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8个
11月5日晚间,新宙邦(300037)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波兰新宙邦与德国某整车厂商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以下简称“客户”)签订了《Nomination Agreement》(定点协议),约定自2025年至2034年期间由波兰新宙邦向该客户供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 新宙邦表示,该协议的顺利履行预计将对公司未来年度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预计将累计增加公司2025年至2034年收入约11亿欧元(约合86.14亿元人民币)。 同时,新宙邦强调,本协议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系公司的专利产品,使用公司的自主配方。波兰新宙邦是客户的首个动力项目的电解液定点供应企业。协议的签订有利于交易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产业链地位、市场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也为公司未来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创造了条件,巩固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东莞证券11月1日研报分析,新宙邦产能稳步扩张,稳固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电池化学品现有产能约31万吨,在建产能约62万吨,其中波兰基地于今年4月投产,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电解液工厂之一。同时,公司已初步完成在溶剂和添加剂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原材料自供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公司布局了较为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现有产能约0.7万吨,在建产能2.2万吨。重庆新宙邦锂电池材料及半导体化学品项目、江苏淮安5.96万吨的添加剂项目正在建设中;宜昌基地、温州基地、欧洲基地、美国基地等正在筹建中。 10月30日,新宙邦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波兰工厂系公司与LGES的合资公司,继2023年4月份投产后,陆续通过LGES、三星等多家知名客户的认证以及成功通过IATF16949LOC和ISO9001体系的认证审核。此外,公司已与Northvolt、Ultium Cells等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其中UltiumCells合同金额高达9.24亿美元,执行期限至2028年底。波兰工厂投产后,产能爬坡及客户认证顺利,预计2024年能实现较高的产能利用率。 除了电解液项目,新宙邦还介绍,公司在西欧规划了溶剂项目以及拟建设美国俄亥俄州工厂。西欧项目受宏观环境的影响,进度有所延后;美国俄亥俄州工厂现处于对拟购买土地开展尽调阶段,公司将继续与当地政府保持紧密沟通,在稳健推进投资建设进度的前提下,希望俄亥俄州工厂能按预期计划的时间顺利投产。 另外,在业绩方面,2023年,新宙邦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同比下降8.05%,环比增长20.3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下降36.04%,环比增长3.37%;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5.83亿元,同比下降2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亿元,同比下降44.7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亿元,同比增长72.01%。 新宙邦称,公司电池化学品业务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及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等因素影响,销售额和净利润同比减少,但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改,景气度依旧,公司电池化学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面对行业的剧烈变化,公司积极应对,进一步巩固全产业链布局、自主知识产权等竞争优势,加强与战略客户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化战略,运营效率及季度盈利能力环比提升。 此外,新宙邦认为,过往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现已转换为供给大于需求,产品价格因此回落,然而市场需求量仍有大幅增长,目前是否为行业周期底部仍需进一步跟进确认。未来,若下游需求减少,市场竞争进一步趋于激烈,创新能力不强以及垂直整合优势不明显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新宙邦(300037.SZ)控股子公司波兰新宙邦自4月份投产后,首披约11亿欧元(约68.19亿元)大单。财联社记者按照目前国内电解液价格测算,约对应28.73万吨电解液需求。 11月5日晚间,新宙邦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波兰新宙邦近日与德国某整车厂商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签订了《Nomination Agreement》(定点协议),约定自2025年至2034年期间由波兰新宙邦向客户供应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公司表示,本协议的顺利履行预计将累计增加公司2025年至2034年收入约11亿欧元(约68.19亿元)。 财联社记者以现阶段国内三元电解液3万元/吨的价格测算,11亿欧元的订单意味着对应电解液需求28.73万吨。通常来看,1Gwh锂电池需要电解液1000吨左右,上述供货规模即可满足287.28Gwh电池所需。 同时,以1Gwh可以配套2万辆电动车计算,波兰新宙邦此次签订的定点协议预计配套约574.57万辆新能源汽车。 波兰工厂系新宙邦与LG Energy Solution, Ltd.的合资公司,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电解液工厂之一。新宙邦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波兰4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已于2023年4月正式投产,并陆续通过LGES、三星等多家知名客户的认证以及成功通过IATF16949LOC和ISO9001体系的认证审核,预计2024年能实现较高的产能利用率。 一般而言,长期的需求订单是逐年爬坡提货的趋势,但即使以10年平均而言,波兰新宙邦每年需要生产电解液2.87万吨以履行此协议要求,波兰新宙邦现4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年产能可与之匹配的同时,甚至可以余下一部分的产能储备。 实际上,新宙邦一直积极谋划全球一体化布局,在海外已有部分订单。公司已与 Northvolt、Ultium Cells 等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其中 Ultium Cells 合同金额高达 9.24 亿美元,执行期限至 2028 年底。 除波兰新宙邦外,新宙邦还在西欧规划了溶剂项目以及拟建设美国俄亥俄州工厂。其中,西欧项目受宏观环境的影响,进度有所延后;美国俄亥俄州工厂现处于对拟购买土地开展尽调阶段。
11月3日晚间,永太科技(002326)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3,000吨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一期:9900t/a六氟磷酸锂固体)”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试生产方案已经专家评审通过;该项目具备了投料试生产条件,已于2023年11月2日开始试生产。 该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永太科技六氟磷酸锂的产能和规模化优势,并为子公司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各子公司的协同发展也将进一步深化公司的成本优势,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资料显示,永太科技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9年上市,总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重庆、内蒙古。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由EVTank、海融网、电池网、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电解液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中,永太科技位于竞争力品牌第10位。上榜理由显示,在电解液领域,永太科技的产品涵盖锂盐、添加剂和电解液等。截至9月30日永太科技拥有电解液产能15万吨,六氟磷酸锂0.8万吨,LiFSI产能0.09万吨,添加剂产能0.8万吨,规划建设中的产能包括16.7万吨液态锂盐和20万吨电解液项目。公司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公司电解液项目2022年底刚投产,2023年上半年电解液出货量0.3万吨左右。 据榜单发布机构分析,作为电解液领域的新兵,永太科技依托上游锂盐方面的优势,强势布局了添加剂和电解液产品。虽然目前永太科技的电解液出货量还非常小,但是作为长期耕耘氟化工的高科技企业,依托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优势,其电解液产业链一体化的布局思路值得期待。
据茂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消息,10月31日,总投资近12亿元的东科(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在广东省茂名市高新区开工。 该项目位于高新大道以北,环长路以北地块,占地150亩,项目规划建设10万吨/年碳酸乙烯酯(EC)、8万吨/年碳酸二甲酯(DMC)、3.75万吨/年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乙酯,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11.16亿元,年税收约9544.25万元。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在锂离子电池中起着传导离子、稳定电池性能以及保证电池安全的重要作用 ,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当前,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需求也在上涨。 资料显示,该项目系抚顺东科集团投资建设,抚顺东科成立于2010年,坐落在辽宁抚顺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八万平方米,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聚羧酸减水剂单体聚醚、混凝土外加剂、锂电池电解液溶解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项目】总投资4.6亿元!航盛锂能电解液园区落成 10月18日,贵州航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航盛锂能)电解液园区落成庆典暨贵州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开工仪式在贵州息烽化工园区举行。 其中,贵州航盛锂能电池电解液及配套产业项目于2021年底签约落地,投资4.6亿元,占地80亩,分三期建设10万吨/年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制造项目,其中一期年产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生产线于2022年11月建成投产;二期年产3万吨生产线于2023年5月开工,预计2024年6月建成投产,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以上,贡献年税收约2.5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20人。(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榜单】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电解液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10月19日,由EVTank、海融网(hirohida.com)、电池网(itdcw.com)、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正式出炉。详情点击查看: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电解液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不惟一规模、不惟一产能、不惟一体制”是该榜单多年来坚持的重要评价原则。通过产能情况、产销数据、客户结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综合口碑、公司信用、产品品质、技术实力、经营机制、媒体披露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全面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结合专家评定等定性指标最终筛选出各细分领域产业链十强企业名单。(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中化蓝天承诺2026年净利润数不低于6.33亿元 10月18日晚间,昊华科技(600378)发布公告,其收到上交所出具的《问询函》,上交所依法对其提交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申请文件进行了审核,并形成了问询问题。其中,《问询函》重点聚焦于标的资产业绩承诺及估值、交易方案及合规性、标的业务及财务状况等方面14个问题。 关于中化蓝天业务及财务状况,重组报告书披露,中化蓝天主要从事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产品属性,中化蓝天将主营业务细分为含氟锂电材料、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及无机氟材料五个子领域,生产产品包括电解液、R-134a、R-125、PVDF及三氟系列产品等。 2021年和2022年,中化蓝天归母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分别为5.17亿元、7.84亿元;此次交易作价以中化蓝天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确定为72.44亿元;此次交易设置业绩承诺及补偿,对于业绩承诺资产2023年~2026年净利润数不低于1.39亿元、2.93亿元、4.43亿元和6.33亿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新宙邦:波兰电解液生产基地己经全面投产 欧洲、美国基地等稳步推进中 近日,新宙邦(300037)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波兰电解液生产基地己经全面投产,己正常供应欧洲电池用户!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海外市场是公司重要方向之一,同时公司规划的欧洲生产基地、美国生产基地等也正在稳步推进中。(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海科新源:湖北基地电解液溶剂装置建设已接近尾声 近日,海科新源(301292)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湖北基地电解液溶剂装置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2023年底前开始试生产。(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预期本周电解液价格仍将维稳 近日,SMM分析,上周,电解液价格仍维持暂稳。需求端,动力、储能市场增量有限,电芯厂按需采购,维持去库的状态。供应端,厂家以销定产。成本端,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上涨幅度趋缓,溶剂与添加剂价格大体维稳。短期内,预估市场供大于需的局面仍然存在,并且下游需求市场不会有太大增量,预期本周电解液价格仍将维稳。
【投资】航盛锂能年产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落户江西龙南 据龙南市融媒体中心消息,9月28日,航盛锂能年产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签约仪式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举行。 消息显示,航盛锂能年产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占地70亩左右,位于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为龙南市锂电产业的补链项目,补充壮大了锂电产业集群。 据了解,航盛锂能创始于201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航盛锂能当前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硅碳负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包括钠电池电解液。据悉,公司更是针对客户电池体系及功能性要求,开发适配性电解液已多达近百种。(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20万吨电解液项目又有新动态 电池网从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获悉,近日,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20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首个单体厂房屋面浇筑圆满结束,为全面完成项目整体计划节点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20万电解液项目按照中国昊华氟化工“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以中化蓝天“电解液+”战略为导向,依托自有技术,持续推动生产方式清洁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打造一个集“绿色、零排放、精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先进电解液制造工厂。 据悉,自7月开工以来,项目人员迅速集结到位,开启加速模式。项目快速推进施工进度和工作面移交,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计划管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排定值班、交替施工,优化工期工序,加强施工衔接,实现品质管理。经过近3个月的艰苦奋斗,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20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首个单体厂房顺利封顶,为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建成打下坚实基础。(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纯度99.99%→99.995%!国产电解液添加剂让充电更快更安全 2004年前后,我国的国产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陆续研发出来并成功上市。江苏苏州这家专精特新企业,正是首批从事电解液添加剂生产研发的企业之一。 十几年来,从打破技术封锁,到行业领先,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研究院院长助理杨志勇带领团队研发的添加剂产品,纯度从99.99%,到99.993%,再到99.995%,看似是小数点后的微小增长,实则是产品性能上的一次次巨大进步。如今,智能化工厂里,全自动管道将每一剂“原料”按比例精准投至不同反应罐中。多种规格产品线,有条不紊运转,每年可以输送14000吨电解液添加剂,守护越来越多的锂电池。(来源:央视财经) 【动态】川威集团3500立方米钒电解液项目试产 据“内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消息,近日,川威集团3500立方米钒电解液项目已进入试产阶段,通过不断生产调试,首批产品正式产出,并检测合格。 据悉,该项目为短流程钒电解液生产,将实现年产钒电解液3500立方米,产品将运往北京普能、伟力得等企业制成钒电池,用于国家风电光伏等大型储能领域。 资料显示,作为全国三大钒钛综合利用基地之一,川威集团具备年产铁600万吨、钢600万吨、钢材700万吨、片钒2万吨等生产能力,拥有丰富的钒钛资源优势,大量、稳定的原料供应为短流程钒电解液生产线建设创造了条件。(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多氟多:公司六氟磷酸钠现具备年产千吨的生产能力 日前,多氟多(002407)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六氟磷酸钠唯一实现商业化量产企业,供应大部分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企业,现具备年产千吨的生产能力。钠离子电池发展前景广阔,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释放,公司六氟磷酸钠产销量将保持增长趋势。公司会依市场需求安排扩产。(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预计近期电解液价格保持下跌趋势 日前,SMM分析,电解液价格小幅下跌。成本端,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及下游的不断压价使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小幅下跌,而溶剂与添加剂价格大体维稳,除溶剂的EMC价格仍持续小幅下跌;供应端,厂家以销定产,并且存在主动减产以稳价的意向,但大体供应量充足;需求端,电芯对电解液需求呈走弱趋势。预计近期电解液价格保持下跌趋势。
电池网从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获悉,近日,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20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首个单体厂房屋面浇筑圆满结束,为全面完成项目整体计划节点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20万电解液项目按照中国昊华氟化工“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以中化蓝天“电解液+”战略为导向,依托自有技术,持续推动生产方式清洁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打造一个集“绿色、零排放、精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先进电解液制造工厂。 据悉,自7月开工以来,项目人员迅速集结到位,开启加速模式。项目快速推进施工进度和工作面移交,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计划管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排定值班、交替施工,优化工期工序,加强施工衔接,实现品质管理。经过近3个月的艰苦奋斗,中化蓝天四川新能源20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首个单体厂房顺利封顶,为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建成打下坚实基础。
【IPO】下周这家电解液企业创业板IPO将上会!拟募资10亿加码主业 据深交所网站消息,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3年9月15日召开2023年第73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珠海市赛纬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赛纬”)的首发事项。 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创业板IPO,珠海赛纬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淮南赛纬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一期)、合肥赛纬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超10亿!领泽新材料10万吨/年锂电新能源项目在山西孝义开工 据“孝义融媒”消息,9月11日,山西领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领泽新材料)10万吨/年锂电新能源项目在山西吕梁孝义经济开发区举行开工仪式。 消息显示,领泽新材料10万吨/年锂电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0.46亿元,占地面积214.84亩。主要建设包括2x3万吨/年C₆HN装置、2x2000吨/年碳酸亚乙烯酯(VC)装置、2x2000吨/年氟代碳酸乙烯酯(FEC)装置,并配套2x12000吨/年氯代碳酸乙烯酯(CEC)装置、氟化盐装置、溶剂回收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天赐材料: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近日,天赐材料(002709)在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量充足,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凭借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今年以来公司电解液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随着公司电解液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公司预计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天赐材料称,目前库存周转维持在2周左右,主要以满足日常生产需要做储备,维持在正常的生产周期。(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研报】民生证券:多氟多六氟成本优势如昔 定增融资赋能产能扩张 9月4日,民生证券研报分析,多氟多(002407)技术迭代优化成本控制。2023上半年,公司新增万吨四代工艺六氟磷酸锂,可将单万吨固定投资降至2亿元以内,五代工艺落地后单万吨固投进一步降至1亿元。资金注入深挖产能护城河。8月18日,多氟多完成定增募集资金,募集资金近20亿。定增融资服务于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提升六氟磷酸锂保供能力,保证市场份额及行业地位。(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瑞泰新材拟合资设立基金 主要投向绿色能源等领域项目 9月11日晚间,瑞泰新材(301238)发布公告,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充分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力量及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公司行业领域及提升综合竞争力,在不影响公司日常经营发展、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树培拟与平安寿险、平安资本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平睿安泰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基金”或“合伙企业”,暂定名,最终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登记核定的为准)。合伙企业的总认缴出资额不低于7.15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4.9亿元人民币,占合伙企业认缴出资额的68.53%;上海树培作为普通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1,000万元人民币,占合作企业认缴出资额的1.40%。 合伙企业投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双碳”及绿色能源、科技及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成长期和成熟期项目,兼顾其他行业的优质股权项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胜华新材拟募资不超19.9亿元 扩产锂电材料 9月8日晚间,胜华新材(603026)披露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三次修订稿)。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9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华盛锂电:年产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第一期将于年内试产 9月8日,华盛锂电(688353)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上半年主营产品VC和FEC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39%,但因行业内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添加剂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产品价格同比下滑较多,最终导致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下滑。公司将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人员专业素养等手段加以提升销售水平。 同时,华盛锂电介绍,公司“年产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第一期建设年产5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线)”将于今年年内进入设备调试和试生产阶段,二期项目将结合公司自身发展及市场情况积极、稳健地推进。(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电解液价格持续下降 行业出清速度或将加快 从市场动态来看,近期锂盐市场供需维持弱势运行,当前某青海盐湖头部大厂传出即将放货消息,据SMM消息,这批货当前暂估价为20万元/吨,最终结算价按照9月11日至25日的上海有色网等工业级碳酸锂均价进行结算。在当前市场锂盐仍处跌势,需求端无明显起色且下游采买意愿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后续市场中锂盐流通量的进一步增加,碳酸锂价格或将进一步承压,短期内价格仍将维持下行局面。 伴随碳酸锂价格偏弱运行,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近期或也难有起色,传导至电解液领域,天赐材料近日表示,由于缺乏一体化布局及产能规模优势,在行业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公司预计部分新进入者产能会维持在较低的盈利水平或者亏损状态。不过,天赐材料认为,随着电解液价格的持续下降,行业的出清速度将会加快。
9月7日晚间,天赐材料(002709)公告,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对控股子公司宜昌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二期)追加投资2.72亿元。追加投资后,项目总投资由10.05亿元变更为12.77亿元。 公告显示,基于天赐材料对未来磷酸铁业务的产能规划,公司拟合计建设两期磷酸铁项目,此前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一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的阶段。由于一期项目建设MVR及膜处理量在实际生产中处理量不足,公司拟在二期装置中增加相关处理能力。 截至公告日,该项目已完成主体桩基施工,主要生产设备已陆续到货,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资料显示,天赐材料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均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随着30万吨磷酸铁项目的加速落地,正极材料将成为天赐材料的第二业绩增长曲线,完善公司内部循环经济体系。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50.4万吨,市场规模为241.9亿元。EVTank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将达到116.9万吨。 在价格方面,EVTank数据显示,电解液的均价由2022年上半年的10.8万元/吨下降到2022年下半年的7.6万元/吨,到2023年上半年,全行业电解液的均价已经跌到4.8万元/吨左右。 供需调整下业绩飘绿 需求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叠加价格下行,上半年电解液领域相关上市公司业绩集体飘绿。 据电池网梳理发现,统计在内的13家上市公司中,在营业收入方面,除了今年7月刚刚在创业板上市的海科新源上半年微增之外,其余12家上市公司均出现下滑;净利润方面,更是全军覆没,悉数下滑。 上半年,净利润下滑最为明显的当属电解液溶剂生产商奥克股份,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5亿元,同比降低412.4%,扣非净利润同比降低549.79%。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主要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 奥克股份在半年报中分析称,业绩亏损主要是由于: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公司主导产品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销售收入下降导致毛利下滑严重。同时,受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单价下滑影响,公司新能源材料碳酸酯系列产品收入下降导致毛利同比下滑严重。 不过,上半年奥克股份参股公司华一股份通过深交所创业板首发申请;参股公司杭州万锂达也在促进新型电解液材料、安全性添加剂等业务方向的研发及产业化。奥克股份称,随着行业内电解液溶剂产能出清,供需关系调整后,碳酸酯产品将回归盈利区间。 目前,全球电解液溶剂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近年来国内碳酸酯生产企业产能扩张幅度较快,呈现海科新源与胜华新材双寡头竞争格局,第二、三梯队企业市场竞争加剧。 除了溶剂,电解液行业市场集中度也在提升,EVTank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解液行业CR10由2022年的88.3%提升至90.3%。 从中国主要电解液企业来看,上半年,天赐材料以33.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自供电解液的比亚迪在其下游电池出货量增长的背景下,其市场份额提升至13.9%,排名上升一位取代新宙邦成为行业第二。第二梯队的法恩莱特、昆仑化学等企业与第一梯队的差距在逐步缩小,相比2022年全年,2023年上半年法恩莱特、昆仑化学和珠海赛纬的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 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从上述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来看,主要措施是强化市场开拓,降本增效:抢占海外市场未来增量、强化一体化布局和核心原材料自供比例。例如,天赐材料六氟磷酸锂、LiFSI自供比例达已到92%以上,部分核心添加剂自供比例达到80%以上;新宙邦也已初步完成在溶剂和添加剂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确保了原材料自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解液产业链企业业绩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今年3月份刚刚在新三板挂牌的圣泰材料,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99.49%,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05.60%。圣泰材料主要产品为含硫类、联ben类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今年7月,新三板挂牌不到半年的圣泰材料在河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启动A股IPO辅导,辅导机构为长江保荐。 入场与离场正同时上演 除了上述企业,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也提到了其电解液领域业务布局情况,但多数公司电解液相关业务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不高或尚未实现盈利。 冠城大通旗下电解液添加剂控股公司邵武创鑫上半年实现产量91.64吨,销售量82.97吨,主营业务收入1901万元,净利润为亏损423.54万元。冠城大通称,新能源添加剂业务方面,下半年将加强新型添加剂产品技术研发,加快二期技改工程建设并尽快投产,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占率,力争成为在该细分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 维远股份上半年着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两大高端特色产业体系。公司丙烷脱氢、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等装置建设顺利进行,将逐步打造起“丙烷-丙烯-环氧丙烷-电解液溶剂”新能源产业链。公司于2023 年1月建成投产10万吨/年高纯碳酸二甲酯(DMC)项目。 孚日股份依托子公司孚日新能源材料积极布局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新材料产品,目前,公司碳酸亚乙烯酯(VC)精制项目一期产能2000吨已达到正常生产条件,氟代碳酸乙烯酯(FEC)项目首期已开始主体施工,预计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 日科化学今年2月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2880万元与山东宏旭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裕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山东汇能达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拟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原料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9.5亿元。 富祥药业已具备年产8,000吨VC产品及1000吨FEC产品的产能,同时也已布局BOB、LiFSI等多个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锂盐相关产品。上半年,富祥药业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实现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371.69%,该产品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74.09%上升至今年半年度-7.79%,同比增长66.3%,至今年5月底销售价格已能覆盖成本,存在利润空间。 有企业加大电解液领域业务布局,力求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也有企业筹备离场。 杉杉股份已于今年7月份签订转让电解液业务板块东莞及廊坊公司股权协议,专注于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其在半年报中已淡化电解液相关业务。 延安必康因为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标准,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在7月12日正式被摘牌,其控股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主要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商之一。延安必康在2018年、2019年、2020年曾分别筹划向东方日升、前海弘泰、新宙邦等转让九九久科技控股权,中间还筹划分拆九九久科技独立上市,均未能如愿。 瑞联新材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动力电池需求偏弱,电解液及电解液添加剂的市场价格较去年大幅下降,公司目前暂未形成产品销售。如果动力电池市场长期疲软,电解液添加剂材料价格持续低迷,公司不排除会对新能源项目进行改造升级。 此外,科隆股份也提到,旗下盘锦科隆控股子公司辽宁科隆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锂电池电解液原材料碳酸乙烯酯市场需求几近饱和,各大生产厂商完成扩产,产品价格下降,公司产品按需生产,不再扩大投入。 结语 在今年,新型电解质锂盐生产商康鹏科技、中船特气、圣泰材料以及电解液溶剂生产商海科新源成功上市。另外,电池网注意到,今年还有多家公司IPO在途,福建德尔(六氟磷酸锂,上交所主板已问询)、如鲲新材(电解液新型锂盐,科创板已问询)、昆仑新材(电解液,创业板已问询)、中创化工(电解液溶剂,上交所主板已问询)、华一股份(电解液添加剂,创业板已过会)、红东方(六氟磷酸锂,拟新三板转板北交所)、利兴新材(电解液溶剂,已进入辅导备案期)、圣泰材料(电解液添加剂,已进入A股IPO辅导备案期)。 EVTank预计,随着昆仑化学和珠海赛纬等电解液企业的逐步上市,加上之前的溶剂、锂盐等化工类企业的纵向和横向扩张进入电解液领域,电解液企业的竞争格局未来仍存在较大的变数。 不过天赐材料日前在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提到,进入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行业的前提需要解决生产工艺技术以及其来源问题,目前甲类高危工艺的正式生产需要有小试和中试的数据,基础数据来源比较重要,装置的顺利投产会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根据目前已有的项目建设计划来看,新进入者新建的产能规模均较小,从增量占比上来看不会影响到整体的竞争格局。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