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4月25日讯:在SMM主办的2023 SMM(第十八届)国际铝业峰会-主论坛上,由SMM伦敦办总经理王彦臣主持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全球低碳铝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主题,UC Rusal-Market Intelligence Director Inga Simonenko、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春明、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市场研究部副总经理姚希之、SMM高级副总裁胡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王彦臣:俄铝是非常有名的铝企,其铝产品碳排放量非常低,目前俄铝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程度以及未来在减排方面有哪些新的策略?
Inga Simonenko:俄铝的冶炼厂采用不同的冶炼技术,研发部门研发了一种新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量,这也是目前减排的重要工具。单位铝的碳排放量大概是2.3吨,今年可能会降低30%左右。
在两年前提出了近零排放的技术,这是一个新的冶炼技术,俄铝会采用新能源作为铝的能源消耗,这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项目。
王彦臣:中国国内电解铝企业仍然在很大部分依赖煤电的状态下,如何实现碳达峰、减碳?
姚希之:目前中国的天然的能源结构是无法规避的,无论从中国还是全球来看,未来绿色化、减碳、降碳的共识话题是不会改变的。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铝的这种能源结构会让我们在我未来的一段时期探索如何在能源端、生产端通过技术上的改造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近几年在网电的配置当中,新能源的出现已经在为一些企业的减碳做出了一些好的帮助和支撑,只不过碳足迹的跟踪以及标准的设定还没办法体现在铝产品中。公司在内蒙新建的项目未来会在光伏能源和网电方面形成新的能源供给和补充,来进一步降低对火电的依赖。目前同俄罗斯、欧洲国家相比,我国降碳的路径不一定会完全依赖水电。因为清洁能源水是较好的能源之一,从我国的地域、布局条件来看,光伏、风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家在未来的五年期间新能源的投资布局跟铝产业的分布处于吻合,随着未来标准的完善,企业自身设备的改造进行降碳努力,从能源端口风、光伏比例的增加,水电比例增加,进一步为铝工业的降碳做出努力。
王彦臣:从能源供给,稳定性很重要,电解铝需24小时、365天一直运作,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状态下,将来稳定性如何解决?
姚希之:目前确实有客观原因的制约,云南、四川电力不足给铝行业带来很大挑战。对电解槽电流强度、负荷的管理,与之前相比有进步之处,对电解槽电流强度、负荷的调整减少高峰用电时能源消耗,在低峰用电时加强产量的回追。
能源供给稳定性,需要通过电网构架来协调,无论风能还是光能的输能稳定性对于电解铝来说不能100%依赖这种电能,从国家电网布局来考虑,通过配比、优化的能源结构对电解铝减排进行支撑,需要铝行业公司与发电端、电力公司等共同探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