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34个
聚焦·电动化 Lucid官宣降价 随着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美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在8月5日表示,已将其豪华电动轿车Air的价格最高下调了1.24万美元。但Lucid补充称,只要供应充足,价格优惠就会一直有效。 Stellantis拟推出第二款低价纯电动车 Stellantis正计划推出第二款低价纯电动汽车,来与雷诺和中国汽车制造商竞争。Stellantis旗下品牌菲亚特的首席执行官Olivier Francoi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款纯电动车灵感源自菲亚特Panda,售价不到2.5万欧元,将于2024年7月亮相,对标雷诺的Dacia Spring。 Nikola市值跌超四分之一 8月4日,美国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的股价下跌26.4%,收于2.50美元,市值下跌超过四分之一。此前,Nikola任命了董事长Stephen Girsky接替Michael Lohscheller,担任新的首席执行官,这是Nikola四年来任命的第四任首席执行官。此外,收入预期下滑和持续经营能力存疑也拖累了Nikola的股价。 聚焦·传统车企 通用计划明年增加就业岗位 尽管汽车工人担心转向电动汽车将减少劳动力需求,但通用汽车在8月4日表示计划明年增加就业岗位。通用汽车制造主管Gerald Johnson表示,他不认为通用转向电动汽车生产所需的工人会减少,“实际上,我们预计在2024年的就业人数将会增长”。 现代和起亚在北美召回11.3万辆车 由于存在起火风险,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表示将在北美召回超过11.3万辆新车,并敦促车主在维修期间将车停在室外并远离建筑物。此次召回的车型包括2023至2024款Palisade和Seltos、2023款Tucson、Sonata和Kona等。 聚焦·产经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稳居世界第一 根据中汽协整理的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整车出口金额4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稳坐世界第一的位置。 德国7月新车销量增长18% 根据德国汽车运输管理局(KBA)的数据,7月份,德国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8%,达到243,277辆。其中,德国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为48,682辆,同比增长69%,市场份额为20%。 聚焦·供应链 欧盟批准法国向辉能科技提供16亿美元支持 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根据欧盟国家援助规定,已批准法国政府向辉能科技提供价值15亿欧元(合16亿美元)的支持,用于研究和开发新一代电动汽车电池。
据外媒报道,保时捷正在与潜在合作伙伴展开谈判,目的是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该项目的投资可能高达30亿欧元(大约人民币236亿元)。 保时捷于7月26日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附近的地区选址建厂。选址的决策将主要依赖于当地电价是否具有竞争力,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供应状况。据透露,新建的电池工厂预计将具有高达20 GWh的电池产能。 保时捷表示,公司正面临加快电动化转型的压力,包括纯电Macan在内的多款主要电动汽车因软件故障推迟了上市时间。保时捷CEO奥博穆称,由于大部分车辆在德国生产,所以考虑在德国附近增加电池产能。 据了解,保时捷已经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展开了实质性的投资和合作。早在2021年,保时捷就与德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Custom Cells GmbH共同创建一家名为Cellforce的合资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生产电动跑车所需的高性能电池组。 同时,保时捷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也正在积极前行。该公司已经与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Mobileye Global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此前,保时捷CEO奥博穆曾明确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电气化和数字化领域投入超过200亿欧元(大约219亿美元)。他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新车销售中有80%的比例为纯电动车型。 根据保时捷的电动车型推出计划,纯电动版Macan将于2024年面世,随后将推出纯电动版的718和Cayenne。此外,保时捷还计划推出全新的D级纯电动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保时捷正在积极推进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冯佩德(Mr.Detlev von Platen)曾明确表示,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重点将放在软件开发、驾驶体验、互联技术、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 今年4月,合肥市经开区官方发布消息称,保时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文熠柏到访合肥。保时捷方面回应称,旨在进一步加快园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促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 来源:集邦锂电整理
Electra Battery Materials(ELBM.O)宣布延长并扩大与LG Energy Solution公司的电池级钴供应协议。 根据该协议,Electra将在2025年开始的五年内向LG Energy Solution供应19,000吨电池级钴。 这些电池级钴将来自北美唯一的硫酸钴精炼厂,位于安大略省多伦多附近。根据新条款,Electra将在 2025年供应3,000吨硫酸钴产品中的钴,随后到2029年每年额外供应4,000吨。 此前,Electra已同意从今年开始,在三年内向LG Energy Solution供应7,000吨硫酸钴产品中的钴。该协议的财务条款并未披露。 作为新协议的一部分,两家公司将探索推进北美电动汽车供应链的机会,包括可持续原材料来源。中国目前在电动汽车电池所用精炼钴、镍和锰的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北美有利的公共政策和不断提高的电动汽车采用率正在推动国内供应链的发展。 目前Electra位于安大略省的低碳湿法冶金厂正在建设中。该厂还正在进行工厂规模的黑色物质(电池财料)回收试验,以从过期的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值的元素。 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Electra的电池材料园区每年有潜力为多达15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足够的硫酸钴,并每年加工 2,500吨黑色物质。 Electra继续寻求额外资金来完成其钴精炼厂的建设和调试。该公司专注于通过整合电池材料的回收和生产来外包电动汽车供应链。
据路透社,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25日表示,印尼正在敲定一套新的激励措施,以吸引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投资,并补充说政府仍在与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大公司进行谈判。 卢胡特称这些激励措施将以区域竞争对手泰国和越南提供的激励措施为基准,但没有提供细节。 卢胡特表示,明天政府将敲定印尼对电动汽车投资的激励措施,并补充说,他将于周四在中国成都会见比亚迪高管,并计划于8月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会面。
据韩国《Bizwatch》7月4日报道,韩国LS集团计划依托去年新成立的“LSE-Link”公司,整合现有的能源、电缆、电力解决方案、电动汽车充电器制造、LPG充电站等业务,加快向电动汽车充电行业进军。 一是在子公司“E1”现有的350多个LPG充电站基础上,建设以快充为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二是以“B2B”方式扩大市场份额,与“Logen快递”签订电动快递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协议,收购电动公交车充电运营公司“S-mobility”49.9%股份;三是利用集团技术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将LS电缆新开发的液冷电缆和LS电气新推出的固态变压器(SST)电动汽车充电平台商用化,实现集团整体发展。
欧洲审计院(ECA)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随着成本上升和竞争激烈,加之获得原材料仍然是一个主要障碍,欧洲各国有可能输掉成为全球电池强国的竞争。 该报告警告称,欧盟可能无法实现气候目标,因为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动汽车的普及,而钴、镍和锂等金属是生产电动汽车电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欧洲审计院是审计欧盟及其各机构账目的机构。该机构在最新报告中表示,2021年在欧盟注册的新车中,近五分之一是带有充电插头的新能源车。到2030年,预计将有大约3000万辆零排放汽车驾驶在欧洲的道路上,需求将激增。到2035年,欧盟将禁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 然而, 欧盟的战略没有考虑到,其是否拥有满足电动汽车电池需求的能力。 “欧盟(各国)渴望成为全球电池强国,以确保其经济主权,但这会成功吗?目前可能性看起来并不乐观,”欧洲审计院审计负责人Annemie Turtelboom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Turtelboom指出,“我们面临的风险是,欧盟要么会错过2035年的排放目标,要么将会不得不通过进口电池实现这一目标……这将损害欧洲工业,并以非常高的价格从第三国进口。” 过于依赖进口 欧盟的电池原材料供应渠道,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中,同时可能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欧洲审计院表示,对于五种关键电池材料,欧盟的进口依赖度平均为78%。 “欧盟绝不能像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那样,最终陷入对进口电池的依赖之中,”Turtelboom称。 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二的钴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40%的天然石墨来自中国,同时欧盟还完全依赖进口精炼锂。中国占全球电池产能的76%。 在欧洲的开采将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拥有欧盟内部最大锂储量的葡萄牙,预计要到2026年才会开始生产。 此外,欧洲审计院表示,欧盟在成本竞争力方面落后,部分原因是能源价格高,而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仍是过时和不完整的,公共资金依然难以有效协调,导致了大量的重叠。 2014年至2020年期间,欧洲电池行业至少收到了17亿欧元的欧盟赠款和贷款担保,此外,2019年至2021年期间,授权的国家援助高达60亿欧元,主要来自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但审计师发现,欧盟委员会没有对该行业的所有公共支持进行全盘规划,这阻碍了相互间的协调和目标定位。 虽然欧盟的电池产能有望迅速发展,有潜力从2020年的44 GWh增长到2030年的1200 GWh。然而,这一预测绝非保证,同时还可能会受到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5月30日消息,据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的《World Energy Investment 2023》,2023年全球能源投资约为2.8万亿美元,其中超过1.7万亿美元预计将用于以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领域,剩余约1万亿美元将投向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能源领域。 IEA称,化石能源每投入1美元,就有约1.7美元投入到清洁能源。同时,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推动下,2021年至2023年期间,年度清洁能源投资预计将增长24%,而同期化石燃料投资仅增长15%。 其中,2023年太阳能产业的投资将首次超过石油:2023年,平均每天约有10亿美元(全年3800亿美元)投入太阳能产业,石油生产领域的投资则为全年3700亿美元。 IEA同时指出,太阳能投资的增加主要集中在那些“发达”经济体,如美国、德国、日本或法国。中国也属太阳能投资大国行列。但是,世界其他地区对太阳能投资增长的贡献很小。 电池网注意到,中国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 截至2023年4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36.6%。1-4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802亿元,同比增长53.6%。其中,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743亿元,同比增长156.3%。 IEA还提到,2022年,全球交通部门电气化投资增长60%,电动汽车销量达到创纪录水平,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辆。 IEA预计,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投资将达到1300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实现翻番。 目前,电动汽车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IEA称,随着车型实用性和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以及政府对电动汽车激励措施的日益完善,2023年电动汽车全球销量预计将增长三分之一以上。 此前(4月26日),IEA发布《Global EV Outlook 2023》报告称,今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已售出230多万辆,预测2023年全年销量将较2022年将增长35%,达到1400万辆,占汽车市场整体份额将增至18%,而2020年仅占4%。 附件: World Energy Investment 2023.pdf
5月24日,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要在交通、建筑、工商业和民生等领域因地制宜、稳步有序推进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益佳的电能替代,逐步扩大电能替代范围。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适度超前、科学布局、安全高效的充电网络体系。到 2025 年,全省规划累计建成集中式充电站 4500 座以上、公共充电桩 25 万个以上。 积极开展车网互动示范,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建设车网互动充电站V2G示范工程。全面推广建设港口岸电设施,推动电动船舶试点应用。到2025年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0%以上。 点击跳转具体原文链接: 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
据外媒报道,全球咨询与并购公司Ducker Carlisle对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进行的一项新调查显示,随着电动汽车不断进入大众市场,在2030年前铝需求将持续增长。美国铝业协会(Aluminum Association)发布的《2023年北美轻型汽车铝含量及展望》(2023 North American Light Vehicle Aluminum Content and Outlook)报告指出,2020-2030年,对更可持续运输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使铝含量增加近100净磅/车(PPV)。 铝运输集团(Aluminum Transportation Group)主席兼Commonwealth轧制产品公司(Commonwealth Rolled Products)首席执行官Mike Keown表示:“消费者希望汽车和卡车的可持续性、电气化和技术含量更高,而汽车制造商正以一系列创新作为回应。这些创新都受益于高强度、低重量和无限可回收的铝。 “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将采用铝。铝行业致力于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优异性能和环境效益的铝产品。与汽车制造商加大合作,将使铝行业在其10年规划中提出的这一愿景变成现实。目前大型铸造和闭环系统回收持续发展,在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积极的碳中和目标方面,铝生产商仍然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通过采访主要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和铝生产商,这份报告反映了在8个月时间内收集的数据,确定了五个关键市场主题: 纯电动汽车激增将极大改变北美轻型汽车的格局 纯电动汽车的生产份额几乎翻了一番,从2020年的不到3%增至2022年的约6%。平均而言,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的铝使用量将超过36%。 消费者趋向于大型车辆,其中每辆车的铝含量更高 消费者一直青睐大型车辆,有助于推动铝的增长。2022年,轻型卡车的数量是轿车的四倍,而且铝含量比轿车多30%。 激进的二氧化碳(CO2)和每加仑英里数(MPG)监管目标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和铝增长 最近,美国联邦法规引入更严格的CO2和MPG目标。2027- 2030年,预计这将激励使用电动汽车,并进一步推动铝增长。 单车铝含量持续增长 预计2020-2025年,每辆汽车净增重56磅。2020年至2030年间,铝将净增长近100 PPV至550 PPV,比1990年增长233%,当时铝仅占165 PPV。 近期挤压材料和板材引领铝材增长 2020-2030年,白车身(BIW)和碰撞管理系统(CMS)中的挤压件大幅增长,每辆车增重47磅,成为增长最快的产品形式,而汽车车身板材(ABS) 和热管理板材系统从2020年到2030年将增加41 PPV。铸件仍然是最主要的铝产品,但由于动力总成和传动部件被电驱动、电池外壳、高压设备等取代,增长有限。 Ducker Carlisle汽车和材料负责人Abey Abraham表示:“电气化发展对铝含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弥补了动力总成和变速器部件的转变,这些部件主要使用铝。电动动力系统为铝材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会,而燃油经济性标准日益严格,也将进一步促进内燃机汽车减重。” 《北美轻型汽车铝含量和展望》报告中的其他调查结果包括: 2022-2030年电动汽车中用铝增长的关键部件包括电池外壳、电动机和驱动器、踏脚板(door sill)和摇臂(rocker); 到2030年,预计纯电动轻型卡车的平均含铝量为644磅; 到2030年,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和皮卡将在BEV市场中占近85%。
》查看SMM镍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查看SMM镍产业链数据库 无论是镍矿储量还是产量,印度尼西亚都是在全球独占鳌头。随着近几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腾飞,原材料成为全球夺目的焦点,印尼也因家有镍矿而熠熠生辉,深受全球各大车企的追捧。近年来印尼积极推动其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发展,比亚迪、特斯拉和现代等汽车制造商纷纷考虑在该国投资建厂。 据路透等媒体报道,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Luhut Pandjaitan表示,印尼正与比亚迪、特斯拉和现代等汽车制造商敲定在该国投资建设电动汽车生产工厂的协议。去年5月份,特斯拉曾对外透露,要在印尼建立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从而“满足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对电动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印尼与包括现代、LG和富士康在内的全球制造商就电池材料和电动汽车生产签订了十几项协议,价值超过150亿美元。 取得这一亮眼的成绩,要从2020年1月印尼禁止出口未加工镍,以吸引下游加工投资说起,这一政策的制定,使得在此后两年里,印尼的镍出口额从30亿美元飙升至300亿美元。 印尼之所以敢实施禁止镍矿出口这项政策也是得益于其家里有镍矿,其老大的地位一直很稳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目前印尼镍资源储量排全球第一,约为2100万吨,占比世界总量的22%。而据USGS初步估计,2022年全球矿山镍产量增长21%,至330万吨。印尼的产量在2022年同比增长54%,至160万吨,印尼去年的镍产量再次使其成为无可争议的镍产量领先者。毕竟排在第二位的菲律宾的镍产量为33万吨。 全球矿山镍产量(吨) 镍是动力电池中最关键的上游原料,为了获得这一原料以及印尼的一系列推动其电池和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诸如去年12月,印尼政府对外宣布,计划从2023年的预算中拨出5万亿印尼盾(约4.33亿新元),为购买电动车者提供补贴,同时考虑补贴电动巴士的销售。这吸引了中日韩以及欧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也正涌向印尼! 据卢胡特(Luhut Panjaitan)向媒体介绍称,预计2026年前将有309亿美元投资用于在印尼发展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相关项目。 以下是华友钴业等多家企业在印尼的投资情况: 2020年12月:BASF和Eramet签署了一项联合协议,评估镍和钴湿法冶金精炼厂的开发,包括一个高压酸浸(HPAL)工厂和一个贱金属精炼厂(BMR),该厂将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材料。2023年可能会做出最终投资决定。 2020年12月:印度尼西亚投资部与LG Energy Solution签署了一份关于集成电动汽车电池投资的谅解备忘录,总投资为98亿美元。 2021年3月:印尼成立印尼电池公司(IBC),这是一家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旨在与外国投资者合作开发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 2021年9月:韩国LG能源和现代汽车集团开始建设一座耗资11亿美元的电池厂,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电池,这是他们98亿美元的综合电动汽车电池设施开发协议的第一阶段。 2022年1月:印尼投资部与富士康、Gogoro Inc、IBC和Indika Energy签署谅解备忘录,投资电动汽车和电池开发。 2022年2月:浙江华友钴业、青山控股集团和中国钼业的合资企业首次从印尼苏拉威西岛最大的镍加工中心莫罗瓦利向中国运送混合氢氧化镍沉淀物。 2022年3月:现代汽车在印度尼西亚设立了一家工厂,生产电池动力电动汽车,这是其在东南亚的第一家工厂。 2022年3月:比亚迪向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公交运营商交付了首批30辆电动大巴“K9”。同时比亚迪透露,将联合印尼企业在当地建立巴士组装厂,共同推进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 2022年4月:IBC和国有矿业公司Aneka Tambang通过其子公司宁波当代布鲁普-莱金特公司(CBL)与中国最大的电池制造商CATL集团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合作范围从镍矿开采和加工到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和电池回收。 2022年6月:韩国LG能源公司在中爪哇巴塘建立了一家价值35亿美元的冶炼厂,该冶炼厂每年可生产15万吨硫酸镍。该公司还将在巴塘园区建设一座价值24亿美元的工厂,每年生产22万吨前体和4.2万吨阴极。 2022年7月:印尼淡水河谷和中国浙江华友钴业与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签署协议,在东南苏拉威西建造一座12万吨混合氢氧化物沉淀(MHP)工厂。 2022年7月,据当地媒体消息,奇瑞汽车计划投资近10亿美元在印尼生产和制造电动汽车,预计年产能将达到20万辆。奇瑞汽车方面表示称,到2028年,奇瑞在印尼将完成近10亿美元投资,实现年产20万辆的目标。随着奇瑞在印尼投资布局,预计到2030年奇瑞在海外市场的年销量将达到200万辆。 2022年8月:五菱Air电动汽车在印度尼西亚投产。该车由上汽通用五菱(SGMW Motor Indonesia)建造,该公司是上汽集团有限公司(600104.SS)、通用汽车(GM.N)和五菱汽车(0305.HK)合资企业的一部分。目前,该企业在雅加达近郊的工厂启动本地化生产,年产1万辆。 2022年9月:淡水河谷印尼公司与浙江华友公司签署协议,建设第二座工厂,生产6万吨镍MHP。 2022年11月:淡水河谷和浙江华友开始在东南苏拉威西建造其12万吨MHP设施。 2023年1月:印尼Aneka Tambang和中国CBL子公司香港CBL Limited签署了一份有条件股份购买协议,以部分拥有Antams位于北马鲁古东哈马赫拉的镍矿。 三菱汽车已经与印尼Pos Indonesia、Haleyora Power、Gojek和DHL Supply Chain Indonesia四家公司合作,计划推进一个纯电动车项。三菱汽车表示,未来三年内追加投资6.66亿美元以扩大生产规模,加速发展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据悉,截至2021年底,三菱汽车已经在印尼工厂累计投资7.5亿美元。 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印尼投资27.1万亿卢比(约合18.0亿美元),用于生产电动化汽车。 ...... 数据显示,2021年印尼的GDP达到11860亿美元,是东盟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东盟十国里唯一总量超万亿美元的国家。同时,2021年,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市场,印尼汽车的销量较2020年激增66.8%,达到887000多辆。 印尼正凭借家里有矿的资源优势,借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扮演者汽车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的同时,吸引这全球产业链企业的目光,分的时代带来的巨大红利!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