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8个
据鹿寨县融媒体中心消息,6月26日上午,广西柳州鹿寨县举行2023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暨柳州法恩赛克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试产仪式。 据悉,该项目由柳州法恩赛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柳州法恩赛克)投资建设,位于鹿寨县建中西路,占地122亩,总投资5.58亿元,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 据企查查显示,柳州法恩赛克大股东为法恩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法恩莱特),股权出资中还包括上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鹏辉能源、瑞浦兰钧以及柳州地方资金等。 资料显示,法恩莱特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布局湖南长沙、河南焦作、安徽安庆、广西柳州等多个生产基地,公司依托供应链与技术创新优势,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成果转化,实现电解液产品的高安全性、高比能、高环境适应性、高耐久性。 据了解,5月底,法恩莱特还在安徽安庆市举行超级锂电池电解液解决方案发布暨年产15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期工程投产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法恩莱特总经理兼创始人邵俊华此前与电池网交流时曾表示,公司未来将在国外规划布局印尼工厂、国内布局山东工厂。2027年前,公司将秉承靠近原料、贴近客户的核心原则,采用合资建厂的方式(车厂、电池厂)在国内外布局十大生产基地,实现70万吨以上的电解液销售目标,跻身电解液第一梯队阵营。
SMM6月13日讯:2021-2030年中国电解液市场供需平衡回顾与预测 一、电解液供需平衡模型 图1:电解液供给平衡模型 二、中国电解液市场供给 图2:中国电解液市场供给(2021-2030) 单位:万吨 相较于其他锂电材料,电解液市场投资的壁垒较低,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原因: (1)电解液生产及技术壁垒较低,相较于上游六氟磷酸锂以及添加剂等原料,电解液生产比较简单,其核心在于溶质、溶剂、添加剂的混合,通常需要按配方将主要物料送入反应釜中,在特定温度和搅拌速率下使其充分反应。电解液的技术壁垒主要在于配方,目前市场上合作方式主要有三种,客供配方、合作研发以及电解液企业自研配方,其中客供配方及合作研发是市场主流。 (2)电解液的单位投资成本较低,单吨产能投资额在300-500万元/GWh,且投资回收周期较短,通常在2-3年左右。 (3)电解液的产能建设周期较短,企业产能扩建周期通常在半年到一年。对于新进入企业,从土地购置、厂房规划、安评环评申请到厂房建设、设备安装、产能释放通常需要一到两年时间。 未来动力和储能领域将持续拉动电解液需求增长,从而带动电解液产能扩张,自2021年以来,电解液厂家不断扩张产能,跨界企业疯狂涌入市场,2022年电解液市场新规划产能超百万吨,2023和2024年伴随新能源动力和储能市场爆发及前期规划产能的释放,产能增速较高,但是伴随市场产能过剩,2024年之后预计产能扩张速度放缓。 由于电解液行业技术壁垒和投资壁垒较低,电解液企业竞争激烈,未来主要比拼的是电解液企业的成本控制,远期来看,未来不具备成本、客户、技术等优势的玩家会被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中国电解液市场需求 图3:电解液市场需求(2021-2030) 单位:万吨 作为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电解液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锂电池的生产需求。2022年伴随动力电车爆发式增长,对于铁锂电解液的需求量增加,加之铁锂电解液的单耗较三元、钴酸锂等电池较高(每GWh电池需要消耗1200吨电解液),因此2022年电解液市场增速较高为117%;2023-2026年,伴随动力和储能市场的持续发展,电解液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增速在30%左右;2026年-2030年动力和储能市场增速放缓,其次半固态和固态电池逐步产业化,导致电解液增速下降,保持在10%左右。未来铁锂电池电解液依然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 海外市场政策导向,推动锂电行业产业链本土化发展,海外电解液需求增长,我国电解液企业出海步伐加快: (1)欧洲市场受益于碳排放新规到 2035 年碳排放将达到 0,且根据欧盟理事会此前批准的法规,从2035年起欧盟境内将禁止销售非零碳排放的新燃油车。 (2)欧盟成立了欧洲电池联盟以发展本土电池产业,并且希望2030年欧洲大陆能源转型所需的90%电池将来自欧洲本土公司。 (3)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2022》引导美国在今后10年内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投资,发展绿色生产,支援和保护当地制造业,支援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四、中国电解液市场供需平衡 图4:中国电解液供需平衡(2021-2030) 单位:万吨 2021-2022年:由于动力电池市场爆发和政策驱动,带动电解液需求量增加。上游原料六氟磷酸锂产能扩张周期较长,通常1.5-2年,市场放量较慢,供应不足,影响企业开工率,市场处于紧平衡状态。 2023-2025年:由于一二梯队企业激进扩张,以及跨行企业进入市场,导致电解液产能日益过剩;上游原料六氟磷酸锂以及VC等产能释放,原料供应压力较小,由于产能过剩导致市场开工率降低;动力市场政策补贴退坡,储能市场爆发,需求量增速维稳,市场供大于求。 2026-2030年:固态及半固态电池逐步产业化导致电解液需求增速下降;受电解液企业出海及产业转移趋势推动,为满足下游需求,企业开工率提升,动力和储能市场都变成了市场驱动,市场供应偏理性,价格主要受六氟磷酸锂和碳酸锂价格影响。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滨海融媒消息显示,4月7日,江苏盐城滨海县项目集中开工暨盐城金晖电池电解液项目开工活动在滨海县沿海工业园举行。这次滨海全县集中开工项目共17个,协议总投资72.5亿元。 其中,金晖项目总投资10亿元,开发高品质新能源电池电解液,对加速滨海县动力电池产业链培育将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该项目规划占地102亩,年产200,000吨锂电池电解液。 资料显示,盐城金晖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4日,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盐城金晖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金晖股份(870102)全资子公司,金晖股份是一家锂电池电解液研发商,公司产品分为高电压电解液产品、锂电池电解液产品、高温电解液产品三大系列,具体包括高电压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通用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
3月27日,新宙邦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浙江新宙邦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工商注册登记为准,以下简称“浙江新宙邦”)建设电池电解液项目的公告。 公告显示,新宙邦拟以浙江新宙邦为项目实施主体,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电解液项目,项目预计投资人民币4亿元,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建设5万吨电池电解液,二期5万吨电池电解液视市场情况启动建设。 新宙邦表示,本项目建设的锂电池电解液及钠电池电解液是锂电池及钠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在下游电池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驱动下,因此未来全球对项目建设产品需求旺盛。同时,本项目建设的电解液将优先满足浙江区域和永青科技及其关联公司电池客户需求,产品市场较好。 资料显示,浙江新宙邦由新宙邦与永青科技、格林美、伟明环保共同出资人民币1.2亿元设立,上述四者分别出资8,160万元、2,400万元、720万元、720万元,分别占注册资本的68%、20%、6%、6%。 永青科技是“镍王”青山控股的子公司,也是瑞浦兰钧的大股东,持有71.76%的股权;格林美的主营业务是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等;伟明环保致力于环境治理、高端装备研发制造、新材料研发制造业务。 新宙邦主营业务为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目前已在国内部分地区建立了良好的产业布局,建立了电池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等多个生产基地,但公司在浙江区域暂无布点。 新宙邦表示,浙江地区动力及储能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项目参股方永青科技旗下控股公司在浙江地区已设立了多个电池生产基地。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填补公司在浙江地区的布局空白,可进一步贴近终端市场,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对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市场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集邦锂电悉,近日,由永青股份与格林美、伟明环保、新宙邦等携手打造的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正式签约。该产业园拟选址于洞头区,项目规划用地约925亩,总投资约80亿元。 该产业园将新建高纯度碳酸锂材料基地、镍钴锰硫酸晶体材料、电解液材料基地、热电联产能源基地等,招引石墨烯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磷酸铁锂等产业链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00亿元,带动温州新能源电池产业往上游延伸。 另外,永青科技旗下瑞浦兰钧50GWh新能源制造基地(三期)开工暨瑞浦兰钧能源扩产50GWh签约仪式于今年3月1日刚在浙江温州举行。 瑞浦兰钧于2017年落户温州湾新区,目前已建成一期、二期总产能为26GWh的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2022年产值超130亿元,新开工的瑞浦兰钧三期项目,占地面积约566亩,将建设产能为24GWh的储能与动力电池锂电池生产线及PACK生产线。 现场同步签约的瑞浦兰钧能源扩产50GWh项目,计划打造技术更领先的高端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加仓储基地,有望进一步提升瑞浦兰钧在温州湾新区的新能源产能布局。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悉,钠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类似,可以沿用现有锂离子电池的部分生产装备与技术,溶剂类似, 唯一差异点在于钠电池主要采用六氟磷酸钠。 其中NaPF6和NaClO4是最常被研究的两种钠盐。 NaPF6直至300℃几乎没有质量损失,PC基(碳酸丙烯酯)电解液中导电率最高。由于其合成原理与LiPF6相似,在制造工艺方面可以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兼容, 成为了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主流方向 。 NaClO4拥有离子迁移速度快、热稳定性强、成本低等优势,但含水量高、易爆炸和高毒性等不足影响了其实际应用。 而相对于传统的钠盐NaPF6和NaClO4,含氟磺酰基团的钠盐(NaTFSI NaFTFSI NaFSI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无毒的特点, 但是由于其阴离子对于铝箔集流体具有腐蚀作用,所以很少被当作单独的钠盐来使用。 钠电电解液企业布局情况汇总 》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据福建清流宣传部消息,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其中,清流中欣高宝新型电解液材料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据悉,清流中欣高宝新型电解液材料建设项目总投资10.8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六氟磷酸钠10000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5000吨/年、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3000吨/年、三氟甲磺酰氯2000吨/年、氟代碳酸乙烯酯1000吨/年生产能力。 项目将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5000吨/年六氟磷酸钠、5000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二期建设5000吨/年六氟磷酸钠、3000吨/年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2000吨/年三氟甲磺酰氯、1000吨/年氟代碳酸乙烯酯。 资料显示,该项目由福建中欣氟材高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欣高宝)投资建设,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中欣氟材(002915)的全资子公司。 据了解,2019年,中欣氟材收购福建高宝矿业有限公司后改名为中欣高宝,开始涉足氢氟酸、硫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中欣高宝从粗放型化工生产企业发展成中下游精细化生产企业。现阶段中欣高宝厂区生产的氟精细化学品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正在扩展进入含氟电子化学品领域。 据中欣氟材近期发布的三年发展战略规划显示,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8万吨萤石矿的开采能力和20万吨硫酸、7万吨氟化氢产能。在此基础上,公司正着力构建五大产品树体系,其中,将以电子级氢氟酸(在建年产30,000吨)、NaF产品的技术和产能为基础,重点开发和培育新能源应用材料领域的产品树,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级氢氟酸、NaF、六氟磷酸钠、双氟磺酰亚胺锂等。
1月13日晚间,电解液龙头企业天赐材料(002709.SZ)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九江天赐拟使用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锂电添加剂材料项目”,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项目总投资3.76亿元。 天赐材料称,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公司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上游原材料核心添加剂的产能布局,能有效提升公司未来在新型电池电解液配方中的长期竞争力,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对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2022年12月17日江门天赐年产2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及10万吨锂电池回收项目开工后,天赐材料的又一动作。 据了解,江门天赐项目总投资12亿元,预计投产后实现年产值57亿元。 此外,2022年11月30日,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宜昌天赐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已湖北枝江举行投产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3.88亿元,可年产30万吨磷酸铁及5万吨磷酸铁锂回收,是目前全球首个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生产基地。 天赐材料同日还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天赐投资设立全资荷兰公司,同时由荷兰天赐公司投资设立全资美国管理公司,美国管理公司投资设立全资美国实体公司1和美国实体公司2,美国实体公司成立后将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投资总额不超过2.6亿美元(约17.61亿元人民币)。
【项目】永太科技: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试产 总规划年产能已达35万吨 11月20日,永太科技(002326)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永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生产车间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试生产方案于2022年11月18日经专家评审通过。该项目具备了试生产条件,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永太科技表示,该项目的投产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公司锂电材料板块产业链。公司已布局了电解质及添加剂等电解液核心原料,为本次电解液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各子公司的协同发展也将深化公司的成本优势,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 除了上述浙江的电解液项目,永太科技在福建邵武也有布局电解液。根据公司8月公告,公司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拟以9.5亿元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电解液及相关材料和副产物循环利用项目。至此,公司电解液总年产能已规划至35万吨。 【看点】农药企业丰山集团跨界新能源 牵手众钠能源发力电解液领域 11月16日晚间,农药企业丰山集团(603810)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丰山全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山全诺”)与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钠能源”)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以众钠能源的钠离子二次电池产品为载体、致力于推进钠离子二次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从合作内容来看,双方将共同开发适合产品电化学体系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宽温域(-20~+60℃)电解液;宽电压范围电解液;特种电解液(高功率、超高温、超低温)电解液。 【公司】多氟多拟受让白银中天27%股权 明年六氟磷酸锂产能或达10万吨 11月22日,多氟多(002407)公告称,公司将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方式受让中国宝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原”)所持白银中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银中天”)27%的股权,受让底价为1.35亿元。 公告显示,白银中天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涉及氟化氢(无水)、H₂SiF₆、Na 2 SiF 6 、有水氢氟酸、LiF等产品。据公开披露,截至2021年末,该公司具有无水氟化铝产能8万吨/年、电子级LiF产能3000吨/年。 多氟多表示,本次股权转让生效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白银中天100%股权。本次受让控股子公司股权,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据了解,目前,多氟多具备4.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的产能,预计年底能够达到5.5万吨,明年还将增加4.5万吨。因此,2023年大概会具备10万吨的总产能。 【动态】利民股份:子公司电解质盐、功能添加剂及电解液项目通过立项评审 11月18日,利民股份(002734)发布公告,子公司江苏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新能源电池用电解质盐、功能添加剂及电解液项目于11月17日顺利通过徐州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等主管部门召开的立项专家评审会。 据悉,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包括年产2万吨双氟电解质、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年产5千吨功能添加剂、年产10万吨电解液。 【公司】胜华新材拟设立胜华研究院 携手中国石油大学推动新能源材料产品升级 11月15日,胜华新材(603026)公告,公司拟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签订《共建石大胜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的协议》《研发合作协议》。同时,公司拟投资1亿元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注册成立胜华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暂定名)作为公司研发平台,对接中国石油大学的科研机构石大胜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 据悉,《研发合作协议》合作研发项目包括开展公司现有碳酸酯等主营产品的新工艺开发、核心要素优化,开发碳酸酯、丙二醇等主营产品品质提升和节能降耗技术,提升公司在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研发锂电池硅基负极及配合应用辅材等系列产品、新型电解液及关键材料、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探索研发匹配半固态、固态电池及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用相关材料等相关项目;布局高端材料领域,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研发湿电子化学品及光刻胶辅材等电子化学品材料。 【互动】天赐材料:目前公司LiFSI产品新建产能已基本爬坡完毕 11月15日,天赐材料(002709)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LiFSI产品新建产能已基本爬坡完毕,公司LIFSI产品目前未对外销售,主要作为添加剂添加于公司的电解液产品中。 【互动】孚日股份:首期2000吨/年碳酸亚乙烯酯精制项目已完成 现已产出合格电子级VC产品 11月15日,孚日股份(002083)在互动平台表示,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孚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首期2000吨/年碳酸亚乙烯酯(VC)精制项目已完成,现已产出合格的电子级VC产品;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的其他产业链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 【智库圈点】原料成本上行推动六氟磷酸锂价格快速上抬 SMM分析,原料方面,国庆节后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现货成交价不断创新高,带动LiF价格上行。PCl₅供应紧张状态延续价格上行,两者叠加导致六氟成本上涨,推动六氟价格快速上抬。 11月,终端新能源车企临近年末,排产增速较峰值有所放缓,叠加六氟供应端产能持续爬坡,预计中国六氟磷酸锂产量13,320吨,环比增长9%。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