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228个
受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周一,国际金价和银价双双刷新历史高位。然而,高盛分析师在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敦促投资者谨慎看待银价上涨。 周一,现货白银价格涨幅一度超3%,报51.7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目前涨幅回落至2.36%。今年以来,白银价格已飙升逾70%,远超黄金50%的涨幅。 高盛周日表示, 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私人投资资金可能在中期内推动白银价格进一步上涨,这与金价受到的提振类似 。 不过,该行警告称, 与黄金受益于央行结构性需求不同,银价近期的波动性和下行风险较大 。 对白银的投资需求是推动该贵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高盛的分析显示,白银购买量每新增1000吨,价格通常会上涨1.6%左右。 不过,高盛表示,考虑到黄金市场的规模(包括ETF基金的持仓和投机性买盘)约为4500亿美元,而白银只有约500亿美元,如果投资者改变仓位,银价波动性会更大,下跌风险也更大。 “由于白银市场流动性较低,且规模约为黄金的九分之一,白银价格可能会对此类(投资者)资金流动做出剧烈反应,从而放大价格波动。” 高盛分析师表示。 主要风险 高盛指出了可能引发银价近期回调的主要风险。 需求端方面,ETF资金流入的暂时回落可能令银价承压。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ETF资金流入速度通常比往常更快。 供应端方面,若交易商因美国对关键矿产潜在关税的调查而推迟从美国运回白银,伦敦金属交易中心的库存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进程可能会延迟。 此外,高盛表示,白银不像黄金那样能获得各国央行需求带来的结构性支撑。该行还淡化了工业需求对白银长期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 尽管白银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但高盛指出,太阳能产业增长正在放缓,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用铜等更廉价的材料替代白银。
今年迄今,现货黄金价格已累计飙升了逾50%。而根据业内人士的统计,若金价能维系当前的上涨速度,最早到2028年便有望触摸到10000美元大关的门槛。 上周,金价已历史上首次突破了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随后在上周五又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而再度出现跳涨,日内早间已进一步刷新了历史高位4060美元。 如果我们早在一个月前所 介绍的那样 ,目前已只有1979年的那波黄金史诗级大牛市,升势比眼下更为猛烈。在1979年,纽约期金全年的涨幅为126.5%,而年内迄今的涨幅约为53%。 对此,贵金属市场“老将”、Yardeni研究公司总裁Ed Yardeni在周一的报告中,重申了其此前对黄金的看涨预测。值得一提的是,Yardeni之前对黄金的看涨预期已屡次提前实现。 他当时曾列举了黄金的诸多传统避险属性:如对冲通胀风险、俄罗斯资产遭冻结后央行去美元化以及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并试图颠覆全球地缘政治秩序等因素。 Yardeni表示,“我们目前的黄金目标是2026年达到5000美元。若维持当前涨势,2030年前或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 根据Yardeni追踪的自2023年末以来的黄金走势显示,其当前的上涨趋势若能维系,有望在2028年中至2029年初之间达到每盎司1万美元的里程碑。 美联储上月转向降息政策也提振了金价,联储政策制定者正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停滞的劳动力市场,而非抗击通胀——尽管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美国通胀率仍始终顽固地高于2%的目标。 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债务激增,令投资者对全球货币体系感到不安。这助推了所谓的“货币贬值交易”——人们纷纷转而押注贵金属和比特币,预期各国政府将放任通胀升温以缓解债务压力。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气候与大宗商品经济学家Hamad Hussain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害怕错失”(FOMO)的情绪正悄然渗透至黄金交易,使得客观评估黄金的价值变得更加困难。他预计金价将持续攀升,但随着关键利好因素减弱,涨幅将趋缓。 Hussain列举了支撑金价的三大因素:美联储降息、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另一方面,他也提到近期金价上涨恰逢美元走势稳定且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走高——这些都是贵金属市场过度乐观的明显迹象。 “一如既往,黄金不产生收益使得客观估值异常困难,”他表示,“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几年金价名义上可能持续缓慢攀升。”
作为最传统的通胀对冲和避险工具,今年以来,黄金价格迭创新高。继上周首次突破4000美元/盎司以来,周一,现货黄金一度升至4060美元上方,刷新历史新高。 在这一背景下,普通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应如何合理配置黄金? 今年7月,对冲基金传奇人物、桥水创始人达里奥表示,投资者应将其投资组合的15%左右配置为黄金或比特币。 有投资专业人士赞同达里奥的这一看法,认为15%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 “我们认为投资者应将至少15%的投资组合配置为黄金,以替代其它固定收益资产。” Catalyst Funds的首席投资官兼Strategy Shares gold Enhanced Yield ETF的投资组合经理David Miller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需求依然强劲,供应增长受限,实际收益率仍处于历史低位,所有这些都支持金价走高。” 其他一些金融专家虽对黄金也持乐观态度,但认为配置比例应低于10%。 美国投资公司GraniteShares的首席执行官Will Rhind表示,即便金价处于创纪录高位,大规模配置黄金仍是明智之举。 他指出:“对于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而言,我们通常看到客户会将其资产的7%到10%配置在黄金上。当然,这一比例会因客户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总体经济前景等诸多因素而出现显著变化。” 在Rhind看来,从黄金投资中获取价值的关键在于持有足够的黄金,使其在投资组合中占据重要地位,而1%的配置比例不足以对投资组合的表现产生重大影响。 Social Discovery Ventures首席投资官Alexander Lis表示:“我们认为,在经典的长期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中,5%的黄金配置是一个有价值的补充,” 他指出,持有过多黄金的风险在于,人们期望其能对冲的那些状况可能不会出现,而且投资者目前对于笼罩市场的货币贬值交易可能过于悲观。 “黄金往往反映的是对货币贬值的预期,而非货币贬值本身。鉴于今年金价已经大幅反弹,要达到目前市场对于货币进一步贬值的普遍预期,需要的刺激措施甚至要超过新冠疫情期间的水平。” Lis说道。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rp的资深财务规划师Edward Hadad指出,黄金是无收益资产,不会带来红利。他建议,如果客户希望将部分投资组合投资于黄金或另类资产,这部分投资不应超过总投资组合的5%。 Bone Fide Wealth的注册理财规划师Clifford Corne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黄金表现出色,因此人们产生了FOMO(害怕错过)的情绪。他没有为客户提供具体的黄金配置建议,但指出15%是“相当高的配置比例”。 贝莱德的一位投资组合经理上个月表示,倾向于将黄金的战略配置比例设为2%至4%,而富达则建议“小比例持有”黄金敞口。
锡业股份10月13日发布公告:公司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025 年 9 月 30 日、10 月 9 日、10 月 10日)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形。 锡业股份的公告显示:针对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在公司开展自查的同时,公司董事会通过书面征询方式向控股股东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个旧锡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就相关事项进行了核实,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1、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2、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3、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近期,公司主产品锡金属价格有所上涨,锡冶炼加工费持续低位运行。4、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5、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对于必要的风险提示及相关说明,锡业股份表示:1、经自查,公司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的情形。 2、公司主产品锡未来市场价格走势能否持续上涨存在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注意市场风险。 3、公司将于本月 27 日披露《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相关未公开的定期报告业绩信息不存在泄露的情形。 锡业股份9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累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数量170,0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103%。 锡业股份8月29日公告称,锡业分公司为保障锡冶炼设备安全有效运行及后续稳定高效生产,将结合实际对锡冶炼设备进行例行停产检修。本次停产检修计划于2025年8月30日开始,预计不超过45天。公司年初预算及生产计划已考虑本次停产检修事宜,本次停产检修对公司全年生产计划无较大影响。 锡业股份8月25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公司党委、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有色金属原材料战略单元“价值创造中心”,对标先进,改革创新,紧盯市场变化, 积极克服有色金属价格剧烈震荡、原料供应紧张、加工费同比下降等诸多挑战,主动把控经营节奏、抢抓市场机遇,多措并举增产增收、降本增效,确保了上半年经营质效持续稳健向好。2025年上半年生产有色金属总量达18.13万吨,其中:锡4.81万吨、锌6.98万吨、铜6.25万吨、铅937吨;生产稀贵金属:产品铟71吨,金565千克,银59吨。 锡业股份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0.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5%。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368.61亿元,较年初上升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13.93亿元,较年初上升2.61%,资产负债率38.88%,较年初下降1.31个百分点。 锡业股份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构成如下: 锡业股份半年报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锡、锌、铜、铟等金属矿的勘探、开采、选矿和冶炼。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正处于规模优势提升、结构持续调整、创新能力提高和绿色智能制造的重要阶段,并将继续朝着高端化水平提高、结构合理化水平改善、发展绿色化水平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凸显和体系安全化基础夯实的方向发展。从周期性特点来看,有色金属行业仍然属于强周期行业,同时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以及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有色金属品种的需求开始表现出成长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穿越周期性,并持续成为国家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行业。 锡业股份在对锡行业供需情况进行介绍时提及:上半年,全球锡矿供应较为不稳定,传统锡矿主产国和新兴锡矿产国供应稳定性均不乐观,导致全球范围内冶炼厂生产组织面临较大挑战。需求方面,2025年上半年最大的扰动来自于海外经贸政策的变动以及对于实物需求所造成的影响,使得锡金属的终端需求,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家电和马口铁等领域在内表现分化,部分细分领域增速放缓。长期来看,供应端,锡作为稀有金属,地壳含量较低,可用资源有限,在战略矿产资源日益重要的背景下,预计锡资源的价值还将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部分锡矿供应扰动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有所缓解,有望提升锡供应链平稳运行水平。需求端,国内消费补贴和以旧换新政策预计仍然能够托底电子产品、家电和汽车等消费,对锡需求整体利好,同时随着国际经贸环境趋于稳定,全球锡需求有望持续改善。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锡、锌、铟产量超预期,2025H1公司生产有色金属总量18.13万吨,其中:锡4.81万吨(年度计划完成率53.4%)、铜6.25万吨(年度计划完成率50%)、锌6.98万吨(年度计划完成率53%)、铟71吨(年度计划完成率69.4%),同比增幅为6.42%、-11.10%、1.45%、9.23%。锡价上行提振锡业务毛利率。供需基本面与宏观催化共振,锡价有望偏强运行。卡房矿区加强开发,铜、钨资源潜力可期。投资建议:考虑锡价上行与公司产销增长,天风证券上调公司业绩预期,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供应链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锡矿供应脆弱性驱动锡价中枢上行,公司业绩有望充分受益。2025年上半年生产稳步推进,计划回购增强信心。加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现有矿山价值创造能力。卡房分矿已获得云南省自然资源厅2025年度第一批钨矿(三氧化钨65%)开采总量配额指标688吨,公司将聚焦打造全球最优锡铟产品供应商和全球最优锡铟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卡房矿区的资源勘查,提升公司的未来钨、锡相关资源的增储和开发利用水平,加大对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现有矿山价值创造能力。 风险提示:缅甸复产进度超预期、半导体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锡价大幅波动等。
白银现价已升至50美元/盎司以上,导致伦敦白银市场陷入混乱,大规模的空头挤压让市场流动性几乎完全枯竭。 交易员指出,任何现货白银的空头都难以找到白银,因此被迫支付高昂的借贷成本移仓。还有的交易商已预订跨大西洋航班中的舱位来运输大块银条,而这种昂贵的运输方式通常被用于运输更有价值的黄金。 大宗商品对冲基金Greenl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Anant Jatia表示,他从未见过市场这样的情况,白银目前已没有可用的流动性。 这种前所未有的情况导致伦敦白银市场较纽约市场的溢价从平常的约3美分上升至超过20美分。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Robert Gottlieb指出,银行现在都不愿意相互报价,因此价差极大,这也是流动性不足的原因。 飙涨的可能性 近年来,白银库存一直在稳步减少。由于矿山产量未能满足投资者和太阳能电池板等工业应用的需求,导致持续供应短缺。其次,由于担心关税,交易商今年纷纷将白银运往美国。 2021年年中以来,伦敦的白银库存下降了三分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由ETF持有。另据计算,可供伦敦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剩余白银自由流通量目前已降至仅2亿盎司,较2019年年中超过8.5亿盎司的高点下降了75%。 与此同时,伦敦白银隔夜借贷成本按年率计算上涨了100%以上,市场资深人士表示,这一涨幅超过了1980年挤兑时期的所有纪录。 一家物流公司的高管表示,过去一周,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将白银从与纽约商品交易所挂钩的金库中取出,然后空运到伦敦。他估计,目前交易商正试图将约1500万至3000万盎司白银从纽约运往伦敦。 然而,仍有很多交易商不愿动用纽约的白银库存,因为物流环节非常复杂,且美国政府关门可能进一步拖慢海关流程,从而导致高昂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些交易商还担忧特朗普可能在所谓的232条款调查结束后对包括白银在内的关键矿产征收关税。 当前的市场情况是,如果美国政府不对白银征税,那么来自纽约的白银将缓解伦敦市场的流动性危机,但一旦美国政府采取了关税行动,那么伦敦市场的问题将会进一步扩大,从而推动白银价格的继续飙涨。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银行在报告中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在过去一周吸引了大部分投资流动,其资产达到7.4万亿美元。 美银表示,尽管美国政府停摆,投资者仍蜂拥涌入股票、债券和加密货币等各类资产,表明风险资产需求依然强劲。 风险资产需求仍然强劲 美国银行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称,截至10月8日的一周,现金基金吸引了729亿美元,债券吸引了256亿美元,股票吸引了200亿美元,加密货币吸引了55亿美元,黄金吸引了21亿美元。 黄金经历了过去三周以来的最小流入量,而加密货币则经历了过去12周以来的最大流入量。 美银策略师哈特内特(Michael Hartnett)带领的团队指出,银行贷款流入为13周来最大,达14亿美元,他们称这是利率乐观情绪见顶的重要首个迹象。 从行业来看,医疗保健基金获得了自2023年4月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入,为15亿美元,而金融基金则经历了七周以来的首次流出,为2亿美元。此外,材料类基金录得创纪录的单周资金流入76亿美元。 从地区来看,美国股市实现了连续第四周资金流入,当周流入142亿美元;欧洲股市三周以来首次流出3亿美元。 新兴市场股市连续第八周获得资金流入,当周流入5亿美元;日本股市则在此前六周流入30亿美元后,首次出现流出。 金价明年有望达到6000美元 哈特内特表示,当前很少有投资者在结构性地配置黄金,而对美联储新主席的预期、繁荣/泡沫政策,以及潜在的黄金价值重估等因素,都有利于所谓的“货币贬值交易”。 所谓“货币贬值交易”,即投资者大举涌入黄金、加密货币和其他另类资产,以对冲包括美元在内的所有法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在当前全球地缘局势动荡,美联储为首的央行逐步降息的背景下,货币贬值交易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强。 哈特尼特写道:“虽然历史不能预测未来,但在过去的4轮金价牛市中,黄金价格平均上涨约300%,周期为43个月。以此推算,这意味着到明年春天金价将达到6000美元。”
在本轮贵金属大牛市行情背后,赢家显然不仅仅只有金融市场上的黄金多头们,还有那些手上真的握有“真金白银”的普通人。而作为全球第二大黄金消费国,不少印度家庭无疑就搭上了这辆顺风车…… 摩根士丹利本周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就显示,印度家庭财富眼下正经历飞跃式增长——该国民众3.46万吨的黄金持有量(重量相当于6000多头大象),在近期创纪录的金价涨势中大幅增值。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Upasana Chachra和Bani Gambhir在报告中写道,这些积累了数代人代代相传的巨额黄金,目前的价值已接近3.8万亿美元。鉴于金价的上涨趋势,这正对印度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产生“积极的财富效应”。 长期以来,黄金已深深融入了印度人的文化、宗教与日常生活中。 印度家庭囤积黄金不仅作为长期储蓄或应急保障,更在宗教仪式中象征着繁荣。这些贵金属常作为婚礼和节庆礼物,既巩固亲情纽带,又实现财富代际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士丹利对于印度家庭黄金持有量的最新估算值,要远超世界黄金协会两年多前(2023年7月)报告的数字——2.5万吨。 但即便是2.5万吨这个数字,也已经超过了全球黄金储备前十大央行的储备总和。 印度民间黄金财富预估的激增,正值金价今年历史性大涨逾50%之际。现货黄金价格本周早些时候已创下了每盎司4000美元以上的纪录新高,今年有望实现自1979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 此轮涨势由央行购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美联储降息共同推动。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黄金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其国内价格通常与全球走势同步。 印度央行近年来也时常通过购金提振市场信心,自2024年以来累计购入约75吨黄金,使其总持有量增至880吨——约占印度外汇储备的14%。 大摩在报告指出,随着印度央行开启降息周期及政府下调消费税,该国的黄金财富效应正获得额外提振。 也有国家为此苦恼?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家庭财富随金价上涨的大幅增长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在全球范围内,也有一些本身正在与高通胀相抗争的央行,可能并不乐见于此。 除了印度外,金价上涨也正使土耳其家庭财富大幅攀升了数十亿美元,不过这却可能反而给土耳其央行抑制通胀的努力带来了复杂影响。 据土耳其央行估算,土耳其民众持有的非金融体系黄金储备——通常被称为“床垫下的黄金”价值高达5000亿美元。 土耳其央行行长法提赫·卡拉汉表示,过去一年金价飙升已产生了逾1000亿美元的财富效应——消费者因财富增长而增加了消费。 据Is Portfoy测算,金价若再上涨10%,将额外再产生约500亿美元财富效应。 凯投宏观新兴市场高级经济学家Liam Peach指出,“土耳其黄金财富如此高度集中,意味着金价急升可能产生积极财富效应并提振国内消费。需求侧压力增强将进一步推迟抗通胀的进程。” 长期以来,抑制通胀对土耳其央行来说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目前土耳其国内通胀主要源于教育、租金等项目价格上涨。上月,土耳其通胀率意外加速攀升至33.3%,高于前月的33%。 卡拉汉本周向议员们承认,黄金正通过财富效应支撑需求。土耳其央行五月份的研究发现,黄金价格飙升在家庭黄金储蓄突出的城市,助推了房屋和汽车销售。 卡拉汉表示:“过去的高通胀经历是土耳其民众持有大量黄金的原因。”
今年黄金的涨势可谓令人瞩目,但若放眼整个贵金属市场,白银和铂金其实正引领着更为广泛的实物资产抢购热潮。 LSEG的数据显示,随着现货白银价格本周四刷新了每盎司逾51美元的历史高位,银价在年内迄今的涨幅已经超过了70%;与此同时,现货铂金价格本周也一度上探每盎司1687美元,年内涨幅接近80%,逼近13年高位。 相比之下,黄金表现虽同样亮眼,但涨幅要略逊于白银和铂金。现货金价今年累计上涨了约52%,周二史上首次突破了每盎司4000美元关口。 对此,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撰文指出,黄金、白银和铂金的同步上涨,不仅关乎通胀对冲或利率预期,更反映出更深层次的趋势转变。 Hansen写道,“强劲涨幅表明贵金属领域正出现更广泛的轮动趋势,资金正转向‘实物价值储藏手段’。” “在日益碎片化的世界中,西方将市场、支付系统和储备资产武器化,侵蚀了市场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等传统避险资产的信心,”Hansen补充道,他还特别提及了西方因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而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 Hansen认为,这种信任危机正推动机构投资者和主权投资者在传统金融体系外寻找安全港湾。 这种转变也催生了全球央行史无前例的黄金购买热潮——表明对真实、无负担资产的渴求已具结构性特征,而非投机行为。 Hansen写道:“其结果是,市场不再由对实际利率波动反应的短期投机资金主导,而是由对避险资产的持续性结构性需求主导。” 旧金融秩序信心衰退的镜像 除长期结构性资金流外,地缘政治因素也为今年金价上涨注入了新动力。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同时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及美国政府债务负担的担忧也在发酵。 Hansen写道:“美国当前的利息支出已超过国防开支——这一数据凸显了持有无交易对手风险资产的吸引力。” 他进一步阐释道,金价上涨已成为“旧金融秩序信心衰退的镜像”。 “数十年来,投资者将美国国债视为全球无风险基准。但如今市场传递的信息更微妙:‘无风险’(risk-free)和‘免信任’(trust-free)已不再是同义词。” 目前,尽管市场对黄金创纪录涨势能持续多久仍存疑虑,但一些华尔街顶级机构仍看好其前景。本周早些时候,高盛将对明年年底的黄金目标位预测从每盎司4300美元上调至4900美元,理由是西方黄金ETF资金流入强劲且央行需求旺盛。 Hansen指出,如果投资者越来越将政治和金融体系视为相互交织——并且可能格外脆弱,那么持有无负担有形资产的理由就更加充分了。 他进一步阐述称,“这或许代表着对信任、主权及‘安全’本质的集体重估。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不仅在质疑旧秩序——它可能已开始为新秩序定价。”
美东时间周五,荷兰国际集团(ING)预计,2026年黄金的平均价格将达到4150美元/盎司,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为4000美元/盎司,今年的年平均价格预计为3402美元/盎司。 黄金价格明年有望继续上涨 10月8日,由于市场对美国经济和政府停摆的担忧重燃,推动金价上涨至新高,金价首次攀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上方。今年年初至今,金价已经累计上涨了50%以上。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在报告中写到: “4000美元是黄金的历史性突破。这种贵金属出现了创纪录的上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刺激因素包括各国央行在减少美元储备的同时进行多元化购买、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贸易政策,以及中东和俄乌冲突。” 央行购买是金价主要推动力 央行购买黄金仍是推动金价上涨的关键因素。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各国央行的全球黄金储备净增15吨,而7月份的持有量保持不变。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央行购买黄金的速度已经翻了一番。 今年迄今为止,波兰央行一直是黄金的最大买家。该行年初至今增加了67吨黄金储备。波兰最近宣布计划将其黄金储备占总储备的比例从20%提高到30%。截至今年8月底,波兰央行的黄金持有量为515吨。 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也在8月份牵头购买黄金,保加利亚央行和萨尔瓦多央行也在8月份购买了黄金。 最新的官方储备资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央行持有黄金7406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4万盎司。这是自2024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自2024年11月恢复购买黄金以来,中国已累计购买了39.2吨黄金。 2024年,各国央行连续第三年购买了超过1000吨黄金。 荷兰国际集团(ING)认为,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减少美元储备的趋势不改, 各国央行将继续增加黄金储备。 该行指出,当前支撑黄金持续牛市的共有几个因素:各国央行持续性购买、特朗普的贸易战、地缘政治风险上升、ETF持有量扩大以及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预期。 不过,黄金的涨势也并非板上钉钉。ING认为,金价前景面临的潜在风险包括:市场可能出现大规模抛售,迫使投资者平仓以筹集现金;如果金价长时间保持高位,需求将遭到破坏。
2025年上半年,金银价格延续2024年的上涨态势,COMEX黄金期货价格屡创新高,半年涨幅超过24%,沪金价格同步上涨23.32%;COMEX白银期货价格半年涨幅超过21%,沪银价格亦录得15.08%的涨幅。2025年三季度,贵金属市场热度再攀高峰,COMEX黄金期货价格冲破3800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超过46%;COMEX白银期货表现更为亮眼,三季度涨幅逼近30%,年内涨幅超过56%。 可观的价格涨幅直接带动了贵金属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亮眼的业绩答卷。期货日报记者梳理了12家贵金属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发现,2025年上半年业绩全线增长。三季度行业景气度进一步升温,预计上述公司全年业绩将再创新高。 行业景气度攀升,上市公司业绩“水涨船高” 今年上半年,贵金属板块上市公司的业绩可以用“量价齐升、结构优化”来概括。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展大鹏表示,贵金属板块上市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以及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远超普通工业板块上市公司。 海通期货研究所总经理助理顾佳男认为,上半年贵金属板块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亮眼,反映出行业正处于景气周期。 “国际金价持续攀升、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共同推动黄金需求增长。”顾佳男说。 数据显示,12家贵金属板块上市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有1家,紫金矿业营业收入为1677.11亿元,同比增幅为11.5%;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5家,除了紫金矿业外,山东黄金、恒邦股份、中金黄金、湖南黄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7.66亿元、430.5亿元、350.67亿元、284.3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4.01%、5.08%、22.9%、87.89%。净利润方面,紫金矿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92亿元,同比增幅为54.41%。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一倍的有4家,招金黄金净利润增幅最大,为181.36%。 龙头企业普遍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行业整体呈现高增长、高盈利的态势。 对于2025年上半年贵金属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原因,展大鹏认为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金价持续走强,直接释放利润弹性;二是行业供给端提质增效,头部企业通过技改和并购实现产能释放。比如,山东黄金聚焦黄金主业,通过生产系统优化提高自产金的毛利率和矿产金产量,招金黄金通过技改将瓦图科拉金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净利率维持30%以上。 顾佳男认为,贵金属板块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较高的核心原因是金价上涨与企业资源优势。紫金矿业矿产金产量同比增长16.3%,自产金占比高,直接捕捉金价上涨红利;山东黄金“量价齐升”实现业绩翻倍。 “相比其他企业,龙头企业的优势突出:一是资源储备丰富,矿山年产量稳定;二是成本控制能力领先,自产金占比较高,降低价格波动影响;三是国际化布局完善,如紫金矿业投资海外矿山分散风险。”顾佳男称。 套期保值作用凸显,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增强 随着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波动也更加剧烈,不少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了套期保值的情况。 紫金矿业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为降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防范利率和汇率波动风险,利用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对生产经营业务相关的产品及原材料、外汇风险敞口择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升公司抵御风险能力。 西部黄金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为规避因价格和汇率波动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确保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主要开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套期保值业务,衍生品端和现货端的损益可实现对冲,降低了价格波动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生产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报告期内,外购合质金生产的标准金衍生品交易与现货价值变动加总后盈利人民币5133.15万元。公司开展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交易,以公司生产经营为基础,充分发挥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冲了产品价格和汇率波动风险,对稳定生产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山东黄金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为规避因价格和汇率波动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确保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公司及子公司(不含山金国际)开展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业务:2025年度开展自产黄金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业务占用的保证金及金融机构授信不超过审议批准的授权额度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其他货币,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审议批准的授权额度3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其他货币;黄金租赁与套期保值业务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审议批准的授权额度219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其他货币。 而山东黄金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不含山金国际)2024年度开展自产黄金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业务占用的保证金及金融机构授信不超过审议批准的授权额度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其他货币,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审议批准的授权额度21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其他货币;黄金租赁与套期保值业务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审议批准的授权额度174.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其他货币。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贵金属板块上市公司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方面正在实现“量”的扩容和“质”的提升。山东黄金2025年套保额度较2024年显著增加,其中自产黄金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业务的保证金授权额度从3亿元提升至5亿元,增幅为66.7%;最高合约价值授权额度从21亿元增至35亿元,增幅同样达到66.7%。以上数据变化直观反映了企业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重视程度正在加强,套期保值已从“可选项”转变为稳健经营的“必选项”。 展大鹏认为,套期保值的本质是“利润稳定器”,核心作用包括锁定加工利润、管理库存减值风险、优化现金流。 “招金集团通过卖出看涨期权,上半年额外增收0.5亿元。”展大鹏表示,但当前行业仍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策略优化不及时,部分中小企业采用固定比例套保策略,在金价上升阶段,因套保比例过高损失利润;二是衍生工具运用相对单一。 顾佳男认为,当前国内企业在运用衍生工具时面临三重挑战:一是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二是专业人才短缺;三是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规模不匹配。 针对中小企业,顾佳男建议优先开展系统化衍生品知识培训,培育内部风控能力;建立与自身规模适配的套保框架,避免盲目模仿大企业的复杂策略。同时,积极对接专业金融机构,定制化设计套保方案,聚焦核心风险点,逐步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实现风险可控与盈利稳健的平衡。 下半年金价或高位震荡,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将延续 展望下半年,多家上市公司预计金银价格将继续上涨。 赤峰黄金在半年报中指出,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政策变化等因素可能加剧通胀压力,对黄金价格产生间接影响。美元信用体系波动、通胀预期及避险情绪等核心因素仍可能支撑黄金价格中枢,使其在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和需求持续提升。近期,多家全球头部投行接连上调金价中长期预测,释放对金价走势的强烈信心。 在供应端,全球黄金产业仍维持“高价低增”格局。新矿开采周期长,短期难以显著增加供应,而现有矿山普遍面临品位下降、设备老化及环保安全压力。全球黄金供需整体保持紧张,供给增长可能低于需求增长,从而对价格形成支撑。 山东黄金在半年报中指出,一方面,随着美国政府对外广泛加征关税,美国和全球经济面临的冲击会逐渐显现,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同时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仍不稳定,黄金的投资需求保持旺盛,这会继续对金价形成支撑;另一方面,美国与其他经济体逐渐达成贸易协议,关税风险有望降温,避险情绪阶段性回落可能会抑制金价表现。因此,下半年黄金价格有望延续高位震荡的走势。 对于2025年下半年金价走势,展大鹏认为,下半年金价将继续呈现“高位震荡、中枢上移”的特征,预计COMEX黄金期货价格在3400~3700美元/盎司区间运行。 “上行驱动来自美联储重启降息和全球央行购金的强劲需求,但需警惕估值透支带来的回调风险。”展大鹏说。 顾佳男表示,考虑到美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已经显著走弱,降息交易逻辑大概率将支撑贵金属市场延续“牛市”。 企业经营层面,展大鹏认为,龙头企业“强者恒强”格局将延续;中小型企业虽受益于产能释放,但套保能力不足可能导致利润出现较大波动。“投资者可继续逢低买入黄金ETF及黄金矿业龙头股,也可同时利用期权工具对冲风险。”他建议。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