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78

  • C919大飞机放量在即 万亿市场空间广阔 关注核心受益标的

    近日,据中国民航网,东航接收的全球首架C919飞机,将从12月26日开始100小时的验证飞行。在C919完成航线验证飞行后,局方将对验证结果进行审定和检查,确认东航具备安全运行C919飞机能力之后,会颁发相应的运营许可。据悉,东航将争取在2023年春将C919正式投入商业载客运营。 大飞机进展加速,产业链放量在即 近年来,作为国之重器的大飞机相关产业发展迅速。12月初,全球首架C919正式交付中国东方航空,此次交付东方航空的是C919的基本型,未来,C919也会推出系列化产品。一直以来,全球民用航空由波音、空客两家航空巨头垄断,而随着我国国产民机入局,国内航空产业链有望集体受益。目前,C919国产大型飞机已经获得32家用户的超1000架订单。 天风证券指出,根据公开资料显示,C919客机单价约为0.99亿美元,且已累计获得订单约1060架,累计潜在销售额约为1049.4亿美元。随着C919干线客机完成适航取证,迈入商业使用新阶段,中国商飞有望进一步获得更多来自于国内航司与租赁公司的订单,而伴随着C919客机排产的增加,国产民机制造业有望快速达到经济规模点,迎来规模效应。 此外,我国自主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也于近日首次交付海外客户印尼翎亚航空,标志着国产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据悉,ARJ21飞机是中短程涡扇支线客机,航程2225至3700公里,主要用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型航线。此次ARJ21成功出海,意味着国产客机发展将迎来第二增长曲线,大飞机产业链迎来放量阶段。 万亿市场空间广阔,关注核心受益标的 近年来,受替换老旧飞机和满足新增的航空出行需求影响,国内民用航空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业正从此前疫情影响中逐步复苏,中国作为未来二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客机需求巨大。据《中国商飞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预测,未来20年我国航空市场将接收9284架客机(占全球21.9%),交付价值达1.47万亿美元(占全球23%)。 信达证券指出,发展大飞机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带动效应,大飞机产业链蓄势待发。大飞机投入产出比高达1:80,一架大飞机通常有300-500万个零件,发展大飞机能带动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大飞机产业化正在提速,关键零部件国产取得多项成果,国内厂商参与度和专业化整合程度不断提高。具体可关注的方向上: 1)机体结构产业链:大部段( 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 )、零部件加工( 中航重机/爱乐达 )、钛合金( 西部超导/宝钛股份 )、碳纤维( 中航高科/光威复材/楚江新材 )。 2)机载系统产业链:系统供应商( 中航机电/中航电子 )、元器件( 中航光电/航天电器 )、刹车盘/系统( 北摩高科/博云新材 )。 3)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主机厂( 航发动力 )、核心配套( 航发控制、航发科技 )、高温合金( 抚顺特钢、钢研高纳 )等。

  • 摩根大通为钢铁、航空、水泥行业投资组合设定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摩根大通在去年为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汽车制造业设定的目标基础上,又为其融资组合中的三个行业——航空、钢铁和水泥——设定了到2050年的净零排放目标。 该行在其2022年气候报告中表示,由于航空、钢铁和水泥行业对全球碳排放总量的贡献,以及它们对更广泛经济的重要性,“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这些行业克服在脱碳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该行选择了这些行业来制定气候目标。 摩根大通表示:“在全球能源系统的供需端价值链上,这六个行业的总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大部分。” 另外,这家华尔街银行还设定2030年中期目标,降低向钢铁、水泥和航空业提供的融资碳排放强度。其中,该行将向钢铁行业提供的融资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的基准降低31%,水泥行业降低29%,航空业降低36%。 至于在实现去年设定的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摩根大通表示,其石油和天然气投资2030年的运营目标为降低35%,与2019年修订后的基准持平。该行表示:“我们预计投资组合将受益于我们CAF(碳评估框架)程序的成熟,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的范围内交易的持续评估。” 在电力领域,其投资组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9年的基准下降了22%,而2030年的目标为降低69%。其汽车制造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9年下降了10%,2030年的目标为降低41%。 从2021年起,该公司的10年目标不变,即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2.5万亿美元的融资和便利,其中包括用于气候行动和其他绿色倡议的1万亿美元。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在报告的导言中表示,该行2021年为绿色活动提供了约1060亿美元的资金。

  • 钢铁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报告:以转型升级为准绳 把握高端特钢投资机会【机构年报】

    总量层面:地产下行趋势不改,我们仍处在地产下行周期中,未来两年,钢铁行业贝塔大概率向下。具体来看,2022/2023年钢铁行业供需分别过剩约1417/1583万吨,钢价中枢将持续下移至4000/3500元/吨。2024/2025年钢铁供需边际缓解,钢价中枢抬升。2025年钢铁供需再次出现缺口约4384万吨,钢铁行业贝塔将再次向上。 结构层面1:粗钢供应结构将优化,电炉钢占比将显著提升。目前我国电炉钢产能占粗钢总产能的比例仅为10.4%,而美国、日本、全球电炉产能占粗钢的比例分别为比69.7%、24.5%、27.9%,相比之下,中国粗钢供应结构有较大优化空间。另外一个角度,高炉每生产1吨钢排放1.5tCO2,而电炉每生产1吨钢排放0.6tCO2,大力发展电炉炼钢符合“双碳”政策,是能源转型趋势下的必须选择。工信部在2022年8月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我国到2025年电炉钢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2030年力争达到20%。 结构层面2:粗钢需求结构将优化,建筑用钢小幅反弹,机械、能源、航天军工用钢需求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们测算,建筑用钢需求增速将在2023年开始小幅反弹,但幅度有限。十四五期间,能源用钢需求CAGR为20.3%,航天军工用钢需求CAGR为27.7%。粗钢需求将由之前的房地产拉动转向制造业拉动,需求的重点钢铁品种也将由普碳钢逐步转向高端特钢为主,这种需求结构的改变是和我国迈向高端制造大国的步伐相一致的。 核心结论1:此轮地产需求下滑的背景是社会高杠杆,需求有掣肘,故反弹幅度有限,钢铁吨钢盈利水平将维持微利。不同于2011-2015年钢铁行业被动产能出清,本轮地产下行周期,钢铁行业产能已受到较大压缩,行业恶性竞争的可能性较小,行业产能集中度也更高。需求端受制于全社会杠杆率高企,再次加杠杆提振需求的可能性也较低,所以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后的反弹幅度也将有限。钢铁吨钢毛利将很难出现明显修复,建议把握钢价反弹的波段性操作机会。 核心结论2:偏高端制造用钢需求弹性较大,新兴赛道相关标的将持续受益。在总量需求下滑的背景下,我们更关注新兴成长需求赛道的投资机会,比如受益于核电景气需求的高端不锈钢标的久立特材(002318.SZ);受益于火电灵活改造,超超临界不锈钢管需求爆发的标的武进不锈(603878.SH)、盛德鑫泰(300881.SZ);300系宽幅不锈钢行业龙头,受益于产能高速增长,业绩兑现确定的不锈钢标的甬金股份(603995.SH);受益于军工景气需求的高温合金标的抚顺特钢(600399.SH)、图南股份(300855.SZ);受益于储能市场空间不断扩容,全钒液流电池大有可为,主要标的钒钛股份(000629.SZ)。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滑风险,产能压减不及预期风险。

  • 钢铁“巨无霸”来了!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实施重组 两家央企旗下涉多家上市公司

    国企又现重磅重组案例,钢铁行业的“巨无霸”来了。 据国资委网站12月21日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10月,国资委就作出决定,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托管。 随着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央企业调整为97家,“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已不在央企名录之列。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均为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其中,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中国宝武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10141亿元,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据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官网,2020年,中国宝武钢产量达到1.15亿吨,实现“亿吨宝武”的历史性跨越,问鼎全球钢企之冠。2022年6月,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2》,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以1.2亿吨的粗钢产量蝉联全球第一。 另外,在2022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宝武首次跻身前五十强,排名第44位,继续位居全球钢铁企业首位。 ifind数据显示,中国宝武控股的有8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宝钢股份、宝钢包装、西藏矿业、太钢不锈、八一钢铁、中南股份、重庆钢铁和宝信软件。 中钢集团主要从事冶金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冶金原料、产品贸易与物流,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是一家为冶金工业提供资源、科技、装备集成服务,集矿产资源、工程装备、科技新材、贸易物流、投资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中钢集团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钢国际、中钢天源、中钢洛耐。

  • 1-11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4% 新疆下降8.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我国粗钢产量7454万吨,同比增长7.3%;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48.47万吨,环比下降3.4%。1-11月,我国粗钢产量93511万吨,同比下降1.4%。 11月,我国生铁产量6799万吨,同比增长9.7%;生铁日均产量226.63万吨,环比下降0.8%。1-11月,我国生铁产量79506万吨,同比下降0.4%。 11月,我国钢材产量10919万吨,同比增长7.1%;钢材日均产量363.97万吨,环比下降1.8%。1-11月,我国钢材产量122553万吨,同比下降0.7%。 新疆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新疆生铁产量47.2万吨,同比下降13.8%,环比下降23.6%; 1-11 月,全疆累计生产生铁979.2万吨,同比下降8.2% 。 11月,新疆粗钢产量48.9万吨,同比下降14.4%,环比下降25.7%; 1-11 月,全疆累计生产粗钢1111.6万吨,同比下降8.2% 。 11月,新疆钢材产量49.0万吨,同比下降30.6%,环比下降31.2%; 1-11 月全疆累计生产钢材1274.6万吨,同比下降7.4%。 新疆钢铁行业协会统计,1-11月,新疆重点监测钢铁企业区内外建材销量657.7万吨,同比下降13.3%(同期新疆水泥下降17.8%);板带材销量328.3万吨,同比下降10.9%。其中新疆自治区内建材销量同比下降6.1%,区外建材销量同比下降50.9%。

  • 2023年看地产修复下的困境反转;钢铁作为早周期品种,将充分受益于地产修复逻辑。 2021年下半年以来地产下行,导致钢铁需求持续走弱,叠加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导致的成本高企,使得钢铁行业利润持续收缩,三季度钢企亏损面继续扩大,行业进入寒冬。2022年下半年,伴随地产端政策逐步出现拐点,无论是居民利率端还是房企融资端都出现了积极变化,从政策向基本面的销售、拿地、开工传导虽有时滞,但我们认为这也足够导致2023年的钢铁需求预期从底部逐步抬升,年初的金三银四也将存在更多期待,行业大概率从亏损走向盈利,相应的周期复苏交易也将重新出现。 估值底部区域,长期逻辑未改,配置价值凸显。 从PB角度看,板块及龙头公司估值均已跌入底部区域。对比钢铁股一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我们发现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被明显低估;另外比较钢企的吨钢重置成本与吨钢市值,我们发现钢铁股仍具有较大修复空间。钢铁行业从长期来看,行业加速集中度提升,兼并收购持续推进,行业格局优化,龙头公司定价权提升,降本增效与报表修复未改,当前的估值水平具有较大程度的修复空间,配置价值凸显。 拥抱材料与资源景气时代。 我们当前比较看好的赛道,第一是火电机组更新改造,带来超超临界锅炉管需求爆发;第二是军工领域高温合金需求持续景气,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需求旺盛;第三是硅钢,细分赛道龙头及个别优质民企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增加高端牌号产能,量利齐升。此外,金属粉材赛道下游需求景气度高,龙头公司竞争优势显著,将受益行业高景气;炭素行业特种石墨、核石墨、等静压石墨放量,持续替代进口;资源为王,我们继续看好钒、钛、铁、锂、稀土矿等资源的产业链和龙头公司。自主可控背景下,核心资源依然具有长期价值。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重点推荐普钢龙头方大特钢、华菱钢铁、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等;特钢板块推荐盛德鑫泰、久立特材、图南股份、抚顺特钢、中信特钢、甬金股份等;新材料板块推荐铂科新材、悦安新材、屹通新材、方大炭素等;资源板块推荐安宁股份、钒钛股份、永兴材料、包钢股份等;港股推荐天工国际、中国东方集团等。 风险提示: 限产政策超预期放松,需求修复不及预期。

  • 江苏兴达钢铁集团120万吨炼铁产能出让公示

    12月13日,徐州市工信局发布了 江苏兴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炼铁产能出让公示, 出让1座450立方米高炉、1座550立方米高炉,出让产能换算数为120万吨 。受让方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隶属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为公示全文: 江苏兴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产能出让公示 为贯彻落实省、市钢铁行业规划实施方案,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根据企业申请及相关产能交易协议,依据市场化原则,现将江苏兴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产能出让情况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公众进行监督。公示期为2022年12月13日至12月19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情况。联系电话:0516-80805078。

  • 11月工程机械行业产品销售月度数据 推土机销售同比增长65.8%

    推土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1家推土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推土机809台,同比增长65.8%,累计销售推土机6657台,同比增长3.32%。 平地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0家平地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平地机675台,同比下降4.12%,累计销售平地机6668台,同比增长4.02%。 汽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7家汽车起重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汽车起重机1724台,同比下降3.47%,累计销售汽车起重机24260台,同比下降47.7%。 履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8家履带起重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履带起重机272台,同比增长22%,累计销售履带起重机2969台,同比下降19.4%。 随车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6家随车起重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随车起重机805台,同比下降53.2%,累计销售随车起重机16618台,同比下降31.2%。 塔式起重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5家塔式起重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塔式起重机1746台,累计销售塔式起重机19711台。 工业车辆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33家叉车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82648台,同比下降5.79%,累计销售叉车971886台,同比下降4.56%。 压路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9家压路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压路机1252台,同比增长13.7%,累计销售压路机14199台,同比下降23.1%。 摊铺机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3家摊铺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摊铺机137台,同比增长44.2%,累计销售摊铺机1434台,同比下降36.8%。 升降工作平台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1家升降工作平台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升降工作平台13248台,同比增长18.5%,累计销售升降工作平台183712台,同比增长21.7%。 高空作业车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10家高空作业车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当月销售各类高空作业车220台,同比下降34.3%,累计销售高空作业车3177台,同比下降11.1%。

  • 宏观利好再度发力 黑色系纷纷涨超1%【SMM分析】

    SMM12月14日讯:今日在宏观利好及需求提振下,黑色系集体走出一波回升行情,截止日间收盘,铁矿石收涨1.32%,报808.5元/吨;螺纹收涨1.42%,报3986元/吨;热卷收涨1.09%,报4069元/吨。 》点击查看SMM黑色系期货行情 宏观面上,昨日夜间出炉的美国11月CPI数据连续第二个月低于预期,恰逢美联储利率决议前夕,给市场带来一丝慰藉,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降温的预期再次得到提振。美元走弱,因此大宗商品压力缓解,国内市场情绪同样得到带动。 除此之外,当前基本面变化暂时没有出现更多地变动。 铁矿石方面,今日SMM最新出炉的高炉开工率因两座大型高炉复产出现小幅上升,对铁矿石需求有一定的支撑。根据SMM调研数据线数,截止12月14日, 高炉开工率 为92.27%,环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 为221.24万吨,环比上升0.99万吨。 估算全国钢厂日均铁水产量 为263.39万吨,环比上升1.18万吨。 》点击查看SMM钢铁产业链数据库 此外,钢厂冬储对于铁矿石需求提振的预期也是强有力的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因铁矿石供应端持续处于高位状态。 螺纹方面,目前多数钢厂生产继续处于亏损状态,且临近年底,部分钢厂已有检修计划,短期钢厂开工率或将继续处于中低位水平,供应端压力缓解;而需求端上,当前南北需求表现有所分化,疫情放开后,市场心态相对纠结,整体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热卷方面,天津、唐山地区下游加工厂受疫情影响,开工率进一步降低。但与此同时,随着淡季来临,终端需求疲软使得热卷累库情况,出现供需双弱的局面。 因此,就后续而言,铁矿石方面,预计下周高炉检修带来的铁水影响量再度缩小,支撑一定铁矿需求。考虑到宏观方面的影响以及未来补库的预期,预计短期内矿价仍将震荡运行。 螺纹方面,虽宏观政策面利好消息频出,但需求兑现速度未达市场预期,部分商家心态走弱,强预期弱现实问题仍存,预计短期现货价格上涨承压;中长期需关注贸易商冬储意愿。 热卷方面,由于热卷成本支撑稳固,焦炭仍有上涨预期,热卷价格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同时由于美联储加息在即、国内疫情放开后对需求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临近年末需求减弱,季节性累库等因素影响,短期热卷价格仍将延续宽幅震荡运行。 但仍需持续关注,12月15日中国11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月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另外,市场也在逐渐担忧疫情大规模扩散造成的短期影响。 更多黑色市场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技术面深度解析,敬请关注 2022SMM有色金属产业年会--黑色产业链高峰论坛 ,与行业大咖一同探讨行业发展,把握市场先机! 最新参会嘉宾名单公布丨2022年SMM有色-黑色产业年会暨大宗商品贸易高峰会即将召开!

  • 生态环境部印发《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其中涉及钢铁/焦化部分提到,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及沿黄重点地区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鼓励新建焦化项目与钢铁、化工产业融合,促进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发展。钢铁联合企业新建焦炉须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鼓励独立焦化企业新建焦炉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加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保障,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我部组织编制了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等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替代《关于规范火电等七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通知》(环办〔2015〕112号)和《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环办〔2015〕111号)中的“ 钢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 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 ”“ 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 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2年12月2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2年12月5日印发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