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8

  • 天赐材料年产15.2万吨液体六氟磷酸锂产线试产 自供率已超92%

    8月22日晚间,天赐材料(002709)公告,年产15.2万吨锂电新材料项目为公司2022年公开发行可转债募投项目,其中,年产15万吨液体六氟磷酸锂产线装置已于7月底完成安装并调试成功,并于近日开始进料试生产,目前已连续产出三批合格产品,产品质量均符合公司电解液生产要求。 资料显示,天赐材料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均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同时,围绕主要产品,公司还配套布局电解液和磷酸铁锂关键原料的生产能力,包括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添加剂、磷酸铁以及锂辉石精矿等。 就在8月14日晚间,天赐材料公告,公司拟发行GDR募资不超过59.8亿元,拟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推动公司全球化布局,加强公司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制造能力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  天赐材料本次募集资金总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以下项目:摩洛哥天赐年产3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美国德州天赐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四川眉山天赐年产30万吨电解液项目、广东江门天赐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据天赐材料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核心原材料自供比例不断提升,六氟磷酸锂、LiFSI自供比例达到92%以上,部分核心添加剂自供比例达到80%以上。

  • 【电解液周报】两大六氟磷酸锂项目公示!多氟多完成20亿元定增募资

    【募资】多氟多完成20亿元定增募资 用于年产10万吨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 8月18日,多氟多(002407)披露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1.22多亿股A股股票工作,募集资金总额20亿元,是公司历次再融资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悉,多氟多本次发行吸引了众多一、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和以长期投资理念为主的国资、QFII、公募、私募和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竞价当天获得了包括信达、招银、摩根、高盛、新宙邦、瑞泰新材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新能源龙头企业参与报价,申报资金接近30亿元,最终确立的发行对象为国泰君安证券、信达证券、诺德基金、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等14名国内外投资者,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锁定了16.35元/股的发行价,比发行底价高出0.8元/股。 根据此前公告,多氟多此次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额51.5亿元,拟投入募资金额15亿元。项目主要包括年产8万吨六氟磷酸锂、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及1万吨二氟磷酸锂生产线建设,拟建厂地位于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周边新增土地。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项目周期为3.25年。(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收购】昊华科技拟逾72亿全资收购中化蓝天 并募资扩产电解液等产品 8月14日晚间,昊华科技(600378)公告,拟以72.44亿元的价格购买中化蓝天100%股权,同时配套募集等量资金投入PVDF、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11个项目建设。 具体来看,昊华科技拟向中化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化蓝天52.81%股权,向中化资产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化蓝天47.1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化蓝天将成为昊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昊华科技还计划拟向包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外贸信托)、中化资本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资本创投)等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金额不超过72.44亿元,即不超过此次交易购买资产的价格。(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天赐材料披露海外项目建设进展 生产成本会略高于国内 近日,天赐材料(002709)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根据目前公司内部规划和测算,尽管海外电解液工厂的生产成本会略高于国内,但在价格及关税上会有一定的优势,且目前海外电动车产业链较国内而言处于起步阶段,竞争环境相对平稳。 其中,天赐材料北美项目建设周期预计是2年,目前正在做前期工厂设计;捷克由于投资环境及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工作推进比较困难,已终止建设;在欧洲的布局上,目前已经与德国朗盛合作了首个OEM工厂,接下来也计划在摩洛哥寻求产能建设,为公司更好地服务及开拓欧洲市场做准备。(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万华化学1万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环评公示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受理了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万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予以公示。 据了解,万华化学拟在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新建1万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主要建设1套2500t/aLiF装置(氟化锂)、配套PPF装置(五氟化磷)和1套10000t/aLFS装置(六氟磷酸锂)及配套工程。(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江西辅力年产5万吨六氟磷酸锂新能源项目(一期)批前公示 近日,江西乐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消息,“江西辅力年产5万吨六氟磷酸锂新能源项目(一期)”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已经通过技术审查,现对其进行批前公示,征求相关部门及利害关系人意见。 据悉,江西辅力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六氟磷酸锂新能源项目总投资51亿元,新建5万吨/年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分三期建设,⼀期建设0.1万吨六氟磷酸锂和2万吨五氯化磷生产线;二期建设0.9万吨六氟磷酸锂⽣产线;三期建设4万吨六氟磷酸锂,并扩产5万吨五氯化磷生产线。(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瑞泰新材:针对磷酸铁锰锂电池的电解液处于中试阶段 8月21日,瑞泰新材(30123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公司正持续研发适配不同正负极材料体系的电解液。目前,公司针对磷酸铁锰锂电池的电解液处于中试阶段。(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六氟磷酸锂价格跌速放缓 近日,SMM分析,在需求端,电芯对电解液需求平稳;在供应端,整体供应充足,以销定产。价格方面,电解液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为争取订单,电解液基于降价预期给电芯企业优惠,导致电解液持续跌价。由于近期电解液核心原料六氟价格跌速放缓,成本下降空间有限,电解液价格暂稳。

  • 【电解液周报】一电解液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近80亿!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获进展

    【公司】天赐材料拟发行GDR募资近60亿扩产 并终止一海外电解液项目 8月14日晚间,天赐材料(002709)连发多条公告,包括拟发行GDR募资不超59.8亿加码主业、终止捷克天赐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等。具体来看,天赐材料表示,募集资金总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以下项目:摩洛哥天赐年产3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美国德州天赐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四川眉山天赐年产30万吨电解液项目、广东江门天赐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同日,天赐材料还发布公告,受全球各国经济下行影响,人员和物资流动受限,以及捷克投资环境及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捷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困难,整体项目进度缓慢。结合公司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国际投资环境及政策变化等客观环境情况,公司对电解液出海欧洲的战略进行了规划调整,目前在欧洲已合作建立了首个OEM工厂,也计划在经济政策环境相对稳定的摩洛哥进行产能建设,为公司更好地服务及开拓欧洲市场做准备。因此,公司决定终止捷克天赐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并注销捷克天赐。 此外,天赐材料披露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87亿元,同比下降22.93%;实现归母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下降55.67%;基本每股收益0.68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技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林华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在水系锌盐电解液中引入丝氨酸阳离子(Ser + ,C 3 H 8 NO 3 ),实现锌(100)面择优取向生长,有效抑制了锌枝晶生长,提升了电池充放电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上。(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海科新源:湖北子公司一期投资建设25万吨电解液溶剂项目和1.27万吨添加剂项目 8月11日,海科新源(301292)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湖北子公司投资建设是分阶段进行的,其中一期投资建设25万吨电解液溶剂项目和1.27万吨添加剂项目。(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电解液盈利能力有望维持稳定 华泰证券最新研报分析,今年1-5月初,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快速下跌,带动电解液价格持续下行。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六氟磷酸锂现货报价在4月17日达到最低点的8.5万元/吨,短暂持稳后开始反弹,并于6月12日达到又一阶段高点16.15万元/吨,随后再度进入下行通道,截止8月15日,六氟磷酸锂现货报价已经跌至12.5~12.9万元/吨,均价报12.7万元/吨。 业内人士认为,此前六氟磷酸锂价格低点已低于行业部分企业盈亏平衡线,价格回升为正常现象,下半年六氟磷酸锂价格及盈利能力有望维持相对稳定。

  • 天赐材料拟发行GDR募资近60亿扩产 并终止一海外电解液项目

    8月14日晚间,天赐材料(002709)连发多条公告,包括拟发行GDR募资不超59.8亿加码主业、终止捷克天赐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等。 拟发行GDR募资不超59.8亿扩产 天赐材料公告,公司拟发行GDR募资不超过59.8亿元,拟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推动公司全球化布局,加强公司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制造能力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 具体来看,天赐材料表示,募集资金总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以下项目:摩洛哥天赐年产3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美国德州天赐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四川眉山天赐年产30万吨电解液项目、广东江门天赐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天赐材料表示,作为全球电解液龙头企业,公司需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并且积极应对国际政治环境变化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土化趋势,通过本次GDR发行上市进一步推动公司国际化发展,坚定推动海外研发和制造能力建设以满足海外客户的本地化配套需求,充分发挥行业领先优势和龙头效应,加速占领海外市场,从而进一步巩固并加深中国企业于新能源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 同时,天赐材料通过本次GDR发行上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的建设,完善资本运作渠道,提高资本运作灵活性,可借助多种资本市场工具实施境内外的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 此外,瑞士作为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聚集了优质的国际投资者,本次GDR发行有助于天赐材料拓宽投资者覆盖面。公司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进行本次GDR发行,有助于公司引入更多国际长线投资者及国际战略投资者,优化资本结构及股东结构。 终止捷克天赐锂电池电解液项目 天赐材料公告,受全球各国经济下行影响,人员和物资流动受限,以及捷克投资环境及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捷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困难,整体项目进度缓慢。结合公司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国际投资环境及政策变化等客观环境情况,公司对电解液出海欧洲的战略进行了规划调整,目前在欧洲已合作建立了首个OEM工厂,也计划在经济政策环境相对稳定的摩洛哥进行产能建设,为公司更好地服务及开拓欧洲市场做准备。因此,公司决定终止捷克天赐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并注销捷克天赐。 据悉,天赐材料于2020年8月17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捷克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天赐材料捷克有限公司(英文名称: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zechS.R.O.)投资建设捷克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27,5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9,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8,000万元。 天赐材料表示,本次项目终止是基于公司项目的实际情况、外部环境因素等做出的审慎决定,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不会影响公司电解液产品的出海计划,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时,注销捷克天赐有利于优化公司资源及资产结构、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注销捷克天赐后,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将相应发生变化,但不会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上半年锂电材料营收73.77亿元 天赐材料披露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87亿元,同比下降22.93%;实现归母净利润12.88亿元,同比下降55.67%;基本每股收益0.68元。 对于业绩下滑,天赐材料称,上半年,公司核心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其中电解液及正极材料磷酸铁销量均同比增长约39%,而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影响,上半年公司电解液产品单位盈利有所波动,但整体而言,公司凭借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一体化及横向协同的业务布局,克服了主要产品下跌等困难,竞争优势仍然明显。 天赐材料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单位:元) 其中,在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天赐材料上半年营收73.7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2.38%。公司核心原材料自供比例不断提升,六氟磷酸锂、LiFSI自供比例达到92%以上,部分核心添加剂自供比例达到80%以上,尽管产品价格有所波动,但在公司一体化布局加持下,报告期内公司电解液产品市占率及盈利水平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上半年,在核心产品工艺提升及成本持续降低的背景下,公司通过调整价格策略,重点推进含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电解液配方产品及解决方案,部分核心磷酸铁锂电池客户已批量引入使用,随着4C快充、4680大圆柱电池的快速上量,预计LiFSI的添加比例及使用量将实现稳步、快速提升。 正极材料方面,上半年天赐材料正极材料磷酸铁上半年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去库存、新产能设备调试等多个因素影响,整体开工率及销量未及预期,尽管销量同比去年同期仍然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但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导致盈利下滑,预计随着三季度新产能设备调试完毕以及下游需求恢复,磷酸铁产品开工率及盈利将持续向好。目前公司磷酸铁总产能规划约33万吨,随着宜昌天赐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一期、二期投产及产能爬坡,预计未来正极材料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同时形成六氟磷酸锂-磷酸铁产品之间的酸循环,构造公司核心材料一体化成本竞争优势。 海外布局方面,天赐材料欧洲本地化客户导入顺利,德国OEM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及供货;北美电解液项目持续推进,项目选址、土地购买等事项于报告期内相继落地,工厂整体设计如期快速进行中。 新业务推进上,上半年天赐材料碳酸锂提纯产线顺利投产,围绕原材料碳酸锂的供应,公司已形成电池拆解及回收、高纯碳酸锂提纯等业务布局,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深化产业循环布局。钠离子电池方面,公司已有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解决方案和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钠及NaFSI的技术储备,产能上可实现现有产线的快速切换,具体投放速度需要根据市场及客户的需求量及时调整。 东吴证券在最新研报中分析称,全年看,当前六氟磷酸锂价格已触底,天赐材料3万元/吨左右成本优势可维持,下半年LIFSI以价换量,价格预计降至与六氟磷酸锂持平,推动全系添加比例提升至3-5%,预计下半年电解液单吨净利0.55-0.6万元,全年单吨净利仍可维持0.6万元左右,好于行业平均水平。看明年,天赐材料碳酸锂加工环节自供比例提升,添加剂DTD、ODFP等新增产能落地,一体化推动天赐材料单位盈利稳中有升。

  • 珠海赛纬合肥基地电解液项目一期投产 淮南基地即将竣工

    8月4日,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合肥市赛纬电子有限公司20万吨电解液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珠海赛纬的产能提升继续加速。该基地是继其珠海基地(5.5万吨电解液产能)外第二大基地,占地面积500亩。 另外,电池网获悉,淮南基地淮南市赛纬电子有限公司的建设也即将竣工,预计在2023年底全面投产,该基地布局20万吨电解液及其它配套产品,届时赛纬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动力、储能、数码、小动力及其它不同领域锂电池企业。 资料显示,珠海赛纬位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广泛应用于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储能类锂离子电池以及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拥有动力、储能、3C等行业排名靠前的优质客户资源。公司已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蜂巢能源、捷威动力、珠海冠宇、鹏辉能源等优质客户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 珠海赛纬在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领域已经进行了电解液或电解质的产品或技术储备,未来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提升市场份额。其中,公司已经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配方开发以及电解质和添加剂自主合成方面取得重大成效,积累了多项专利,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已在较多头部钠离子电池客户中形成小批量销售。随着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类型和应用空间,有利于公司扩大市场份额。 2022年9月,珠海赛纬正式向创业板提交IPO申请资料并获得受理,目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中。此次IPO,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淮南赛纬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一期)、合肥赛纬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公司主营业务能力,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根据此前规划,未来五年内,珠海赛纬计划将锂离子电解液及其配套材料年产能逐步扩产到50万吨,铝塑复合膜等产品的产能也将持续增长,满足在动力、数码、储能、电动工具、两轮车、钠离子电池等领域快速增长的电解液需求。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50.4万吨,市场规模为241.9亿元,EVTank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将达到116.9万吨。 从中国主要电解液企业来看,2023年上半年,天赐材料以33.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自供电解液的比亚迪在其下游电池出货量增长的背景下,其市场份额提升至13.9%,排名上升一位取代新宙邦成为行业第二。第二梯队的法恩莱特、昆仑新材等企业与第一梯队的差距在逐步缩小,相比2022年全年,2023年上半年法恩莱特、昆仑新材和珠海赛纬的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其中,珠海赛纬2023年上半年市场份额占比4.1%。中国电解液行业CR10由2022年的88.3%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90.3%。 EVTank预计,随着珠海赛纬等电解液企业的逐步上市,加上之前的溶剂、锂盐等化工类企业的纵向和横向扩张进入电解液领域,电解液企业的竞争格局未来仍存在较大的变数。

  • 【电解液周报】昆仑新材宜宾24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投产!新宙邦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

    【动态】打造西南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昆仑新材宜宾24万吨项目一期投产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需求提升,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迅猛发展。锂电池作为其关键组件之一,也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而锂电池电解液作为锂电池的“血液”,在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为满足市场对电解液的巨大需求,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仑新材”)积极布局筹划,于2022年3月25日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建设年产24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线。2022年7月份正式开始动工,在宜宾市、江安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用时短短一年,总建设产能24万吨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 7月25日,昆仑新材在锂都·宜宾顺利举办宜宾昆仑24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投产仪式,标志着昆仑新材在锂电池电解液领域的产能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活动同期还举办了“昆仑论剑”技术发布会,聚焦锂电市场、产业、技术以及生态等展开思想交锋。 【洞见】王振波院士:钠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特性与优化策略 7月28日,由江苏省贸促会指导,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无锡市贸促会主办,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电池网承办的2023钠电池产业生态圈会议暨企业家峰会在无锡锡山区召开。本次会议以“电车钠纪元,产业新动能”为主题,深度聚焦电池新能源产业前沿技术、深度解读应用前景及未来趋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动力,推进优质项目投资活动,力争打造有价值、高规格、有影响力的电池新能源产业交流平台。 7月28日下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振波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双碳”目标驱动下的钠离子电池技术进展》的主题演讲,分享了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特性与优化策略、钠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钠离子全电池的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宽温域和高功率钠离子电池技术进展等。 其中,在钠电电解液方面,王振波提出,通过调节电解液的组分、比例,可以影响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进而形成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从而提升电池的各方面性能。其中,SEI膜-电极的关系近似固-固界面,通过调节电解液组分(盐、溶剂、添加剂)以调节SEI膜可以优化电池性能。电解液的组成会改变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从而影响界面的去/溶剂化行为。离子-溶剂化结构与界面行为能显著影响电池性能。调节电解液体相溶剂化结构,改善去/溶剂化行为的动力学已成为研究热点。 【业绩】电池化学品业务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 新宙邦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逾43.72% 7月28日,新宙邦(300037)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5亿元-5.65亿元,同比下降53.68%-43.72%。 新宙邦表示,上半年公司业绩预计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电池化学品业务受行业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及行业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虽然销量同比有所上升,但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盈利能力有所下降。面对行业供需关系变化,公司积极应对,坚持外部稳住市场份额,加强战略客户合作,扩大国际市场,内部强化提效降本等经营策略,运营效率季度环比提升;同时上半年公司另一主营业务有机氟化学品二代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销售增长较快,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互动】振华股份:公司在售产品序列中,既有三氯化铬产品,也有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 7月31日,振华股份(603067)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三氯化铬是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料,其使用成本约占电解液总成本80%,公司在售产品序列中,既有三氯化铬产品,也有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节。 【互动】天赐材料:公司近年来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加 2022年投入8.94亿元 7月28日,天赐材料(002709)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半固态/固态锂电池仍然需要使用电解质,而电解质的研发和迭代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有信心在未来技术迭代时仍然保持在行业前列。为达到上述目标,公司近年来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加,根据2022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全年研发费用投入8.94亿元,同比增长136.38%。 【互动】瑞泰新材:公司在新型电池材料方面持续性进行相关研发投入与积累 7月29日,瑞泰新材(30123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的研发投入与积累,相关发明专利主要包括一种二氟双草酸磷酸锂溶液的制备方法、一种二氟磷酸锂的提纯方法、一种联产二氟磷酸锂和二氟二草酸磷酸锂的方法、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复合型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凝胶电解质及锂硫二次电池、一种锂硫电池、一种二氟草酸硼酸钠的制备方法等。 此外,瑞泰新材还介绍,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研发工作,承担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高安全性功能电解液的开发、耐氧化长寿命功能电解液设计与开发、高能比固态锂电技术——"刚柔并济"复合固态电解质的设计与制造等。 【互动】海科新源:公司电解液溶剂是液态电池电解液重要组成部分 7月27日,海科新源(301292)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电解液溶剂是液态电池电解液重要组成部分,液态电池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属于二次电池的一种,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一致,主要由正极、负极、集流体、电解液和隔膜组成,所需要的电解液溶剂均为碳酸酯系列溶剂。 此外,海科新源还介绍,公司2019年至2022年累计净利润11.6亿元。 【互动】奥克股份:公司目前对固态电解质PEO尚处于研发阶段 7月26日,奥克股份(300082)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对固态电解质PEO尚处于研发阶段,暂不涉及生产。 【智库圈点】2030年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或达4% 相关电解质公司发力技术研发 近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锂电池预计将占电池市场的95%以上,而全固态电池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4%左右。值得一提的是,SNE在报告中提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核心在于长寿命和低价格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制造技术开发。 在此背景下,相关电解质上市公司持续发力技术研发。从本周上市公司动态及互动情况来看,瑞泰新材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的研发投入与积累;奥克股份也表示,公司目前对固态电解质PEO尚处于研发阶段。

  • 打造西南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基地!昆仑新材宜宾24万吨项目一期投产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需求提升,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迅猛发展。锂电池作为其关键组件之一,也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而锂电池电解液作为锂电池的“血液”,在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为满足市场对电解液的巨大需求,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仑新材”)积极布局筹划,于2022年3月25日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建设年产24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线。2022年7月份正式开始动工,在宜宾市、江安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用时短短一年,总建设产能24万吨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 7月25日,昆仑新材在锂都·宜宾顺利举办宜宾昆仑24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投产仪式,标志着昆仑新材在锂电池电解液领域的产能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活动同期还举办了“昆仑论剑”技术发布会,聚焦锂电市场、产业、技术以及生态等展开思想交锋。 投产仪式上,昆仑新材董事长郭营军表示,宜宾昆仑新能源的投产,将就近服务周边的下游锂电企业,并辐射西南其他地区以及华中等地区的客户,缩短对客户产品交付的物流距离,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未来,昆仑新材将继续保持热忱、持续奔跑,以电解液行业为本,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昆仑新材将努力打造成为具有高度创新性、成长性的电池材料领域一流企业,为员工、股东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投产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还一同参观了昆仑宜宾生产基地。据悉,昆仑宜宾生产基地具有土地利用率高、低碳环保、生产高效智能等优势。工厂占地面积仅172亩,一二期工程总建设产能却高达24万吨,是当下“亩均论英雄”集约式经济发展的典范。 据了解,宜宾昆仑一期投产的产线,采用并行生产模式,大大缩短了生产主工序混配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生产过程采用MES+DCS系统控制,确保投料的精准性和生产过程安全性,对于宜宾市完善锂电产业链的“补链、强链”战略,有着积极作用。 未来,该生产基地也将充分利用宜宾当地水力发电优势进行生产,积极利用“绿电”降低电解液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并向着“零碳工厂”标准进发,为“零碳宜宾”建设贡献力量。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更新了年初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更新后的白皮书统计数据还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50.4万吨,市场规模为241.9亿元,EVTank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将达到116.9万吨。 受益于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昆仑新材近三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在客户方面,昆仑新材也赢得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电、瑞浦兰钧、力神等排名较为靠前的电池企业青睐,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5日下午,“昆仑论剑”技术发布会同期举行,活动设置了新品发布、研讨会等环节。据悉,作为国内较早研发与生产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高新技术企业,昆仑新材在近二十载长期拼搏中,坚持用科技连接世界,以国内先进智能化生产方式,助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面向未来,昆仑新材表示,将以宜宾昆仑生产基地电解液产线投产为契机,加强与上下游客户的合作和服务,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昆仑新材也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推动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97亿元!新亚制程拟新建年产8万吨电解液项目

    7月24日晚,新亚制程(002388)发布公告,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新亚杉杉新材料科技(衢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亚杉杉”)使用自筹资金投资建设“技改新增8万吨/年锂电池电解液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为19,677.1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1,740.83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76.30万元,流动资金为7,760.00万元,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衢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亚制程表示,本项目顺利实施达成后,新亚杉杉将形成年产1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产能,有利于持续加强公司在原料运输成本、供货周期、质量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链上的战略布局,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对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显示,新亚制程主营业务主要是化工材料制造和电子制程业务,主营业务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开展,主要服务于下游电子信息制造业。 新亚制程指出,过往几年,受业务渠道与资源限制,公司的电子胶业务主要围绕消费电子领域,虽然公司不断在技术上突破,尝试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储能电池系统、MiniLED等多领域拓展市场,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门槛较高,整体市场开拓进度不及新能源行业发展速度。鉴于消费电子领域近年来增速放缓、市场景气度略有下滑,而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储能电池系统等领域是未来5-10年主流赛道之一,因此公司决定基于电子胶业务本身的技术、经验、人才积累,向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开拓市场。 2022年,新亚制程通过新设立的上海新亚中宁新能源有限公司受让宁波甬湶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新亚杉杉51%股权。2023年2月,公司子公司已完成对上述股权的交割手续,公司新增锂电池电解液业务。 据了解,新亚杉杉目前规划电解液产能50,000吨,六氟磷酸锂6,000吨,并自主研发和生产多项特殊添加剂,是具备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制造商。公司电解液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数码类电池,应用场景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手机、笔记本、电动工具、智能穿戴等。

  • 11亿元!昊华中化蓝天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开工

    中国中化消息显示,近日,中国中化旗下昊华中化蓝天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在四川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正式开工。 据悉,昊华中化蓝天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位于四川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总投资11亿元,占地300亩,预计于2024年5月竣工。项目按照中国昊华氟化工“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以中化蓝天“电解液+”战略为导向,依托自有技术,持续推动生产方式清洁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打造一个集“绿色、零排放、精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先进电解液制造工厂。 中化蓝天是中国最早从事氟化工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在电解液及其核心组分电解质和新型锂盐添加剂领域,已完成多地的产业化生产和布局。此次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是中化蓝天全力打造的更加先进、智能、低碳的电解液工厂,契合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方向,顺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趋势。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推动中化蓝天实现跨越发展,也将有力推动自贡地区新能源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另据昊华科技(600378)2月14日公告,昊华科技拟向中化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化蓝天52.81%股权,向中化资产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化蓝天47.1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化蓝天将成为昊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昊华科技控股股东中国昊华由中国化工控股,中化蓝天的控股股东则是中化集团。2021年5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设立中国中化,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的股权共同划入新设的中国中化。 昊华科技表示,通过本次重组,公司将进一步丰富氟化工产品线,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平台,深度打造世界一流氟化工原创技术策源地。另外,在两化合并的背景下,本次重组有利于充分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发挥昊华科技的资本运作平台效用,优化集团内部的业务结构,提高国有资产配置和运营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 碳酸锂价格波澜起伏 电解液定价机制如何转变?【SMM分析】

    SMM7月17日讯:碳酸锂价格波澜起伏 电解液定价机制如何转变? 2023年上半年,伴随碳酸锂价格的波澜起伏,电解液价格也经历了下行到回暖,一季度,由于政策刺激,市场备库太多,终端需求动力和储能均表现较差,叠加燃油车降价刺激,以及头部电池企业锂矿返利,导致整体供应链的需求回撤明显,供给过剩,碳酸锂价格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一度跌至20万元以下,三元电解液的价格也从年初7万元降至了5万元以下,铁锂电解液则从5万元左右的单吨价格下降至3万元左右。二季度以来,受市场情绪面影响(贸易商认为价格已经到底部了的炒作行为等),补库需求增加,碳酸锂价格进一步拉涨,储能端价格稳定后备货现象明显,带动5/6月份订单大幅增量,消费端由于618的备库原因,采购量有所提升,电解液行业也呈现回暖趋势,三元和铁锂电解液价格涨幅分别为10%和22%,电解液价格涨跌期间,行业内采购的定价机制也随行就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方面是议价周期的调整,部分企业由月度议价改为半月,另一方面,伴随碳酸锂及电解液价格的起落,企业在商定价格时也在M月或是以M-1月之间进行调整,锚定参考价格,定价机制往往反映了交易者对于市场价格的预期。 图1:2023年H1电解液价格走势(元/吨) 作为四大主材之一的电解液,在电芯成本中占比4-6%,其主要原料包含溶质、溶剂及添加剂。其中溶质原料成本占比70%,溶剂、添加剂占比分别为20%、10%。 图2:电解液原料成本构成 常规溶剂主要有5种,包括EC、DMC、DEC、EMC和PC,添加剂按种类可以划分为成膜添加剂、高/低温添加剂、阻燃添加剂、倍率添加剂、过充添加剂,常用添加剂有VC、FEC、LiFSI、DTD、LiBOB等。相较于价格较为稳定的溶剂以及成本及添加比例较低的添加剂,溶质价格对于电解液的成本影响最大。目前,溶质的主要成分是六氟磷酸锂,而又因其主要原料是氟化锂(上游原料为碳酸锂),因此,电解液价格波动与碳酸锂及六氟磷酸锂价格起伏趋势相对一致。   图3:电解液&碳酸锂&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元/吨) 电解液作为锂电四大主材中定制化程度最高的产品,不同电芯配方差异巨大,市场主流的定价机制大多以配方成本为基础,供应商报价,即按溶质+溶剂+添加剂+加工费进行报价,利润通常包含在原料价差及加工费中,利润率取决于各家的成本控制,通常在15%-20%之间。 除供应商报价之外,市场部分企业也会联动六氟磷酸锂或碳酸锂进行公式定价,即: (1)六氟磷酸锂价格*系数+打包费(包含溶质、溶剂、添加剂、加工费等) (2)电池级别碳酸锂价格*系数+打包费(包含部分六氟成本、溶质、溶剂、添加剂、加工费等) (3)工业级别碳酸锂价格*系数+打包费(包含部分六氟成本、溶质、溶剂、添加剂、加工费等) 当锚定具体的Bechmark进行计价时,企业通常会使用当月价格或下月价格进行计算,即M月(当月)与M-1月(上月)。为了获取更优的采购价格,当市场六氟/碳酸锂价格处于上行周期时,下游企业倾向于使用M-1月进行计价,当市场处于下行周期时,则倾向于使用M月价格作为参考基准。 由于今年一季度碳酸锂价格波动较大,以碳酸锂作为Benchmark公式计价推行受阻,联动六氟进行计价企业较多,但是公式定价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例如,今年4月六氟价格一度跌至8万元,此时,部分供应商拒绝接受六氟如此低的报价,则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对于打包价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其不亏本。 从定价机制来看,目前下游企业对于电解液成本控制要求较高,定价话语权较强,未来电解液供给过剩格局明显,电解液价格将依然表现为跟随性涨价,整体行业的议价权偏弱,想要获取更多议价权,电解液企业应当从产量链布局入手,纵深垂直化布局,往上游锂盐及添加剂发力,同时提高电解液配方的研发能力以及添加剂的研发能力,在获取成本优势的同时,也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议价空间和利润空间。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