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9个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发布会上宣布,比亚迪“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近期,DeepSeek“席卷”车圈,吉利汽车、岚图汽车等车企相继宣布,已经完成了与DeepSeek模型的深度融合。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DeepSeek让全球科技圈震撼。下一个十年,AI会驱动汽车产生巨大变革,也会驱动全球范围内的硬件与软件产生巨变。汽车智能座舱是AI Agent的载体,车企正在探索有关应用落地。开源证券发布研报指出,DeepSeek-R1有望催化智能座舱的发展,带来更优的座舱交互体验,并孕育出全新的应用场景。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晶晨股份 的汽车电子芯片目前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已成功商用于多个车型,如宝马、林肯、Jeep、沃尔沃、极氪、创维。 丰立智能 提供的座舱智能驱动产品如汽车座椅调整系统、 升降尾翼、 汽车电动尾门推杆、 电子驻车(EPB)等已投入正式运营, 实现正常批量生产。
受智能驾驶“价格战”预期升温,港股汽车股多数走低,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车企股价跌幅普遍超过6%。 截至发稿,吉利汽车(00175.HK)、小鹏汽车-W(009868.HK)、长城汽车(02333.HK)、理想汽车-W(02015.HK)分别下跌10.27%、7.68%、7.26%、6.44%。 注:汽车股的表现 这一波动背后,既有国内智能驾驶技术竞争引发的行业格局,还有国际贸易政策突变的压力。 具体来看,比亚迪于2月10日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覆盖全系21款车型,包括售价仅7万元的海鸥车型,并喊出“加量不加价”策略,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沉至10万元以下市场。此举被市场视为“核弹级”行业变革,可能迫使其他车企跟进降价或加速技术投入,进而压缩利润空间。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更预测,未来2-3年智驾功能将像安全带一样成为标配,加剧了市场对行业竞争格局剧变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车日前宣布,旗下全新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零跑B10将于3月10日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基于基于全新LEAP3.5技术架构打造,定位略低于C10车型,预计售价将在10-15万元级别,不过依旧会搭载高阶智能驾驶功能。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月10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并明确“无例外豁免”。同时,特朗普表示正考虑对汽车、芯片和药品等关键领域加征关税。这一政策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尤其是汽车行业作为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出口依赖度较高的中国车企(如吉利、长城)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和海外市场收缩的双重压力。 部分汽车零件股维持涨势 尽管汽车股整体受双重利空承压,但是部分汽车零件股维持涨势。比如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黑芝麻智能(02533.HK)均出现小幅上涨。 以舜宇光学科技为例,高盛发布研报称对舜宇光学的产品组合升级持积极看法。随着每辆车配备的摄像头数量不断增加,以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或自动驾驶(AD)功能,车载镜头产品的升级进程有望加速。而黑芝麻智能作为比亚迪的合作伙伴自然受益其中。 业内人士称智驾平权及智驾功能升级将成为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起,智驾平权及智驾功能升级将成为大势所趋,高阶智驾渗透率将有望继续提升。产业链中传感器、域控制器等智驾相关硬件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智能驾驶产业链相关整车及零部件公司有望受益。 浙商证券2月9日研报预计,2025年智驾平权有望全速推进,10-20万价格带智驾车型销量有望从2024年的36万辆增长至2027年的410万辆,年复合增速达125%。
余承东今日表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今日早间,余承东在其个人微博上发文表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5G!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华为鸿蒙智行是断代领先!本月将为大家揭晓尊界的核心黑科技,一起看见智慧出行的未来!
【春节期间全国汽车、家电家居、手机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销售额超310亿元】 国家发改委发布数据,春节期间(2025年1月28日—2月4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火热开展,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手机等数码产品成为今年春节“新年货”,消费市场活力有效提升。 【国常会: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王传福:未来2-3年智驾将成为必不可少的配置】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消费者买车将重点考虑智驾系统,未来2-3年智驾将成为与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未来没有智驾系统的车型将成为少数派,‘智驾’将成为中国汽车的一张新名片。” 【比亚迪宣布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比亚迪“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 【惠誉称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可能会对部分全球汽车制造商施加压力】 惠誉称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可能会对部分全球汽车制造商施加压力,在评级的原始设备制造商投资组合中,本田、通用汽车、日产和斯泰兰蒂斯面临着最高的美国关税风险。 【当升科技: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当升科技公告称,公司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就动力、储能、低空及AI、机器人等领域锂电池用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钠电材料、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未来3—5年,双方预计在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磷酸(锰)铁、钠电前驱体、固态前驱体、聚阴离子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产品的合作量达3—10万吨/年。 相关阅读: 【SMM分析】如何使用SMM人造石墨新价格点? 汽车整车指数刷近两个月新高!DeepSeek大火促使车企争相“上车” !【热股】 常州锂源印尼项目二期开工,助力磷酸铁锂市场发展【SMM分析】 【SMM分析】英国Altilium公司实现磷酸铁锂电池高效回收,助力电动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 【SMM分析】三星电池隐患致超过18万辆汽车召回,涉及福特、奥迪以及Stellantis旗下多车型 【SMM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废旧锂电池绿色回收新方法 【SMM分析】磷酸铁市场假期后保持稳定 企业积极应对春节期间物流停运 【SMM数据】1月六氟磷酸锂产量环降 次月产出预计持续下调 【SMM分析】锂电回收新浪潮 多家企业竞相布局 节后首周钴系产品报价多持稳 电解钴小跌后反弹 市场供需格局有无改善?【周度观察】 固态电池板块拉涨逾3% 比亚迪等多股涨停 企业集中量产时间已定?【热股】 【SMM分析】春节假期结束 碳酸锂现货价格呈现下行 节后第一周磷酸铁锂价格走低【SMM分析】 【SMM分析】1月锂电采购总量环跌 减量主因春节减停产 【SMM分析】氢氧化锂周度行情 【SMM分析】锂矿周度行情 【SMM分析】1月24日至2月6日电解液价格变化分析 【SMM分析】春节过后三元材料市场生产预期 【SMM分析】钴酸锂本周价格微降,下游需求向好 【SMM分析】2025年1月钴酸锂产量环比下降7%,预计春节后需求回暖 【SMM分析】2025年1月份电芯排产环比减少10%,终端销量下滑明显 【SMM分析】本周储能电芯价格维稳 节后电芯生产陆续恢复 【SMM分析】需求下行而成本持续高企 负极价格僵持 【SMM分析】供需双弱下 隔膜材料稳价运行 【SMM分析】一文回顾本周废旧现货价格走势(2025.2.3-2025.2.6) 【SMM分析】一文回顾本周梯次电池利用价格走势 【SMM分析】本周三元前驱体价格持稳运行 【SMM分析】节后电解钴价格小幅下行 【SMM分析】节后钴中间品价格小幅下行 【SMM分析】本周钴盐价格保持稳定 【SMM分析】本周四氧化三钴价格保持稳定
据外媒2月7日报道,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于近期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三家公司在当季合计录得高达8,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亿元)的营业亏损,反映出电动汽车行业长期低迷对产业链的持续冲击。 SK Innovation披露的数据显示,其电池子公司SK On在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亏损达3,594亿韩元,较2023年同期的186亿韩元亏损暴增近3,400亿韩元,使得SK On的2024全年累计亏损更达1.127万亿韩元。LG新能源与三星SDI同样陷入困境,2024年Q4分别亏损2,255亿韩元和2,567亿韩元,两家公司的2024全年亏损同比增加约5,600亿韩元。 亏损主因包括欧洲市场电动汽车销售疲软、电池金属价格下跌,以及全球电动汽车增长放缓。自2023年下半年起,欧美市场电动汽车需求增速显著下滑,导致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LG新能源的工厂利用率仅60%(同比降13个百分点),SK On更从95%暴跌至46%的历史低点,三星SDI的小型电池工厂利用率亦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至68%。 美国政策变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上台后,立即废除了拜登政府推动的电动汽车强制采购行政令,并计划削减电动汽车补贴。LG新能源在1月24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中坦言,北美政策不确定性极高,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计划趋于保守,直接影响电池生产节奏。 SK On的美国田纳西州工厂原计划2025年投产,因需求疲软已推迟至2026年。三星SDI则在与客户Stellantis协商调整位于美国首座工厂的年度产能规划。 韩国电池企业的全球份额持续萎缩。2024年前10个月,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31.7%下降至20.1%,而中国企业同期份额则从39.7%攀升至53.6%。分析指出,韩国企业过度依赖三元锂电池技术,错失磷酸铁锂(LFP)技术转型机遇,加之供应链严重依赖中国,导致成本和技术竞争力双输。 面对危机,韩国企业已启动紧急管理机制。SK On自2024年7月起冻结高管薪资,并实施首次自愿裁员;LG新能源严格控制人员扩张;三星SDI则更换管理层以推动战略调整。此外,企业正加速开发4680大圆柱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及钠电池技术,试图通过产品多元化突围。 同时,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都计划在今年减少资本支出。LG新能源宣布,与2024年的13万亿韩元相比,投资预算将削减20%至30%,这意味着2025年的投资预算可能会减少约10万亿韩元。SK On计划将其投资金额从7.5万亿韩元削减至3.5万亿韩元。虽然三星SDI尚未透露具体的投资金额,但该公司证实,与去年的6.6万亿韩元相比,今年支出将减少。 行业普遍认为,2025年市场反弹可能性较低。美国政策摇摆、中国低价电池竞争及电动汽车需求增长乏力将持续施压韩国企业。若无法在高端技术或差异化市场实现突破,韩国电池产业的全球地位或将进一步削弱。
2月10日,比亚迪在“天神之眼 开创全民智驾时代”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布了其全面进军高阶智驾领域的决心和计划。 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将致力于让智驾技术普及化,不再局限于高端车型,而是覆盖到其全系列车型,包括10万元以下、10-20万元级以及20万元以上的各个车系和车型,如汉、唐、宋、海豹、海狮、海豚等。 王传福指出,当前智驾技术在汽车市场上的普及面临的最大障碍是高昂的价格。许多消费者因为价格原因,无法接触到先进的智驾技术,享受其带来的便捷和安全。为了打破这一壁垒,比亚迪推出了全民智驾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加速智驾技术的普及,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阶智驾带来的驾驶乐趣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比亚迪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智驾系统——“天神之眼”。该系统分为三个版本,分别是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以及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这三个版本的系统将根据不同车型和品牌定位进行搭载。 据了解,比亚迪“天神之眼”的三个版本是按芯片选型分类的:天神之眼A:英伟达双OrinX,称为DiPilot 600;天神之眼B:英伟达单OrinX,称为DiPilot 300;天神之眼C:英伟达OrinN/地平线征程6M,称为DiPilot 100。 其中,天神之眼A版本将主要应用在比亚迪的仰望品牌上,作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车型将配备最先进的智驾技术,以满足高端消费者对驾驶品质和智能化的极致追求。 天神之眼B版本则将主要应用在腾势品牌和比亚迪品牌的中高端车型上。这些车型在保持原有高品质的基础上,将融入更多智能化元素,提升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而天神之眼C版本则将搭载在比亚迪品牌的更广泛车型上,包括10万元以下的入门级车型。这意味着,即使是购买经济型车型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比亚迪带来的高阶智驾体验。 比亚迪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全民智驾战略的实施,比亚迪不仅将智驾技术普及到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中,还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未来,随着比亚迪智驾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全民智驾的时代已经到来。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2025年股东沟通会,透露其正在进行的E轮融资计划,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至45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将出资约3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下半年以来,哪吒汽车深陷欠薪、裁员、被上市公司讨债等经营困境。 从2024年10月开始,哪吒汽车已经连续4个月未披露交付数据,全年交付总量也不得而知。 有消息称,哪吒汽车正在启动人事调整和小规模复工,或许将在近期开启部分交付。
楚江新材2月10日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 1、公司铜基产品在智能网联汽车和AI算力方面的应用? 楚江新材回应:子公司鑫海高导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先进的设备工艺、规模化与精细化兼具的生产能力,其镀锡铜线产品在电气、电子、汽车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生产的镀锡铜导体通过在纯铜表面覆盖一层薄锡层,不仅提高了铜线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还增强了可焊性,并且对铜线的导电性不造成影响。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交通的主流方向,其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加速,车内电子系统复杂度大幅提升,对超细镀锡铜线的需求与日俱增。 AI与算力领域更是对高速通讯铜缆有着极高要求,同时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5G网络的深度覆盖,都将为子公司鑫海高导的镀锡铜线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2、公司铜基产品在高速铜缆领域是否有布局呢? 楚江新材回应:子公司鑫海高导作为国内电线电缆铜导体领域的佼佼者,敏锐捕捉到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领域对高精度电子信号传输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前瞻性地布局了镀锡铜线的生产与研发,并随着镀锡铜线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逐步加大在镀锡铜线领域的投入。截至目前,鑫海高导已拥有7套国际顶尖德国尼霍夫电镀锡生产线,并且配备有全亚洲最多的德国尼霍夫多头并线设备,以及超30台的四头全自动并线机和数十套热镀锡退火设备,全年可提供超6.8万吨的镀锡铜线,以及1万吨的编织用镀锡并线锭产品,并在稳步提升编织用镀锡并线锭产能中。作为《224Gbps高速直连铜缆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参编单位之一,鑫海高导将积极推动高速铜缆的规范发展,为主数据中心在产品选型、提升产品可靠性和供应链降本增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行业标准的制定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3、随着全球新能源、AI、机器人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公司铜基产品未来展望? 楚江新材回应: 面向未来,随着新能源、AI、机器人等产业的持续蓬勃发展,公司有望继续乘势而上。一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优化镀锡铜线性能,开发出更多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产能扩张,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 楚江新材1月13日晚间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亿元至2.3亿元,同比下降56.54%-62.21%;扣非净利润预计1.8亿元-2.1亿元,同比下降43.83%-51.85%;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0.18元/股。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楚江新材表示:1、 报告期内公司产销量规模、营业收入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受宏观环境、行业竞争及铜价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经营业绩同比有较大下滑。特别是第三季度,基础材料板块下游市场消费走弱,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产品加工费下降,销售毛利率下降;3、四季度以来市场消费回暖,下游需求明显好转,基础材料板块恢复明显。 德邦证券1月20日发布研报称,1)铜材处于铜产业链中下游,加工费止跌回升。铜加工行业在整体铜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铜加工产品主要定价是铜价+加工费模式。铜价自2024年以来维持高位,总体维持震荡上涨。快速上涨的铜价短期内会影响铜下游产品的需求及加工费。2)铜材产量呈现负增长,部分企业产量不降反升,铜加工供应端集中度有望提高。2023年铜加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淘汰了一批生产成本较高、生产经营不规范的小、散企业,有利于提高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和盈利水平。3)铜材表观消费量增长,在政策边际宽松背景下,未来铜需求有望维持增长。建议关注铜加工企业:金田股份、楚江新材、海亮股份等。 股市方面,楚江新材2月10日延续前一个交易日的涨势继续涨0.6%,报8.38元/股。
今晚19:30,比亚迪将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在这场发布会上,比亚迪将会宣布全面发力智能化,要让每一个人都畅享高阶智驾,开启智驾的新时代。 对于今晚比亚迪万众瞩目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外界关注的焦点是:智驾一旦人人可享,“智驾平权”时代将扑面而来。 据悉,比亚迪秦L全系计划标配“天神之眼”,该智驾系统将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以下车型。春节期间,比亚迪王朝总经理路天曾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照片,照片中秦方向盘左侧的智驾拨片清晰可见。2月10日,路天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剧透”称,“汉唐秦宋元夏,王朝六大IP全面升级”。这意味着,比亚迪旗下王朝系列将全系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来自产业链的消息显示,比亚迪2025年的目标是,产销总量中60%以上的车型都将搭载高速NOA及以上的智驾技术,按500万辆的产销目标推算,意味着比亚迪将在今年带来超300万台搭载智驾能力的新能源车。 据浙商证券研报,2024年L2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已达55.7%,2025年即将迎来普及,特别是比亚迪代表的平价整车厂入局有望继续推升行业渗透率,智驾平权时代有望到来。
得益于开源及较低算力需求等特点,横空出世的DeepSeek正在成为车圈新贵。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月8日至2月10日的短短三天内,已有包括吉利、奇瑞、东风及长城汽车等在内的近20家车企官宣已在智舱端或AI运营领域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 2月10日,一汽-大众宣布,其新媒体AI内容运营数字化平台已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据悉,一汽-大众新媒体AI内容运营数字化平台已在60多家经销商展开第一批试点,覆盖超1000个账号。 “大模型的应用确实会降低一线销售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在信息更为精准的同时,做到一定程度的降本。”有某合资品牌全球CEO坦言,大模型的应用在汽车产业将愈发普及。 不同于合资品牌的“后知后觉”及一汽-大众“另辟蹊径”的将DeepSeek接入营销端,对AI技术走势更为敏感的自主品牌则更快的在智舱端完成了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此前一日,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深蓝汽车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发布会上表示,深蓝车机系统DEEPALOS3.0即将接入DeepSeek,预计一季度开启深蓝所有车型升级推送。 “DeepSeek目前服务器的整体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准备做私有化的部署,即将在DEEPAL OS3.0接入DeepSeek私有化的部署。”邓承浩透露。 2月8日,东风汽车宣布,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的接入工作,猛士、奕派、风神、纳米等自主品牌车型将于近期陆续搭载应用。其中,东风猛士917汽车智能座舱已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接入,预计在2025年4月通过OTA更新。 “岚图的逍遥座舱已率先完成部署,并已经启动与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融合,预计2月14日通过OTA更新,且全新岚图梦想家将同步搭载。”据东风方面介绍,东风猛士917智能座舱也已接入DeepSeek-R1模型,计划在4月上海车展前通过OTA更新率先呈现给消费者;东风奕派同样已完成接入,后续将陆续推出相关应用升级。“此次接入后,车内语音交互将更加自然,场景理解能力更为智能,功能迭代速度也将大幅提升。” 不仅仅是东风,同一日加入DeepSeek阵营的还有长城汽车、智己汽车、广汽集团等。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在微博上发文宣布,DeepSeek的demo在长城汽车上已经跑通,CoffeeAgent已完成融合适配。智己汽车内部相关人士透露,其智能座舱已深度引入DeepSeek大模型,并与豆包、通义等大模型合作,通过深度联合训练,构建多场景插拔式AI矩阵平台。此外,smart智能座舱团队宣布完成自研AIAgent与DeepSeekR1大模型融合测试;宝骏汽车则宣布,其灵语智舱与DeepSeek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宝骏享境完成实车装载。未来,宝骏云海、宝骏悦也Plus等车型也将陆续通过OTA实现应用。 “DeepSeek有望对智能座舱带来催化,节约算力,提升座舱交互体验。”开源证券研报认为,汽车的智能座舱是AIAgent(人工智能代理)载体,DeepSeek-R1模型的接入有望带来更优的座舱交互体验,令智能座舱实现前所未有的功能提升,并有望孕育全新应用场景。同时该模型对算力的节约也让模型更容易在座舱端本地化部署,实现更优的体验。 值得留意的是,在DeepSeek大模型的催化下,过去一周汽车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焦点。2月7日,吉利宣布其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完成深度融合,通过蒸馏训练优化车控与交互功能,在智能化概念催化下,吉利汽车的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飙升26%。作为汽车央企,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岚图宣布与DeepSeek深度融合后,股价也一度冲高,涨幅甚至超过12%,随后回落。此外,比亚迪于今日发布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成为其最近股价飙涨的核心催化剂,该公司A股股票于2月6日涨停,成交额达114亿元;次日再涨5%,股价逼近历史新高。 “DeepSeek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远不止于短期股价波动。”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首先,AI技术的降本特性让高昂的智驾研发转变为可及性,传统车企借助DeepSeek的低成本高效能模型,可以迅速改进舒适性和安全性,形成技术优势,尤其是在智能座舱的技术革新上;其次,智驾技术平权的趋势将颠覆市场竞争格局,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第三,资本逻辑转向——从“硬件估值”到“软件溢价”,DeepSeek驱动下的智能化转型正在重新定义车企的盈利模式。“车企纷纷搭载DeepSeek的快车,除了为自家的产品增加噱头,DeepSeek也确确实实可以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转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