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11个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9451.5美元/吨,盘初摸低于9451.5美元/吨,而后上行,盘中小幅回落,盘尾再次走高并摸高于9631美元/吨,最终收于9568美元/吨,成交量至3.3万手,持仓量至33.3万手,涨幅达1.71%。隔夜沪铜主力2406合约开于77290元/吨,盘初下行摸低于76520元/吨,而后震荡上行盘尾摸高于77570元/吨,最终收于77490元/吨,成交量至8.8万手,持仓量至20.5万手,涨幅达0.53%。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美国3月零售销售月率录得0.7%,超出市场预期的0.3%,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并且前一个月的数据被修正得更高,显示出消费者需求的弹性,这可能会支持美国第一季度强劲的经济增长。(2)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在以色列战争内阁会议结束后,事态似乎进展迅速:以色列空军已经完成了即将对伊朗发动袭击的准备工作。 现货:(1)上海:4月15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404合约报升水70元/吨-升水160元/吨,均价报升水115元/吨,环比涨145元/吨。受内强外弱的局面影响,进口比价连续走跌,周内沪铜2405合约对外进口盈亏波动于-1000元/吨附近,吸引部分国内冶炼厂布局出口。预计交割后内盘库存将呈现较大幅度去库。预计后市升水易跌难涨。 (2)广东:4月15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0元/吨-升水50元/吨,均价升水25元/吨,环比涨45元/吨。总体来看,库存持续下降明天交割后,市场交投活跃度会继续回升。 (3)进口铜:4月15日仓单价格23-33美元/吨,QP5月,环比下跌2美元/吨;提单价格30-45美元/吨,QP5月,均价环比下跌2.5美元/吨;EQ铜(CIF提单)-2-5美元/吨,QP5月,均价环比下跌2美元/吨,报价参考4月中下旬及5月初到港货源。LME于4月14日发出第24/171号通告,按新规定,自2024年4月13日起,LME、CME不得使用4月13日及以后生产的铝、铜、镍; 4月13日之前生产的铝、铜和镍不受这项新规定的限制。此外,美国还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这三种金属。受此影响LME0-3冲高后回落至9450美元/吨位置,内外比价亏损扩大至1000元/吨附近,比价大幅亏损下,持货商纷纷下调溢价,但市场几乎无人问津,难闻实盘成交。 (4)再生铜:4月15日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上升1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68900-69100元/吨,环比上升100元/吨,精废价差3127元/吨,环比上升299元/吨,精废杆价差233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今日精废杆价差进一步上扩,创24年以来新高,再生铜杆厂表示每日出货除了固定客户之外,新增订单需要排单交付,而且具体交货日期尚不能确定。 (5)库存:4月15日LME铜库存减少950吨至123475吨;4月15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492吨至230017吨。 价格:宏观方面,由于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前所未有的袭击引发人们对中东紧张局势升级的担忧,引发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此外,市场持续关注俄罗斯金属被制裁的消息,亦拉动铜价。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铜价震荡上行,给持货商造成出货压力,许多炼厂表示存在库存压力。此外,进口比价连续恶化,许多炼厂开始布局出口计划,预计将有许多货源离境。消费方面,除部分刚需补货的下游企业,大部分采购者处于观望状态。此外,据SMM了解,截至4月15日本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减少0.62万吨至39.9万吨,较去年同期高20.74万吨。价格方面,在地缘政治紧张情绪下,预计铜价居高不下。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今日白银价格小幅震荡,经历了周五夜盘的大涨大跌,今日市场交易者谨慎操作。现货白银开盘价格为28.069美元/盎司,SMM1# 白银上午出厂参考均价为7375元/千克,均价较昨日上涨16元/千克,涨幅为0.2%。据SMM了解,由于今日银价小幅震荡,上海地区量大的现款现货的国标银锭报价1-2元/千克,上海地区量大的现款现货的大厂银锭报价为2-3元/千克,因此市场刚需点价,有采购需求的今日开始下单。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盘面:上周五晚伦铜开于9549美元/吨,盘初摸高于9586美元/吨,而后一路下行,盘尾摸低于9378美元/吨,最终收于9407美元/吨,成交量至3.3万手,持仓量至33.1万手,涨幅达0.49%。上周五晚沪铜主力2406合约开于77410元/吨,盘初摸高于77940元/吨,而后一路下行,盘尾摸低于76220元/吨,最终收于76310元/吨,成交量至11.7万手,持仓量至20.1万手,跌幅达0.04%。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美国和英国宣布对俄罗斯铝、铜和镍实施新的交易限制,此举可能会造成全球金属市场动荡。新规定禁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接受俄罗斯新生产的金属,4月13日或之后生产的俄罗斯铝、铜和镍都属于被禁之列。美国还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这三种金属。(2)美联储多官员称短期内没有降息的紧迫性,鸽派官员称等待 PCE 通胀数据。美联储官员公开发布讲话,他们的观点较为一致,即美国经济依然韧性,短期内没有降息的紧迫性,需要有证据完全确信通胀能降至 2% 才考虑降息。 现货:(1)上海:4月12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404合约报贴水50元/吨-贴水10元/吨,均价报贴水30元/吨,环比涨10元/吨。早市现货升水继续回升,市场氛围冷清,周末备库情绪未有明显体现,下游采购意愿受盘面影响仍然较为明显。今日为沪铜2404合约最后交易日,现货升水预计将继续靠近平水价格。 (2)广东:4月12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60元/吨-升水20元/吨,均价贴水20元/吨,环比涨20元/吨。总体来看,持货商看涨后市积极挺价,下游仅少量采购,预计待本周换月后才会全面好转。 (3)进口铜:4月12日仓仓单价格25-35美元/吨,QP5月,均价环比下跌5美元/吨;提单价格33-47美元/吨,QP5月,均价环比下跌1.5美元/吨;EQ铜(CIF提单)0-7美元/吨,QP5月,均价环比下跌2美元/吨,报价参考4月中下旬及5月初到港货源。上周五进口比价小幅好转,持货商坚挺报盘,但临近周末市场以观望为主基调,买方回盘甚少。卖方对换月后比价持续修复抱有期待,C结构下报盘居于高位,上周五市场交投清淡,买卖双方心理价差为10-20美金/吨,分歧依旧。 (4)再生铜:4月12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保持不变。广东光亮铜价格68800-69000元/吨,环比保持不变,精废价差2828元/吨,环比下降90元/吨,精废杆价差214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浙江宁波贸易商表示4月份到港废铜环比增加约10%-20%,预期供应较为宽松。 (5)库存:4月12日LME铜库存减少425吨至124425吨;4月12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4218吨至229525吨。 价格:宏观方面,欧洲央行暗示将较快开始降息,美元指数走高,此外,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市场避险情绪增强,亦拉涨美元指数,利空铜价。LME再次提出对俄罗斯金属的制裁选项,需谨慎对铜价的影响。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铜价高位运行,持货商出货量表现不佳,大量货源成为仓单,目前仓单已超30万吨,市场较为担忧后续流出对升贴水的冲击。此外,据SMM了解,许多炼厂已不急于出货,开始为检修进行提前备库。消费方面,铜价持续走高,下游企业多处于观望状态,目前采购以刚需补货为主,市场活跃度并不高。价格方面,需关注LME对俄罗斯金属制裁的具体影响,铜价或将继续上行。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4月15日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584.1万桶至4.57亿桶,增幅1.29%,进口643.4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18.4万桶/日。出口减少131.4万桶/日至270.8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1995.0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减少0.44%。OPEC周四预测夏季燃料消费将十分强劲,并在月度报告中表示,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225万桶/日,2025年将增加185万桶/日,两项预测均与上个月持平。OPEC+将于6月开会决定是进一步延长减产、还是向市场恢复部分供应。伊朗誓言要对4月1日其驻大马士革领馆遭空袭进行报复,美国及其盟友都认为,伊朗及其代理人即将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走高,周四报90.35美元/桶,较4月2日上涨1.61%。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型油轮运价小幅下跌。中国进口VLCC运输市场运价承压下行。4月1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1188.07点,较4月2日下跌5.5%。 超大型油轮(VLCC):本周VLCC市场假期后起步较慢,整体相对安静,成交量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租家始终采取私下成交策略给市场施压,船东仍在调整心态,部分船东似乎还没完全接受市场持续走弱的状况。船位供给方面来看,不管是中东航线还是大西洋航线均比较充足,基本面依旧向租家倾斜。目前,中东航线4月下旬仍有些许货盘没有收尾,租家仅需控制好出货节奏,成交运费将会继续承压下行。不过,美湾航线小船近期涨幅明显,或将有助于消化大西洋航线过剩的VLCC船位。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2.04,较4月2日下跌5.51%,CT1的5日平均为WS63.85,较上期平均下跌1.64%,TCE平均3.6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2.54,下跌5.52%,平均为WS64.28,TCE平均3.8万美元/天。 超大型油轮典型成交记录(Transaction record):中东至中国台湾航线报出27万吨货盘,受载期4月20-22日,成交运价为WS65。中东至中国航线报出27万吨货盘,受载期4月20-25日,成交运价为WS65。中东至中国台湾航线报出27万吨货盘,受载期4月27-29日,成交运价为WS62。巴西至中国航线报出26万吨货盘,受载期5月6-7日,成交运价为WS63.45。巴西至中国航线报出26万吨货盘,受载期5月6-7日,成交运价为WS63.45。巴西至中国航线报出26万吨货盘,受载期5月14-15日,成交运价为WS60。美湾至远东航线报出27万吨货盘,受载期5月13-18日,成交包干运费为840万美元。美湾至中国航线报出27万吨货盘,受载期5月11-15日,成交包干运费为833.5万美元。
引言:虽然发达国家未开始明显补库存,但去库存结束本身也在推动进口回升,向正常需求水平回归,我国出口剔除短期扰动因素后,3月同比仍高达4.2%。 3 月出口同比大幅回落更多源于春节影响和高基数,剔除扰动后同比+4.2%。 3月出口当月同比(美元计价)大幅回落13.1pct至-7.5%,低于市场预期(-2.1%)和我们预期(-5%),有三大原因: 1)春节因素拖累出口增速3.2个百分点。 3月上旬仍受到春节因素的尾部影响,春节调整后3月出口同比为-3.8%,高于海关公布的调整前数据。 2)高基数拖累出口增速8.1个百分点。 去年3月出口同比高达14.8%,超高基数相应对今年3月出口同比读数形成干扰,若将去年3月出口按正常季节性水平替代, 今年3月出口同比(剔除春节)为4.2%, 高于原始数据。 3)出口本身有所走弱,较2月实际回落1.9个百分点。 3 月出口回落主要反映2月强劲后的正常降温,出口增速并不差,发达国家进口仍在回升。 2月出口当月同比明显回升至6.1%(23Q2以来最高),3月小幅下滑至4.2%(剔除基数与春节因素)、属于短期波动后的正常回落, 下文也会介绍,3月回落的商品也大部分是2月走强的商品,且整体出口4.2%的增速水平也并不低。 仍高于23年1月(3.5%)和22年12月(2.2%) 。而从驱动因素来看, 发达国家去库存逐步结束后,虽然未出现明显补库,但进口增速也会正常向需求回归,后者今年以来已从-4%回到-0.6%,消费品进口增速更是由更低的-10%明显回升至0附近, 这也是支撑我国实际出口最主要的力量。 国别:欧日好于美国,前者也是进口回升幅度更大的国家,此外东盟、韩国等新兴生产国回升。 3 月我国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回落14.7pct至7.1%,观察剔除基数影响的三年平均增速,小幅回落0.8pct至-1.9% 。拆分结构看,对美国(同比-25.6pct至-8.8%)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环比19.5%也弱于季节性,但对欧元区(同比-16.1pct至-7.7%)回落幅度较小,环比13.8%也持平季节性,对日本(同比+19.8pct至0%)出口增速则明显改善。 上文提到,目前影响我国出口的是发达国家进口而非自身消费,虽然美国消费强劲、但进口并不低,而欧元区(-20%)、日本(-10%)前期进口增速更低,目前也明显回补, 日本更是回升至+4.5%,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相较而言,对非发达经济体和地区的出口整体增速回落7.3pct至-2.1%,新兴生产国(对于韩国、东盟)出口反而反弹。 商品:3月回落领域主要为2月走强领域,也有三大结构仍在改善。 从三年平均增速下滑幅度来看 ,3月下滑幅度最大的为通用机械和钢材,而上述两大行业均是1-2月明显走强的行业。 而从规模来观察, 回落较大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月也明显冲高过。 相较而言,三大领域出口表现仍有韧性:1)纺织服装等轻工制品出口增速改善幅度较大, 受益于发达国家去库结束,消费品进口向需求回归的对应影响。 2) 新兴国家工业生产改善相应产生中间品进口需求, 我国橡胶塑料、电气设备零部件等中间品出口改善。3) 在我国产业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过程中, 汽车机械和高端制造等自主产业出口仍维持韧性。 加工贸易继续回升支撑总体进口,但大宗商品进口回落。 3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升6.3pct至-1.9%,结构上原油(-14.6pct至-6.2%)、铁矿石(-7.2pct至0.5%)同比回落幅度较大。加工贸易方面,机电产品进口增速(+8.8pct至1.6%)仍受中美关系的改善继续回升,但近期美方对韩国和荷兰半导体出口的安全关切,或对后续我国进口构成扰动。 4 月出口预计回升至-2.4%,结构上仍建议关注三大主线 。 展望短期, 4月基数压力较3月有所缓和,加之春节影响结束,预计4月出口同比(美元计价)较3月海关公布数据回升5.1pct至-2.4%。 展望远期,关注发达国家消费品进口回升、海外经济体生产正常化、新兴国家市占率偏低的商品领域。 譬如纺织服装、地产链、中间品资本品等领域。 风险提示:非美经济超预期走弱,全球产业链重构,新兴国家工业化不及预期。 以下为正文 一、3月出口同比大幅回落更多源于春节影响和高基数,剔除扰动后同比+4.2% 3 月出口当月同比(美元计价)大幅回落13.1pct至-7.5%,低于市场预期(-2.1%)和我们预期(-5%),有三大原因: 1 )春节因素拖累出口增速3.2个百分点。 我们此前报告 《春节调整后出口仍然超预期》 已介绍春节对出口的影响,后者影响周期覆盖1个半月,包括节前抢出口与节后大幅收缩,除夕后一个月出口才会恢复至正常,这也意味着今年3月上旬仍受到春节因素的尾部影响,测算春节调整后3月出口同比为-3.8%,较2月回落9.9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小于海关公布数据的回落幅度3.2个百分点。 2 )高基数拖累出口增速8.1个百分点。 去年3月伴随疫情明显好转,工业生产加快恢复填补之前缺口,推动出口同比高达14.8%,形成超高基数,相应对今年3月出口同比读数形成干扰,若将去年3月出口按正常季节性水平替代,今年3月出口同比(剔除春节)为4.2%,高于原始数据(-3.8%,剔除春节)8.1个百分点(四舍五入)。 3 )出口本身有所走弱,较2月实际回落1.9个百分点。 据上文,剔除春节与高基数影响后,出口当月同比为4.2%,低于2月6.1%(剔除春节),但仍维持较高个位数正数区间, 且仍高于23年1月(3.5%)和22年12月(2.2%)。 3月出口环比为27.2%,小幅弱于季节性(29.5%),1-3月平均来看为0%,好于季节性(-4.3%)。 二、3月出口回落主要反映2月强劲后的正常降温,出口增速并不差,发达国家进口仍在回升 2月出口当月同比在春节调整后较1月明显回升2.6pct至6.1%,达到23Q2以来最高水平,3月小幅下滑至4.2%(剔除基数与春节因素)、属于短期数据波动后的正常回落,下文商品分析部分也会介绍,3月回落的商品也大部分是2月走强的商品, 且整体出口4.2%的增速水平也并不低, 仍高于23年1月(3.5%)和22年12月(2.2%)。 而从驱动因素来看, 我们前期专题 《新型全球化如何补位后地产时代?》 强调,自2021年以来影响我国出口的不再直接是发达国家消费需求,而是消费与库存匹配完后决定进口,后者才是影响我国出口的核心变量,去年以来发达国家消化过剩库存,因而导致强需求(同比+3%)但弱进口(-4%),其中消费品进口更低(-10%),而自去年底发达国家去库存逐步结束后,虽然未出现明显补库,但进口增速也会正常向需求回归,而今年以来发达国家进口增速已回到-0.6%, 这也是支撑我国实际出口最主要的力量。 三、国别:欧日好于美国,前者也是进口回升幅度更大的国家,此外东盟、韩国等新兴生产国回升 本部分均讨论春节调整后数据: 3 月我国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回落14.7pct至7.1%,观察剔除基数影响的三年平均增速,小幅回落0.8pct至-1.9%。 拆分结构看,对美国(同比-25.6pct至-8.8%)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环比19.5%也弱于季节性(25.2%),但对欧元区(同比-16.1pct至-7.7%)回落幅度较小,环比13.8%也与季节性基本一致,对日本(同比+19.8pct至0%)出口增速则明显改善。 上文提到,目前影响我国出口的是发达国家进口而非自身消费, 虽然美国消费强劲、但进口并不低,而欧元区(-20%)、日本(-10%)前期进口增速更低,目前也明显回补,日本更是回升至+4.5%,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 相较而言,对非发达经济体和地区的出口整体增速回落7.3pct至-2.1%,新兴生产国出口反而反弹。 其中对韩国(+15.4pct至-4.5%)、对东盟(+11.5pct至1.7%)、对中国香港(+22pct至7%,向东盟、欧洲转口为主)出口增速均趋改善,反映新兴工业生产恢复对于中间品的进口需求回升,影响我国出口。而对印度(-28.5pct至-12.3%)、俄罗斯(-21pct至-8.5%)则有所回落。 四、商品:3月回落领域主要为2月走强领域,也有三大结构仍在改善 3 月构成主要拖累的大部分也是2月走强的领域,反映上文提到的强劲出口后正常降温逻辑。 商品数据波动较大,受基数影响更明显,我们进行三年平均增速处理、以观察更真实的数据变化,从增速下滑幅度来看,3月下滑幅度最大的为通用机械(-12.1pct至6%)和钢材(-7.4pct至5.3%),而上述两大行业均是1-2月明显走强的行业(通用机械1-2月平均同比13.8%,钢材1-2月平均同比13.5%)。而从规模来观察,权重较大的商品中回落幅度也较大的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2%至-6.8%),后者2月也明显冲高过(+3.8pct至-5.6%)。 相较而言,三大领域出口表现仍有韧性: 1 )纺织服装等轻工制品出口增速改善幅度较大,受益于发达国家去库结束,消费品进口向需求回归的对应影响。 纺织服装等轻工制品是前期发达国家去库存中主要压制的领域,也是主要商品中库存增速下滑幅度最大的。而在发达国家终端消费品去库接近尾声、进口向消费回归带动供需缺口收窄的影响下,其中箱包(+6.1pct至21.1%)、服装(+4.3pct至2.6%)三年平均增速均较2月明显改善。 2 )新兴国家工业生产改善相应产生中间品进口需求,我国橡胶塑料、电气设备零部件等中间品出口改善。 譬如灯具(+2.7pct至1.7%)、纺织纱线(+1.7pct至0.8%)、塑料制品(+1.3pct至7.7%)等出口继续改善。 3 )此外,在我国产业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过程中,汽车机械和高端制造等自主产业出口仍维持韧性。 其中船舶(+5.7pct至31.2%)、汽车(+8.8pct至61.4%)出口增速均较上月反弹。 五、加工贸易继续回升支撑总体进口,但大宗商品进口回落 3 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升6.3pct至-1.9%,结构上大宗商品进口有所分化。 具体来看,大宗商品进口数量方面,原油(-14.6pct至-6.2%)、铁矿石(-7.2pct至0.5%)同比回落幅度较大,然而铜(+18.8pct至15.3%)进口增速有所回升。大宗商品进口分化或映射投资部门强弱不同,其中铜进口增速较高或指向公用事业,特别是电力行业的投资增速得以改善。 加工贸易方面, 机电产品进口增速(+8.8pct至1.6%)仍受中美关系的改善继续回升。其中平板显示模组(+15.5pct至1.7%)、二极管类似半导体器件(+7.9pct至-10.4%)、集成电路(+0.7pct至2.0%)均有所提升,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则在前期冲高后有所回落(-21.5pct至24.4%)。但近期美方对韩国和荷兰半导体出口的安全关切,或对后续我国进口构成扰动。 六、4月出口预计回升至-2.4%,结构上仍建议关注三大主线 展望短期, 4月基数压力较3月有所缓和,加之春节影响结束,预计4月出口同比(美元计价)较3月海关公布数据回升5.1pct至-2.4%。 展望远期,关注发达国家消费品进口回升、海外经济体生产正常化、新兴国家市占率偏低的商品领域。 发达国家库存是“二阶导”影响我国出口,而非“一阶导”,这意味着只要发达国家去库存结束,或者去库存速度慢于前期,进口增速都会由此前大幅低于需求的水平、逐渐回归至跟需求对应的水平,而无需等待欧美补库存(进口大于需求),在此过程中,关注三大方向: 1)前期进口增速更低的消费品有较大改善空间 ,譬如纺织服装、地产链商品等等。此外对欧洲出口不一定弱于美国,主因欧洲库存更低、后者才是影响出口的核心变量,而非需求。 2)去库存结束后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正常化,新兴国家生产恢复, 将对我国中间品、资本品出口形成持续支撑。 3)新兴国家目前市占率仍低的领域。 譬如机械设备、集成电路、橡胶塑料、矿物金属、汽车交运设备等。 风险提示:非美经济超预期走弱,全球产业链重构,新兴国家工业化不及预期。 本文来源:申万宏源宏观,原报告:《剔除春节与基数影响后出口正增长——3月外贸数据分析》分析师:屠强(A0230521070002) 贾东旭(A0230522100003) 王胜(A0230511060001 )
中国海关总署今日公布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其中 进口“量价齐升” ,大宗商品和民生消费品进口稳步扩大,能源产品进口增长显著。 一季度,我国能源产品、金属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了8%、5%。 具体来看,原油增长0.7%,成品油同比大增27.5%,天然气同比增22.8%,煤炭同比增13.9%; 铁矿砂和铜矿砂进口增长均超过了5%。 海关总署还指出,一季度 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分别增长了14.3%、82.7%。 纺织服装、干鲜瓜果、牛肉、电视机、竞赛型自行车,进口增速都超过了两位数,“衣食住行”类消费品进口都有比较好的表现。 从3月单月看,能源进口量整体仍呈上升趋势,除原油进口同比下滑6%外, 成品油和天然气进口量增速均在20%左右,煤炭进口小幅增长0.5%。 3月大豆进口554.1万吨,同比下滑19.1%,延续了此前的下降趋势;年累计大豆进口1857.7万吨,同比降10.8%。 3月钢材进口61.7万吨,大幅下滑9.5%,年累计钢材进口174.8万吨,同比降8.6%。
本周白银价格涨势凶凶,4月12日SMM1#白银上午出厂参考均价7359元/千克,较周一同一时间价格涨幅为4%,较4月3日价格涨幅为10.13%,今日白天白银的价格持续呈现上涨趋势,价格如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4月12日夜22点25,白银T+D推高到7666元/千克,较下午关盘时期上涨307元/千克,涨幅4.31%。 而本周美国3月末季调CPI年率公布值为3.5%,高于前值3.2%和预期值3.4%;美国3月季调后CPI月率公布值为0.4%,和前值持平,高于预期值0.3%;美国至4月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公布为21.1万人,低于前值22.2万人和预期值21.5万人。经济数据利空,显示美国就业相对强劲,提振美元,白银也在当日夜盘有所下跌,但是下跌势头“昙花一现”,随后仍以上涨为主。 正常黄金和白银的价格趋势和美元走势相反,但是本周却出现了美元和白银双强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市场担忧地缘政治避险情绪拉涨,以及资金推动。 首先目前地缘政治动荡,中东地区、俄乌地区动荡,各地区由于避险情绪影响加大了对黄金的采购和备货,推动黄金价格一路上行同时避险情绪也在推动白银价格的上行,今日(4月12日)金银比维持在82-83之间,这意味着黄金的价格相对偏高,白银的价格相对偏低,对白银也是一个提振作用。 同时目前由于通胀和美元的因素,市场资金投资回报率不及贵金属涨幅,也在吸引全球资金加注贵金属。 目前市场情绪疯狂,谨慎操作,注意风险。 》查看SMM贵金属现货报价
4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5.74万亿元,增长4.9%;进口4.43万亿元,增长5%。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今年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8.8%。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分别增加10.4%、1%,国有企业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值。 出口方面,我国传统领域和新业态均表现亮眼。一季度,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势头良好。机电产品出口3.39万亿元,增长6.8%,占出口总值的59.2%;其中,电脑及其零部件、汽车、船舶分别增长8.6%、21.7%、113.1%。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9757.2亿元,增长9.1%。 从贸易伙伴看,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82万亿元,增长5.5%,占进出口总值的47.4%。对其他9个金砖国家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11.3%。对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分别进出口1.27万亿元、1.07万亿元、5354.8亿元、5182亿元,合计占33.4%。
》查看SMM钢铁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根据SMM调研,本周焦炉产能利用率为64.92%,周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山西地区焦炉产能利用率为63.5%,周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