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22个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技术规范》规定了6项单体电池的测试项目,包括标志、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针刺;22项电池组的测试项目,包括标志、静电放电、过放电、过充电、温度保护、外部短路、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绝缘电阻、挤压、加速度冲击、振动、自由跌落、提把强度、阻燃性、低气压、过流放电、温度循环、浸水、盐雾、湿热循环、热扩散。(财联社) 【龙蟠科技:子公司三金锂电已建成年产5千吨固态电池三元前驱体产能】 龙蟠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金锂电主要从事固态电池的前驱体生产,目前已建成年产5千吨三元前驱体产能。(财联社) 【江苏拟修订固废污染防治条例:新能源车企应建电池回收渠道】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订草案)》近日公开征求意见,对推动“无废城市”建设、长三角联防联治、各类固废处置等作出规定。其中明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鼓励相关企业等合作共建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财联社) 【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1.3万辆】 比亚迪披露4月产销快报,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1.3万辆,去年同期销量21万辆。1-4月累计销量93.95万辆,同比增长23.24%。4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41011辆;4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2.559GWh,2024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42.295GWh。(财联社) 【财政部下达2024年首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约229亿元】 财政部日前下达2024年度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约229亿元,用于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和已推广但尚未完成清算的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预拨。(财联社) 【河南:力争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 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 河南省商务厅等19部门近日印发《河南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在全省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力争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财联社) 相关阅读: 【SMM分析】2024年五一假期锂电全产业链市场回顾及节后展望 SMM:未来几年锂供应过剩局面将逐步收窄 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量将激增【SMM美国锂电峰会】 【SMM科普】双向电能桥梁:储能变流器PCS的原理、构成与趋势 汽车行业现重大利好!以旧换新补贴引热议 对市场带动多大?【SMM专题】 盘中一度涨超6%!汽车拆解板块迎重大利好 或对车市私人新车消费带来百万量级增量?【热股】 【SMM分析】10问关于修复型磷酸铁锂--修复技术是否是锂电循环经济新风向? 【SMM分析】新一代涂覆技术?星源材质携手泰和新材发布新一代芳纶涂覆隔膜! 【SMM分析】一季度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391万千瓦/1081万千瓦时 3月电池材料进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同比增9% 4月或延续高位【SMM专题】 【SMM分析】美国在加快输电项目许可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SMM分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解读 【SMM分析】商务部 财政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之亮点汇总 【SMM分析】Giga Storage公司部署欧洲最大电池储能项目获批 【SMM分析】3月煤系针状焦进口量大增 油系针状焦出口量上涨 【SMM分析】四月三元材料产量走高 5月需求预期如何? 【SMM分析】正极材料结算与盈利机制分享 【SMM分析】废料价格在上下游博弈下小幅上行 【SMM分析】2024年3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环比涨幅明显 【SMM分析】英特尔重返汽车业务,芯粒技术是杀手锏 【SMM分析】江西省适当调整分时电价机制解读
近日,中国龙工(03339)在福建龙岩总部举办搭载宁德时代全新一代长寿命电池的电动装载机首发下线仪式,这是宁德时代(300750)装载机专用长寿命电池的首次落地。 宁德时代称,此次由中国龙工首发的长寿命电池系统即为宁德时代专门针对装载机市场开发的全新一代产品,在使用寿命、能量密度、严酷工况应对等方面都较上一代产品有显著提升: 一是长寿命: 采用新一代长寿命电芯,系统寿命较现有产品提升60%+; 二是高能量: 一体化电箱结构+新一代电芯,电量提升30%+; 三是高强度+强防腐: 高强电箱结构设计,机械强度提升1.5倍,采用特制防腐材料工艺,适配多种恶劣工况。 据悉,工程机械行业是宁德时代电动化布局的重要版图之一,电动装载机凭借零排放,工作高效,舒适智能,以及优越的油电经济性,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电动化转型的先锋,预计2024年行业电动化渗透率将突破20%。 宁德时代表示,目前搭载公司电池的电动装载机已超1万余台,工作时长超过2万小时的装载机已达300余台。宁德时代的电池产品不仅经受住了工程机械严酷工况的考验,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大数据资源,目前宁德时代在装载机及工程机械行业市占率已高达90%以上。
【国家发改委:促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出台哪些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将如何与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一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导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促进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研发创新,提升整车和零部件标准化集成化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落后企业和产能退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同时,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欢迎全球汽车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和产业链体系,共享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果。二是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落实,依法依规通过财税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以旧换新行为予以支持,更好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公路沿线、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快充为主的公共充电设施,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节假日充电保障能力。(财联社) 【盛新锂能:萨比星矿山年产锂精矿约20万吨 已实现达产】 盛新锂能在互动平台表示,萨比星矿山年产锂精矿约20万吨,已实现达产。目前公司已建成矿石提锂的锂盐产能7.2万吨;锂矿资源方面,公司下属的奥伊诺矿山已建成锂精矿生产规模约为7.5万吨/年(折合碳酸锂约1万吨),津巴布韦萨比星矿山已建成锂精矿生产规模约为20万吨/年。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对境内外锂矿资源的关注与投资,不断提升锂矿原料的自给率。(财联社) 【永兴材料:如有合适机会 也会考虑进行一些锂资源布局】 永兴材料在机构电话交流会上表示,目前公司货币资金较为充足,未来主要使用在以下方面:1.根据公司每年盈利情况,持续进行合理的股东回馈;2.公司碳酸锂业务产业项目的建设,以及目前生产设施设备的改造提升等;3.公司持续对国内外锂资源保持关注,如有合适机会,也会考虑进行一些锂资源布局。(财联社) 【工商业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今年总装机将再翻一番】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超过350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200%,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装机占比超过95%。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预计,2024年我国的新型储能装机将达到30吉瓦至40吉瓦,意味着我国新型储能的总装机将再翻一番。新型储能行业快速发展,也吸引了更多企业进入这条赛道。上游的锂电储能设备生产企业竞争也异常激烈,一场储能行业的长跑比赛已经开始。业内人士表示,不断涌入的新生主体和增量资本,使得储能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而未来储能大容量、长寿命、高安全的要求,也在考验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央视财经) 【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1.3万辆】 比亚迪披露4月产销快报,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1.3万辆,去年同期销量21万辆。1-4月累计销量93.95万辆,同比增长23.24%。4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41011辆;4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2.559GWh,2024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42.295GWh。(财联社) 【上海:有序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推动老旧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加快退出使用】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其中提到,有序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制定本市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措施并组织实施,引导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积极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和引导市民选用换电车型,推动老旧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加快退出使用。(财联社) 相关阅读: SMM:未来几年锂供应过剩局面将逐步收窄 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量将激增【SMM美国锂电峰会】 【SMM科普】双向电能桥梁:储能变流器PCS的原理、构成与趋势 汽车行业现重大利好!以旧换新补贴引热议 对市场带动多大?【SMM专题】 盘中一度涨超6%!汽车拆解板块迎重大利好 或对车市私人新车消费带来百万量级增量?【热股】 【SMM分析】10问关于修复型磷酸铁锂--修复技术是否是锂电循环经济新风向? 【SMM分析】新一代涂覆技术?星源材质携手泰和新材发布新一代芳纶涂覆隔膜! 【SMM分析】一季度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391万千瓦/1081万千瓦时 3月电池材料进口数据出炉 碳酸锂进口同比增9% 4月或延续高位【SMM专题】 【SMM分析】美国在加快输电项目许可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SMM分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解读 【SMM分析】商务部 财政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之亮点汇总 【SMM分析】Giga Storage公司部署欧洲最大电池储能项目获批 【SMM分析】3月煤系针状焦进口量大增 油系针状焦出口量上涨 【SMM分析】四月三元材料产量走高 5月需求预期如何? 【SMM分析】正极材料结算与盈利机制分享 【SMM分析】废料价格在上下游博弈下小幅上行 【SMM分析】2024年3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环比涨幅明显 【SMM分析】英特尔重返汽车业务,芯粒技术是杀手锏 【SMM分析】江西省适当调整分时电价机制解读
洛阳钼业4月29日晚间披露一季报显示,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1.21亿元,同比增长4.15%;净利润20.72亿元,同比增长553.28%;基本每股收益0.1元。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增加,洛阳钼业一季报显示:一季度,伴随TFM混合矿项目达产,公司铜钴产品产销量实现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提升精益管理,整体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利润实现同比上升。 对于一季度的重要事项进展,洛阳钼业介绍:TFM混合矿建设顺利,三条生产线均已于2024年3月份完全达产,目前铜产能已达到45万吨/年,钴产能达到3.7万吨/年。报告期内,伴随TFM混合矿项目达产,公司铜钴产品产销量实现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提升精益管理,整体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利润实现同比上升。 洛阳钼业此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围绕2023提升年目标,公司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能优势,充分发挥矿山与贸易的板块协同效应,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步入长效健康发展“快车道”。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36%,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经营性净现金流15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IXM实现归母净利润9.13亿元,亦创历史最好水平。 产品产量方面: 洛阳钼业以“保投产、早达产、争超产”为锚, 2023年,公司所有产品产量全部实现增长,铜、钴、铌、磷肥产量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铜产量(按金属量计,下同)41.95万吨,同比增长51.46%,排名中国第二,接近全球第十 ;其中,刚果(金)产量约39.40万吨。刚果(金)钴产量5.55万吨,同比增长173.71%,成为全球第一大钴生产商。中国区钼、钨产量为15,635吨和7,975吨,同比分别增长3.45%和6.20%,全球保持领先地位。巴西铌和磷肥产量为9,515吨和116.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9%和2.28%,创历史新高。澳洲NPM铜、金产量分别为25,550吨和18,772盎司。 资源储量方面: 洛阳钼业在其2023年年报中公布了其资源储量的情况: 2024年,洛阳钼业矿业、贸易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产量、实物贸易量指引为: 洛阳钼业在2023年年报中公告的2024年产量指引显示:2024年公司计划产铜52-57万吨,钴6-7万吨,钼1.2-1.5万吨,钨6500-7500吨,铌9000-10000吨。 洛阳钼业近一个月获得10份券商研报关注,部分研报内容如下: 中原证券4月21日发布研报称,给予洛阳钼业增持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2)公司2023年所有产品产量全部实现同比增长,铜、钴、铌、磷产量创历史新高,并实现铜-钴-镍-锂新能源金属的完整布局;3)公司妥善解决TFM权益金事宜,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公司公布2024年度主要产品产量、实物贸易量指引,公司有望加速资源优势转化产能优势,大幅提升盈利能力。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5)铜、钨、钴、铌、钼价大幅波动;(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国元证券4月17日发布研报称,给予洛阳钼业(603993.SH,最新价:9.04元)增持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矿山+贸易”双轮驱动,助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IXM深耕矿产贸易行业,管理变革落地助力效率提升;3)公司资源禀赋强大,全面完善多种类金属布局;4)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风险提示:主要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及政策风险、安全环保及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
据洛阳钼业消息:4月29日,洛阳钼业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21亿元,同比增长4.15%;归母净利润20.72亿元,同比增长5.53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91亿元,同比增长30.83倍;基本每股收益0.1元,同比增长5.67倍。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净额为54.78亿元,同比增长17.98%;净资产收益率3.46%,比上年同期增加2.84个百分点。 铜钴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首季“开门红”背后,是铜、钴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实现同比大幅跃升。财报显示,洛阳钼业铜钴板块产铜14.75万吨,同比增长122.86%,产钴2.52万吨,同比增长392.23%,双双创下单季历史最高产量纪录。 公司钼、钨、铌、磷肥的产量分别为3474吨、1921吨、2506吨和27.88万吨,保持稳定或同比增长。 公司销量同样旺盛。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铜销量为12.55万吨,同比增长43.61倍;钴销量2.43万吨,同比增长23.87倍;钼、钨、铌的销量分别为3408吨、1773吨、2507吨,同比分别增长19.52%、18.58%和12.44%;在贸易端,公司精矿产品销量为76.93万吨,精炼金属产品销量为64.91万吨。 同时,公司通过精益管理,整体成本有所下降,提升了盈利能力。如第一季度铜的毛利率为48%,较2023年提升2.7个百分点;铌的毛利率为38%,较去年提升4个百分点。 2024新增铜产量排名全球矿企第一 首季“开门红”为2024年公司全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基调。公司TFM混合矿三条生产线已于2024年3月完全达产。目前,TFM总计拥有5条生产线,铜产能达到了45万吨/年,作为副产品的钴产能达到3.7万吨/年。以此计算,TFM跻身全球前十大铜矿山,第二大钴矿山。 KFM拥有9万吨铜、3万吨钴以上的产能,是全球最大钴矿山。今年以来,KFM一直快节奏生产,连续三个月产铜量突破1.4万吨。 外界普遍预计:在TFM和KFM的加持下,铜将成为2024年公司运营的最大亮点之一。参照52万-57万吨的铜产量指引,公司2024年最高铜增量在15万吨以上。从全球各大矿企的公开数据看,洛阳钼业已成为2024年全球铜新增产量的最大来源。 作为支撑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铜的需求未来将持续提升,而供给相对不足。高盛(Goldman Sachs)的预测较为乐观,其最新报告中认为2024年精炼铜将短缺42.8万吨,并预测未来一年铜价将达到每吨12,000美元。 在此背景下,洛阳钼业提出新一轮铜产能扩张计划,公司将推进TFM三期和KFM二期开发,在2028年实现年产80万-100万吨铜的目标。
盛新锂能5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萨比星矿山年产锂精矿约20万吨,已实现达产。目前公司已建成矿石提锂的锂盐产能7.2万吨;锂矿资源方面,公司下属的奥伊诺矿山已建成锂精矿生产规模约为7.5万吨/年(折合碳酸锂约1万吨),津巴布韦萨比星矿山已建成锂精矿生产规模约为20万吨/年。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对境内外锂矿资源的关注与投资,不断提升锂矿原料的自给率。 4月28日晚间,盛新锂能发布2024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净利同比转亏。其一季报显示,盛新锂能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2.13亿元,同比下降56.42%;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44亿元,同比下降131%。净利润下降主要系锂盐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且原材料价格变动较产品有所滞后所致。 东吴证券点评其一季报的研报指出《业绩符合预期,矿端自供率稳步提升》:24年Q1公司归母净利-1.4亿元,环减63%,符合市场预期。24Q1销量环增近50%,24年有望同增60%左右。公司已建成锂盐产能7.7万吨,我们预计24Q1公司锂产品销量1.5万吨左右,环比增加近50%。产能方面,印尼6万吨锂盐(5万吨氢氧化锂+1万吨碳酸锂)预计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遂宁规划1万吨项目,一期5000吨已于23Q4投产,24年新增产能投产贡献增量;我们预计24年有望出货8-9万吨,同增60%左右。24年矿端自供率达到40-50%,木绒矿预计25年贡献增量。子公司奥伊诺矿业拥有业隆沟锂辉石矿和太阳河口锂矿,业隆沟锂矿已于19年投产,原矿生产规模40.5万吨,折锂精矿约7.5万吨,我们预计24年产量维持7万吨左右。萨比星锂钽矿5个矿权原矿生产规模90万吨,折锂精矿约20万吨,已于23年5月投产,我们预计24年产量20万吨+;木绒锂矿正在办理探转采手续,我们预计25年有望投产。总体来看,24年矿端我们预计有望出货近30万吨精矿,折3.5万吨LCE+,矿端自供率达到40-50%。精矿采购方面,公司与金鑫矿业、DMCC公司、Pilbara等境内外企业签署了长期承购协议,24年2月公告2024-2026年分别向Pilgangoora采购8.5/15/15万吨精矿,折LCE约0.9/1.6/1.6万吨LCE。Q1费用率环比下降明显,存货较年初减少。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盛新锂能4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惠绒矿业下属的木绒锂矿探矿权转采矿权相关手续的办理正在积极推进,后续如有重要进展,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披露。 此外,被问及“盛新的金属锂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了么?目前产能多少?未来还有进一步扩产的计划或者规划么?”盛新锂能4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金属锂项目已于2020年投入生产,目前已建成产能500吨。公司看好金属锂行业的发展前景,重点加强工艺、技术和研发工作,持续强化在超薄超宽锂带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与相关客户的合作沟通,超薄超宽锂带实现小批量生产;未来公司将根据金属锂的市场需求等情况适时扩大生产规模。 盛新锂能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51亿元,同比下降33.96%;归母净利润7.02亿元,同比下降87.35%;扣非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97.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0亿元,同比下降11.69%;报告期内,盛新锂能基本每股收益为0.7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0%。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4元(含税)。盛新锂能公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变化相比于2022年锂盐行业供需紧张,产品价格暴涨;2023年锂盐需求增速放缓叠加供给持续释放,导致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锂盐价格出现趋势性下行,且全年下跌幅度较大。锂盐行业的巨大变化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强对行业趋势的研判,统筹部署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眉山发布”消息显示,4月26日,雅保四川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投产仪式在四川彭山经开区举行。 据悉,美国雅保公司是全球化工100强企业,在储能、特殊化学品及炼油催化剂市场处于领先地位。雅保四川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是迄今为止雅保在中国最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是2021年四川省引进的单体投资最大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项目和商务部外经贸提质增效重点支持项目。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氢氧化锂生产基地,对推动眉山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另据“投资四川”公众号信息,雅保四川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锂电池材料项目投资9亿美元(接近人民币65.22亿元),根据生产进度,今年内该项目预计将实现产能1万吨,产值约10亿元。全部达产后,项目预计年产值将达50亿元,可满足超过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在电池寿命周期范围内可减少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文华财经据外电4月30日消息,嘉能可(Glencore)首席执行官Gary Nagle表示,“我们的全年生产指导与年初提出的保持不变。2024年一季度,铜、锌和煤炭产量大体与前一年同期持平,镍产量增加14%。钴和铬铁产量同比下降主要反映了此前宣布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与市场相关的生产调整,以及在当前价格环境下决定闲置我们的南非勒斯滕堡铬铁冶炼厂。” 报告指出,一季度嘉能可自有铜产量为239,700吨,比2023年第一季度的244,100吨下滑2%。 一季度自有钴产量为6,600吨,较2023年一季度减少3,900吨,主要反映出在当前钴价格疲软的环境下,Mutanda项目计划降低产能利用率,以及KCC工厂停工。 一季度,自有锌产量为205,600吨,符合2023年一季度产量,Zhairem项目锌产量增长(14,300吨)被Antamina项目产量下滑(10,300吨)所抵消。 不包括Antamina在内,锌部门的自有锌产量比2023年第一季度高出10,600吨(6%)。 自有镍产量为23,800吨,较2023年一季度高出2,900吨(14%)。 由于勒斯滕堡冶炼厂仍处于闲置状态,等待价格/成本环境的改善,第一季度的铬铁产量为297,000吨,比上年同期下降 103,000吨(26%)。 一季度煤炭产量为2,660万吨,与2023年一季度大体持平。 **产量指导** 报告亦显示,产量指导与嘉能可在2024年2月1日发布的2023年全年生产报告中宣布的产量指导相比没有变化。 2024年嘉能可铜产量指导为95-101万吨,与前一次发布的产量指导持平。2023年实际铜产量为101万吨。 2024年嘉能可锌产量指导为90-95万吨,较前一次指导持平。2023财年实际产量为91.9万吨。 2024年嘉能可镍产量指导为8-9万吨,较前一次报告持平。2023财年实际镍产量为9.8万吨。 具体情况如下:
在SMM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主办的 Li-ion Battery Americas 2024 Agenda 会议上,SMM行业研究院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王聪对锂离子电池关键金属行业的发展作出展望。她表示,SMM预计2024年到2026年,全球锂资源或将呈现过剩局面,过剩幅度将逐年收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走势方面,2023年到2025年,SMM预计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边际增速放缓,加之上游锂资源项目的集中释放,锂市场从2022年的供需错配转为过剩,拖累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进入2026年,SMM预计,储能市场未来的繁荣发展或将推动需求增长;而在长期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资源扩张也在持续放缓,市场过剩情况后续或有所缓解。 随着新能源市场增速放缓,锂电池的成本与性能竞争加剧 新能源市场维持增长 但增速逐渐放缓 据SMM对2019年到2027年全球洗能源汽车销量的回顾与展望测算得知,在2019年到2022年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在70%左右;2022年到2025年,该数值或将达到22%左右;而在2025年到2027年,虽然SMM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或依旧维持增长态势,但是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将降至9%左右。 提及各国新能源汽车关键增长点所在,中国方面,主要是补贴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订单后续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小;北美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则主要是依赖IRA政策的带动,预计后续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欧洲地区,则主要是因其禁止燃油车销售以及能源转型带动。 储能需求方面,据SMM了解,2019年到2021年,全球储能需求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49%左右,2021年到2024年,预计全球各地储能需求依旧维持49%的增长率,2024年到2027年,SMM预计全球储能需求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将维持在29%左右,虽然增速放缓,不过依旧维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中国地区储能增长的关键点在于强制性目标以及补贴政策的驱动;而北美洲则主要是已经趋于成熟的市场和ITC政策的推动;欧洲地区储能行业的增长点则在于政策补贴以及能源转型。 不同电池成本和性能的差异直接影响了电池的使用比例 当前主流的电池主要分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二者相对比的话,三元电池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低温性能,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更具成本优势,和高安全性能。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对三元电池的市场份额持续形成挤压,预计后续三元电池市场需求份额或将部分被磷酸铁锂电池所替代。 下图是523三元电芯和磷酸铁锂电芯的成本走势对比: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从中可以看出,自2021年开始,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电芯成本也随之持续上升。不过随着进入2023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等锂盐价格持续下跌,电芯成本已经下降了50%以上。以523三元电池为例,其成本已经从2022年年初的1.1元/wh下降到今年的0.5元/wh。 而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不少汽车制造商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因此更愿意选择成本较低的电池。 硫酸钴价格下行提升了中镍NCM的成本优势,中镍和高镍正极使用量增加 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硫酸钴价格持续下行,中镍三元电池成本也随之下行,中镍和高镍正极的使用量在逐步增加,SMM预计后续依靠高电压以及安全优势,中镍和高镍在未来将同样受到市场追捧。 成本优势及储能需求驱动,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比例持续增加 提及全球锂电池需求展望,SMM预计,2023年全球储能行业对锂电池需求占比在17%左右,2024年预计提升至18%左右,2027年预计占比或在22%左右;电动车行业对锂电池需求在71%左右;2023年到2027年锂离子电池需求复合年增长率或在23%上下。 按锂电池类型划分,2023年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占总需求的55%左右,预计到2027年,该数据将增长至64%上下,需求占比持续提升。 锂电池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电池原料价格的波动性放大 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行带来了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的明显下降 下图是电池级碳酸锂与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价格走势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行,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也随之走低;成本方面,2024年1月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在0.4元/Wh左右,相较2023年1月的0.8元/Wh跌幅高达52%。 2024-2026年全球锂资源预计将出现过剩,碳酸锂的价格运行区间预计将面临压力 根据SMM整理的2020年到2026年全球锂资源供需平衡来看,SMM预计2024年到2026年,全球锂资源或将呈现过剩局面,过剩幅度将逐年收窄。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走势方面,2023年到2025年,SMM预计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边际增速放缓,加之上游锂资源项目的集中释放,锂市场从2022年的供需错配转为过剩,拖累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进入2026年,SMM预计,储能市场未来的繁荣发展或将推动需求增长;而在长期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资源扩张也在持续放缓,市场过剩情况后续或有所缓解。 且需要注意的是,在供应过剩的情形下,依赖外购材料且成本高的锂产能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氢氧化锂价格下行带来减产和持续去库;但期货蓄水池效应又在供应过剩的背景下为碳酸锂价格提供支撑 而氢氧化锂方面,其现货报价自2023以来也下跌明显,相关企业已经出现减产和持续去库的情况,反观碳酸锂,在碳酸锂期货上市之后,期货蓄水池效应,又令碳酸锂在供应过剩的背景下,价格得到一定支撑。 硫酸钴价格在需求弱势的情况下持续下行,近一年硫酸钴和硫酸镍价格差明显收窄 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硫酸钴价格在需求弱势的情况下持续下行,近一年来,硫酸钴和硫酸镍的价差也明显收窄。 至于全球钴资源供应方面,2022年来自铜钴矿方面的供应占比在70%左右,2026年该占比预计或将下降至60%左右,2027年降至55%左右。SMM预计2022年到2027年,全球钴原料供应量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将达到14%左右。 至于国内硫酸镍原料供应方面,预计自2022年到2027年,硫酸镍原料供应量复合年增长率达12%左右,MHP供应占比或将逐年提升。 印度尼西亚拥有全球最大份额的镍资源,占世界总量的43% 过去几年,全球镍矿开采能力达到301万吨。 从分布区域来看,镍资源主要集中在亚洲东部,以红土镍矿为主。 硫化镍矿发现于加拿大、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 国别资源方面,印尼拥有全球最大的镍资源份额,占全球总量的43%。 新的中间产品项目大多出现在印度尼西亚,并且SMM预计到2027年,印度尼西亚的总中间产品产量将占到85% SMM预计,2021年到2027年,印尼镍中间品供应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将达到58%左右,在全球总中间品产量中的占比或将达到85%左右,MHP和高冰镍产量或将显著增长。 刚果(金)和来自印尼MHP中的钴将成为未来主要的钴原料供应来源 2023年全球钴原料供应总量为金属24.8万吨,其中初级原料供应总量约为23.3万吨,主要集中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 此外,SMM预计,印尼的MHP供应和锂电池回收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增加。 电池回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到2030年,中国将引领终端市场,磷酸铁锂回收量将激增 回收市场方面,预计到2030年,全球回收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00GWh,磷酸铁锂回收量占比将持续提升。镍、钴、锂总体回收量也将持续攀升,预计2030年回收量或将突破52万金属吨。其中全球镍的回收量在25万吨左右,锂在14万吨左右,钴在12万吨左右。 锂离子报废量占比方面,SMM预计,2024年到2026年,磷酸铁锂电池报废量复合年平均增长率在58%左右,2028年到2030年,其复合年平均增长率在66%左右。
SMM 4月30日讯:亿纬锂能近日发布投资者活动调研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公司对储能出货量规划目标在50GWh以上;公司希望储能系统2024年在储能电池的出货占比超过15%;公司高度关注海外储能市场需求情况,从整个市场的数据来看,海外储能的需求大概占整体的6-7成,公司目前也在加大海外业务拓展。提及公司大圆柱动力电池的产量及出货量,亿纬锂能表示,公司规划年产能20GWh的大圆柱电池工厂一期已在荆门完成投产,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46系列大圆柱电池已经下线超过425万只,正式实现了商业化交付和应用。二期项目的二条产线会在今年的下半年投入和量产。 对于“大圆柱电池量产前景如何?”的相关话题,亿纬锂能表示,公司持续看好大圆柱的量产与市场应用,特别是海外市场,标准化产品平台是大规模的商业化前提,大圆柱具备巨大的商业潜力。其认为,大圆柱是基于全新技术的创新产品,从技术概念提出到市场大规模应用,不仅仅需要产品维度的成熟,也需要产业链的成熟。目前的挑战大多不来自于产品指标上的差距,更多还是来自于行业不成熟带来的产品成本偏高,特别是回收价值链。如果综合考虑产品回收价值链,三元电池、特别是以高镍为主的大圆柱产品会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非常有价值。 而回顾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66 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01 亿元。受益于锂电池性价比持续提升,下游需求进一步释放,公司动力和储能电池出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储能电池方面,出货量 7.02GWh,同比增长 113.11%。 此外,在过去的一季度,亿纬锂能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提升,一方面使得固定成本被摊薄,另一方面,稳定的连续生产保证了良率的持续提升,促进了成本下降。 提及公司未来对储能市场的展望,亿纬锂能表示,国内外储能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全年将保持30%-50%增速。从整个市场的数据来看,海外储能的需求大概占整体的 6-7 成,公司目前也在加大海外业务拓展。2024年公司对储能出货量规划目标在50GWh以上。 而在此前SMM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主办的 Li-ion Battery Americas 2024 Agenda 会议上, SMM行业研究院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王聪曾表示,据SMM了解,2019年到2021年,全球储能需求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49%左右,2021年到2024年,预计全球各地储能需求依旧维持49%的增长率,2024年到2027年,SMM预计全球储能需求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将维持在29%左右,虽然增速放缓,不过依旧维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对于国内电力市场的储能发展趋势,亿纬锂能表示,随着电力市场化机制逐渐走向完善,储能将由配储走向盈利,储能要求将从配建走向使用,对储能要求从初装成本最低化走向生命周期效益最高,对于产品标准的要求以及对产品本身质量要求在提升。今年7 月即将推行的 GB 36276-2023 版本对比 GB 36276-2018 对技术要求更加严格,测试要求更加完善,更贴近电力用户的需求。 提及公司对于电池单价后续展望,亿纬锂能表示,从材料端看,碳酸锂及其他锂电主材的价格基本趋于稳定。辅材相关金属诸如铜,现价与期货价格趋同。公司整体成本可控性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公司今年较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前期产业链投建的工厂很好的运行起来。综合来看,公司认为目前价格不太可能再次出现剧烈的波动。 而电池级碳酸锂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近期碳酸锂现货报价震荡运行,但整体保持在11万元/吨上下。截至4月30日,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上涨500元/吨,涨至11~11.35万元/吨的价位,均价报11.175万元/吨。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据SMM最新调研显示,4月30日上午多数锂盐企业锂盐企业报价情况较29日上午上调,其中部分锂盐企业反馈其出售给贸易企业成交价格走高。不过正极等下游企业则反馈,由于其前两周已经为五一假期提前备库,当下原料库存足以支撑未来一段时间生产订单,近两天并无散单采买想法,观望情绪整体抬升。整体看,节前市场中产业客户采买成交相对较少,但贸易企业接货采购较为积极,碳酸锂现货市场成交价格重心略微抬升。 而长周期来看,SMM预计2023年到2025年,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边际增速放缓,加之上游锂资源项目的集中释放,锂市场从2022年的供需错配转为过剩,拖累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进入2026年,SMM预计,储能市场未来的繁荣发展或将推动需求增长;而在长期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资源扩张也在持续放缓,市场过剩情况后续或有所缓解。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