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8

  • 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深圳新星拟剥离部分项目资产

    7月31日,深圳新星(603978)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松岩新能源材料(全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岩新能源”)拟将六氟磷酸锂项目一期3,000吨生产线、二期2,000吨生产线相关的机器设备、劳动力以合法方式转移到松岩新能源全资子公司赣州市松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的公司”)。资产转移完成后,松岩新能源将标的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公司参股公司江西省汇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转让价款为16,000万元。 公告显示,深圳新星2021年规划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松岩工业园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六氟磷酸锂建设项目,中试生产线已于2021年12月投产,一期3,000吨生产线已于2022年9月投产,二期2,000吨生产线已于2022年12月底投产,三期7,000吨生产线尚未投产。 深圳新星表示,近年来,由于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六氟磷酸锂业务板块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且短期内经营业绩很难有较大的改善。为提高公司整体经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聚焦优质主营业务,改善财务状况,公司全资子公司拟剥离部分六氟磷酸锂项目资产。

  • LiFSI量价齐跌致业绩承压 康鹏科技回复年报问询:募投项目仍存在产能消化风险

    6月24日,康鹏科技披露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 康鹏科技2023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亿元,同比下降20.89%;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37.58%。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样出现下滑,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减少23.02%;归母净利润1917.51万元,同比减少10.89%;扣非净利润则为负值,为1538.14万元。 康鹏科技于2023年7月登陆科创板,而上市首年业绩便“大变样”。对此, 公司解释系2023年消费电子市场低迷、新能源电池材料原料价格下跌导致的市场价格快速下降。 年报显示,康鹏科技主营业务之一为LiFSI的研发、生产。上交所对公司LiFSI业务进行了多方面问询。 LiFSI量价齐跌致业绩承压 LiFSI,即双氟磺酰亚胺锂盐,是可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的新型电解质。 康鹏科技LiFSI相关业务收入自2022年以来呈现下降的趋势,毛利率水平从2021年度的34.09%下滑至2024年一季度的-15.99%。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发生转变,产业链产能大幅释放,上游材料竞争加剧。 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的相关产品业绩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 如上图所示,天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毛利率从2022年的38.55%下降至2023年的25.26%。 另外,LiFSI也是康鹏科技IPO募投项目的主要投向方向。因此,募投项目的产能问题也是上交所的问询重点之一。 公司募投项目“兰州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一阶段”。包含1万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盐(LiFSI)生产线1条、0.05万吨/年硫酸乙烯酯生产线1条等。 目前LiFSI产能过剩,LiFSI高添加量的电池产品仍未大规模投产,其渗透率不及预期。因此行业整体正处于低价竞争中。 就产能消化风险方面,康鹏科技表示, 公司产能消化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3年全球LiFSI产能4.4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28.54%,而公司LiFSI年产能1700吨,2023年生产量605.93吨,产能利用率达到35.64%。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LiFSI在手订单共106.34吨。按公司月度产能计算,产能利用率可达到75%。 针对LiFSI行业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康鹏科技计划通过统筹产销,进一步优化单耗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另外,公司还计划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降本,并将进行多元化产品开发,聚焦CDMO领域的含氟药物。 不过,康鹏科技也不否认募投项目存在一定的产能消化风险。公司表示, 若市场需求持续不及预期,公司募投项目后续仍存在一定的产能消化风险。募投项目已投入金额2659万元,主要为土地保证金等项目建设前期相关费用,若LiFSI市场需求持续不及预期,后续公司将考虑对募投项目进行延期或调整。 海外业务、诉讼进展引关注 除主营业务以外,上交所还关注康鹏科技的海外业务进展和诉讼进展。 海外业务方面,上交所主要关注公司境内外毛利率不一致以及应收账款帐期收回情况等。 如上图所示,康鹏科技境外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公司解释一方面系 产品及业务结构不同所致, 境外销售产品主要系新材料中的显示材料以及CDMO产品,显示材料境外销售主要以高品质的含氟单晶为主,上述产品销售毛利率较高,而境内的显示材料产品以液晶中间体为主,产品单价较低,毛利率也较低。 CDMO产品则由于境外销售长期以来服务欧美新药公司,在一些上市专利期新药上有技术和客户认证形成壁垒,保证了较高的售价和毛利。而境内销售主要以仿制药和专利到期的农药中间体为主,由于技术门槛较低,竞争也更为激烈,售价与毛利率较低。 应收账款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康鹏科技境外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459.81万元。公司表示, 境外客户应收账款回款良好,未回款金额较小。 诉讼方面,康鹏科技“踩雷”五矿信托一事曾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2021年7月公司上海分行外滩支行代销理财认购了由五矿信托发行的“五矿信托-璟川汇金 1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计5000万元。2021年12月,该信托计划的初始债务人阳光城集团无法按时偿还款项。 因此,康鹏科技提起相关诉讼,要求被告对公司的投资本金损失4848.75万元予以赔偿并承担连带责任。在问询函回复中,2024年4月10日,相关诉讼事项经由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口头裁定撤诉。截至本问询函回复日,公司收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退回的案件诉讼费。 针对该起诉讼事项,康鹏科技已于2021年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中该信托计划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0元。

  • 总投资20亿元!含20.5万吨电解液!新宙邦一项目开工

    据南通经开区管委会消息,6月18日上午,新宙邦半导体新材料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据悉,新宙邦半导体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2.5万吨半导体新材料、20.5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和0.85万吨工业级双氧水,该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投入产出效益好。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25亿元,年税收收入不低于7700万元。

  • 抢占氟化工市场 湖北宜化牵手多氟多等建设华中氟硅产业园

    牵手多氟多(002407.SZ)和宜昌高新区管委会,湖北宜化(000422.SZ)加码布局无水氟化氢,抢占氟化工市场。 湖北宜化晚间公告,公司与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多氟多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计划在宜昌高新区化工园区建设多氟多宜化华中氟硅产业园项目。该项目选址位于宜昌高新区化工园区,将利用湿法磷酸副产H₂SiF₆生产无水氟化氢,发展下游氟硅材料和电子化学品全产业链。 湖北宜化指出,本协议为投资意向协议,预计对公司2024年度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不会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经营范围发生变化。 湖北宜化主营磷铵、尿素、聚氯乙烯、烧碱、精细化工品等,而多氟多深耕氟化工领域。事实上,这次合作在情理之中,湖北宜化早已瞄准利用磷矿伴生的氟资源。今年来,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宜化氟化工有限公司已有合计14亿元的氟化工项目进行环评第一次公示,并均已进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阶段。 具体而言,4月24日,湖北宜化氟化工有限公司湿法磷酸配套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及2万吨/年H₂SiF₆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该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其建成后,年产无水氟化氢3万吨、H₂SiF₆钠2万吨。 (图源: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网站截图) 更早之前的1月11日,湖北宜化氟化工有限公司湿法磷酸配套2×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其建成后,年产无水氟化氢6万吨、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3.8万吨,副产氟化钠0.8万吨/年、工业硫酸156万t/a。 (图源: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网站截图) 湖北宜化去年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磷资源富集地区宜昌及周边地区松滋设立磷酸二铵生产基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未来公司规划会高值化利用磷矿伴生的氟资源,依托华中区域最大体量氟资源潜力,规划建设无水氟化氢、聚偏氟乙烯、六氟磷酸锂等化学品,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和一体化布局,打造完整氟产业链。 湖北宜化还在机构调研中表示,相比于传统氟化工企业以萤石作为原材料,公司在生产氟化工产品时,以磷酸二铵生产工艺中的副产品H₂SiF₆为原材料,未来可通过较强的成本优势抢占氟化工市场。 行业方面,开源证券研报6月研报指出,氟化工全产业链将进入长景气周期,从资源端的萤石,到碳中和最彻底的行业之一制冷剂,以及受益于需求迸发的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氟化工各个环节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 【电解液周报】前4月我国电解液产量达32万吨!钠电池电解液研究获进展

    【技术】我国科学家提出钠电池极端低温电解液设计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勇胜和副研究员陆雅翔,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赵君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怡君,基于对H 2 O-solute相图的深入研究以及大量差示扫描量热数据的归纳总结,提出了极端低温电解液的新型设计策略,实现了性能优异的极低温水系钠离子电池。这一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80Wh/kg,循环寿命可达5000周,运行温区为-85℃至25℃。 该团队基于对H 2 O-solute相图的研究发现,T e 决定电解液的热力学防冻低温极限,而T g 则决定电解液的动力学防冻低温极限,且只有在强过冷能力电解液体系中才能够在T e 和T g 之间保持足够长时间的过冷液态。因此,该研究提出了设计低T e 和强过冷能力的防冻电解液是实现极端低温电池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基于对大量H 2 O-salt和H 2 O-solvent体系差示扫描量热数据的总结归纳以及多溶质体系比单溶质体系具有更低T e 的共识,该团队提出了设计极端低温水系电解液的通用策略,也就是低T e 和强过冷能力的防冻电解液可以通过引入具有高阳离子势的盐或者高溶剂给体数的共溶剂构建多溶质体系来实现。该策略是基于相图的普适性特点而提出的,因此预期在未来可应用于极端低温非水系电解液的设计。(来源:中国科学院 ) 【技术】中科院固体所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的消息显示,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胡林华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提出一种通过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选择稳定锌负极用的非牺牲性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电解液添加剂的通用策略,实现抑制锌枝晶生长和副反应的可持续性调节,极大提升电池充放电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能。(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数据】前4月我国电解液产量达32万吨 6月7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公布2024年1-4月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282GWh,同比增长17.5%。 一阶材料环节,1-4月全国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73.5万吨、53.5万吨、49亿平方米、32万吨,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研报】天赐材料预计今年电解液出货50万吨 单吨净利0.27万元/吨 据华安证券的研报,2023年,天赐材料(002709)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41.04亿元,毛利率25.26%,头部地位叠加一体化布局保证公司盈利能力。2023年,天赐材料电解液销量共计39.6万吨,同比增长24%,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出货约11万吨,单吨净利约0.25万元/吨。该机构认为,2024年上半年电解液板块仍将磨底,下半年有望逐步回暖,预计2024年天赐材料电解液出货50万吨,单吨净利0.27万元/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电解液整体价格持稳 据SMM数据,上周电解液价格暂稳。 供应端,电解液厂对六氟采买以刚需为主,部分企业会有小幅备库,整体维持较高的开工率。 需求端,电芯厂对电解液的需求缓增,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小幅回落。 成本端,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调,溶剂、添加剂价格暂稳,目前电解液整体价格持稳,成本带来的压力略微放缓。预计短期内,电解液价格仍将维持僵持趋势。

  • 5月31日,在SMM主办的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 先进材料运用高峰论坛上,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营军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解液行业也迎来了繁荣的时期,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总量约为216.3万吨,其中中国需求为183.9万吨。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将达到1333.1亿元;中国电解液市场规模将达到1140.2亿元。 市场分析 电解液市场需求量预测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解液行业也迎来了繁荣的时期,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总量约为216.3万吨,其中中国需求为183.9万吨。 电解液为锂电池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 2030年全球主要企业的电解液规划产能合计330万吨。 电解液市场规模预测 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将达到1333.1亿元;中国电解液市场规模将达到1140.2亿元。 电解液政策趋势 发展战略 供应链布局 整合资源合力,构建稳定的供应链系统广泛开展合作,整合自身及合作伙伴的优势资源,以优秀的供应链协同打造成本优势,并通过逐步自建原料项目来达成供应链一体化,成为顶尖电解液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战略合作: 与行业头部锂盐溶质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保障供应稳定;与添加剂优质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升研发技术实力。 股权合作: 与添加剂厂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提升竞争力;增资四川某电解液上游企业。 自建标的: 规划锂盐/添加剂工厂,自主建厂,确保技术自主开发权,保证供应稳定性,降低成本,提升综合实力;已具备添加剂自主合成车间,灵活应对客户需求。

  • 竞逐260万吨电解液大市场

    电解液行业曾经风光无限。过去几年,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在内的众电池厂商展开激烈的产能“军备竞赛”。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电解液需求大增。业内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将达到260万吨。 然而在经历了疯狂的扩产、涨价的火热行情后,随着供需结构的转变和上游原料价格下滑,电解液市场行情急转直下,如今进入到价格低迷、市场内卷的“冷却期”。 行业数据显示,5月下旬国内磷酸铁锂电解液均价为2.22万元/吨,较此前11万元/吨的历史高点,已经下跌达80%;三元常规动力型电解液均价为2.97万元/吨,较11.3万元/吨的历史高点跌幅超70%。业内机构指出,电解液价格跌至行业成本,已经处于底部区间。 而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的VC,其市场行情更加惨烈。大东时代智库(TD)数据显示,近几个月VC毛利率继续下探,2024年4月毛利率跌至-12.58%。 当前电解液市场竞争白热化,未来优胜劣汰在所难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企业为了脱颖而出,需要在产业链一体化、与大客户深度战略绑定或战略协调、优化锂电产业朋友圈、先进技术研发等多方面,打造自己的可持续竞争力。 技术优势互补 根据大东时代智库(TD)调研数据,2024年一季度电解液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天赐材料市占率34.7%,其次为比亚迪、新宙邦、国泰华荣等,市场前四企业市占率为74%。值得注意的是,山东亘元旗下子公司威海财金一年时间不到,其市占率就跃升到电解液行业TOP5。 锂电添加剂VC方面,2024年一季度山东亘元、华盛锂电出货量大幅领先,占比分别为39%、23.5%,合计超过60%,其次为富祥药业、瀚康新材、华一股份等。 电池中国注意到,在上述排名中的山东亘元是个特别的存在。在行业内卷不断“卷”破下线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山东亘元居然实现了逆袭。这其中有怎样的秘密? “我们希望和同行友商之间,利用各自工艺方面的优势实现协同。”山东亘元总经理孙同乐向电池中国表示,该公司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向友商销售VC半成品。“原来不是这个商业模式。以前就是大家直接生产成VC,没有人做中间产品,也就是没有人去买半成品,也没有人销售半成品。”他说。 这种模式能够直接降本。山东亘元在前道工序上实现工艺颠覆性创新,生产的半成品成本优势明显。那么,合作企业结合其在后道工序上的创新优势,就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比如说,亘元提供的半成品比友商自产便宜一定幅度,相当于减少原材料成本。”孙同乐解释道。 山东亘元的技术创新,源于该公司不断的研发投入。据介绍,山东亘元在2022年与青岛科技大学签署7.7亿元技术合作协议,2023年该公司又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签署技术合作协议,聘请中国工程院瞿金平院士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并担任联合实验室主任。 背靠科研机构的山东亘元,产品质量过硬,技术工艺领先,一体化优势显著。据了解,山东亘元率先突破副产物分离技术和超高纯产品纯化技术,实现99.999%超高纯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拥有完善的CEC生产技术、DMC回收技术。 “以前没有,现在我们这个工艺可以做到一点,把半成品卖给友商,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孙同乐指出,这项颠覆性的创新,能够让公司的半成品在成本上具备非常大的优势,目前已经可以大批量投产。基于构建产业良好发展生态的理念,山东亘元也愿意把技术红利跟行业共享,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共同创造零碳未来。 区域生产协作 “目前,在这个行业里,我们已经彻底攻克一些技术瓶颈和难题,从根本上摆脱规模局限,这可能是我们区别于同行的最大优势。”山东亘元总工程师孙朋波表示,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将使用最新的技术,新技术相比较老技术,成本至少降低30%,这对于行业来说,将是颠覆式的变革。 面对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山东亘元认为,除了在技术上创新之外,行业企业应该根据各自区域的优势实现协作。孙同乐指出,基于不同生产区域之间,会有比较高昂的运输成本。那么,友商可以利用各自的运输半径,来为不同的客户或者共同的客户去实现加工方面的互补。 “比如说,我的基地在山东,我要把电解液产品运到广东客户那里,运费侵蚀了大部分利润,甚至出现负利润。”孙同乐进一步解释,这时候就需要上下游的协同,做联合的开发。“我找广东资质好的友商帮忙在当地加工,完成我的订单。而我则帮助友商加工他在山东客户的订单。”这样能够彼此互惠互利。 据介绍,山东亘元已建成VC产能1.5万吨/年、FEC产能6000吨/年、CEC产能5万吨/年;在建VC产能2.5万吨/年、FEC产能1.5万吨/年、六氟磷酸锂产能2万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1万吨/年,拟建硫酸乙烯酯产能5000吨/年。预计未来核心产品产能将超过10万吨/年。 在客户资源方面,山东亘元已与下游端众多著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已成为全球知名的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生产商。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宁德时代对山东亘元进行了战略投资,更是助力山东亘元成为细分行业龙头,保障公司业绩有长期稳定增长,为全球零碳未来创造更多价值。

  • 3.5亿美元!溶剂及电解液项目!又一锂电产业上市公司在美布局

    5月21日晚间,新宙邦公告,公司拟以全资公司Capchem Technology USA Inc.(简称“美国新宙邦”)或其他新设控股公司为实施主体,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电池化学品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3.5亿美元,建设内容为年产20万吨碳酸酯溶剂及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公告显示,为满足北美地区客户对于碳酸酯溶剂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需求,新宙邦对本项目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选址、政策产业环境研究、许可审批、工程项目实施及运营情况等,以合理规划项目实施内容和实施进度,目前已形成在美国路易斯那州投资建设本项目的方案。 近日,美国新宙邦与路易斯安那州政府签署了《税收减免协议》(CONTRACTFOR EXEMPTION OF AD VALOREM TAXES),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为:路易斯安那州基于公司的初步投资计划,在本项目满足就业等前提条件下,同意提供工业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优质就业计划等一系列激励方案。其中就工业税收减免激励方案,当地政府为本项目提供长达10年的部分税收减免,估计总价值为7130万美元,最终激励金额将以实际投资情况为准。 新宙邦前期就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电池化学品项目与Indorama VenturesOxides LLC签署《合作备忘录》。经友好协商,双方已终止合作洽谈,就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公司已启动与其他潜在合作伙伴的商务洽谈。 新宙邦表示,本项目是基于公司全球化战略实施的部署和安排,采用公司自主知识产权技术C₂H₄O至碳酸酯溶剂绿色一体化工艺技术(ECOSIPTM),同时联合区域内原材料供应商对关键原材料实施隔墙供应,以碳酸酯溶剂和电解液制造业务为核心,旨在满足北美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电池化学品的需求,深化与长期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市场竞争能力及盈利能力,对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同时,新宙邦还提示,随着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落地以及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相关指导细则的陆续发布和执行,美国一系列政策将支持其新能源本土产业链的发展;此外,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本项目需经项目实施地环保、安全、建设及运营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或许可,项目实施进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本项目属于新宙邦的跨国投资,由于美国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商业环境、建设和运营成本、文化特征等方面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异,在项目实施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将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以及,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将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等终端产品的需求,如果美国新能源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政府政策收紧,可能导致本项目经济效益不及预期。 电池网注意到,为有效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公司长远战略规划逐步落地,5月20日晚,科达利(002850)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公司全资子公司科达利匈牙利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匈牙利科达利”)共同出资在美国投资设立科达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并投资建设美国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投资总额不超过4,900万美元,其中,公司出资比例85%,匈牙利科达利出资比例15%。 公告显示,项目建设工期约30个月(最终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主要生产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结构件,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7,000万美元(基于目前市场的判断,存在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从而无法完成预期产值目标的风险)。

  • 新宙邦拟投资25亿元赴美建厂 当地政府提供十年部分税收减免

    当地政府提供长达10年的部分税收减免,电解液龙头新宙邦(300037.SZ)拟投资约25亿元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电池化学品项目。 新宙邦5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全资公司Capchem Technology USA Inc.(简称“美国新宙邦”)或其他新设控股公司为实施主体,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电池化学品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年产20万吨碳酸酯溶剂及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投资总额约3.5亿美元(约人民币25.32亿元)。 公告显示,该项目旨在满足北美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电池化学品的需求。当地政府为本项目提供长达10年的部分税收减免,估计总价值为7130万美元(约人民币5.16亿元)。 新宙邦在公告中表示,项目需经项目实施地环保、安全、建设及运营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或许可,项目实施进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去年来新宙邦海外产能布局加速。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境外销售营业收入为18.87亿元,同比增长29.28%。据悉,2023年上半年,波兰基地4万吨/年锂电池电解液产能投产;23年11月,波兰新宙邦与德国客户签下约11亿欧元长单,约定2025年至2034年向客户提供锂电池电解液。公司去年还在互动平台表示,美国项目和欧洲荷兰项目处于前期筹建中。 不过,新宙邦此次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前期就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电池化学品项目与Indorama Ventures Oxides LLC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已终止合作洽谈。彼时《合作备忘录》计划在美国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碳酸酯溶剂以及5万吨电解液,联产5万吨乙二醇项目。 年报显示,新宙邦主营产品为电池化学品(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有机氟化学品,去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7.52%和19.05%。 从行业来看,产能方面,2023年电解液行业大量产能集中释放,已进入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阶段,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方面,去年电解液价格受碳酸锂价格下跌的影响而“跌跌不休”。

  • 多氟多拟与圣泰材料设合资公司 加码电解液新型添加剂业务

    5月16日晚间,多氟多(002407)公告,近日,公司与圣泰材料(874095)拟共同投资设立河南氟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多氟多货币出资1500万元,出资占比75%,主要生产销售电解液新型添加剂。 多氟多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与圣泰材料同为新能源材料行业领军型企业,双方本次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将在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半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实现技术互通,资源共享,渠道共建,打造新能源材料产品矩阵,提升双方服务客户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双方品牌的结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资料显示,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多氟多主营产品包括以六氟磷酸锂(LiPF 6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六氟磷酸钠(NaPF 6 )等为代表的电解质盐。 圣泰材料是专业从事锂电池电解液新型添加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含硫类及其他类型锂电池电解液新型添加剂,其产品可有效改善电池的高低温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抑制碳材料与非水电解质的副反应,同时在抑制阻抗上升等改善电池性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利用直接销售和贸易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天赐材料、新宙邦、珠海赛纬等国内知名的锂电池电解液生产企业及一线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厂商对于电解液添加剂的性能需求,提供性能稳定、功能多样化的锂电池电解液新型添加剂产品和相关技术支持。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