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424个
SMM1月7日讯:天津市场0#锌锭主流成交于24800~25010元/吨,紫金成交于24860~25060元/吨,1#锌锭成交于24400~24590元/吨附近,葫芦岛报在28360元/吨,0#锌普通对2501合约报升水280~310元/吨附近,紫金对2501合约约升水340~36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贴水70元/吨。截止午市收盘,新紫对01合约280~310元/吨,驰宏对01合约报280~310元/吨,西矿对01合约暂无报价,百灵对01合约暂无报价,高价品牌紫金对01合约报升水350~360元/吨附近。盘面继续回落,下游仍以刚需补库为主,部分企业节前备货仍然看跌,采购积极性较低,贸易商出货升水下调,整体市场成交一般。
SMM1月7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5125~25380元/吨,双燕暂无报价,1#锌主流成交于25055~25310元/吨。早盘市场对均价升水250元/吨附近,跟盘报价几无。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501合约升水600元/吨附近,会泽对2501合约报价升水600元/吨,高价品牌双燕对2501合约暂无报价。今日上海现货较少持续,升水依然高位,部分下游企业前期预售的进口锌锭到货补充其原料库存,今日下游接货仍以刚需为主,成交未见继续好转。
SMM1月6日讯:天津市场0#锌锭主流成交于24940~25150元/吨,紫金成交于25000~25170元/吨,1#锌锭成交于24520~24690元/吨附近,葫芦岛报在28410元/吨,0#锌普通对2501合约报升水300~350元/吨附近,紫金对2501合约报升水360~37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贴水40元/吨。截止午市收盘,新紫对01合约300~350元/吨,驰宏对01合约报300~350元/吨,西矿对01合约180元/吨,百灵对01合约暂无报价,高价品牌紫金对01合约报升水360~370元/吨附近。今日盘面回落,但下游仍有看空心态,接货意愿不强,早盘贸易商出货小幅坚挺,后小幅下调升水,整体成交一般。
SMM1月6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5240~25400元/吨,双燕暂无报价,1#锌主流成交于25170~25330元/吨。早盘市场对均价升水250元/吨附近,跟盘报价几无。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501合约升水600元/吨附近,会泽对2501合约报价升水550元/吨,高价品牌双燕对2501合约暂无报价。周末虽有部分锌锭到货,但今日市场整体报价贸易商仍不多,部分下游担忧货物紧张持续,于近期开始进行原料备库,叠加今日盘面继续下滑,整体现货成交有所改善。
SMM1月3日讯:今日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25410~25710元/吨,双燕成交于25510~2575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5340~25640元/吨。早盘市场对均价升水180~240元/吨附近,跟盘报价几无。第二交易时段,普通国产报价对2501合约升水500-560元/吨附近,会泽对2501合约报价升水540元/吨,高价品牌双燕对2501合约报价升水600元/吨。今日上海市场出货贸易商较少,货量不多下现货升水继续上涨,现货交投仍以贸易商间为主。
SMM1月3日讯:天津市场0#锌锭主流成交于25210~25350元/吨,紫金成交于25280~25400元/吨,1#锌锭成交于24790~24890元/吨附近,葫芦岛报在28630元/吨,0#锌普通对2501合约报升水300~350元/吨附近,紫金对2501合约报升水370~40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贴水20元/吨。截止午市收盘,新紫对01合约300~350元/吨,驰宏对01合约报300~350元/吨,西矿对01合约暂无报价,百灵对01合约报340元/吨左右,高价品牌紫金对01合约报升水370~400元/吨附近。盘面大幅回落,下游仍有看跌心理,刚需补库为主,贸易商出货相对坚挺,整体市场成交一般。
受稳楼市利好政策及成交结构等因素影响,2024年年末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有所扩大。 据中指院今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12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1665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7%,涨幅较11月扩大0.01个百分点;百城中41个城市成交价环比下跌,数量较上月增加1个。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克而瑞集团董事长丁祖昱指出,年末新房价格出现小幅阶段性上扬,一方面由于四季度百城新房交易有所回升,成交量对价格起到一定支持作用;另一方面,一线及热点城市高端住宅集中成交,也对价格变化形成影响。 成交量方面,据中指院初步统计,2024年12月,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约17%,同比增长约18%。 “在集中网签及减税等政策推动下,12月百城新房销售面积同环比延续增长态势,为房价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结构性因素方面,上海、深圳、杭州等热点城市核心区域楼盘热销,高端住宅成交放量,成为影响价格上扬一个重要因素。”中指院分析师孟新增称。 克而瑞分析师介绍,因四季度恰逢房企年末冲刺业绩期,房企12月推出了不少优质房源,这些优质房源因位置及地段较好,价格相对远郊项目要高一些。总体来看,30个重点城市整体处于持续放量期,供求均呈现翘尾收官。 从累计情况来看,克而瑞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总价3000万元以上高端住宅成交同比大增,总价超过亿元以上高端住宅新房成交77套,同比增长141%,其中上海总价3000万元以上一二手高端住宅成交占比达62%和43%。 分析师指出,之所以要考虑到成交结构性因素,是因为整体来看,当前市场仍处于筑底过程中,不能简单以价格一时变化,便认为市场已企稳。考虑到短期内“以价换量”仍然是市场的主旋律,结构性因素对价格的阶段性影响有多大,以及市场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仍有待观察。 “从全国范围来观察,不少城市成交量并未企稳,价格并不具备上涨的条件。据我们初步统计的情况,2024年1-12月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约19%,前12个月降幅虽然较前11个月有所收窄,但与2020年的高点相比,下降幅度仍然达到51%。”孟新增认为,若剔除一线及热点城市高端住宅成交结构因素,价格上扬动力可能会有所减弱。 其进一步指出,市场企稳可能会表现为二手房交易量回升→二手房价格止跌→新房销售量企稳→新房价格止跌,按此路径,当前二手房交易量上升,但价格还未止跌。此外,新房销售企稳或为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性指标,但新房销售去化还面临不小压力,因此,“止跌”仍是当前市场主题,新房价格整体看并未达到上扬阶段。 在二手房市场,12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继续放量,环比同比延续增长态势,但成交量的回升,仍是在“以价换量”效应下形成的。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14203元/平米,环比下跌0.53%,跌幅较11月收窄0.04个百分点,连续下跌32个月。98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仅成都、深圳房价环比上涨。 “按我们监测到的数据,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较2023年平均增长约10%;三四线城市交易量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二手房市场的稳定态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价换量’的策略。2024年二手房平均挂牌价格相较2023年跌幅有所扩大,但正是在价格调整到位背景下,二手房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58安居客分析师称。 对于2025年楼市走向,丁祖昱认为,房地产市场若进行乐观预计,或在2025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止跌,具体来看,一二手房成交总量在2025年一季度或仍然会下降,但考虑到低基数等因素,同比可能会有所上升。 “‘保主体’有望成为2025年政策的发力点,全面取消限制性购房措施、收购房企存量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或成为未来政策重点实施方向。另外,存量土地回购,将是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重要引擎。”丁祖昱补充道。
2024年年末,百强房企销售出现翘尾行情。 据克而瑞数据,2024年12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513.9亿元,环比增长24.2%,同比持平。 “12月新房销售较上月同环比均走强,尽管同比增速不及年内10月高点,但12月成交规模已达年内新高。政策带来的市场同比增速提升效应已持续三个月,短期情绪有所降温,但在长周期维度下,市场仍保持较高交易热度,或反映出销售市场已完成阶段性底部构筑。”西部证券分析师周雅婷表示。 累计业绩方面,中指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43547.3亿元,同比下降30.6%,降幅较前11个月收窄2.3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筑底调整的态势,前三季度市场基本处于低位运行。得益于9月末连续的新政利好,四季度企业销售翘尾回升,第四季度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转正,微增0.2%,企业销售表现明显优于前三季度。”克而瑞分析师称。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销售总额超千亿房企仅11家,较2023年同期减少5家;百亿房企86家,较上年同期减少30家。其中前十阵营迎来变化,华发股份取代龙湖集团成为行业销售额第十。 “2024年全口径千亿房企数量进一步减少至11家,回到2016年水平,而TOP10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则降低31.6%至75.5亿元。”克而瑞方面表示。 具体来看,保利发展2024年以3230亿元销售额位列行业第一,中海地产以3106亿元紧随其后,绿城以2768.5亿元居行业第三,华润置地以2611亿元销售额升至行业第四,万科以2446.8亿元降至行业第五。 而行业第六至第十名,分别是招商蛇口、建发房产、越秀地产、滨江集团以及华发股份,销售额分别为2193亿元、1335亿元、1147亿元、1116亿元以及1054亿元。 “从结构因素来看,在一二线城市重点布局的房企,销售修复性显著好于在二三线布局的企业。”周雅婷称。 其表示,2024年1-12月重仓一二线、均衡布局以及重仓三四线的房企销售额分别同比减少23%、减少34.2%以及减少50.2%。在一二线城市重点布局房企全口径累计销售额降幅较重仓三四线房企低约27.2pct,差异较1-11月扩大3.3pct。 “房企销售年末翘尾动力主要源于核心城市,市场看好高能级城市热度延续,对整体销售带来的改善效应。”周雅婷说。 拿地方面,中指院数据显示,2024年百强企业拿地总额9280亿元,同比下降29.7%,较前11个月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 从新增货值来看,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和保利发展位列行业前三甲。2024年,中海地产以1777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华润置地以1665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二,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1293亿元,位列第三。 “2024年10月以来核心城市土拍市场保持一定活跃度,12月,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接连出让多宗高总价地块,这些地块多由头部央国企摘得,带动TOP100企业拿地总额同比降幅收窄。”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 在政策层面,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2025年楼市定调,释放了更加坚定的稳楼市基调。 分析师指出,展望2025年,政策加力有望带动预期修复,但房地产市场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 “预判后市,我们认为,2025年1-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环比回落成大概率事件。不过,基于政策加持和当前弱复苏成交惯性,3月小阳春行情有望延续,考虑到2024年基数较低,2025年一季度同比仍不乏回正的可能。”上述克而瑞分析师称。
2025年伊始,北京土拍市场便迎来开门红,两宗地块拍出近182亿元的高价。 1月2日,北京迎来2025年首场土拍,本次拍卖的是海淀区朱房二期HD00-0803-0029地块、HD00-0803-0030地块,总用地面积82037.86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197676.95平方米,起始出让总价150.30亿元。 由于这两宗地块均不限价,引来开发商激烈争夺,两宗地块累计竞价超过400轮。最终,两宗地块成交价共计181.924亿元,平均溢价率21.04%。 其中,0029地块经161轮举牌后由华润+中铁置业+招商联合体竞得,成交价91.52亿元,溢价率17.33%,成交楼面价89234元/平方米。0030地块经244轮举牌后由建发以90.404亿元的价格摘得,溢价率25.04%,成交楼面价95047元/平方米。 “一直以来,海淀区宅地供应量较少,且自2022年以来纯住宅用地均以15%溢价率触顶成交。可以说,该区域每次供地动作都自带流量,因此海淀朱房村这两宗地块被房企争抢,也在意料之中。”克而瑞分析师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拍卖的这两宗地块是北京去年以来,第3、第4宗不限价的地块,也是海淀近年来首次推出的不限地价、不设指导价的地块。 “价高者得,意味着新房将回归市场定价机制。”中指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表示。 有分析师指出,海淀朱房两宗地块楼面价9万元/平方米左右,估计入市价格在12-13万元/平方米左右。由于本宗地块实际不限价,因此该项目最终的住宅销售价格,被赋予更大想象空间。 还有分析师指出,按成本推算,朱房村两地块的最终销售均价很大可能超过15万元/平方米,预计最快在今年5、6月份开盘。 具体来看,海淀0029地块规划建筑面积102561.972平方米,挂牌出让起始价78亿元,起始楼面价76052元/平方米。 该地块共吸引建发、中海、金茂、华润+中铁置业+招商联合体、保利发展5家竞买人参与竞价,连同开拍前的线上报价,累计报价170轮,最终由华润+中铁置业+招商联合体以91.52亿元总价竞得。 “该地块预计会继续开发橡树湾系列产品,教育配套方面目前现有海淀第二实验小学(汇缘小区),海淀第二实验小学(橡树湾校区)。”中指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表示。 此外,海淀0030地块规划建筑面积95114.9758平方米,挂牌起始出让价72.3亿元,起始楼面价76013元/平方米。 该地块共吸引了建发、中海、金茂、华润+中铁置业+招商联合体、保利发展、城建6家竞买人参与竞价,连同开拍前的线上报价,累计报价249轮,最终由建发以90.404亿元总价竞得。 “0030地块东北侧教育规划用地规划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一所幼儿园,由清华附属实验学校承办,并将纳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预计2026年初开工,2027年6月完工。”张凯称。 据媒体报道,2024年,北京累计出让41宗住宅用地,成交金额约1554.2亿元,其中超过百亿元的地块有3宗。 供应方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发布的2024年度第七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显示,第七轮供地共涉及9宗地块,总土地面积约38公顷,建筑规模约85万平方米,将于2025年1月下旬供应。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日在山东济南调研。他强调,迈入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紧迫感,只争朝夕、从头抓紧,推动政策早落地、项目快推进、措施见实效,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良好开局。 李强首先来到位于济南市泉城路的京东电器旗舰店,与顾客及销售人员交流,听取山东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和促进消费工作汇报。他指出,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于满足百姓高品质生活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带动产业升级、畅通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今年要继续实施好这一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拓宽适用范围,做好补贴资金接续。要优化政策操作流程,提供旧产品回收、新产品安装等一条龙服务,便利群众消费。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让群众更清楚地了解政策,享受实惠。 在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李强察看充换电设备和操作演示,听取山东省能源转型、车网互动充换电网络建设等情况汇报。李强指出,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蕴藏着巨大的充换电需求。要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在发展充换电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要着眼更加集约、安全、绿色,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能源转型发展。要积极创新机制,丰富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模式落地提供更多机会,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在黄河体育中心、大寺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现场,李强察看施工进展,听取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山东省、济南市水网规划建设等情况汇报。他强调,体育场馆、现代水网等既是重大基础设施,也是重要民生工程。在体育场馆建设中要注重提升交通、人员疏散等配套能力,在城市更新中要注重供排水管网的规划布局,同时把严格监管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形成共促发展合力。 李强指出,山东作为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挑大梁作用,着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早落实、快见效,以实实在在的业绩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吴政隆陪同调研。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