大事件进行了回顾。他表示,3月开始随着海外铜矿运输干扰率的降温,铜精矿现货加工费进入回升通道。2024年后全球粗炼产能的集中上马加剧铜精矿紧张格局,且将改变中国原料进口结构。 宏观面 美国CPI见顶回落成现实  美联储结束加息和降息的时间备受关注 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担忧提升 欧洲经济信心和实际表现边际改善 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3月份下滑,结束了此前连续五个月的升势,经济情绪的下降是由于对工业信心受挫。欧元区3月CPI超预期放缓,但离其目标相距甚远,欧央行无惧硅谷银行倒闭、瑞信危机影响,预计5月加息50BP依然较高。 宽信用何以见效?关键还是“信心” 2023年一季度往银行存钱的远多于贷款的人 他从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结构、中国出口增速以及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2023年3月全球制造业PMI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 显现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依然不足 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1%,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趋势,,连续6个月低于50%。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偏弱,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制造业PMI或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 基本面 电解铜进口窗口长时间的关闭 致使中国电解铜一季度进口量减少13%左右 进口窗口的长时间关闭,2023年“融资铜”及进口长单量的下降令中国电解铜进口量减少明显 中国保税库电解铜库存虽jue对量依然保持低位,Q1由于进口窗口关闭,推动保税库存增速“惊人” 中国保税库电解铜库存的增量中,除进口到岸入库外,中国冶炼厂出口也贡献了主要力量。 进入三月 随着国内库存的加速去化 SHFE近弱远强的结构已然发生转变 市场有预期库存自高位回弱,合约结构回归至2022年近强远弱的走势。 境外“低”库存 VS境内“高”库存 2023年一季度上旬海外宏观氛围的向好,叠加海外的低库存,支持铜价处于外强内弱,进入二季度该现象才有望改善。 》SMM:预计2023年铜价重心下移 低库存支撑短期价格 【铜峰会】 主题:铜杆、线缆、漆包线行业的开工率走势及分析 嘉宾:SMM高级分析师 于少雪 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杆线发展论坛 上,SMM高级分析师分享了铜杆、线缆、漆包线行业的开工率走势及分析。我国精铜制杆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精铜制杆加工费长期承压,再生铜制杆因其成本价格优势弹性大。从铜深加工与终端消费现状来看,风光新能源领域仍是现下铜消费中增速最高,也是未来拉动铜消费的引擎。 中国铜杆线市场开工率解析 我国精铜制杆产能严重过剩 产品同质化严重 从铜杆的产能、产量、进口、出口、表观需求和开工率等数据变化来看,2018-2022年中国精铜杆产能由 1,040 万吨增长至 1,500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 9.6%;产量由 699 万吨增长至 850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 5%。 伴随着精铜杆新建产能的投产,新增产能持续释放,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将更加显著,预计未来精铜杆产能增速将放缓。从铜杆2022年的整个下游消费细分来看,包含精铜制杆和废铜制杆在内的电线电缆占比约为63%、漆包线占比约为23%,其他铜材、铜箔等的消费占比约为14%。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的发展,带动着铜箔的消费占比这两年有上升的趋势。 产能严重过剩 精铜制杆加工费长期承压 近年来天然气、电费等能源费用上涨,但铜杆行业却因供应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加工费长期承压。 再生铜制杆因其成本价格优势弹性大 再生铜制杆因税收政策,成本优势弹性较大。 从理论值来看,当精废铜杆价差超过1100元/吨时,在中低端线缆领域替代优势明显。 》SMM解析:铜杆线市场开工率解析 铜深加工与终端消费现状【铜峰会】 主题:中国铜管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嘉宾:SMM高级分析师 耿志瑶 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高性能铜基合金材料发展论坛 上,SMM高级分析师耿志瑶就中国铜管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据SMM统计,中国近10年铜管产量先扬后抑,环比增速下滑。从产能来看,据SMM调研,中国铜管企业设备产能达264.49万吨,供需集中于华东、华南地区。从铜管的终端行业发展来看,在铜管的需求结构中,空调占据绝对优势。 中国铜管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主营铜管分类及应用领域:80%以上铜管用于制冷行业 内螺纹铜管:可应用于空调与制冷系统的热交换器行业,符合薄壁、细径、新齿型新产品趋势。 水平复绕盘管:主要应用于空调与制冷行业的热交换器及管路系统连接。 铜水管:铜水管是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系统的优质选择,广泛应用于建筑、冷热排水、直饮水、燃气、医疗、食品、化工等领域。 合金管:由黄铜所拉成的无缝铜管,质软、性能强。黄铜无缝管可用于热交换器和冷凝器、低温管路、海底运输管。 铜管主要应用于制冷行业,铜管产品中约有80%用于空调与冰箱、冰柜等设备的蒸发器、冷凝器、连接管、配管、管件等家用电器领域。空调行业的产销量亦对铜管市场需求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 产业分布: 据SMM调研,中国铜管企业设备产能达264.49万吨,供需集中于华东、华南地区,主要分布省份有江苏、山东、广东、浙江。 主要消费地区亦集中于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中国铜管行业集中度高 中国铜管行业集中度高,海亮与金龙两大集团产能合计接近全国产能50%。进入2023年,常州润来科技凭借30万吨产能,位居全国铜管行业第三。 铜管行业产能过剩、内部竞争激烈已是公认话题,但随着制造技术与设备的提高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铜管行业未来仍具备一定发展趋势。 》SMM解析:中国铜管市场发展现状、行业成本 铝代铜发展的助力和阻力【SMM铜峰会】 主题:新能源行业对电磁线的技术需求趋势 嘉宾:先登高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林熙云 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杆线发展论坛 上,先登高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熙云就新能源行业对电磁线的技术需求趋势进行了讲解。他主要从新能源电机绕组基本要求、800V平台驱动电机扁线要求、漆包扁线的技术发展趋势和1000V以上驱动电机绕组线的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新能源电机绕组基本要求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普通的工业电机有几点不同: 1、乘用车的空间有限,电机体积太大会占用有效荷载空间,重量太重影响荷载能力和续航里程,所以要求驱动电机的体积越小越好; 2、新能源驱动电机要更加高效节能,所以必然要采取PWM调制的变频器驱动,而且频率越来越高,要求绝缘具备足够的耐高频脉冲能力; 3、对线路损耗非常敏感,驱动电压不断提升,要求绝缘具备足够的耐高压能力; 4、汽车运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时刻处于额外震动、湿热、高低温冲击,并且经常有过载情况发生,要求绝缘具备优异的耐高温和抗过载能力。 以上是新能源驱动电机的主要特征,不同结构的设计可能带来对电机绝缘的特殊要求,比如耐油、耐水、耐焊接等。 驱动电机轻量化 1、扁平化 2、减小绝缘厚度 3、减小导体R角(层数越多,第2,3项影响越大) 可靠性——击穿电压: 对于圆形导线的绕组,通常是散嵌的方式装入铁芯,每匝线在槽里随机分布,存在首末匝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所以匝间电压可能等于或接近额定电压。500V以内的电机主绝缘导线的匝间耐压设计,从可靠性考虑,需要到寿命终点时,应至少达到2x500V=1000V,由于在寿命终点时,耐压能力约为初始值的十分一,所以要求绕组线的初始击穿电压应高于10000V。对应IEC标准的加厚漆膜(Grade III)漆包线,其高温电压的要求是≥5700V,要稳定保持击穿电压高于10000V,至少需要超厚漆膜(Grade IV)的漆包线,在早期的生产工艺条件下,超厚绝缘的漆包线在加工上难以保证一致性,所以某日企采取在漆包线上增加挤塑涂层的方案,使绝缘厚度达到0.4以上,单侧耐压超过1万伏,实现了高压驱动电机。 可加工性——焊接性: 不同的涂层对应不一样的焊接工艺,漆膜的交联固化需要为焊接留有足够裕度,防止焊接起泡、碳化。 TIG焊必须采用无氧铜 激光焊接优先采用无氧铜,也可有选择地选用低氧铜 电阻焊、超声波焊接等可以用低氧铜 》技术贴:新能源行业对电磁线的技术需求趋势【SMM铜峰会】 主题:2023硫酸行业分析与展望 嘉宾: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秘书长 李崇 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矿&铜冶炼可持续发展论坛 上,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崇对2023年硫酸行业分析及展望进行了讲解。其首先介绍了硫酸的价格走势以及硫酸、硫磺、磷肥价格的关联度。然后讲解了硫酸行业运行情况、硫酸的消费、硫酸的进出口、硫酸相关行业以及分析展望。 硫酸的价格走势 全国硫酸均价2021年为553元/吨,2022年为540元/吨,总体处于高位。2021年2月初触及年内低点265元/吨,之后连续上涨;三季度价格触及年内高点825元/吨,之后开始回落,至年底时,价格在520元/吨。1月底价格见底440元/吨。2022年4月和6月底,全国硫酸均价在高点近950元/吨。随着硫磺价格下跌,硫酸价格下行,9月初至低点150元/吨。短暂的反弹后,随着春节假期硫酸价格再次探底;春节后硫酸价格缓慢回升,最近又探底。 硫酸、硫磺、磷肥价格的关联度 港口硫磺和国产硫磺价格高度关联;硫酸价格与硫磺价格关联,硫酸价格比硫磺走势滞后,平缓;2021年底磷复肥出口受限,对硫磺、硫酸的需求抑制凸显,硫磺价格横盘,硫酸价格大幅下降。长期来看,国际磷肥和国际硫磺价格的变化趋势也是一致的;2022年三季度硫磺价格快速暴跌,硫酸价格随之下行。暴跌之后小幅上行后,临近春节又再次下探。春节后开始缓慢爬升,可否重复过去两年的价格走势? 硫酸行业运行情况 ►产能 据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硫酸总产能1.295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硫磺制酸产能5715万吨,占比44.1%;冶炼酸产能4577万吨,占比35.3%;硫铁矿制酸产能2322万吨,占比17.9%。 据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硫酸新建产能380万吨,比2021年下降5.5%;其中硫磺制酸产能115万吨,冶炼酸产能200万吨,硫铁矿制酸产能45万吨。随着有色金属冶炼、新能源、新材料、含硫废物综合利用等项目的推进,2023-25年,仍然有接近3000万吨的新建、拟建项目。其中,有色冶炼副产硫酸占一半。 ►产量 2022年全国硫酸总产量1.07亿吨,同比下降2.2%。其中,硫磺制酸产量4422万吨,同比下降8.0%;占比41.3%冶炼酸产量4256万吨,同比上升3.8%,保持正增长;占比39.8%。硫铁矿制酸产量1765万吨,同比下降4.6%;占比16.5%。其他制酸产量255万吨,同比上升42.3%。 产业集中度 分省来看:总产量湖北、云南第一梯队;硫磺制酸也是湖北、云南前二;冶炼酸内蒙古、云南、广西、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比较接近;矿制酸比较分散。 企业来看:有色金属冶炼和磷复肥企业各占一半;前十名产量占比40.2%,首次超过40%。 ►开工率 据协会统计测算,2022年我国硫酸行业平均开工率82.6%,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硫磺制酸开工率77.4%,同比下跌8.3个百分点;创6年新低。冶炼酸开工率93.0%,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硫铁矿制酸开工率76%,同比下跌3.6个百分点。 》李崇:到2025年全球硫酸需求年复合增长3.7% 回收比例提高减少供应压力【SMM铜峰会】 主题: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机会 嘉宾:原中国金属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副总裁、福州丹文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 黄伟萍 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杆线发展论坛 上,原中国金属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副总裁、福州丹文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铜专家黄伟萍分享了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机会。他主要从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再生铜制杆的思维认知改变、再生铜制杆未来的发展机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 1、设备的技术瓶颈      从早起的黑杆设备起到现在的连铸连轧设备,再生铜制杆设备也经过了几轮的迭代。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蜀虹生产线也已经有20年没有改进了。      相较于进口设备的连续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信息化实时跟踪、大压比稳定质量等方面,我们现有国产再生铜制杆设备做出的产品是远远不如进口生产线。 2、工艺的技术瓶颈      反射炉的炉型结构和断续生产模式导致了铜水的杂质和氧含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是不如进口生产线,主要表现为氧化、还原不彻底,操作控制粗犷。国产设备生产全过程靠熟练师傅凭经验调控,无法精准的控制温度和氧含量。进口生产设备在各个关键工艺控制点有监控温度、压力,流量等重要指标实现参照调控。 3、同质化竞争     目前国内的再生铜制杆企业大部分产品销售电缆厂。电缆厂对电性能要求高,出于成本考虑对加工性能可以让步接收。由于加工性能的瓶颈,现在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无法突破,大部分再生铜制杆企业只能通过低价竞争,形成行业内卷化。 二、再生铜制杆的思维认知改变 1、传统生产方式以经验为主导思维和技术瓶颈。 再生铜杆的生产分熔炼除杂、铸造冷却,轧制等三个工序,传统的思维强调熔炼除杂的重要性,忽视了最重要的铸造冷却工序,产品的加工性能由铸造工序的冷却结晶决定。铸造工序的技术提升应该是生产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 国产设备由于投资门槛低,广受生产企业欢迎,形成了低投资高产量的认识。由于低廉的国产设备不具备生产线的数据化,自动化生产,工艺控制点无法监控及调整,导致生产只有数量,没有质量。 2、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再生铜杆质量。 国产设备在几轮的迭代中,为迎合生产企业生产效率的要求,只是不断的提升产量,在提升质量上没有改进。 再生铜杆的质量核心在于铸造结晶的过程控制,数据化自动化的调节冷却结晶能够更精准的调控整个铸造结晶的过程,打破了原有凭借操作工经验判断调节铸造结晶的方式,保证铸坯结晶形成的稳定性,减少了气孔渣孔,提升了加工性能。 3、改善氧化造渣除杂、还原新技术应用。 目前生产企业选用的造渣剂,纯度低,组合单一。高纯度复合型造渣剂有利于快速反应造渣节省能耗。 现有再生铜杆企业的多用树木还原,少部分企业使用天然气还原。其实天然气还原是比树木还原更加节能环保的。 》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发展机会【SMM铜峰会】 主题:新能源产业为铜导体带来的消费新机遇 嘉宾:江苏瀚叶铜铝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华清 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杆线发展论坛 上,江苏瀚叶铜铝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清为我们带来新能源产业为铜导体带来的消费新机遇的分享。他主要从新能源产业对铜箔、电线电缆的产品需求;电解铜和铜线作为原料对铜箔生产的影响;新能源行业对电线电缆行业的需求;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消费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新能源 传统能源:石油、煤炭为主体的能源 新能源:洁净煤、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空气能、海洋能、磁流体发电、超导能、生物质能等 导体材料:转子、导线、组建导体、热管、储能电池、变压器、逆变器、器件用铜等 新能源汽车用铜量,一辆纯电动汽车用铜量100~150kg。 CNFA电池容量不同,铜箔用铜不同,特斯拉model3 电池容量80.5kwh,用电解铜箔量约72.5kg。 预计 2025 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量 121 万吨 ,复合增长率 42%。电池铝箔 99 万吨,复合增长率 48% 。 复合铜箔:工艺流程示意图 》新能源产业为铜导体带来的消费新机遇【SMM铜峰会】 主题:铜冶炼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方向 嘉宾: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全国有色行业设计大师副总工程师 李绪忠 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矿&铜冶炼可持续发展论坛 上,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全国有色行业设计大师副总工程师李绪忠给大家带来了铜冶炼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方向的分享。铜冶炼厂废水分类、污酸处理技术、酸性废水处理技术、初期雨水处理技术、一般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以及发展方向等均是其介绍的角度。 铜冶炼厂废水分类 污酸处理技术 污酸蒸发浓缩+硫化法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热风将浓度低的污酸蒸发浓缩产出55%的浓缩酸,同时脱除污酸中的氟和氯。浓缩酸用硫化法除去杂质铜、铅、砷后,过滤得到纯净的浓缩酸,返到硫酸生产系统或其他生产系统使用。该技术已有工程案例。 特种纳滤膜法: 该技术是用0.5~5nm、表面ZETA电位为-5~-50mV的非对称膜将所有酸液进行膜分离,得到含重金属离子和少量卤离子的酸液,同时得到富集卤离子的废水。去除酸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得到净化稀酸,净化稀酸进行浓缩或回用于制备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该技术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提出。 “硫化+选择性分离离子膜”技术: 该技术是在污酸中投加硫化剂,先回收部分有价金属,再脱除砷;处理后的污酸在电场作用下,采用选择性分离离子膜对氟离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进行电电渗析分离,氟离子、氯离子脱除后得到的稀硫酸回用于生产;高氟氯废水采用中和+吸附处理回用或排放。该技术为北京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硫细菌还原硫酸盐”技术: 该技术采用氧化锌中和,在一定环境下,引入硫细菌,提供电子供体,硫细菌可以还原硫酸盐得到S2- ,去除重金属,氯化钙除氟,该法生化反应条件苛刻,且要牺牲酸度,是以排放为目的,氯离子不做要求。欧洲已有案例。 污酸中氟、氯及砷等重金属分离后,污酸资源化就能实现了,同时可回收重金属。 》专家分享:铜冶炼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方向【SMM铜峰会】 主题:2023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有色金属市场发展新方向 嘉宾: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 曾智华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分享了2023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有色金属市场发展新方向。其从全球经济形势与展望、控制通货膨胀仍是当务之急金融体系很可能再次受到考验、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趋势及主要决定因素、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含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展望、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含中国)发展的中长期结构性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其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在2.8%的水平上触底回升,2024年将小幅上升至3.0%。全球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7%降至今年的7.0%和2024年的4.9%,尽管下降速度比最初预期的要慢。 2023年初全球经济有所回暖,能源和食品价格近期有所下降。 中国重新开放对全球需求是一个强有力的拉动。 全球控制通胀仍是当务之急,预计在2023年和2024年通胀会逐渐放缓,但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胀将在2024年下半年之前保持在央行目标之上。 各国政策利率的提升比以往任何一个调节周期都要猛,海外金融体系很可能再次受到考验。监管机构应尽早采取行动,通过积极管理市场压力和加强监管,确保金融震荡不会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持续贬值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许多国家高通胀。预计2023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达到92美元/桶,天然气和煤炭价格将从2022年历史高位回落。预计2023年金属价格将下降15%。 主题:全球汽车供应链变革趋势 嘉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 师建华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带来了全球汽车供应链变革趋势的分享。其从产业发展趋势、汽车行业运行情况和汽车供应链变革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汽车竞争舞台具有全球化,巨大的汽车市场和开放的政策共同打造了全球化竞争舞台,中国品牌汽车向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占率超50%,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接近50%。 2022年汽车整车出口31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11.6%。 十四五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产销规模仍会保持高位。未来几年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市场稳增长依然是长期不变的趋势。 汽车产业将进入生态化发展新时代,并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能源变革与万物互联成为新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绿色发展、智能引领、个性驱动成为新能源产业的需求动力。 电动智能将成为供应链的主导,传统供应链体系将降低且逐步被新供应链替代。 主题:“双碳”背景下再生铜产业发展现状及机遇 嘉宾: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李士龙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士龙分享了绿色低碳助推我国再生铜稳健发展。疫情三年,再生铜行业有较大发展,新建、扩产、技改活跃,价格稳中有升。再生铜稳健发展是供应链上资源分配调整和市场的需求,国家对该产业“走绿色低碳之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从再生铜绿色发展的基本表现、再生铜绿色发展的基本特点、再生铜绿色发展的产业现状、再生铜绿色发展的前景展望等四个角度进行了分享。 主题:汽车及家电拆解在再生铜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标准 嘉宾: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  于可利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于可利介绍了报废机动车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废机动车回收处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发展现状与趋势是其主要探讨的方面。 主题:全球铜市场分析与展望 嘉宾: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国际矿业研究室主任 朱清 主题:铜合金线材的前沿科技成果与未来趋势 嘉宾: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 周 主题: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与对冲管理 嘉宾:上海期货交易所 商品一部高级经理 周力琛 主题: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材及管材智能加工技术 嘉宾: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士宏 主题: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组织性能调控 嘉宾: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张彦敏 铜产业大咖访谈 主持人: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总监 叶建华                    发言嘉宾:航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伟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琨邦国贸经理 吕东          上海靖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兼外贸部总经理 倪宏燕 》点击观看访谈回放视频 采标单位签约仪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将SMM的定价及数据等服务延伸到各个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如所有SMM体系的IOSCO一样,SMM定期会公布、签发、剔除采标单位,并对其进行授牌。在本次峰会上,SMM为2023年签约的采标单位隆重举行了授牌仪式,感谢这些企业对SMM的大力支持,对行业发展贡献的一份力量! 》2023年SMM铜采标单位签约仪式隆重举行!【铜峰会】 》点击查看获奖名单 》点击查看获奖名单 专家服务内容 投资并购机会:基于专家洞见,筛选行业及投资标的,甄别投资机会,协助尽职调查,制定投资方案。 战略规划咨询:基于公司业务特点,分析内外部变化,制定战略规划或转型方案,推动建立创新机制。 项目可行方案: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客观中立地提供、完善或评估项目的可行性方案。 市场信息评估:基于从业人士及受众的及时反馈,评估市场活动和营销方案的有效性。 竞争对手研究:基于一手调研,详细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业务、规划、成本、优劣等。 SMM专家服务标准流程 SMM专家服务合规体系 SMM致力打造严格有序、立体深入、动态及时的合规管理体系,以符合国内外监管机构对面向金融服务提供信息、咨询及研究的公司的监管标准。 专家端:利用信息调研、人才库检索和多方验证进行背景核查;提供各类合规事务培训,包括内幕交易、重大非公开的信息、反贿赂法和利益冲突等内容;事先签署合规协议和服务合同书。 客户端:新老客户合规沟通、专业培训、及时更新;签署合规监管标准的声明承诺;提供可定制化的合规审核流程,包括专家背景及数据等限制。 员工端:新员工入职合规培训,老员工及时更新培训;与客户的沟通合规要求及监测;内部系统、流程、项目、信息、财务的合规管理及审计。 》SMM30万+专家资源服务:专家访谈 会议路演 研究咨询 尽职调查 2-24小时快速响应! 三位一体的交易金融服务平台 安票达:为企业降本显著 未来可期 安票达贴现规模快速增长、降本显著 2022年1-12月,平台累计实现贴现超80亿,累计签约客户达750余户,节约财务成本近千万元; 2022年11月单月贴现额达11.3亿,23年3月16日单日贴现2.44亿; 上线至今,用户好评率100% 。 2023安票达的目标: 全年为安票达平台用户节约财务成本:3000万。 对接更多银行,为企业争取更低的贴现价格和更优的贴现体验。 利用有色网庞大客户数以及良好的客户关系,将创新模式普惠有色行业的每个角落。 安汇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现货交易神器 交易: 线上签订合同,交易一键转卖,轻松串联现货贸易链。 结算: 已对接中信、平安账户系统;对接上海清算所“清算通”,大额跨行,实时清算;转卖商货款自动收付结算;实时到账,不设限额,单证齐备。 交收: 电子仓单系统对接主流仓库,转卖商仓单自动过户;支持送货到厂后在线签收,确保货权交收。 累积签约企业超2100家丨累计安全交易超6000亿丨平均为每家交易企业降本增收超百万 保安全、真高效、降成本 》安汇达+安票达:大宗商品清算通为有色行业带来全新线上现货交易模式 为企业降本显著 》SMM新品发布会 SMM铜产业考察团 供需洽谈会 名企洽谈 • 供需洽谈会是一直被大家期待的环节之一,SMM专门安排2个半小时的时间,让大家介绍各自的业务和展示产品,交换名片,相互交流,促成交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以及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的招待晚宴——恒邦之夜上,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纪旭波和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卢嘉龙为晚宴致辞。晚宴现场不仅有美食、美酒、还有优美的歌舞表演。晚宴现场还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现场颁发了2023年度SMM优质“金管家”供应商十强和2023年度SMM铜棒线材杰出供应商十强等奖项。晚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峰会预告: 4月26日 再生铜产业发展论坛、铜矿&铜冶炼可持续发展论坛、铜杆线行业发展论坛、高性能铜基合金材料发展论坛 四大论坛将同步进行,敬请关注SMM现场直播! 部分现场花絮 部分参会嘉宾签到留影 铜产业招待鸡尾酒会 为感谢铜行业同仁的支持,同时也给现场嘉宾们接风洗尘,4月24日晚,SMM特意举办了铜产业招待鸡尾酒会。 轻歌曼舞、琴声悠扬、觥筹交错中,老友相聚再添新友,享受优雅舒适的环境的同时,拓展了新的生意圈,结识了平日接触不到的大佬! 两全其美,不负自己不负卿!美哉美哉! 》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 技术贴:新能源行业对电磁线的技术需求趋势【SMM铜峰会】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4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杆线发展论坛 上,先登高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熙云就新能源行业对电磁线的技术需求趋势进行了讲解。他主要从新能源电机绕组基本要求、800V平台驱动电机扁线要求、漆包扁线的技术发展趋势和1000V以上驱动电机绕组线的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新能源电机绕组基本要求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普通的工业电机有几点不同: 1、乘用车的空间有限,电机体积太大会占用有效荷载空间,重量太重影响荷载能力和续航里程,所以要求驱动电机的体积越小越好; 2、新能源驱动电机要更加高效节能,所以必然要采取PWM调制的变频器驱动,而且频率越来越高,要求绝缘具备足够的耐高频脉冲能力; 3、对线路损耗非常敏感,驱动电压不断提升,要求绝缘具备足够的耐高压能力; 4、汽车运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时刻处于额外震动、湿热、高低温冲击,并且经常有过载情况发生,要求绝缘具备优异的耐高温和抗过载能力。 以上是新能源驱动电机的主要特征,不同结构的设计可能带来对电机绝缘的特殊要求,比如耐油、耐水、耐焊接等。 驱动电机轻量化 1、扁平化 2、减小绝缘厚度 3、减小导体R角(层数越多,第2,3项影响越大) 可靠性——击穿电压: 对于圆形导线的绕组,通常是散嵌的方式装入铁芯,每匝线在槽里随机分布,存在首末匝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所以匝间电压可能等于或接近额定电压。500V以内的电机主绝缘导线的匝间耐压设计,从可靠性考虑,需要到寿命终点时,应至少达到2x500V=1000V,由于在寿命终点时,耐压能力约为初始值的十分一,所以要求绕组线的初始击穿电压应高于10000V。对应IEC标准的加厚漆膜(Grade III)漆包线,其高温电压的要求是≥5700V,要稳定保持击穿电压高于10000V,至少需要超厚漆膜(Grade IV)的漆包线,在早期的生产工艺条件下,超厚绝缘的漆包线在加工上难以保证一致性,所以某日企采取在漆包线上增加挤塑涂层的方案,使绝缘厚度达到0.4以上,单侧耐压超过1万伏,实现了高压驱动电机。 可加工性——焊接性: 不同的涂层对应不一样的焊接工艺,漆膜的交联固化需要为焊接留有足够裕度,防止焊接起泡、碳化。 TIG焊必须采用无氧铜 激光焊接优先采用无氧铜,也可有选择地选用低氧铜 电阻焊、超声波焊接等可以用低氧铜 800V平台驱动电机扁线要求 I型绝缘:要求在整个寿命周期无局部放电;未进行耐电晕改性的涂层在发生局部放电后寿命急剧缩短。 IEC 60034-18-41论述,I型绝缘结构通常用于额定电压700V以下,具有散嵌绕组的旋转电机。 不考虑绝缘老化,非耐电晕漆包圆线用于I型绝缘时,400V以下风险较小(过冲电压按1.5x)。 800Vx1.5=1200V,PDIV rms(有效值)应高于1200 V.(减小变频器到电机的电缆长度,可以有效抑制过冲电压——多合一系统) II型绝缘:在整个运行寿命期间绝缘结构的任一部分经受局部放电。 IEC 60034-18-42论述,II型绝缘结构通常用于额定电压700V及以上且具有成型绕组的旋转电机。 根据GB/T 22720.2-2019标准描述,如果匝间绝缘在1.5xUturn条件下无局部放电,可以认为匝间绝缘鉴定合格。 不同工艺的比较: 绕包:漆包+亚胺薄膜+(玻璃丝包) 挤塑:特氟龙、Peek等 漆包:AI耐电晕、PI+AI耐电晕、PI耐电晕等 提高PDIV,使其高于正常运行电压,耐电晕涂层抵抗过冲电压产生的局部放电。 PEEK在新产品的初代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异的耐油水性能、耐热性和柔韧性(可加工性),可以完全满足油冷驱动电机的特殊要求。在产品迭代过程中,PEEK材料高昂的成本、低附着性,材料稳定性,以及与浸渍漆的不相容性(难附着),都需要解决。    漆包扁线的技术发展趋势 1)超厚漆膜的可靠性 2)高耐压的技术指标 3)偏心度 提高可靠性 1、涂层均一性(偏心度)=涂层厚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采用截面显微测试法) 4)柔韧性和附着性 1、柔韧性可加工性:极限弯曲能力可以改善发卡(Hair-pin)的端部长度;防止在整形时漆膜局部受力开裂。 改善柔韧性的途径:a. 采用高柔韧性漆包线漆,如聚酰亚胺、改性聚酰胺酰亚胺等作为主涂层,复合高柔韧性聚酯亚胺等;b. 选择合适的固化程度,通常较低的固化程度可以改善柔韧性;c. 用发卡成型机模拟客户成型情况,快速确定工艺条件。 2、附着性可加工性:防止在整形时漆膜局部受力开裂;防止端部漆膜发生回缩。 改善附着性的途径:a. 采用高附着性底漆,如高附着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漆;b. 绝缘漆优异工艺点的选择,如聚酰亚胺在不同固化度下的附着性变化确认。 5)耐油水 6)耐磨性 7)零针孔解决方案 8)高PDIV和耐电晕 漆包线生产流程示意图 漆包线工艺特征 涂敷有溶剂漆,利用带溶剂状态的低粘度产生对导体的湿润性,之后进行高温蒸发和交联反应,形成完整的涂层。 缺点: 固含量低,溶剂量大,需要更长的溶剂挥发时间,成本高;R角包覆能力差。 固含量高,溶剂量小,湿润性差,漆膜与导体附着差,漆膜连续性差。 需要“薄漆多涂”,800V驱动电机用扁线目前涂敷道次已经≥30遍。 1、溶剂气泡 1)固含量低,溶剂量大,挥发来不及; 2)涂敷不均匀,膜厚的地方溶剂不能及时挥发; 3)其他原因,如吸潮 溶剂气泡机理 局部太厚除了溶剂挥发造成空洞,导体表面的轻微擦伤携带的空气也难以在蒸发区逸出,进入固化区形成空洞 2、空气气泡 1)导体缺陷——两种解决方案,a. 湿润性、浸润、热熔等;b. 高延展性,不破溃 2)漆液夹杂——粘度越高越严重,a.合适的粘度;b.改进涂漆装置;c.改进工艺条件 3、导电异物 1)氧化皮 2)碳化物 ——a.作业方式调整;b.隔离装置;c.过滤 4、尖duan放电 1)铜粉 2)气孔 3)杂质 a.选择优质铜杆 b.减少加工过程损伤 在线检测 针孔检测:记录针孔的值与产生的时间和位置。 电压0-3000V可调 粒子检测:区别粒子的高与宽,并可以记录每一个粒子的值与产生的时间和线长,按宽边窄边分别记录 尺寸检测:同时检测宽边、窄边。超范围报警,每分钟记录。 零针孔交付 1000V以上驱动电机绕组线解决思路 1)增加层数:国内的扁线驱动电机跳过2层的方案从4层起步,现在已经有多家实现8层方案量产。更高层数如12层则由于工艺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增加层数对提高电机的高速性能是显而易见的,层数增加可以降低匝间压降。 2)增加膜厚:≥300μm(双侧) 3)PI耐电晕:PDIV rms≥1200V (PDIV vp≥1700V) 耐电晕寿命≥650h(±1650v,155℃,20Khz,100ns) 4)多层复合线: 多层复合扁线可以增加导体在高频条件下的有效导电面积,降低损耗,提高效率。 其缺点是加工成本较高,焊接工艺和成型工艺有较大难度。 5)力兹线:多股绞合绕组线,可以更均匀分布电流,进一步降低集肤效应影响。 力兹线,特别是力兹扁线应用于驱动电机,需要进一步研究扁线生产工艺和绕组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阅读: 》【铜峰会直播】铜市供需和价格预测 全球经济新格局下金属市场新方向 商品市场风险与对冲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视频直播

  • 家电用铜量及密度现状及前景 铝代铜并不易 面临三大挑战!【SMM铜峰会】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4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矿&铜冶炼可持续发展论坛 上,SMM高级咨询顾问李蒿就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国铜铝替代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分析。她先介绍了相关行业背景,然后对家电用铜密度现状进行了展望,最后谈到了铜铝替代面临的挑战。 行业背景 凭借明显的价格优势,以及良好的物理性能和丰富的储量,铝对铜造成明显的替代威胁。 2022年家电用铜量为207万吨。未来在外需走弱,国内地产行业下行趋势不变的情况下,家电用铜前景并不乐观。 家电是第二大铜消费领域。未来家电用铜降低,原因是:1)海外需求降低。在美国财政补贴退出以及高通胀的经济背景下,海外消费者居家需求下行。作为出口的重要指标-国内制造业PMI分项:出口新订单,在2021年中下降至50荣枯线以下。2)内需降低。目前经济景气度不高,消费者购买力较弱,且伴随地产行业的周期性下行,消费者配置或更新家电的意愿也有所走弱。尽管国家政策强调房地产的支柱作用,但经济内生结构矛盾下,市场对地产下行风险的预期只是有所改善,但并未扭转其下降的方向。 家电用铜密度现状及展望 综合因素评估,家电行业整体用铜密度呈下降趋势。核心家电中,换热器用铜密度最高,空调次之,最后是洗衣机。 SMM重点从家电领域的用铜密度方面,分析家电行业的用铜需求变化。家电行业的用铜密度主要受到3个因素影响,分别是微型化、铜替代和家电功效提升,前两者会导致用铜密度降低,后者会导致用铜密度提高。 SMM重点分析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三大家电的用铜密度和变化趋势。空调的主要用铜零部件是冷凝器、蒸发器、内外连接管和电机。其他用铜零部件如内部连接管、消音器、四通阀等。 空调行业正在经历明显的管径变细、管径变薄、用其他材料代替铜的趋势,用铜密度遭遇较大挑战。 空调用铜密度降低因素分析: 四大主要用铜零部件的用铜密度,正在受到微型化和铜替代趋势的威胁。微型化包括管径变细和管壁变薄。比如冷凝器管径正在从主流的9毫米管径,转变为7毫米。大部分零部件都在面临铝材料替代的风险,电机尤为明显。其他部分零部件也有钢材替代趋势,如消音器、四通阀等。 新版能效政策对空调制冷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拉动新的用铜需求增长。 空调用铜密度增加因素分析: 2019年空调行业推出新的能效政策,提升对空调制冷效率的整体要求。空调要提升制冷效率,就要增加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的用铜量,会使空调整体用铜量提高6-14%。6%是3级提高到1级,14%是4-5级提高到3级。 2010-2020年,冰箱换热器经历了全铜到全铝的转变,用铜密度大幅下降。 冰箱用铜密度降低因素分析: 2010-2020年,冰箱经历了明显的铜替代现象。市面上大部分铜制换热器被铝制换热器所取代,使冰箱用铜密度大幅下滑。 冰箱用铜密度在过去十年经历断崖式下跌,未来将保持平稳。 冰箱用铜密度变化趋势: 2010-2020年,单电机洗衣机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拉低用铜密度,但影响有限。 洗衣机用铜密度降低因素分析: 洗衣机的用铜零部件是电机。2010-2020从双电机变单电机,但对铜密度的影响有限,1.1公斤/台变1.02公斤/台。且未来,部分高端洗衣机还是会用双电机,所以未来用铜密度会有所回升。 洗衣机用铜密度总体保持平稳,未来将小幅上扬。 铜铝替代面临的挑战 目前铝替代铜面临碳排、客户意愿度及技术难度三大主要挑战。 在碳排政策影响下,铜的碳排优势较明显,而铝的成本优势被弱化,碳排政策可能会抑制铝替代铜的进程。 碳排政策对铜铝替代的影响: 电力行业碳排占比最大,面临巨大碳减排压力。 2022年中国各行业碳排占比情况: 与铝相比,铜的碳排放量更低,是实现减碳目标的良好材料。 电解铝行业火电铝占比约为78%,另外以水电等清洁能源为主,近几年来国内清洁能源电解铝占比逐年上升,2022年国内电解铝单吨煤炭消耗量约为3.2吨。 相关阅读: 》【铜峰会直播中】铜市供需和价格预测 全球经济新格局下金属市场新方向 商品市场风险与对冲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视频直播

  • 大咖访谈:铝企ASI认证的难点何在? 国内是否需要与国际接轨?【SMM铝峰会】

    SMM4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 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 -主论坛 访谈环节,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春明就铝业管理倡议组织(ASI)认证新旧版本差异以及国内企业认证ASI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点击观看现场视频回放 SMM伦敦办总经理 王彦臣:2022年ASI出行第三版标准,同老标准主要差异是什么?从2023年6月1日开始所有企业要通过新标准的ASI认证,对于国内企业来讲,认证的难点是什么? 董春明: ASI认证是铝价值链可持续性标准的认证,简言之为ESG的标准,相当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团体标准。核心是两个标准,一是绩效标准认证,给企业贴上可持续发展的标签,证明企业可以负责任生产;二是监管链标准认证,对产品的输入和输出进行监管,保证产品在ASI认证的企业之间进行流转,保证从源头矿山、铝土矿开发到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沿着供应链进行传导,对产品的输入和输出贴上可持续的标签,从而企业认证和产品结合在一起,更有可追溯性,而且经过第三方验证,具可信度。 实际上是标准的标准,体系的体系。特点是国际化,因为目前在全球以七种语言五十多个国家推进,另外一个是经过第三方的认证,信息进行披露,具有严肃性和可信度。 ASI从老版本已经发展到第三版,从2018年开始总体来看是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在审核这个环节,对碳排放信息披露和核算也更加严格,已经有明确的时效性的目标。原来只规定了范围一、范围二的企业边际内的碳排放,现在按新版要求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同时要披露企业碳排放的强度,即产品的碳足迹,涉及到范围三,要求更加明确。 为电解铝设置了基准值,2021年以后生产的电解铝厂,产品的碳足迹必须达到11吨,老的电解铝厂2021年之前投产的电解铝厂要求在2025年达到13吨,2030年达到11吨碳排放;同时,要求老铝厂要证明在过去的3年当中降低了10%的碳排放。同时,要求企业在未来制定有时效性的目标。ASI具有包容性,体现了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把碳排放的标准定的非常低,考虑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所以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调整,碳足迹要求更严,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更严格。 信息披露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挑战比较大,因为披露做的不够。在社会责任方面,特别是员工的权益维护、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即“人”的方面企业做的还不够。 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企业共性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行业的标准要求。国内已经有六十多家企业成为ASI的成员,大概有一半以上已经通过ASI的双认证,治理比较好的企业在实施ASI认证以后对企业的治理有比较大的改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通过认证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碳排放达标对一些煤电企业可能是实现不了的,有待于通过其他的方式进入到ASI的供应链。 对于企业认证ASI,在内部治理、合规性方面对企业来说有些挑战,碳排放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王彦臣:大部分认证为国际认证,国内是否有必要推出一种认证与国际接轨? 董春明: ASI是一种国际认证,是平衡的一个结果,是国际标准,是产业链的标准,团体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存在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或某一种产品设置的壁垒,具有共同价值。ASI具有对其他标准(平行的标准)进行协调、互认(ISO系列、欧盟的标准都被ASI承认)的原则,同时ASI也与中国的一些标准协调(双方对标准进行评估,论证之后可以进行协调),国内一些特色标准可以与其进行协调。当然,国内标准被世界、国际所承认,成为全球公认的标准需要一个过程,比如需要有世界的语言,世界的参与,共同认可才能实现。 中国对外开放,特别是铝行业,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双循环这条道路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跟国际接轨是我们来时的路也是未来的路,积极融入国际的供应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逐步推进标准、规制、管理等制度性开放。与国际接轨,标准是一个前提。 相关阅读: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主论坛视频直播回放

  • 碳交易时代到来 如何进行碳资产管理? SMM从四个维度为您解忧!

    SMM4月25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 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 -主论坛 上,由SMM伦敦办总经理 王彦臣 主持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全球低碳铝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主题,UC Rusal-Market Intelligence Director Inga Simonenko 、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春明 、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市场研究部副总经理 姚希之 、SMM高级副总裁 胡健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点击观看现场视频回放 王彦臣: SMM在碳排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和项目,SMM可以带给行业哪些建议? 胡健: 过去几年,SMM主要针对中国整体的碳排水平、碳排曲线,中国钢铁、硅等高耗能行业对应的碳排水平做了研究。通过这些项目,SMM理清了国内整体不同企业、不同规模、不同产品之间碳排的差异。SMM正在积极同行业内一系列公司合作,希望未来能更好的帮助大家进行碳资产管理,SMM认为碳资产管理从四个维度出发。 首先是算碳,SMM已与全球最大的认证机构SGS建立合作,未来SMM会在平台为大家提供碳排计算器,企业可以自行计算碳排水平,同时SMM也可以为需要计算碳排的企业答疑解惑。 其次是认证,SMM已与全球最大的认证机构SGS、第二认证机构必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帮助大家把各自的碳排认证的更清楚、更准确。同时,这些机构是全球化覆盖,其计算、认证的碳排水平是被欧盟、国内认可的,方便企业在未来认证碳的道路上更加高效。 第三是降碳,很大程度上技术是关键,对于工艺的提升、技术水平的提高,能耗的降低,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的。同时,对于电解铝行业来说人员是产生碳的主要来源,目前SMM已成立新能源事业部,与风光储龙头的一些企业进行探讨,希望更多将其引入帮助有色行业中高碳排生产企业中,协助其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降低碳排水平。 第四是交易碳,若碳排不达标或仍高于未来标准,需要买碳。对于做的比较好的企业有富余的碳汇可以拿出来交易,目前SMM一方面对接需要买碳的企业,同时联系有碳富余的企业,帮助大家在需要交易碳时可以轻松、高效、快速找到碳源,实现降碳、碳足迹的目标,这也是接下来SMM希望针对有色行业在降碳的环节、碳资产管理,碳计算、碳的认证、交易碳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相关阅读: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主论坛视频直播回放

  • 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发展机会【SMM铜峰会】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4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杆线发展论坛 上,原中国金属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副总裁、福州丹文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铜专家黄伟萍分享了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机会。他主要从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再生铜制杆的思维认知改变、再生铜制杆未来的发展机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再生铜制杆面临的难题 1、设备的技术瓶颈      从早起的黑杆设备起到现在的连铸连轧设备,再生铜制杆设备也经过了几轮的迭代。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蜀虹生产线也已经有20年没有改进了。      相较于进口设备的连续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信息化实时跟踪、大压比稳定质量等方面,我们现有国产再生铜制杆设备做出的产品是远远不如进口生产线。 2、工艺的技术瓶颈      反射炉的炉型结构和断续生产模式导致了铜水的杂质和氧含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是不如进口生产线,主要表现为氧化、还原不彻底,操作控制粗犷。国产设备生产全过程靠熟练师傅凭经验调控,无法精准的控制温度和氧含量。进口生产设备在各个关键工艺控制点有监控温度、压力,流量等重要指标实现参照调控。 3、同质化竞争     目前国内的再生铜制杆企业大部分产品销售电缆厂。电缆厂对电性能要求高,出于成本考虑对加工性能可以让步接收。由于加工性能的瓶颈,现在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无法突破,大部分再生铜制杆企业只能通过低价竞争,形成行业内卷化。 二、再生铜制杆的思维认知改变 1、传统生产方式以经验为主导思维和技术瓶颈。 再生铜杆的生产分熔炼除杂、铸造冷却,轧制等三个工序,传统的思维强调熔炼除杂的重要性,忽视了最重要的铸造冷却工序,产品的加工性能由铸造工序的冷却结晶决定。铸造工序的技术提升应该是生产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 国产设备由于投资门槛低,广受生产企业欢迎,形成了低投资高产量的认识。由于低廉的国产设备不具备生产线的数据化,自动化生产,工艺控制点无法监控及调整,导致生产只有数量,没有质量。 2、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再生铜杆质量。 国产设备在几轮的迭代中,为迎合生产企业生产效率的要求,只是不断的提升产量,在提升质量上没有改进。 再生铜杆的质量核心在于铸造结晶的过程控制,数据化自动化的调节冷却结晶能够更精准的调控整个铸造结晶的过程,打破了原有凭借操作工经验判断调节铸造结晶的方式,保证铸坯结晶形成的稳定性,减少了气孔渣孔,提升了加工性能。 3、改善氧化造渣除杂、还原新技术应用。 目前生产企业选用的造渣剂,纯度低,组合单一。高纯度复合型造渣剂有利于快速反应造渣节省能耗。 现有再生铜杆企业的多用树木还原,少部分企业使用天然气还原。其实天然气还原是比树木还原更加节能环保的。 三、再生铜制杆未来的发展机会 1、旧设备的技改 在现有连铸连轧设备上进行技改,把原有铸坯面积从2300平方毫米增大到3800平方毫米,配合工艺控制点的数据收集精细控制铸坯的冷却结晶形成,从而提升再生铜制杆的加工性能。按照流程化的精炼控制,使铜含量和氧化量均一、稳定。达到接近进口生产线产品的效果。 2、双碳时代的新机遇 目前世界500的公司对再生铜为原料的产品采购是可以以电解铜为定价标准的。如果再生铜为原料的产品能无限接近电解铜为原料的产品,那么再生铜生产企业就可以享受碳税红利。例如我们再生铜杆企业提高产品的含铜量,把杂质元素控制在500ppm范围(采用不加铅的工艺),通过技改或上新设备把铜杆拉丝新能提高,产品质量与电解铜为原料的铜杆就十分接近。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变革提升质量,抓住属于再生铜行业的专属红利是未来非常确定的机会。 3、新生产线的技术革新 炉前的布局改造和炉型的重新设计使得前段的熔化除杂等工艺能够稳定、连续,均一性提高。铸轧阶段使用最新的自动化控制加大压比生产线,使得产品加工性能提高。 整条生产的重新设计使得产品质量可以达到甚至超越现有进口设备的产品质量。 4、新生产线的引进 再生铜杆都有存在铜丝退火性能不均匀的问题,主要是再生铜杆微合金化问题形成,金相结构问题存在。最新的意大利微轧机设备,采用冷态φ8㎜铜杆进行轧制,轧制产品φ2.6-φ1.3mm铜丝,每小时产量5吨左右,电功率90千瓦,合理利用轧制热自动退火,温度达到500多度,不用电加热,轧制成本与8拉3相同,每吨节省电退火成本150元/吨,解决了重塑再结晶的工艺,达到退火均匀的效果。欧美线缆企业大部分使用微轧机,有别于传统粗线径产品(8拉3),因少用拉丝机,在加工成本上有综合优势。 四、综述 目前再生铜制杆的生产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同样的生产设备,产品质量不稳定。同质化竞争严重,主要靠价格解决问题。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的提升是现在所有再生铜制杆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国产设备能进行改造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摆脱低价竞争的局面。把产品往其他精深加工领域延伸,最终使企业受益。 相关阅读: 》【铜峰会直播中】铜市供需和价格预测 全球经济新格局下金属市场新方向 商品市场风险与对冲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视频直播

  • 专家分享:铜冶炼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方向【SMM铜峰会】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4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SMM(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 - 铜矿&铜冶炼可持续发展论坛 上,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全国有色行业设计大师副总工程师李绪忠给大家带来了铜冶炼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方向的分享。铜冶炼厂废水分类、污酸处理技术、酸性废水处理技术、初期雨水处理技术、一般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以及发展方向等均是其介绍的角度。 铜冶炼厂废水分类 污酸处理技术 污酸蒸发浓缩+硫化法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热风将浓度低的污酸蒸发浓缩产出55%的浓缩酸,同时脱除污酸中的氟和氯。浓缩酸用硫化法除去杂质铜、铅、砷后,过滤得到纯净的浓缩酸,返到硫酸生产系统或其他生产系统使用。该技术已有工程案例。 特种纳滤膜法: 该技术是用0.5~5nm、表面ZETA电位为-5~-50mV的非对称膜将所有酸液进行膜分离,得到含重金属离子和少量卤离子的酸液,同时得到富集卤离子的废水。去除酸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得到净化稀酸,净化稀酸进行浓缩或回用于制备聚合硫酸铁絮凝剂。该技术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提出。 “硫化+选择性分离离子膜”技术: 该技术是在污酸中投加硫化剂,先回收部分有价金属,再脱除砷;处理后的污酸在电场作用下,采用选择性分离离子膜对氟离子、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进行电电渗析分离,氟离子、氯离子脱除后得到的稀硫酸回用于生产;高氟氯废水采用中和+吸附处理回用或排放。该技术为北京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硫细菌还原硫酸盐”技术: 该技术采用氧化锌中和,在一定环境下,引入硫细菌,提供电子供体,硫细菌可以还原硫酸盐得到S2- ,去除重金属,氯化钙除氟,该法生化反应条件苛刻,且要牺牲酸度,是以排放为目的,氯离子不做要求。欧洲已有案例。 污酸中氟、氯及砷等重金属分离后,污酸资源化就能实现了,同时可回收重金属。 酸性废水处理技术 1) 石灰中和法 石灰中和法是向重金属废水中投加石灰乳(Ca(OH)2),使重金属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分离。对于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可以采用一次中和沉淀,也可以采用分段中和沉淀的方法。一次中和沉淀是一次投加碱,提高pH 值,使各种金属离子共同沉淀。分段中和是根据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pH值下沉淀的特性,分段投加碱,控制不同的pH 值,使各种重金属分别沉淀,有利于分别回收不同金属。该技术流程短、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处理成本低廉、便于回收有价金属的特点。各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Cu 98~99%、As 98~99%、F 80~99%、其他重金属离子98~99%。该技术适用于含铁、铜、锌、铅、镉、钴、砷废水的处理,该技术不适用于汞的脱除。 2) 、石灰-铁盐(铝盐)法  石灰-铁盐法是向废水中加石灰乳(Ca(OH)2),并投加铁盐,如废水中含有氟时,需投加铝盐。将pH调整至9~11,去除污水中的As、F、Cu、Fe 等重金属离子。铁盐通常采用硫酸亚铁、三lv化铁和铁盐,铝盐通常采用硫酸铝、氯化铝。该技术除砷效果好,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操作方便,可去除钒、锰、铁、钴、镍、铜、锌、镉、锡、汞、铅、铋等,可以使除汞之外的所有重金属离子共沉;但砷渣过滤困难。各种金属离子去除率分别为:Cu 98~99%、As 98~99%、F 80~99%、其他重金属离子98~99%。  该技术适用于含砷、含氟废水的处理。 酸性废水处理技术及评价 初期雨水处理技术 初期雨水来源、水质及污染特征: 来源:降雨初期时的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厂房屋面、厂区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下表为180d内本冶炼厂初期雨水水质监测结果。污染特征:可以看出初期雨水水质已经超出直接排放水体水质标准,携带的污染种类多且难于控制。主要污染物为pH值、重金属、悬浮泥沙等污染物,并且含有砷。 初期雨水处理技术: 1)混凝沉淀(含磁混凝) 2)石灰铁盐除砷 3)硫化剂、重金属捕捉剂、生物制剂去除除重金属 一般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一般生产废水处理常用技术: 1 )净化+膜法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净化+膜法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是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对一般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处理后水质达到工业循环水的标准,回用于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除盐产生的浓盐水回用于冲渣等,不外排。膜分离技术是利用高压泵在浓溶液侧施加高于自然渗透压的操作压力,逆转水分子自然渗透的方向,迫使浓溶液中的水分子部分通过半透膜成为稀溶液侧净化水的过程。其工艺过程包括盘式过滤或精密过滤、微滤或超滤、反渗透等。 反渗透系统产生的淡水回用于生产线,浓水可独立处理后排放,也可将浓水排入废水调节池进一步处理。该技术工艺流程短,减少占地面积。全过程均属物理法,不发生相变。 2) 废水除油技术 含油废水先经隔油池回收浮油,再进行第二步油水分离,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及粗粒化油水分离法等。 废水除油可使用融合多种除油技术,集污水的预处理、油水分离和油的回收于一体的高效油水分离装置。出水含油低于5mg/L。 该技术适用于萃余液、反萃废水等含油废水的处理。 3) 一般废水处理常用技术评价 一般废水处理新技术 1 )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废水  电絮凝法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以石墨或其他材料为阴极,在电流作用下,铝、铁等金属离子进入水中与水电解产生的氢氧根形成氢氧化物,氢氧化物絮凝将重金属吸附,生成絮状物,从而使水得到净化。 该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不需要使用药剂,维护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该技术电源性能有待改善,目前只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重金属废水,产生的二次固体废弃物较多,易造成二次污染。 2 )微生物法处理重金属废水 微生物处理法是利用细菌、真菌(酵母)、藻类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或积累废水中的重金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重金属离子从微生物体内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微生物法处理重金属废水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及沉淀作用。微生物法处理重金属废水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有以下优点:运行费用低,生成的化学或生物污泥量少;去除极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效率高;操作pH 及温度范围宽(pH3~9,温度4~90℃);高吸附率,高选择性。技术研发重点集中在菌种的分离提取、基因工程菌的构造、混合菌的培养、优势菌的筛选、培养、驯化等方面。 废水处理零排放处理技术 综合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路线 1、除硬度:采用CO2+NaOH脱钙软化,树脂深度除硬度; 2、除COD:采用高级氧化技术; 3、脱盐淡化:采用高压海淡膜+碟管式反渗透浓缩,辅以中低压卷式膜对产水进行脱盐; 4、蒸发结晶:采用硫酸钠三效结晶+冷冻结晶+氯化钠单效结晶+杂盐干燥进行盐硝分离。 发展方向 废水、初期雨水的收集: 1)废水从埋地自流输送发展为压力输送 2)初期雨水分区域多点收集后统一输送 3)屋面初期雨水收集与地面初期雨水分质收集 4)塑料排水明渠成套产品应用于雨水收集 分子筛技术净化污酸: 首先,去除悬浮物后的污酸加入分子筛(硅铝酸盐)吸附氟、氯,然后用改性分子筛(硅铝酸盐,里面负载铁离子)吸附砷及重金属,得到相对纯净的污酸。 吸附量25%-28%,目标物去除率可达95%到98%,分子筛吸附饱和后,用浓硫酸解吸,重复使用。 该技术有长沙达诺智能科技公司提出,目前进入扩大试验阶段。 硫酸钠制酸碱技术(双极膜) 双极膜电渗析(BPED)是一种利用离子在直流电场下迁移作用的电化学分离过程。双极膜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呈离子状态的溶质和溶剂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产品: 80g/L的氢氧化钠 98g/L的硫酸 石膏渣的提纯技术应用可行性 清华大学化工系持续开展 “固固分离平台技术”研发,研究难处理大宗工业固废和贫杂资源的高效分离,在工业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钛石膏、氟石膏等)全面除杂、难处理贫杂矿或冶金渣(磷、钛、锰、铁、镍、贵金属等)富集分离等方面取得突破,正与相关单位合作推进产业应用。该技术也可望用于其它贫杂无机资源的廉价高效分离富集。 原料:工业固废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钛石膏、氟石膏等); 产品:高纯石膏:纯度≥98%, 白度≥90,Cl-≤200ppm;  除杂成本:100-150(原料级)-200-250(填料级)元/吨;(注:不含烘干或焙烧成本) 售价:>500(原料级)-800(填料级)元/吨;  投资:1000-2500 万元(1-10 万吨/年);年利润:500-3000 万元,1-2 年收回投资。 高级氧化技术运用 废水深度处理时应去除COD,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 臭氧催化氧化法、臭氧双氧水法、电化学催化氧化法、多维电解吸附法。 相关阅读: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铜业峰会视频直播

  • 大咖访谈:铝企如何实现双碳目标、解决能源供给稳定性? 风光电发展潜力大!【SMM铝峰会】

    SMM4月25日讯:在SMM主办的 2023 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 -主论坛 上,由SMM伦敦办总经理 王彦臣 主持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全球低碳铝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主题,UC Rusal-Market Intelligence Director Inga Simonenko 、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春明 、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市场研究部副总经理 姚希之 、SMM高级副总裁 胡健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点击观看现场视频回放 王彦臣: 俄铝是非常有名的铝企,其铝产品碳排放量非常低,目前俄铝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程度以及未来在减排方面有哪些新的策略? Inga Simonenko: 俄铝的冶炼厂采用不同的冶炼技术,研发部门研发了一种新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量,这也是目前减排的重要工具。单位铝的碳排放量大概是2.3吨,今年可能会降低30%左右。 在两年前提出了近零排放的技术,这是一个新的冶炼技术,俄铝会采用新能源作为铝的能源消耗,这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项目。 王彦臣: 中国国内电解铝企业仍然在很大部分依赖煤电的状态下,如何实现碳达峰、减碳? 姚希之: 目前中国的天然的能源结构是无法规避的,无论从中国还是全球来看,未来绿色化、减碳、降碳的共识话题是不会改变的。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铝的这种能源结构会让我们在我未来的一段时期探索如何在能源端、生产端通过技术上的改造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近几年在网电的配置当中,新能源的出现已经在为一些企业的减碳做出了一些好的帮助和支撑,只不过碳足迹的跟踪以及标准的设定还没办法体现在铝产品中。公司在内蒙新建的项目未来会在光伏能源和网电方面形成新的能源供给和补充,来进一步降低对火电的依赖。目前同俄罗斯、欧洲国家相比,我国降碳的路径不一定会完全依赖水电。因为清洁能源水是较好的能源之一,从我国的地域、布局条件来看,光伏、风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家在未来的五年期间新能源的投资布局跟铝产业的分布处于吻合,随着未来标准的完善,企业自身设备的改造进行降碳努力,从能源端口风、光伏比例的增加,水电比例增加,进一步为铝工业的降碳做出努力。 王彦臣: 从能源供给,稳定性很重要,电解铝需24小时、365天一直运作,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状态下,将来稳定性如何解决? 姚希之: 目前确实有客观原因的制约,云南、四川电力不足给铝行业带来很大挑战。对电解槽电流强度、负荷的管理,与之前相比有进步之处,对电解槽电流强度、负荷的调整减少高峰用电时能源消耗,在低峰用电时加强产量的回追。 能源供给稳定性,需要通过电网构架来协调,无论风能还是光能的输能稳定性对于电解铝来说不能100%依赖这种电能,从国家电网布局来考虑,通过配比、优化的能源结构对电解铝减排进行支撑,需要铝行业公司与发电端、电力公司等共同探讨。 相关阅读: 》2023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专题报道 》观看2023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主论坛视频直播回放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