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巴西将恢复征收电动汽车进口税 消费者赶在激励措施到期之前购买电动汽车】 巴西监管机构宣布,该国将恢复对电动汽车征收进口税,这导致电动汽车销量飙升,因为消费者急于在当前的激励措施到期之前购买电动汽车。媒体预测,到2023年,该拉美最大汽车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近5万辆,同比增长160%。到今年年底,电动汽车占新乘用车销量的比例可能接近3%,比2022年的1.2%增长了一倍多。据相关预测,到2026年,这一数字可能会上升到8%。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日内跌超5% 再度跌破10万元/吨关口】 12月21日早间开盘,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呈现震荡下行的态势,盘中一度跌超5%,再度跌破10万元/吨整数关口,截至9点46分左右,碳酸锂期货主连以6.04%的跌幅报95750元/吨。 【蜂巢能源泰国工厂首款电池包下线 预计明年一季度批量供货】 据蜂巢能源官微,12月20日,蜂巢能源在泰国春武里府是拉差市举行首款电池包下线仪式。当日下线的电池包为蜂巢能源的LCTP电池包,这款磷酸铁锂电池包带电量60KWh,续航可达500km以上。 》点击查看详情 【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筹集12亿美元 提高瑞典北部工厂产量】 电池制造商Northvolt AB从国际投资者那里筹集了12亿美元,以提高其位于瑞典北部的工厂的产量。Northvolt首席财务官Alexander Hartm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将继续在瑞典和国外的项目上大举投资。”他补充说,该公司每月投资约2亿美元用于扩大生产和提高整个集团的产量。 【SK On扩大瑞山电池厂投资 增幅超10%】 SK创新宣布,旗下子公司SK On将投资1.75万亿韩元建设瑞山新厂,投资金额较8月宣布的1.5万亿韩元增加了13%。总投资额中,按原计划将投资1.5万亿韩元用于瑞山第三工厂的建设,剩余的约2500亿韩元将用于翻新瑞山第二工厂的部分生产线。SK On表示,此举旨在应对未来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 【金壮龙会见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部长穆罕默德·卡希尔】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北京会见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部长穆罕默德·卡希尔,就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合作深入交流。金壮龙表示,中国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贡献了重要力量。我们愿与土方一道,推动建设安全、稳定、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让技术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两国人民。穆罕默德·卡希尔表示,土中双方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愿与中方共同推动双方企业深化合作,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松下:俄克拉荷马州不再是美国新电池厂候选地】 松下控股旗下松下能源公司12月20日表示,俄克拉荷马州不再是公司在美国新建电动汽车电池厂的候选地。松下能源今年4月曾表示考虑在俄克拉荷马州建厂。松下能源发布声明称:“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不再推进俄克拉荷马州项目。这一决定不会影响我们在内华达州或堪萨斯州的运营。”该公司还表示,已做出长期承诺,“将投资并推动美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电池”。 相关阅读: 【SMM分析】11月碳酸锂进口量环比增58%至1.7万吨 预计12月份进口量将回落 【SMM分析】11月澳大利亚到港锂矿大幅减量 预计后续矿山产量保持相对稳定 【SMM分析】11月人造石墨进口量下降 出口价格数量均有回升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出口量环增8% 主因MCN出口量出现回调 【SMM分析】11月氢氧化锂出口骤增49% 需求疲软后续出口或迎回落 【SMM分析】磷酸铁生产成本高企如铁 市场低迷价格还被继续软捏吗 【SMM分析】美国提供额外新能源税收抵免指导 未来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 【SMM分析】天能循环与中再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SMM分析】马里兰州从2027年起实行电动卡车配额 【SMM分析】11月储能项目中标规模约16GWh 中标价格延续下滑趋势 【SMM分析】月内硫酸钴价格跌跌不休 持续累库下后市如何运行 【SMM分析】石墨出口管制生效 短期内对负极行业影响较小 【SMM分析】11月动力终端去库为主 电池产量环比下滑 【SMM分析】三元产业链需求弱势下 年度谈单僵持中 【SMM分析】隔膜厂商内卷加剧 基膜价格或迎跳水? 【SMM分析】新型电池盘点解析(一) - 材料体系创新
12月20日,蜂巢能源在泰国春武里府是拉差市(Sriracha Chonburi)举行首款电池包下线仪式,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张锋,Banpu NEXT CEO Sinon,长城汽车、合众汽车相关负责人,蜂巢能源泰国工厂总经理陈磊等现场见证。 当日下线的电池包为蜂巢能源的LCTP电池包,这款磷酸铁锂电池包带电量60KWh,续航可达500km以上,采用了蜂巢能源明星产品短刀L600系列电芯产品及LCTP的成组技术,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的产品优势,在泰国市场极具竞争力,可以满足泰国市场对A级车的主流电池需求。据悉,蜂巢能源泰国工厂首款电池包将搭载长城欧拉好猫泰国版上市,预计明年一季度批量供货。 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张锋表示:“蜂巢能源泰国工厂的首款电池包下线是蜂巢能源东南亚市场开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现有动力电池包明年2月量产的基础上,将继续发力储能装配集成产线,积极扩展轻型动力、储能等适配东南亚市场的业务领域,更好地为东南亚客户提供全面且优质的锂电产品。同时,蜂巢能源将以保质保量为准绳,在运维、售后保修等方面给予客户最放心、最满意的服务。” Banpu NEXT CEO Sinon表示:“与蜂巢能源的合作是Banpu NEXT打造锂电行业全产业链的重要布局动作。合资工厂的首款电池包下线是我们合作以来落地的首个产品。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接下来的生产和供应阶段,我们将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蜂巢能源泰国工厂由其旗下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泰国)有限公司与国际能源巨头Banpu(万浦)的子公司Banpu NEXT合资成立,主要围绕车载动力电池、2-3轮车电池、储能、回收等多个领域开展业务。该项目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克服种种困难,短短5个月便实现了由厂房改造升级到产品下线。首款泰国工厂电池包的成功下线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的阶段,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拓展泰国和东南亚市场,为当地带来更加绿色低碳、便捷高效的新能源产品,助力东南亚地区实现能源升级。
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首次双超百万辆,分别完成107.4万辆和1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0%,市场占有率达到34.5%。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30.8%。 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借助“双11”大促等消费浪潮,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市场表现持续向好、超出预期。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销量为84.2GWh,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8.1GWh,储能电池销量为16.0GWh,储能电池销量增速略快于动力。1-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641.8GWh。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554.1GWh,储能电池累计销量为87.6GWh。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储能应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池装机需求增幅明显,电池产业链企业都在加快产能扩张步伐,包括锂电池、电池材料、新型电池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投资热情不断增长。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11月,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相继公布的新投建项目达32个,其中有26个项目公布投资金额,整体投资高达1046.24亿元,相比上月有所增长(10月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相继公布的新投建项目24个,其中有21个项目公布投资金额,整体投资高达819.12亿元)。 既忧过剩,又忙扩产 对于能源行业而言,周期变化是一个躲不过的现象。 自2021年开始,新能源行业进入新一轮的高景气周期,从新能源汽车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以及头部企业扩产节奏都能看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热度水涨船高。不过,进入2023年之后,虽然行业整体向好,但随着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下跌、企业内卷等多种因素,新一轮行业洗牌已经开始调整,“赚钱难”已成为常态。 “行业依然是一个好行业,但经过一个周期的野蛮生长后,总是要经历一个疼痛的调整期。在寒冬里,提前准备好羽绒服的人,都会过得惬意舒适。”近日,航盛锂能黄继宏在与电池网交流时表示,“在未来,希望这个行业可以进入到一个良性的竞争态势里,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来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而非一味地打价格战,这并不是一个能长久的做法。 电池网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电池企业库存压力增大,不少企业主动减产以消化库存,导致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不过,即便是在内卷、业绩整体承压的时期,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扩产、签约的利好消息依然接连不断。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发现,11月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项目仍是主要围绕电池领域,且主要为储能电池。统计在内的32个项目当中,电池项目有18个,占比56%;其中投资金额破百亿的项目共有3个,分别为雷天温斯顿拟投建的鄂尔多斯雷天共享储能电站和水溶锂硫动力电池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投融资约280亿元)、中能瑞新的方形铝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业项目(130亿元)以及淮海控股集团携弗迪电池共建的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100亿元)。 在行业内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无论新老玩家,都正被逼卷进一场残酷的扩张竞赛当中,当前,电池厂商加紧备战产能赛,头部企业豪掷百亿,二三线公司快速追赶,包括很多新入局玩家也在快马加鞭,毕竟有效产能将是未来衡量一个电池企业生产实力的标准之一。 另外,除电池项目以外,在材料、设备领域,也有多个投资数十亿的项目签约落地。例如中一科技携宝鸡工业发展集团投资60亿元打造8万吨先进电子材料产业基地;汉唐森源35亿元(负极)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落地陕西西安;中十冶投资集团年产拟50亿元投建5GWh储能设备制造项目等。 要注意的是,规划中的产能是否全部顺利落地,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是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很高要求;二是市场随时变动,实际建设多少,更是高度不确定的。 “2023年的关键词是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近日分析,在产能方面,根据EVTank最新数据,截止到2023年6月底,纳入EVTank统计范围的全球46家动力(储能)电池企业的实际产能已经达到2383.6GWh,其中78.8%的产能来自中国国内,海外动力电池产能仅占21.2%。到2026年年底,全球46家纳入统计范围内的企业的规划合计产能将达到6730.0GWh,相比2023年上半年的实际产能增长182.3%。 “这个产能大概率会投产,并且很多企业已经开工建设。不过也会有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比如在行业整体过剩的情况,有的项目就不建了。”吴辉表示。 电池网注意到,近日,天奈科技就曾公告,公司拟在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彭州市依法设立子公司并投资建设天奈科技西部基地项目,该项目拟建设碳纳米管及相关复合产品生产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固定资产总投资约30亿元。 不过,签署投资合作相关协议后,由于签订的协议无法按预期计划推进,无法满足天奈科技对产能扩充的规划,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公司产品产能布局进展,经审慎分析,与彭州市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公司拟与彭州市人民政府解除已签署的《项目投资协议书》及相关补充协议并拟签署《解除合同协议书》。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暴跌,驱动电芯价格下降,疯狂扩张会加速市场产能过剩的程度,行业淘汰赛也会更快到来。因此,电池产业链企业应适度布局产能,警惕盲目扩产、投资过热。 当然,对于电池产能过剩这一话题,也有多家企业回应,先进产能永远不会过剩。 太平洋证券日前研报分析,目前多家锂电池企业在2023-2024年集中释放产能,产能面临过剩。证监会要求,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对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我们预计新政策下,产业链部分新建或扩建产能的规划或将延迟或取消,无效的产能扩张有望得到抑制,加速过剩产能出清,利好拥有优质产能的龙头企业。 此外,“从主机厂角度看,都在逐步地扩大供应商朋友圈,增加二供三供的供应比例。”吴辉近日分析称,多重因素影响下,企业竞争格局正在并且继续发展变化: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竞争的逐步加剧,垄断竞争的格局将被打破,可以预见的是第二梯队的电池企业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另外,包括整车企业、外资企业、新进入企业等在内的电池公司也将在现有的动力电池份额中分得一定的市场。 创新技术,海外拓展 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新电池的量产也在提速。电池网注意到,除了产能优势,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新技术的导入周期是市场更为关注的要素。 12月12日,在蜂巢能源第四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提到:“在产能结构过剩、电池价格快速下降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的经营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2024年整个市场存在着很多结构性的问题,有很多卷,但是下定决心、认准方向、坚定我们的脚步,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取得成功,前提是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领先。” 近一两年来,电池在各个应用场景下的“内卷”不断加剧,从技术到特性再到价格,包括各种新型电池技术创新研发的脚步也逐步加快,为产业格局的重塑带来一股新变量,钠电池、固态电池等相关项目频频落地。 11月,也有多个钠电池产业链相关项目签约。11月28日上午,美联新材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辽宁海城市政府共同签署《招商引资协议》,双方合作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该项目分三期建设; 11月18日下午,淮海控股集团与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签约的钠离子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年产能30GWh,将打造全球最大的微型车钠电系统配套商; 11月14日,中钠时代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项目总投资7.4亿元,占地1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年产2.5GWh钠离子电池及年产5GWh Pack+储能; 11月11日,同兴环保公告与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书》,拟投资约6亿元,在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分两期建设年产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低速车、启动电源及储能等领域; 11月8日,河南商丘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润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共同建设7GWh钠离子电池生产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42亿元。 全球碳中和趋势下,电池需求日益旺盛,但锂电池本身存在生产成本偏高、关键原材料储量紧缺等缺点,因此发展钠电池对我国减少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同时,在储能、低速电动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钠电池具有更多优势,钠电产业也由此迎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除了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布局,海外拓展也成为产业链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步。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光伏产业有一定相似之处,表现在中国产能及成本优势很大,在全球市场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飞近日分析称,“区别则在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海外市场依赖度还不算高,经过近两年快速扩张,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在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消费增速有所减缓。” 近期,海外各国电池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12月13日,韩国、印尼、日本三国同时发布电池新能源产业重金激励政策。韩国政府公布了一项38万亿韩元(约合290亿美元)的财政计划,旨在未来五年内帮助当地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印尼政府公布修订后的电动汽车制造激励政策,承诺在当地建厂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获得包括进口税减免、奢侈品销售税减免和地区税减免在内的激励措施;日本政府计划提供为期10年的税收激励措施,以促进电动汽车生产和半导体设备制造等五个领域的大规模生产。 在许飞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想要保持稳定增长,就必须进行海外市场扩张,与此同时,也将提高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 目前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已先后完成新能源汽车海外布局,海外市场即将成为下一个战场。长远来看,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市场,企业布局的重心还是争取客户,对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巩固市场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保障在新一轮竞争中不掉队。
12月20日讯:2023年11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为15,317吨,环比增长49%,同比上涨73%。从出口地分类来看,当前国内对多数国家的出口量均呈下滑之时,但其中对韩国的出口量增量明显,带动当月氢氧化锂整体出口不降反增。据数据显示,当月韩国出口量达12,125吨,环比大涨92%,而第二三大出口地日本与瑞典分别出口2530吨与288吨,环比下滑8%与53%。 从均价方面看,2023年11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均价为37,458美元/吨,环比下滑11%,同比下滑23%。其中出口韩国氢氧化锂均价为37,022美元/吨,均价较上月环比下滑5%,出口日本氢氧化锂均价为40,638美元/吨,环比下滑20%。从累计数据看,2023年1-11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为117,611吨,累计同比增长39%。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近日,电池材料制造业者 US Strategy Metals (USSM) 宣布,他们已从 Appian Capital Advisory 获得了 2.3 亿美元的资金承诺。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 USSM 在美国密苏里州建设的钴镍矿开发项目及其湿法电池材料回收工厂。USSM 至今已成功筹集接近 5 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在密苏里州的Fredericktown进行钴、镍、锂和铜的开采、加工与回收。这些金属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 USSM 的处理能力涵盖了广泛的金属原料,包括回收的锂离子电池、电池制造废料、混合金属精矿和传统矿石。据 USSM 首席执行官 Stacy W. Hastie 表示,这使得 USSM 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拥有全面许可和高效处理能力的运营机构。该工厂计划在 2024 年底启动,而其试点工厂自 2020 年起已开始运作。公司对该工厂的目标是每天处理约 240 吨原材料,并期望公司未来能满足美国大部分电动汽车电池钴的需求。 Stacy W. Hastie 强调,这一融资成就将使 USSM 能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安全、道德的国内供应来源,大大改变汽车行业及美国战略电池材料供应链的格局。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回收加工对于减少美国对中国电池材料供应的依赖至关重要。 在北美,湿法电池材料回收技术及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其潜力巨大。USSM 的这一新工厂若能如期投产,将标志着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进步。它不仅能加速美国实现锂电池供应链原材料的安全保障,还有助于推动其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使其产品符合最近通过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补贴要求。据SMM早前报道,受相关政策影响,自明年起部分美国厂商的部分乘用电动汽车产品将受限于对其来源国的限制(即‘受关注的外国实体’,FEOC)而不再有资格享受税收返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本土电动汽车产品相对于进口产品的优势。
SMM12月 20日讯: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1月铅蓄电池进口量为25.01万只,环比上升1%,同比上升28.58%;2023年1-11月进口量累计257.82万只,同比下滑22.19%。2023年11月铅蓄电池出口量为1954.09万只,环比上升7.26%,同比上升15.16%;2023年1-11月出口量累计2.22亿只,同比上升13.14%。 据调研,11月,国内汽车市场借助“双11”大促等消费浪潮,消费者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且表现超出预期,利好该类电池进口需求回升,11月起动型铅酸蓄电池进口量环比上升34.1%。同时,碳酸锂等锂电材料价格跌势扩大,市场对比铅酸与锂电的经济性,工业铅酸电池替代上升,拖累11月其他铅酸蓄电池进口转降。 铅蓄电池出口方面,11月国内外铅价均呈先扬后抑态势,截至11月底沪铅跌破万六关口,原材料价格(铅价)回落,铅蓄电池成本压力下降,订单接收的积极性向好,尤其是其他铅酸蓄电池出口量环比上升10.21%。 从出口目的国看,对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前三大出口目的国的出口量环比下降5-16%不等,主要体现在汽车、摩托车等起动型铅酸蓄电池。而对其余国家出口量则明显上升,如美国因汽车行业罢工结束,起动型铅酸电池需求复苏,对美电池出口环比增31.91%。据悉,11月中下旬,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UAW)在一份声明中宣布,经历了六个多星期的“历史性罢工”之后,UAW成员“投票批准了新的集体协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意味着汽车行业罢工正式落幕。另对菲律宾、越南、巴西、多哥等国家铅蓄电池出口量均环比上升50-96%不等,主要体现在其他铅酸蓄电池。 》查看更多SMM铅产业链数据库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2月20日讯: 2023年11月,中国人造石墨 进口量为1,183吨,环比下降14%,同比下滑2% 。进口均价方面,2023年11月,中国人造石墨 进口均价为81,266元/吨,环比增加14%,同比下降10% 。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3年11月,中国人造石墨 出口量为55,108吨,环比上涨27%,同比增加50% 。出口均价方面,2023年11月,中国人造石墨 出口均价为16,996元/吨,环比上涨13%,同比减少33% 。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梁育朔 021-20707892
SMM12月19日讯: 近日天能循环与中再控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天能是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单位和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同时也是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近年来,天能通过兴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了“铅循环+锂循环+大循环”的闭环式绿色产业链。作为铅电产业全球“头号玩家”,天能在铅循环领域以废旧铅蓄电池再利用为基础,以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投资方向,打造了“铅+M”集危(固)废收集、贮运、处置、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 中再控股是中国再生资源集团四大运营平台之一,在全国构建了7大区域回收网络、11个大型国家级再生资源产业示范基地、70余个分拣中心及5000余个回收网点,其网络优势与资源优势将为天能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上的全面布局提供坚实支撑。 SMM认为,这一深度合作模式的开启,将为天能循环在现有锂电回收的中游加工环节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向社会前端一手回收市场的环节延伸,缩短对社会退役维度可回收退役废旧电池的回收周期。这一产业链贯穿环节的增加,也有助于环节当前中游回收加工企业采购废料难度持续性增加,且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同时也为其他中游加工环节的回收企业,提供解决当前行业痛点带来的企业影响的可实现性举措。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乘联会崔东树:预计电动车的电池装车需求增长持续慢于整车总量增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高度景气,对电池的需求急速增长,新能源车用电池的装车占比下降。随着俄乌冲突加剧和新能源储能占比日益提高,储能需求暴增。由于镍、钴的价格高涨,形成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差异化增长。磷酸铁锂电池达到总量68%,成为近期的增长热点。随着政策推动的插混持续走强,纯电动走势疲软,预计电动车的电池装车需求增长持续慢于整车总量增长。 》点击查看详情 【德国大众汽车将执行北美充电标准】 德国大众汽车将执行北美充电标准(NACS);大众未来的电动汽车车型将采用NACS;大众为现存车型研究适配器解决方案。 【加拿大要求到2035年销售的所有乘用车、SUV和轻型卡车必须为零排放车辆】 加拿大周二发布了最终规定,要求到2035年销售的所有乘用车、SUV、跨界车和轻型卡车必须是零排放车辆,这是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总体计划的一部分。该新规定被称为电动汽车可用性标准,于2021年首次公布。该规定旨在帮助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缩短获得电动汽车的等待时间。根据加拿大制定的中期目标,到2026年,零排放汽车必须至少占所有汽车销量的20%,到2030年至少占60%。行业官员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12.1%。 【比亚迪追平特斯拉有望成为全球纯电汽车销冠】 全球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9%,中国占据58%的市场份额,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纯电汽车市场。目前,特斯拉、比亚迪和大众是全球最畅销的纯电汽车品牌,三家品牌合计的市场份额达到42%。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不包括腾势)已追上特斯拉,两者三季度市场份额均为17%。从数据来看,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共交付超43.5万辆,比亚迪纯电汽车共交付43.16万辆,仅仅比特斯拉低了3500辆左右,几乎持平。 【合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每辆补贴5000元 1000个名额】 合肥组织开展2023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对于在平台支付订金并按通知要求完成线下购车、登记上牌流程的个人消费者,给予5000元/辆的下乡推广补贴(线上登记订车并缴纳订金+线下门店支付尾款提车)。本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设置1000个名额,先到先得,用完即止。 【欧盟就“欧7”排放标准达成一致 电动车和氢动力车也将被纳入】 欧洲议会和欧洲联盟成员国谈判代表就新的“欧7”机动车排放标准达成一致。新的标准不仅涵盖氮氧化物等汽车尾气排放物,还将首次引进对刹车和轮胎磨损所产生超细颗粒物的排放限值。这意味着电动车和氢动力车也将被纳入“欧7”排放标准。 相关阅读: 【SMM分析】磷酸铁生产成本高企如铁 市场低迷价格还被继续软捏吗 【SMM分析】美国提供额外新能源税收抵免指导 未来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 【SMM分析】天能循环与中再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SMM分析】马里兰州从2027年起实行电动卡车配额 【SMM分析】11月储能项目中标规模约16GWh 中标价格延续下滑趋势 【SMM分析】月内硫酸钴价格跌跌不休 持续累库下后市如何运行 【SMM分析】石墨出口管制生效 短期内对负极行业影响较小 【SMM分析】11月动力终端去库为主 电池产量环比下滑 【SMM分析】三元产业链需求弱势下 年度谈单僵持中 【SMM分析】隔膜厂商内卷加剧 基膜价格或迎跳水? 【SMM分析】新型电池盘点解析(一) - 材料体系创新 【SMM分析】11月氢氧化锂库存依旧高企 需求萎靡下去库节奏缓慢 【SMM分析】11月动力终端去库为主 电池产量环比下滑 【SMM分析】磷酸铁锂大厂招标尘埃落定 让利或是企业泠冽寒冬的“存身之道”
SMM12月19日讯: 近日天能循环与中再控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天能是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单位和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同时也是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近年来,天能通过兴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了“铅循环+锂循环+大循环”的闭环式绿色产业链。作为铅电产业全球“头号玩家”,天能在铅循环领域以废旧铅蓄电池再利用为基础,以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投资方向,打造了“铅+M”集危(固)废收集、贮运、处置、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 中再控股是中国再生资源集团四大运营平台之一,在全国构建了7大区域回收网络、11个大型国家级再生资源产业示范基地、70余个分拣中心及5000余个回收网点,其网络优势与资源优势将为天能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上的全面布局提供坚实支撑。 SMM认为,这一深度合作模式的开启,将为天能循环在现有锂电回收的中游加工环节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向社会前端一手回收市场的环节延伸,缩短对社会退役维度可回收退役废旧电池的回收周期。这一产业链贯穿环节的增加,也有助于环节当前中游回收加工企业采购废料难度持续性增加,且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同时也为其他中游加工环节的回收企业,提供解决当前行业痛点带来的企业影响的可实现性举措。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