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3

  • 1000兆瓦!国家电投新疆公司单体最大的新能源项目开工

    11月18日,和田洛浦县东南侧的荒漠戈壁上一派繁忙景象,现场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压路机、旋挖钻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国家电投新疆公司单体最大的新能源项目——和田地区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转型1000兆瓦光伏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公司在南疆推进基地化、规模化清洁能源发展的又一成果落地。 该项目于2023年9月列入自治区发改委《2023年第二批市场化并网项目清单》,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规划光伏装机容量1000兆瓦,配套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同时建设一座220千伏汇集升压站,分三期实施,总占地面积约1666.67公顷,计划总投资约38.4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绿色电能16.5亿度,年节约标煤约49.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约136.63万吨。 该项目开工标志着和田公司正式迈入百万管理装机规模,对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价值和意义。下一步,和田公司将加强项目施工管理,全力规避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项目高标准开工、高质量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为建设和田地区一流新能源企业奠定基础。

  • 理想汽车加码光伏布局

    11月16日,玉林车和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郭仲福,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据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理想汽车旗下北京车和家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事实上,今年8月,理想汽车已布局光伏领域。8月30日,扬州车和家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法定代表人为郭仲福,经营范围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等。通过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理想汽车旗下北京车和家能源服务有限公司100%持股。 据悉,北京车和家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于5月10日全资持股成立车和家(晋城)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昊,注册资本100万。经营范围同样涵盖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等。

  • 《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首批签约完成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消息,为建立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从业者行为,确保光伏组件功率的准确溯源,减小功率标定偏差,缓解国内国际相关贸易过程中对组件功率数据的分歧,促进光伏市场可持续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起草了《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10月2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外正式发布《公约》,并面向行业广泛征集意向签署单位。截止11月10日,共有40家企业完成签署,已覆盖将近占据国内产能70%的组件企业,签约企业名单将于12月1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期间正式公布。 具体原文如下: 《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首批签约顺利完成 为建立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从业者行为,确保光伏组件功率的准确溯源,减小功率标定偏差,缓解国内国际相关贸易过程中对组件功率数据的分歧,促进光伏市场可持续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充分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报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2023年10月2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外正式发布《公约》,并面向行业广泛征集意向签署单位。截止2023年11月10日,共有40家企业完成签署,已经覆盖了将近占据国内产能70%的组件企业,签约企业名单将于12月1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期间正式公布。 此次《公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光伏组件功率标定和溯源将进入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各签署企业将通过《公约》的实施,共同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组件功率标定和溯源环境,助力中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协会也将组成监督工作组对公约成员单位执行《公约》的情况进行检查。 点击查看详情: 《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首批签约顺利完成

  • 海上“追光记”:从市场驱动到场景探索 业内预计明年建设并网型海洋漂浮光伏电站

    海洋正在成为光伏新“蓝海”。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通知》,为地方推进不同类型用海活动探索开展海域立体分层设权预留了政策“接口”,也意味着海上光伏有望迎来更明确的立体分层设权。 在陆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海作为光伏另一应用场景,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日前,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海上光伏创新应用论坛上,多位与会专家表达了对海上光伏应用前景的看好,从实证基地到技术成熟普及,海上光伏基地的潜力不断被挖掘。 但是,海上光伏目前尚处于产业初期,缺少政策专项规定、成本显著高于陆地,以及漂浮式光伏还存在的多种技术难题,决定了海上光伏绝对不是陆地光伏的简单“平移”。据业内人士透露,围绕漂浮式海上光伏的开发还处在验证阶段,明年会小规模建设并网型海洋漂浮光伏电站。 产业尚处于初期阶段 海上光伏之所以被高度关注,首先来自于广阔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地面电站建设使陆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日趋于饱和,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电力需求又极高,向海洋要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 不过,相对于陆地光伏丰富的建设经验,海上光伏的起步明显较晚,一直到2021年7月,国内首个近海漂浮式光伏系统样机才在海南万宁完成实证试验。该项目是首个以研究近海领域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系统应用的试验项目,为海内外滩涂以及近海多种应用场景下的水面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找到了原始的数据支撑,为后续近海漂浮式电站的建设带来了开创性的影响。 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就发布《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鼓励对海上光伏等用海进行立体设权。在更早之前,则仅有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出台用海管理政策或海上光伏规划。 以山东省为例,此前发布的《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中,共布局海上光伏场址42个,用海面积1933平方公里,总装机规模4260万千瓦,其中包括“环渤海”和“沿黄海”两个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在相关文件中,提到鼓励海上光伏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快开。 但是参会专家也指出,海上光伏目前还处在产业化初期阶段,还面临多个实际问题:首先,我国光伏项目主要布局在地面、山地、湖泊、建筑屋顶等,海上光伏项目还面临用海案例少、实践经验不足的局限。 其次,由于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相关管理文件,亟须在光伏项目用海规划、选址、控制指标、审批、立体确权和监管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技术规范;同时,由于缺乏海上光伏布局专项规划,海上光伏装机目标等还没有明确指引。 此外,成本问题也是海上光伏推广的一个难点。以今年10月底公示的中广核烟台招远400MW海上光伏项目为例,该项目规划用海面积约7635亩,规划建设用地约63亩,建设内容包括桩基固定式光伏发电阵列、35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工程。 该项目EPC项目总包有三位中标候选人,单价分别为6.920元/W、6.713元/W和7.267元/W。同期,地面光伏EPC定标价格则通常在3元/W-3.5元/W之间。 探索漂浮式电站全新应用场景 海上光伏电站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而漂浮式电站前景更被看好。据自然资源部海洋能发展中心专家介绍,预计明年会小规模建设并网型海洋漂浮光伏电站。虽然水上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高于地面光伏电站,但随着商业模式不断成熟,发电成本价格将会持续降低,还是有望能够实现项目的高收益。 海上光伏目前主要分为桩基式和漂浮式两种。一位国电投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两种模式各自有适合的应用场景,但从长期可开发角度而言,漂浮式未来可开发空间会更大。 据他介绍,桩基式海上光伏基本可以看作是地面光伏平移到海上,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优点。同时,桩基式可以采用双面组件,而海面的折射率要高于地面,在没有雾气影响的理想状态下,一般能达到15%左右,增益比较明显。 但是,桩基式的局限也十分明显。由于只能在静态或者海域比较浅的地方实施,目前较少有离岸超过5公里项目,否则打桩成本和风险都会大幅增加。因此,桩基式会更倾向于和现有海上风电结合,利用现有的海底电缆和基建设施,建设成本会更可控。 不过,由于对临海资源需求较大,以及考虑到对航道等影响,前沿技术会更倾向于漂浮式场景应用,并认为这是未来光伏市场的第三大支柱。资料显示,目前在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积极推进漂浮光伏电站进程,其中超过35个国家拥有着350个漂浮光伏电站。 但漂浮式电站应对的挑战也更加艰巨,由于需要应对海洋中各种极端自然状况,已经远远不是将传统湖泊水面光伏“平移”到海面这么简单。锚链固定、模块化设计、浮体材料应用等,都需要一套新的辅材配套和供应。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介绍称,漂浮式电站除了传统的水面平台式,也有正在研发的可直接入水式。这种设计是在水面上采用类似幕墙的材料,将光伏组件作出小模块设计,再将模块镶嵌在幕墙上,旁边辅以遮挡板,形成类似水幕的结构。以此,浪来的时候所设计的气孔关闭,组件沉于水面,在浪过去以后则会重新浮起,实现“以柔克刚”的效果。 据其介绍,目前这种设计还需要下水实验,可能在明年进行。这套设计的重点在于浮体材料成本,如果能控制在总造价的30%以内,那么单瓦造价就在5元钱以内,基本上就具备经济性条件。 定制化组件产品有待开发 海上光伏相比陆地光伏最大的特点,在于空气湿度大、盐雾腐蚀强、多强风强浪的恶劣环境,因此对组件产品的质量要求极高。 目前,已有多家组件厂宣布可实现海上光伏出货。以天合光能(688599.SH)为例,其至尊N型组件在滩涂项目上已有规模应用,固定桩基海上光伏也有较多的实证案例;在国电投的烟台海阳HG34实证项目中,隆基绿能(601012.SH)定制化Hi-MO 5光伏组件的抗腐蚀、抗风及抗隐裂能力得到认可,这意味着我国首个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实证项目获得阶段性成功。 此外,通威股份(600438.SH)、正泰新能等组件产品也均获得相关机构对海上光伏产品的认证。华晟新能源在今年5月就推出了拥有更高发电量、更强耐腐蚀性能的全球首款海上光伏专用产品V-ocean组件,在支架成本和用海面积上都有显著优化。 但从实践情况看,上述产品也多数集中在近海桩基式海上光伏上,一些漂浮式电站也是以湖泊水库的验证阶段为主,相对缺少海面实证数据。 事实上,现有晶硅组件是否能在海洋场景中继续延续其主流地位,还是个问号。上述国电投工作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晶硅组件的硬度非常高,普通的光伏板面对海上台风等自然现象,如果一味去“硬碰硬”,组件隐裂的风险比较大,甚至爆裂损坏。 而基于这个考虑,业内开始考虑增加CIGS(铜铟镓硒)薄膜柔性光伏材料使用,但是这种材料的光伏发电效率又低于晶硅组件。因此,各项材料还处在设计实证平台,通过测试各种光伏技术在海上的应用表现作出判断,需要在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他进一步透露,漂浮式电站开发还需要密切对接浮体材料厂家,未来不管是采用异质结晶硅产品,还是薄膜电池,如果采用小模块设计都需要重新定制尺寸,设计打孔位置。此外,即使桩基式海上光伏,其支架在面对低伤害但长期持久的腐蚀时,常规的如陆上光伏的镀锌技术,可能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也还需要更多的验证数据去探索。 亦有企业人士表达类似观点。中集集光企业人士认为,漂浮式海上光伏的建设模式会发生完全的变化,首先就是产品需要改变。通常一个光伏集成产品就是一块组件,对应几百瓦的功率。但是在海上,可能集成就是100千瓦的产品,要把这样的产品实现流水线生产制造,这是与陆地光伏完全不同的。

  • 金博股份:光伏热场价格稳定 正推进与主流车企碳陶制动盘合作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产能利用率饱和,下游需求旺盛。公司将根据市场动态变化进行产能规划,满足下游客户端产品需求。”在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金博股份董事、高级副总裁王冰泉表示。 今年前三季度,金博股份实现营收8.78亿元,同比减少23.46%;实现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减少37.21%。 单季度来看,《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金博股份第一、二、三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其中,该公司Q3实现营收2.71亿元,同比减少9.6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883.14万元,同比减少77.61%,环比减少约82.53%。 金博股份主要从事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在光伏、半导体、交通(碳/陶)、 氢能和锂电五大领域有布局。 目前金博股份营收主力在光伏产品领域。该公司从事光伏晶硅制造热场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多种规格的坩埚、 导流筒、保温筒及加热器等晶硅拉制炉热场系统的系列部件。 中原证券分析师唐俊男表示,光伏热场材料价格经过快速下跌后,市场跌破预制体外购企业以及部分二三线企业成本,后续有望逐步实现产能出清。上游硅片环节扩产带来热场材料需求提升,近期光伏热场价格有所回暖。 此次业绩会上, 金博股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从公开资料显示,(光伏热场)已有部分落后产能出清,该公司光伏热场价格稳定。金博股份财务总监周子嫄表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热场产品销售约2670吨。” 半导体方面,金博股份董事、高级副总裁王冰泉表示,“公司超高纯碳基复合材料热场产品纯度达到5ppm以下,超高纯保温毡产品纯度达到20ppm以下,目前第三代半导体用超高纯保温毡产品已小批量出货。” 锂电方面,金博股份方面表示,该公司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碳粉制备一体化示范线Ⅰ期5万吨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今年5月28日第一炉成功送电,并在三季度已确认部分销售收入,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氢能方面, 目前,金博股份高纯氢气制备项目处于设备安装收尾阶段。 “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已陆续达产,金博研究院项目目前处于建设中,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金博股份董事、高级副总裁王冰泉表示。 ▍碳陶制动盘产品受投资者关注 近日,特斯拉中国商店显示,Model S Plaid碳陶瓷刹车套件上架开售,售价109,494元。据介绍,该套件包括全新的一体式锻造卡钳、碳陶瓷制动盘、高性能刹车片以及赛道专用制动液。此消息发布后,汽车碳陶刹车盘市场再度受到关注。 当前,碳陶刹车盘分为两种技术路线,包括短纤维盘、长纤维盘。 回看金博股份,今年10月,该公司推出了短纤碳/陶制动盘系列产品,以及碳/陶摩擦副整体解决方案。 金博股份董事会秘书陈亮表示,目前该公司向主机厂批量交付的为长纤系列碳/陶制动盘产品。根据此前公告披露,其长纤碳陶盘在比亚迪、广汽等国内新能源车中高端车型获得独家定点。 从产能来看,金博股份今年碳陶制动盘、专用刹车片年产能分别为40万盘、800万片,预计2025年分别达400万盘、2000万片。 “与短纤维碳陶盘相比,长纤维碳陶盘由于碳纤维结构更好,产品有更高的强度与韧性。但在进行碳化过程中,需要反复沉积,所以制备周期更长。此外预制体裁切会有边角余料,造成成本增加。”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业绩会上,不少投资者颇为关注金博股份碳陶制动盘产品的相关进展。 金博股份董事、高级副总裁王冰泉表示,在交通领域(碳/陶制动盘)的客户开发方面,该公司与目前市场主流的车企(包括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均有商务洽谈,推进程度各有差异。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除产品布局外,金博股份正加大与产业链上下游联系。 其中,今年10月,金博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长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深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满足碳/陶制动盘使用的盘体连接件(合头)、紧固件产品的研发。“目前与长华集团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王冰泉表示。 ▍汽车碳陶刹车盘市场前景几何 在王冰泉看来,“ 碳/陶制动盘具有制动距离短、耐高温、耐磨损、摩擦系数稳定、抗热衰等优异性能,相较传统材料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 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碳陶盘减重效果明显,符合汽车轻量化需求。东吴证券证券分析师周尔双进一步分析指出,“ 纯电动汽车重量每降低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2.5km,预计碳陶制动盘有望提高25km续航里程。 ”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碳陶在刹车制动领域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为生产成本较高。 “以特斯拉官宣的10万元左右这一价格,其相较灰铸铁制动盘1000-2000元/辆的售价仍较高。”有汽车行业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此次业绩会上,金博股份董事、高级副总裁王冰泉分析表示,“ 特斯拉推出碳陶刹车套件将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将进一步促进碳/陶制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未来公司将为主机厂适配不同价格区间的各类车型,并根据下游市场需求情况规划、扩建产能。 ”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摩高科、楚江新材、天宜上佳、华伍股份、亚太股份等企业已披露布局碳陶刹车盘相关业务进展。

  • 风光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宁夏核定2024年宁夏优先发电优先购电计划

    11月21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核定2024年宁夏优先发电优先购电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风电、光伏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优先发电计划以外电量全部进入市场。 通知还指出,银星能源南山四线贺兰山一风场(20.4MW)、银星能源南山八线贺兰山一风场(40.8MW)、天净神州贺兰山一风场(20.4MW)、银星能源莲湖贺兰山二风场(10.2MW)、中卫四光伏(3MW)、贺兰山风电场四期扩建(30MW)、宁夏天净电能开发集团吴忠青铜峡红碴子风电场(10.5MW)以上7个交易单元属于无补贴电站,2024年所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约1.5亿千瓦时。 具体原文如下: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核定2024年宁夏优先发电优先购电计划的通知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各发电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相关要求,进一步放开发购电计划,稳步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根据《国家发改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0〕88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件精神,按照稳中求进的总要求,坚持优先保民生用电、优先保新能源消纳的原则,结合区内外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和供需实际,制定2024年宁夏优先发电、优先购电计划,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计划安排原则 按照“以用定发”原则,确定全年优先用电、优先发电计划。优先用电主要保障居民、农业等公益性事业用户。优先发电主要安排给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气电、瓦斯等机组,该部分电量全部执行基准电价(燃气发电执行疏导电价)。 二、优先用电计划 2024年,将居民(含执行居民电价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事业用户)、农业的用电需求全部纳入优先用电计划,优先用电量约125亿千瓦时。 三、优先发电计划 优先发电计划对应优先用电电量125亿千瓦时。 (一)生物质等优先发电计划4.67亿千瓦时。 (二)区内低价保供电源青铜峡水电(302MW)、沙坡头水电(120.3MW)及李家峡水电国家指令性计划,约23.48亿千瓦时。 (三)哈纳斯热电厂(东、西部)为燃气发电机组,核定优先发电计划22亿千瓦时;超过自治区疏导天然气发电电价矛盾对应的电量,企业可根据自身生产运行情况申请放弃。 (四)扶贫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项目10亿千瓦时,分散式风电8亿千瓦时。 (五)银星能源南山四线贺兰山一风场(20.4MW)、银星能源南山八线贺兰山一风场(40.8MW)、天净神州贺兰山一风场(20.4MW)、银星能源莲湖贺兰山二风场(10.2MW)、中卫四光伏(3MW)、贺兰山风电场四期扩建(30MW)、宁夏天净电能开发集团吴忠青铜峡红碴子风电场(10.5MW)以上7个交易单元属于无补贴电站,2024年所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约1.5亿千瓦时。 (六)风电、光伏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优先发电计划以外电量全部进入市场。 (七)新并网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后,自向交易平台提交电力业务许可证次日起,按其发电类别年度优先发电计划标准按日折算优先发电计划电量。 四、组织实施 (一)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将2024年优先发电计划,结合各发电企业检修计划等实际情况分解到月。 (二)光伏、风电企业优先发电计划详见附表,核定结果公示三天,公示期间有任何意见请书面反馈至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公示结束后无异议的自然生效,有异议的调整后执行。 附件:2024年新能源企业优先发电计划表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2023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2024年新能源企业优先发电计划表.wps

  • 锂电、光伏电池等均将受益!“神奇新材料”可显著提高设备性能……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由磷和砷合金组成的单原子厚度的带状材料。这种突破性材料具有显著提高各种设备性能的潜力,包括电池、超级电容器和太阳能电池。 据悉,该研究小组于2019年发现了纳米磷带。这种“神奇材料”预计将彻底改变从电池到生物医学传感器等各种设备,并已被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然而,纯磷材料的导电性能并不理想,妨碍了它们在某些应用中的使用。 在这项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创造出了由磷和微量砷制成的纳米带,他们发现这种纳米带能够在摄氏零下140度以上的温度下导电,同时还保留了纯磷带非常有用的特性。 资深作者Adam Clancy说:“早期的实验工作已经显示了磷纳米带的非凡前景,这是我们UCL团队在2019年首次创造的。例如,在2021年,有研究表明,将纳米带作为一层添加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可以使电池利用更多来自太阳的能量。” “我们在将纳米磷带与砷合金化方面的最新工作开辟了更多可能性,特别是改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以及增强医学中使用的近红外探测器。砷磷纳米带还具有磁性,我们认为磁性来自于边缘的原子,这使得它们也有可能用于量子计算机。”他补充道。 研究人员还称,更广泛地说,合金化是控制这种不断增长的纳米材料家族特性,从而拓展其应用和潜力的有力工具。同样的技术也可用于制造磷与硒或锗等其他元素的合金。 为了在锂离子或钠离子电池中用作阳极材料,磷纳米带目前需要与碳等导电材料混合。通过添加砷,就不再需要碳填料,而且可以去除碳填料,从而提高电池的储电量和充放电速度。同时,在太阳能电池中,砷磷纳米带可以进一步改善通过器件的电荷流动,提高电池的效率。 具体而言,这些砷磷纳米带是由磷和砷薄片形成的晶体与溶解在零下 50 摄氏度液氨中的锂混合而成(24小时后,氨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有机溶剂)。这些薄片的原子结构意味着锂离子只能沿一个方向移动,而不能横向移动,这就造成了裂纹,从而形成了带状晶体。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纳米带只有几层厚,几微米长,几十纳米宽。它们可以在液体中大规模生产,然后以低成本大量应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 4县可开放容量为零!福建公布10个试点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信息

    11月20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发布试点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信息的通告》,福建省已按国能综通新能〔2023〕74号文要求选取福清市、永泰县、仙游县、南安市、南靖县、永定区、尤溪县、光泽县、浦城县和屏南县10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县,组织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试点工作。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上述10个试点县(市、区)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结果为:已接入总容量1219.88MW,在途总容量324.35MW,可新增开放总容量982.51MW。 关于可新增开放总量的地区设置,通告的解读文件表示,10个试点县(市、区)中,南靖等4个县的可新增开放容量为0。主要原因是当地的负荷较小,小水电等其它各类电源较多,分布式光伏已无法在配电网消纳,再向220kV主网传输将违反《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2014-2019)要求。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各试点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信息的通告》解读 根据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我委发布了《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各试点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信息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现就《通告》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通告》发布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充分发挥分布式光伏在推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分布式光伏接网受限问题,于2023年6月印发的《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3〕74号)将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和福建列为试点省,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工作。按照试点工作要求,我委会同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福清等10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县,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已按规定开展相关评估工作。现将10个试点县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的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结果向社会发布。 二、试点县选取及建设受限的情况说明 2023年以来,福建省分布式光伏开发出现井喷式发展态势。2023年1月至10月,全省分布式光伏新增投产规模达282万千瓦,保守预测全年新增投产规模可达300万千瓦以上,远超“十四五”头两年的合计增长量。随着分布式光伏规模的快速提升,在部分县域内已出现调节能力不足、反送功率受阻、电压偏差过大等制约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问题。为顺利做好本次评估工作,我委会同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按国家规定的上限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福清等10个县(市、区)试点县,试点县选取的原则是分布式光伏渗透率高、接入容量大、电网承载力不足的县域,同时充分考虑县域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发展情况、电网特点、地区负荷特性等因素,并综合区域经济现状以及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特点、开发积极性等情况。通过评估,充分体现我省不同区域分布式光伏并网存在的不同“堵点”“难点”和“痛点”。 10个试点县(市、区)中,南靖等4个县的可新增开放容量为0。主要原因是当地的负荷较小,小水电等其它各类电源较多,分布式光伏已无法在配电网消纳,再向220kV主网传输将违反《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2014-2019)要求。 三、《通告》发布的主要目的 根据国能综通新能〔2023〕74号文要求,通过发布相关试点县域的阶段性可开放容量信息,合理引导企业、居民做好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工作。同时,推动电网企业通过对制约分布式光伏接入的相关问题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满足分布式光伏接入需求,为我国分布式光伏的可持续康健发展提供借鉴。 联系处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 联系方式:0951-87063448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试点县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信息的通告

  • 上海市:前10个月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13.7%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3.51万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下同)增长1.9%。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3%;进口2.07万亿元,增长1.6%;贸易逆差6278.6亿元,收窄0.1%。 其中,前10个月,上海市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63.3%、13.7%。同期,农产品出口169.2亿元,增长11.9%。同期,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增长较快,铁矿砂、煤炭分别增长11.9%、19.3%。

  • 国家统计局:1-10月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4亿千瓦 同比增长47.0%

    1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1亿千瓦,同比增长12.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4亿千瓦,同比增长47.0%;风电装机容量约4.0亿千瓦,同比增长15.6%。 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996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88小时。其中,水电2704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98小时;太阳能发电11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52小时;风电1816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小时;核电6357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31小时;火电3677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57小时。 1-10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6621亿元,同比增长43.7%。其中,太阳能发电2694亿元,同比增长71.2%;风电1717亿元,同比增长42.5%;核电670亿元,同比增长41.5%。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731亿元,同比增长6.3%。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指 标 名 称 单位 1- 10 月 累计 同比增长 ( %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万千瓦 281274 12.6 其中:水电 万千瓦 42023 3.1 火电 万千瓦 137350 4.2 核电 万千瓦 5676 2.2 风电 万千瓦 40400 15.6 太阳能发电 万千瓦 53576 47.0 全国供电煤耗率 克 /千瓦时 304.7 -0.1* 全国供热量 万百万千焦 424773 2.3 全国供热耗用原煤 万吨 25158 6.6 全国供电量 亿千瓦时 65398 5.5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小时 2996 - 88 * 其中:水电 小时 2704 - 298 * 火电 小时 3677 57 * 核电 小时 6357 131 * 风电 小时 1816 -1 * 太阳能发电 小时 1120 - 52 * 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 % 4. 6 0. 03 ▲ 其中:水电 % 0. 4 0. 18 ▲ 火电 % 5. 8 0. 03 ▲ 电源工程投资完成 亿元 6621 43.7 其中:水电 亿元 663 7.3 火电 亿元 730 14.2 核电 亿元 670 41.5 风电 亿元 1717 42.5 太阳能发电 亿元 2694 71.2 电网工程投资完成 亿元 3731 6.3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万千瓦 25013 12217 * 其中:水电 万千瓦 844 - 930 * 火电 万千瓦 4372 1638 * 核电 万千瓦 119 - 109 * 风电 万千瓦 3731 1617 * 太阳能发电 万千瓦 14256 8432 * 新增 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 万千伏安 16857 - 2348 * 新增 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 千米 23919 528 * 注: 1.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及其中的分项指截至统计月的累计装机容量。 2. 全社会用电量为全口径数据,全国供电量为调度口径数据。 3. “同比增长”列中,标*的指标为绝对量;标▲的指标为百分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