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594个
随着美联储紧缩周期接近尾声,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强化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以及消费者和央行对黄金的需求强劲,金价有望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 现货金最新交易在每盎司1915美元左右。有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8月7日,现货金价触及创纪录的盘中高点2072.5美元。 最近多位分析师表示,这一历史纪录有望被打破。 美联储暂停紧缩周期 道明证券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我确实认为金价将在2023年末、2024年初突破2100美元。”他将其对金价的乐观情绪归因于美联储紧缩周期可能暂停。 大华银行(UOB)也预测,金价将创下新纪录,但要到2024年下半年。 该行市场策略主管Heng Koon How表示,其对黄金前景乐观的关键驱动因素是美联储加息周期料近尾声,以及美元强势即将见顶。Heng预测, 到明年第二季度,金价将达到每盎司2100美元 。 一般而言,金价与利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因为加息往往会令美元升值,从而削弱以美元计价的黄金的吸引力。 上月底,美联储进行了去年3月以来第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以遏制高通胀。不少经济学家认为,7月的加息是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 尽管美联储不断加息,但过去12个月,黄金的表现仍优于大多数其他主要资产类别。Melek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将此归因于黄金抵御加息的能力(增强),以及其作为抗通胀安全押注的价值。 经济衰退担忧 一些分析师尤其看好黄金,预计明年年底前金价将达到2500美元,比目前的水平高出26%以上。 “我给出的目标价是到2024年底金价将达到2500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衰退力量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在2024年加剧这一事实有关,”美国对冲基金Livermore Partners创始人David Neuhauser表示。 Neuhauser表示,他预计随着通胀率降至3%至5%之间,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将持续滞胀。 作为一种可靠的价值储存工具,在衰退和滞胀等经济不确定时期,黄金往往表现良好。 “我非常有信心,在几年内,我们将看到金价达到2500美元。”惠顿贵金属公司(Wheaton Precious Metals)的首席执行官Randy Smallwood也表示。“任何类型的衰退都将对黄金有利。” 黄金消费需求升温 大华银行市场策略主管Heng指出, 伴随着消费者对黄金的需求,央行对黄金的购买也一直“保持强劲” 。他表示,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企稳及零售支出回升,两国的实物黄金珠宝需求也有所回升。 花旗在7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零售黄金需求在2023年保持弹性。该行大宗商品策略师表示,中国的第一季度黄金珠宝需求“接近200吨,是2015年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该行还预计,今年中国的珠宝需求将超过700吨,同比增长22%。 贵金属公司MKS PAMP金属策略主管Nicky Shiels表示,部分地区的实物黄金需求已经恢复,央行的黄金需求依然强劲。她指出, 新兴市场央行继续去美元化,在西方进一步制裁的情况下,利用黄金作为替代选择 。 据报道,金砖国家正在考虑从美元转向一种由黄金支持的新货币。
8月10日,山东黄金集团在济南召开西岭金矿勘探成果新闻发布会,其负责勘探的西岭金矿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92.186吨,刷新了国内最大单体金矿纪录。该矿还有伴生银590吨,预估潜在经济价值超2000亿元。 592吨是啥概念?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山东黄金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航介绍,此次探明的金矿是西岭金矿,位于山东省莱州市,所在胶东成矿区域黄金储量和黄金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今年8月,该矿在2017年详查备案382.58吨金金属量的基础上,新增金金属量209.606吨,累计探获金金属量592.186吨。 592吨金金属量到底是多大规模?按一头重4吨的成年非洲象计算,592吨相当于148头非洲象的重量。 根据2022年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我国现探明金属金储量2964.27吨,592吨金矿约占我国金属金储量的1/5。 此前,港股黄金上市公司招金矿业勘探的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以562.37吨的金资源量,成为全国第一大单体金矿。如今,西岭金矿已成功刷新了国内最大单体金矿纪录。 山东黄金四大主力矿山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据大众日报消息,西岭金矿位于莱州市,所在胶东成矿区域是世界第三大金矿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富集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黄金储量、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但随着浅部资源逐渐消耗殆尽,千米以下采矿技术难度大幅上升,体现为“三高一扰动”,即地压高、温度高、渗透压高,以及开采过程中爆破造成的扰动影响大。山东黄金集团董事、总经理李航介绍,从普查到勘探,西岭金矿的探明历经23年,作为深部找矿的代表,其发现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持续攻克深部找矿技术的过程。 近年来,山东大力推动资源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链长”企业集中,确保黄金资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解决矿山资源接续问题。目前,山东黄金集团焦家金矿采矿权资源量由整合前的19吨增加至442吨,新城金矿采矿权资源量由整合前的8吨增加至176吨。按照整合后的地质资源规模,焦家金矿矿山服务年限可延长21年,新城金矿矿山服务年限可延长23年。据介绍, 山东黄金四大主力矿山所分布的三大成矿带已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超过1400吨,未来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178.598吨,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产3.911吨,同比增长2.24%,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139.971吨,有色副产金完成38.627吨。另外,上半年,进口原料产金65.397吨,同比增长17.50%,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243.996吨,同比增长5.93%。 上半年,全国黄金企业生产恢复正常,主力矿山全部实现复工复产,产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全行业呈现出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趋势。大型黄金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和资源并购,优质黄金资源进一步集中,矿山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如山东黄金完成对银泰黄金控制权的收购,合计持有银泰黄金6.41亿股股份,占银泰黄金总股本的23.1%。大型黄金企业(集团)境内矿山矿产金产量70.861吨,占全国的比重为50.63%。 紫金矿业、山东黄金和赤峰黄金等企业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28.906吨,同比增长21.13%。 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16.37%。 其中,黄金首饰368.26吨,同比增长14.82%;金条及金币146.31吨,同比增长30.12%;工业及其他用金40.31吨,同比下降7.65%。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全国黄金消费总体呈现较快恢复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金银珠宝成为上半年商品零售类别中增长幅度最快的品类,持续为拉动经济增长贡献力量。从黄金首饰消费的产品类别来看,因金价持续处于高位,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轻克重产品,且按克重计价产品销量的增幅显著高于按件计价产品,同时,消费者越来越倾向购买更具时代气息的古法金饰品和硬足金饰品。得益于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和避险需求的增加,实物黄金投资消费继续较快增长。 上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2.13万吨(单边1.07万吨),同比增长10.55%,成交额双边9.19万亿元(单边4.60万亿元),同比增长21.66%; 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双边5.95万吨(单边2.97万吨),同比增长34.02%,成交额双边22.50万亿元(单边1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0.91%。上半年,国内黄金ETF持仓规模有所下降,较2022年底减持1.26吨,截至6月末,国内黄金ETF持有量约50.16吨。 上半年,美国银行业危机及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危机引发的避险情绪推动投资者涌入黄金市场,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扬。6月底,伦敦现货黄金定盘价为1912.25美元/盎司,较年初上涨3.74%,上半年均价1930.82美元/盎司,较上一年同期上涨3.03%。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黄金6月底收盘价448.47元/克,较年初上涨9.12%,上半年加权平均价格为432.09元/克,较上一年同期上涨10.91%。受汇率变化影响,国内金价增幅高于国际金价增幅。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增持黄金102.95吨。2022年11月份—2023年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截至6月底,我国黄金储备达到2113.48吨。
今日黄金股持续走强,截至发稿,招金矿业(01818.HK)、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山东黄金(01787.HK)分别上涨4.62%、3.27%、2.91%。 注:黄金股表现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7月外汇储备为32043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113亿美元,预期32000亿美元。中国7月末黄金储备1353.6亿美元,较上月增加112.72亿美元,为连续第九个月增加。 截至7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再度增加至6869万盎司,比6月增加74万盎司,增幅续创近5个月以来新高。自去年11月以来,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已连续第9个月净增长,累计增加605万盎司。 除了中国连续9月增持黄金之外,被视作美联储“三号人物”的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近日表示,美联储有必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货币政策的限制性,如果通胀持续下降,明年可能有理由降息。 事实上,若美联储降息,则大大提高黄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方正中期期货指出,美联储政策预期一旦转向宽松对黄金形成利好影响;经济衰退预期以及银行业风险均从避险属性利好黄金,但是经济软着陆预期对黄金形成利空影响。 黄金或强化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 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由于土耳其央行因国内政治局势和经济环境而大量出售黄金,二季度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较去年同期减少至103吨,但上半年央行购金量创同期历史新高,达到创纪录的387吨。 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分析称,展望今年下半年,经济萎缩的影响可能会给黄金带来一定的上行助力,进一步强化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7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 亿美元,较6 月末上升113 亿美元,升幅为0.35% 。 2023 年 7 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世界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截至7月末,7月末黄金储备报6869万盎司,环比增加74万盎司,这也是央行连续第九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尽管土耳其的大量抛售减缓了第二季度央行黄金净买入的速度,但截至2023年上半年,各国央行的黄金购买量仍创下了历史新高。 世界黄金协会编制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央行的黄金净购买量总计387吨,创下该组织自2000年开始编制数据以来的上半年最高记录。 在第一季度创下记录后,由于4月至6月期间净卖出132吨黄金,央行第二季度净购买量有所下降。第二季度,各国央行净增加了102.9吨黄金储备。 土耳其是第一季度最大的黄金买家,但在3月份开始抛售。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土耳其减少了160吨黄金储备。世界黄金协会说,这是土耳其央行对当地市场动态的回应,不太可能反映出其长期黄金战略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央行在6月份恢复购买黄金,其黄金储备增加了11.4吨。 第二季度还有其他央行卖家。哈萨克斯坦央行减少了38吨黄金储备,乌兹别克斯坦央行出售了19吨黄金。这两家银行是今年第一季度最大的黄金卖家。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央行来说,在买进和卖出黄金之间来回切换并不罕见。 俄罗斯、柬埔寨和德国央行报告称,第二季度黄金储备略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铸币活动引起的。 在2023年上半年,有9家央行是黄金的净买家,其中,中国央行是最大的黄金买家,其官方黄金持有量增加了103吨。为连续8个月购入黄金。目前,中国央行已将官方黄金持有量增加至2113吨,占中国储备的4%。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则是今年上半年的是第二大黄金买家,增加了73吨黄金储备。 波兰在4月份恢复购买黄金后,也在其外汇储备中增加了大量黄金。波兰的黄金持有量在23年上半年增加了48吨。 2021年秋天,波兰央行行长表示,计划在2022年向其储备增加100吨黄金。目前尚不清楚该行为何没有完成这一目标。而其最近的购买可能预示着该央行新一轮黄金购买潮的开始,以达到100吨的目标。 今年上半年,还有另外六家央行增持了黄金。分别是印度央行(10吨),捷克共和国央行(8吨),菲律宾央行(4吨)、伊拉克央行(2吨)、欧洲央行(2吨)以及卡塔尔央行(2吨)。世界黄金协会表示: “第二季度的抛售活动几乎没有削弱央行黄金需求的潜在积极趋势。”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3年央行黄金储备调查》,24%的央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71%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全球黄金储备的总体水平将会上升。这比去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湖南黄金8月4日公告,公司收到子公司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新龙矿业本部将于2023年8月5日恢复生产,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临时停产情况 2023年7月20日,公司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上披露了《关于子公司新龙矿业本部临时停产的公告》。新龙矿业的井下采掘工程承包方浙江宝树建设有限公司驻新龙矿业项目部一名员工在本部井下进行出渣作业时,作业面发生冒顶,事故造成浙江宝树一名员工死亡。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公司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处理,新龙矿业及时按相关规定与程序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并主动停产整顿。 二、复产情况 2023年8月4日,新龙矿业收到邵阳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恢复生产的批复》,原则同意新龙矿业本部自2023年8月5日起恢复生产。 谈到停产对公司的影响,湖南黄金公告称: 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新龙矿业本部本次临时停产预计减少公司当期净利润约1,100万元。 新龙矿业利用停产时间积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新龙矿业利用停产时间积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并进行设备检修,为复产后生产能力的快速恢复提供了保障。 后续,新龙矿业将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方案等措施,全力组织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降低停产对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公司将深刻汲取本次事件教训,进一步加大对各子公司、承包方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督查力度,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湖南黄金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40,831,859.08元,同比增长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357,113.95元,同比增长20.38%。报告期内,公司共生产黄金48,058千克,同比增长1.12%,其中生产标准金44,879千克,含量金3,179千克;生产锑品30,715吨,同比减少21.86%,其中精锑7,736吨,氧化锑13,396吨,含量锑7,083吨,乙二醇锑2,098吨,氧化锑母粒402吨;生产钨品2,033标吨,同比增长20.80%。其中,黄金自产4,610千克,同比减少10.68%;锑自产18,618吨,同比增长5.88%;钨精矿自产1,604标吨,同比减少12.4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04,083.19万元,同比增长6.02%;实现利润总额48,906.60万元,同比增长30.3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3,735.71万元,同比增长20.38%;实现每股收益0.36元。
财联社记者从世界黄金协会获悉,上半年各国央行购金量达387吨,创历史新高;上半年金饰消费总需求量达 951 吨,金条与金币需求总量达 582 吨;反映出黄金市场势头良好。分析师表示,过去的一年央行购金创历史新高,主导全球黄金市场。 中国黄金市场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金饰消费总量为328吨,同比增长17%;中国市场黄金ETF流出约合5.21亿元人民币,总持仓减少1吨;中国金条和金币需求量为115吨,同比增长33%;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共增加103吨。专家表示,因为2022年的低基数,今年中国黄金需求年同比增幅有望达到两位数。 全球上半年各国央行购金量达387吨 创历史新高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得益于今年上半年央行购金量创同期历史新高,以及黄金投资和金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黄金市场势头良好。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先生表示,2023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不包括场外交易)为921吨,同比小幅下降2%。如果将场外交易和库存流量计算在内,二季度总需求则同比增长7%,达到1255吨。上半年各国央行购金量达 387 吨,创历史新高。长期来看,季度需求释放积极信号,预示今年全年官方购金量有望保持强劲。 报告指出,二季度央行购金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至103吨,主要由于土耳其央行因国内政治局势和经济环境而大量出售黄金。即便如此,全球的央行购金需求依旧在整个上半年达到了创纪录的387吨 ,二季度的需求从长期来看也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态势,这预示着官方购金需求很有可能在2023年整年都将保持强劲。 全球黄金投资方面,得益于包括美国和土耳其在内的关键市场的增长,二季度金条和金币需求达277 吨,同比增长 6%;上半年金条与金币需求总量达 582 吨。二季度全球黄金 ETF 流出21 吨,显著低于 2022 年同期的 47 吨;整个上半年累计净流出量为 50 吨。 虽然金价居高不下,金饰消费需求仍具韧性,二季度同比增长 3%,上半年总需求量达 951 吨。中国金饰消费需求的同比回暖叠加土耳其储值性消费需求的强劲共同推动了二季度消费需求的上涨。 在供应方面,二季度全球黄金总供应量达1255 吨,同比增长 7%;上半年金矿产量估计达 1781 吨,创历史新高。 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 Louise Street 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央行购金创历史新高,主导着全球黄金市场。展望 2023 年下半年,经济萎缩的影响可能会给黄金带来一定的上行助力,进一步强化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和央行的购金需求将有助于抵消因消费紧缩而导致的金饰消费和科技用金需求的疲软态势。” 今年中国黄金需求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国内金饰需求为132吨,同比增长28%,但较一季度环比下降32%。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 上半年中国国内金饰消费总量为328吨,同比增长17%,但较10年平均水平低了4%。国内金饰需求尚未恢复至2021年或10年来的平均水平,主要是创历史新高的金价影响了金饰需求,而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消费者在旅游和其他娱乐方式上的支出不断增加,这也抢占了金饰的消费空间。 依据世界黄金协会的观察,季节性规律显示,2023年年底前金饰需求将逐步回升。各类行业盛会举办在即,零售商将更加积极补货,而节假日相关的传统金饰销售旺季(国庆等)也有望支撑下半年的金饰需求。下半年还是中国的婚庆高峰期,婚庆金饰需求将继续为黄金零售消费助力。此外,各类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或许也将有利于金饰消费的增长。 黄金投资方面,今年二季度,中国黄金ETF资产管理规模为220亿元人民币,持仓50.2吨,二季度小幅减少0.4吨。上半年共流出约合5.2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持仓减少1.3吨。王立新认为,虽然金价上涨2%引发的投资者获利了结可能推动了本季度黄金ETF的流出,但降幅有限。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黄金ETF流出约合5.21亿元人民币,总持仓减少1吨。“在股市疲软和本币贬值的情况下,避险需求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人民币走弱以及国内金价的趋稳,中国黄金ETF需求趋于稳定。”王立新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国内金条与金币总需求为49吨,同比增长32%,环比下降25%。整体来看,上半年中国金条和金币需求量为115吨,同比增长33%,不及相对稳定的2021年,与10年平均水平相比也下降了15%。王立新认为,处于历史高位的金价和放缓的经济复苏势头是造成金条和金币需求仍旧复苏乏力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共增加103吨。截至二季度末,中国官方黄金总储备已达2113吨。二季度中国国内金饰需求为132吨,同比增长28%,但较一季度环比下降32%。 展望未来,王立新表示,季节性因素预示二季度后黄金需求或将回升。鉴于2022年的基数较低,2023年的年同比增幅有望达到两位数。金饰方面,各类消费刺激政策或将有助于金饰需求增长。但国内金价的高企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金饰需求的增长造成阻碍。黄金投资方面,在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以及人民币资产潜在疲软的背景下,市场避险情绪或将为黄金零售投资提供助力。
由于印度高企的黄金价格令买家望而却步,市场预计今年印度的黄金购买量将降至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黄金协会印度地区首席执行官P.R. Somasundaram表示,预计2023年印度人将购买650至750吨黄金。据数据显示,这一区间低于去年购买的774吨,也是自2020年购买的446吨以来的最低水平。 Somasundaram表示:"展望今年剩余时间,我们仍对黄金需求持谨慎态度,因当地价格上涨和可自由支配支出放缓,黄金需求面临不确定性。" 据了解,黄金历来是印度的热门投资产品,尤其是在难以获得银行服务的农村地区。消费者通常会为结婚庆典购买饰品,并在今年11月举行的排灯节(Diwali)为高潮的一系列庆祝活动中,购买的硬币和金条以增加投资。 Somasundaram称:“季风季节的成功可能会在排灯节之前提振市场情绪,带来积极的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黄金消费走弱之际,各大央行的黄金购买也在放缓。这导致金价从5月初的年内高点下跌了约5%,不过本月金价已经反弹,有迹象显示美联储的紧缩周期可能接近尾声。 印度基准黄金期货价格5月份飙升至创纪录高位,过去一年上涨了约16%。Somasundaram表示,一些投资者选择从这些历史水平中获利,推动4 - 6月黄金回收量同比增长61%,至37.6吨。
白银有色近日公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00万元到-8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500万元到-8500万元。本期业绩预告为公司根据经营情况的初步预测,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白银有色去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682,705.42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739,662.52元;每股收益0.007元。 对于业绩变化的原因,白银有色表示:公司有色金属冶炼业务原料外购比例大,有色金属价格变动对公司金属产品毛利具有较大影响。虽然公司全面加强成本控制,压降库存盘活资金,优化资金统筹管理,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降低约2.29亿元,但是由于期初库存铜、铅、锌原料和在产品成本相对较高,2023年上半年铜、铅、锌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锌价格持续下行,导致2023年上半年实现毛利率4.13%,较上年同期降低1.39%,对公司本期经营业绩造成影响。 白银有色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78.35亿元,同比增长2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0.92万元,同比减少5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79.43万元,同比减少36.63%。2022年,白银有色采选系统产出精矿铜铅锌钼金属量23.67万吨,其中精矿含铜5.81万吨,精矿含锌15.4万吨,精矿含铅2.44万吨,精矿含钼280吨。冶炼系统产出铜铅锌金属产品总量64.5万吨,其中,生产阴极铜25.04万吨,电(精)锌37.42万吨,电铅2.04万吨,黄金9324千克,白银165.39吨,硫酸146.51万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