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41个
今日共33股涨停,13股炸板,封板率为72%;通达动力9天7板,泰永长征4连板,湘财股份、弘业期货、宏达高科3连板。盘面上,收涨个股1891只,收跌个股2809只;半导体芯片、旅游酒店、证券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食品饮料、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国金证券认为,11月以来市场交易主线基本围绕政策二阶拐点展开,大盘偏价值风格明显占优。政策预期交易逐步过渡至基本面交易阶段,单纯估值修复主线逐步过渡至估值和业绩双支撑的主线。聚焦产业趋势和产业政策共振的机会。此外,过去五年,除了2020年疫情短期冲击市场外,每年春节后中小成长风格都开始跑赢大盘价值风格。而2020年春节后疫情导致市场快速大幅调整,大盘价值短期内相对占优,但后续市场反弹阶段仍以中小成长风格为主。 市场概述 指标显示,市场短线情绪今日盘中继续在0轴下方窄幅震荡,目前已经连续多个交易日处于该区间。 个股方面,通达动力连续两天断板均是大幅高开,再度涨停9天7板。泰永长征4连板,湘财股份、弘业期货、宏达高科3连板。 指数方面,集合竞价均小幅高开,盘中处于小幅震荡状态,沪指收跌0.1%,创业板指收涨0.24%。两市成交额合计7071亿,较昨日降低2100亿。 北向资金,今日合计净买入92.88亿元。其中,沪市净买入43.16亿元,深市净买入49.72亿元。1月以来的11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891亿元,创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历史新高,接近2022全年净买入额。 焦点板块及个股 半导体芯片股早盘冲高,百维存储、高新发展、博通集成、共达电声、跃岭股份、众和科技、远望谷涨停,艾为电子、斯特威、三旺通信涨超10%。该方向暂且以低位轮动反弹看待,近期有过数次表现,但是均未能走出高度和持续性。 从表现较强的领涨个股上看,目前比较偏向于存储及模拟芯片。机构称,回顾WSTS披露的历年全球半导体各板块销售同比增速,存储行业从销售增速见顶到销售增速见底通常为1-2年。从一轮周期看,存储板块的销售增速在2017年见顶,2019年见底。本轮周期中,存储的销售增速在2021.03见顶,2022年增速转负,随着汽车智能化快速推进、高端制造信息化升级驱动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强劲的市场需求,2023年下半年存储板块有望止跌反弹。 以券商为首的金融股继续活跃,弘业期货、湘财股份3连板,国盛金控首板。昨日午后,金融股回落比较凶猛,今日的修复力度不错,午后湘财股份回封,国盛金控涨停助攻,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这三个大资管券商股上行趋势明显。 近期多家券商团队表示看好证券板块,主要围绕pb修复、经济复苏、财富管理等方向展开。申万非银&金融科技团队称,复盘过去,在宏观经济有复苏预期、但企业盈利等待实质改善阶段,就是券商板块最好的布局窗口期。当前宽信用环境下,市场交投回暖 (可持续性无法证伪)。在中性~较乐观情景下,预计券商板块23E利润同比+20%~+60%;其中预计1Q23E利润同比增超50%(1Q22同比-46%)。基数效应下,东方(1022自营亏损、2022股质减值)、兴业&广发(自营基数低)等增速弹性最大,预计1Q23利润均同比翻倍。2022年宽货币环境下,全年居民存款累计净增17.8万亿。赚钱效应启动,2023年存款将继续搬家,新发权益基金回暖弹性大(22年新发0.47万亿份/同比-78%),行财富管理有望开启新一轮高增期。 综合来看,今日指数缩量调整,板块之间延续了分化表现,金融白酒(外资)、新能源(国内基金)、数字经济(游资)这几个方向相互拉扯。北向资金继续大笔买入,1月以来的11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891亿元,创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历史新高,接近2022全年净买入额。大金融短线弹性或有限,但是资金持续周期较长,板块应该会有不少反复机会。以新能源为首的赛道股,可以等待年报业绩预告的佐证,后面4个交易日符合条件的均要完成披露。题材近期较弱,活跃资金的交投欲望相对较低,可以留意下一个能够凝集市场人气的方向。 今日涨停分析图:
SMM1月17日讯:今日,消费电子板块涨幅位于行业板块前10列内,盘中触及2022年12月7日以来新高至1029.83,截至15:00分板块指数收涨0.87%。 截至日间收盘个股普涨,共达电声涨停,刷2022年11月23日以来新高至13.59;国美通讯涨停,刷2022年12月2日以来新高至6.2;ST星星涨5.23%,盘中一度触及2022年12月8日以来新高至3.1;拓邦股份涨4.46%,盘中刷2022年11月9日以来新高至11.85;博硕科技刷2022年12月7日以来新高至52.88,收涨4.39%;惠威科技涨4.36%。国光电器触2022年11月18日以来新高至14.25,收涨4.33%。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安捷证券: 随着新能源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加速,车规级芯片短缺逐步缓解,相关汽车电子产品有望延续旺盛需求,预期在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将承接于国内宏观环境趋势及终端消费者经济状况改善而复苏的同时,平台型高端制造公司有望通过产品及客户结构的改善推动业绩增量弹性。 东莞证券: 2022年电子行业景气度承压,各细分子板块走势也不如人意,尤其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需求萎靡,影响行业整体需求。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终端厂商正处于去库存阶段,板块基本面进入底部区域,而国内的疫情政策变化也有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智能手机销售数据有望在2023年回暖。展望2023年,半导体设备/材料、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国产替代继续进行,而AR/VR、汽车电子等终端创新也将持续推进,电子行业有望迎来较好的长期布局时点。建议从下游复苏、国产替代和终端创新等方面把握投资机遇。 天风证券: 2023年整体电子行业判断逐季改善,在当前估值较低的位置持续维持乐观态度,建议以牛市思维选股。子板块块产业复苏的节奏不同,预计从下游向上游传导,随着消费需求复苏,终端会比上游零部件先恢复,内需好于外需,纯国产替代及安全替代需求好于市场化竞争板块。 海通证券: 消费电子板块2023年关注创新力引领的消费升级,叠加元宇宙热度的主题投资机会,聚焦两大主线:1)受益于电动智能汽车发展的激光雷达、HUD、车载摄像头、汽车连接器、车载PCB等汽车电子细分板块;2)元宇宙主题下的硬件投资机会。 兴业证券: 今年手机有望重回增长,消费电子板块增量在于以穿戴为代表的新品,苹果MR 将是行情主线。同时汽车智能化升级长坡厚雪,娱乐化成为汽车新卖点。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向:1)未来业绩有望受益于下游客户创新的标的;2)汽车智能化下,车载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上量对产业链的拉动;3)今年受通胀、俄乌战争、成本上涨等拖累,业绩承压的优质标的,今年有望实现业绩修复。建议投资者关注受成本端改善和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的消费电子龙头,如长盈精密、立讯精密、传音控股、蓝特光学、大族激光、珠海冠宇等。 国信证券: 消费电子行业在经历了过去一年持续的终端去库存后,目前下游库存处于较低水平,行业进入弱复苏周期,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2年超跌后将在202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消费电子板块估值处于近五年的0.7%分位,估值低位,配置价值高。 国联证券: 受多重因素影响,消费电子销售持续承压,内部呈现结构性景气度分化,XR、AIOT、新能源汽车、双碳等下游市场有望维持相对高景气度,带动上游数字模拟设计公司和功率半导体业绩增长。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看好半导体设备及材料赛道长期发展。 上海证券: 电子板块有望迎来反弹复苏行情,但整体上结构性机会仍然大于板块性机会,需要持续聚焦细分赛道,精选优质个股。具体布局方向,看好以安全可控为主的中国高端制造及以受益需求复苏和科技创新为主的芯片设计产业链两大投资方向,细分赛道包括半导体制造国产化、半导体先进封装制造、航空大飞机高端制造等。 市场消息 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CES云集全球众多知名厂商的最新产品、技术成果,被视作国际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向标”。据CES主办方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CES展会规模比2022年增长70%,来自174个国家超过3000家企业参展。其中,有近1000家为新展商,中国的参展商预计超过400家。 成都市: 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89次常务会议,这也是2023年首场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研究审议了10个议题,其中4个议题为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都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成都市建设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专项政策和成都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重庆市: 《重庆市稳经济政策包(第三版)》印发,其中,《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围绕9个方面出台23条具体政策措施。推动电子产业集群补链延链强链。对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行业高端产品和增量部分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企业加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投资,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支持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市新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重点关键产业园建设。 江西省: 为更好响应国家“十四五”信息产业相关规划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西省“十四五”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特编制《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培育产业新动能为核心,以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以电子信息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纵深拓展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的综合发展优势,强化智能终端对全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提升电子元器件等配套环节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巩固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和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大盘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科创50指数涨超1%。盘面上,半导体板块全天领涨,券商股再度活跃,酒店旅游股尾盘异动。民爆概念股盘中异动。下跌方面,医药股集体调整,CRO方向领跌,此外部分数字经济概念股大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8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071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00亿。板块方面,酒店旅游、半导体、证券、民爆等板块涨幅居前,CRO、新冠药、饮料、食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1%,深成指涨0.13%,创业板指涨0.24%。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92.88亿元,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3.16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9.72亿元。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国信证券:半导体行业进入筑底期,关注有望率先触底复苏的设计环节 国信证券认为,全球半导体月销售额同比增速已连续11个月下降,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2022Q3营收环比减少5.3%,预计2022Q4和2023Q1将继续环比减少,晶圆代工厂2022Q4的产能利用率和产值将环比下滑。随着下游库存的逐渐消化,半导体行业正逐步进入筑底期,建议关注今年有机会率先触底复苏的设计环节,优先推荐有能力持续拓展能力圈,增加可达市场空间的细分领域龙头。 国金证券:春节或是风格切换拐点 国金证券认为,11月以来市场交易主线基本围绕政策二阶拐点展开,大盘偏价值风格明显占优。政策预期交易逐步过渡至基本面交易阶段,单纯估值修复主线逐步过渡至估值和业绩双支撑的主线。聚焦产业趋势和产业政策共振的机会。此外,过去五年,除了2020年疫情短期冲击市场外,每年春节后中小成长风格都开始跑赢大盘价值风格。而2020年春节后疫情导致市场快速大幅调整,大盘价值短期内相对占优,但后续市场反弹阶段仍以中小成长风格为主。 中金公司:预计2023年海外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规模可能在3000-4000亿元左右 中金公司指出,考虑到展望中对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中国增长企稳改善的判断正在逐步兑现,以及在中国龙头公司依然具备较好基本面和中长期估值吸引力背景下,预计2023年海外资金(QFII/RQFII加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规模可能相比2022年有所改善,预计全年可能在3000-4000亿元左右。
一、【早盘盘面回顾】 市场早盘震荡分化,沪指小幅调整,创业板指延续反弹,科创50指数涨超1%。盘面上,半导体概念股集体走强,佰维存储、艾为电子涨超10%,博通集成涨停,乐鑫科技、帝奥微等多股涨超5%。光伏等赛道股展开反弹,赛福天涨停,天洋新材、皇氏集团涨超5%。军工股盘中冲高,宏达电子、航宇科技等涨超5%。整体上早盘市场热点较为散乱,节前效应明显。下跌方面,医药股集体调整,CRO方向领跌,诺泰生物、翰宇药业跌近5%。此外近期强势的保险、白酒等权重蓝筹股也陷入调整。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近30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4458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338亿。截至上午收盘,沪指跌0.25%,深成指涨0.06%,创业板指涨0.19%。北向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27.72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21.68亿。 两市共22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14股未封住涨停,两市炸板率43%。今日两市连板股5家,其中充电桩概念股泰永长征4连板,弘业期货、汽车零部件概念股隆基机械3连板,数字经济概念股恒久科技、零售股美凯龙2连板 板块方面,半导体板块再度走强,其中佰维存储,艾为电子涨超10%,博通集成涨停,帝奥微、乐鑫科技、中科蓝讯、恒玄科技等个股涨超7%。中国银河证券在近期研报中表示, 目前电子行业处于需求放缓、上游公司持续承压阶段,行业成长性弱化,进而影响行业估值水平。不过随着下游去库存持续推进,消费逐步恢复。预计2023 年将增长 2.8%。在手机出货量止跌回升的背景下,零部件升级带来单机量价值提升将支撑产业链相关公司业绩增长。同时,新产品例如苹果 2023 年将推出的 MR 属于增量市场,行业内公司盈利有望改善,估值水平或有较大提升空间。 光伏板块展开反弹,赛福天涨停,天洋新材、皇氏集团涨超6%,双星新材、亿晶光电、三五互联、恒大高新等个股涨幅居前。民生证券认为,随着硅料产能逐步释放,2023 年硅料产能不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且硅料产能释放带来的产业链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业主的装机意愿。在此背景下,全球光伏需求有望持续向好,新增装机有望维持高增,预计全球2023年装机将超 350GW,同比提升超40%。 电子纸概念今日较为活跃,其中亚世光电、合力泰涨停、秋田微、瑞丰光电、飞凯材料、长信科技等个股跟涨。湘财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由于具有护眼、低功耗的优势,电子纸受到平板产品厂商的青睐,2022年以来,电子纸平板已经历了 3 轮新品集中发布的浪潮,去年已有超过 14 个品牌发布了超过 24 款电子纸智能平板。根据洛图科技预测,2022 年全球电子纸平板销量将达到 1100万台,至 2025 年将达到 5000 万台,复合增长率为 60%。 军工也在盘中有所异动,宏达电子、兴图新科、航宇科技、火炬电子涨超5%,景嘉微、星网宇达、思科瑞、安达维尔等个股涨幅居前。从2022年四季度的业绩预期来看,由于三季度疫情影响,导致整个军工板块交付情况相对较弱,整个军工板块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6%左右,而2022年四季度集中交付和费用计提较少的原因,四季度业绩情况整体好于三季度,预计四季度净利润增速在30%左右。再加之上周四盘前成飞注入再次提升了军工产业资产证券化的预期,军工板块在经历长时间整理后有望迎来修复。 总之,在经历了昨日的价量齐升的上涨后,今日早盘两市呈现缩量整理格局。盘面上来看,赛道方向有所回暖,其中半导体、光伏、储能、军工等板块均在盘中有所活跃。另一方面,近期强势的医药、保险、白酒等权重蓝筹股则是陷入了分歧整理。指数在经历连续两日的增量上涨后本就存在技术性修复的需求,再加上节前效应的影响,大盘暂时放缓了上攻的脚步。但需在短线整理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守稳于5日均线与昨日低点3197之上,那么在经历短线充分整理后,后续或仍有进一步冲高之动能。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2、国新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SMM1月16日讯:今日,家电行业板块继续上涨,连续两日飘红,截至日间收盘涨0.82%较前一日上涨幅度减小。 个股普涨,科沃斯领涨8.7%,盘中刷2022年8月23日以来新高至89.8;奥马电器收涨5.46%,一度触2022年11月30日以来新高至6.05;兆驰股份涨4.61%,盘中刷2022年12月5日以来新高至3.89;极米科技刷2022年9月27日以来新高至218.58,收涨3.74%;石头科技刷2022年9月2日以来新高至317,收涨3.69%;星帅尔涨3.46%;海尔智家刷2022年6月30日以来新高至27.45,收涨3.15%;美的集团涨3.13%,盘中刷2022年7月14日以来新高至58.36;格力电器涨2.99%,一度触2022年2月18日以来新高至36。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华安证券: 分析师夏振宇表示,厨电行情近两周延续较强的上涨势能,主要动因除了不断落地的地产边际宽松政策之外,火星人对外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2023-2025年营收和业绩复合增速考核目标定在20%-25%区间,这一方面体现出公司较强的增长信心,另一方面,也打消了部分投资者对厨电行业增速的悲观预期。厨电行业存量竞争趋势明确,未来行业增速将逐步回归中低速增长区间,在此背景下,更需关注在渠道和产品两个维度上都有均衡布局的厨电龙头企业,我们持续看好老板电器在增量品类和增量市场的拓展。同时推荐重点关注火星人,2022年火星人在多元渠道和多元产品布局方面快速突破,领先于集成灶同行,虽然在去年因为低毛利产品和渠道的导入导致公司业绩增速低于同行,但2023年低基数效应和渠道增长预计将带动公司拐点向上。 渤海证券: 春节临近,为促进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已经有部分城市给消费者发放消费券,有望拉动家电消费。近期,政策端利好不断,随着地产政策的回暖以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有望改善家电行业终端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家电行业已经位于历史估值底部区间,配置价值凸显。 天风证券: 从上周市场来看,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驱动了家电板块大涨:公司端,海信家电、火星人推出股权激励,且目标要求均不低,提振市场对于后周期消费的信心;政策端,地产自“保交楼”的供给端政策之后,需求端政策也在不断跟进。2022年对于家电行业预期压制的因素,如外需端欧美的需求回落叠加去库存等,在2023年均有望得到改善。 国信证券: 2022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家电线下销售持续承压下滑。12月线下人流量逐步恢复,元旦期间我国出游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淡去,后续线下客流量有望稳步恢复,带动线下家电销售的复苏。 平安证券: 小家电等新兴赛道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预计细分赛道仍将维持高速增长。考虑家电板块已经历2年的深度调整,估值性价比凸显,“地产+疫情”两大制约因素逐步缓解,基本面及市场情绪有望迎来边际好转。 市场消息 沈阳市 : 定于1月10日至2月28日期间,面向在沈个人消费者,组织发放1亿元新春消费券。本次新春消费券分为汽车消费券、家电消费券、综合消费券、餐饮消费券等四种消费券,发放总额1亿元。其中:汽车消费券4000万元,家电消费券1500万元,综合消费券3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500万元。 天津市 : 据政府官网消息,1月11日起至2月底,天津将安排1.1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用于发放第二期“津乐购”消费券,共设汽车、家电、百货零售、餐饮文旅四大类,围绕重点节日等节点分批次投放。在几类消费券中,汽车消费补贴总计安排资金6000万元,补贴分为四档,其中购车金额35万元以上的每辆补贴6000元。 广州市: 2022年11月推出了“粤惠羊城 家电换新”羊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补贴产品包括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脑、手机、电饭煲、热水器共八大类家电产品,掀起广州市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活动热潮,再加上家电零售企业乘上促消费的“东风”相继让利,灵活设置消费券叠加优惠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河南省: 据消息,购车、家电等河南多项促销费政策将延续至2023年3月底。河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介绍,近期主要举措,3月底前对购买汽车、电子产品和家电给予补贴。三是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已经启动了2023年网上年货节,一季度,还将在全省开展”新年新春消费季”活动,围绕汽车、电子、家电家居、餐饮等8个方面,目前已经谋划了”豫鉴美食”、汽车焕新季、家电以旧换新、直播新生活、老字号嘉年华等50场主题活动,丰富节日供给,满足消费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促进消费投资,实现内需规模新突破。其中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内家电、家装等“家消费”的主要阵地,苏宁易购紧抓年底消费机遇,深化品牌商合作,加速苏宁易家等新场景落地,联合各地方政府加码消费补贴,助力消费提质扩容。政策红利下,家电零售企业和品牌厂商再次迎来发展新机。近期,苏宁易购密集与海尔、海信、博西、老板、创维、TCL、苏泊尔等头部品牌深化合作,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家电商品供给。以海尔为例,双方基于对市场向好发展的信心,明确2023年度冲刺200亿的合作目标,并将进一步加大合作规模,重点通过卡萨帝、三翼鸟等发力家电品质化、场景化,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助推消费品质升级。 2022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9条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方面的内容。此后,多地出台了相关落地政策与措施,如深圳对全屋智能家电、智能家用机器人等新兴家电予以15%的补贴;今年10月份起,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正式启动上海市“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 “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布《“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规划,主要从家电产品的智能化、行业标准化和加速下沉市场开发等方面规划了家电行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日共41股涨停,20股炸板,封板率为67%;金发拉比4连板,泰永长征、通达股份3连板,创业板华图山鼎2连板。盘面上,收涨个股3779只,收跌个股995只,医药、证券、数据安全等板块涨幅居前。 开源证券表示,维持对A股市场乐观态度,但考虑到春节前A股市场成交量或维持清淡,需静待节后“躁动反攻”行情方有望迎来“主升浪”。主要基于: 一是国内经济有望走出“投资-需求”正向循环的复苏路径,且2023全年出口有望“软着陆”,2023年上半年出口甚至有望明显边际回升,进一步强化国内经济复苏预期; 二是市场剩余流动性有望底部回升,尤其是2023年一季度随着新一轮货币加快投放,叠加信用传导通畅影响,A股实际流动性有望显著改善; 三是随着消费场景放开、消费能力提升,有望持续提振风险偏好底部回暖,即便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延续货币紧缩,其对A股市场影响亦或总体偏中性。2023年一季度价值与成长均有望迎来上涨机会,但更看好“躁动反攻”行情下,成长风格上涨的弹性与可持续性。 市场概述 指标显示,市场短线情绪竞价开盘0轴下方,盘中处于横盘窄幅震荡状态,全天波动不大。目前已经连续多个交易日处于该区间,预计短期内会有一个较大的方向选择。 个股方面,通达动力反包失败,金发拉比4连板领涨上次,泰永长征、通达股份3连板,创业板华图山鼎2连板。 指数方面,集合竞价涨跌不一,早盘处于单边上行状态,午后所有回落,沪指收涨1.01%,创业板指收涨1.86%。两市成交额合计9171亿,较上个交易日增加2148亿。 北向资金,今日合计净买入158.43亿元。其中,沪市净买入83.55亿元,深市净买入74.88亿元。 焦点板块及个股 大金融方向早盘继续逼空午后回落,湘财股份、中航产融、弘业期货2连板,弘业股份、民生控股、山西证券、香溢融通、华资实业涨停。该方向维持上周的观点,注意是以外资配置为主,短线上的高度或许比较有限,主要以趋势为主,除了留意汇率的变化外也需要注意“过热见顶”的风险,调整之后应该还会有不少反复。 低位权重医药股早盘走强,凯莱英、罗欣药业涨停,博腾股份、毕得医药、药康生物、美迪西、百利天恒、赛科希德涨超10%。从领涨标的上看,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首先是近期持续活跃的科创板次新医药股,还有就是以恒瑞医药为首的低位权重医药(创新药)股。该方向暂时可以作为外资买入的延申行情,从已经持续大涨的白酒到上周热议的大金融,再到今天的低位权重医药股,基本都是同一类(外资)资金愿意配置的方向。 机构称,随着“新十条”、“乙类乙管”等政策变化,2023年全年投资主线为疫后复苏,医药投资进入常态化价值定价。通过复盘2022年美股整体表现,认为2023年常规诊疗活动恢复,医药企业回归正常经营周期,疫情压制因素逐步消退,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升周期。医药核心资产通过长达约2年时间消化估值,释放风险,以全球视角来看,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核心资产在2021-2022年超跌,市场表现弱于大盘;一级投融资更加谨慎,研发过热的拥挤靶点、产品逐步出清,行业龙头企业未来竞争环境向好;2023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元年,全球投资价值洼地有望在中国出现,医药白马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数据安全概念受利好消息影响走强,恒久科技3天2板,智微智能、榕基软件、太极股份涨停。消息面上,工信部等十六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机构称,数据安全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其中基础安全技术层包括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可信计算等共性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技术体系构建的基础,在网络安全领域,这些技术用于保护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在数据安全领域,这些技术用于保护计算对象——数据的安全。数据安全技术层是以数据为核心,围绕数据要素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安全需求,对数据实施识别、变形、标记、计算等操作的技术集合,包括采集阶段的数据识别、分类分级标记,存储与应用阶段的加密、脱敏、去标识化,以及共享流通阶段的隐私计算、数据水印等。数据安全技术应用层利用一种或多种数据安全技术组合,实现数据安全保护、安全检测/监测、隐私保护、追踪溯源等应用场景下的数据安全功能。 综合来看,在白酒、金融等权重白马股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增量资金,成交额逼近万亿,后续可以留意是否能够保持量能。目前市场短线情绪明显落后于指数,午后权重股回落,可以留意短线上题材是否能够成为活跃资金的突破口带动情绪的回暖。 今日涨停分析图:
SMM1月16日讯:今日,家电行业板块继续上涨,连续两日飘红,截至日间收盘涨0.82%较前一日上涨幅度减小。 个股普涨,科沃斯领涨8.7%,盘中刷2022年8月23日以来新高至89.8;奥马电器收涨5.46%,一度触2022年11月30日以来新高至6.05;兆驰股份涨4.61%,盘中刷2022年12月5日以来新高至3.89;极米科技刷2022年9月27日以来新高至218.58,收涨3.74%;石头科技刷2022年9月2日以来新高至317,收涨3.69%;星帅尔涨3.46%;海尔智家刷2022年6月30日以来新高至27.45,收涨3.15%;美的集团涨3.13%,盘中刷2022年7月14日以来新高至58.36;格力电器涨2.99%,一度触2022年2月18日以来新高至36。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华安证券: 分析师夏振宇表示,厨电行情近两周延续较强的上涨势能,主要动因除了不断落地的地产边际宽松政策之外,火星人对外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将2023-2025年营收和业绩复合增速考核目标定在20%-25%区间,这一方面体现出公司较强的增长信心,另一方面,也打消了部分投资者对厨电行业增速的悲观预期。厨电行业存量竞争趋势明确,未来行业增速将逐步回归中低速增长区间,在此背景下,更需关注在渠道和产品两个维度上都有均衡布局的厨电龙头企业,我们持续看好老板电器在增量品类和增量市场的拓展。同时推荐重点关注火星人,2022年火星人在多元渠道和多元产品布局方面快速突破,领先于集成灶同行,虽然在去年因为低毛利产品和渠道的导入导致公司业绩增速低于同行,但2023年低基数效应和渠道增长预计将带动公司拐点向上。 渤海证券: 春节临近,为促进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已经有部分城市给消费者发放消费券,有望拉动家电消费。近期,政策端利好不断,随着地产政策的回暖以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有望改善家电行业终端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家电行业已经位于历史估值底部区间,配置价值凸显。 天风证券: 从上周市场来看,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驱动了家电板块大涨:公司端,海信家电、火星人推出股权激励,且目标要求均不低,提振市场对于后周期消费的信心;政策端,地产自“保交楼”的供给端政策之后,需求端政策也在不断跟进。2022年对于家电行业预期压制的因素,如外需端欧美的需求回落叠加去库存等,在2023年均有望得到改善。 国信证券: 2022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家电线下销售持续承压下滑。12月线下人流量逐步恢复,元旦期间我国出游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淡去,后续线下客流量有望稳步恢复,带动线下家电销售的复苏。 平安证券: 小家电等新兴赛道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预计细分赛道仍将维持高速增长。考虑家电板块已经历2年的深度调整,估值性价比凸显,“地产+疫情”两大制约因素逐步缓解,基本面及市场情绪有望迎来边际好转。 市场消息 沈阳市 : 定于1月10日至2月28日期间,面向在沈个人消费者,组织发放1亿元新春消费券。本次新春消费券分为汽车消费券、家电消费券、综合消费券、餐饮消费券等四种消费券,发放总额1亿元。其中:汽车消费券4000万元,家电消费券1500万元,综合消费券3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500万元。 天津市 : 据政府官网消息,1月11日起至2月底,天津将安排1.1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用于发放第二期“津乐购”消费券,共设汽车、家电、百货零售、餐饮文旅四大类,围绕重点节日等节点分批次投放。在几类消费券中,汽车消费补贴总计安排资金6000万元,补贴分为四档,其中购车金额35万元以上的每辆补贴6000元。 广州市: 2022年11月推出了“粤惠羊城 家电换新”羊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补贴产品包括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脑、手机、电饭煲、热水器共八大类家电产品,掀起广州市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活动热潮,再加上家电零售企业乘上促消费的“东风”相继让利,灵活设置消费券叠加优惠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河南省: 据消息,购车、家电等河南多项促销费政策将延续至2023年3月底。河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介绍,近期主要举措,3月底前对购买汽车、电子产品和家电给予补贴。三是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已经启动了2023年网上年货节,一季度,还将在全省开展”新年新春消费季”活动,围绕汽车、电子、家电家居、餐饮等8个方面,目前已经谋划了”豫鉴美食”、汽车焕新季、家电以旧换新、直播新生活、老字号嘉年华等50场主题活动,丰富节日供给,满足消费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促进消费投资,实现内需规模新突破。其中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内家电、家装等“家消费”的主要阵地,苏宁易购紧抓年底消费机遇,深化品牌商合作,加速苏宁易家等新场景落地,联合各地方政府加码消费补贴,助力消费提质扩容。政策红利下,家电零售企业和品牌厂商再次迎来发展新机。近期,苏宁易购密集与海尔、海信、博西、老板、创维、TCL、苏泊尔等头部品牌深化合作,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家电商品供给。以海尔为例,双方基于对市场向好发展的信心,明确2023年度冲刺200亿的合作目标,并将进一步加大合作规模,重点通过卡萨帝、三翼鸟等发力家电品质化、场景化,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助推消费品质升级。 2022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9条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方面的内容。此后,多地出台了相关落地政策与措施,如深圳对全屋智能家电、智能家用机器人等新兴家电予以15%的补贴;今年10月份起,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正式启动上海市“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 “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布《“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规划,主要从家电产品的智能化、行业标准化和加速下沉市场开发等方面规划了家电行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三大指数全天震荡走高延续反弹之势,沪指时隔1年重新站上年线重返3200点,创业板指领涨。盘面上,金融股再度走强,医药股展开反弹,CRO方向领涨。数字经济概念股盘中活跃,数据安全方向领涨。芯片股震荡走高。下跌方面,部分前期高位股继续调整。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6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171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48亿。板块方面,CRO、证券、数据安全、养鸡等板块涨幅居前,旅游、汽车整车、传媒、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1.01%,深成指涨1.58%,创业板指涨1.86%。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58.43亿元,创开年以来单日净买入新高,连续9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买入83.5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74.88亿元。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海通证券:牛市第一波上涨行情望继续,后半段重视成长 海通证券认为,2022年10月底以来行情属于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涨,历史上平均持续3个月,宽基指数涨幅30%附近,对比历史,这次时空均未到。过去牛市第一波上涨期间风格偏均衡、行业轮涨普涨,这次低点上涨以来价值略占优,借鉴历史成长接下来有望接力。成长领域重视数字经济(TMT),新能源有结构性亮点,券商也值得关注,全年而言消费望复苏反转,必需消费品更优。 中信建投:预计春季行情还将持续 中信建投认为,预计春季行情还将延续,节前外资持续流入,推动传统消费和金融板块上行,春节后关注内资接力,市场有望迎来三大积极因素:两会预期、疫后修复和海外环境好转。建议继续把握做多窗口,节后市场胜率高,创业板更显著。重点关注基本面预期显著改善的方向可关注光伏下游/绿电、银行、医药等;政策刺激预期方向可关注地产链、汽车、信创链等。 中信证券:持续关注EVA和光伏胶膜生产商 中信证券指出,EVA粒子价格从2022年最高近30000元/吨下降到最低不足14000元/吨,近期价格稳定在15000元/吨,价格的下跌主要是终端需求的持续走弱。EVA粒子主要分为光伏料、发泡料和线缆料,终端需求对应了光伏、鞋子和线缆,2022年7月份以来发泡料和线缆料终端需求不旺,粒子价格从高点有所回落,进入四季度季节因素和库存因素导致光伏组件排产逐渐下降,使得EVA粒子价格进一步下行。站在这个时点,EVA粒子的终端需求在逐步改善,其中光伏行业的需求和排产在逐步改善,每年的3-4月份也是鞋子换季的时间,线缆需求也有望在基建的推动下有所改善,EVA粒子具备上行的动力。建议关注EVA粒子供应商和光伏胶膜生产商。
一、【早盘盘面回顾】 市场早盘高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沪指站上3200点。盘面上,大金融股集体爆发,首创证券、山西证券、湘财股份、民生控股等涨停。医药股展开反弹,CRO方向领涨,博腾股份、美迪西涨超10%,凯莱英涨停。数字经济概念股再度活跃,数据安全方向领涨,挖金客涨超10%,智微智能、久其软件等涨停。下跌方面,部分前期高位股继续调整,麦趣尔、桂发祥等大跌。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40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5796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95亿。截至上午收盘,沪指涨1.44%,深成指涨2.11%,创业板指涨2.47%。北向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53.01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58.13亿。 两市共39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12股未封住涨停,两市封板率79%。今日两市连板股8家,其中特高压概念股通达股份、充电桩概念股泰永长征3连板,数字经济概念股厦门信达、汽车零部件概念股宏达高科与隆基机械、基建股华图山鼎、证券股湘财股份、金融概念股中航产融2连板。 板块方面,创新药板块再度涨幅居前,其中、恒瑞医药、凯莱英、康恩贝涨停,药康生物、毕得医药、博腾股份、百利天恒等个股涨超10%。此外,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长春高新等个股涨超6%。东吴证券认为,伴随着美联储高强度加息进入尾声;疫情影响逐步降低;药监部门的多项政策解决创新药研发同质化问题,以及鼓励包括罕见病在内的创新产品加快上市;医保谈判结果大概率符合降价预期的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2023 年创新药板块将迎来全面估值修复行情,创新药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依然处于底部位置的创新药行业具备布局价值,建议提高创新药仓位,抓住Beta行情。 证券板块再度集体爆发,其中湘财证券2连板,山西证券、首创证券涨停,广发证券、华鑫证券、国联证券、太平洋等个股涨超6%。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提出: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收取证券交易佣金,不得有:1)收取的佣金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2)使用“零佣”、“免费”等用语进行宣传;3)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申万宏源非银首席分析师许旖珊认为,“这意味着降费担忧进一步解除,防止了恶性价格战。” 此外,中银证券认为,券商估值仍处低位, 具有较大上修空间。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持续增长和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大背景 预计仍将推动长期估值中枢抬升。 市场活跃度逐步回暖,证券板块有望持续催化估值上修。 数字经济概念股今日再度集体走强,其中榕基软件、太极股份、智微智能、恒久科技、久其软件等个股涨停,三未信安、凌志软件、顶点软件、启明星辰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工信部等十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我国数据安全政策体系近年来逐步完善并开始落地执行,在以安全与发展并重这一核心原则的指导下,各行各业密集开启数据安全建设,保障数字经济全面发展。数据安全的旺盛需求将带动网络安全行业保持高景气度,网络安全公司凭借产品线扩展能力、解决方案提供能力、行业资源沉淀,有望充分受益。 半导体板同样在盘中活跃,其中芯朋微、英集芯、唯捷创芯涨超10%,韦尔股份、普冉股份、杰华特、晶丰明源、拓荆科技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韦尔股份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8亿元-12亿元,同比减少73.19%到82.13%。2022年度全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3.4亿元-14.9亿元,市场视为行业出清的一种信号,对于后续行业景气反转具有积极意义。招商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表示,半导体板块各指数估值均处于3年期10%分位附近,2022年中以来持续在底部震荡,整体估值水平较低。预计2023年中,随着下行周期走入尾声,板块有望反弹,估值水平预计有望持续扩张。 总体来看,随着北向资金的持续大举扫货,成功吸引增量资金入场,今日沪指放量重新站上3200点的同时,也有效突破了年线的反压,呈现出现强势上涨形态,后续或仍具进一步冲高之动能。另外从盘面上来看,两市再度延续“以大为美”的市场风格,其中医药、酿酒、大金融等机构主所主导的板块集体涨幅居前,题材方向数字经济受益于消息面的利好同样表现亮眼,整体而言,今日早盘两市呈现出普涨格局,并且量能也出现明显的提升,在两市呈现价量齐升良性结构的背景下,对于本轮行情的延续性或将更为值得期待。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做大盐湖关联产业。加快“疆煤入青”,着力解决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氯平衡关键问题,推进盐湖产业与煤化工、油气化工融合。利用氯平衡形成的烯烃产能、盐湖锂镁钠资源,结合现有电解铝、钛、铜等产业基础,延伸发展盐湖高分子功能新材料产业、轻金属合金材料产业和锂电新能源等盐湖关联产业,推进盐湖产业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拓展。 2、据上海机场集团消息,1月8日起,国际客运航班相关调控措施取消,上海机场国际客运航班逐步复苏。1月底,浦东机场预计将通航30个国家41个国际航点,日均国际客运进出港航班约30班,较去年12月份增加20%。由于正值春运期间,在浦东机场运营的国内港澳台地区客运航班数量也明显增加,日均客运进出港航班30班,较去年12月增加76%。根据预测,2、3月份,浦东机场的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还有望在1月份的基础上继续增加23.3%。
SMM1月13日讯:相较1月6-12日的弱势表现,今日家电行业板块涨幅较大,截至日间收盘涨近2%。 个股多飘红,截至日间收盘,倍轻松领涨14.95%;石头科技刷2022年9月16日以来新高至298.76,收涨11.44%;科沃斯涨停;极米科技涨7.41%;新宝股份涨7.22%;火星人刷2022年8月3日以来新高至33.58,收涨6.65%;格利尔涨6.45%;匠心家居涨6.4%;比依股份涨6.1%;小熊电器刷2021年6月8日以来新高至73.44,收涨6.09%。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渤海证券: 春节临近,为促进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已经有部分城市给消费者发放消费券,有望拉动家电消费。近期,政策端利好不断,随着地产政策的回暖以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有望改善家电行业终端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家电行业已经位于历史估值底部区间,配置价值凸显。 天风证券: 从上周市场来看,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驱动了家电板块大涨:公司端,海信家电、火星人推出股权激励,且目标要求均不低,提振市场对于后周期消费的信心;政策端,地产自“保交楼”的供给端政策之后,需求端政策也在不断跟进。2022年对于家电行业预期压制的因素,如外需端欧美的需求回落叠加去库存等,在2023年均有望得到改善。 国信证券: 2022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家电线下销售持续承压下滑。12月线下人流量逐步恢复,元旦期间我国出游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淡去,后续线下客流量有望稳步恢复,带动线下家电销售的复苏。 平安证券: 小家电等新兴赛道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预计细分赛道仍将维持高速增长。考虑家电板块已经历2年的深度调整,估值性价比凸显,“地产+疫情”两大制约因素逐步缓解,基本面及市场情绪有望迎来边际好转。 市场消息 沈阳市 : 定于1月10日至2月28日期间,面向在沈个人消费者,组织发放1亿元新春消费券。本次新春消费券分为汽车消费券、家电消费券、综合消费券、餐饮消费券等四种消费券,发放总额1亿元。其中:汽车消费券4000万元,家电消费券1500万元,综合消费券3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500万元。 天津市 : 据政府官网消息,1月11日起至2月底,天津将安排1.1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用于发放第二期“津乐购”消费券,共设汽车、家电、百货零售、餐饮文旅四大类,围绕重点节日等节点分批次投放。在几类消费券中,汽车消费补贴总计安排资金6000万元,补贴分为四档,其中购车金额35万元以上的每辆补贴6000元。 广州市: 2022年11月推出了“粤惠羊城 家电换新”羊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补贴产品包括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脑、手机、电饭煲、热水器共八大类家电产品,掀起广州市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活动热潮,再加上家电零售企业乘上促消费的“东风”相继让利,灵活设置消费券叠加优惠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河南省: 据消息,购车、家电等河南多项促销费政策将延续至2023年3月底。河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介绍,近期主要举措,3月底前对购买汽车、电子产品和家电给予补贴。三是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已经启动了2023年网上年货节,一季度,还将在全省开展”新年新春消费季”活动,围绕汽车、电子、家电家居、餐饮等8个方面,目前已经谋划了”豫鉴美食”、汽车焕新季、家电以旧换新、直播新生活、老字号嘉年华等50场主题活动,丰富节日供给,满足消费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促进消费投资,实现内需规模新突破。其中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内家电、家装等“家消费”的主要阵地,苏宁易购紧抓年底消费机遇,深化品牌商合作,加速苏宁易家等新场景落地,联合各地方政府加码消费补贴,助力消费提质扩容。政策红利下,家电零售企业和品牌厂商再次迎来发展新机。近期,苏宁易购密集与海尔、海信、博西、老板、创维、TCL、苏泊尔等头部品牌深化合作,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家电商品供给。以海尔为例,双方基于对市场向好发展的信心,明确2023年度冲刺200亿的合作目标,并将进一步加大合作规模,重点通过卡萨帝、三翼鸟等发力家电品质化、场景化,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助推消费品质升级。 2022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9条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方面的内容。此后,多地出台了相关落地政策与措施,如深圳对全屋智能家电、智能家用机器人等新兴家电予以15%的补贴;今年10月份起,上海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正式启动上海市“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 “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布《“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规划,主要从家电产品的智能化、行业标准化和加速下沉市场开发等方面规划了家电行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