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4月26日讯:在SMM主办的2023 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主论坛访谈环节,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春明就铝业管理倡议组织(ASI)认证新旧版本差异以及国内企业认证ASI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SMM伦敦办总经理王彦臣:2022年ASI出行第三版标准,同老标准主要差异是什么?从2023年6月1日开始所有企业要通过新标准的ASI认证,对于国内企业来讲,认证的难点是什么?
董春明:ASI认证是铝价值链可持续性标准的认证,简言之为ESG的标准,相当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团体标准。核心是两个标准,一是绩效标准认证,给企业贴上可持续发展的标签,证明企业可以负责任生产;二是监管链标准认证,对产品的输入和输出进行监管,保证产品在ASI认证的企业之间进行流转,保证从源头矿山、铝土矿开发到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沿着供应链进行传导,对产品的输入和输出贴上可持续的标签,从而企业认证和产品结合在一起,更有可追溯性,而且经过第三方验证,具可信度。
实际上是标准的标准,体系的体系。特点是国际化,因为目前在全球以七种语言五十多个国家推进,另外一个是经过第三方的认证,信息进行披露,具有严肃性和可信度。
ASI从老版本已经发展到第三版,从2018年开始总体来看是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在审核这个环节,对碳排放信息披露和核算也更加严格,已经有明确的时效性的目标。原来只规定了范围一、范围二的企业边际内的碳排放,现在按新版要求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同时要披露企业碳排放的强度,即产品的碳足迹,涉及到范围三,要求更加明确。
为电解铝设置了基准值,2021年以后生产的电解铝厂,产品的碳足迹必须达到11吨,老的电解铝厂2021年之前投产的电解铝厂要求在2025年达到13吨,2030年达到11吨碳排放;同时,要求老铝厂要证明在过去的3年当中降低了10%的碳排放。同时,要求企业在未来制定有时效性的目标。ASI具有包容性,体现了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把碳排放的标准定的非常低,考虑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所以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调整,碳足迹要求更严,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更严格。
信息披露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挑战比较大,因为披露做的不够。在社会责任方面,特别是员工的权益维护、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即“人”的方面企业做的还不够。
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企业共性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行业的标准要求。国内已经有六十多家企业成为ASI的成员,大概有一半以上已经通过ASI的双认证,治理比较好的企业在实施ASI认证以后对企业的治理有比较大的改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通过认证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碳排放达标对一些煤电企业可能是实现不了的,有待于通过其他的方式进入到ASI的供应链。
对于企业认证ASI,在内部治理、合规性方面对企业来说有些挑战,碳排放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王彦臣:大部分认证为国际认证,国内是否有必要推出一种认证与国际接轨?
董春明:ASI是一种国际认证,是平衡的一个结果,是国际标准,是产业链的标准,团体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存在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或某一种产品设置的壁垒,具有共同价值。ASI具有对其他标准(平行的标准)进行协调、互认(ISO系列、欧盟的标准都被ASI承认)的原则,同时ASI也与中国的一些标准协调(双方对标准进行评估,论证之后可以进行协调),国内一些特色标准可以与其进行协调。当然,国内标准被世界、国际所承认,成为全球公认的标准需要一个过程,比如需要有世界的语言,世界的参与,共同认可才能实现。
中国对外开放,特别是铝行业,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双循环这条道路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跟国际接轨是我们来时的路也是未来的路,积极融入国际的供应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逐步推进标准、规制、管理等制度性开放。与国际接轨,标准是一个前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