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5个
日本央行是否会在实施多年的大规模刺激措施之后出现可能引发市场震荡的政策变化是近段时间以来投资者争论的问题。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看来,工资增长状况是这一问题的中心。黑田东彦坚称,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必须持续下去,直到有迹象表明,更强劲的薪酬增长能够实现可持续通胀。 随着日本通胀率达到40年来的最高水平,多家日本大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大幅提高工资水平。若这一势头得到推动,日本经济似乎将走向一个拐点,而这可能会被证明日本央行在4月份开始的新行长任内作出变革是合理的。 不过,现实并非如此简单。日本劳动力市场缺乏美国或英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几十年来,日本主要工会将工作保障的重要性置于薪酬之上。此外,尽管黑田东彦曾表示,工资增长3%将支撑2%的可持续通胀,但目前还不清楚加薪需要多广泛、或者哪个工资指标可能触发政策转向。 日本春季工资谈判并未实现强劲的进展 日本工会和企业之间的春季工资谈判为该国每年的工资增长定下了基调。初值通常在3月公布,7月则公布包括中小企业数据在内的最终结果,而最终结果通常会向下修正。在这一谈判中,整体工资增长由基本工资增长和基于资历的增长组成。如果没有基本工资的增长,整体工资的增长势头基本上会保持不变,因为其他的增长无论如何已是计划好的。高盛预计,日本今年整体工资将增长2.8%,但基本工资将仅增长1.2%。 日本员工的工会化率创历史新低 尽管有春季工资谈判,但谈判结果对许多员工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虽然在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公司中,加入工会的员工比例接近40%,但整体的日本员工加入工会的员工比例仅为16.5%,创下新低。此外,日本约76%的劳动力受雇于员工人数不足1000人的公司。春季工资谈判的结果只反映了少数人的工资水平。 日本大约40%的劳动力是兼职合同工 就业类型也很重要。兼职、合同工和季节工(统称为非正式员工)占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以上。与签订长期合同的员工不同,他们很容易失业,这一事实在疫情期间再次得到证实。平均而言,这些非正式员工的工资比正式员工低33%,但这部分就业市场的流动性更大,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入。不过,对他们来说,更高的工资仅是缩小与正式员工的差距,而不是加快整体工资的变化。 日本过去10年工资涨幅不到2%,落后于通胀 日本厚生劳动省每月报告的一个更广泛的工资指标反映了包括加班费和季节性奖金在内的工资变化,覆盖了所有员工。在判断实际工资动态方面,这些数据可能比受到密切关注的春季工资谈判的数据更有帮助。过去十年,这一工资指标的平均涨幅约为0.3%,不过在过去9个月中,有3个月的涨幅达到2%,而上一次涨幅超过3%还是在1997年1月。不过,数据仍然显示实际工资已连续8个月下降,无法跟上不断加速的通胀。 劳动力市场吃紧有助于支撑工资增长。但日本过去的历史证明,对员工的强劲需求本身并不会导致工资增长加速。在疫情爆发之前,日本的职位空缺与求职者之比飙升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每100名求职者对应164个职位空缺,但这仍不足以推动工资增长达到黑田东彦目前主张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正式员工更看重工作稳定、而非工资增长,以及其他工作不稳定的员工的工资基础较低。不过,至少劳动力市场趋紧以及通胀更能产生工资增长的迹象,从而证明日本央行可能进行的变革是合理的。
韩国统计局周四公布,1月份消费者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5.2%,高于去年12月的5%。1月份通胀再次加速,在韩国经济走软之际,央行仍有可能进一步收紧政策。剔除农产品和石油相关产品的核心通胀率从4.8%上升至5%,表明潜在压力仍然很大。 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1月份消费者价格上涨0.8%,超出经济学家的预期。住房、水、电和燃料的公用事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上涨8%。韩国家庭主要使用天然气取暖,而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食品和饮料价格同比上涨5.8%,而运输成本上涨3%。 韩国央行在数据发布后表示,2月份通胀率可能会维持在5%左右,并补充说,如果中国重启经济刺激需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压力可能会加大。 通胀持续走高,强化了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在上月加息后发出的警告,即市场不应急于宣布当前紧缩周期结束。 韩国银行在3周内召开了今年的第二次会议,由于有两名委员对1月份加息0.25个百分点持不同意见,因此外界越来越多地猜测,韩国银行这次会暂停加息。 信荣证券(策略师ChoYong-gu表示,“通胀数据令人意外,”“不过,产品价格正以较为温和的速度增长,服务成本也可能随之上涨,因为它们往往落后于经济趋势。” 在18个月的紧缩政策之后,韩国银行越来越担心加息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影响。韩国经济面临的其他风险包括出口下滑和消费放缓,这两个因素导致韩国上季度出现两年多来的首次经济收缩。 李昌镛早些时候表示,通货膨胀将在2月份保持在高位,之后才会出现进一步降温的迹象。韩国银行已经明确表示,只要通货膨胀率保持在5%的范围内,它就将继续采取紧缩政策。 在李承晚出席的一次会议上,企划财政部长官ChooKyung-ho周四表示,预计通货膨胀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他还指出,出口的低迷增加了经济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韩国银行在去年的两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试图缩小与美联储的利率差距,并遏制韩元因通胀而加剧的贬值。韩国银行目前的利率为3.5%,而2021年8月本轮紧缩周期开始时为0.5%。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加息后的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政策制定者预计将再加息“几次”,并承认通胀已开始减弱。韩国银行和美联储的通胀目标都是2%。
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对俄罗斯进出口1.28万亿元,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从规模看,2022年中俄贸易保持了稳步增长,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 2018年,中俄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2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468.87亿美元,以人民币计达到9486.6亿元,这是中国连续第12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市场分析认为,考虑到来自欧洲的商品进口停滞,预计会有更多中国商品流向俄罗斯,主要是中国的消费电子产品、挖掘机、汽车、微处理器、服装、鞋和日用品。俄罗斯已经显著增加对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和汽车的采购,但这方面的增长潜力依旧相当大,因为这些商品在俄罗斯市场上仍然短缺。 相关上市公司中: 锦州港 位于辽宁省西部、渤海西北部的锦州湾内,是距辽宁西部、吉林、黑龙江两省中西部、内蒙东部、华北北部最便捷的进出海口,是对接蒙俄欧经济走廊的桥梁和纽带,是国际陆海新通道的桥头堡。 天顺股份 目前业务已扩展到供应链管理、物流园区经营、多式联运、航空货运等领域,公司已开行了乌鲁木齐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耳其等中欧、中亚国家的班列。
由于出口进一步下滑,韩国1月份公布了创纪录的贸易逆差。在半导体需求恶化以及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人们担心被称作全球经济金丝雀的韩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韩国贸易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出口同比下滑16.6%至462.7亿美元,为2020年初以来首次连续四个月出现同比下滑;当月贸易逆差扩大至127亿美元,几乎是前一个月的三倍,创历史单月新高。 当月,半导体出货量暴跌44.5%,而总进口额微降2.6%。 韩国财政部长秋庆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半导体价格下跌,以及能源进口增加等,都是影响韩国贸易的主要因素。 韩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贸易是韩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就业和消费有着深远的影响。韩国上个月的失业率从11月的2.9%攀升至3.3%,与此同时,就业增长放缓。 韩国央行上周报告称,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4%,同比增长1.4%,这是韩国GDP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 出口低迷是去年第四季度韩国经济萎缩的核心原因,随着全球消费放缓,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数月。如果一季度GDP延续下降趋势,韩国则将陷入技术性衰退。 “经济再次出现萎缩的可能性加大,”韩国HI投资证券分析师Park Sang-hyun表示。“贸易逆差不仅会损害公司利润,还会损害消费者支出。这肯定会给经济带来压力。” 韩国央行本月或暂停加息? 韩国目前的基准利率为3.5%,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8个月之前,韩国央行开启了本轮加息周期,韩国央行之所以相信经济能够经受住紧缩政策,一个关键因素是出口保持韧性。 而近几个月出口持续疲弱,为韩国央行本月晚些时候按下加息暂停键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 全球经济亮红灯 韩国出口是全球贸易的一个主要晴雨表,因为该国生产芯片、显示器和成品油等横跨供应链的关键产品。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半导体和智能手机制造商的所在地,而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正在损害这些行业。 韩国第二大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周三公布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此前一天,三星电子公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7%。 由于全球央行为遏制通胀而加息,以及俄乌冲突推高了石油和食品价格,世界经济正在放缓。 惠誉(Fitch)旗下的信息服务公司Fitch Solution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球需求可能继续低迷,与此同时,家庭债务、财政紧缩以及高借贷成本制约了韩国国内的复苏。 转机来自中国 韩国出口的转机可能来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优化防疫措施后,中国可能重振增长引擎。中国是韩国商品的最大买家,这些商品大多经过重新组装后再运往其他地方。 中国1月份PMI三大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显示经济景气水平强劲回升。 秋庆镐表示,随着中国重新开放,未来几个月韩国的贸易帐数据可能会改善。
SMM分析,在受重要国际议题碳中和的影响下,各国在2021年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聚焦环保议题,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再次加速。同时,俄乌战争带来席卷欧洲的能源危机感与光伏技术持续改进成功降本带来的经济性,使得光伏产业作为降本增效路线清晰的可再生资源成为绿色能源中的焦点之一,多个国家均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发展。 中国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是我国双碳政策中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推动能源转型,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等主要目标,将光伏行业发展作为了重点领域之一。 美国 2021年美国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同时推出BBB法案提议第四次延长ITC税收优惠政策来作为光伏产业发展的催化剂。ITC政策内容包括安装光伏的个人或企业未来要付给联邦政府的所得税的直接减免,从而间接降低光伏安装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或个人安装光伏的动力。2022年美国政府提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与此同时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IRA)。该法案在光伏的供给和需求两端提供了一系列税收及补贴措施,包括了光伏制造端对太阳能光伏材料的制造税收抵免,而不仅是光伏组件和ITC;同时提高税收抵免比例以及期限等条例来吸引光伏企业赴美建厂,刺激本土光伏需求。 日本 2020年,日本政府推出“绿色增长战略“,通过法案对FIT制度进行了整改,要求从2022年开始,针对大规模商用光伏风电将采取FIT制度(Feed in Premium 差额补贴),在市场价格基础上增加可变动的溢价补助。2021年发布第六版能源基本计划,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从此前的22%至24%提升到36%至38%,提出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 欧盟 2022年欧盟委员会”Repower EU“能源计划正式发布,主要内容包括提高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体能源的目标到45%,安装总量达到600GW(2021年底165GW);以及太阳能屋顶计划等一系列文件支持政策。 德国 2022年,德国聚焦绿色环保议题,把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用电量份额比例达到80%作为核心目标之一,计划到2028年逐步将光伏装机容量扩建增加到200GW。德国能源部长还表示,计划在5年内,逐步将刺激德国绿色能源发展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EEG)减少到0。而通过EEG的逐步降低,并在2026年取消,这样德国的电价将下降到接近欧洲的平均水平。同时转向财政手段。德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要达到65%。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一再度强调了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以支撑经济和刺激企业加薪的重要性,他在国会发言上多次强调现在坚定地支持经济很重要,以及当前的通胀是由高企的进口价格导致。 “日本的通胀趋势可能会逐渐加速……但这还需要一些时间,”黑田东彦对国会表示。“现在,日本经济的不确定性非常高。因此,现在重要的是支持经济,创造一个企业可以加薪的环境。” 就在同一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央行多年来的货币宽松政策的成果之一是创造了经济不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的局面,并且强调希望日本央行继续与日本政府的密切合作,着眼于经济、价格和市场发展,并指导适当的货币政策。 日本央行在1月18日维持其主要政策设定不变,将负利率维持在-0.1%,同时将收益率基准——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交易区间锚定在0.5%上限。尽管市场呼吁日本央行放弃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以恢复债券市场流动性,但日本央行仍选择维持这一鸽派政策。 在去年12月底,日本央行曾意外调整YCC政策,将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区间从±0.25%调整至±0.50%,同时宣布2023年1-3月购买长期政府债券的规模从此前的7.3万亿日元增加至约9万亿日元。不过,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之后的货币政策会议中指出,扩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区间并非改变其宽松货币政策。 然而,市场的紧张局势可能还会继续加剧投资者对日本央行“转鹰”的押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相信,在美联储等全球央行继续加息之际,日本央行无法坚持其宽松立场。 此根据本月财经媒体进行的最新调查,经济学家们正在进行调整对于日本央行转向紧缩政策的预测时机,其中一些提前了他们预期的调整时间。如今,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将日本央行将最早在4月进行货币政策实质性调整,这是新任行长在任期内的首次会议,而另一些人则预计将在6月进行调整。 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的执行经济学家 Hideo Kumano表示:“最新的决定意味着日本央行将把当前政策框架交给下一任领导层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在黑田东彦的领导下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美国联邦政府这艘大船正在高风险水域中航行,稍不留心就可能撞上冰山,导致毁灭性的灾难。而其中最大的冰山莫过于债务上限僵局。 美国财长耶伦日前警告,联邦债务上限若不能顺利解决,美国将面临灾难性的债务危机和螺旋式的经济衰退。 周日,众议院共和党议长麦卡锡表示,他将与美国总统拜登周三在白宫会面,并就债务上限和美国违约前景进行会谈。然而,不少分析人士怀疑,这场民主党总统和共和党议长之间的面对面会谈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问题。 共和党议员中的强硬派坚称不会提高联邦债务上限,除非民主党同意附加削减开支的条件;而白宫则表示提高债务上限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不会同意削减开支。 两党都在等待对方改变立场,然而随着违约时间的逼近,一场“囚徒困境”正在悄然上演。 民主党面前的选项无非两个:削减支出和不削减支出,而共和党面前的选项是提高上限和不提高上限。对共和党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削减支出和提高上限,对民主党来说,最好的结果是不削减支出并提高上限。 然而囚徒困境迷人的地方就在于,事件的结果往往走向最坏的那一端:民主党不同意削减开支,而共和党不同意提高债务上限,引发债务违约。 这样的话,美国医保医院基金将在2028年率先破产,而美国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将在2035年之前资不抵债。 政治博弈 据白宫发言人周日表示,拜登周三将询问麦卡锡,是否还会像过去的国会领导人一样履行宪法义务,防止美国出现国家违约的情况。 麦卡锡则在周日表示,共和党不会允许美国出现违约的情况,且削减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支出的选项也会在任何债务上限的谈判中被排除在外。 然而,麦卡锡也补充称,希望“加强”越来越昂贵的老年人退休和国民健康福利计划。白宫指出,所谓的“加强”只不过是削减的委婉措辞。 据白宫发言人Andrew Bates称,共和党人多年来一直用“加强”等暗语来削减政府争取的福利,如建议将医疗保险和社保私有化、提高退休年龄等。而麦卡锡所承诺加强这些项目的管理将导致削减开支,并影响民众的福利。 但共和党方面却指责民主党过去两年的基础设施、芯片和绿色能源上的立法过于“大方”,对美国财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麦卡锡也强调政府不应该只是印更多的钱,而是应该平衡预算。他希望在各个部门找到更有效和更负责任的预算使用模式,如更合理地支配国防开支。 目前为止,共和党仍未提供削减预算的具体细节,这也让不少人揣测共和党的这次努力很不寻常。他们认为除了2011年的投票外,过去几十年两党都对提高债务上限一事心有默契,这一次发难多少有些突兀。 此外,麦卡锡和拜登周三的会面还伴随着众议院共和党人对拜登声势浩大的调查浪潮,党争的气息如此浓郁,这让分析人士不免更加忧心。
印度G20协调人Amitabh Kant周五表示,印度将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尽可能多地购入俄油。此外两国正研究采用本币结算的方式进行贸易。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在西方实施反俄制裁后,印度并未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表示不支持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定上限的举动。 2022年初,俄罗斯石油仅占印度进口石油中0.2%的份额,而到2022年底,这一数值已增长到超过20%,每日进口量接近100万桶。 Kant称,“我们仍能看到,俄罗斯石油公司正在印度进行投资。我们也将从俄罗斯处购买尽可能多的石油,并将继续这样做。我们将与俄罗斯建立友谊和关系。” Kant还提到,为使两国可以使用本币进行贸易,俄罗斯和印度正在研究各种潜在可能性。 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Hardeep Singh Puri 早些时候表示,石油不存在任何“国家污点”,印度将继续奉行独立的政策,以确保其能源安全。 合作潜力巨大 为推动印度经济发展,总理莫迪曾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希望印度能够加速成为“世界工厂”。 提及该计划,Kant表示,看到了印度和俄罗斯两国合作的巨大潜力,包括天然气和石油、移动电话、资本货物等领域。 目前,印度和俄罗斯在一系列领域已存在合作关系,例如国防制造、零部件制造。此外,印度的制药行业也与俄罗斯公司有着一定的关联。 印度于2022年12月1日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第18次G20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峰会将于2023年9月9日至10日在新德里举行。而作为印度首要政策智库首席执行官的NITI Aayog,在印度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担任印度方面的G20协调人。 据印度另一位G20协调人Svetlana Lukash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很有可能参加2023年在印度举行的G20峰会。
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Total energy SE)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警告称,由于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减少,欧洲各国政府需要在夏季补充储备,欧洲天然气供应在2023年可能依旧紧张。 Pouyanne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从俄罗斯获得的天然气远远少于2022年,将不得不再次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这也让供应变得更加紧张,欧洲的能源形势并没有彻底改观。 今年冬天异常温暖的天气抑制了供暖需求,而液化天然气进口依然强劲,使欧洲的天然气库存一直远高于季节性正常水平。 据分析师预测,到冬天结束时,欧洲的天然气储存水平将超过50%,明年冬天依旧能够填满储气设施。这种乐观情绪在过去一个月里推动欧洲天然气价格下跌了约30%。 不过,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大幅下滑仍令人担忧,欧洲国家在全球采购天然气时,需要与日本等亚洲国家展开竞争,天然气价格难免会再次上涨。 Pouyanne指出,欧洲国家必须扩大能源供应来源,与不同的国家签署长期供应合同。 挪威能源巨头Equinor也认为,欧洲目前的天然气储备固然充足,但填满今年的库存仍然是个难题,未来几年可能都会面临天然气短缺。 Pouyanne补充道,欧洲不存在柴油短缺的风险,道达尔在各地的炼油厂会优先向欧洲供应柴油。但和天然气的情况一样,这将带来额外的运输成本,柴油的价格也会大幅上涨。 据报道,欧盟对俄罗斯海运石油产品的禁令将于2月5日正式生效。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的前23天里,欧洲国家每天从俄罗斯购买超60万桶柴油,这远远高于2022年同期数字。 据悉,欧盟正在研究把俄罗斯的柴油价格限定在每桶100美元水平的可行性。七国集团也明确表示,不反对欧盟将俄罗斯柴油价格限制为每桶100-110美元。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周五表示,她对美国近期的通胀和就业数据感到鼓舞,但与此同时她也承认,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确实有陷入衰退的风险。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对目前看到的数据相当满意,但考虑到美联储正在‘放缓经济’,我无法保证经济衰退风险能最小化。” 美国政府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年化增速2.9%,好于预期,但基础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作为美国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第四季个人消费同比增长2.1%,低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 在美联储为抑制高通胀而大举加息的背景下,这可能并不令人意外。但既要实现这一目标,又要避免经济停滞、失业率大幅上升,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困难的。 媒体最新的月度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度萎缩,明年出现衰退的几率为65%。 事实上,这也并非耶伦首次预警衰退风险。去年底,她曾表示,“美国经济确实存在衰退的风险。但在我看来,这肯定不是降低通胀的必然结果。” 耶伦周五说,“我感到鼓舞是因为看到通胀下降,虽然出现了更多关于裁员的讨论,但从根本上说,劳动力市场仍然相当紧俏。” 她认为,如果经济免于意外冲击,那么美联储能否实现所谓的软着陆将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能够避免失业率上升。 “在我看来,要保持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同时降低通货膨胀,确实需要经济增长放缓。”她补充说。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