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个
兆易创新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0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18,696万元左右,同比降幅77.73%左右。 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影响,2023年上半年较上年同期相比,消费电子市场整体表现低迷,工业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需求整体下滑明显,产品销售价格承压,公司的营收和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导致公司本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预计下降77.73%左右。
海能实业表示,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同比预减58%-6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2023年1-6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预计实现净利润6,000万元-7,8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8%-68%。 变动的主要原因:①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所下滑;②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充产品品类,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同时加大销售推广投入力度,进一步影响了本报告期的净利润。 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213.35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
云南锗业7月13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650万元–950万元,同比转亏。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云南锗业表示: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其中: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光纤级锗产品、材料级锗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光伏级锗产品、红外级锗产品收入同比上升。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1,150万元至1,400万元。
安源煤业7月13日晚间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800万元到5,700万元,与上年同期-23,359万元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600万元到5,500万元。安源煤业同时公告,公司所属尚庄煤矿和曲江公司开始恢复生产,两煤矿停产预计影响公司商品煤产量6.5万吨,预计损失4789万元左右。 谈到本期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安源煤业表示:(一)主营业务影响。本次业绩预告期间,公司所属煤矿正常生产天数同比增加,自产煤产量同比增加33万吨,商品煤销量同比增加25.98万吨,毛利同比增加26,726万元。(二)财务费用影响。本次业绩预告期间,公司通过采取优化借贷资源、控制债务规模等措施,财务费用同比减少3,875万元。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附件《第二号——煤炭》要求,安源煤业还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数据。 此外,安源煤业还发布了关于所属尚庄煤矿和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复产的公告。 停产回顾:2023年5月10日,安源煤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了《安源煤业关于所属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安全事故的公告》(2023-018),对公司所属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因开拓六队发生一起一名员工掉入西二西煤斗坠亡的事故而停止作业的事项进行了披露。2023年5月27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了《安源煤业关于所属尚庄煤矿停止生产的公告》(2023-021),对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发现公司所属尚庄煤矿有重大事故隐患而停止生产等事项进行了披露。 安源煤业介绍煤矿复产的情况: 尚庄煤矿在停产期内,完成了停产整顿相关工作。经公司按相关规定组织复产验收,矿井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于2023年7月13日早班开始恢复生产。坠亡事故发生后,公司积极处理善后事项,并完成了相关整顿工作。经公司按相关规定组织复产验收,矿井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于2023年7月13日晚班开始恢复生产。 谈到停产对公司的影响,安源煤业表示: 1.尚庄煤矿本次停产期间为2023年5月24日至2023年7月12日,实际停产天数为50天;本次停产预计影响公司商品煤产量2.4万吨,预计损失928万元左右。2.曲江公司本次停产期间为2023年5月8日至2023年7月13日,实际停产天数为66天;本次停产预计影响公司商品煤产量4.1万吨,预计损失3,861万元左右。上述两对煤矿本次停产预计影响公司商品煤产量6.5万吨,预计损失4,789万元左右。公司后期将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方案等措施,最大限度挽回经济损失。
山东黄金7月13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经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00亿元至9.5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44亿元到3.94亿元,同比增加43.90%到70.88%。预计2023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02亿元至9.5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91亿元到3.41亿元,同比增加31.34%到55.91%。 对于本期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山东黄金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强化生产组织管理,抓好全流程生产技术管理,推进大型化智能化采掘作业模式革新,提高生产作业率、资源利用率,持续推进管理降本、财务降本、政策降本、集采降本等降本增效活动,增强企业成本管控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研究分析团队建设,做好市场跟踪研究,综合提升价格研判能力,把握价格走向,充分利用黄金价格高位运行时机,黄金销售价格优于上年同期水平。
【万里石:青海项目第一个前段提锂点预计7月底投产】 万里石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青海项目采用N+1模式,N个前段吸附浓缩点生产锂离子浓度为20克/升的富锂产品液,1个后段集中除杂沉锂点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第一个前段提锂点预计于7月底投产,1个最大年产能5000吨的后端生产厂预计于9月底投产。 【诺德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预降55.69%-59.14%】 诺德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8300万元到9000万元,同比下降55.69%到59.14%。报告期内,1至4月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导致下游电池企业处于清库存阶段,当期对铜箔的需求量下降;5至6月由于新能源装机量的增速不达市场预期,同时材料端相关行业扩产增速较快,导致市场铜箔供应阶段性过剩。铜箔产品的加工费有所下滑,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毛利减少。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联鑫电子主营覆铜板业务,报告期内其所在行业景气度整体回落,下游需求减弱,该子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多氟多:上半年净利同比预降80.04%-82.18%】 多氟多公告,预计上半年度净利2.5亿元-2.8亿元,同比下降80.04%-82.18%。上年同期为盈利14.03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供需短期失衡,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大,公司新材料产品六氟磷酸锂的售价大幅下降,产量和销量虽正常增长,但由于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导致公司盈利能力降低。 【蔚蓝锂芯:上半年净利同比预降86.89%-89.74%】 蔚蓝锂芯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600万元–4600万元,同比下降86.89%-89.74%;公司锂电池业务继续受到海外通胀、国际品牌工具去库存等因素影响,主要大客户采购恢复缓慢,因此总体销售及利润同比下滑,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大。 【博世科:拟安徽投建环保装备及废旧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博世科公告,公司拟在安徽省宁国市投建“绿色环保及环卫装备生产线项目”和“3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10.3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以安徽省为核心,辐射长三角地区,加快博世科节能环保相关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自制装备的推广应用。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科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终止在广西北海投建2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中汽协陈士华: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还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今年整体来看,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陈士华表示,目前三线及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较低,并不是消费者不认识、不认可新能源汽车,而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他认为随着包括充电设施进一步布局等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未来几年三四线以下城市乃至农村地区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一波高点,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相关阅读: 净利润最高同比下滑超95%!两家锂矿企业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 【SMM分析】2023年6月国内废旧锂电回收5.02万吨 回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SMM分析】电解液市场一周快讯总览 【SMM分析】巴特瑞科技与福田汽车达成战略合作 【SMM分析】磷酸铁供需两旺 6月产量刷新历史新高 【SMM分析】欧盟理事会通过电池和废旧电池新法规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亮眼 下半年消费潜力或将进一步释放【SMM专题】 【SMM分析】欧盟理事会通过电池和废旧电池新法规 【SMM分析】采购意愿偏谨慎 氢氧化锂价格先涨后跌 证监会同意广期所碳酸锂期货注册 能源金属盘中一度拉涨逾3%【热股】 【SMM分析】6月碳酸锂生产多渠道齐增量 正极材料年中冲量表现显著 【SMM分析】动储需求同步上行 中国电芯产量环增8% 【SMM分析】“碳”“氢”走势出现两级分化 后市走势如何演变? 【SMM分析】锂资源增加导致市场开工率提高 下月氢氧化锂产量能否维持? 【SMM分析】6月中国六氟生产开足马力 行业整体开工率80%以上 【SMM分析】6月中国电解液产量环增14.1% 7月排产持续低迷 【SMM分析】海辰储能启动A股IPO 【SMM分析】行业整体稳中向好 6月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环比增加27%
章源钨业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22,676,918.20元,比上年同期下滑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70,909.23元,比上年同期下滑46.62%。 谈到业绩变动的原因,章源钨业公告显示:公司营业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660.44万元,下降47.05%;利润总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702.64万元,下降47.88%;净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050.68万元,下降46.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062.43万元,下降46.62%,主要系报告期市场需求减少,产品销量及毛利率同比下降影响所致。
SMM 7月13日讯:2023年上半年已然过去,在近期,已经有包括盛新锂能、西藏矿业等在内的锂矿企业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从二者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似乎在二季度公司依旧没能摆脱掉净利润同比下跌的“魔咒”。具体来看: 西藏矿业方面,据其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在2000万元-3000万元,同比下降93.69%-95.79%。 对于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原因,西藏矿业表示,因上半年锂盐市场行情跌宕起伏,导致下游加工厂不敢接货。加之电池厂以按需采购为主,上半年放缓采购节奏,下游需求不稳定。而近期部分锂盐厂出货量增加,顺势下调市场报价,也导致市场成交价大幅下调。综上, 公司主要产品锂精矿销售量、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下降。 盛新锂能方面,据其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共实现6~7亿元的净利润,同比2022年同期下降76.81% - 80.13%。 对于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盛新锂能表示, 主要是报告期内,上游材料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造成成本增加,影响了公司本报告期利润。 此前,SMM在分析锂矿企业一季度业绩报告时曾提到,在锂盐价格跌宕起伏的当下,锂矿自给率较高的企业往往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加如鱼得水。而盛新锂能虽然一直在努力开展锂矿方面的布局,但是依旧有不少锂矿需要外采。 据2022年10月媒体消息,盛新锂能彼时原料自给率不到20%,其锂精矿大部分来自于海外进口矿,少部分为国产矿。因此,在2022年随着Plibara拍卖成交价的不断走高,澳洲锂精矿长协价也跟随上调。 盛新锂能相关人士彼时还提到,2022年二季度锂精矿采购成本约每吨4000-5000美元,但是到三季度,该价格便上升至5000-6000美元,且公司彼时原料库存周期仅有一、两个月,低价原料库存在前两个季度已经几乎消耗完毕,公司当时表示其整体成本会跟随澳洲长协价变动。 由此可见,锂精矿价格对于公司成本影响明显,这一点,盛新锂能在今年年初也有回应,其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 公司生产的锂盐产品的利润受锂盐产品销售价格和锂矿石原料采购价格的影响较大。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2022年上半年锂辉石精矿(CIF中国)现货均价在3460.98美元/吨,2023年上半年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 的现货报价4611.76美元/吨,同比涨幅在33.25%。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锂盐方面,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据SMM历史价格显示,2022年上半年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均价在446803.42元/吨,2023年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在328718.22元/吨,同比下降26.43%。 因此,通过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与锂盐端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对比可以发现,2023年上半年成本端锂辉石精矿的涨幅明显要高于锂盐方面的涨幅,这也是导致盛新锂能成本大增,利润缩减的原因。 为更好地控制成本,盛新锂能也在持续提升公司锂资源储备,其7月7日还发布公告称,对惠绒矿业进行增资1.245亿元;同时公司关联方厦门创益盛屯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以同等估值水平的对价对惠绒矿业增资7亿元,经过此次增资,盛新锂能对惠绒矿业的股权将从25.12%提升至25.94%。公司表示,此番增资将有利于资源储备,控制成本。 此前,在被问及公司锂资源布局时,盛新锂能曾提到,公司控股的奥伊诺矿业已建成锂精矿生产规模约为7.5万吨/年(折合碳酸锂约1万吨);公司控股的津巴布韦萨比星矿山锂精矿生产规模约为20万吨/年,5月初该项目试生产情况良好,目前已生产出第一批锂精矿。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木绒矿山以及阿根廷盐湖项目的勘探建设等相关工作;并持续加强对境内外锂矿资源的关注,不断提升锂矿石原料的自给率。 而锂盐价格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近期,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在30万元/吨的整数关口以上持续维稳,截止7月13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在29.9~31万元/吨,均价报30.45万元/吨。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趟过Q1利润端增速弱于收入端的“寒潮”,刀具行业初现需求复苏“曙光”。财联社记者与国产品牌刀具公司和行业人士交流中获悉,4至5月刀具行业需求维持平稳,6月份受益于航空、军工、汽车等下游需求回暖,订单环比开始小幅回升。部分刀具厂商反馈目前处于满产满销状态,根据品类不同,排产周期为1至2个月。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国新增机床的数控化率逐步提升,对数控刀具加工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控刀具也在不断迭代升级,随着高端产能释放,平均单价提升叠加海外出口占比提高,预计下半年整体需求将好于上半年,刀企毛利率有望启稳回升。 6月订单环比在改善 国内刀具消费增速和PMI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全球切削刀具按制造业板块的销售去向统计,通用机械占35%,汽车行业占34%,航空航天占12%,模具行业占4%,其它占15%。下游制造业“冷暖”变化左右刀具需求。 “公司刀具业务目前经营相对平稳,从6月份看,订单环比是略有上升,上半年成本端波动不大,现处于满产满销状态,根据细分品类不同,排单周期1至2个月。”中钨高新(000657.SZ)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华锐精密(688059.SH)、欧科亿(688308.SH) 相关负责人亦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国产几大刀具头部企业情况其实差不多,从6月份出货和订单情况看,相对4月、5月份环比有所提升。 华锐精密主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模具行业、汽车行业和通用机械行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在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布局,今年收获了一些新订单,并已形成收入。在3C、汽车直销大客户方面也有所突破。 欧科亿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季度经营情况正常,订单情况良好。今年公司整包业务推进顺利,目前,整包业务涉及的客户包括汽车及零部件、风电行业、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恒锋工具(300488.SZ)在投资者互动回复中提到,随着订单的逐步稳定提升,高毛利产品销售的增加,公司整体毛利在二季度已经得到恢复和改善。 下半年需求预期转暖 统计显示,受制于下游需求改善不明显,2023Q1,主要刀具公司的营收增速均出现放缓,净利润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据草根调研,4至5月以来行业需求开始趋于平稳,主要上市公司月度销量维持在800万-1000 万片/月区间。Q2是传统旺季,从刀具月度数据变化看,制造业周期性复苏拐点出现略晚于预期,6月复苏改善有限。 “随着下游开工率提升,下半年需求预计要好于上半年。”有刀企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三季度景气度有可能呈现淡季不淡,尤其在9月份以后将更为明显。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格局大致分为欧美、日韩及国产三个梯队,随着机床数控化程度不断提高,国产刀具头部厂商纷纷进军中高端市场,进口替代进程加快。国内市场国产替代进入中后期以后,出口会接力国内市场成为刀具企业的下一增长点。 欧科亿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海外市场空间巨大,在东南亚、东欧、北欧、美洲等全球制造加工区域存在大量的刀具使用需求,公司产品在海外的价格优势明显,海外出口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 据公开数据,欧科亿和华锐精密2022年产品单片价格分别为6.49和6.68元/片。2023年,随着高端新产能逐步释放,产品均价也有望提升。 在日前公司业绩说明会上,欧科亿董秘韩红涛表示,随着公司数控刀片新增产能快速释放,产品结构优化,高端数控刀片占比逐步提升。截至今年Q1,公司8元以上的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5%,呈上升趋势。 据了解,2023年,欧科亿“年产4000万片数控刀片智造项目”有望实现达产,数控刀片产能约为1.2亿片,再融资定增项目中的整体刀具项目也将提前释放部分产能。 华锐精密新基地项目规划工艺设备数量超200台套,规划总产能1亿片/年。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新产能爬坡顺利。公司新基地增加了整硬铣削、整硬钻削、金属陶瓷刀片、刀具系统等品类刀具。结合公司公告,新基地数控刀片产品设计单价10元以上 。 日前,厦门钨业(600549.SH)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厦门金鹭年产1000万片可转位刀片生产线项目已逐步投产,年产210万片整体刀具生产线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行业人士认为,虽然国产刀具头部企业都在竞相扩充产能,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厂家通过产品升级、品类扩张并提升单价避开同质化竞争,毛利率端有望见底,叠加主要公司订单情况稳中有升,下半年有望迎来需求复苏的拐点。
在迎来“七连板”的同时,大连热电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亿元到-1.2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到-1.21亿元。 而去年上半年,大连热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4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经净利为378.19万元。 今年上半年大连热电业绩由盈转亏,对此公司解释称, 一是因售电量下降导致电收入同比减少;二是因耗煤量增加导致煤成本增加;三是因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停止资本化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根据此前年报披露,大连热电的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主要产品有电力和热力两大类,共有电力、工业蒸汽、高温水和供暖四个品种。 在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的同时,大连热电还公告了来自大连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告中称,除了时任董事长存在超越相关规则规定权限履行职责的行为,大连证监局还在决定书中指出其控股股东大连洁净能源集团公司(下称“能源集团”)对上市公司独立性的挑战。能源集团不仅组织了大连热电中层管理人员的选聘工作,大连热电及其子公司的内审工作也是由能源集团内控法务部组织开展。此外,其时任总经理王杰薪酬也由控股股东能源集团发放。 不仅是能源集团,在大连证监会于6月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大连热电与它的另一个股东大连热电集团之间的交易也浮出水面。 经大连证监会查实,2021年10月末,大连热电在存煤已经满足冬季供暖期用煤需求情况下,又支付1.6亿元为控股股东大连热电集团购煤,实质上形成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上述1.6亿元资金,占大连热电2020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21.51%。 虽然后续热电集团已将全部占用资金及利息归还大连热电,但大连证监局仍认为大连热电与其控股股东热电集团存在较为频繁的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且缺乏独立性的判断。 近日,大连热电与控股股东再次出现关联交易,欲剥离热电业务。6月20日晚间,大连热电发布公告称拟向能源集团或其指定主体出售其全部的资产及负债。同时发行股份购买恒力石化与恒力化纤合计持有的康辉新材100%股份。 大连热电在公告中提出本次资产出售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为一揽子交易,同时生效、互为前提,任何一项内容因未获得所需的批准而无法付诸实施的,其他项均不予实施。 该消息一出,自7月5日复牌截至今日,大连热电至今已获七连板。 该项交易目前的进展如何?在日前举办的媒体说明会上,大连热电表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尚无明确的时间表。但在本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战略性退出热电行业,主营业务转变为市场前景良好的新材料行业,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大连热电本次交易后续又会有何变化?财联社记者将持续保持关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