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1个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铅产品现货历史价格 2023年10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8,495吨,环比增加16%,同比增加37%。 本月原料端碳酸锂现货价格出现过短暂的回暖行情,带动部分下游电芯厂开启提前锁单情绪,因此,多数锰酸锂企业反馈10月订单量小幅增加。进11月,原料端碳酸锂现货价格维持小幅阴跌态势,下游电芯厂采购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情绪又开始逐步缩紧。同时终端方面,电动二轮车、消费电子以及电动工具市场消费低迷,传统的双十一需求旺季未能实现,市场订单较少,多数电芯厂都在减产去库存。因此11月,锰酸锂企业的订单情况是环比下降的。 预计11月实现锰酸锂产量约达7,186吨,环比下降15%,同比减少20%。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前三季度,铝、锌、工业硅、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分别为18,618元/吨、21,749元/吨、15,675元/吨、30.1万元/吨,同比分别下跌8.8%、14.2%、21.8%、36.4%。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保持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工业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502万吨,同比增长6.8%。其中,精炼铜产量955万吨,同比增长13.4%;原铝产量3081万吨,同比增长 3.3%。 二、价格走势分化。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前三季度,主要有色金属品种有涨有跌,其中铜、铅现货均价分别为68,311元/吨、15,547元/吨,同比分别上涨0.2%、2.3%;铝、锌、工业硅、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分别为18,618元/吨、21,749元/吨、15,675元/吨、30.1万元/吨,同比分别下跌8.8%、14.2%、21.8%、36.4%。 三、矿产进口同比增长,铝材出口同比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进口方面,前三季度铜精矿、铝土矿进口实物量分别为2034万吨、10664万吨,同比增长7.8%、12.8%;出口方面,前三季度铝材出口量为395.3万吨,同比下降18.3%。 另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日前报道,10月30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表示,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我国“走出去”开发矿产资源的先行行业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近十年来取得成就更加显著。 截至目前,中资企业已在境外投资铜、镍、钴、锂等矿产项目130余项,累计投资近千亿美元。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锂资源开发及锂盐新项目产能投产、下游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需求增速减缓、燃油车打折促销、国际油价下跌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影响,碳酸锂价格自2022年11月份的最高点60万元/吨,一路下跌至今年4月份的17万元/吨,而后6月份反弹至30万元/吨,至今又下降至17万元/吨。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锂盐产量约为56万吨碳酸锂当量,净进口碳酸锂10.2万吨,净出口氢氧化锂9.0万吨,国内表观需求为58.2万吨碳酸锂当量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下游对锂盐的备货不及预期,锂盐生产企业有一定量的库存。 同时,陈学森认为,锂盐价格相对去年过高的价格下跌是正常的,随着国内外上游原料新产能的释放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缓,价格下降是大势所趋,对于自有资源的锂盐生产企业,目前的利润依然是非常可观的,但同比去年超高价位,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也是正常的。但对于外购资源或者去年高位获取资源的企业来说,有的可能处于亏损边际。 陈学森还提到,中国锂产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但目前锂产业依然存在几大堵点、痛点亟需破解。第一,我国锂资源禀赋较差,资源分布环境较为恶劣,开发制约因素较多;第二,国内锂产业扩产狂潮之下,产能过剩风险凸显;第三,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加剧,锂资源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关键材料之一,资源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第四,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和电化学储能领域需求的全面暴发,市场阶段性供需错配推动锂盐价格大幅波动。陈学森同时强调,从长远看,锂电赛道仍然是大有可为的黄金赛道。 此外,SMM新能源事业部锂分析师徐颖近日分析称,2023-2027年全球锂盐需求将实现20%的年复合增长率;受益于全球磷酸铁锂体系应用率提升,叠加中镍三元占比反扑,拉动碳酸锂需求占比远期将稳步上行。2023-2024年进入锂资源集中释放期,资源平衡实现逆转,资源过剩在远期仍将延续。资源过剩主旋律下,高位成本的资源项目将面临出清风险。
SMM 11月7日讯:进入11月份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一路下跌,在11月7日盘中更是一度跌至141200元/吨的低位,创期货上市以来的新低。截止收盘,碳酸锂主连以4.33%的跌幅报142550元/吨。其他合约方面,2402合约跌4%,2403/2404合约跌超3%,2405、2406、2407合约跌超2%,2408合约跌超1%。 据SMM调研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中的碳酸锂现货依然以长单采销为主,不过近期现货市场的少量碳酸锂散单成交,现货价格呈下降趋势。截至11月7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已经跌至15.3~16.4万元/吨,均价报15.85万元/吨,创2021年9月22日以来的新低。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此外,近期SMM也了解到有个别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在出售部分碳酸锂的原材料,反映下游市场短期内仍以降低库存以压缩库存周期而降本增效为主,短期市场中碳酸锂的消费增量相对有限。 前期市场不断传闻澳洲某锂矿的结算方式将逐渐由Q-1锂盐价格变更为M+1的方式进行,虽然此定价方式仍在谈判中,尚未彻底拍案执行,但巴西某矿山此前已经确认将在到港后使用 SMM电碳均价加折扣系数 进行计算,市场锂矿端的采购成本支撑有边际转弱的迹象。 前期广期所碳酸锂2401期货合约和2407期货合约间价差一度达到28000元/吨附近,为期货上市以来相对高位,在短期市场价格波动逻辑变动不大,且远期合约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等因素影响下,资金进行盘面反套操作的空间亦压缩近期、远期合约间价差的收窄。而碳酸锂2401合约价格一度跌超5%,价格创上市以来新低。 不过往年上游锂盐厂有年末季节性检修习惯,叠加盐湖产碳酸锂也在春节前后存在季节性减量,或也将为后续市场价格提供部分低位支撑,后续需关注市场碳酸锂市场排产计划。 而正如前文所言,碳酸锂现货自9月份以来价格“跌跌不休”的原因,与基本面供需失衡分不开。据SMM调研显示,自10月中旬以来,整体碳酸锂供应端呈现陆续回暖的态势,矿石冶炼端,前期检修或者因为成本倒挂减产的厂家已经陆续开始复产,且从进口情况来看,海外盐湖后续仍有一定销售指标要求,出口量到中国的量稳中有增,对供应端形成有效补给。 但是反观需求端,今年“金九银十”成色不足,自9月以来,需求端便普遍呈现“旺季不旺”的局面,据SMM调研显示,不论是电芯端还是正极材料端,均出现了排产下滑的情况,此情形的出现明显与终端汽车销量上行的情况相悖,反映出动储端均有较多库存亟待消耗的事实。SMM认为,在后续需求符合预期的情况下,产业内仍以去库为主,反馈到对于碳酸锂的直接下游需求,企业会按需生产,也会配合电芯端排产下滑而下调产量预期。综合上述情况,SMM预计后续碳酸锂市场仍将呈现供应过剩的局面。 碳酸锂期货方面,在10月12、13日前后,因资金大量涌入,期现价差拉大以及彼时锂盐价格突破多数冶炼厂商盈亏平衡点,致上游端减停产者众多,引发上游挺价情绪等因素带动下,碳酸锂期货一度涨停,连续两日大幅上行。同时,成本问题也引发了市场的热烈探讨,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绿色金融及新能源团队负责人邵婉嫕在接受《期货日报》采访时提到,当前碳酸锂期货整体交易逻辑是成本问题,未来碳酸锂期货的核心交易逻辑依然会不断发生拐点变更。随着矿端价格逐步松动,锂盐厂定价预计也会处于一个逐步下移的过程,中长期来看,锂盐价格依然维持偏弱势振荡的格局。 在SMM近期举办的2023欧洲锂电池大会上,SMM研究经理马睿也提到,成本对锂冶炼厂而言至关重要。以2023年第三季度碳酸锂生产成本为例,锂盐的总生产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性质及其采购方式。从各类分析来看,盐湖生产碳酸锂的成本最低,自有锂辉石和锂云母生产成本较为合理。然而,依赖原料外采的成本却明显更高,且当资源短缺时,拥有一体化资源的锂盐生产成本与外购资源的生产成本差异将会放大。 从四季度的成本来看,SMM行业研究院新能源事业部锂资深分析师徐颖表示,自有资源及外采云母企业均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主要还是看外采辉石的成本。“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和海外矿山制定新的计价方式,会在冶炼环节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不过,还是有部分企业没有谈成或处于谈判进程中,后续值得关注。” 深圳大为股份湖南郴州碳酸锂智能制造项目负责人张天刚也提到,不同企业的成本相差很大,锂盐价格在150000元/吨价位附近,会给部分锂盐企业带来压力,甚至会给小部分企业带来亏损,但对于自有优质资源的企业来说,目前的利润依然是十分丰厚,其认为,当前碳酸锂价格只是将当前价格只是把两年前的暴利空间压缩到现在的正常利润,还不至于导致行业全面亏损。 展望长周期来看,SMM认为,2023-2024年进入锂资源集中释放期,资源平衡实现逆转,资源过剩在远期仍将延续。在资源过剩主旋律下,高位成本的资源项目将面临出清风险。 》预计2023-2027年全球锂盐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20% 但远期资源过剩是主旋律 机构观点 国信期货 表示,我国碳酸锂上游矿商及各头部冶炼企业近期复产消息增加,盛新锂能便在近日提到致远锂业将于11月逐步恢复生产,同时,四川、江西等地前期检修减产的锂盐厂陆续传出复产消息,加之江西地区减停产企业以代加工为主,开工率上修,周度产量有所增加……国内碳酸锂供应端边际修复明确。预计本周空方力量将占据主导,主力合约下跌空间仍存。重点关注大厂放货情况和持仓情况,如有新的驱动,或将成为走出区间的契机。 国泰君安期货 研究所绿色金融及新能源团队负责人邵婉嫕认为,随着矿价逐步向M+1倒推调整,目前锂盐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的情况将大幅好转,进入复产阶段。邵婉嫕认为,未来,碳酸锂的边际成本仍有往下松动的空间。短期来看,130000元/吨或是碳酸锂较强的底部支撑价位;中长期来看,价格重心预计还会进一步下移。 一德期货 表示,供应看,澳洲矿山以及非洲矿山多有投产和爬坡,锂辉石供应逐步增加,但价格较高,下游拿货不积极;目前盐湖逐渐进入淡季,江西地区因缺原料多为大厂代工,总体供应有明显收缩。需求方面,正极材料厂排产环比下降,终端需求增速放缓,对于碳酸锂的需求减弱。库存方面,目前库存还在去化,从内部结构看库存从盐厂向下游转移。总体来看,四季度碳酸锂陷入供需两弱紧平衡格局,外采澳矿生产企业成本动态下移。 东证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陈祎萱 表示,短期基本面角度仍偏弱,周内即将公布的智利10月出口数据或是新一轮供应冲击,短期LC2401合约或偏弱运行。但考虑到后续累库已在市场的基准预期内,在暂无新增超预期利空的情况下,LC2401合约下方空间或较为有限。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7日讯:11月7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继续下跌,跌幅4.33%,据数据显示,当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开于146350元/吨,收于142550元/吨,成交量为349332手,持仓量为113984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158手。SMM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153000-164000元/吨,均价158500元/吨,对比上一个工作日下跌1500元/吨。当日2401主力合约开盘即跌1.78%,早盘开盘后价格窄幅震荡下行,至早盘尾盘时下行速度加快。午盘开盘后,盘面价格快速下行至当日最低-5.17%,而后震荡持稳运行直至收盘,最终下跌4.33%。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昨日,碳酸锂期货整体振荡下行,主力LC2401合约再次跌破150000元/吨关口,报收147150元/吨,跌幅为3.63%。 同时,主力合约持仓首次突破10万手,单日持仓大增12728手至10.7万手,单日增仓创上市以来新高。不过,从全部合约来看,主要是近月合约在下跌,远月合约跌幅不大。其中,LC2405、LC2406、LC2407跌幅均低于1%。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张维鑫认为,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再度跌破150000元/吨,是市场疲软环境下的自然结果。“从盘面来看,上周二反弹冲高后临近尾盘跳水,对多头信心造成较大打击,此后碳酸锂期价一直呈弱势下行状态。从价格来看,上周五已是LC2401合约自10月下旬以来第三次逼近150000元/吨关口,大概率会很快迎来方向的选择,而在当前背景下,向下的可能性大于向上。”张维鑫分析称,周一呈现“近月合约大幅下跌、远月合约跌幅不大”的态势,可以是对“强现实、弱预期”的一个修复,也说明了目前市场对120000—130000元/吨的底部支撑认可度较高。 此次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下探和9月下旬首次跌破150000元/吨有何异同? 张维鑫认为,与9月下旬相比,本次跌破150000元/吨关口最大区别在于基本面的逻辑更牢固。“9月下旬跌破150000元/吨更多是短期情绪所致,相对来说彼时基本面形势偏好,上游减产挺价、下游旺季需求预期仍在,供需关系存在改善预期。此外,彼时矿价更高,成本支撑也更强。”张维鑫表示,过去一个多月时间,碳酸锂主力合约经历了逼近150000元/吨关口、触底反弹、冲高回落、底部振荡的过程后,多空双方都已按照自己的逻辑进行了充分交易,此时跌破150000元/吨,更接近于理性结果,后市大概率维持偏弱运行。 东证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陈祎萱分析称,与9月下旬的下跌相比,相同之处在于,青海盐湖的脉冲式供应释放均在短期内对现货市场形成显著压力,加剧市场悲观情绪。而回归供需基本面来看,近期供需矛盾缓和,去库逐步放缓甚至转入累库周期,与9月下旬供应缩量带来的去库周期不可同日而语。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顾冯达也认为,与上一轮碳酸锂期货跌破150000元/吨后空头离场不同的是,进入11月,碳酸锂期货再度逼近150000元/吨关口前后,出现持仓增加的情况,并伴随着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下探,加之边际成本下降,澳矿谈判指引未来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综合国内锂企复产推进、年尾上游可能面临累库压力等利空因素,可以看出此次跌破150000元/吨的步伐更“坚定”。 现货方面,碳酸锂报价依旧保持下行态势。据SMM数据,11月6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价为159900元/吨,已连跌12日,近5日累计跌6020元/吨,再创两年新低。 从基本面看,顾冯达认为,随着11月碳酸锂供应端边际修复逐步明确,叠加矿端成本接连松动,使得碳酸锂市场下行力量再度增强。我国碳酸锂上游矿商及各头部冶炼企业近期复产消息增加,供应端边际修复逐步明确。比如,盛新锂能日前就在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致远锂业将于11月逐步恢复生产,萨比星矿山的首批锂精矿也将于近期陆续到达国内港口,公司也在加快非洲锂精矿的物流运输工作。同时,四川、江西等地前期检修减产的锂盐厂陆续传出复产消息,宁德时代枧下窝项目爬坡也逐月贡献增量。此外,据中矿资源公开消息,公司位于津巴布韦的矿于三季度末已经产出,预计11月中旬前矿将陆续到港投产。 “对于锂矿现货市场来说,近期盐湖拍卖也加剧了市场的观望情绪,下游买货仍以刚需为主,锂盐厂以长协订单出货为主,零单成交清淡。而从冶炼厂来看,目前江西地区减停产企业以代加工为主,开工率上修,周度产量有所增加。”顾冯达认为,国内碳酸锂供应端的边际恢复刺激期货增仓破位势头。 “考虑到终端(新能源车、储能项目)至锂盐需2个月左右的订单传导周期,10月或已是年内锂盐表需峰值。”陈祎萱透露,目前调研了解到的下游初步排产计划显示,11月材料及电芯排产均是小幅负增长,12月大概率进一步转弱。她认为,在此情况下,11月国内碳酸锂或延续低库存现状,但去库斜率将进一步放缓,而12月进入累库周期的确定性较高。 从成本端来看,在锂矿价格接连下调之下,外采矿项目利润皆有所修复。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当周,外采锂辉石项目成本约为172400元/吨、生产亏损约为9371元/吨,外采锂云母项目成本约为139000元/吨、生产利润约为24000元/吨,相较9月底利润均有所上修,锂辉石端由于矿价跌幅更大,故理论亏损缩减幅度高达85.5%。 展望后市,顾冯达认为,在供应端边际修复明确下,预计短期碳酸锂主力合约仍有下跌空间,重点关注大厂放货情况和持仓情况,如有新的驱动,或将成为走出区间的契机。陈祎萱也认为,短期基本面角度仍偏弱,周内即将公布的智利10月出口数据或是新一轮供应冲击,短期LC2401合约或偏弱运行。但考虑到后续累库已在市场的基准预期内,在暂无新增超预期利空的情况下,LC2401合约下方空间或较为有限。 “锂盐厂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是当前国内部分锂盐厂出现大幅减产的核心原因。未来碳酸锂的边际成本仍有往下松动的空间。”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邵婉嫕也分析称,短期来看,130000元/吨或是碳酸锂较强的底部支撑价位;中长期来看,价格重心预计还会进一步下移。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7日讯,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161737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2018元/吨;电池级碳酸锂15.30- 16.40万元/吨,均价15.85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14.8-15.3万元/吨,均价15.05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5万元/吨。近期碳酸锂市场依旧维持跌势,当前产业链对于后市终端需求走弱预期加深,叠加当前锂盐供需格局依旧阶段性供大于求,下游依旧仅维持刚需采买,供需博弈下现货价格承压下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6日讯:11月6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继续下跌,跌幅3.63%,据数据显示,当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开于150000元/吨,收于147150元/吨,成交量为272841手,持仓量为106826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2728手。SMM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155000-165000元/吨,均价160000元/吨,对比上一个工作日下跌1500元/吨。当日2401主力合约开盘即跌1.77%,盘面整体成缓慢下行状态,早盘开盘后价格有所上涨而后震荡回落,随后盘面窄幅震荡。午盘开盘后,盘面价格窄幅震荡下行直至收盘,最终下跌3.63%。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期货日报的《期货+》直播栏目邀请了深圳大为股份湖南郴州碳酸锂智能制造项目负责人张天刚、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绿色金融及新能源团队负责人邵婉嫕、上海有色网行业研究院新能源事业部锂资深分析师徐颖等四位嘉宾做客直播间,以《碳酸锂成本击破,底在何方?》为主题,解读当前碳酸锂市场的核心矛盾。 本轮锂价下跌的核心原因仍是供需失衡 近期碳酸锂市场情绪再度走弱,现货报价已连跌11天,创近两年新低。对于本轮锂价下跌的核心原因,上海有色网行业研究院新能源事业部锂资深分析师徐颖表示,核心仍是供需失衡。在经历了锂价暴涨暴跌之后,产业链各环节都趋于理性,加上上下游利润重新合理分配,下游各环节在去年年末开始普遍承担较大的原料和成品跌价损失,在后续需求增量趋于缓和的情况下,普遍选择按需采买。“原料端前期的利润空间远大于下游,造成产业链利润失衡。”徐颖指出,本轮下跌也导致了矿企和锂盐厂让利,对于后续产业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益处。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徐颖表示,10月中旬之后,整个供应端已呈现陆续回暖态势。具体来看,矿石冶炼端,前期检修或者因为成本倒挂减产的厂家已经陆续开始复产,而盐湖今年新的设备技术提升加上一定的出货量指标要求,冬季减产幅度小于往年。从进口情况来看,海外盐湖后续仍有一定销售指标要求,出口量到中国的量稳中有增,对供应端形成有效补给。 从需求端来看,徐颖表示,从9月开始,需求端就出现了“旺季不旺”的情况。“不管是从电芯端还是从正极材料端,排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在终端车销上行的情况下似乎不太合理,但也正反映了动储端均有较多库存亟待消耗。”徐颖认为,后续在需求符合预期的情况下,产业内仍以去库为主,反馈到对于碳酸锂的直接下游需求,会按需生产,也会配合电芯端排产下滑而下调产量预期。结合供需端情况来看,徐颖认为,后续锂盐产业还是会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 从盘面上来看,当前碳酸锂期货单边驱动明显淡化,主力合约LC2401在150000—155000元/吨区间反复波动。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绿色金融及新能源团队负责人邵婉嫕认为,期货价格跟现货价格的表现直接挂钩,前期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整体呈现大幅下跌趋势,但目前盘面上的交易逻辑大幅更迭。“过去,盘面大幅回落的核心主导因素是下游需求端表现低迷,导致锂盐价格大幅下跌。但随着锂盐厂的联合减产和挺价行为之后,供需市场进入到了再平衡阶段,前期仅仅是需求低迷,但随着材料端减量,在供需双减的格局之中,当前盘面已经进入到了窄幅振荡的企稳阶段。”邵婉嫕认为,当前整体的交易逻辑仍是成本问题,但未来碳酸锂期货的核心交易逻辑依然会不断发生拐点变更。随着矿端价格逐步松动,锂盐厂定价预计也会处于一个逐步下移的过程,中长期来看,锂盐价格依然维持偏弱势振荡的格局。 碳酸锂的价格底部可能在2025年出现 随着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外采锂辉石生产厂家由于成本倒挂,开始出现有企业“减产挺价”现象,加之碳酸锂期货主力LC2401合约在150000元/吨关口“反复横跳”,市场对短期内碳酸锂生产企业的成本支撑存疑。 谈及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下探至150000元/吨关口是否会给锂盐企业带来亏损时,深圳大为股份湖南郴州碳酸锂智能制造项目负责人张天刚表示,这个阶段要说造成锂矿企业全面亏损还言之过早。 “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基础锂盐的成本构成比较复杂,大致分为外购锂原矿、精的锂盐企业;外购其它含锂的物料、废料(如电解质、大修渣、玻璃粉以及含锂卤水等还有很多含锂的中间品)的锂盐企业;自有矿山的锂盐企业三大类。”张天刚解释称,无论是不同的资源禀赋、矿山地理环境、开采成本,还是不同的含锂原料渠道、不同的锂矿含量、品质以及不同的原料价格等,都会决定不同的碳酸锂成本。此外,决定碳酸锂完全成本的因素还包括项目投资折旧、财务成本等。 “每个企业成本都相差较大。”张天刚表示,锂盐价格在150000元/吨价位附近,会给部分锂盐企业带来压力,甚至会给小部分企业带来亏损,但对于自有优质资源的企业来说,目前的利润依然是十分丰厚的。 “客观来讲,碳酸锂价格下跌,对下游企业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下游产业链健康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对上游锂矿山及锂盐企业来讲,当前价格只是把两年前的暴利空间压缩到现在的正常利润而已,当前锂盐价格还不至于导致行业全面亏损,只是少部分锂盐企业会面临亏损压力。”张天刚进一步解释称。 对于期货价格来说,邵婉嫕认为,关注核心在于边际成本问题。“哪些边际产量会真正扰动锂市场供应,那么这批产品的成本就要更加关注,它会影响整体锂价的走势。”邵婉嫕表示,目前来看,处于成本相对偏高的产能成本曲线,主要是在国内以外购锂辉石为主的锂盐企业,按照目前港口报价来看,外购锂辉石的成本大概在170000—180000元/吨区间,这个价格也导致国内部分锂盐厂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这也是当前国内部分锂盐厂出现大幅减产的核心原因。不过,随着矿价逐步向M+1倒推调整,目前锂盐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的情况将大幅好转,进入复产阶段。邵婉嫕认为,未来,碳酸锂的边际成本仍有往下松动的空间。短期来看,130000元/吨或是碳酸锂较强的底部支撑价位;中长期来看,价格重心预计还会进一步下移。 徐颖也认为,从四季度的成本来看,自有资源及外采云母企业均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主要还是看外采辉石的成本。“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和海外矿山制定新的计价方式,会在冶炼环节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不过,还是有部分企业没有谈成或处于谈判进程中,后续还是值得关注。”徐颖表示,未来在过剩格局较为确定的情况下,矿端和盐端的利润趋于合理化,未来应该多关注矿端的成本支撑。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6日讯,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163755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984元/吨;电池级碳酸锂15.50- 16.50万元/吨,均价16.00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15.0-15.4万元/吨,均价15.20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0万元/吨。近期碳酸锂市场供需格局依旧弱势,近期需求端采买意愿依旧不高,实际成交寥寥,供应端部分大厂的产线从检修中恢复,排产、开工率明显上行,市场碳酸锂供应有所增量,碳酸锂价格依旧承压,价格下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本周锰酸锂价格小幅下跌。原料端和终端需求仍是主要原因。原料端:碳酸锂现货价格一直维持小幅阴跌态势,导致锰酸锂成本支撑减弱,现货价格随之下行。需求端:二轮车市场、电动工具均需求低迷,消费电子方面,仅充电宝市场可以提供一些增量。综合来看,锰酸锂整体需求情况不佳。电芯厂对后市心态较为悲观,一直维持低开工率,控制库存。目前市场规模较小的锰酸锂企业为减少亏损,已经开始封盘不报价。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或维持弱稳运行,锰酸锂价格难以好转,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5.2 -5.7万元/吨,价格下跌1000元/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