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991个
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112.8万吨,同比增长3.6%;1-6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667.2万吨,同比增长7.0%。 中国6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661.4万吨,同比增长7.5%;1-6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900.2万吨,同比增长7.1%。 金属产量数据如下:
据外电7月16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铝周二跌至三个半月来最低,因担忧供应过剩;铜价亦走弱。 伦敦时间7月16日17:00(北京时间7月17日00:00),LME三个月期铝收跌55.50美元,或2.25%,至每吨2,406.00美元,盘中触及每吨2,403美元,为4月3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金属价格在欧洲时段午后扩大跌幅,强于预期的美国6月零售销售数据提振美元。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中国6月铝产量创近十年来最高,由于强降雨提振水电供应,云南省恢复生产。 Amalgamated Metal Trading (AMT)研究主管Dan Smith称:“从理论上讲,中国有产能上限,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这产生了影响。” 为控制这一高能耗行业的电力消耗,2018年,中国设定了4500万吨的全国铝产能上限。 其他金属方面,LME三个月期铜收跌142.50美元或1.45%,至每吨9,663.50美元。 LME、COMEX、中国保税仓库和上期所的铜库存本月上升。
7月1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上海期货交易所起草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铅期货期权合约(征求意见稿)》《上海期货交易所镍期货期权合约(征求意见稿)》《上海期货交易所锡期货期权合约(征求意见稿)》《上海期货交易所氧化铝期货期权合约(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请将对上述合约的有关意见和建议,以书面或者电子邮件等形式于 2024年7月22日(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之前 反馈至上海期货交易所。您的反馈信息同时表明您同意将您的联系信息和资料被上海期货交易所使用,并仅用于本公告所述征求意见事宜,敬请知悉。 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姜珊珊、鲁晓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500号上海期货大厦31楼上海期货交易所法律事务部 邮政编码:200122 电 话:021-68401136 021-68400939 传 真:021-20767686 电子邮件: jiang.shanshan@shfe.com.cn lu.xiao@shfe.com.cn
据外电7月15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一回落,受累于库存增加等因素。 伦敦时间7月15日17:00(北京时间7月16日00:00),LME三个月期铜收跌71美元或0.72%,至每吨9,806美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从二季度当季情况看,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对此,要全面地辩证地看,既要看到短期波动之“形”,更要看到长期发展之“势”。从短期来看,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极端天气、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所增多。但从基本面看、从中长期看,经济稳定运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 7月12日,人民银行发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45万亿元。专家表示,6月新增社融3.3万亿元,同比减少9283亿元,环比增加1.23万亿元。受政府债发行放缓影响,社融增速小幅回落至8.1%。 LME注册仓库铜库存达到2021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10,325吨,是5月中旬的两倍多。大部分入库在LME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仓库。 技术面来看,铜价限于9,750美元支撑位(100日移动均线)和9,980美元阻力位(200日移动均线)之内。 其他金属方面,LME三个月期铝收跌19.50美元,或0.79%,至每吨2,461.50美元,盘中跌至三个月低点每吨2,458美元。此前数据显示中国6月原铝产量增至近十年来最高。
谈及中国轮胎企业出海,赛轮轮胎(601058.SH)是绕不开的“主角”之一。 赛轮是第一个在海外建设基地的中资轮胎企业,一路开拓进取,在柬埔寨投建了当地第一个智能化轮胎工厂,并在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布局建厂。 出海为赛轮带来丰厚回报,国内众多轮胎企业从此纷纷“摸着赛轮过河”,玲珑轮胎(601966.SH)、贵州轮胎(000589.SZ)、通用股份(601500.SH)等中国轮胎企业先后在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百花齐放。 中国轮胎企业首家海外工厂目前是何景象? 6月初,财联社记者飞往越南的经济中心——胡志明市。在采访中,记者获悉,赛轮越南已经凭借产能和利润成为了赛轮轮胎的核心引擎,是赛轮从出海到走向深海的基地。 “越南工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具备了半钢胎、全钢胎、特种胎、履带等几乎除了自行车和摩托车轮胎之外的所有轮胎品种,是一个轮胎小王国。”赛轮亚洲区副总经理曹国强表示,根据赛轮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越南工厂肩负着赛轮国际化的责任和期望,成为赛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基地。为此,公司还在胡志明市建设了一个研发中心,可以更好的贴近本地需求开发产品。 曹国强透露,目前半钢胎需求旺盛,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全钢胎订单也处于比较饱满状态,非公路轮胎因为型号繁多,大小不一,同时要根据订单生产,需求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型号排产到几个月之后,因为设备不足生产不出来,有的型号需求有波峰波谷,但综合开工率处于较好水平。” 据赛轮越南总经理周东丰介绍,目前7000多名员工(含与固特异成立的合资公司)当中,仅有100多名中方人员,所有的中层管理者均为越方员工,甚至有越方员工晋升至高层。“未来还会继续压缩,将中方员工进一步减少到20人,实现完全、彻底的本土化。” 落子越南 在海外建厂,在赛轮内部一开始是有争议的。 “2010年前后公司开始考虑去海外投资建厂,但内部也有不同声音,毕竟公司在国内发展还可以,而且要不要出海、去哪里出海都没有参考案例。”曹国强回忆。 2011年6月,赛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轮胎企业。8月便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在越南成立全资子公司进行轮胎生产的议案。 根据赛轮2011年6月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与 14 家国内外企业签署技术输出协议,是中国最大的子午线轮胎技术输出企业,而其中就包括越南的大朗橡胶有限公司。 但是,作为第一家出海的中国轮胎企业,缺少国际化运营经验,开始的时候磕磕绊绊。曹国强说,筹建一座海外工厂,要考虑投资安全,同时还要结合相关的工业基础、配套设施、物流运输、政策法规等综合条件去做出预判,对企业的命运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好在,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公司当时的决策非常有前瞻性。 落地越南,是赛轮经过详尽考察、仔细权衡之后的结果: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越南基础条件好,劳动力丰富,轮胎产量不高,投资的工厂较少,更重要的是,越南政府当时正积极推动国家橡胶工业的发展。 进入赛轮所在的越南西宁省福东工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用废旧轮胎设计的雕塑作品,有飞机、大象、老鹰等,散发着操作工人的想象力和艺术美感。“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创意大赛,挑出优秀作品工厂展示。”周东丰说。 越南一期工厂投建时间较早,财联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部分设备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各种AGV运输车部分还是人工操作,没有完全实现智能化,但整个车间依然运作流畅,无论是在密炼车间还是成型车间,工人都在紧张有序的工作着。“信任是最大的尊重”“做一条好轮胎”的企业理念和目标标语悬挂在工厂的各个重要位置。 巨胎车间则是另一幅景象,去年第一条下线的巨胎放在厂区一侧展示,上面汇聚了众多赛轮和业内人士的签名,车间全部为崭新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越南工厂汇聚了赛轮几乎所有的产品,并且在越南还有一个跟固特异的合资工厂,总占地面积超过80公顷,一、二、三期加上合资工厂转一圈,即便乘坐参观车,也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 “困难一直存在,包括文化、语言的差异,还有气候问题,工厂建设的时候经常因为下雨影响进度,”曹国强说,此外,各个国家的法规政策不同,政策改变需要及时应对。 成长为核心引擎 赛轮的资源倾注,加上美国“双反”的助推,赛轮越南的成长非常迅速。 2013年,赛轮在越南的首个海外轮胎制造基地投产,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胎、1万条全钢工程胎。工厂在2015年就开始盈利,全年实现了净利润5368万元(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93亿元)。 尝到甜头后,越南扩产马不停蹄,同年二期全钢胎及非公路轮胎生产线在越南投产,包括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和3万吨非公路轮胎。 随后的“双反”和“贸易战”,让中国轮胎企业的命运出现了分水岭:贸易壁垒阻挡了中国的低价产品,抬高了全球主要轮胎市场的价格,国内轮胎企业面临产能过剩,而走出国门的轮胎企业得以享受壁垒保护下市场的高利润。 2018-2019年,赛轮越南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为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分别为5.15亿元和9.52亿元,占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的 77%、80%。 2021年1月9日,公司公告拟投资30亿元建设越南三期项目,越南三期包括半钢胎300 万条/年,全钢胎100万条/年,非公路胎5万吨/年。 出海12年,赛轮轮胎净利润从2013年的2.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1亿元,净利率从3%的微利状态增长至2023年的12%。其中,赛轮越南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94亿元,同比增长46.88%,占当年集团净利润的一半以上。 周东丰提到,赛轮越南大的扩张已经基本结束,后期将进入释放产能、提升效率阶段。“越南工厂规划半钢胎总产能1600万条,全钢胎总产能260万条,非公路轮胎10万吨,合资公司ACTR是265万条的全钢产能,2024年和2025年新的产能将释放完毕,后续通过自动化改造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自动化升级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周东丰表示,“越南人口红利也会逐渐减小,集团给我们定的目标是未来三年用工人数减少1000人,较目前减少14%左右。” 产品结构方面,高端产品占比会提升。“现在赛轮越南液体黄金轮胎的占比在10%左右,未来这个比例还要逐步提升。”周东丰说。 远航“空间站” 财联社记者赶到越南工厂的时候,周东丰刚刚开完一个全球会议。“根据集团的部署,赛轮越南需要给印尼和墨西哥工厂储备一定数量的人才。当年柬埔寨工厂投建,也阶段性把越南工厂当成物资和人才的基地。” 周东丰表示,赛轮越南不仅要做好自身的经营,还要做好赛轮全球化的支点,不断培养跨国界人才,这些国际化人才,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全球的各个工厂。 在出海人才体系方面,曹国强补充表示,赛轮构建了一整套出海人才的培养体系,对各类人才进行阶梯化的培养。“现在出海的中国企业很多,但是各家管理模式有所区别,赛轮设立的生产中心管辖所有的制造工厂,在人员的培养调配上实行一盘棋的全盘统筹。” 公司出海墨西哥,与当地最大的经销商DT合作,则是借鉴了赛轮越南与固特异在越南合资成立了ACTR全钢工厂的经验。 越南工厂当地采购、当地研发设计、当地销售的搭建等诸多层面的深耕,也持续为赛轮其他海外工厂输送着经验。据悉,原材料采购原先在当地供应比例非常低,后来经过不断开发,实现了胎圈钢丝等多种原材料的本土供应。 赛轮越南全钢胎和非公路轮胎在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区已经实现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负责上述地区产品销售的张天宇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全钢胎在越南市占率最高,非公路轮胎中的巨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我负责的区域,今年前5个月巨胎销量超过了去年全年。” 半钢胎市场公司也在迅速追赶。赛轮越南于2023年9月正式获得有着“越南特斯拉”之称的越南VinFast公司定点通知,为其VFe32车型提供轮胎配套服务,从而成为首家进入越南VinFast公司体系的中国轮胎供应商。 “彻底”本土化 赛轮具备一定的“合伙人”基因,“信任和尊重”是公司的价值观和底蕴,赛轮同样将这种理念带到越南和其他海外工厂。 基于对当地员工的充分信任,赛轮越南的本土化彻底而全面。曹国强表示,整个越南基地,已经实现了所有中层干部的本土化,制造部部长全部由越南本地员工担任。 “我们一直在缩减中方员工的人数,越南工厂(含合资工厂)现在总共有7000多名员工,现在中方人员常驻员工约100人,只占1%左右,到2027年,公司除了个别岗位不能够本土化,其他所有岗位均由越方员工承担,最终中方员工可能不会超过20个人。”周东丰说。 截至目前,赛轮越南的001号员工和002号员工仍然在职,并且均成长为中层干部。其中,002号员工李佩蓉刚毕业就来到赛轮工作,现在是采购部门管理人员,有十几名下属,同时辅助曹国强的工作。 “刚开始,赛轮招人是比较难的。”李佩蓉说,后来,大家看到赛轮工资普遍较高,福利很好,年终优秀员工还会发摩托车(一辆价格在6000元到上万元),并且公司对员工非常尊重,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当地员工开始认同“企业的发展对员工个体也很重要”,从而稳定下来,工厂的流失率比较低。 “公司如果知道员工要买地盖房,会给予一些补贴,大家往往看到越南现在还是一片摩托车的天下,但很多赛轮员工已经购买了小汽车,住上了小别墅。这也符合集团的管理理念,公司不仅要创造利润,也要提升员工的生活品质。”周东丰说。 中资胎企逐鹿越南 最近几年,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赛轮轮胎的成功为中国轮胎企业出海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赛轮首先落子的越南,至今已经汇聚了包括贵州轮胎、昊华轮胎、山东金宇轮胎等6家中资轮胎企业,占据了越南轮胎产业版图的半壁江山。 其中,今年3月份,贵州轮胎发布公告称,将继续加码其在越南的投资。 具体而言,公司将向境外全资二级子公司前进轮胎(越南)有限责任公司增资6832.90万美元以支持该公司拟投建的年产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智能制造项目。 此前,贵州轮胎已经实施了越南一期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和二期年产95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 2023年,山东金宇轮胎在越南西宁省举行了PCR项目奠基仪式。项目总体设计产能为1000万条,分三期建设,首期300万条预计2025年达产。本次PCR建设是金宇(越南)轮胎有限公司扩建项目,金宇(越南)轮胎有限公司于2020年落户越南,目前TBR日产已经达到6000条。 同样在2023年,山东昊华轮胎选择了在明兴Sikico工业园区建设轮胎制造厂,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5亿人民币, 制造汽车和其他车辆半钢子午轮胎和全钢子午线轮胎,年产量1440万套,年均产量价值7.7亿美元。 (往期回顾:“中国制造的世界时间”专题)
据外电7月12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五在美元走软的支撑下上涨,而且市场预测交易所库存的增长可能即将结束,但需求前景萎靡令铜价继续保持周线下跌的态势。 伦敦时间7月12日17:00(北京时间7月13日00:00),LME三个月期铜收高90.50美元或0.92%,至每吨9,877美元,本周累计下跌0.67%。 铜价自5月20日达到11,104.50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下跌了11%,但自2024年初以来仍上涨了15%。 COMEX 9月期铜合约最新上涨1.86%,报每磅4.5905美元。 **美元走软构成支撑** 美元走软,使得以美元定价的金属对使用其他货币的买家更具吸引力。周四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物价意外环比下降,周五的数据显示6月生产者物价涨幅超过预期,但投资者仍坚持美联储9月降息的押注。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PPI年率增长2.6%,月率增长0.2%。美国6月核心PPI(剔除食品、能源、贸易服务成本三个因素)年率增长3.1%,月率持平。 **库存增长势头或停止** 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LME铜库存减少550吨至206,225吨,但仍徘徊在两年半多来的最高点附近,自5月中旬以来,由于大量铜流入亚洲仓库,铜库存几乎翻了一番。 不过,铜注册仓单降至190,500吨,这表明库存大规模增加的势头可能即将结束。 **中国上半年铜进口量同比增加**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231.1万吨,1至6月累计进口量为1,390.1万吨,同比增加3.7%。 中国6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3.6万吨,1至6月累计进口量为276.3万吨,同比增加6.8%。 中国6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61.0万吨,1至6月累计出口量为317.1万吨,同比增加13.1%。
7月12日,兴业银锡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4,000.00万元-90,500.00万元,同比增533.68%-582.72%。 业绩变动原因 1、公司子公司银漫矿业自选矿厂技改完成后(银漫矿业选矿厂于2023年6月9日起进行停产技改,选矿工艺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锡石浮选,于2023年7月10日完成并投入使用),主营矿产品产销量增加。公司子公司乾金达矿业主营矿产品产销量同比增加,上年同期受复工延迟及年初库存矿石储备不足(2022年采区二期工程建设影响)等因素影响,未能实现满负荷生产。 2、报告期,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市场对产品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锡精粉、银精粉、铅精粉、锌精粉等矿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
今年以来,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资源)各单位认真贯彻中铁资源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年初系列会议精神,坚持“两个服务”、勇当“两个主力军”,着力稳生产、强保障、谋创新、防风险,持续抓好达标达产基础上的稳产高产,全力以赴锻造行业一流的资源利用产业集团。截至6月底,中铁资源主要矿产品铜、钴、钼、铅、银等金属量生产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53.81%、59.19%、54.87%、53.05%、52.98%,销售额完成全年计划的56.39%,主要矿产品生产与销售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 优化生产组织 释放矿山产能 中铁资源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生产组织、强化系统管控,推动采、选、冶各环节均衡、高效、稳定运转,全面释放五大矿山优质产能,确保主要矿产品达标稳产。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强现场管理和调度统筹协调,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形成采、选、冶、焙烧整体“一盘棋”,使各环节紧密衔接,保证了生产持续稳定。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坚持科学施策,严格管控,对采区矿石属性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精准调整供配矿指令,密切关注生产动态和工艺参数,强化生产工艺全流程管控,加大从设备运行到水电暖供应保障力度,企业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和提升。新鑫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强化现场技术工艺控制和岗位操作控制,依据矿石变化及时调整关键参数,不断提升金属回收率,促进了稳产达产。绿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合理制订生产计划,持续强化电力保障,充分调配生产资源,强化源头配矿管理和上下游生产协调,保证了生产进度稳步实施。MKM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克服电力不足、资源制约影响,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合理分配可用电力,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提高发电机运转效率,全面保障矿产品生产。 加强“两翼”协同 强化生产保障 中铁资源“两翼”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矿山生产,强弱项、补短板,全力保障五大矿山稳产高产。中刚水电公司不断加强外事外联工作,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深度沟通,争取最大限度的支持,为刚果(金)布桑加水电站正常生产和管理扫清障碍,通过优化调度、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更新设备保养体系,加强水电站各类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了发电设备的高效运转,实现了满负荷发电。 中铁资源商贸分公司、国际物流公司、满洲里公司等商贸物流企业坚持当好“销售先锋”和“保供先锋”,综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强提前筹划,靠前指挥、精准发力,保持供应商规模,有效提升了供应链的安全性。中铁资源勘察设计公司、北京技术咨询公司、金港公司等工程及矿山服务类“两翼”企业聚焦生产探矿、边坡监测、采矿剥离、技术咨询、工程监理、劳务派遣等业务,选派技术骨干,推进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全力做好矿山生产保障,发挥了“两翼”企业协同效应,促进了五大矿山的达标稳产。 打牢管理基础 防范化解风险 中铁资源所属各单位紧紧围绕年初系列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增强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加强合规建设,抓实基础管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打牢了基础;全面加强安全、质量、环保风险防范,认真开展管理强化年行动,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尾矿库在线监测、边坡雷达监测、地压监测预警等应用和管理;优化工艺流程、加强检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运用先进工艺、技术、材料,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升了防范重大安全环保风险的能力;加强合规管理风险防范,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合规”的理念,强化合规过程管控,将合法合规性审查和重大风险评估作为必经前置程序,提升了合规管理成效;加强非生产性安全防范,着力提升境外安防水平,积极推动监控报警系统全覆盖,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确保防护到位,维护了生产经营秩序和资产安全,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据外电7月11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周四大多下跌,期铜跌逾1%,LME铜库存进一步上升,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 伦敦时间7月11日17:00(北京时间7月12日00:00),三个月期铜收跌118.50美元或1.20%,至每吨9,786.50美元。铜价较6月27日触及9,485.5美元的10周低点以来已回升3.17%。 对中国将祭出更多经济刺激措施的预期近来曾为基本金属价格提供了支撑。金属分析师广泛关注的中国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总量数据将在未来几天公布,这可能为未来需求提供线索。 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LME注册仓库中的铜库存增加了11,300吨,总量达到206,775吨,为2021年10月以来最高,几乎是5月中旬水平的两倍。 因市场对近期供应并不感到担忧,现货铜较三个月期铜贴水已升至每吨160美元以上的纪录高位。 LME三个月期镍下跌0.49%,收报每吨16,809美元,盘中触及3月28日以来最低的16,795美元。周四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LME镍库存增至98,382吨,较去年11月时增长逾一倍。 期镍盘中曾一度升至17,310美元,之前必和必拓(BHP Group)表示将从10月起暂停西澳镍矿业务,基金和交易商结清看跌头寸。
周四沪铅主力2408合约日内震荡偏强,夜间横盘,伦铅窄幅震荡。现货市场:上海市场驰宏铅19540-19580元/吨,对沪铅2408合约升水50元/吨;江浙地区江铜、金德铅报19540-19610元/吨,对沪铅2408合约升水50-80元/吨。沪铅探低回升,持货商维持挺价出货,同时炼厂厂提货源有限,华北报价升水拉高,南北价差收窄,下游维持刚需,散单成交活跃度好转。SMM:截止本周四,社会库存为6.59万吨,较周一增加0.21万吨。LME库存213200吨,减少1150吨。 整体来看,安徽、内蒙古地区可交割原生铅炼厂维持检修,且河南炼厂粗铅检修,安徽再生铅炼厂延续检修,市场货源依旧偏紧,但进口粗铅逐步增多,市场货源紧张缓解预期强化,且当前沪伦比价不利于铅蓄电池出口,不排除下游旺季备货低于预期。主力持仓延续小幅回落,预计短期铅价维持高位调整。 操作建议:观望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