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09个
智通财经APP获悉,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12%,达2.88亿台。三星将战略重点重新放在高端市场,以18%的市场份额,继续领跑全球。苹果(AAPL.US)紧随其后,以1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小米(01810)紧跟苹果,本季度占据15%的市场份额,大增三成,在前五大厂商中同比增长最快。vivo以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传音本季度也以9%的市场份额跻身第五。 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Amber Liu)表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等创新技术和大众市场需求复苏的推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乐观情绪持续上升。自2024年初以来,亚太、中东、非洲和拉美新兴市场的通胀缓解,刺激了大众市场价位段出货量的增长。包括小米和传音在内的厂商,正在积极推动产品升级,以抓住机遇。同时,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荣耀、OPPO和vivo则在今年集中精力向中国大陆以外的国际市场扩张。” Canalys分析师周圣咏(Sheng Win Chow)表示:“三星和苹果正在迅速推进聚焦GenAI功能的高端产品战略。”三星最近推出了Galaxy Z Fold6和Flip6系列,将在Galaxy S24上首次推出的AI功能引入其最新可折叠设备以提升体验。三星通过软件革新与可折叠产品形态的融合,旨在为用户提供差异化价值。尽管尚未发布新品,苹果通过WWDC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对即将推出新品的期待,这些新品很可能会展示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智通财经APP获悉,山西证券发布研报称,手机市场近年来创新停滞,换机频率下降,市场空间增长缓慢,未来AI带来手机应用功能更加丰富,生成式模型及智能助手等功能明显提升使用效率,手机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换机周期。安卓市场三星、VIVO等新机发布市场反响热烈,苹果自新款iPad起,后续产品陆续搭载AI功能,WWDC升级iOS系统指明AI手机发展方向,下半年苹果新机发布将持续强化手机AI化趋势。 苹果WWDC发布会聚焦AppleIntelligence,苹果将AI充分产品化落地 AppleIntelligence在市场主流AI应用以及手机端AI产品基础上,重点强调AI带来的产品功能性,总结提炼为Powerful、Intuitive、Integrated、Personal、Private。通过智能交互提高用户使用效率,结合原生APP,实现多角度多功能的快速交互与响应,将AI作为强大的逻辑推理工具实现产品化。功能化入口Siri全面升级,新一代Siri可实现更强大的信息理解以及APP协同交互能力,具体功能例如断续对话、屏幕感知、图片生成、文字处理等。同时引入openAI,搭载GPT-4o最新云端模型,实现端侧+私有云+外部模型接入三重方式共同推理的模式,加速AI应用生态的快速形成。 安卓品牌发力手机AI,下半年安卓旗舰将全面AI化 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24Q1全球手机市场具备GenAI功能的手机市占率提升至6%,较上季度1.3%大幅提升,其中三星GalaxyS24系列占其中58%,AI功能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今年高通、联发科等将继续推出新款手机旗舰芯片,进一步推动安卓市场AI化进程。模型侧各厂商均研发自主边缘端模型产品,例如VIVO蓝心大模型、OPPO安第斯大模型等,软硬件协同升级,手机应用AI化趋势持续加速。 重点公司关注:苹果手机AI进程加速,加快手机换机,苹果产业链有望开启新一轮周期,建议关注鹏鼎控股(002938.SZ)、立讯精密(002475.SZ)、东山精密(002384.SZ)、蓝思科技(300433.SZ)、水晶光电(002273.SZ)等。 风险提示:AI产业发展进度不及预期;下游消费电子景气度修复不及预期;供应链受贸易摩擦影响不及预期。
7月15日,硕贝德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0万元-5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其中天线业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指纹模组业务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提升。
7月15日,飞荣达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400万元-6,400万元,同比增1243.65%-1492.48%。 业绩变动原因 1、报告期内,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1.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2.0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400万元-6,4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243.65%-1492.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700万元-5,7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40.78%-634.56%。 2、2024年上半年,公司消费类电子业务由于主要客户业务回暖、出货量持续提升,以及公司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提升,订单量增加,促使该领域营业收入同比有较大增长,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由于部分手机项目延缓的影响,公司手机业务第二季度环比第一季度有所下降,但当前相关业务订单已逐步恢复交付。 公司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发展,并进行新能源产品结构调整,订单量持续增长,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客户导入、部分新项目打样等因素影响导致报告期内新能源领域毛利率有所下降。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订单量下滑,营收情况未达预期。 公司在通信领域市场份额增加,产能得到释放,毛利率有较大提升,盈利能力同比上涨。公司一直积极配合客户需求开展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并不断有迭代产品已提供给通信类客户。公司服务器相关业务开展较为顺利,已配合客户开发了多款液冷散热产品、3D-VC/VCE等特种散热器,并有部分产品小批量交付。公司将持续加快布局及深挖热管理及电磁屏蔽解决应用方案的客户及业务布局,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产品、不同使用环境场合及不同使用等级等方面的散热和电磁屏蔽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 3、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权益法预计对参股公司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确认投资亏损约1,700万元(未经审计),上年同期投资亏损241万元,同期增加投资亏损1,459万元。 4、报告期内,随着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及综合盈利的改善,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800万元。 5、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00万元左右,主要为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为1,468万元。
《科创板日报》7月16日讯:随着暑期到来,消费者较为集中更新电子产品,消费电子板块近期受到市场关注。 尽管该板块昨日(7月15日)遭遇震荡走势,但从业绩层面来看,不少公司受益于终端需求复苏,业绩有所增长。 长盈精密预告称今年上半年同比扭亏;歌尔股份预告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80%-200%;此前,立讯精密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0%-25%。 产业链上游集成电路公司中,包括芯原股份、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等也业绩预增。 芯原股份称,受益于下游客户的需求改善,该公司预计今年第二单季度营收较一季度环比增长91.87%;乐鑫科技表示,今年1-5月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23.51%;恒玄科技预计今年上半年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99.68%。 从《科创板日报》记者向上述公司了解到的整体情况看,终端需求复苏带来的业绩增长,已成为多家公司业绩预喜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恒玄科技等公司证券部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受益于智能硬件、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增长,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消费电子领域收益向好,但该公司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增长来源不仅限于消费电子。 长盈精密称,除消费电子领域外,该公司新能源市场延续复苏趋势;立讯精密则表示,该公司通讯/数据中心业务和汽车业务也呈现高质量成长,实现了在不同市场高效拓展以及产品份额的不断提升。 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以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智能穿戴为主的传统消费电子已复苏有一段时间,产业链公司的传统消费电子业务已经落地兑现,目前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力度其实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高。 企业竞相抢抓AI与车载领域应用机遇 “终端需求对产业链公司的业绩拉动方面,短期的车载领域,长期的AI领域,反而更值得期待。”该业内人士称。多家同为“果链”供应商的消费电子板块公司,均有切入AI和车载领域。 其中,蓝思科技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已是具备从原材料到零部件、模组和整机组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公司正积极拓展智能终端AI升级的风口,大力开拓AI领域的新客户和新项目。” 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该公司已与超过30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及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中控模组、仪表面板、智能B柱与C柱等新产品得到了更多客户的认证,陆续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华勤技术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预计今年笔电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会保持较高增长,公司在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加大投入,对该部分市场空间的信心比较充足。” 博硕科技在今年4月被正式纳入“苹果产业链”。该公司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消费电子整体复苏有利公司业务,同时,该公司正探索动力电池与消费电子自动化组装及检测设备领域。 AI智能硬件对各个维度的元器件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更高维度的要求会倒逼产业链公司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迭代。 “随着整机功率和能耗的增加,通过电流的各类元件以及散热材料等零部件规格和用量都要提升。而AI人机交互也会带来零部件规格提升,如:麦克风需要升级以更好接收人声。”该业内人士进一步称。 对于AI手机、AI PC等能为产业链公司带来多大实际增值,中航证券科技电子分析师刘牧野认为,“AI软硬件是长期趋势,但目前全球各大科技品牌都未落地高回报的的AI产品,市场对AI产业链公司的看好多出于未来预期。” “比较来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进一步提升,多家新能源车企出海业务也有增量,来自车载领域的业绩增量会更确定一些。”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公开的数据,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36%-41%,乐观情况下有望突破40%,2026年超过50%,占据汽车市场主导地位。
据悉,苹果的3D芯片堆叠技术SoIC将应用于2025年的MacBook(Pro)。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IC封装技术,可以将多个芯片堆叠在一起,以更小的尺寸实现更高的集成度。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款革命性的 MacBook 将带来更多选择。随着 3D堆叠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将采用它,从手机、平板电脑到电视、机顶盒、汽车和其他智能家居智能设备。苹果将使用台积电的3D Fabric技术 三维集成电路 (3D-IC) 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的芯片堆叠技术,可为半导体行业提供更高水平的效率、功率、性能和外形尺寸优势。3D-IC 是通过在单个封装上堆叠晶圆或芯片来构建的,这些封装使用硅通孔 (TSV) 进行互连。 带有 TSV 的 3D-IC 预计将广泛影响网络、图形、移动通信和计算,尤其是对于需要小型、超轻、低功耗设备的应用。具体应用领域包括多核 CPU、GPU、数据包缓冲区/路由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相机、DVD 播放器和机顶盒。 业界正迅速转向玻璃基板,以取代当今的 2.5D 和 3D 封装技术。表面上看,媒体普遍关注 AMD、英特尔和三星,它们在芯片玻璃基板供应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对台积电的情况则几乎没有报道。一位消息人士指出,“行业分析师已经注意到台积电也有类似的解决方案。”虽然这并不能完全证明台积电正在追求这一目标,但台积电的芯片领导层强烈暗示他们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对此保持保密。台积电不可能对这一革命性的发展一无所知。 在此期间,台积电首先探索转向矩形芯片基板。根据TechSpot 于 2024 年 6 月 21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台积电正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进军先进芯片封装领域。据报道,这家芯片制造商计划从传统的圆形晶圆转向矩形基板,从而允许在每个晶圆上放置更多芯片。 拟议的矩形基板目前正在进行试验。据报道,其尺寸为 510 毫米 x 515 毫米,可用面积是目前圆形晶圆的三倍多。此外,矩形形状减少了边缘周围的浪费空间。这项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其结果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进入市场。 从历史上看,基板一直是圆形的,因为它们具有处理优势和优越的强度。然而,考虑到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突然对改变这一趋势产生兴趣并不令人意外。与其他芯片制造商一样,台积电也感受到了计算能力需求飙升带来的压力,并致力于跟上步伐。 台积电并不是唯一一家尝试尖端基板技术的制造商。据传,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正在大力投资用于芯片制造的玻璃基板的研发,目标是最早在 2026 年将产品推向市场。与有机基板相比,使用玻璃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增强的平整度,从而改善了光刻工艺的聚焦深度。 这是一场将玻璃基板上的芯片推向市场的竞赛。英特尔也承诺将在本世纪末将其推向市场。台湾的《Business Next》杂志指出,英特尔的计划将在 2026 年至 2030 年之间展开。 根据美国《CHIPS法案》,美国政府向韩国SKC的子公司Absolics拨款7500万美元,用于在佐治亚州建造一座占地12万平方英尺的玻璃基板生产工厂。 英特尔研究员兼基板 TD 模块工程总监 Rahul Manepalli 表示:“玻璃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你必须解决的问题包括界面应力、了解玻璃的断裂动力学,以及了解如何将应力从一层分离到另一层。” 虽然行业领导者正在致力于未来 3D 芯片制造的玻璃基板,但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据《韩国商业》报道,AMD 现在出现在新闻中,文章标题为“据报道,AMD 将在 2025 年至 2026 年间在 CPU 中使用玻璃基板” 。 据报道,苹果将于 2025 年将 3D 芯片堆叠技术 SoIC 引入 MacBook,这开启了一种新趋势,随着主要行业参与者 AMD、三星、英特尔以及台积电转向使用玻璃基板,这种趋势在未来五年内只会大大扩展。 英文原文: https://www.patentlyapple.com/2024/07/industry-trends-3d-chip-stacking-technology-and-the-revolutionary-switch-to-glass-substrates.html 本文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原文标题:《苹果2025年MacBook将采用3D芯片,玻璃基板引领芯片革命?》。
近日,创新新材表示,公司3C消费电子领域主要是铝合金型材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外壳材料、平板电脑外壳材料、智能手机外壳和中框材料等。公司通过工业富联、立铠精密等下游客户将铝型材进一步加工后应用于国内外顶级3C消费电子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公司已连续多年进入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品牌核心供应商名录,参与了该品牌多款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最新款VR设备的材料研发与型材供应。 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及市场占有率情况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公司铝合金圆铸锭销量为324.91万吨,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25%和8.43%,均排名第一;2023年公司3C电子铝型材全国市场占有率6.44%(排名前三);2023年公司铝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4.72%(排名前三),子公司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铝镁硅合金)荣膺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公司是铝合金行业龙头企业。 在手订单情况 公司销售模式为以销定产,在手订单数量与订单周期内的预计产量基本对应,铝棒(一般订单周期为一周)一季度末在手订单已高于2023年铝棒周均产量,板带箔及型材(一般订单周期为一个月)一季度末在手订单已分别高于2023年板带箔、型材月均产量。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实际产量及一季度末的在手订单,较去年同期均有增长,呈现业绩有效修复的态势。 铝杆线缆 2023年公司铝杆线缆领域的销量提升34.58%,主要系国家投资风光电,西电东输等电网建设带动铝杆线缆市场增长。从今年一季度来看,铝杆线缆领域同比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板带箔领域 公司子公司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与瑞典上市公司格朗吉斯集团旗下子公司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云南创格新材料“年产32万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项目”将于2024年底投产。同时,公司与瑞典上市公司格朗吉斯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格朗吉斯集团将收购创新新材的铸造和热轧工厂,公司将持有朗吉斯集团在中国的子公司的20%股权,双方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通过加深合作的方式向格朗吉斯学习先进的技术,带动原有产能的技术进步,有助于公司在汽车轻量化型材领域的发展,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 越南3C消费电子型材项目 目前公司在越南开展的3C消费电子型材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正式量产。 绿色铝和绿色低碳产品方面的优势 (1)2023年公司使用绿电铝和再生铝144.06万吨,占电解铝原料总量32%,其中,采购绿电铝42.67万吨,综合循环利用再生铝101.39万吨。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公司产品在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固废利用及单位产品碳排放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绿色发展综合水平位居行业前10%。 (2)公司是国内再生铝回收利用龙头企业,是全球铝加工行业率先实现全流程碳足迹追踪的企业之一,是国内铝合金圆铸锭领域首家开展碳足迹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参与5项再生铝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再生铝保级升级方面,公司助推循环经济模式践行与推广,再生铝的100%保级、升级使用水平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自2022年开始引进14条智能化进口再生铝回收处理生产线,能够高效、低成本的处理1-8系多牌号再生铝,建成后,公司具备年处理超过200万吨再生铝生产能力,将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3)公司云南生产基地,以绿色水电铝为原材料,充分满足终端客户对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环保低碳的严格要求。同时,公司充分利用控股股东在内蒙的优质绿电铝资源,不断提高风电、光伏等绿电占比,到2025年底绿色铝覆盖有望超过50%。持续提升的绿电比例,可有效满足汽车轻量化、3C消费电子等国内外头部客户对上游厂商清洁能源以及低碳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4)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能降耗的管控措施,结合供应链上游提供的优质绿电铝和创新的产业合作模式,以及严格的碳排放管理,有效降低产品碳足迹,为产业链提供更多低碳产品。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取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碳排放证书,已有19个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认证。
苹果涨0.65%,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接近3.5万亿美元超越微软重回美股第一。有产业链人士表示,苹果上调iPhone 16系列今年备货目标至9000万部左右;618电商促销期间苹果销量明显提升,这可能提振了苹果对iPhone 16系列的销量预期。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相信,在一季度表现好于预期之后,iPhone增长的乐观迹象正在各个市场形成,最终我们认为二季度将是中国市场最后一个负增长的季度,增长的转机将从三季度开始。中国市场仍是苹果的增长关键,我们认为,从iPhone16开始,这一关键地区将再次实现增长。”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总监张仲维在日前直播中表示,AI行业的发展从云端发展到边缘端,对于边缘端硬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苹果公司在AI方面的创新,或将推动硬件的升级以及换机周期,苹果产业链当前正迎来投资机遇。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鹏鼎控股是全球最大的PCB生产、销售与服务企业之一,主要大型客户包括苹果公司、Google、Amazon等。公司PCB产品也应用于以AI手机为代表的AI终端消费电子产品领域。 立讯精密以电脑连接器起家,通过内生外延实现“零部件-模组-整机”产业链纵向整合,产品从电脑、手机、可穿戴等消费电子逐步向汽车、通讯等领域拓展,公司与苹果深度绑定。
导读:①市场上调苹果iPhone 16系列备货目标指引,消费电子产业链或有望于近期盘面持续活跃;②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资金更偏好抱团于大容量的趋势性标的之中;③市场还是围绕半年报业绩超预期的品种来做博弈,后或有望化身成市场暗线。 7月9日 10:30 今日市场整体呈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并且市场的结构性分化较为明显,赚钱效应多集中在以消费电子为主,歌尔股份、工业富联、立讯精密等大市值趋标的延续较佳的涨势,此外PCB、铜缆高速连接器等细分同样表现亮眼,胜宏科技再创历史新高,神宇股份涨超10%。此外,CRO、财税数字化、鸡肉等个股跌幅居前。截至目前市场再度近4000股下跌。 7月9日 9:15 昨日市场再现普跌之势,量能维持低位,已连续4个交易日不足6000亿元。短期而言,市场震荡走低的弱势格局或仍难扭转,重点留意市场局部性的抱团机会。 盘面上,消费电子概念股再度逆势活跃。据产业链消息,苹果iPhone 16系列备货目标指引略有上调,上调后,iPhone 16系列今年备货目标指引为9000万部左右。分析人士认为AI行业的发展从云端发展到边缘端,对于边缘端硬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苹果公司在AI方面的创新,或将推动硬件的升级以及换机周期。而昨晚的美股的苹果市值也重回第一。故对于A股的苹果产业链可能会形成进一步的催化。 而从市场角度而言,大容量的逻辑票近期走出了较佳的延续性。核心标的领益智造在经历了数日的调整后,再度涨超9%并创下了阶段新高。而立讯精密、蓝色科技、东山精密等也震荡向上的趋势性走势。其实不仅是消费电子,像是半导体芯片、铜缆连接、光模块中大容量核心个股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资金抱团的痕迹。那么当后续短线情绪回暖的背景下,科技股方向仍有望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流。 题材方向,HVLP铜箔的再度于盘中走强,其中光华科技4天3板,而经纬辉开20CM涨停,作为英伟达产业链中相对较新的题材方向,相较于CPO与PCB等自然具有位阶更低的优势,也吸引到了部分短线资金进行补涨炒作。不过需注意的是,HVLP铜箔的实际产能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目前该题材或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之中,其延续性或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此外,最近市场还是围绕半年报业绩超预期的品种来做博弈,二季度业绩可能高增的行业,其中包含了涨价逻辑、产业复苏和困境反转。所以像猪肉、金银、TMA和制冷剂等偏周期性板块再度于盘中反复,而科技方向的芯片半导体、消费电子属于是产业复苏典型的。整体而言,在市场并无明显的领涨主流的背景下,中报业绩或逐步化身成市场暗线。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