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30个
据彭博消息,加拿大政府批准了嘉能可公司以69亿美元收购泰克资源公司(TECK.US)炼焦煤业务的交易,附带了几项严格的条件,以保护当地的就业和环境。 周四晚些时候,加拿大工业部长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批准了嘉能可收购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Elk Valley Resources的交易,此前有消息人士透露,消息即将公布。 根据去年秋天首次宣布的交易,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将收购泰克煤炭业务77%的股份,而持有泰克煤矿少数股权的钢铁生产商新日铁(Nippon)和浦项制铁(Posco)将持有剩余股份。 Champagn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政府还获得了泰克的承诺,将大量收益再投资于其铜增长投资组合,使该公司在关键矿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还提高了未来任何涉及加拿大大型矿业公司从事重要矿产业务的外国交易的审批门槛。展望未来,只有在“最特殊的情况下”,此类收购才会符合加拿大的利益。 Champagne表示:"今天的决定将使泰克资本充足,能够更好地实现其在关键矿产领域成为加拿大主要矿业公司的雄心。" 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泰克拒绝了嘉能可主动提出的230亿美元收购要约,两家公司陷入了激烈的公开争斗。嘉能可提议成立两家以金属和煤炭为重点的新公司。嘉能可的报价虽然没有成功,但足以打乱泰克早些时候剥离煤炭业务的计划。 对泰克而言,经过多年对各种选择的研究,最终达成的交易结束了该公司为旗下生产炼钢用煤的煤矿寻找解决方案的努力,同时获得了为其金属业务提供资金所需的现金。 Champagne表示,嘉能可做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在温哥华建立并维持Elk Valley Resources的总部,在卡尔加里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斯帕伍德维持区域办事处,确保其大多数董事是加拿大人,至少66%的高管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加拿大人——至少在未来10年内。 Champagne指出,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它必须在泰克资源公司保持“显著的就业水平”。他说,嘉能可还做出了具有约束力的环境承诺,包括承担到2050年的管理责任——即使它出售或处置了该资产——并在五年内额外投资3.5亿加元(2.57亿美元)用于修复和关闭活动。最后,嘉能可同意维持泰克对土著人民的“主要承诺”,包括履行对社区的现有承诺,并促进他们参与商业利益,包括就业和采购机会。 Champagne表示,加拿大欢迎外国投资,并承认其对采矿业的重要性,但他警告称:“当政府认为一项交易将损害加拿大的经济利益或环境时,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在解释他决定提高未来涉及加拿大重要大型矿业公司的收购的审批标准时,他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导致这笔交易的环境”的推动。他说:“加拿大人不能忽视,我们正处于一个地缘政治竞争的世界,关键矿产是先进工业和国防政策的核心。” 自从15年前的一波收购浪潮导致包括镍矿商Inco Ltd.和铝生产商加拿大铝业公司(Alcan Inc.)在内的一些加拿大大型矿业公司出局以来,外国公司的大型矿业收购在加拿大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2010年,当必和必拓集团(BHP.US)提议收购萨斯喀彻温省的Potash Corp.时,时任加拿大总理Stephen Harper的政府阻止了这笔交易,理由是它不会给加拿大带来“净利益”。 泰克资源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煤矿受到了严格的审查,污染渗入了与美国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共享的流域,成为与美国关系的痛点——以至于美国总统拜登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去年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承诺“减少和减轻”该地区水污染的影响。
不知不觉间,A股2024年上半年已悄然过去,回顾上半年行情,部分热点板块表现活跃。从数据上看,两市总成交额合计达100.17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111.1万亿元)减少10.93万亿,同比下降9.83%。 市场整体规模方面,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市值规模85.00万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上市公司市值规模(86.80万亿元)减少近1.80万亿元。 从指数表现来看,2024年上半年,上证指数收于2967.40点,上半年下跌0.25%,最低2635.09点,最高3174.27点;深证成指收于8848.70点,下跌7.10%,最低7683.63点,最高9805.92点;创业板指收于1683.43点,下跌10.99%,最低1482.99点,最高1926.40点。 回望今年上半年,虽然各路概念依旧层出不穷,合成生物、商业航天、通感一体化等等来了又去,但是真正能够实现趋势性上涨的唯有红利,市场运行不尽如人意,防御属性的红利股魅力四射,与其相关的银行、电力、高速公路、煤炭等多个细分板块上半年取得显著超额收益。同时,低空经济概念作为上半年最强题材,以18.42%的涨幅傲视全市场,并带出了万丰奥威、中信海直、建新股份等一批大牛股。此外,PCB、AI手机、AIPC等消费电子概念股也在上半年末尾掀起上涨热潮,成为投资者无法忽视的热点。 2024年上半年这十大风口,属于你的有几个? NO.1 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毫无疑问是今年上半年最为火爆的主题概念。自全国两会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各省市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抢抓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期,快速推动相关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加速低空经济产业落地。据《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数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将达6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7.6%。 回顾市场表现,低空经济概念在上半年市场环境较弱的背景下,展现出极强的赚钱效应。首先在2月到3月走出了一轮全面性的主升行情,后经历了一段时间回调修正,再度于4月中旬迎来了二波炒作。其中万丰奥威上半年最高涨幅逾4倍,莱斯信息、中信海直、金盾股份等人气个股同样一度涨超200%。 此外,随着近3个月各地的低空经济招投标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政策往订单传导的预期正不断强化。下半年低空经济有望从此前的概念性炒作,转向订单落地的基本面上涨。后续仍可在整机及零部件、规划设计、管理系统、运营等低空经济的主要环节中,留意产业趋势落地节奏明显超预期的方向。 NO.2 银行 若仅从单日涨幅的角度来统计,银行板块较易被市场所忽视,但事实上银行股是上半年板块效应最好的方向之一,整体涨幅近20%。究其缘由,2024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风险偏好走低,资金寻求确定性更强的收益。银行股较高的股息率以及极低的估值成为资金的优选,叠加市场防御需求上升,助推了整个银行板块的市场表现。 而从盈利端而言,地产政策优化,一揽子化债推进,利好银行利润表修复,行业风险预期改善,有助于对估值形成支撑。此外,据兴业证券数据统计,银行板块正是当前被动基金持仓占比最高的板块之一,成为显著受益于被动基金扩容的方向。从个股上来看,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涨幅靠前,半年涨幅超30%,而万亿巨头农业银行的涨幅同样超25%,而工商银行也刚刚创下了年内新高,A股+H股的总市值也超越贵州茅台。 展望银行板块下半年表现,资产荒背景下银行作为类固收资产的配置价值依然存在,当前高股息大中型银行的配置价值依然突出,同时关注稳增长和地产政策发力效果对区域行和股份行的催化。 NO.3 电力 电力板块同样也在上半年的表现不俗。在指数环境整体偏于弱势的背景下,走出了独立的趋势性行情。并且领涨的个股大多是大市值权重,其中标杆性个股长江电力涨幅超20%,目前总市值逾7000亿,而中国广核、国电电力、国投电力、中国核电等这些千亿市值的个股同样于今年上半年涨超30%。 而电力板块之所以能够展现超额收益。一方面,受益于煤价下跌和电价的改善提升了火电企业的盈利能力,1H24火电业绩延续改善趋势。同时,电改政策的推进,如容量电价的落地和煤电联动,增强了火电企业的业绩稳定性,提升了市场对火电板块的信心。此外,相关核心企业充沛的现金流和高分红能力也提供了防御性,吸引中长期配置性资金的抱团。 总体而言,在业绩改善、政策支持和龙头高股息所带来的防御特性的共振作用下,电力板块趋势性行情有望延续至下半年。 NO.4 中特估 在行情偏冷的上半年,兼具“行业龙头+大市值+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的中特估板块成为市场资金最为热衷的避风港: 中国海油上半年上涨57.37%,刷新历史新高; 中国银行上半年上涨15.79%,刷新历史新高; 中国移动上半年上涨10.49%,刷新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中远海控、中国广核、中国石油、中国核电、中国神华上半年涨幅均超过40%。 从政策方面看,在今年的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机构研报指出,2023年多家央企分红率已有明显提升,后续在政策约束下,预计上市央地国企市值管理举措有望陆续出台,增加央地国企市值管理动力,推动估值加快修复。 展望下半年,包括西部证券、方正证券等多家券商表示,一种“新哑铃”组合有望在后市持续跑赢,即一端是“中特估”,另一端是 “科特估”。此外,也不排除央国企或开展新一轮并购赋能相关领域有自主可控的关键性技术,因此优势产业、自主可控、未来产业等方向同样值得关注。 NO.5 Sora概念 今年2月Sora概念横空出世,所谓Sora是一个由OpenAl开发的文本控制视频生成模型,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文本指令生成长达60秒的高清流畅视频。分析人士表示,Sora模型的推出将推动传媒行业,特别是短视频领域的内容创作变革,可能带来短视频产能的迅速增长。同时,它也有望赋能其他领域,如影视/动画、营销教育、游戏等,通过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创新内容形式和增强用户体验,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Sora对算力需求的增加将带动上游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增长,为相关硬件和软件公司带来投资机会。 从市场角度来看,Sora概念的出现一度引领AI软件应用方向于2月~3月间走出一波主升行情。其中维海德一度走出了20CM 7连板,安诺其与因赛集团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股价上涨了3倍。不过自3月底,相关概念股便一路震荡走低。直到近期才由于受到OpenAI将暂停中国的API端口的消息刺激,迎来一定程度的反弹。不过随着即将进入七月后,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会密集披露,后续可重点留意AI应用领域哪一细分率先迎来业绩兑现。 NO.6 煤炭 煤炭板块在今年的上半年度依旧维持着较为独立的趋势性行情。从需求端来看,能源电力需求保持弹性,新能源消纳问题和火电装机增长将拉动电煤需求。同时,经济稳增长政策有望推动国内需求回暖,国内外补库周期共振可能带来需求改善。供给端而言,煤炭行业长期资本开支不足,预计煤炭供给偏紧的形势会持续。在煤炭行业景气周期中,成本提升和央国企资产注入将凸显板块的盈利和成长确定性。 不过需注意的是煤炭股的分化较为明显,其中新集能源最为强势涨超80%,昊华能源不遑多让涨超50%,而板块市值排行前三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均涨超25%。而像安源煤业、潞安环能、山煤国际等个股则跌幅明显。这或与个股的业绩增长以及分红比例相关。因此下半年市场风格没有发生重大切换的背景下,仍应重点聚焦于那些高分红和稳定现金流的龙头性企业。 NO.7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板块作为红利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较强的防御属性,在市场下行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超额受益,其中山东高速上半年大涨35.74%领跑板块,赣粤高速、皖通高速、四川成渝、宁沪高速、粤高速A等上半年涨超20%。 从股息率方面来看,历年来,高速板块公司普遍具有较高的股息率和分红比例,福建高速近12个月股息率超8%,山东高速、四川成渝、粤高速A等个股股息率超过4%。部分公司甚至会多次调高分红比例,以皖通高速为例,2021-2023年计划分红比例为60%,2023-2025年计划分红比例原定提升至70%后再次提升至75%。 除了分红外,未来公路法律法规的改革则是板块的另一大看点。4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该文件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2024版的《管理办法》提出,“特许经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0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当前经营性高速公路最长收费期限为东部25年、中西部30年。若《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跟随《办法》上调经营期限,则公路改扩建项目收益率有望提高,整个行业的估值水平都有望提升。 NO.8 有色金属 以有色为代表的周期类资源股同样也是今年上半年绕不开的风口。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的预期演绎,以及地缘冲突导致全球避险情绪的升温,以黄金、白银、铜等有色金属板块价格出现集体飙升,以其中COMEX黄金期货最高一度突破2400美元,伦铜期货价格一度突破每吨11000美元关口。 另外从需求端来分析,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金属需求有望提升,特别是工业金属如铜、铝等,受益于新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内经济的回暖,同样推动价格上行,带动相关企业业绩反弹。此外从资金面上来看,2024年一季度有色板块是获得基建增配最多的方向,再度显示出市场对这些金属的中长期前景保持乐观。而正是在上述涨价逻辑的不断催化下,市场出现了如北方铜业、洛阳钼业、湖南黄金、紫金矿业这样的趋势大牛。 展望下半年有色板块的行情,在国际金属价格维持高位区间震荡的背景下,相关个股在经历整理后仍存在向上修复的可能。此外也可留意小金属如锑等,在工业金属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出现补涨行情。不过也需关注美联储政策变化、下游需求复苏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潜在风险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NO.9 PCB Prismark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线路板(PCB)总产值为695.17亿美元,同比降15%。随着库存去化以及下游应用需求加速成长,行业正逐步从2023年的低迷中恢复。胜宏科技证券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下游需求恢复好于去年,已经开始挑订单去做了。 然而PCB行业复苏以结构性机会为主,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兴森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提到,普通多层板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状况难有实质性缓解。从市场表现上来看,上半年以来鹏鼎控股、胜宏科技、生益电子、沪电股份等涨超60%,但整个PCB板块中仍有近80%的个股年涨幅为负。 有分析师表示,市场需求相对硬挺的品类包括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5G等领域的高端PCB产品。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用的PCB层数、特殊工艺等要求均比较复杂,行业壁垒高筑,全球仅少数头部数通板厂商能够承接相关订单,而这也将对投资者的基本面判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NO.10 AI手机&AI PC AI的浪潮还在继续,英伟达市值突破三万亿美元,但A股的各路AI概念股早已不复去年鸡犬升天的盛况,市场对于AI的炒作趋于理性,除了部分直接参与到英伟达供应链的算力硬件外,最受资金追捧的便是以AI手机与AI PC为代表的端侧AI概念。 先是在5月的微软Build开发者前瞻大会上,微软推出名为Copilot+PC的新款人工智能电脑,紧接着苹果于6月的WWDC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展示了AI手机的全新形态。西部证券指出,随着端侧AI从核心层到应用层技术的日趋成熟,消费电子终端进入了产品迭代的重要窗口期。各终端品牌厂商融入“AI血液”,创新不断,有望引起终端用户的新一轮“换机潮”。 随着AI端侧产品和应用的技术迭代,市场预期将有更多AI爆款产品出现。从5月底开始,一批AI手机与AI PC概念股狂飙,并带动整个消费电子板块共振上涨,其中英力股份9个交易日大涨超160%,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等大市值权重个股6月涨幅均超过20%。
6月13日,SMM于印尼雅加达召开 2024 印尼矿业大会一一暨关键金属会议 圆满落幕! 本次大会分为 镍钴新能源论坛 、 铝产业论坛 、 锡产业论坛 、 煤炭论坛 , 大会邀请了来自印尼、菲律宾等多个国家近20位政府官员,并在全球邀请近100位发言嘉宾,20+展商和700+参会嘉宾分享了满满干货。从矿端到终端,从国际化视角,放眼多元化产业。 在大会嘉宾发言环节,于 镍钴新能源论坛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特别官员(ESDM)Prof. Irwandy Arif表示,由于气候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国家开始加大能源转型,激发了对关键矿产能源转型的蓬勃需求。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矿产和煤炭生产副协调官员Azaria Indra Wardhana, S.T., M.Si.表示,煤炭产量预计在2030年达到7.29亿吨,此后由于出口需求下降将逐渐减少。由于电力需求的增加和工业部门,包括煤炭下游产业需求的增加,国内需求有所增长。 麦格理银行总经理Jim Lennon表示,不锈钢是镍使用的主要领域,电池现在是第二大使用领域。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世界供应和需求中占重要地位。 镍研究所高级公共政策经理Dr. Mark Mistry表示,镍与其他金属不同;镍生产的碳足迹变化最大;建模镍生产的碳足迹时要考虑许多参数。 国际铜、镍、铅和锌研究小组秘书长Paul White表示,根据国际镍研究小组(INSG)2024年4月会议进行的讨论,镍市场整体呈现出平衡状态。 菲律宾驻印尼大使馆贸工部商务参赞和经济官员Jeremiah C. Reyes表示,从勘探到矿山开发,再到生产/提取,直至矿山的废弃和遗弃,矿业公司在开采活动、环境管理、矿山安全、社区福祉和矿区的修复、再生和植树方面都必须承担责任。 Resource Connect Asia Pty Ltd总经理Gloria Zhang表示,全球能源组合是一个动态且不断演变的格局。尽管火力煤、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仍在供应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我们的社会正在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过渡。此外,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准备在未来为我们的交通、家庭和社区提供动力。 S&P Global团队负责人Jenson Ong表示,预计亚洲锂价将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维持在每吨10万元人民币左右。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NEV)销售以及正极材料和电池制造商增加生产计划可能会支撑价格。 SMM行业研究总监王聪表示,全球电芯及其材料产能利用率2021年达到高位,后在需求推动下产能的快速扩张,开工率下降;2023年需求下行开工率降至低谷。据SMM分析,在2021年,电池单元及其材料的全球产能利用率达到高点。然而,由于需求驱动下的产能快速扩张,运营率有所下降。 SMM高级副总裁胡健表示,由于钢和铝的总产量巨大,它们的总碳排放量也很高。尤其是铝,每吨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钢。因此,在有色金属行业中,铝被作为低碳铝产品引入,成为碳减排的关键。就单个碳排放量而言,镍明显高于其他金属,因此镍是未来碳减排的重要项目。 于 铝产业论坛 ,SMM伦敦办伦敦办事处负责人王彦臣表示,铝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原材料。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对铝的需求。随着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的安装,电网升级也需要更多的投资。 国际铝业协会铝土矿和氧化铝可持续发展项目经理Carl Firman表示,到1960年代,目前每年生产1.7亿吨的铝土矿残渣,从2000-3000万吨/年到2000年生产60Mt。铝土矿残渣的累积库存约为4-5Gt(到2040年为8Gt)。 PT Indonesia Asahan Aluminium(Persero)集团供应链管理与商业主管Gusti Fauzi M. Gafli表示,印尼氧化铝产量的70%将出口到中国和美国,而30%将被吸收到国内市场。 沈阳铝镁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氧化铝专家Yuguo Chen表示,我国铝土矿开采年产量超过7000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4。国内铝土矿资源不足,难以满足现有产能需求,进口铝土矿占比逐年增加。 IBAAS-国际铝土矿氧化铝和铝协会会长Dr. Ashok Nandi表示,预计到2030年,印度的铝土矿产量约5500万吨/年,主要来自奥里萨邦的矿床。然而,一些高品位的铝土矿可能会继续进口。 于 锡产业论坛 ,云南锡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Tracy XIE表示,芯片封装及线路板制作需使用锡焊球进行粘连,AI芯片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望带动锡焊球需求增长点。 ECOWis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Limited执行董事兼联合首席执行官Luna Xie表示,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与早期相比,澳大利亚的锡矿开采相对并不多。数家矿山的关闭和易开采矿藏的枯竭导致产量下降。如今,澳大利亚的锡矿开采主要由几家规模性的采矿公司进行。 澳大利亚85%以上的锡资源位于塔斯马尼亚州的雷尼森贝尔矿场,这是一个主要的碳酸盐交代型矿体。 于 煤炭论坛 ,PT Pamapersada Nusantara(PAMA)业务发展部推广和政府关系主管Ardhi Ishak表示,去年印度尼西亚出口了大约5.18亿吨煤炭,比2022年增加了5300万吨。印度尼西亚的煤炭出口主要目的地是中国(42%)、印度(21%)和东南亚(20%)。 PT Kideco Jaya Agung市场研究高级经理Isman A Atmadibrata表示,东南亚煤电装机容量预计将保持稳定。新建煤电厂的建设进度落后于计划,一些项目遇到资金困难。该地区的大多数国家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很可能会推迟。印度尼西亚是主要的煤炭供应来源。 另外,在大会圆桌访谈环节,多位嘉宾围绕不同的话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话题有全球关键矿产价值链中的ESG建设、适合印尼电池制造的原材料供应、不同视角下的全球铝市场、新格局下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东盟煤炭市场发展前景等。 开幕式 镍钴新能源论坛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基于火法冶炼的镍工业碳排放计算 发言嘉宾:SMM 高级副总裁 胡健 在有色金属中 铝的碳排放量最高 而镍的单位排放量最高 由于钢和铝的总产量巨大,它们的总碳排放量也很高。尤其是铝,每吨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钢。因此,在有色金属行业中,铝被作为低碳铝产品引入,成为碳减排的关键。 就单个碳排放量而言,镍明显高于其他金属,因此镍是未来碳减排的重要项目。 NPI在I类和II类镍中碳排放量最高 矿石品位、矿山类型和加工路线会影响镍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加工路线对镍的排放强度有最显著的影响。 不锈钢是镍工业的一个重要下游产品,其原材料主要是二级镍 (NPI, FeNi)。其冶炼方法是火法冶金,这种方法消耗大量能量和还原剂,因此其排放强度最高。 》电力结构转型将推动镍铁单位碳排放量递减 未来全球回收镍供应充足 发言主题:NCM阴极消耗减速与原材料供应充裕扩张矛盾分析 发言嘉宾:SMM 行业研究总监 王聪 由于成本和性能方面的差异 LFP电池在动力部分的使用比例预计将继续上升 据SMM分析,自2021年开始,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电池单元成本持续增加。 但电池单元的成本已经下降了50%以上。以NMC532三元方形电池为例,其成本已从2022年初的1.1元/瓦时下降到今年的0.5元/瓦时。 汽车制造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困难,但他们仍然愿意选择成本更低的电池单元。 全球电芯及其材料产能利用率2021年达到高位 2023年需求下行开工率降至低谷 全球电芯及其材料产能利用率2021年达到高位,后在需求推动下产能的快速扩张,开工率下降;2023年需求下行开工率降至低谷。 据SMM分析,在2021年,电池单元及其材料的全球产能利用率达到高点。然而,由于需求驱动下的产能快速扩张,运营率有所下降。 在2023年,尽管增加了足够的产能,但需求下降,导致运营率降至低点。 未来,预计开工率将保持略微上升的趋势。 》全球锂电新能源市场分析 行业“内卷”带来上游各材料使用比例变化 发言主题:印尼镍价制定 发言嘉宾:雅加达期货交易所 (JFX) 总裁/董事 Paulus Lumingtang JFX简介 JFX的优势 ►市场效率 透明信息供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使用; 轻松获取市场数据。 注意:大部分的锡出口通过JFX进行交易。 ►锡价参考 KLTM作为价格参考。 发言主题:日本新能源汽车在印尼市场的发展分析 发言嘉宾: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高级总监 Hirofumi Yaginuma 约30%的日本投资集中在“汽车和运输设备”领域 2023年全年,日本的汽车和其他运输设备在投资(按行业分类)方面排名第一。这一类别的投资数量也占总数的很大份额。 日本产品进口:主要是工业零件和原材料 日本进口的大多数商品是用于制造汽车、电子产品等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正在上升 丰田和铃木位居2023年混合动力汽车销售车型前十。 目前的情况是,在完全从汽油车转向电动车方面存在许多诸如价格等的挑战,而混合动力车(汽油车与电动车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用。 发言主题:华友钴业在印尼的投资 发言嘉宾:华友钴业 副总裁 Dahui Zhang Huayue HPAL 项目 - 地点:莫罗瓦利工业园区 - 股东:华友57%,洛阳钼业30%,镍业10%,其他3%。 - 产能:4条生产线,60,000吨镍金属,6,000-7,000吨钴。 - 产品:MHP(混合氢氧化物沉淀)。 - 开始建设时间:2020年3月。 - 达到设计产能时间:2022年4月。 - 尾矿处理:干堆。 ESG绩效 华友执行并落实高标准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政策。 华友的产品被世界知名公司使用。华友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完全满足世界知名公司对负责任供应价值链的审计要求。 KNI项目是华友(大股东)、淡水河谷和福特三方合资的项目。KNI的ESG标准得到了福特和淡水河谷的高度认可。 华越和华斐是最低碳排放镍生产商,每生产一吨镍的碳排放量约为8吨。 发言主题:电池金属定价和化学的演变-回顾与展望 发言嘉宾:S&P Global 团队负责人 Jenson Ong 中国在其他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保持了强劲的电动汽车市场增 长 由于春节假期的影响,中国2月份乘用车电动汽车销量环比下降了42.1%。 拜登政府设定了一个高电池电动汽车(BEV)渗透率目标,但这个目标仍然低于2023年4月最初提出的目标。 二季度锂价趋势取决于需求的恢复 预计亚洲锂价将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维持在每吨10万元人民币左右。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NEV)销售以及正极材料和电池制造商增加生产计划可能会支撑价格。 发言主题:欧盟法规及其对上游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的影响 发言嘉宾:Minviro Limited Australian Country 董事 Phoebe Whattoff 生命周期评估 ►什么是生命周期评估? 生命周期评估(LCA)是一种科学方法,用于量化和理解产品或过程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从原材料提取到处置。 ►符合ISO标准 我们采用符合ISO 14040、14044和ISO 14067标准的LCA方法,量身定制用于原材料、化学品和电池行业。 ►16+种影响类别 除了衡量二氧化碳排放,我们还量化如水资源稀缺、资源利用等因素。 欧盟电池通行证 对电动汽车、工业应用(容量超过2千瓦时)和轻型交通工具中使用的所有电池,使用生命周期评估(LCA)进行碳足迹声明将是强制性的。 发言主题:RESOURCE CONNECT ASIA-投资澳交所资源股 发言嘉宾:Resource Connect Asia Pty Ltd 总经理 Gloria Zhang 能源转型-一场工业革命 全球范围的革命 全球能源组合是一个动态且不断演变的格局。尽管火力煤、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仍在供应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我们的社会正在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过渡。此外,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准备在未来为我们的交通、家庭和社区提供动力。 电池金属“改变生活的财富” 分析师Howard Klein描述电池金属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长期投资主题之一。” 他指出,与特斯拉几年前的情况类似,那些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以及特定公司的零售投资者,有机会积累改变生活的财富。 发言主题:中国与印尼镍产业共建与发展 发言嘉宾:青山控股集团 副总裁 Xu Xue 青山工业集团在印尼的建设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镍矿储量。 2019年,青山工业响应印尼政府鼓励发展国内冶炼行业的政策,开始在印度尼西亚投资镍矿业。 支持本地中小型企业 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周边村庄和城镇的增长,振兴了商业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相同条件(质量、价格)下,优先考虑本地采购,并逐步扩大本地供应的比例。 已有81个个人或企业与IMIP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周边村庄建立供应商组织,并在村庄办事处工作,向IMIP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 有110家当地中小企业与进入园区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提供生产和服务。 有372家当地中小企业与园区企业的外包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向外包单位提供外包产品和服务。 发言主题:印尼镍业发展研究及菲律宾镍业发展规划 发言嘉宾:菲律宾驻印尼大使馆贸工部 商务参赞和经济官员 Jeremiah C. Reyes 价值主张-提议的莱特生态工业区可能是矿产加工中心 设想成为菲律宾第一个生态工业区,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原则。LEIZ的建立最初被视为解决菲律宾铜价值链中的关键差距,这一差距阻碍了从矿业到下游制造业的完全整合,但同时也考虑了它对东米沙尔地区发展的影响。 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 从勘探到矿山开发,再到生产/提取,直至矿山的废弃和遗弃,矿业公司在开采活动、环境管理、矿山安全、社区福祉和矿区的修复、再生和植树方面都必须承担责任。 要求: • 在矿业协议期间开展环境保护和改善计划(EPEP)。 • 探矿项目需要经批准的环境工作计划。 • 生产/开采阶段的项目需要获得批准的环境合规证书(ECC)才能开始商业运营。 负责任的采矿被理解为在运营中考虑环境保护、矿区社区的社会发展以及技术和经济的效率,包括良好的治理。 发言主题:全球镍市场展望 发言嘉宾:国际铜、镍、铅和锌研究小组 秘书长 Paul White 世界镍市场平衡 根据国际镍研究小组(INSG)2024年4月会议进行的讨论,镍市场整体呈现出平衡状态。 2020年,市场出现了盈余,主要是因为使用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 2021年,使用量恢复,导致了赤字。 2022年,使用量受经济放缓影响,生产强劲,以印尼NPI和中国镍硫酸盐为基础。 2023年,市场继续出现盈余,加入了中国镍阴极、NPI和硫酸镍。 2024年,预计市场将继续出现盈余,但比上一年放缓。 发言主题:新能源产业引领下红土镍矿高效、清洁提取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言嘉宾:东能卓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官 Bin Li 新能源发展概况 据SMM数据显示,新能源产业中镍需求增长率相对维持较高水平,预计至2035年,全球新能源行业中镍需求量将达到169万吨。 富氧侧吹熔炼红土镍矿生产低冰镍-工艺流程 红土镍矿经过干燥,干燥至含水20%~26%,干燥后的物料经配料送焙烧窑焙烧,焙烧物料经熔炼产出低冰镍。 富氧侧吹熔炼红土镍矿-工艺优势 ►流程短 仅包含干燥、焙烧、熔炼三个工艺过程。 ►原料适应性强 可以处理不同品位红土镍矿,矿石含镍约1.5%时,产品低冰镍含镍可高达28-30%,处理低品位红土镍矿仍可获得高品质低冰镍产品,含镍1%的红土镍矿,产品低冰镍含镍仍可达18-20%。 ►能耗低 以煤作为燃料和还原剂,采用了高浓度富氧强化熔炼,同时,系统充分利用了熔炼高温烟气余热,吨镍煤耗约12-15吨,电耗10000kWh。 ►过程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整个冶炼过程采用DCS集中控制,配料系统、配气系统、循环水系统等均通过远程控制。 ►投资省、建设周期短 单条产线年产镍金属规模可达1.2-1.5万吨,投资约0.8-1亿美元,建设周期为12-15个月。 发言主题:揭秘-中国工业、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 发言嘉宾:弘则研究 国际业务研究主管 Juno Yao 中国经济的驱动因素:制造业、出口和人口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增长。 1979年-2000年:有机国内增长 2001年-2015年:出口驱动增长 2016年-2021年:信贷扩张 2022年以后:高质量增长 全球制造业供应过剩 抑制利润率 全球制造业的利用率普遍在下降,与疫情前相比有所减少。与此同时,需求增长因全球央行进一步行动而存在不确定性。产能过剩意味着全球生产商的利润率受到抑制。 发言主题:SMM在全球镍价中的作用 发言嘉宾:SMM 高级副总裁 卢嘉龙 SMM定价方法论-报价流程 ►数据收集: 收集并标准化基于等级、交易量、付款方式等的数据。 排除具有高度偏差的可疑或异常信息。 ►权重调整 根据对价格的影响公司被赋予初始权重。 通过每日回归数据调整权重: 价格偏差较大的公司的权重将被减少,单一公司的最大权重为25%。 ►计算方法 加权平均数:(企业1*权重1)+(企业2*权重2)+(企业3*权重3)+(企业4*权重4)+(企业5*权重5) ►价格发布 A/B测试价格检查和校对。 价格在网上发布,由经理检查,每个工作日上午10:50-12:00发布。 》SMM在全球镍价中的作用 发言主题:镍产业的碳足迹与可持续镍价值链的发展 发言嘉宾:镍研究所 高级公共政策经理 Dr. Mark Mistry 测量碳足迹是重要的 碳足迹测量有助于确定不同部门对碳排放的贡献。 金属: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 有色金属:<0.8%; 重要的是要识别“热点”,制定减少碳足迹的行动。 金属的碳足迹 镍与其他金属不同;镍生产的碳足迹变化最大;建模镍生产的碳足迹时要考虑许多参数。 发言主题:印尼在全球镍市场主导地位的崛起:利用有竞争力的生产成本和资源优势 发言嘉宾:麦格理银行 总经理 Jim Lennon 不锈钢是镍使用的主要领域,电池现在是第二大使用领域。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世界供应和需求中占重要地位。 去年印尼总产量(包括成品和中间产品)达到1900万吨,相当于全球产量的55%。 从2020年到2024年,印尼将新增160万吨镍供应,而世界其他地区的产量预计将减少40万吨。 发言主题:2023年钴市场情况 发言嘉宾:钴研究所 资讯主管 Marina Demidova 展望:钴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趋势 市场压力将持续; 大宗市场供过于求压低价格; 钴仍在能源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 强劲的需求增长将强于供应; 地缘政治将继续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发言主题:印尼本地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生产商如何在全球供应链中致力于实现可持续的绿色镍产品 发言嘉宾:PT Ceria Nugraha Indotama 公司秘书 Imelda Kiagoes 投资亮点 Ceria是一家100%国内拥有的垂直整合镍业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矿山之一,并且拥有有力的增长项目管道。 1.被归类为国家战略项目和国家重要物资的全国产镍企业,并且符合《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符合获得电动汽车成本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的条件)。 2.全球第十大镍矿,印度尼西亚排名第五,竞争力强,成本曲线处于第二分位数。 3.垂直整合包括RKEF、HPAL和PCAM操作,战略地位于靠近主要基础设施的地点,长期拥有安全的矿石供应,可维持超过20年。 4.强大的有机增长管道,由一家声誉卓著的技术合作伙伴支持,实现了显著的盈利增长和盈利能力,建立在扎实的财务表现基础上。 5.公司高度依赖长期的电动汽车和电池材料主题,关键业务将于2024年及以后开始运营,与全球镍市场供应赤字的出现保持一致。 6.公司坚定地致力于健康、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确保100%的能源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证书)。 7.具有超过25年采矿和加工运营经验的经验丰富和专注的管理团队。 镍加工设施项目 旋转窑电炉: Ceria正在分阶段建设一个用于生产每年252,700吨22%镍的镍铁的炼钢厂,采用RKEF技术(软玉矿石供应)和4x72MVA矩形炉。这种炉技术具有能耗低和运行寿命长的特点。 高压酸浸法: Ceria的矿山含有丰富的镍和钴,并正在建设HPAL工厂,包括2个阶段,共有6个高压釜,生产年产能为293,200吨的MHP,相当于每年110,900吨镍金属和11,300吨钴金属。 发言主题:关键矿产的战略意义与印尼政府的后续发展 发言嘉宾: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 部长特别官员(ESDM) Prof. Irwandy Arif 现状 由于气候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国家开始加大能源转型,激发了对关键矿产能源转型的蓬勃需求。 矿产治理的优先事项 ►国内增值矿产下游产业将优化印尼矿产储备的附加值。 ►在矿产治理中提高矿产储量安全保障政策必须考虑印尼矿产储量的寿命。 ►增加对国家收入和投资的贡献:矿产下游政策有可能通过增加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税收或出口关税来增加对国家收入的贡献。 铜加工和精炼厂建设加速 到2024年,铜阴极生产将增加87.5万吨每年,这是由于新工厂建设而增加的。因此,矿山铜产量和提取工厂吸收铜量将实现平衡。 发言主题:印尼关键矿产开采配额和分配政策 发言嘉宾:印尼海洋事务和投资协调部 投资与矿业协调官员 Tubagus Nugraha 治理 ►供需平衡: a. 通过联合委员会进行跨部协调; b. 资源和储备清单; c. 矿产生产量的确定。 ►特许权使用费预算分配优先顺序: a. 资源和储备的增强; b. 加工和精炼技术的改进。 ►政府对下游产业的支持: a. 提供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措施; b. 政策便利,如:许可证、优惠能源价格激励和提供特殊电价。 发言主题:建立战略联盟 促进矿石长期安全和价值链合作 发言嘉宾:印度尼西亚镍业协会 主席 Alexander Barus 关键矿产:主要因素 •对关键技术的重要性; •供应相对短缺 – 容易供应中断; •没有或仅有有限的替代品; •价格体系低效; •开采成本随时间增加。 发言主题:探索关键矿产在加速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以及增加供应以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需求 发言嘉宾:关键矿产协会 创始人 Daniel Ranz 矿物生产和加工 能源转型中技术的关键矿物需求 发言主题:印尼煤炭资源及其后续开发方法 发言嘉宾: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 矿产和煤炭生产副协调官员 Azaria Indra Wardhana, S.T., M.Si. 煤炭预测:生产、出口与国内消费(现状) 煤炭产量预计在2030年达到7.29亿吨,此后由于出口需求下降将逐渐减少。 由于电力需求的增加和工业部门,包括煤炭下游产业需求的增加,国内需求有所增长。 到2060年,煤炭产量预计将达到7.20亿吨。 发言主题:解决土地冲突以释放印尼的可持续镍潜力并推动负责任的能源转型 发言嘉宾:印尼农业事务和空间规划部 土地和空间权益监管与分配代理主任 Slamet Dwi Martono 《与采矿相关的土地法规》 法律基础: 《1960年第5号关于基本农业条例(UUPA)》; 2023年第6号法律关于设立2022年第2号紧急政府条例关于工作创造为法律的法律; PP 18/2021 土地使用权(HPL)、土地利用权(HAT)和土地注册; 《2021年第18号农业和空间规划部长/国家土地局长条例:管理权和土地权的确定程序》。 圆桌访谈 主题:适合印尼电池制造的原材料供应 主持人: 麦格理银行 总经理 Jim Lennon 嘉宾: Minviro Limited 可持续发展科学家 Irdanto Saputra Lase 水产科技 亚太区工业解决方案销售与业务发展主管 Mr. Deepak Kachru PT Ceria Nugraha Indotama 业务发展总经理 Amando B Kaligis 主题:电池价值链整合的全球协同效应 主持人: SMM伦敦办 伦敦办事处负责人 王彦臣 嘉宾: SFA Oxford 大宗商品分析师 Dan Croft McKinsey & Company 采矿和金属专家 Nicolas Goffaux 三井住友银行(SMBC) 亚太区企业和投资银行业务金属、采矿和化工行业主管 Nick Holkas DSS+ 卓越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总监 Xin Liu 主题:发展趋势和限制-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镍中间体 主持人: SMM 高级副总裁 卢嘉龙 嘉宾: 加拿大镍业公司 企业发展副总裁 Chris Chang 诺里尔斯克镍矿 战略营销总监 Denis Sharypin 淡水河谷印度尼西亚 首席财务官 Bernardus Irmanto SMM 行业研究总监 王聪 主题:镍钴行业ESG标准与实施 主持人: Rocky Mountain研究所 东南亚能源项目助理 Andika Akbar Hermawan 嘉宾: 钴研究所 高级可持续发展经理 Tom Fairlie 镍研究所 高级公共政策经理 Dr. Mark Mistry Robertsbridge 总经理 Ben Eavis 世界资源研究所印尼分会 气候经理 Egi Suarga Hatch 博士/亚太区社区参与与社会绩效区域总监 Fiona Martin 主题:印尼金属交易所(IME)推动全球金属定价机制的发展 主持人: APNI公司 秘书长 Meidy Katrin Lengkey 嘉宾: LME 亚洲区企业销售主管 Edric Koh 印尼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集团 创始人兼董事会成员 Megain Widjaja SMM CEO 范昕 主题:全球关键矿产价值链中的ESG建设 主持人: SMM伦敦办 伦敦办事处负责人 王彦臣 嘉宾: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 能源政策研究员 Martha Maulidia 负责任矿产倡议 高级项目经理 Anna Stancher 铝管理倡议 审计总监 Cameron Jones 负责任采矿保证倡议 采购部门主管 J.J. Messner de Latour 青山控股集团 ESG董事会董事 Yumo Li 华友钴业 ESG与可持续发展全球负责人 Bryce Lee 负责任的关键矿产倡议 发起人/决策委员会主席 Lihui Sun 铝产业论坛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印尼铝土矿产业展望 发言嘉宾:SMM伦敦办 伦敦办事处负责人 王彦臣 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3100万辆 这得益于电动汽车和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 中国2023年汽车生产和销售均超过3000万辆,同比增长11.6%。中国生产和销售了95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的60%以上。2023年12月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为37.7%。与此同时,中国向全球出口了49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58%,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中国对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锌需求保持强劲,锌金属进口量从2022年的6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42万吨。橡胶市场也表现良好。 主要结论 铝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原材料。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对铝的需求。随着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的安装,电网升级也需要更多的投资。 印尼和其他亚洲国家可能会从亚洲活力的经济发展中受益。预计亚洲的铝需求将继续强劲增长。全球铝企可以通过合作建立安全的供应链,共享发展成果。 尤其是新项目,铝企需要更加关注碳排放。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启动碳交易机制,并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碳排放将变得越发重要。 》可再生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将增加铝需求 铝企需关注碳排放! 发言主题:去碳趋势以及CBAM如何应对? 发言嘉宾:SMM 副总裁 易彦婷 为解决欧盟-ETS引发的碳泄漏和产业迁移问题 欧盟启动了CBAM机制 ►2019.12~2023.05 立法阶段: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洲绿色协议》,提议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法案》经过了一系列公众咨询,并在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等多个机构进行了讨论和修订。 ►2023.10~2025.12 过渡阶段:CBAM将于2023年10月启动,过渡期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在过渡期内,企业只需履行报告义务,即每年需要提交进口产品数量和碳排放量数据,无需为此支付费用。 ►2026.01之后 实施阶段:CBAM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企业不仅需要每年报告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数据,还需要支付相应的碳排放费。 去碳趋势下 SMM发布中国低碳铝价格 价格定义:国内每吨碳排放总量小于4吨的国内地区,以及中国广东消费区附近国内现货市场的仓库提货价格。 电解铝-符合GBT 1196-2017《重熔铝锭要求》。 中国-主要产区以云南省为中心,其他地区可能包括青海、四川、广西等省份。 每吨碳排放量小于四吨-通过并获得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内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认证的产品碳足迹证书。 现货价格-低碳铝现货价格是指铸锭铸造后,以铝锭的形式运送到广东仓库消费,进行重熔。 》企业如何应对CBAM挑战 如何走低碳发展道路? 发言主题:全球绿色铝结构标准分析 发言嘉宾:ASI-铝业管理倡议 审计总监 Cameron Jones ASI实体级温室气体排放途径方法 2024年2月,ASI推出了一款适用于整个铝价值链的温室气体计算工具。 ►ASI性能标准要求使用“ASI认可的方法论”来制定与1.5摄氏度变暖情景一致的减排路径。 ►现有方法论存在的固有问题。 ►ASI开发了一个基于Excel的“ASI Entity GHG Pathways Calculation Tool”,可供任何供应链活动使用。 》ASI应对铝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实体级温室气体排放途径方法简析 发言主题:GAMI高安培铝减速锅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发言嘉宾:GAMI 铝电解事业部总裁 Zheng Liu 印尼华钦GP500kA锅 2023年4月,GP500锅线投入使用并一直运行至今,具有出色的运行安全性和生产技术指标: 电流效率:94.5%; 铝纯度:99.88%以上; 阴极压降:220mV; 母线电压降:200mV; 电流强度:500kA; GP高安培铝电解技术 研究重点:铝还原电池的关键和瓶颈技术方法: 研究还原单元中多个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开发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模型; 打造高效节能的设计和过程控制技术; 结果:为铝材减排的工程设计和工艺控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发言主题:铝土矿渣与氧化铝精炼工艺脱碳研究 发言嘉宾:国际铝业协会 铝土矿和氧化铝可持续发展项目经理 Carl Firman 更广阔的可持续发展视角 温室气体排放易于量化、理解和跟踪; 铝生产可能是排放密集型的; 可持续铝不仅仅是低碳足迹; 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在不断变化,行业必须兑现承诺。 铝土矿残渣挑战 铝土矿残渣产生: 到1960年代,目前每年生产1.7亿吨的铝土矿残渣,从2000-3000万吨/年到2000年生产60Mt。铝土矿残渣的累积库存约为4-5Gt(到2040年为8Gt)。 》国际铝业协会:推进铝降碳与可持续发展 发言主题:未来印尼铝供需机遇 发言嘉宾:PT Indonesia Asahan Aluminium(Persero)集团供应链管理与商业主管 Gusti Fauzi M. Gafli 中国投资印尼铝冶炼厂开发 印尼氧化铝产量的70%将出口到中国和美国,而30%将被吸收到国内市场。 2024–2029年印度尼西亚原铝生产(千吨) 印尼的铝产能增长幅度最大。中期产量增长超过需求增长,印尼向全球许多地方开放出口机会。 2024–2029年印尼原铝供应量和需求量(千吨) 发言主题:案例分享——绿色、低碳、智能制造 发言嘉宾:沈阳铝镁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氧化铝专家 Yuguo Chen 中国铝土矿生产 铝土矿开采年产量超过7000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4。 国内铝土矿资源不足,难以满足现有产能需求,进口铝土矿占比逐年增加。 国际标准技术设计 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许多国际元素被纳入项目。 四位国际知名氧化铝专家加入SAMI国际团队,为氧化铝项目设计做出贡献。 项目采用美国标准设计,通过国际专家评审。整合行业知名专家和设备供应商的智慧。 发言主题:印度铝土矿氧化铝产业 发言嘉宾:IBAAS-国际铝土矿氧化铝和铝协会 会长 Dr. Ashok Nandi 未来印度铝土矿预测 目前,印度的铝土矿产量有望显著增加,因为奥里萨邦将启动三个新矿山,分别是锡基马利、库特鲁马利和巴拉达。 预计到2030年,印度的铝土矿产量约5500万吨/年,主要来自奥里萨邦的矿床。然而,一些高品位的铝土矿可能会继续进口。 除了奥里萨邦外,其他地区的铝土矿产量可能不会显著增加。 不幸的是,由于政府政策的原因,安得拉邦的大型铝土矿床目前处于闲置状态。 未来印度氧化铝市场预测 目前,印度的铝土矿的装机容量仅约为1.12亿吨/年,然而,Vedanta公司通过从自家矿山(Sijimali)获取矿石,将产量增加600万吨/年。 预计2030年,印度的氧化铝产量可能增加到2400万吨/年,到时可能会赶上或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之一。此外,澳大利亚的一家Alcoa工厂(Kwinana)可能在今年关闭。 Vedanta公司可能会成为印度最大的单个位置的氧化铝生产厂。 》IBAAS:预计到2030年印度氧化铝、铝土矿年产量分别增至2400万吨、5500万吨 发言主题:全球低碳铝展望 发言嘉宾:RUSAL 国际市场情报部门负责人 Elena Shitkova 低碳原铝和再生铝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同样重要 消费者优先考虑增加产品中的回收成分,这是减少碳足迹的最快方法。 2023年和2030年按类型和碳足迹划分的铝总产量 按全CF细分的LCA 铝占电动汽车电池的>30%电池CF的含量和重要部分 使用低碳铝作为原材料将产生至少13%电池的CF降低。 圆桌访谈 主题:不同视角下的全球、印尼铝市场 主持人: SMM伦敦办 伦敦办事处负责人 王彦臣 嘉宾: Metro Mining Limited 总经理 Norman Ting 美铝 铝土矿和氧化铝市场总监 Yana Xia PT加里曼丹铝业 项目总监 Winston Ng VEDANTA LTD 市场开发总监 Ram Narayanan 锡产业论坛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锡工业-从OECD附件II风险到ESG要求的发展历程 发言嘉宾:负责任矿产倡议 运营总监 Sandra Carvalho ESG评估 验证某个设施是否负责任地管理ESG风险。证明其具备一个健全的系统。 为了在市场中具有公信力和相关性,ESG评估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由合格的第三方进行; 基于国际公认的原则和框架; 在现场进行,包括直接观察和面谈。 如果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存在许多风险 优先排序是关键 一个设施不需要同时以相同的力度应对所有风险。 可以进行优先级划分。 可以使用严重性和可能性作为标准来确定优先级。 》若环境、ESG存在许多风险 优先排序是关键 发言主题:全球锡市生态及未来发展前景 发言嘉宾:云南锡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Tracy XIE 冶炼产能利用率偏低 从冶炼产能利用率来看,中国有超过全球一半以上的锡锭冶炼产能,但是近年来开工率均不足70%,除去云锡保持较高开工率外,其余冶炼厂平均开工率不足50%。 周期性需求占比过大影响产业稳定发展 焊料消费是锡锭下游需求占比最大的部分,且过去十年由于电子产业向中国不断转移,使得中国焊料消费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市场; 焊料消费中,电子及通讯行业又占据了绝对的大比重,而此细分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度很高,导致锡的下游需求也呈现出较强周期性。 新能源+AI行业发展刺激新质需求 ►新能源汽车 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有望进一步带动锡消费增长。 ►光伏焊带 光伏装机量高速增长,2023年带来1万吨以上精锡消费。 ►芯片及电路板 芯片封装及线路板制作需使用锡焊球进行粘连,AI芯片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望带动锡焊球需求增长点。 》云锡:汽车电子化、AI芯片及人工智能有望带动锡需求增长 发言主题:印尼清洁金属倡议 发言嘉宾:印尼商品和衍生品交易所 战略发展主管 Zulfal Faradis 生产商品和加工原材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总排放量的20% 大宗商品通常占制造商碳足迹的比例很大。确定低碳材料在每个客户整体碳转型中的作用,以帮助识别潜在的需求来源。 跨行业的企业正在制定净零目标 金属和采矿行业正处于实现碳中和生产的30年转型的初期阶段。这条实现净零碳排放(即碳中和)之路将对该行业的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发言主题:印尼锡供需状况及锡锭出口分析 发言嘉宾:印尼商品和衍生品交易所 董事 NURSALAM ICDX被指定为锡交易所 贸易部长条例 第33/M-DAG/PER/5/2015号 “锡交易所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有组织的国际锡市场,是期货交易所的一部分。”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决议书 编号:08/Bappebti/KEP-PBK/08/2013 指定ICDX为锡交易所。 发言主题:印尼锡业政策展望 发言嘉宾: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局 (CoFTRA)/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局(CoFTRA)代理局长 Dr. Ir. Kasan, M.M 印尼锡产品 印尼以估计产量52,000公吨位居全球第三。预计印尼目前的锡矿储量达到63.6亿湿公吨。 政府一直在推动产品深加工,以增加其附加值。 作为印尼最大的锡生产地,邦加勿里洞已经将锡进行深加工,制成锡锭或纯锡棒,锡含量至少为99.9%。 锡在期货交易所交易的目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锡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有必要建立国家锡交易所,以参与纯锡锭在国内的分配,其目标如下: ►可持续经济 保障和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价格参考 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实现价格参考,并在印度尼西亚独立确定锡价。 发言主题:矿石分选和锡分选应用简介 发言嘉宾:赣州HPY科技有限公司 海外市场经理 Jason Tatman 锡矿石分选可行性 密度差异: 锡矿石通常与周围的废料具有显著的密度差异。这种差异使得XRT技术更容易区分含锡矿石和废石。锡矿物的较高密度使其能够有效地与较低密度的材料分离开来。 均匀性: 锡矿石通常表现出相对均匀的矿物成分,这意味着矿石体内含锡矿物的组成通常是一致的。这种均匀性简化了使用XRT技术识别和分离含锡颗粒的过程。 颗粒粒度分布: 锡矿石通常具有相对粗糙的颗粒粒度分布,即较大的颗粒更为普遍。较粗糙的颗粒在使用XRT技术处理时更容易,因为它们提供了更好的对比,并且不容易受到细小颗粒或粉尘的干扰。 发言主题:澳大利亚锡工业供应的未来 发言嘉宾:ECOWis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Limited 执行董事兼联合首席执行官 Luna Xie 澳大利亚锡矿开采的可追溯历史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锡矿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欧洲人早期定居的时期。矿产资源对澳大利亚的文化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锡矿开采在澳大利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各地锡矿床的发现促使采矿作业的建立,并推动了城镇和社区的发展。 重要的历史和近期矿业中心/矿床包括:Ardlethan和Emmaville地区(新南威尔士州),Cleveland和Mt Bischoff(塔斯马尼亚州),Moolyella(西澳大利亚州),以及Herberton/Mount Garnet和Cooktown/Collingwood区(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当前锡矿产量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与早期相比,澳大利亚的锡矿开采相对并不多。数家矿山的关闭和易开采矿藏的枯竭导致产量下降。如今,澳大利亚的锡矿开采主要由几家规模性的采矿公司进行。 澳大利亚85%以上的锡资源位于塔斯马尼亚州的雷尼森贝尔矿场,这是一个主要的碳酸盐交代型矿体。 澳大利亚最大的运营锡矿 位置:雷尼森贝尔锡矿位于塔斯马尼亚岛西部的公有土地上,在BMT合资公司采矿租约12M/95划定的4,662公顷整合区块内。该矿毗邻封闭的默奇森公路,此公路为连接矿场与伯尼的车辆通道,伯尼位于该矿北方136公里处。 历史简述:雷尼森贝尔锡矿于1890年由乔治·雷尼森·贝尔首次发现,自发现以来几乎一直在持续开采。 》未来10多年内澳大利亚雷尼森矿每年平均生产锡精矿10191吨 发言主题:从矿山到金属- 循环锡供应链的发展 发言嘉宾:Intra-Pax LLC公司 战略与国防金属专家 Joseph G. Miller Esq 锡的需求增长/未来用途 ►太阳能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 递增的电网 • 运动的电气化 • 递增的电网 ►新用途 • 液态锡电池 • 锂电池中的锡 • 焊料中铅的清退 》锡精矿市场略显紧张 焊锡渣一直被回收再利用 圆桌访谈 主题:新格局下 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主持人: Intra-Pax LLC公司 战略与国防金属专家 Joseph G. Miller Esq 嘉宾: 云南锡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Tracy XIE LME 亚洲区企业销售主管 Edric Koh 经济与法律研究中心 (CELIOS)博士 Media Wahyudi Askar 煤炭论坛 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 变化与挑战-印尼焦化行业展望 发言嘉宾:PT Risun Weishan 董事长/总经理 Mr. Gao Xuege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经济体,印尼由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超过17,000个岛屿组成,并且位于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航运通道--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沿线。 该国的地理位置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有望成为在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通行的国际船舶的枢纽。 印尼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焦化工业的理想地点,原因如下: ►靠近主要焦煤出口国:印度尼西亚位于澳大利亚等主要焦煤出口国附近。这样的地理近距离能够有效降低原材料的进口成本。 ►有利的出口位置:印度尼西亚的位置便于将成品——冶金焦炭(冶金焦)出口到众多国家,包括土耳其、澳大利亚、印度、越南和马来西亚等。 发言主题:对碳中和的见解 发言嘉宾:Bulk Marine 总经理 Ravi Shukla 脱碳如何塑造全球航运业? 1. 公共意识——公众对产品和过程对环境影响的认识日益提高。无论是我们吃的食物、出行方式还是生活方式,每一项活动都与碳足迹有关。对航运的环境影响也有很多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被要求开发可持续的航运实践,并在排放报告中保持透明。 2. 监管框架——公众意识导致了人们的运动,这促使政府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和实施法规。国际海事组织(IMO)已经开始快速实施航运法规,目的是减少航运的碳足迹。 3.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上述两点促使公司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ESG政策。因此,航运公司设定了自己的高度竞争性的减排目标。 发言主题:炼焦煤贸易流向变化及其对价格的影响研究述评 发言嘉宾: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 亚洲金属定价区副区域总监 Keith Tan 低等级煤炭的相对价位在3月回升 在4月和5月进一步上涨 半软冶金煤相对于PLV FOB的相对价值在3月20日攀升至六个月高点58.9%,并在3月余下时间内徘徊在60%左右,随后在第二季度持续上升。 尽管差距依旧存在,但在主要终端用户和生产商之间达成的4月到9月的交付协议中,半软冶金煤的现货相对价值已经逐渐接近长期价格,达到了69%。 支撑因素是来自良好的动力煤市场,以及美国对俄罗斯低级材料生产商(例如PCI和半软冶金煤)的制裁。 印度扩大了寻找澳大利亚之外的替代煤炭的范围 2024年大选前,澳大利亚焦煤的现货需求有所放缓。 钢厂认为购买焦炭更具经济性。3月份中国对印度的焦炭出口量环比激增248%,同比激增250%,达到15个月来最高的223,069吨。 对冶金焦炭进口配额限制的建议引起了印度钢厂和中、印尼供应商的担忧。 发言主题:关键矿产的新机遇 发言嘉宾:Future Coal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总监 Paul Baruya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超级材料 比钢强200倍,比纸还轻。 相比传统方法,用煤生产便宜10-15倍。 煤炭贡献 煤炭在许多市场中是经济实惠的能源选择,并且仍然是关键行业唯一可行的选择。 ►煤炭是当今许多电力系统的支柱,目前提供了全球36%的电力。 ►煤炭是全球70%钢铁的基石。 ►煤炭提供了全球90%的水泥。 ►生产铝所需的能量中有61%来自煤。 发言主题:从需求到供应:印度煤炭市场格局 发言嘉宾:Coeclerici 印度国家董事 Prantik Dasgupta 印度的能源结构:现在与未来 • 煤炭在印度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约占77%的份额,预计到这个十年末将降至约55%。 •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将在印度整体发电容量中超过55%,但由于较低的利用率,可再生能源仅占整体发电量的约31%。 • 水电仍将是第三大能源来源。 2023年热煤贸易流向 • 在战争局势仍在持续的情况下,俄罗斯对中国的输送量在增加。 • 欧洲进口的短缺被中国/东南亚弥补。 • 印度的出口进一步增加。 发言主题:印尼加强煤炭资源开发 发言嘉宾:APBI-ICMA公司 执行董事 Hendra Sinadia 印尼煤炭生产趋势 重点 - 煤炭仍然是印尼的主要国家收入来源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支柱; - 清洁煤技术,特别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长期使用煤炭进行国内消费的关键; - 获得融资是投资于煤炭相关业务(包括煤炭下游项目)的主要挑战; - 煤炭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现金储备来资助投资以实现向清洁能源的多样化(能源过渡); - 煤炭企业由于运营成本上升,面临管理现金流的严峻挑战; - 自2022年实施的特许权使用费上涨影响了煤炭企业的运营利润; - 根据2023年第36号政府条例规定,将自然资源的出口收入保存在当地银行中,加重了煤炭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 关于通过MIP方案收取和分配煤炭补偿基金的即将出台的政策,需要进一步与煤炭企业讨论。 发言主题:碳经济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机遇与挑战 发言嘉宾:印尼碳交易协会 主席 Dr. Riza Suarga 来自国际机构的研究 埃克森美孚:~80亿吨二氧化碳储存在盐水含水层中; Rystad Energy:>400亿吨二氧化碳储存在油气储层和盐水含水层中。 印度尼西亚的油气领域碳捕集与封存/碳捕获与利用封存(CCS/CCUS)实施与发展计划 政府发布了2023年第2号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长条例,关于在油气上游活动中实施碳捕获与储存及碳捕获、利用与储存。 碳交易的原则与治理 碳管理工具包括: ►在SRN PPl上注册和追踪; ►MRV系统(监测、报告和核查系统); ►发布SPE GRK(温室气体特别项目); ►授权和相应的调整(国际碳交易)。 发言主题:中国煤炭市场形势分析 发言嘉宾:奋威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Dongbin Feng 产能已较为充裕 2024年产能扩张幅度将收窄 •2023年全年产能增加248Mt,其中,动力煤221Mt,炼焦煤27Mt; •2023年全年退出产能21Mt,其中,动力煤15Mt,炼焦煤6Mt; •2024年预计新增产能124Mt,其中,动力煤99Mt,炼焦煤26Mt; •2024年预计退出产能20Mt,其中,动力煤8Mt,炼焦煤12Mt。 2024年原煤产量将小幅下降0.8% 至46.7亿吨 预计2024年产出: •原煤产量4672Mt,同-0.8%; •动力煤供应量3792Mt,同比-0.8%; •炼焦精煤供应量482Mt,同比-1.9%。 发言主题:印尼煤炭出口的未来道路-机遇、挑战和可持续战略 发言嘉宾:PT MEMI公司 首席运营官 FH Kristiono MEMI煤(中等能量、低硫、中等灰分)的优势相比典型的石油焦 容易燃烧:由于煤含有较高的挥发分和氧含量,燃烧较为容易; 低氮氧化物排放:由于煤中的氮含量较低,氮氧化物排放较低; 质量稳定:从矿场到港口的煤质控制保证了质量的稳定性; 透明的定价:可以参考海运价格指数进行定价; 海运贸易量更大:供应稳定。 全球能源转型 • 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五个最大的煤炭生产国,而德国排名第八。 • 德国和美国可以通过增加天然气、石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比例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 印度和中国继续依赖煤炭,因为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很少。 •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能源结构几乎相同,尽管澳大利亚的可再生能源贡献稍大一些。 • 由于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在减少,所以增加天然气和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如德国和美国所做的那样)相当具有挑战性。 发言主题:印尼煤炭市场格局 发言嘉宾:PT Pamapersada Nusantara (PAMA)业务发展部推广和政府关系主管 Ardhi Ishak 印尼煤炭行业 • 在过去的30年中,印度尼西亚的煤炭产量显著增加,从1993年的约3000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7.75亿吨。 • 过去二十年来,印度尼西亚一直是最大的热煤出口国,现在已经巩固了其作为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国的地位,超过了澳大利亚,去年出口量达到5.18亿吨。 • 印尼拥有约970亿吨的煤炭资源和320亿吨的煤炭储量。 • 75%的储量为低热值煤,14%为中热值煤,11%为高热值煤。 • 主要煤炭生产区域位于苏门答腊南部和加里曼丹东部。 煤炭出口 • 去年印度尼西亚出口了大约5.18亿吨煤炭,比2022年增加了5300万吨。 • 印度尼西亚的煤炭出口主要目的地是中国(42%)、印度(21%)和东南亚(20%)。 • 东加里曼丹省和南加里曼丹省成为主要的出口地区,贡献了近4亿吨煤炭,占总出口量的75%。 发言主题:印尼动力煤市场供需展望 发言嘉宾:PT Kideco Jaya Agung 市场研究高级经理 Isman A Atmadibrata 全球热煤市场 ▪ 太平洋地区在贸易量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达886万吨,占全球海运贸易量1,054万吨的84%。 ▪ 印度尼西亚是该地区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量为521万吨,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49%。 ▪ 中国、东亚和南亚是该地区的重要进口国。 燃煤发电前景展望 ▪ 中国:目标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预计该国将加大力度投资和开发碳抵消技术。未来几年内,预计将新增约100吉瓦的煤电装机容量。 ▪ 印度:由于工业活动的加强,预计整个展望期内发电量将持续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印度需要增加777.1吉瓦的容量,包括251.7吉瓦的煤炭和褐煤、292.7吉瓦的太阳能光伏、99.9吉瓦的风能以及53.8吉瓦的水电。 ▪ 东北亚:计划到2030年显著减少煤电机组,同时转向液化天然气(LNG)以实现碳排放削减,并保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 东南亚:煤电装机容量预计将保持稳定。新建煤电厂的建设进度落后于计划,一些项目遇到资金困难。该地区的大多数国家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很可能会推迟。印度尼西亚是主要的煤炭供应来源。 圆桌访谈 主题:煤炭在东盟市场崛起的前景-印尼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 东盟能源中心 高级研究分析师 Suwanto 嘉宾: PT Pamapersada Nusantara (PAMA)业务发展部推广和政府关系主管 Ardhi Ishak DVK资源 董事 Jeffrey Mulyono PT Kaltim Prima Coal 首席财务官 Subhashish Datta AME集团 总经理 Lloyd Hain HMS Bergbau AG 董事 Bhanu Pratap Singh 主题:全球ESG格局下煤炭的未来 主持人: 雅加达矿业俱乐部 副主席 Ben Lawson 嘉宾: IEEFA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 亚洲煤炭市场能源金融专家 Ghee Peh BUMI资源 风险管理和ESG副总裁 Renova Viscky 印尼碳交易协会 主席 Dr. Riza Suarga PT DSS 可持续解决方案印度尼西亚 亚太区采矿与金属总监 Juliana Tarazona 至此, 2024 印尼矿业大会一一暨关键金属会议 圆满结束,感谢大家对本次大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明年再聚!
得益于煤炭与电力业务互补经营优势,总市值超250亿元的永泰能源(600157.SH)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一期工程提前结束的海则滩煤矿未来或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支柱。 永泰能源今日晚间公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12.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54%-24.41%。 公司表示,本次业绩预增主要系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煤炭与电力业务互补经营优势,电力业务发电量同比增长、动力煤采购成本同比下降,煤炭业务保持良好利润空间所致。 一期工程提前结束的海则滩煤矿未来或将成为永泰能源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表示,海则滩煤矿是公司全面实现煤电一体化目标的重点项目,煤种主要为优质化工用煤及动力煤,资源储量11.45亿吨,平均发热量6500大卡以上。 截至2024年5月底,四条井筒均已掘砌到底并揭煤,一期工程较计划提前一个月结束;6月开展二期工程施工,2024年底前四条井筒短路贯通并形成供电、通风、排水系统,2026年三季度具备出煤条件、2027年达产,最终实现“三年半出煤,四年建成投产”的建井目标,建设周期较陕蒙地区同类型矿井提前2-3年时间。 永泰能源表示,海则滩煤矿在充分释放产能后按2023年市场平均煤价初步测算,可新增营业收入约90亿元、新增净利润约44亿元、新增经营性净现金流约51亿元;按2023年存量业务收入和净利润计算,公司营业收入将达391.20亿元,净利润69.05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121.25亿元,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支柱。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收301.2亿元,归母净利22.66亿元。 新能源业务方面,永泰能源正按计划推进储能项目。公司所属国内单条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期3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一期300MW/年新一代大容量、长时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已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4年四季度开始陆续投产见效。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永泰能源近年来股价走势低迷,今日报收1.12元/股。面对在“面退警戒线”上方震荡的股价,永泰能源近期增持回购双管齐下,公司昨晚推出1.5亿元至3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不久前公司有关核心管理人员已提前完成第六次增持公司股票计划。不过,据公司公告,本次增持计划中,公司29名核心管理人员合计增持股票数量1375.4万股,仅占公司总股份的0.0619%。
全球多个地区正在迎来热浪考验,这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口生活生产活动的不便,也再次迫使市场关注能源风险。 周三,美国大范围地区气温达到90华氏度以上(约32摄氏度),比正常气温高出20多华氏度。而周四,美国气象部门预计该国中西部到东北部的气温将达到95华氏度,甚至更高。 与此同时,中东地区日前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穆斯林朝圣活动,但由于酷热天气,已有超过500名朝圣者不幸死于中暑。据两名阿拉伯外交官透露,仅来自埃及的朝圣者中就有323人死亡,还有来自印度尼西亚、约旦和突尼斯等国家的朝圣者中也出现了多人死亡事件。 亚洲的高温也不容小觑。印度气象部门指出,该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长的热浪之一。印度首都德里和北部其他地区的气温近日一直徘徊在44-45摄氏度左右。 炙热的天气也给能源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由于空调等制冷电器的广泛使用,印度德里已经进入频繁停电的困境。据统计,德里本周电力需求已经飙升至创纪录的8647兆瓦,而印度北部地区用电量峰值则在本周一达到89000兆瓦。 能源供应问题 印度联邦政府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创纪录的热浪已将印度对煤炭发电的需求推至历史最高水平。本财年以来,印度的煤炭需求已增长了7.3%,创下历史新纪录。 而煤炭是印度发电的主要燃料。2023年,印度75%以上的发电量来自燃煤发电,目前其天然气发电量仅占到2%左右。 印度政府表示,截至6月16日,印度全国煤炭产量为2.0748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印度政府将继续提高煤炭产量和运输量,确保发电厂有充足的储备来应对激增的电力需求。 印度之外,欧洲的天然气市场连续第二周看到多头动作。洲际交易所数据显示,投资基金持有的荷兰基准天然气期货净多头仓位数量连续第二周增加,押注价格上涨的仓位正接近202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一风向凸显出投资市场对欧洲大陆天然气库存的担忧,尤其是考虑到热浪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程度以及地缘政治可能继续升级的可能性。而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已经上涨了约7%。
为了应对不断飙升的电力需求,印度正急于部署发电设备,预计该国今年新增的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个财年里增加15.4吉瓦(GW),这一增量将会是9年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印度在追求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目标,但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导致印度依旧无法摆脱对环境并不友好的化石燃料。现如今,愈发炎热的天气甚至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该国每年的用电量都创下新的纪录,燃煤发电不减反增。 过去十年中,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了100多吉瓦,超过了火力发电的增长速度。然而,能源储存的不足阻碍了环保电力的发展。 目前煤炭仍占印度电力总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印度政府认为,至少在未来十年,煤炭仍将是印度的主要燃料。 去年,印度还表示计划到2032年增加近90吉瓦的燃煤发电能力,将几个月前的预测提高了一半以上。 此外,据这位知情人士称,该国目前正在建设的煤电装机容量为28.5吉瓦,未来三年计划建设的煤电装机容量超过50吉瓦。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6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 。分产业看,一、二、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9.7%、7.2%、12.7%和9.9%;分地区看,8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0%。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 李超表示, 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据有关方面初步测算,4个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和30%左右,而且有15%的粗钢产能、15%的炼油产能、11%的合成氨产能、16%的水泥产能能效尚未达到基准水平,这些行业的节能降碳潜力巨大。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抓紧出台电解铝、数据中心、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等其他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此外,我们还将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大力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李超还表示,为进一步推动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在布局、结构、服务、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近期重点抓好4方面工作。一是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城际方面,重点是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城市方面,重点是结合城市体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等,因地制宜推进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和改造;县域农村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组织充换电服务协同下乡。二是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高速充电基础设施“随手查”信息服务,加大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出行充电服务保障力度。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动制定、修订先进充换电技术标准,强化充电设施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充电设施,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印发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应用试点。四是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落实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加大用地、融资等支持力度。 原文如下: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欢迎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新闻发布会。我先通报3方面情况,之后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第一方面,发用电情况。 从发电看,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365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5月份发电7179亿千瓦时,增长2.3%。 从用电看,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分产业看,一、二、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9.7%、7.2%、12.7%和9.9%;分地区看,8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0%。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 第二方面,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情况。 第一项是《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降成本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每年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制定政策举措。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7个方面22项任务,在降低税费、融资、物流等显性成本和市场准入、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隐性成本方面协同发力,同时激励企业内部挖潜,不断增强实体经济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第二项是《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文旅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7个重点领域之一,推进文旅领域设备更新是提升游客体验、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部署了8项行动14项任务。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单位落实好实施方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旅的需求。 第三方面,近期拟举办的重大活动情况。 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大连市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设置了全球新经济、中国和世界、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产业新前沿、对人进行投资以及气候、自然与能源的相互联系等6大议题,将举办超过100场分论坛活动,拟邀请部分国家和地区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工商界、媒体界人士、专家学者等1500多位代表参加。作为世界经济论坛中方牵头协调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方面协调并指导年会筹备工作。欢迎各位记者朋友积极关注并报道年会。 总台央视记者: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我国用电将迎来高峰期。请问今年夏季的能源电力迎峰度夏能否得到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夏季电力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也是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要事”。迎峰度夏是能源电力保供的重点,为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前谋划安排各项保供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长,统调电厂存煤1.98亿吨,水电来水蓄水形势好于去年同期,为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提供了良好工作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对今年迎峰度夏电力安全保供形势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充分研判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特别是今年华东、南方地区入夏较早,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强度较大的高温天气过程,一些地方的居民对此已经深有体会。今年夏季高峰电力保供,必须充分考虑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和巨大的消暑降温用电需求,持续动态研判形势,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首先是抓生产供应。能源生产供应是电力保供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加强燃料供应协调保障,重点抓好煤炭稳产稳供,保障重点地区发电用煤用气需求;同时,抓紧补强局域电网、城中村老旧配电网等供电薄弱环节。第二,抓顶峰能力。迎峰度夏能源保供,要着力提升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用电顶峰的发电能力。我们将持续加强发电机组运行管理,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停运以及出力受阻等情况;同时,结合各类电源出力特性,推动水、核、风、光、火等各类电源多发满发和储能设施的科学充分调用,发挥顶峰支撑作用。第三,抓电力调配。加强跨省区电力调度,利用各地用电负荷特性差异,积极通过电力中长期合同、现货市场等市场化方式,开展跨省跨区余缺互济,必要时通过应急调度有效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第四,提升需求侧管理水平。坚持节能节电助力、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通过精细化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更好保障民生和重点用电需求。与此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做好抢险救援力量准备,及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和抢修复电工作,千方百计保障极端条件下民生及重点用能。 在保供工作中,我们将压实地方和企业能源保供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各项能源电力安全保供措施。同时,迎峰度夏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共同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序节约用能,一起为保障迎峰度夏能源安全稳定运行出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经济运行数据看,5月份工业、出口数据较好,物价、就业数据总体平稳,然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依然不高。这反映了经济发展中怎样的趋势?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5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落地,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经济数据,我们看到,个别指标有所波动,但总体上看,多数指标较上月有所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有所改善。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7.5%、10.0%,增速分别快于整体工业1.9个和4.4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上月下降3.5%转为增长4%。 二是国内需求持续释放,外贸出口增势良好。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假日消费热度较高,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6.3%、8.1%。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深入推进,去年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加快建设,截至5月末项目开工率已超过80%,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平稳运行,分别增长9.6%和5.7%。外贸增速持续加快,5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8.6%、11.2%,比上月分别加快0.6个和6.1个百分点。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5%,快于整体外贸增速5.2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比重达54.7%,比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 三是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物价水平稳中有升。5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低于去年同期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由降转涨,5月份PPI环比由上月的下降0.2%转为上涨0.2%,扭转了去年11月份以来的连续下降态势。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一些困难挑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加快推动“两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双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记者: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到2030年有望达8000万辆。请问在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近有何举措?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也是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私人充电设施分别达到305万台、687万台,分别增长46%、6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正如您刚才提到的,截至去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比超过76%;展望未来,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还将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这也大幅催生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进一步推动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在布局、结构、服务、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各有关方面,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近期重点抓好4方面工作。一是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城际方面,重点是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城市方面,重点是结合城市体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等,因地制宜推进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和改造;县域农村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组织充换电服务协同下乡。二是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高速充电基础设施“随手查”信息服务,加大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出行充电服务保障力度。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动制定、修订先进充换电技术标准,强化充电设施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充电设施,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印发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应用试点。四是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落实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加大用地、融资等支持力度。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各有关方面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绿色出行需要。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再问一个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车企围绕产品、技术、市场开展激烈竞争,国际上也高度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请问您对此如何看待?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广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质量硬、技术水平高、用户体验好的车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8%和37.9%,产销量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为31.6%。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延续良好态势;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为33.9%。 实践证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顺应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市场竞争、坚持在开放中求发展。首先,新发展理念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引领。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日益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在这样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顺应发展潮流,瞄准消费者需求,持续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经济便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形成了需求引领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第二,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截至2023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2019年以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增加了1.16亿辆。这一规模还在不断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重还在不断提高。2012—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2.1%。第三,充分的市场竞争锻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竞争优势,2022—2023年,我国汽车工业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分别增长8.8%、16%;充分有序的市场竞争加速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大浪淘沙”,我们看到,实力雄厚的企业在不断涌现,带动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当然我们还要看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中国汽车产业在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中发展壮大,同时我国也没有把我们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圈起来让中国企业独享,而是积极欢迎全球汽车企业共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2018年,我国取消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将整车进口的平均关税进一步调降至13.8%,其中零部件平均关税仅为6%,2022年我国进一步取消了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在中国优质营商环境、高素质劳动力、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等助力下,特斯拉、大众、宝马等车企纷纷在华布局投资建设电动汽车生产。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继续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监管等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优化重组,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请问今年的《行动计划》有哪些措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多措并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信用联合奖惩格局初步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地见效。与此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法治化、规范化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为此,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设计。 第二,严格目录清单管理。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明确了公共信用信息范围、失信惩戒措施内容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规定了公共管理机构不得超出清单所列范围采取失信惩戒措施。2022年和2024年,我们根据最新出台、修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目录》《清单》进行调整完善。比如,在2022年版《目录》《清单》基础上,2024年版《目录》增设了“知识产权信息”类别,体现信用体系服务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同时,对标这两年出台的金融监管等领域新规定和新举措,在《清单》中增设了对于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有关负责人员,“依法禁止进入证券期货市场”等惩戒内容。我们将持续抓好《目录》《清单》落实,切实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完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的唯一标识,是开展税务登记、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中还存在的重复赋码、一码多赋等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各类主体的赋码权责,推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四,健全信用修复制度。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各方面普遍关心的一项工作。我们将制定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综合性政策文件,研究规范信用信息公示和修复渠道,统筹失信信息分类和修复规则,强化各部门信用修复系统协同联动,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 第五,推进社会信用立法。近期,《社会信用建设法》已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我们将抓紧修改完善并加快推进立法进程。推动省级信用立法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社会信用建设法治基础。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抓好《行动计划》落实,凝聚合力解决难点堵点卡点问题,不断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记者: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各部门以及各地的政策都已经出台了,从全国层面看落实进展如何,更新换新各领域有哪些具体成效?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今年3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近日,经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1家部门和单位参与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凝聚合力推进行动方案落细落实。截至目前,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7大领域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循环利用、标准提升等4个方面行动方案已经全部出台,31个省(区、市)都印发了本地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同时,资金支持正在逐步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设备更新以及节能降碳、回收循环利用重点项目;财政部预拨中央财政资金64.4亿元支持汽车以旧换新,下达5亿元支持老旧农机报废;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正在开展项目审核推送。此外,标准制定正在加快推进,今年拟制定、修订的129项国家标准已全部立项,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正在进一步完善。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今年1—5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超过50%;1—5月份,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超过80%,以旧换新成为推动家电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各地也新增了一大批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更加健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各类资金落地。同时,强化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中新社记者: 近日,欧盟宣布将在7月初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6月12日,欧委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一调查罔顾事实、漠视规则、预设结果,实际是将调查工作武器化、政治化,打着公平竞争的名义破坏公平竞争,对此我们坚决反对。 实践充分证明,短视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出路,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欧盟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也将阻碍欧盟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还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不仅损害欧盟消费者自身利益、加重欧盟化石能源对外依赖,也将破坏欧盟自身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中国积极支持各国汽车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维护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希望欧方深思慎行,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听取欧盟产业界呼吁,纠正错误做法,尽快回到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正道上来。 学习强国记者: 我们注意到,“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不及预期,请问国家发改委在推进节能降碳工作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为推进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节能降碳目标,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部署当前节能降碳重点工作。同时,为深入挖掘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分领域、分行业专项行动计划,针对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4个重点行业的首批文件已经印发。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大力推进全社会节能降碳,重点做好4方面工作。 第一,抓好行动方案落实。持续推进节能降碳十大行动,锚定“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尽最大努力推进各项节能降碳工作。同时,也要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 第二,深挖重点行业潜力。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据有关方面初步测算,4个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和30%左右,而且有15%的粗钢产能、15%的炼油产能、11%的合成氨产能、16%的水泥产能能效尚未达到基准水平,这些行业的节能降碳潜力巨大。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抓紧出台电解铝、数据中心、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等其他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此外,我们还将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大力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第三,加强政策标准保障。研究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建立节能审查权限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依法依规强化节能监察。深入实施“十四五”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加快制定、修订一批强制性节能国家标准。 第四,加强先进经验推广。加大力度宣传节能降碳理念、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推动用能主体积极落实节能责任、依法履行节能义务,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中美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于5月29日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率团参加活动。能否请发言人介绍活动情况及有关成果?未来,中美地方将如何进一步开展交流、推动务实合作?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离不开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地方气候合作是中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以及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中美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这次活动标志着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在机制化、具体化、务实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双方应对气候变化地方合作的“愿景”正逐步转化为“实景”。 中美双方高度重视本次活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美国总统气候问题副特使、美国能源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并致辞;广东省省长和加州州长出席活动并发言。中国驻美大使、美国驻华大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分别作视频致辞。本次活动参会代表约300人,来自中方6个省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美方6州3市,涵盖政府、企业、高校、智库、非政府组织等。参会代表围绕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及促进地方适应性发展、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等3个议题开展了圆桌对话。许多美方参会代表表示,中美在气候领域的共识远大于分歧,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拥有广泛合作前景,此次活动将为两国地方层面开展更紧密、更深入的气候合作搭建平台、奠定基础。 活动期间,双方宣布达成多项务实成果。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国能源部就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合作工作计划达成一致,与加州达成加强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重点合作事项清单;广东省、海南省与加州达成有关合作文件。与此同时,双方商定将常态化开展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计划明年在中国举办第二次活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建立中美地方气候合作联系机制,推动两国省州、城市、企业加强政策交流和实践分享,拓展和深化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领域务实合作。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