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30个
12月4日),红利股集体活跃,截至收盘数据,板块人气“标杆”中国神华收涨超4%,盘中一度涨超5%,并创近1个半月以来新高,同时,中国石油、中煤能源、中信证券、中国海油等股也涨幅明显。此外,红利指数今日涨近0.7%,在市场主要指数中也逆市涨幅居前。 注:多只红利标杆股今日活跃(截至12月4日收盘) 中国神华久违长阳大涨,部分红利股获融资加仓 作为红利“标杆股”之一,中国神华的动向一直倍受市场所关注。从近2个月的表现上看,中国神华整体维持震荡态势,以9月24日至昨日(12月3日)行情统计,其累计仅上涨近2.9%,远远跑输A股同期水平(平均上涨近51.4%)。不过,中国神华今日则逆市拉升,全天收涨近4.6%,为10月10日以来近2个月最大单日涨幅,同时在一众千亿市值股中涨幅居首。 注:中国神华近期股价走势情况(截至12月4日收盘) 从交投数据上看,中国神华近期成交额、换手率均有明显抬升。截至今日收盘,其全天成交额近24.2亿元,换手率近0.35%,双双创自10月10日以来新高,同时,其两者环比昨日分别增长近126.0%、117.1%。不过,若统计中国神华近期的融资余额数据,其近1个月以来变动不大,且处于年内中间水平。目前,中国神华融资余额近8.8亿元,较去年年末共增长近1.1亿元。 注:中国神华近期成交额、换手率变动情况(截至12月4日收盘) 注:中国神华年内融资余额变动(截至12月3日数据) 除中国神华外,不少红利股今日也录得阶段新高。以中证红利成分股统计,上海银行、马钢股份今日盘中双双录得年内最高点,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十余股则创近2个月以来新高。从资金面来看,中证红利成分股中,长江电力近日获融资客重点加仓,近5日净买额近7.2亿元,江苏银行、马钢股份、交通银行、川投能源等股也获其关注。 注:融资近5日净买额居前的中证红利成分股(截至12月3日数据) ETF份额近期大增,红利指数估值一览 近期,部分红利系ETF基金份额迎来大幅增长,截至12月3日数据,筛选跟踪红利指数、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及中证红利指数的相关ETF,以近1个月行情统计,17只ETF中近半份额显示为增长。其中,基金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基金红利ETF份额累计增长近4.7%,规模居后的华泰柏瑞基金红利低波ETF、易方达基金红利ETF、招商基金中证红利ETF也有明显增长。 注:跟踪红利指数、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及中证红利指数的相关ETF近1个月基金份额变动情况(截至12月3日数据) 目前,红利方向再获市场资金关注,细分指数来看,以今日行情统计,红利指数的表现占优,全天涨幅高于中证后农历、红利低波指数。若以年内行情计算,红利低波指数以15.2%的战绩在三大红利系指数中位居首位,红利指数、中证红利年内分别上涨近11.3%、10.4%。不过,若较之其余市场指数,红利系指数年内涨幅则表现一般,且大幅低于创业板、科创50、北证50指数。 若从股息率上看,截至今日收盘数据,红利相关的市场指数中,红利指数、红利低波、中证红利目前股息率分别为5.14%、5.13%、4.99%。其中,红利指数目前市盈率、市净率分别达7.13倍、0.72倍,分别处于近十年49.12%、35.62%百分位。其余市场主要指数方面,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目前股息率在一众指数中相对较高,分别达3.7%、3.0%、2.6%。 注:红利指数目前股息率数据(截至12月4日收盘) 注:市场主要指数目前股息率情况(截至12月4日数据)
市场昨日震荡拉升,三大指数均涨超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784亿。盘面上多个题材热点轮番活跃,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逾200股涨停或涨超10%,短线赚钱效应“爆棚”。板块方面,海南、人形机器人、汽车整车、影视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等少数板块下跌。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涨1.13%,深成指涨1.36%,创业板指涨1.42%。 在今天的券商晨会上,天风证券提出,内需刺激+产品周期共振,重点看好消费电子产业链;华泰证券认为,传媒行业25年有望改善,关注AI应用及并购重组;光大证券表示,煤炭交易大会召开在即,关注2025年长协基准价。 天风证券:内需刺激+产品周期共振,重点看好消费电子产业链 天风证券认为,内需刺激+产品周期共振,重点看好消费电子产业链。政策持续刺激,消费电子产品以旧换新有望带动消费电子需求释放。软硬件创新持续催化,苹果新一轮产品周期开启。重点看好消费电子产业链,建议关注:1、苹果产业链;2、安卓产业链;3、消费电子品牌厂商。 华泰证券:传媒行业25年有望改善 关注AI应用及并购重组 华泰证券表示,24年以来传媒板块估值波动较大。春节后因Sora、Kimi等大模型快速出圈,板块估值抬升,但后因国内大模型与海外仍存在客观差距等多种因素持续回调。9月后总体随大盘及TMT而抬升。11月板块市盈率对应24X PE TTM,位于13年以来29%的历史估值分位,20年以来56%的历史估值分位。 展望25年投资关注三条主线:1)AI应用持续迭代,25年有望加速落地。投资逻辑由“主题性趋势投资”向“产业兑现投资”转变,行业发展仍具备较大空间;2)电影板块有望底部反转;促经济政策有望推动游戏、营销等顺周期行业回暖,精选龙头;3)并购重组方向。 光大证券:煤炭交易大会召开在即,关注2025年长协基准价 光大证券表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定于12月4日-6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2025年全国煤炭交易会,是国内煤炭行业参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煤炭会议;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通知》,规定了2025年中长期合同的任务量以及履约监管要求等,但并未涉及长协基准价相关的信息;预计大会前后将会进一步披露2025年长协基准价格相关情况。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5日),英美资源集团宣布,已同意将其炼钢煤业务出售给美国煤矿公司皮博迪能源,交易价格最高可达37.8亿美元。 据英美资源集团介绍,它将从皮博迪能源获得20.5亿美元的现金预付款,外加7.25亿美元的延期付款。此外,如果煤炭价格达到特定水平,英美资源集团将可额外获得5.5亿美元;若格罗夫纳煤矿重新开放,还可再获得4.5亿美元。 英美资源集团出售的业务涵盖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五个煤矿,这些煤矿去年共生产了1600万吨焦煤,格罗夫纳煤矿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英美资源集团此前已以10.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在澳大利亚的另一家煤矿的股份。 英美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Duncan Wanblad周一表示:“出售炼钢煤是实现我们5月制定的战略的重要一步,这项战略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铜、优质铁矿石和农作物营养素业务。” 作为一家全球性矿业巨头,英美资源的业务曾经涵盖铜、铂族金属、炼钢煤炭以及镍,同时还在开发农作物营养素项目。 今年5月,英美资源集团宣布了公司107年历史上最大的重组计划,它将寻求分拆旗下铂金公司英美铂业,分拆或剥离旗下钻石部门戴比尔斯,并出售焦煤资产。 此次重组的目的是使英美资源转向所谓100%面向未来的投资组合,其资产将支持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该公司表示,铜、铁和农作物营养素仍将是其关键业务。
据MiningWeekly报道,南非国家统计局(Statistics South Africa)数据显示,9月份该国矿业生产同比增长4.7%。 最大增长贡献者为铂族金属(同比增长6.7%,贡献2.1个百分点)、铁矿石(增长10%,贡献1.3个百分点)、锰矿石(增长13.5%,贡献0.9个百分点)、铬矿石(增长17.3%,贡献0.8个百分点)和金刚石(增长35.4%,贡献0.5个百分点)。最大拖累者为煤(下降4.4%,拖累1个百分点)和金(下降3.7个百分点,拖累0.5个百分点)。 经季节调整后的9月份矿业生产环比增长3.8%。8月份为增长3.3%,7月份为下降1.1%。 经季节调整后的第三季度矿业生产环比增长1%。最大贡献者为锰矿石(增长10.1%,贡献0.7个百分点)和铬矿石(增长7.3%,贡献0.4个百分点)。最大拖累者为铂族金属(下降0.8%,拖累0.3个百分点)。 9月份,按现价计算的矿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最大的贡献者为金(增长42.3%,贡献5.1个百分点)、锰矿石(增长48.8%,贡献2.7个百分点)、铬矿石(增长19.4%,贡献1.5个百分点)和煤(增长5.8%,贡献1.5个百分点)。最大拖累者为铂族金属(下降15.9%,拖累4.3个百分点)。 经季节调整后的9月份矿产品销售额按现价计算环比增长16.4%。8月份为下降21.4%,7月份为下降1.7%。 经季节调整后的第三季度矿产品销售额按现价计算环比下降2.5%
随着近两年国内钢铁表观消费量连续下滑,焦煤等原燃料需求与价格随之下降,煤炭开采企业的盈利能力较过去两年明显回落。面对煤炭行业当前形势,冀中能源(000937.SZ)也做出应对措施。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正在通过推进深部开采实验提高优质焦煤储量以及尾煤压滤提高煤泥售价。 周期回落叠加进口增长 煤炭业务盈利下降 在我国低碳发展战略下,今年国内水电、风电、光伏发电量明显提升,而火电发电量提升速度明显放缓,动力煤需求增量也随之降低;而炼焦煤也在下游钢铁行业的终端房地产市场持续磨底的情况下,需求也出现回落;而同期国内煤炭进口量则在不断增加,国内煤炭市场供需格局逐渐宽松,国内煤价进入周期性回落。 国内动力煤价格今年出现明显松动,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3月后跌破900元/吨,而前三季度杭州电煤成交价也呈缓慢下跌走势。 焦煤方面,年内各大煤企的长协价格也不断走低,山西吕梁地区某煤矿的低硫主焦煤从年初的2200元/吨,逐渐回落至三、四季度的1400元/吨。 在炼焦煤和动力煤价格持续回落的情况下,冀中能源前三季度业绩也呈现出逐级下降的走势。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47.26亿元,同比减少2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4亿元,同比减少69.04%,前三季度分别盈利7.08亿元、2.93亿元、2.13亿元。 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上年公司处置了金牛化工以及乾新煤业的股权,两项处置资产收益大约21亿,去年较高的非经常损益收入使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利润较同行部分公司业绩回落幅度相对较大。 据记者从公司人士处了解,公司内蒙的露天煤矿,向电厂的售价每吨在300余元,毛利率约为40%~50%;而三分之一焦煤售价在1400-1500元/吨左右,普通炼焦用洗精煤为800-900元/吨,普通洗精煤成本较高,毛利率低于露天煤矿,但吨煤利润金额较高,仍是公司煤炭业务主要利润来源。 除洗精煤依然贡献较高利润外,今年公司洗煤副产品煤泥附加值有所提升。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过去煤泥只能卖几十元,而现在通过压滤可以加工煤泥,产品售价提升到300元/吨左右,公司今年已在三个煤矿运行该设备,明年该设备也会在其他需要洗煤的矿井运行。 对于焦煤价格未来走势,公司人士认为,一方面需要关注海外煤炭进口情况,当前国内蒙煤和俄煤进口量较大,澳煤也恢复了进口,进口煤占比不断增加,未来进口量的变化会对焦煤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另外需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作为资源类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受到宏观和行业政策影响更为直接。 深层煤矿有望增储 白涧铁矿仍待探转采 冀中能源目前共有产能3360万吨,其中炼焦煤原煤产量1300万吨左右,洗精煤约700万吨。 此前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公司在本部在产矿井扩界开发、解放矿井深部资源上挖潜,申请核增产能围绕;同时煤炭核心主业,积极推进外部富煤地区优质资源整合、在产矿井扩界开发,实施储能扩产。 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冀中能源正在对省内焦煤矿进行深层煤矿开采的实验。对方表示:“过去我们最多开采到9号煤层,但是不是说深层没有煤矿了,我们都知道,更深层的煤炭煤质更好。不过由于要穿过底板高压含水层,因此深层煤矿开采需要治水,会响应增加成本。公司目前已经开展了相关实验,通过集约化生产,预计每吨成本增加数十元,或增加优质焦煤可采储量1亿-2亿吨。” 除设法提升省内焦煤资源储量外,冀中能源也在省外其他地区如山西、内蒙古寻找煤矿资源。对于公司是否会涉足其他矿产资源,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未听说有相关计划。 但冀中能源确实已在非煤资源进行布局。公司在2020年初获得了白涧铁矿的探矿权,该矿矿床平均品位TFe(全铁)为48.02%、mFe(磁性铁)为44.15%,是国内少有的优质铁矿资源,项目矿山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预计年产TFe品位66.0%的铁精矿172.66万吨、Co品位0.2300%的钴精矿10.38万吨。 投资者对该铁矿建设进度给予较高关注,公司在2022年10月提交了《河北省沙河市白涧铁矿勘探报告》,但至今该项目仍未取得采矿权。 上月公司在投资者互动中表示,白涧铁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得了相关部门批复意见,探矿权转采矿权、项目核准审批及其他开工前必备工作正在同步进行中。 据记者了解,目前该项目仍在积极推动地方政策方面的支持。据河北省国资委网站,今年6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委、邢台市人大常委会一行曾到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调研白涧铁矿项目,并梳理研究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帮助协调推进白涧铁矿项目各项工作。
瞄准新疆煤炭资源,主营煤层气开采销售的新天然气(603393.SH)超35亿元竞得新疆一煤矿探矿权,煤炭资源量1000米以浅估算超20亿吨。 新天然气今日晚间公告,控股子公司新疆明新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35.23亿元竞得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矿区七号勘查区普查煤炭资源探矿权。探矿权面积109.28平方公里,煤炭资源量1000米以浅估算资源量20.93亿吨。 公告显示,新疆明新是由公司以控股方式(持股比例65%)与克拉玛依市富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5%)合资成立,其经营宗旨就是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产业集群的建设要求,立足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聚力打造地方能源项目。 据悉,公司最初在新疆经营城燃业务,2018年收购港股亚美能源50.5%的股权,获得潘庄、马必两处煤层气资产,主营业务由中游的城市燃气拓展到上游煤层气开采领域,2023年公司完成亚美能源私有化,煤层气开采销售成为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今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超七成。 今年以来,新天然气不断“增储”。1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合投资1311万元竞得贵州丹寨1区块、2区块页岩气勘查探矿权;6月,公司境外全资下属公司佳鹰公司协议收购中能控股和共创投控控制权,从而享有对喀什北项目的石油合约权益,其中项目第一区域天然气探明储量446.44亿立方米,批准设计产能11.1亿方/年,2023年产量为5.62亿方,第二区域目前处于勘探期,预计天然气资源量超过2000亿方,石油资源量超过8000万吨。 新天然气表示,新疆明新竞得的煤炭资源探矿权,将进一步夯实公司自有优势能源产业的资源储备。依托自有煤炭高油气含量的资源禀赋,通过对煤炭立体式的清洁、高效、低碳转化,加速资源优势转换,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对于未来的资本开支计划,公司10月底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潘庄区块属于成熟区块,后续每年所需的资本开支较少,约1亿多;马必区块处于产能建设阶段,每年的资本开支大概在10亿元左右;紫金山处于勘探阶段,相对所需资本开支较少,根据提交的储量报告等,进入开发期后,初步预测每年的资本开支在3亿-5亿元;新疆喀什项目勘探区,尽管其整体资本性投入很大,但公司将会采用分步实施、滚动开发,以及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的策略,降低对自身资本性投入的需求。公司每年的经营现金流在20亿元左右,基本上能够满足资本开支的需求。同时,基于信誉和实力,公司有能力采取股权、债务等多种融资方式匹配资金。 业绩方面,财报显示,受益于煤层气量价齐升,前三季度,新天然气实现营业收入29.64亿元,同比增长1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30.28%。其中,Q3的营收和净利同比增长均超四成。
上周以来,受到美元指数坚挺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主要品种价格持续下跌。 今日早盘,随着美元指数在上攻107关口受到阻力,在106.6左右徘徊,主要商品价格出现分化,其中,贵金属、国际原油价格环比止跌,微涨0.5%左右,但是工业金属,尤其工业硅、碳酸锂和铝材均继续下跌。 11月18日,上海某期货公司研究员对财联社表示,美元指数的上涨的确对大宗商品构成压力,最近市场的波动源于此。目前美元已经接近压力区,短线反复难免,进一步的上涨则需要新的驱动。 铜冠金源期货最新报告图表显示,上周国际大宗商品九个主要品种中,仅铝材价格上涨1.37%之外,其余品种下跌幅度在2.23%-5.25%,其中黄金、铜和钢材下跌幅度较大。 对于大宗商品挂钩产品的走势,11月18日,上海某寿险投资板块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关注到近期强势美元对资产价格和利率的影响,不过保险资金主要投资国内,美元强势未能直接对国内资管产品造成影响。从相关性来看,投资收益和策略主要还是看美联储降息的步骤和强度。 金油铜大跌之后迎来分化 铜冠金源期货11月18日发布报告表示,上周市场继续交易“特朗普胜选”、偏强的美国经济和通胀压降12月降息概率,美元指数最高站上107关口、创下年内新高,10Y美债利率最高突破4.5%,受此影响,主要商品金、油、铜均有大幅回调。 报告图表显示,上周国际大宗商品九个主要品种中,仅铝材价格上涨1.37%之外,其余品种下跌幅度在2.23%-5.25%,其中黄金、铜和钢材下跌幅度较大。 与此同时,11月15日,据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的2024年第15号公告《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自12月1日起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 11月18日,北京某大型期货公司业务人士对财联社表示,中国取消铝材和铜材等大宗商品的退税,加上供需的问题,短期来说可能会对提振相关的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价格。 强势美元到了阶段性高点? 华西证券分析师肖金川11月18日认为,特朗普上任后即将推出大规模驱逐移民、全面征收关税以及对内减税等一系列经济对策有可能推高美国通胀,从而导致美联储降息更为缓慢,助长美元走强。 上周铜价下跌较为明显,广发期货分析师周敏波11月18日发布观点认为,特朗普主要执政政策影响均会抬升美国通胀水平,在通胀预期的主导下,特朗普政策主张目前已经助推近日美元美债的强势地位,给工业金属尤其铜价带来压力。 不过,周敏波也认为,特朗普政策除移民政策推进较快之外,其他包括关税政策落地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11月18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发布观点认为,整体而言,移民、能源、气候相关的行政命令或在特朗普上任后百天内签署,对于对华加征关税而言,如果不启动新的贸易调查,调整对华关税政策实施时点最早或在2025年二季度。 有数据显示,美元指数载11月15日冲击107不果回落之后,一直在106.5左右横盘;11月18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分化,贵金属、铜价格止跌回升,工业金属、玻璃和棕榈油等则继续走弱。
受益于周末市场利好,港股煤炭股多数走强。截至发稿,南戈壁(01878.HK)、中煤能源(01898.HK)、充煤澳大利亚(03668.HK)、兖矿能源(01171.HK)分别上涨16.24%、5.10%、3.90%、3.64%。 注:煤炭股的表现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2024年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简称《指引》),鼓励上市公司以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等多种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并对主要指数成分股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作出专门要求。 此外,相较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正式稿条款中增加了若上市公司违反指引规定,证监会可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措施的内容,主要指数成分股增加了中证A500指数、创业板中盘200指数。 中信证券指出,《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升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此举将更加聚焦于企业的基本面,红利风格有望得到明显支撑。 该券商指出,煤炭板块是红利风格的一部分,整体分红丰厚,现金流强劲,短期和中长期都有望受益。煤炭板块的行业龙头因为业绩稳定性相对较强,同时大概率也受《指引》对主要指数成分股更多的要求,因此受益或更加明显。 同为破净的银行股也出现大涨。截至发稿,郑州银行(06196.HK)、民生银行(01988.HK)、江西银行(01916.HK)分别上涨9.09%、5.12%、4.17%。
11月7日周四,中国海关总署公布进出口数据显示,10月大宗商品进口多数上涨,大豆、天然气、煤及褐煤涨幅居前,钢材跌幅最大。 其中,铁矿石、煤炭进口量保持高位,煤炭进口量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在4500万吨以上,为冬天的需求高峰做准备。 铁矿石进口量保持高位,连续四个月保持在1亿吨以上,铜进口量自5月以来首次攀升至50万吨以上。 大豆进口量远高于去年,但已经从前两个月的高点回落。此外,原油、成品油进口量跌幅居前。 今年以来,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增长最多,钢材、原油量价齐跌。 10月,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互现 10月份,我国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互现,大豆、天然气、煤及褐煤涨幅居前,钢材跌幅最大。 按数量计算,10月份大豆进口量增长最大上涨56.8%,其次是煤及褐煤,同比增长28.5%,钢材进口量同比下降最多达19.8%。 中国10月铁矿石进口量保持高位,连续四个月保持在1亿吨以上,铜进口量自5月以来首次攀升至50万吨以上。 能源产品方面,煤炭进口量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在4500万吨以上,为冬天的需求高峰做准备。 大豆进口量远高于去年,但由于库存强劲和需求低迷,大豆进口量从前两个月的高点回落。 环比方面,未锻轧铜及铜材环比增速居首为5.6%,其余大宗商品均环比下跌,其中,大豆环比下降最多,下降28.9%。 按金额计算,10月份大豆进口增长最为迅猛,同比增长31.5%,原油同比下降25.9%,跌幅居前。 环比方面,10月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额增长8.0%,大豆进口额环比下降31%。 今年1-10月,集成电路进口量同比增长最多,钢材、原油量价齐跌 今年前10个月,除了钢材、原油外,其他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同比增长。 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增长最为醒目,今年前10个月天然气累计进口4556.2万个,同比增长最多为15%。 钢材、原油量量价齐跌,钢材进口量减少10.1%,价格下跌8.2%。
市场昨日全天冲高回落,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盘中一度涨超7%再创历史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592亿。整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板块方面,农业、游戏、低空经济、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多元金融、AI手机、银行、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跌0.09%,深成指跌0.35%,创业板指跌1.05%。 在今天的券商晨会上,海通证券认为,特朗普当选对原油利空因素可能居多;国泰君安提出,展望2025年,焦煤或为煤焦钢产业链中最具弹性的品种;华泰证券则表示,2025年锂价或震荡寻底,稀土景气度底部或已获确认。 海通证券:特朗普当选对原油利空因素可能居多 海通证券认为,美国大选落地,特朗普当选对原油利空因素可能居多。1.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可能下降。俄乌冲突如果缓和可能会使得原油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减少;2.增加供给。降息周期下执行相应政策通胀压力加大,增加原油供给控制通胀诉求加强;3.贸易摩擦可能增加导致全球需求下降;4.如有必要可能施压产油国增产。 国泰君安:展望2025年,焦煤或为煤焦钢产业链中最具弹性的品种 国泰君安表示,2024年在整个需求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煤炭显示出了超预期的价格韧性,体现出供求的稳态性。展望2025年,动力煤整体的波动区间可能会进一步收窄,维持红利的投资思路;而焦煤端,2024年验证了行业的最底部,下游钢铁需求2025年在政策刺激拉动下有望复苏,迎来弹性,焦煤或为煤焦钢产业链中最具弹性的品种。 华泰证券:2025年锂价或震荡寻底,稀土景气度底部或已获确认 华泰证券表示,由于部分低成本矿山的扩产及新增项目建设依旧如期进行,锂长期供给过剩格局大概率延续,但由于目前精矿价格已接近Mt Marion、Wodgina等澳矿成本线,叠加非洲矿山2024年通过提升矿石入选品位降本的方式或难持续,2025年碳酸锂低价能否触发矿山减产或是供需格局是否出现修复拐点的关键。2025年锂价或仍将震荡寻底,静待海外矿山出清。稀土方面,国内供给端增速逐步收敛,海外缅甸地缘局势对稀土供给扰动加剧,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增速或维持高增长,长期供需关系改善趋势明确,稀土景气度底部在2024年或已获确认,2025年价格变化或与经济同步。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