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91

  • 德国完成对能源巨头Uniper的国有化 以防止能源行业出现崩盘

    当地时间周四,德国联邦经济部和财政部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对能源巨头Uniper的收购已经完成,目前已拥有该公司99%的股份。 Uniper是德国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之一。德国约900个地方市政设施中近一半都依赖Uniper提供天然气或电力。 德国政府声明显示,联邦政府投入80亿欧元,拥有了Uniper93%的股份,并用5亿欧元从该公司大股东芬兰Fortum集团处收购了Uniper6%的股份。与此同时,联邦政府还计划在未来融资250亿欧元。 本周二,欧盟委员会批准了德国联邦政府对Uniper的援助和融资方案,但为了避免不公平竞争,德国政府必须最迟在2028年将其所持股份减少至25%,只有在欧盟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才可以延期。 欧盟委员会认为,德国政府对Uniper的收购是符合欧盟援助规定的,是为了恢复Uniper的财务状况和流动性,以应对天然气供应中断所造成的特殊情况。 在退出战略完成之前,Uniper董事会成员的薪酬将受到严格限制,包括禁止发放奖金。在2026年底之前,Uniper一般情况下不得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 德国经济部和财政部的联合声明还表示,该集团将成立新的监事会,4名新的成员将取代Fortum集团的代表成为监事会委员。 能源价格暴涨威胁着欧洲大陆制造系统的核心产业,无数企业面临危机,欧洲各地的企业正在减产,并开始将投资转向海外,包括美国。 据德国化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德国,近四分之一的化工企业已经或计划将部分生产转移至海外,40%的企业已经或打算减产。在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化工行业大约雇有50万员工。

  • 德国称明年将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 拟用哈萨克斯坦石油取代

    德国否认了计划明年初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说法,称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 德国此前曾表示,在俄乌冲突之后,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然而,当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营商的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公司已收到2023年第一季度的供应请求时,这一点受到了质疑。 德国炼油厂Leuna和Schwedt历来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管道石油。现在,欧洲最大的原油管道德鲁日巴(Druzhba)管道将从哈萨克斯坦输油,不过该协议尚未最终敲定。 德国经济部发言人表示,“有关德国订购俄罗斯原油的报道是不实的,”“在新的一年里,Leuna和Schwedt炼油厂的矿物油公司将不再订购俄罗斯原油。” 她补充说,截至1月份,位于波兰边境附近Schwedt的PCK炼油厂“在管道系统中保留了哈萨克斯坦石油的产能”。 来自俄罗斯的管道石油不受欧盟从12月5日开始的大部分海运进口禁令的限制。德国和波兰通过德鲁日巴(Druzhba)管道的北段接收俄罗斯原油,两国承诺将在12月前摆脱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 Transneft首席执行官Nikolay Tokarev周二表示,“他们宣布从1月1日起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但我们收到了波兰消费者的要求:明年给我们300万吨石油,12月给我们36万吨石油,”“德国已经发出了第一季度的请求,也给我们吧。” Tokarev说,德国炼油厂很难用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取代俄罗斯的所有产量,虽然从技术上讲,可以进行所谓的互换操作来部分取代俄罗斯的石油,但这是一个政治决定。 哈萨克斯坦石油出货量 哈萨克斯坦外交部长 Mukhtar Tileuberdi 上周表示,该国每年可以通过管道输送 200-500 万吨石油。 哈萨克斯坦原油被泵送到俄罗斯的萨马拉,与俄罗斯的供应品混合,然后通过 Ust-Luga 和新罗西斯克港口出口。哈萨克斯坦 KazTransOil 拥有的货物现在被标记为 KEBCO,以区别于俄罗斯拥有的 REBCO,它们不受欧盟制裁,石油可以从港口转移到 Druzhba 管道,但这需要俄罗斯管道的参与操作员。 在德国发表声明后,Transneft 发言人 Igor Dyomin 表示,“我们没有就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流经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流向德国进行谈判。” “没有签订任何合同。” 波兰炼油商 PKN Orlen, SA 上个月表示,波兰向 Transneft 提出的要求是预订潜在运输能力的“标准程序”。该公司准备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但需要政府做出决定才能实现。

  • 欧盟批准德国对能源巨头Uniper的救助 但附加了众多苛刻条件

    当地时间周二晚间(12月20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德国政府对天然气巨头Uniper的救助方案,但附加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欧盟委员会的批准是实施相关举措所需的最后审批。 Uniper是德国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之一。德国约900个地方市政设施中近一半都依赖Uniper提供天然气或电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欧关系急剧恶化,俄罗斯大幅削减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Uniper被迫高价在现货市场购买天然气,开支大幅飙升,一度濒临破产。 根据Uniper于11月公布的数据,该公司今年前9个月净亏损400亿欧元,创下了德国企业史上最大的亏损之一。 德国政府担心,Uniper的倒闭可能引发整个德国能源行业出现雷曼兄弟式的崩盘,因此不惜代价救助该公司。 欧盟委员会批准的稳定方案包括立即增加80亿欧元现金增资,将以每股1.70欧元的价格认购,以及最高265亿欧元的授权资本,德国打算从现在开始至2024年分阶段支付。 苛刻的条件 欧盟委员会表示,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德国政府承诺在2023年底制定可靠的退出战略,目标是在2028年之前将其持股比例降至25%加一股。在该退出战略完成之前,Uniper董事会成员的薪酬将受到严格限制,包括禁止发放奖金。 在2026年底之前,除非对确保其长期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否则Uniper不得收购其他公司的股份。 欧盟委员会还要求Uniper剥离部分业务,包括德国Datteln IV电厂和匈牙利Gonyu电厂,并将部分天然气储存和管道容量预订释放给竞争对手。 Uniper透露,该公司还被要求出售其在俄罗斯发电商Unipro的84%股份、北美电力业务、OPAL和BBL管道的股份以及拉脱维亚能源公司Latvijas Gaze的18%股份。此外,Uniper还须出售其国际氦气业务和船用燃料服务。 Uniper:公司未来不会受损 Uniper称,欧盟的条件令人痛苦,但不会损害公司的未来。 Uniper首席执行官Klaus-Dieter Maubach表示:“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为出售的资产和业务找到最佳所有者。随着欧盟的批准,我们已经克服了最后一个障碍,现在我们知道了塑造Uniper未来的条件。”

  • 短期供给偏紧主逻辑不变 中煤能源拐点将至?

    12月中旬以来,今年入冬以来第二次寒潮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最低气温0℃线将南推至广西北部、广东中北部至福建西部一带,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将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气温的急速下降,让煤炭需求出现阶段性改善。为做好今冬保暖保供工作,原煤生产企业持续加大增产增供力度,进口由升转降。在需求向好的背景下,行业迎来看涨预期。多家机构表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 其实今年以来,在能源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作为替代性需求的煤炭板块持续引起市场的关注。今年以来,港股煤炭板块已涨超30%。不过四季度以来,煤炭行业及化工行业的景气度或有所下行,相关个股的表现也略显波动。 以中煤能源(01898)为例,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以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上涨,累计涨超60%。而四季度以来,中煤能源股价走势波动,单计十月份就已跌近20%。随后股价跌幅虽有所收窄,截至12月19日,四季度公司股价跌去近8%。 那么随着基本面、政策面的利好传来,中煤能源能否再拾升势呢?2023年煤炭板块又应该如何布局呢? 煤价上行,带动盈利高增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中煤能源集煤炭生产和贸易、煤化工、发电、煤矿装备制造四大主业于一体,是全国除中国神华外唯一的央企煤炭上市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商之一。相较于神华煤电路港航一体化布局,中煤能源更加注重煤炭及煤化工。从2021年的收入占比来看,煤炭及煤化工业务分别占公司总营收的87%和9%。 从资源储量来看,截至2021年公司煤炭资源储量270.19亿吨,占总储量的16.65%,其中可采储量为142.55亿吨,仅次于中国神华332.1亿吨储量,远超行业其他公司。中煤能源现有在产煤矿19座,核定产能1.32亿吨,权益产能1.14亿吨。公司产能最大的平朔矿区位于国家指定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的晋北基地,平朔地区产能占公司总产能近70%;山西乡宁矿区、江苏大屯矿区、内蒙古吉尔特矿区约占总产能8.9%、5.5%、10.6%。 近年来,公司盈利水平增长迅猛。2021年总营收2311亿元,同比增长63.96%;归母净利132.82亿元,同比增长124.85%。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虽有放缓,但公司归母净利仍然实现高速增长,同比增长75.7%至133.77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盈利水平。 究其原因,这主要受到煤炭短缺、煤价大涨的影响。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21年公司煤炭销量同比持平,而受益煤炭价格上涨,公司自产商品煤收入达714亿元,同比增加221.89亿元,其中自产煤价格上涨带来收入增加223.29亿元,由此可见公司的业绩增量完全来源煤价上涨。 而作为煤炭央企,中煤集团积极落实保供任务,补签约1300万吨长协订单弥补进口煤减量,上市公司承担约700万吨长协量。截至2022年7月,公司煤炭长协销售比重达到90%。信达证券指出,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的中枢保持中高位将提高未来盈利的确定性与稳定性。 长协保供,煤价承压下行 不过今年四季度以来,煤价承压下行。据美尔雅期货研报显示,自10月下旬以来,受制于下游需求疲弱,港口、产地价格出现了一波较大幅度下跌,其中具有动力煤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从1600元/吨左右直接降至1300元/吨以下。 此外,国家统计局11月24日公布数据显示,与11月上旬相比,11月中旬全国各煤种价格均下跌,动力煤价格跌幅明显扩大。山西大混(热值5000大卡)价格1282.9元/吨,同比下跌5.4%;山西优混(热值5500大卡)价格1482.9元/吨,同比下跌4.7%。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指出,供应能力有效释放是煤炭价格下行的主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显示,11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04万吨,创下历史新高水平。可见国内煤矿正积极响应增产保供号召释放产量。 信达证券指出,从国内来看,10-11月份,气温相比往年同期要高一些,同时长协煤保供到位,电厂库存相对合理,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煤炭消费受到影响。从国际来看,欧洲天然气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能源整体趋于下行。 不过从11月29日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低温为持续寒冷的煤炭市场增加了一丝热度。截至12月13日,秦皇岛港山西产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报价达到1408元/吨,相较月初1350元/吨,涨幅为4.3%,较年初上涨超七成。 煤炭开启价值重估之路? 华泰证券表示,当前煤价在天气为主导的需求支撑下仍有反弹动力,但受制于供应端的持续高位释放,价格反弹空间或较为有限。展望2023年,其预计中国的新增产能、持续的产能核增释放、海外衰退对中国隐含能源净出口的负面影响、中国煤炭进口量的扩张以及全球风光装机量的进一步提升将驱动国内煤炭行业2023年起将有一定幅度的宽松化。 中金则预计,在2023年,国内煤炭供需维持紧平衡,但阶段性紧张的可能性仍在,煤价中枢或略回落,但仍将处于高位,主要是海外煤价通过边际影响国内供需预期从而支撑国内煤价,而海外煤价又受海外气价支撑,高气价的核心原因难有效解决,意味着煤价或继续维持偏高水平。此外,中金还表示市场对外需衰退的担忧、以及对内需复苏的预期或并行,考虑到全球能源供给重塑仍存挑战,其认为煤价中枢仍有望维持相对高位,煤炭板块盈利仍具韧性。 反应到二级市场上,信达证券强调煤炭已然走在了价值重估之路上。其表示,目前煤炭板块估值仍处于近10年来的历史底部,再考虑高业绩、高现金、高分红属性,叠加高景气、长周期、高壁垒特征,以及煤炭国央企在深化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改革下带来的资产价值重估机遇,煤炭板块有望迎来一轮持续的业绩与估值双升历史性行情。 具体到个股来看,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商之一,中煤能源的发展值得市场期待。一方面,中煤能源具有较高的中长期合同占比,占比高达70%-80%,考虑到2023年预期平均煤价将远高于中长期合同价格区间,可见中煤能源的盈利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未来几年中煤能源具有较其他煤炭公司更大的产量增长幅度。具体来看,2021年公司东露天和王家岭煤矿核增650万吨/年,今年开始贡献产量增加。同时今年投产的大海则煤矿2023年有望实现满产达2000万吨。公司目前在建两个煤矿,年产能400万吨的无烟煤里必煤矿和年产能240万吨的苇子沟煤矿预计将于2023-2024年开始贡献产量。所有产量释放后,预计将推升年度产量相较2021年增加约30%。 在此背景下,PE(TTM)不及4倍的中煤能源,由于身兼盈利稳定、高现金流等多重优势,其或将迎来不错的估值修复机会。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高盛将中煤能源的H股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则由7.8港元上调至8.5港元。若以今日收盘价6.61港元计算,这一价格意味着还有近30%的上涨空间。

  • 意料之外的商品大赢家!白宫出售战略石油账面浮盈逾40亿美元

    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拜登政府为了缓和飙升的油价,大手一挥抛出1.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这个决策也使得美国政府成为2022年最令人出乎意料的商品大赢家。 根据媒体推算, 美国战略原油抛储的平均售价为96.25美元/桶,与目前WTI原油接近75美元/桶相比,使得这一笔交易的账面浮盈就高达40亿美元。 (WTI原油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对于原油市场而言,拜登政府如何把这些库存买回来将成为接下来的重要动向。 据美国政府官员透露,今年10月的规则变动赋予美国能源部更大的灵活性,可以等待更好的价格再出手填满储备,而这个过程很可能会延续数月乃至数年时间。 能源咨询机构Rystad Energy分析部门的高级副主席Claudio Galimberti却表示, 到了某个时间点,他们(美国政府)将会无视市场环境买入石油。 总不能期待美国政府像交易员一样做事。 不过美国能源部目前并没有表现出匆忙的情绪,仅仅表示目前剩余的3.82亿桶原油足以应对潜在的冲击。今年初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一度有5.93亿桶,而这项储备的历史高点为2009年时创下的7.27亿桶。不过随着美国成为原油净出口国,保留巨额石油储备的意义也显著变弱。 对于市场关心的出手时机,美国官员曾经说过 接近70美元的WTI合约可能是理想的买入价位 ,目前有不少2024至2025年交付的合约正在70美元附近交易。 除了价格以外,美国政府可能购买的原油数量也依然是个谜。美国能源部石油储备办公室副主任Doug MacIntyre仅表示,能源部正在评估缓和各种类型的供应冲击到底需要多少石油。 在本月出席参议院能源委员会的听证时,MacIntyre要求国会暂停或取消原定在2024至2027年间安排的战略石油出售计划,这些出售原本是准备用来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和项目筹资。MacIntyre表示,如果这项提议获准,那么能源部希望能够在公开市场买入6000万桶原油。

  • 机构继续看涨能源综合体! 维持埃克森美孚等油气股“增持”评级

    来自投资机构Piper Sandler的分析师Ryan Todd将该机构对埃克森美孚(XOM.US)等覆盖上中下游的油气一体化巨头,以及主要覆盖中下游领域的油气公司的目标股价小幅下调,但 该机构维持对于这些标的的“增持”评级,且目标股价均高于当前股价 。分析师Ryan Todd强调道:“即使经过近两年的强势股价表现,对2023年的能源综合体股价表现仍持积极的态度。” Ryan Todd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告诉投资者,结构性供应受限的市场和持续的资本支出纪律继续增加持续能源周期的持久性。他认为,随着下游产品市场持续紧张,支撑着与2022年类似的整体利润率环境,2023年细分领域中的炼油行业“可能会引领油气潮流”。 Ryan Todd将该机构对埃克森美孚的目标价从131美元下调至127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将瓦莱罗能源(VLO.US)的目标价从177美元下调至165美元;将道达尔能源(TTE.US)的目标价从66美元下调至61美元;将壳牌(SHEL.US)的目标价从71美元下调至70美元;将Phillips 66(PSX.US)的目标价从155美元下调至137美元;将Par Pacific(PARR.US)的目标价从29美元下调至27美元;将西方石油(OXY.US)的目标价从76美元下调至69美元;将马拉松原油(MPC.US)的目标价从153美元下调至143美元;将赫斯(HES.US)的目标价从164美元下调至156美元。 同时,该分析师还将该机构对Delek US(DK.US)的价格目标从50美元下调至49美元;将HF Sinclair(DINO.US)的目标价从86美元下调至75美元;将Darling Ingredients(DAR.US)的价格目标从101美元下调至99美元;将雪佛龙(CVX.US)的目标价从206美元下调至199美元;将康菲石油公司(COP.US)目标价从155美元小幅上调至157美元,这是Piper Sandler在本次报告中唯一一个上调目标价的股票标的;将英国石油(BP.US)的目标价从40美元下调至39美元。

  • 欧盟能源专员:天然气价格上限协议即将达成

    欧盟能源政策负责人周一抵达布鲁塞尔参加欧盟国家的能源部长会议时表示,即将就欧盟天然气价格上限达成协议,他们正将试图批准该项政策。负责人表示欧盟各国能源部长将试图在会议上批准该政策。欧盟能源专员卡德里·西姆森( Kadri Simson )表示:“我始终坚信这一协议是完全可以达成的。当然,这需要每个参与者具有很强的妥协精神。” 在此前,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在欧盟会议前大幅波动,本次会议将讨论天然气价格的设定上限,该上限比原来的提议低了近三分之一。 欧洲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TTF天然气价格在周一一度下跌超4%,虽然目前的价格略低于去年同期,但是仍比五年期的平均水平高出近三倍。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激烈争论,欧盟成员国正试图打破一项具有争议的提案的僵局,该提案旨在遏制历史性的能源危机带来的影响。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建议将上限从欧盟委员会上月提出的275欧元/兆瓦时降至188欧元/兆瓦时。

  • 国办:优化粮食、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物流服务

    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对于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提到,完善大宗商品物流体系。优化粮食、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物流服务,提升沿海、内河水运通道大宗商品物流能力,扩大铁路货运班列、“点对点”货运列车、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开行范围,发展铁路散粮运输、棉花集装箱运输、能源和矿产重载运输。有序推进油气干线管道建设,持续完善支线管道,打通管网瓶颈和堵点,提高干支管网互联互通水平。依托具备条件的国家物流枢纽发展现代化大宗商品物流中心,增强储备、中转、通关等功能,推进大宗商品物流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电子仓单、提单,构建衔接生产流通、串联物流贸易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 《规划》明确,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低碳、安全韧性”原则,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创新发展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明显提升,“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现代物流体系更加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物流企业成长壮大,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更加有力。 《规划》作出六方面工作安排,包括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强化现代物流对社会民生的服务保障、提升现代物流安全应急能力;提出三方面发展任务,包括加快培育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新动能、深度挖掘现代物流重点领域潜力、强化现代物流发展支撑体系;从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深化国际合作、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对加强实施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点击查看原文件: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 国家统计局:11月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同比保持增长

    11月份,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有力推进,能源先进产能平稳有序释放,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同比保持增长。与10月份相比,原煤、原油增速加快,天然气、电力增速放缓。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增速加快,进口由升转降。为做好今冬保暖保供工作,原煤生产企业持续加大增产增供力度。11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04万吨。进口煤炭3231万吨,同比下降7.8%,上月为增长9.0%。 1—11月份,生产原煤40.9亿吨,同比增长9.7%。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下降10.1%。 原油生产稳定增长,进口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生产原油1678万吨,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5.9万吨。进口原油4674万吨,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放缓2.3个百分点。 1—11月份,生产原油18777万吨,同比增长3.0%。进口原油46026万吨,同比下降1.4%。 原油加工增速略有放缓。11月份,加工原油5961万吨,同比增长0.3%,增速比上月放缓0.5个百分点,日均加工198.7万吨。1—11月份,加工原油61599万吨,同比下降3.9%。 天然气生产增速回落,进口降幅明显收窄。11月份,生产天然气18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回落3.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3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32万吨,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上月收窄14.5个百分点。 1—11月份,生产天然气19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进口天然气9901万吨,同比下降9.7%。 二、电力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增速有所放缓。11月份,发电66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增速比上月放缓1.2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22.2亿千瓦时。1—11月份,发电7.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 分品种看,11月份,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水电降幅收窄,核电增速加快。其中,火电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月放缓1.8个百分点;风电增长5.7%,增速比上月回落13.5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同比持平,增速比上月回落24.7个百分点;水电下降14.2%,降幅比上月收窄3.5个百分点;核电增长11.1%,增速比上月加快3.7个百分点。 附注 1.指标解释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报告中的产量数据统计口径均为规模以上工业,其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3.数据来源 进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其中2022年11月份数据为快讯数据。 4.天然气单位换算关系:1吨约等于1380立方米。

  • 生态环境部印发《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其中涉及钢铁/焦化部分提到,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及沿黄重点地区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鼓励新建焦化项目与钢铁、化工产业融合,促进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发展。钢铁联合企业新建焦炉须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鼓励独立焦化企业新建焦炉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加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保障,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我部组织编制了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等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替代《关于规范火电等七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通知》(环办〔2015〕112号)和《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环办〔2015〕111号)中的“ 钢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 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 ”“ 石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 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2年12月2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2年12月5日印发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