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140个
沪锡小幅低开后震荡走高,截止收盘,主力合约跌幅收窄至0.54%,报收244640元/吨。锡矿供应仍然偏紧,近期锡矿加工费再次下调,国内锡锭产量稳中趋降,部分冶炼厂挺价情绪依旧比较明显,但高价抑制下游补库需求,现货成交转淡,锡价维持区间波动。 据SMM,2024年12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相较于前一月下降了4.41%,但累计同比则显著增长了8.91%。由于锡矿及废料供应逐渐紧缩,该月锡锭的总体产出呈现了下滑的趋势。进入2025年1月,随着春节临近,锡锭产量或将持续下滑。锡矿供应偏紧对价格仍有支撑,但市场预期2025年缅甸矿或将有开启迹象,同时,刚果(金)新增项目的满产将带来锡矿增量,供应预期增加使价格远期承压。 2024年终端需求处于弱复苏态势,半导体周期回暖慢于预期,且国内外表现分化,以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进入高景气周期,但传统消费电子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半导体需求仍处于去库周期。国内光伏增速下降,但对锡的消费占比提升。2025年下游消费能否进入补库周期,有赖于终端消费电子领域是否能出现革命性产品,否则终端需求增速仍然偏温和,对价格的拉动作用也相对有限。 对于后市,金瑞期货评论表示,供应端,国内锡矿转紧背景下,加工费持续兑现走低,冶炼排产环比或有小幅下降。消费端,消费保持价格敏感,价格低位阶段预计仍有下游采购兑现。展望短期价格,美元对价格有拖累,基于消费短期仍有弹性,预计将提供一定价格支撑。
2024年,锡市场面临供应扰动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主要问题源自印尼锡锭出口显著低于往年水平及缅甸锡矿持续未复产,这些因素导致锡供应紧张,年初价格一度突破290000元/吨。尽管表观消费出现小幅负增长,但由于供应折损较大,市场维持去库存预期,价格在三季度有所回落,但去库存预期依然为价格提供支撑。 需求方面,尽管终端消费增速约为4%,但表观消费增速却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受半导体行业回暖缓慢和高锡价的拖累。特别是在芯片代工环节,销售增速边际走弱,且去库存持续进行,未进入主动补库周期。预计2025年终端消费增速仍将保持在4%左右,但这一温和增速难以带动表观消费显著提升,预计二者增速同步为3.5%。 供应方面,冶炼环节产量未如预期减产,主因是前两年原料库存过剩,今年大量消耗了原料库存,冶炼产量维持稳定。随着原料库存消耗殆尽,冶炼产量增长弹性将进一步降低,冶炼增量可能不及锡矿增量。预计2025年全球锡矿增量为7%,锡锭产量增量约为4.5%,其中海外增量贡献更大。 展望2025年,全球锡消费预计将保持温和增长,增速约为3.5%。电子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将继续推动锡消费增长。电子领域贡献锡消费约1.4%,其中AI手机技术和智能手机换机周期有望带来增量。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将贡献锡消费2.3%。尽管光伏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增速预计为19%,对锡消费形成有力支撑。 绝对价格上,基于供应不确定性,预计锡价波动幅度较大, LME 锡明年核心运行区间在26000~33000美元/吨;沪锡运行区间在220000~280000元/吨。考虑到明年远期供应仍有 2%~3%的增长,将不利于锡价中枢上移。结构方面,需观察印尼出口以及绝对价格表现,若印尼出口如期兑现,同比增量将主要出现在一季度至二季度前期。 风险点主要包括宏观预期变化、海外供应恢复不确定性以及消费增长低于预期。如果印尼和缅甸生产恢复低于预期,市场可能继续处于去库存状态,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整体来看,2024年锡市场面临供应折损带来的价格波动,消费未能如预期恢复,冶炼产量保持稳定,未来产量增幅有限。2025年锡市场将呈现小幅过剩,价格波动较大,供应恢复进程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印尼和缅甸的生产恢复情况。
周二沪锡主力SN2502合约期货日内减仓下行,元旦假期无夜盘,伦锡震荡偏弱。周三元旦休市。现货市场:云锡对2502升水800元/吨,普通云字升水400-600元/吨,小牌升水100元/吨,进口锡贴水700元/吨。下游维持刚需采购为主,整体交投氛围较清淡。SMM:2024年12月精炼锡的产量16240吨,环比减少750吨或减少4.41%,预计2025年1月产量14120吨,环比减少2120吨。 整体来看,锡矿供应呈现强现实弱预期的格局,12月精炼锡产量环比降4.41%,2025年1月预计环比继续下滑。下游消费平稳,逢低采购热情仍存,库存或延续去库。短期供应端支撑锡价下方,上涨缺乏更多利多因素,仍以宽度震荡思路操作。
文华财经据外电12月31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二下跌,但势将连续第二年上涨,明年的前景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复苏和美国当选总统的政策。 伦敦时间12月31日17:00(北京时间1月1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下跌142.00美元,或1.59%,收报每吨8,768.00美元。今年铜价已上涨2.6%。 WisdomTree宏观经济研究主管Aneeka Gupta在谈到2024年的市场表现时称:“全球矿场的供应受挫导致全球铜市收紧...在需求方面,主要经济体的工业复苏以及绿色能源转型的需求帮助支撑了铜价。" 今年5月,在基金狂热买盘的推动下,铜价创下11,104.50美元的纪录新高。但从那时起,铜价已下跌20%,受累于美元走强、进口关税威胁。 智利国家统计局(INE)周二表示,全球最大铜生产国智利11月铜产量为488,519吨,同比增加9.8%。 LME期铝今年以来上涨7.1%,得益于原材料短缺。制造原铝的主要原料氧化铝今年因供应受扰而大涨。
兴业银锡12月31日公告:根据兴业集团在2011年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时所做的避免与公司产生同业竞争的承诺,公司控股股东内蒙古兴业黄金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将其子公司西乌珠穆沁旗布敦银根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兴业银锡进行经营、管理,托管期限为自协议生效之日起3年,托管费为10万元/年。 兴业银锡的公告显示:兴业集团持有布敦银根矿业54.3132%股权,系布敦银根矿业控股股东。嘉兴锦悦星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布敦银根矿业45.6868%股权。锦悦星材在对布敦银根矿业增资入股时,已在布敦银根《增资协议》中明确,其对布敦银根的增资为财务性投资,不谋求对布敦银根的控制权。增资完成后,布敦银根的控股权仍由兴业集团享有,经营管理由兴业集团负责。本次托管事宜已经布敦银根矿业股东会审议通过,布敦银根矿业股东会同意由兴业集团代表布敦银根全体股东与公司签署《托管协议》。 2011年,兴业集团与兴业银锡开展重大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为避免双方产生同业竞争,兴业集团曾作出承诺,在兴业集团及下属子公司(除兴业银锡外)从事探矿业务完成探矿权转为采矿权后,在相关采矿权或相关采矿业务子公司投产且形成利润后一年内,兴业集团将启动将相关采矿权或采矿业务子公司转让给乙方的工作;在兴业集团及下属子公司(除乙方)相关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当年,兴业集团将相关采矿权或采矿业务子公司交由乙方托管经营。 兴业银锡介绍布敦银根矿业经营情况显示:2024年7月09日,布敦银根矿业取得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自然资源局核发的关于《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布敦乌拉矿区银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意见书(锡自然资储评字[2024]009号)。2024年9月24日,布敦银根矿业取得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核发的证号为C1525002024094210157438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自2024年09月24日至2032年09月24日,矿区面积:5.2115平方公里,生产规模:67.5万吨/年。取得上述采矿权证后,布敦银根矿业启动了增储报告的评审工作。2024年12月22日,布敦银根矿业取得了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出具的关于《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布敦乌拉矿区银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中矿咨评字(2024)38号)。 经评审的资源量情况如下:主矿产银:累计查明银矿资源量矿石量7546.9万吨,金属量11179t,平均品位Ag148.13g/t。伴生矿产:Zn矿石量5796.3万吨,金属量181233t,平均品位0.31%;Pb矿石量4747.7万吨,金属量113369t,平均品位0.24%;Ga矿石量7541.7万吨,金属量3839t,平均品位0.0051%。 兴业银锡介绍了本次交易目的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本次关联交易是公司控股股东履行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相关承诺的具体举措,是根据目前各相关方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合理安排。本次交易能够更好的解决公司与控股股东间的同业竞争问题,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利益;同时,有利于公司根据区域内资源分布,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以期实现未来项目建设投资最小化、周期最短化、规模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次关联交易不发生任何资产权属的转移,不影响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因此,本次交易不会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本次关联交易遵循了公平、自愿、合理的交易原则,其程序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会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兴业银锡12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23.88亿元收购国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李振水、李汭洋持有的赤峰宇邦矿业有限公司85%股权。 宇邦矿业核心资产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双尖子山矿区银铅矿采矿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宇邦矿业的控股股东。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与国城矿业、李振水、李汭洋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方式为现金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兴业银锡表示: 目前公司流动资金储备充分,且有充足的外部授信和畅通的融资渠道,支付本次收购交易对价没有障碍,亦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流动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本次交易完成后,宇邦矿业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兴业银锡白银保有储量将增至24,536.7吨,占国内总储量的34.56%,占全球白银储量的4.46%;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截至2023年底的数据,公司在白银公司中排名位列亚洲第一位,全球第八位。 兴业银锡此前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35.95%;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39.40%;扣非净利润13.05亿元,同比增长130.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4亿元,同比增长4.19%;报告期内,兴业银锡基本每股收益为0.707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35%。 国信证券11月04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兴业银锡优于大市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2)布敦银根采矿证顺利获取;3)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FEG20%股权。风险提示:公司资源开发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金属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中邮证券11月03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兴业银锡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前三季度产销量同比增加,三费占比整体下降;2)Q3产销环比或有下滑;3)银漫二期如期推进,布敦银根矿已获采矿权证。风险提示:金属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模型假设与实际不符;政策超预期风险等。
【铜】 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铜震荡收阴,上海铜现货贴水缩至20元。伦铜继续关注9000美元阻力有效性。跨年后,市场认为长单供需可能恢复,现货贴水可能再变。但近两月国内精铜产量环增,消费惯性可能在延续两三周后季节性转淡,社库去库空间有限。背靠阻力区,延续空头策略。 【铝&氧化铝】 今日沪铝延续震荡,现货升贴水维持,周一铝锭社库较上周四持平,铝棒回升1.4万吨。电解铝完全成本过半亏损,运行产能回落幅度有限,随着氧化铝现货松动,成本支撑逻辑转弱,叠加铝材出口退税取消后需求前景承压,12月消费同比明显降速,观察春节前累库情况。技术面弱势尚未出现明显反转信号,跌破年线后沪铝继续寻求支撑。氧化铝近期运行产能高位波动,行业库存去库趋势尚未逆转。今日山西河南现货指数再降20元。目前近强远弱多空博弈剧烈,期货仓单极低,主力合约观察基差修复可能。几内亚政治变局暂不影响铝土矿出口,关注后续影响。 【锌】 LME锌库存加速回落至23.79万吨,LME锌投资基金净多头延续高位;沪锌仓单1230吨极低位,空头平仓,沪锌震荡反弹。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贸易商关账较多,下游同样盘库放假,接货企业不多,整体市场成交表现一般,锌锭现货升水小幅下滑。矿紧缓解,TC低位回升,炼厂亏损收窄过程中,沪锌维持震荡寻顶看待,对应平值期权IV偏低,沪锌大概率先扬后抑以实现IV的修复,警惕高位多空双杀行情。 【铅】 沪铅跌幅放缓,加权持仓降至8.2万手,资金流出9716万,沉淀资金12.38亿低位水平。SMM1#铅对金额约盘面升水25元/吨报价,精费价格倒挂75元/吨。再生铅利润严重收缩,炼厂检修意愿强,据SMM统计,2025年1月再生铅产量将出现明显下滑,降幅或超4.5万吨。考虑成本支撑,沪铅有望回踩1.65万元/吨后止跌。 【镍及不锈钢】 沪镍走弱,市场交投活跃。金川镍升水3450元,俄镍升水50元,电积镍升水150元,结构性供应结构有所平缓,整体现货市场维持宽松状态。高镍生铁报价继续下滑至940元每镍点,镍铁库存上旬降近万吨至2.6万吨,不锈钢厂拿货较为积极。纯镍库存降千吨至4.1万吨,不锈钢库存降4.8万吨至91.6万吨。12月下旬广西中伟的“CNGR”牌电解镍在上期所注册,注册产能2.5万吨;华友同日注册产能3万吨。延续背靠13万做空策略,也可以尝试月间反套策略,现货供应过剩显性化是主要驱动。 【锡】 沪锡盘中震荡收跌,年线仍是强阻力。今日现锡上调800元至24.6万。跨年锡市场消息平淡,目前仍在强现实中,国内去库,且精矿仍紧。耐心关注反弹强度,中长线倾向关键阻力位空配。
沪锡主力涨0.78%,报246660元/吨,锡期货仓单5016吨,较前一日减少69吨。LME锡涨1.33%,报29305美元/吨,锡库存4775吨,减少35吨。现货市场,对2502云锡升水1,000-1,200元/吨,交割升水700-1,000元/吨,小牌升水500-700元/吨,进口贴水300-600元/吨。价差方面,01-02价差-350元/吨,02-03价差-230元/吨,沪伦比8.42。 临近年底,锡矿供应短缺终兑现在加工费下调,现货市场锡库存持续回落,微观基本面好转。但由于明年存在缅甸矿复产预期以及印尼锡出口配额恢复正常的预期,场外资金参与意愿较低,导致锡出现低持仓量、低交易量,价格震荡横盘的格局。后续可以关注低库存情况下锡现货端升水能否扩大,以及国内月差能否从C结构转为B结构,如果出现以上迹象可能锡单边价格存在继续上行的可能,否则总体价格将呈现震荡横盘的格局。
据外电12月30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一在清淡的交易中下滑,市场参与者在等待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中国的经济数据。 伦敦时间12月30日17:00(北京时间12月31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下跌72.00美元,或0.80%,收报每吨8,910.00美元。 美元走强也给金属带来压力,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由于即将到来的新年假期和周二即将公布的中国工厂采购经理人指数调查,交易量较低。 Capital.com资深金融市场分析师Kyle Rodda称:“铜的走势最终取决于中国经济。” Rodda补充道:“铜价面临下行风险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国政府的更迭,以及绿色转型放缓甚至取消的可能性。”
据外电12月27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五小涨,精矿供应紧张盖过美元走强的影响,而大多数其他基本金属则走低。 伦敦时间12月27日17:00(北京时间12月28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31.5美元,或0.35%,收报每吨8,982美元。盘中触及12月18日以来的最高点9,018.50美元。 由于假期,交易淡静。 美元指数有望连续第四周上涨,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金属对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三位市场人士周四表示,中国主要铜冶炼企业就2025年第一季度铜精矿加工精炼费用(TC/RC)的指导价达成一致,即每吨25美元、每磅2.5美分,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每吨35美元、每磅3.5美分下滑28.6%,反映出铜精矿供应短缺仍挥散不去。 矿商向冶炼厂支付TC/RC以将铜精矿加工成精炼金属,以抵消矿石成本。当供应紧缩时,费用往往会下降,而当更多的精矿可用时,这些费用会上升。 孟买Kedia Commodities主管Ajay Kedia表示:“2025年,降息应会提振经济活动并刺激对铜的需求。中国可能会重返市场,而矿山供应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因素。” “明年第一季度可能会继续目前的盘整,但第二季度价格应该会走高。”
周四外盘继续休市,国内夜盘小幅高开后震荡,沪锡主力合约小幅收高于245300元/吨。早间现货市场表现相对平淡,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贸易商积极出货,市场总体成交量有限。冶炼厂挺价出货。现货升水继续小幅下降。淡季消费总体趋弱,虽然仍有一定备库行为,但接货量总体下降。供给端近期无显著变化,冶炼厂运行平稳。基本面总体趋弱,不过显性库存处于低位,锡价暂无显著压力。基本面缺乏有力驱动,锡价短期以震荡调整为主,操作上建议区间操作为主。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