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30个
作为全球矿业公司上市地点,伦敦现已大幅落后于纽约、多伦多和悉尼的交易所。投资者警告称,如果接连几家大型矿业集团转向海外上市,那么伦敦交易所就有可能被这个行业“边缘化”,并从这个曾经主导的历史舞台上退出。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汇编的数据显示,今年在英国伦敦上市的矿业股市值已从2018年的3220亿美元缩水至2720亿美元,而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交易所都超过了它,后三者交易所的矿业股市值均已超过了3250亿美元。 从这些矿业股筹集的资金来看,伦敦方面也稍显落后。自2020年以来,在伦敦证交所(LSE)上市的矿商仅筹集了80亿美元,不及在悉尼和多伦多筹集资金的四分之一,美国现在更是成为了大型企业上市的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这些数据意味着,伦敦目前不仅在追逐高增长科技公司上市方面存在挫折,它甚至有可能失去在全球矿产资源行业方面的历史优势。 资产管理公司CQS的投资组合经理Robert crayford表示,虽然目前市场关注的是科技板块,但对伦敦来说同样重要的是,它不能够在矿产行业上进一步退缩了,否则企业将转向其他中心,这将使伦敦被边缘化。 自大英帝国时代以来,伦敦一直是全球资源行业的天然上市地点,也成为了矿业股和矿业金融创新和支持中心。从19世纪末开始,伦敦吸引了在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经营的大型矿业公司,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伦敦证交所还促成了澳大利亚矿业股的另一轮繁荣。 近年来,采矿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该行业为清洁能源转型提供了关键矿物。但是其他市场上更强的流动性更强和更高的估值,推动许多企业选择从伦敦迁出,尤其是美国市场。 目前,伦敦证交所共有171家金属和矿业公司上市,占该行业全球市值的17%,其中大部分价值存在于嘉能可、力拓和英美资源集团等少数几家大公司,而更多公司的市值则低于1亿英镑。 伦敦更是在2022年遭受了多重打击,包括:俄罗斯黄金生产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从伦敦证交所退市;必和必拓在统一其双重企业结构时,将其主要上市地点迁至澳大利亚;力拓受到维权投资者的压力,要求其效仿必和必拓;嘉能可正考虑剥离其煤炭部门,以便在纽约上市;英美资源集团在接近被必和必拓收购后,正在出售资产。 金融咨询公司Argonaut驻珀斯分析师Hayden Bairstow表示,失去英美资源集团或嘉能可对伦敦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潞安环能此前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0亿元至23.5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29.46亿元至32.46亿元,同比下降55.63%至61.29%。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80亿元至23.8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28.89亿元至31.89亿元,同比下降54.83%至60.52%。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潞安环能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同比降幅较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受煤矿安全监管和生产衔接的影响,上半年煤炭产品产销量同比减少;二是受煤炭价格周期影响,商品煤价格同比下降;三是受资源税税率调整及部分矿井安全费用计提、租赁费变动等因素影响,产品成本费用同比有所增加。 潞安环能提及的上半年业绩下降的一个原因是商品煤价格的同比下降,回顾上半年的煤价走势可以看到: 》点击查看SMM钢铁频道煤焦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以临汾低硫主焦煤上半年的价格走势为例,临汾低硫主焦煤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为2650元/吨,6月28日的均价为1900元/吨,半年的时间里下跌了750元/吨,半年度跌幅为28.3%。 煤价的下跌确实使得不少煤炭企业的经营业绩承压。 据SMM最新报价显示,8月1日,临汾低硫主焦煤报价1870元/吨。唐山低硫主焦煤报价1950元/吨。 对于焦煤和焦炭的后市,据SMM了解,焦煤方面:由于焦炭仍有降价预期,因焦炭市场成交低迷,线上竞拍流拍较多,下游焦企观望情绪较重,采购较为谨慎。后续来看,煤矿供应持稳,下游焦化厂由于连续降价有减产预期,因此炼焦煤供需基本面有所转弱,短期来看,炼焦煤价格仍将延续偏弱震荡。焦炭市场方面:基本面方面,虽然近期下游钢厂检修增多,焦化厂供应持续高位,但焦炭基本面矛盾并不突出,焦炭基本面整体持稳。后续来看,由于钢厂亏损严重,因此焦炭仍有降价预期,市场传闻钢厂将在8月3日发起第二轮降价。基本面来看,由于下周钢厂检修明显增多,据SMM调研,本周SMM统计的高炉开工率为92.91%,环比下降0.7%。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28.3万吨,环比下降0.71万吨。钢厂焦炭需求或将明显下降,焦炭基本面将进一步转弱。因此短期来看焦炭价格仍将延续偏弱震荡走弱。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市场报告中预计,全球煤炭消费今年很有可能保持稳定,而明年主要经济体电力需求飙升将抵消太阳能和风力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 IEA在2024年7月份的《煤炭年中更新报告》显示,2023年,世界煤炭消费量创历史新高,为87亿吨,增长2.6%,主要是因为全球最大消费国中国和印度消费增长强劲。 驱动力 IEA认为,虽然电力和工业部门需求都呈现增长,但煤炭的消费是用于填补水力发电下降以及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缺口。 今年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全球煤炭消费将略微增长0.4%至87.4亿吨,IEA报告称。 在上次报告中,该机构曾预测2024年煤炭需求下降,随后温和减少。但是,IEA指出,这个预测基于两个条件:一是中国经历多年降雨减少后水力发电回升,二是中国电力需求趋缓,后者没有出现。 “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加上水力发电回升,可能给煤炭消费带来巨大压力。但是,电力是全球煤炭消费的主要力量,几个主要经济体的电力消费增长强劲”,IEA能源市场与安全总监贞森惠佑(Keisuke Sadamori)表示。 “如果没有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我们会看到全球煤炭需求下降。结构性变化表明,全球煤炭需求将达到一个转折点,很快将开始下降”。 地区需求 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占全球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其2023年电力需求回升,增幅为7%。IEA预计,尽管中国水力发电回升再加上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快速发展,但在电力需求增长推动下,今年将呈现另外一个煤炭需求增长的年份(6.5%)。 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去年火电用煤呈现两位数增长(10%)。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印度可再生能源发电无法跟上电力需求增长的幅度。上半年,印度煤炭消费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水力发电下降,以及极端热浪和强劲经济增长带来的电力需求飙升。 在欧洲,煤炭需求呈现2000年代末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发电减排压力。2023年下降25%以后,欧盟预计今年仍将呈现同等降幅的煤炭需求萎缩,IEA称。 近些年来,美国的煤炭消费一直持续大幅下降,但在2024年,电力需求强劲以及煤转气进程缓慢将使得这一趋势减慢。 与此同时,尽管幅度没有那么大,但日本和韩国将继续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需求反转 IEA预测,经历四年增长后,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呈现反转趋势,估计将下降0.3%至87.1亿吨。 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上是煤炭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届时煤炭需求可能呈现201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IEA估计2025年中国火电用煤将下降1.1%,因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能跟上电力需求增长幅度。 因此,加上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消费下降,而且超过印度和东盟增长幅度,IEA称。 供应预测 从供应端看,经历前几年稳步增长后,2024年全球煤炭生产将略微下降。 2024年,中国煤炭生产在经历两年快速增长后正放缓。印度持续推动煤炭产量增长,2024年预计将增长10%。发达经济体煤炭产量在下降,反映需求不振。 另外,该报告还发现,尽管欧洲进口大幅减少,同时东北亚国家2017年以来进口下降,但国际煤炭贸易量仍创历史最高水平。 但IEA补充说,其他国家在增加进口。2024年,越南将成为世界第五大煤炭进口国。同时,中国和印度进口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屋漏偏逢连夜雨,上半年业绩预亏、股价萎靡的美锦能源(000723.SZ)又出利空,公司控股股东知悉所持公司股票存被动减持风险后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收山西证监局警示函。 总市值不到200亿元的美锦能源今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锦集团”)于近日收到山西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因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警示函显示,经查,美锦集团为美锦能源第一大股东,2023年12月20日至2023年12月27日间,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对美锦集团所持美锦能源股票采取强制平仓措施, 美锦集团累计被动减持股份约1215.36万股,涉及金额约8108.2万元 。美锦集团在知悉所持有的美锦能源股票存在被动减持风险后,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美锦能源在公告中说明,截止目前,美锦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6.4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05%。公司控股股东收到《警示函》后,高度重视《警示函》中指出的问题,将严格按照山西证监局的要求,认真汲取教训,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并形成书面报告,及时上报山西证监局。 因上述违规行为,上周五(7月26日)晚间,深交所已对美锦集团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并将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实际上,关于美锦集团与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开展的股票质押式回购融资业务、股票收益权转让及回购业务,美锦能源在6月5日发布的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中表示,业务已发生逾期,该笔业务涉及质押股票数量8.48亿股,逾期融资本金余额为19.85亿元。根据美锦集团出具的说明,即使前述债务导致出现平仓风险,美锦集团可采取的维持控制权稳定的其他措施还包括设置预警机制,提前与质权人沟通等。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Choice数据显示,公司股价今日报收4.23元,而彼时(2023年12月20日至2023年12月27日)股价均价为6.66元。 业绩预告显示,因我国焦炭及化工产品市场价格总体呈现下跌趋势,美锦能源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不及上年同期,预计上半年净亏损6.5亿元-8.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73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美锦能源主营煤炭、焦化、天然气、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等商品的生产销售。去年,公司来自焦化行业的营收占比达97.91%,其他行业营收占比2.09%。 此外,美锦能源的可转债清偿亦受到投资者关注。美锦能源上周五在互动平台回复“可转债清偿拖延”相关提问时表示,公司当前正在对申报清偿的投资者进行确权收尾工作。由于仍有部分投资者提供的证明材料不符合清偿要求,基于对所有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公司已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邮件、电话等方式积极联系,敦促材料不合格的申报清偿投资人补充所需材料,待确权完成后将履行后续流程。
最近,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们又开始积极寻找新的大买卖。而加拿大的Teck Resources公司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 Teck备受瞩目的原因是它的铜矿资产吸引人。 Teck公司选择退出煤炭业务,刚刚把煤炭业务卖给了嘉能可公司,专注于其他更有前景的矿产资源。目前Teck公司有非常有价值的铜矿,该公司在智利的Quebrada Blanca 2矿场是世界上最新、最大的铜矿之一。铜对于未来的绿色经济(比如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非常重要,所以大家都想要更多的铜资源。 英美资源集团和淡水河谷公司是两个潜在的合并伙伴,这两家公司内部已经在研究与Teck合作的可能性。必和必拓、力拓集团和自由港麦克莫兰等更大的矿业公司也在密切关注Teck,如果有其他公司先行动,这些大公司可能会迅速跟进。不过,目前还不确定这些公司是否真的会对Teck提出收购建议。 目前Teck公司仍然由创始家族控制,这个家族去年成功反对了嘉能可的收购提议, 所以他们是否愿意卖公司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加拿大有新的规定限制外国公司收购加拿大公司,这也让人怀疑是否能顺利达成交易。 尽管目前不清楚Teck的管理层或家族掌门人Norman Keevil是否有意进行交易,但据一些消息人士称,该公司至少私下考虑过与竞争对手合并的好处。 整个矿业行业中,很多大矿业公司还是靠煤炭和铁矿石赚钱,但这些都是高污染的资源。投资者希望这些公司能够更多地投资于铜,因为铜是未来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所需要的关键金属。Teck公司已经通过出售煤炭业务,把重心放在了铜和锌上,这让它变得更有吸引力。 周四,经济风向标“铜博士”收涨18美元,报9122美元/吨,结束八日连跌,告别三个多月最低,日内曾跌破9000美元/吨,为自4月初以来首次。 周五,LME期铜收跌11美元,报9111美元/吨。
财联社7月24日消息: 继上周股价跌至0.86元的海印股份(000861.SZ)深夜公告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临时停牌,今日盘中触及跌停至1.01元的永泰能源(600157.SH)“提前自救”,公告拟筹划重大事项,明日起停牌。 永泰能源今日晚间公告,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储能公司、优质煤炭资源等资产控股权事项。由于相关事项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2024年7月25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永泰能源近年来股价走势低迷,在面值退市警戒线上方震荡,今日永泰能源上午触及跌停且最低价1.01元。公司午间公告,拟将回购金额由“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含)”调整为“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含)”,并变更回购股份用途为注销。午后公司股价大幅拉升,跌幅最一度收窄至1%以内,今日成交额超18亿元。 (图源:Choice) 永泰能源今日晚间发布《关于维护公司股价告全体股东信的公告》,公司正在实施5亿元至1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并用于注销。后续,将视市场情况,加大回购金额,促使公司股价回归至合理水平。同时,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等核心管理人员,于6月21日完成了第六次股票增持。公司高度重视股价维护工作,将全力采取各项措施,全力维护好公司股价,推动公司股价不断提升。 永泰能源的业绩增长未能获得市场认可,股价持续萎靡不振。永泰能源得益于煤炭与电力业务互补经营优势,预计上半年业绩同比实现增长,净利预计11.6亿-12.6亿元。 在一个星期前的上周三,已连续17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的海印股份深夜突然公告拟收购江苏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申请自7月18日开市起停牌。 值得注意的是,与海印股份(总市值超20亿元)不同,永泰能源总市值超200亿元。除了永泰能源,包钢股份、海航控股和辽港股份等多家百亿级市值公司正面临“面值退市”的风险。 此前有相关公司高管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公司股价跌破1元的因素可能也包括市场情绪波动下的错杀,而在20个交易日的时间窗口内,往往来不及实施资产重组、再融资等可根本性改善企业现状的资本运作。(详见财联社此前报道 “面值退市”老规则遇新现象:非ST公司密集告警 专家建议适时优化 )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我国煤电低碳化已取得初步成就,本次行动方案减排幅度较大,加速煤电机组进一步低碳改造。1)煤电改建有望带动配套辅机设备更新。2)碳排放监测有望加速完善。3)煤电机组锅炉主机改造为降碳核心。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 点评: 投资建议: 我国煤电低碳化已取得初步成就,本次行动方案减排幅度较大,加速煤电机组进一步低碳改造。1)煤电改建有望带动配套辅机设备更新。2)碳排放监测有望加速完善。3)煤电机组锅炉主机改造为降碳核心。 煤电低碳化已取得初步成效,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持续减少,全国碳市场煤电机组碳排放基准值逐年下降。1)供电煤耗方面,“十三五”至“十四五”,我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持续减少。截至2022年,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下降 0.3%。2)碳排放强度方面,以300MW等级以上常规燃煤机组为例,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基准值(征求意见稿)相较2019年碳排放基准值下降11%。 设定定量减排目标,至2027年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减少50%,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改造项目。 1)方案提出,至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已建成项目要求相较2023年同类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至2027年,建成投产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度电碳排放应较2023年降低 50%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2)资金支持方面,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予以支持。同时,探索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共担的价格机制。 低碳化改建路径包括耦合生物质发电、掺烧绿氨以及末端设置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1)耦合生物质发电:改造建设后煤电机组应具备掺烧10%以上生物质燃料能力,生物质资源包括农林废弃物等。2)绿氨掺烧: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富余电力,通过电解水制绿氢并合成绿氨,实施燃煤机组掺烧绿氨发电,改造建设后煤电机组应具备掺烧 10%以上绿氨能力。3)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采用化学法、吸附法、膜法等技术,实现二氧化碳再生并提纯压缩。末端推广应用二氧化碳高效驱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化工利用技术。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经济增速换档周期里,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性难免会有所放大。不过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泥沙俱下的市场行情对于企业而言又何尝不是一场“大考”,而那些经受住了市场考验的公司显然更值得投资者长期跟踪、重点关注。 近期,受到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诸多因素交织影响,港股大盘震荡寻底,市场走势整体偏于疲软。在此背景下,不少基本面出众的行业龙头公司亦难以走出独立行情。就拿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中国旭阳集团(01907)来说,受累大盘走势,以及焦炭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双弱格局,今年来旭阳集团的股价以横盘震荡为主。 尽管股价走势平淡,但耐人寻味的是旭阳集团却一直在逆势回购自家公司的股份。智通财经APP注意到,自年初旭阳集团公告将继续回购股份以来,旭阳集团在过去7个多月时间里已累计斥资1.53亿港元回购了5096.9万股。 尤其是7月以来,旭阳集团明显提高了回购股票的频率,同时还加大了回购力度。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收盘,本月11个交易日里旭阳集团每天至少斥资百万港元回购股份,该月至今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已达到了3710.1万股,回购金额超过1.11亿港元。 而若将时间线拉长,旭阳集团在2023年里累计回购股份数目为1259.1万股,2022年旭阳集团回购股份数目为1587.4万股,两年间旭阳集团共回购股份超2800万股。 对照上述几组数据,可以看到今年旭阳集团在回购事宜上可谓“火力全开”,仅7个多月时间里回购股票的数目已经远超前两年之和。 就在旭阳集团开足马力回购股份的同时,公司的重要股东们也正以坚定态度密集增持公司股份。据统计,今年来旭阳集团控股股东Texson Limited(由杨雪岗先生全资拥有)共增持了643.8万股。 弱市环境里,旭阳集团大手笔回购股份,同时公司控股股东源源不断增持股份,其底层逻辑自然在于旭阳集团高层不认可当前公司的股价及估值,且一致看好集团的长期发展前景。而就影响来看,公司回购、股东增持潮汹涌,既可以稳定股价,也可以向长期持有者传递信心,这亦不失为是旭阳集团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投资者负责的一种表现。 或许正是“借鉴”了旭阳集团以及公司重要股东们的动向,今年来南向资金也在逢低积极加仓旭阳集团。公开数据显示,旭阳集团的港股通持股比例从年初的7.07%升至了当前的7.73%,增幅达到了0.66%,这表明内地“聪明资金”也在加大力度做多旭阳集团。 最后,回看基本面,智通财经APP认为下半年焦炭的需求料将会整体延续二季度的恢复态势,并带动价格中枢上移,身处其间旭阳集团主业有望稳健发展。同时,通过扩充产能、培育新业务等举措,旭阳集团在平滑业绩波动、打造新的增长极等方面也预计会取得新的进展,后续随着公司基本面持续兑现增长预期,旭阳集团的股价运行中枢也势必会跟随基本面而进一步上探。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