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30

  • 市场昨日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6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365亿,部分高位股迎来修复行情。整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板块方面,人形机器人、汽车整车、脑机接口、食品加工等板块涨幅居前,钢铁、教育、稀土、小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涨1.17%,深成指涨1.99%,创业板指涨2.93%。 在今天的券商晨会上,国泰君安表示,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认为,三季度煤企业绩总体稳健,静待旺季来临电煤需求改善;中信建投提出,行业格局改善外部扰动增多,关注稀土磁材板块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表示,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中国具备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基础,未来有望充分享受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的产业红利。组装一个人形机器人整机目前在国内已经不是件难事,全球已经有140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中国有70家,超过了一半。壁垒是人形机器人可以真的落地到场景里变成生产力,不仅涉及到AI、硬件等核心技术的突破,还涉及到人才、产业链的重构。看好灵巧手,丝杠,减速器,视觉/力觉/触觉传感器等环节,优先关注特斯拉供应链潜在供应商,其次关注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供应链。 广发证券:三季度煤企业绩总体稳健,静待旺季来临电煤需求改善 广发证券表示,港口动力煤价略有回落,双焦市场价格弱稳。动力煤方面,上周国内港口煤价略有回落,下游采购情绪仍较弱,而产地陕煤地区部分高卡煤种和块煤价格有小幅上涨。后期,由于冬储需求逐步来临,加上宏观预期向好,预计后期煤价有望震荡回升。焦煤方面,上周京唐港主焦煤价格下跌,产地市场情绪延续偏弱,海外澳洲焦煤价格有所回升。综合来看,10月以来煤焦钢产业链需求和价格有所回落,考虑到目前产业链库存总体处于中低位水平,且宏观利好政策有望持续释放,预计焦煤价格具备支撑。9月下旬以来随着中央政治局、央行、财政部等高层会议精神发布,4季度和中长期宏观预期改善,虽然短期煤价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冬储需求增加、供给端制约以及中长期宏观企稳回升,预计煤价有望维持基本平稳或小幅上升。 中信建投:行业格局改善外部扰动增多,关注稀土磁材板块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表示,2024年稀土配额增速放缓,今年仅有5.9%,过去三年时间稀土开采总配额增速均超20%,行业格局正逐步改善。今年以来缅甸境内局势动荡,近期缅甸口岸封关导致稀土出口受阻。缅甸是全球第三大稀土生产国和我国主要稀土产品进口来源国。当前市场库存及老挝进口补充原因下,尚未造成稀土价格的大幅波动,若缅甸进口持续受阻,稀土价格上涨可期。北方稀土公布11月挂牌价,多个稀土产品价格环比小幅上涨。当前中长期行业格局改善,短期外部扰动增多,关注稀土磁材板块投资机会。

  • 煤炭“四大天王”前三季净利整体下滑 “一哥”神华Q3净利同环比双增

    昨日晚间陕西煤业公布三季报后,市值均超千亿的煤炭四大天王三季报已披露完毕。今年以来煤价下行,煤炭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滑,但Q3单季度业绩表现分化:“煤炭一哥”中国神华(601088.SH)Q3净利同环比双增;中煤能源(601898.SH)和兖矿能源(600188.SH)Q3净利环比均实现增长;陕西煤业(601225.SH)尽管Q3净利环比下降,但同比表现突出。 对于未来的煤炭价格走势,业内普遍认为磨底后有望回暖,但上涨幅度有限。有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计今冬电力行业消费环比将表现为正增长、煤价将保持相对稳定,仅在区间范围内震荡运行。 前三季度净利普遍下滑 Q3表现分化 今年前三季度,煤炭“四大天王”业绩普遍下滑,除中国神华营收同比微增外,另三家煤炭巨头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和兖矿能源营收与净利同比双降。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财联社记者制表) 具体来看,总市值超8000亿元的中国神华前三季度净利润460.74亿元,同比下降4.5%,营业收入2538.99亿元,同比微增0.6%。兖矿能源业绩下降幅度最大,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分别为1066.33亿元、114.05亿元,同比下降均超两成。陕西煤业与中煤能源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分别为159.43亿元、146.1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6%、12.4%。 煤炭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主要原因为年内煤炭价格的回落。2024年以来,煤炭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的趋势,9月以来得以企稳回升。中煤能源表示,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社会预期偏弱等宏观因素影响,上半年煤炭需求同比小幅下降,各环节库存有所升高,煤炭价格整体震荡偏弱。 从单季度净利来看,除陕西煤业外,另三家煤炭巨头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和兖矿能源环比均实现增长。其中,中国神华Q3业绩同环比双增,陕西煤业Q3净利环比下降,但同比表现突出。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财联社记者制表) 业内认为,中国神华煤炭板块业绩超预期,成本下降增厚利润。中国神华是一家大型煤炭和电力公司,拥有完整的铁路、港口和船运网络,实现了从煤炭开采到电力生产和煤化工的一体化经营。数据显示,由于原材料、修理费等生产成本的下降,中国神华前三季度自产煤的单位生产成本从去年同期的191元/吨降到了186.3元/吨,下降了2.5%。产销量方面,单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0.81亿吨,同比降低0.1%,环比下降0.9%,实现煤炭销量1.16亿吨,同比增长0.9%,环比增长2.7%。 尽管陕西煤业Q3净利环比下降,但同比表现突出,大增17.1%。财务数据显示,Q3公司净利同比高增主要是受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影响,2023年Q3公司该项目为-10.72亿元,今年为1.88亿元。产销量方面,公司Q3煤炭产量、贸易煤销量环比有所下滑。Q3产量4137万吨,同比下降7.97%,自产煤销量4260万吨,环比+0.29%,贸易煤销量2181万吨,环比-20.97%。 从销售净利率来看,Choice数据显示,Q3中国神华和陕西煤业销售净利率均超20%,分别达22.33%和21.3%,同期兖矿能源的销售净利率为16.59%,中煤能源13.11%的销售净利率相对逊色。 业内预计煤价磨底后有望回暖 但上涨幅度有限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压舱石”,在冬季保暖保供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9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4.8亿吨,同比增长0.6%;进口煤炭3.9亿吨,同比增长11.9%。 需求端,分析人士预计四季度工业及供暖用电或将偏强,今冬电力行业消费环比将表现为正增长。 数据显示,9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4.4%,增速比8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的煤炭价格走势,业内普遍认为动力煤价磨底后有望回暖,但上涨幅度有限。兖矿能源9月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预计下半年国内、国际煤价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波动幅度收窄。 上述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10月份动力煤价滞涨回落,随着高温退去,动力煤进入季节性用煤淡季,电厂库存出现被动垒库,对市场煤需求转淡。进入11月,即将迎来冬储备煤阶段,叠加国际煤价反弹,对国内煤价形成底部支撑,但当前港口及电厂高库存态势,将抑制煤价上涨高度。短期内终端仍以长协补库为主,价格底部时少量市场煤采购,预计煤价将先跌后涨,但上涨幅度有限。

  • 前三季度煤炭销量增长 昊华能源营收、净利同比双增|财报解读

    前三季度煤炭销量增长,昊华能源(601101.SH)营收、净利均同比增长超一成。对于未来的煤炭价格走势,业内普遍认为煤价将在区间范围内震荡运行,预计煤价将先跌后涨,但上涨幅度有限。 昊华能源晚间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44亿元,同比增长11.82%;净利润11.19亿元,同比增长10.74%。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09亿元,同比增长6.95%;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13.93%。 从经营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公司煤炭产、销量均上涨约10%,分别为1404.54万吨和1405.74万吨;煤炭销售收入和毛利亦实现同比微增,分别为60.7亿元和3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4%和0.67%。 不过,公司Q3煤炭销售毛利同比下降12.01%,这或与同期煤价下跌有关。Q3动力煤、焦煤港口均价环比Q2均下跌。 昊华能源主营煤炭生产与销售、甲醇的生产与销售及铁路专用线运输。半年报显示,公司煤炭及煤炭制品销售营收占比近九成。截至2023年末,公司煤炭产能达1930万吨/年,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末努力实现煤炭核定产能3000万吨。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现有煤矿4座,其中850万吨/年高家梁煤矿和600万吨/年红庆梁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种以不粘煤和长焰煤为主;红墩子煤业红一煤矿、红二煤矿产能均为240万吨/年,位于宁夏银川,煤种以气煤为主。受益于高家梁煤矿产能核增250万吨以及红一煤矿2022年联合试运转,红二煤矿2023年12月联合试运转,公司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对于未来的煤炭价格走势,业内普遍认为煤价将保持相对稳定,在区间范围内震荡运行。

  • 煤炭量价齐跌 山煤国际前三季度净利同比下跌近五成|财报解读

    煤价下跌及公司自产煤产销量同比减少双重因素叠加,山煤国际(600546.SH)前三季度净利20.82亿元,同比近乎腰斩。不过,公司第三季度自产煤产量、销量、吨煤成本等环比均有所改善。 具体来看,山煤国际晚间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219.65亿元,同比下降23.99%;归母净利20.82亿元,同比下降47.91%。第三季度营收79.08亿元,同比下降3.84%;归母净利7.91亿元,同比下降13.56%。 若公司能够完成“营业收入不低于330亿元”的2024年年度工作目标,则公司第四季度的营收需要不低于110.35亿元,而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营收为84.72亿元。 关于业绩下降的原因,山煤国际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前三季度煤炭市场下行,煤价下跌及公司自产煤产、销量减少,双重因素叠加所致。 从经营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煤炭生产业务收入127.33亿元,同比下降33.03%,原煤产量2450.30万吨,同比减少18.72%;自产煤销量1882.08万吨,同比下降30.18%。 公司第三季度的自产煤产量、销量等财务指标环比有所改善,分别为912.18万吨、690.33万吨,环比分别增长15.96%、6.93%;吨煤成本268.33元,环比下降12.24%。 山煤国际2024年年度工作目标包括煤炭产量不低于3300万吨,若要达成则第四季度煤炭产量需不低于849.7万吨。从产能情况来看,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公司所属煤矿产能核增落地,长春兴煤业、凌志达煤业和韩家洼煤业合计核增产能300万吨,未来公司煤炭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

  • 今日港股高股息概念股多数上涨。 截至发稿,中煤能源(01898.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中国神华(01088.HK)分别上涨7.49%、6.99%、5.16%。 注:高股息概念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早间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国盛证券认为,这一政策将支持高股息公司策略。对于高股息率的公司来说,大股东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增持股份,从而可能提高分红率,吸引更多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例如,如果一个公司的股息率为4%,大股东可以用2.25%的利率借款两亿元进行增持,分红收入800万元,扣除450万元的借款利息后,净收入约为350万元。这种利差收益可以长期存在,并且随着股息率的提高而增加,这将鼓励大股东更积极地增持股份和提高分红比率。 煤炭股表现居前 事实上,以上政策对煤炭板块尤其有利。煤炭企业的股息率通常较高,且账面现金充足,资本开支需求较低。在2.25%的借款利率下,这些企业可以获得明显的“利差收益”。因此,煤炭上市公司可能会增加分红比例和回购频率,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民生证券指出,近年来,煤炭行业的高景气度使得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和优化,净现金增加,资本开支意愿不足。在多次压力测试中,煤炭企业表现出强大的业绩稳定性,因此,在政策引导下,高股息属性将有助于提升板块估值。当前,煤炭板块的基本面和政策面都呈现出积极态势,且前期回调较多,建议投资者加强配置。

  • 7月南非矿业生产同比下降1.4% 锰矿石和铬铁矿石是主要增长矿产

    据MiningWeekly报道,南非统计局(Statistics South Africa,SSA)数据显示,7月份该国矿业生产同比下降1.4%。 造成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铁矿石(下降19%,拖累2.8%个百分点)、其他金属矿产(下降36.2%,拖累1.1个百分点)和金(下降3.5%,拖累0.5个百分点)。 锰矿石(增长27%,贡献2个百分点)和铬铁矿石(增长23.3%,贡献1个百分点)是主要增长矿产。 经季节调整,5-7月份,南非矿业生产环比下降2.5%。造成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铂族金属(下降4.8%,拖累1.3个百分点)、铁矿石(下降9.5%,拖累1.2个百分点)和金(下降3.9%,拖累0.5个百分点)。锰矿石(增长12.9%,贡献1个百分点)是主要增长矿产。 同时,7月份,矿产品销售同比增长24.5%。主要增长矿产为金(增长117.5%,贡献19.3个百分点)、锰矿石(增长70.8%,贡献4.1个百分点)、铂族金属(增长16.3%,贡献3.3个百分点)和煤(增长13.3%,贡献3.1个百分点)。 销售下降的主要矿产为铁矿石(下降31.4%,拖累4.4个百分点)和其他金属矿产(下降36.5%,拖累1.3个百分点)。 经季节调整,按照目前价格,7月份销售环比下降0.1%。6月份为增长19.5%,5月份下降7.5%。 经季节调整,按现价,5-7月份销售环比增长9.6%。

  • AI、机器人、无人驾驶齐上阵 实探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在科尔沁草原腹地的群山间,266台风机迎风矗立、36万余块光伏板逐日生辉,持续为霍林河循环经济局域电网供给绿色能源。 日前,《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进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实地探查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新范式—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其在新能源的加持下“风光无限”,今年上半年,电解铝绿电消纳占比达27.58%。 当前,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而在定义新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上,业内认为,可以理解为通过创新技术、创新产业模式,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由此,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也作为新能源新质生产力样本昭示活力。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也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激发“老产业”的“新动能”。 此外,依托人工智能、爬塔机器人、5G+无人驾驶项目等现代信息技术,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早已实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智能化建设。 打造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新范式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是集煤炭、火电、新能源、电解铝、铁路、港口等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现有煤炭产能8300万吨;火电装机750万千瓦,在建20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711万千瓦等,资产总额1339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境内的霍林河煤田,是我国现代化生产程序最高的大型露天煤矿,储量超过130亿吨,是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 走进霍林河北露天煤矿现场, 《科创板日报》记者站在广阔的矿坑边缘,俯视之下,发现大量的纯电动矿用自卸车、百吨级无人驾驶自卸车和大型运输车在矿区往来穿梭。 据悉,在这里,昔日曾大量产生剥离过程中伴生的劣质煤,因其遇水易散、遇硬易碎等缺陷无法外运,长期存放还会引起自燃,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被视为“生态垃圾”。 如何让这块“鸡肋”充分释放能量?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电力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霍林河循环经济电力监控指挥中心主任赵晋宇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此前中电投集团(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前身)在霍林河地区的电解铝产业已初具规模,也恰逢当时国内风电、光伏产业开始异军突起,综合考虑了“煤-电-铝”的协同,确定了建设新能源,推动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之后,中电投蒙东能源选择用煤炭产品转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在传统产业上,形成煤、电、铝三个支柱产业,最终形成完整的多元化、开放型产业链条。 据介绍,2014年8月,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前三期3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进入“风火互补”发电时期,迈出了绿色转型的第一步。同年10月,随着2台35万千瓦火电机组陆续投产,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运。 “截至目前,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在霍林河地区建成了包括年消耗900万吨劣质褐煤的180万千瓦火电装机、10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86万吨电解铝产能以及配套自备电网、监控指挥中心的产业集群。每年有30亿千瓦时绿电输送至下游内部电解铝产业。今年上半年,电解铝绿电消纳占比达27.58%,打造了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新范式。” 赵晋宇说。 此外,聚焦科技创新,进一步探索不同形式的储能在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和适配能力,2023年8月19日,全国首个由铁铬液流、飞轮、锂电三种形式组成的混合储能项目在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投运。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经营副总经理李洪波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其中,1MW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应用国家电投自主研发的“容和一号”电池堆,是全球首例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为下一步大规模引入储能项目,促进绿电消纳能力提升,保障局域电网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实证数据。 机器人、智慧风场等新技术推动央企智慧能源一线建设 近年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不断探索高新科技的应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 比如, 在国家电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D厂,当《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进偌大的新能源场站集控室里时,发现仅有3名值班人员在智慧风场平台系统终端前监视着设备运转情况。 据介绍,该场站运用的智慧风场系统涵盖9大模块、87项具体功能,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场站运营的全方位、全过程,同时应用智能爬塔机器人和升压站巡检机器人等技术产品,真正实现新能源场站的少人值班和无人值守。 登上公司79号风机观礼台,数台风机迎风傲立,其中百米高的风机塔筒壁上正在向上向上攀爬的机器人惹人关注。 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D厂运行副总工程师杨坤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 爬塔机器人是该公司和上海成套院联合设计研发的一款机器人,其主要功能是塔筒焊缝的检测、漆面的打磨和补漆,另外是对塔筒脏污的清洗。 公司目前共有266台风机,有了爬塔机器人后,就可以自主对全部风机进行检查,然后对存在隐患的风机杆塔进行重点复核,可以兼顾全面性和经济性。 “在使用智能爬塔机器人前,我们都是应用“蜘蛛人”对风机杆塔外壁进行焊口检测、油污清理、补漆作业等,基本操作就是在风机机舱顶部通过钢丝绳吊起一只吊篮,检修人员站在吊篮中沿着塔壁升降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存在安全风险,而且人工检测焊口的效率较低,人工完成1台风机塔筒焊口的全面检测大约需要5小时左右,而利用爬塔机器人则只需要2个多小时,可以将这项工作的效率提升1倍左右。” 杨坤说。 据了解,该机器人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履带装置吸附力大、负载能力强,可以自动适应不同直径的塔筒。另外越障能力强,作业时可以安全越过塔筒上的横焊缝和竖焊缝。 机器人的运用无处不在,紧接着,《科创板日报》记者来到国家电投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在铝锭铸造生产现场,全国首套铝锭铸造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平稳运行,打渣、铸锭、码垛、打包、称重等环节全部由机器人操作,全面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霍煤鸿骏铝电公司铸造分厂副厂长车林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铸造分厂将原有生产设备升级改造为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生产线。目前实现了抬包自动倾翻、机器人打渣、铸模自动预热、机器人码垛、自动打包、在线检斤、自动转运、铝渣灰处理等全工序自动化。 无人驾驶矿卡助力绿色矿山 无人驾驶这个概念已经很普及,但是把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上百吨的宽体矿卡上还是较为罕见的,而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露天矿和北露天煤矿,无人驾驶已经成为了现实。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白音华露天矿上注意到,一辆辆矿用宽体车自如地在煤海中穿梭,井然有序地进行土岩运输工作,而这些车的驾驶室竟空无一人。负责“驾驶”它们的工人则坐在距离现场几公里外的办公室内,在一个酷似游乐设施的驾驶舱中,数台荧幕显示器将矿车现场360度呈现出来。 作为全国首次在复杂结构煤层上线应用的“露天矿宽体自卸车5G+无人驾驶项目”,白音华露天矿生产副矿长腾瑞雪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目前,白音华露天矿无人驾驶编组运煤量累计突破300万吨,为我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露天矿多煤层稳定运输作业的成功经验。该无人驾驶自卸车加装激光雷达可以自行刹车,同时系统依托5G技术智能分析各路口信息,告知车辆通行次序,解决会车难题。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实现35台65吨级宽体运输车全天候无人驾驶稳定运行和有人无人混编作业,平均效率达到同期有人驾驶效率的92%以上。在高峰期时,无人驾驶作业相当可减少运输车司机110人,真正实现露天煤矿“少人则安、无人则安”。“腾瑞雪说。 在距离矿区5公里之外的北露天煤矿,副矿长刘志华则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目前使用的无人驾驶矿卡车是和易控智驾合作的,同时也在和北京慧拓、华为等接洽,目前一辆车成本大概270万,随着规模化量产后会降低。 截至2024年5月底,无人驾驶矿卡已累计拉运10余万立方米,无人驾驶效率达到有人驾驶效率的77%。 此外,刘志华还透露,针对露天矿山双齿辊破碎机齿辊补焊过程环境恶劣,人工电弧焊接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实际情况,北露天煤矿联合严格科创产业发展集团合肥有限公司研发双齿辊破碎机智能焊接系统,去年正式投入使用。 “智能焊接系统主要包含6轴大臂展机器人、3D视觉识别等6大子系统,与人工焊接相比,焊接机器人焊接效率提升5倍以上,焊接硬度提升60HL,焊接质量一致性更优。“

  • 中秋节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涨跌不一,光刻机、光刻胶概念股持续走强,大金融板块午后拉升。港股今日休市1天。 房地产、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医疗、折叠屏、大基建、ST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跌多涨少,沪深京三市超3600股飘绿,今日成交4793亿元。 消息面上 ,工信部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其中在电子专用装备目录下,集成电路生产装备包括氟化氩GKJ,光源193纳米,分辨率≤65nm,套刻≤8nm。光刻机产业链全线走强。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互现 。沪指今日探底回升,2700点失而复得,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49%报2717.28点,深证成指涨0.11%,创业板指跌0.11% 国债期货集体收涨。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89%,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5%,均创新高;5年期主力合约涨0.06%;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以下为A股市场主要行情: 【以下为15:00更新】 内盘期货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跌超4% 煤炭板块震荡拉升 山煤国际盘中涨超6%,平煤股份涨超5%、晋控煤业、昊华能源、陕西煤业、淮北矿业、开滦股份等多股涨超4%。 大金融板块午后拉升 弘业期货、九鼎投资封板。 房地产震荡反弹 中交地产、电子城涨停。 光刻机(胶)概念股大涨 同飞股份、波长光电20cm涨停,海立股份、张江高科、京华激光封板,蓝英装备、新莱应材涨超10%。 医药医疗股走低 英科医疗、海南海药跌停。 【以下为14:00更新】 地产股午后持续上扬 空港股份上演“地天板”,保利发展、万科A涨超2%。 中字头个股探底回升 中航产融直线涨停,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兵红箭、中国太保、中远海控等涨幅居前。 【以下为13:25更新】 多元金融板块异动拉升 九鼎投资、弘业期货均封板涨停,香溢融通、新力金融、华金资本、翠微股份等跟涨。 【以下为11:30更新】 保险股再度走强 中国人寿涨超3%,股价创年内新高。中国太保涨2.63%。 光刻机概念爆发 同飞股份、波长光电、海立股份、张江高科等多股涨停。 白酒股下跌 贵州茅台、伊力特跌超2%,古井贡酒跌0.34%,五粮液跌超1%。 医药医疗股走低 英科医疗、海南海药跌停。 折叠屏概念股展开调整 大富科技跌超10%。 【以下为10:30更新】 贵州茅台总市值跌破1.6万亿元关口 贵州茅台在上一交易日跌破1300关口后,今日再度跌超2.5%,最低至1271.31元,创2022年10月以来新低;年内累跌超24%,市值跌破1.6万亿元。伊力特、顺鑫农业等均跌超2%。 【以下为10:00更新】 保变电气下探回升一度触及涨停 近4个交易日内第2次上演“地天板”,9月以来股价翻倍。 租售同权异动拉升 张江高科封板涨停,我爱我家涨超3%,南国置业、滨江集团、三湘印象、招商蛇口等跟涨。 【以下为9:35更新】 光刻胶概念股开盘走强 同飞股份、海立股份、张江高科竞价一字涨停,蓝英装备高开超10%,东方嘉盛、国林科技、京华激光等均大幅高开。 医疗器械板块盘初走弱 英科医疗、阳普医疗双双跌停,冠昊生物、中红医疗、华大智造、利德曼等跌幅居前。

  • H1煤价下跌业绩承压 郑州煤电:预计H2动力煤价格下行但幅度有限

    煤炭售价同比下降等因素影响下,郑州煤电(600121.SH)上半年净利大降近八成。在今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总会计师房敬表示,迎峰度冬储煤期即将到来,在供需格局偏宽松的背景下,下半年动力煤价格整体下行,但波动幅度有限。 控股股东郑煤集团资产注入方面,公司董事长余乐峰表示,杨河煤业尚不具备注入条件,内蒙煤田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正在对其进行探转采等相关工作,待达到上市条件后适时注入。 财报显示,上半年,郑州煤电实现营业收入21.62亿元,同比下降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42万元,同比下降79.75%。 对于上半年“营业收入变化不大但净利大幅下滑”的原因,总会计师房敬表示,上半年公司净利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售价同比下降约9%;营业收入变化不大是因为公司通过优化矿井生产组织,产销量同比增加,抵销了部分煤价下行对收入的影响。 展望下半年动力煤价格走势,房敬表示,迎峰度冬储煤期即将到来,在供需格局偏宽松的背景下,动力煤价格整体下行但波动幅度有限,随着需求改善和供应增加,动力煤市场或将维持平衡态势。 郑州煤电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公司所属两对矿井出现较长时间停产,影响公司损益。其中,新郑煤电因重大隐患停产19天,利润总额较正常生产减少约3500万元。 对于新郑煤电目前的生产情况,公司董秘陈晓燕在业绩会上表示,新郑煤电目前生产正常,产量稳定。公告显示,2023年公司六大煤矿中,新郑煤电可采煤炭储量为1.57亿吨,占比超六成,是郑州煤电的主力煤矿。 对于投资者所关心的郑煤集团资产注入问题,董事长余乐峰表示,去年控股股东已将杨河煤业另一股东所持60%的股权收回,由于该矿目前盈利能力较弱,尚不具备注入条件,待培育成熟达到条件后及时注入;内蒙煤田目前控股股东正在推进其探转采等相关工作,待达到上市条件后适时注入。 据悉,截至2023年底,杨河煤业查明储量3.37亿吨,可采储量6637万吨;浩沁煤田查明储量31.06亿吨,可采储量15.53亿吨,两大煤矿资源合计共16.2亿吨的可采储量。截至2023年末,郑州煤电煤炭资源储量为5.67亿吨,可采储量为2.55亿吨。 此外,有投资者问及公司“投资及筹资性现金流为何一直为负数”,房敬表示,投资性现金流为负,主要原因是为确保公司主业可持续发展,加大了矿井技改和新建项目的投入;筹资性现金流为负,主要原因是根据资金状况归还了部分融资款及支付融资利息。

  • 日本首相参选人力挺煤电 斥现行政策“过度依赖”可再生能源

    日本自民党总裁参选人小林鹰之(Takayuki Kobayashi)最新表示,日本的能源战略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减少未来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并支持经济增长。 小林鹰之说道:“日本将需要燃煤电厂。”上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放弃连任后,小林鹰之率先宣布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如果最终胜出,将自动接任首相。 小林2012年首次当选众议员,曾在2021至2022年间担任日本首任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安倍晋三去世前曾称赞其可以成为“下下任首相”。 小林鹰之计划在当选首相后重新调整日本的能源战略。他表示,在逐步增加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日本需要包括煤炭和核能在内的电力来源来维持能源安全。 作为世界上自然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日本约90%的能源需求依赖进口,能源自给率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国际地缘政治的任何波动都会直接影响日本整个能源产业链。 小林说道:“目前的能源计划过于偏向可再生能源,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我们不能在夏季和冬季要求民众节约用电。”这些言论代表他是最支持化石燃料的自民党总裁参选人。 但他的立场与环保人士要求加速减排的呼声相悖,日本在这方面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今年5月的时候,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在年内制定国家战略《GX(绿色转型)2040愿景》,扩大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等“脱碳电源”。 日本在2021年公布的能源计划提出应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小林鹰之认为这一措辞应该改变。计划称,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应提高到38%,2022年时的比例为22%,同时减少对煤炭和天然气的依赖。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