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11个
盘面:隔夜伦铜低开于8566.5美元/吨,而后一路上行盘中摸高于8710美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8707美元/吨,成交量至2.6万手,持仓量至26.4万手,涨幅达2.27%。隔夜沪铜主力2308合约低开于68970元/吨,盘初震荡上行盘中摸高于69730元/吨,而后横盘整理至盘尾最终收于69580元/吨,成交量至4.7万手,持仓量至20.3万手,涨幅达1.65%。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英国5月制造业产出月率-0.2%,前值-0.1%,预测值-0.50%。(2)欧元区5月工业产出月率0.2%,前值1.00%,预测值0.30%。 现货:(1)上海:7月13日1#电解铜现货均价报于贴水30元/吨,环比下跌35元/吨。临近交割,铜价暴涨并未引起月差进一步明显收窄,昨日交易不论对下游还是套利贸易商来说均较难展开,且贴水50元/吨附近已经是大部分现货商出货底线。 (2)华南:7月13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均价贴水20元/吨,环比下跌25元/吨。总体来看,铜价大涨叠加月差仍较大,下游补货欲低,整体交投淡静。 (3)进口铜:7月13日仓单报价38-52美元/吨,QP7月,均价环比持平;提单报价43-53美元/吨,QP8月,均价下跌2美元/吨。市场静待沪铜换月交割后,内贸升水走势是否回归,使比价有所修复,市场未闻大幅降价出货情形,观望为主基调。 (4)库存:7月13日LME铜库存减225吨至54225吨;7月13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2384吨至20894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6月PPI超预期下降,年率和月率均录得0.1%,其中年率为三年来最低,这为美国再添通胀降温证据。然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现在宣布通胀问题已解决还为时过早,必须采取足够措施将利率提高到足够紧缩的水平。基本面方面,临近交割华东地区依旧受月差指引较强,且进口铜依旧在陆续流入,现货升贴水在平水附近拉锯。华南地区库存出现下降,到货与出库均不多,月差仍未缩窄,叠加铜价冲高,下游采购意愿不高,尽管持货商降价出货,但实际成交并不活跃。消费方面,铜价走高压制需求,且下游在交割前采购意愿低,预计交割之后将有所好转。价格方面,受宏观情绪影响,市场对于美联储将结束收缩政策预期较大,给予铜价高位运行动力。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行情回顾】沪期铅6月第一周向下试探15000元/吨一线,6月2日SMM1#铅价格探低至14900元/吨,较5月22日高位回调300元/吨。但蓄电池替换淡季行情下,再生精铅原料回收受限,价格仅跟跌50-100元/吨,部分再生精铅冶炼厂利润受损发布检修及减产预期。与此同时,原生铅冶炼厂新扩建产能投产后粗铅及铅精矿原料维持供应偏紧,因原料不足开工受限和春季常规检修的大厂带来了6月原生铅主要的减量。在成本压力、供应下滑和出口预期兑现的共同作用中,6月中旬沪期铅突破上半年震荡区间,7月站上15500元/吨一线震荡企稳。 【现货市场】 7月现货市场的基本底色将转入供需双增——供应端上,原生铅冶炼厂大厂以检修恢复为主而再生精铅此前延迟开工的新扩建产线将陆续开工。消费方面,铅酸蓄电池消费旺季并未到来,但蓄电池企业在铅价上涨行情中出现备库动作,为后续产量储备原料。目前来看,7月精铅供应增量略大于需求增量,尽管SMM对精铅供应增量给出接近4万吨预期,但考虑到原料供应及高温天气对电力产生的突发影响等情况,实际增量或许不会像冶炼厂预期的那样顺利。 上周及本周初,沪期铅强势上涨行情下,下游普遍谨慎观望,但贸易市场交易活跃,冶炼厂积极保值。据贸易商表示,现货销售仍以贴水为主,因此品牌铅期现价差扩大的情况下,市场上交仓意向明显,由于6月消费偏淡下游采购积极性极低等因素,7月仍有惯例交仓累库预期。 但7月交仓累库预期对期铅涨势“降温效果”看起来并不明显,据调研,多家冶炼厂对SMM表示,原料采购成本的上移意味着铅价成本支撑已经较上半年向上抬升。在从业者的视角中,价格上涨似乎才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因为此前冶炼厂普遍认为精铅加工成本的抬升并没有体现在价格中。此外,7月中旬宏观CPI等数据发布后,消费复苏预期及经济刺激政策预期等提振有色金属普涨,铅价也在这一下半年开年的宏观利多中迎来开门红,在行业旺季到来前夕,市场上偏多氛围掩盖了暂时的累库预期,7月下旬铅价或仍将延续高位震荡并向上试探新的震荡区间顶部。
短期来看,焦企减产幅度大于钢厂减产幅度,炼焦成本明显增加,且近期消息面均是利好消息,焦炭第二轮涨价落地可能性较大,但焦钢企业的博弈或推迟落地执行的时间。 根据推算,焦炭供应宽松局面将延续,下半年焦炭价格重心或继续下移,准一级干熄焦或跌破1900元/吨。
7 月13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6月中国出口钢材750.8万吨,较上月减少84.8万吨,环比减少10.1%;1-6月累计出口钢材4358.3万吨,同比增长31.3 %。 6 月中国进口钢材61.2万吨,较上月减少1.9万吨,环比下降3.0%;1-6月累计进口钢材374.1万吨,同比下降35.2%。 6 月钢材进出口数据一览 6 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在5月基础上有所回落 2023 年5月受益于买单出口、涂渡等高端板材出口需求增量及部分订单延迟发运等原因,使得5月出口总量超预期增加,根据SMM调研, 4月因我国与越南等国家竞争优势下降,且海外国家当地需求疲软,多家主流钢厂出口接单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也体现在6月钢材出口量上,因此,6月钢材出口在5月高基数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实际出口量为750.8万吨,近月因人民币贬值带来的价格优势显著,多数钢厂表示出口接单情况较好,SMM认为7月钢材出口或将环比回升,整体仍处于高位区间。 6 月我国钢材进口有所回落 进口方面,6月我国国内下游市场受到高温天气等影响,用钢需求低迷,且海外价格高于国内不宜进口,一定程度抑制进口需求。 钢材进出口展望 出口方面,据SMM最新调研,近期国内钢厂及买单出口均表示近期因价格优势,出口接单情况较好, SMM 预计7-8月钢材出口或将有所增量。 进口方面,近年来我国钢材进口持续处于低位,考虑到当前价差不满足大量进口条件,叠加目前国内钢材需求进入传统淡季, SMM 预计7月钢材进口仍将低位运行。
截止到6月30日,根据SMM跟踪的十大港口库存数据显示,2023年6月十港总库存环比下降0.6%至8980万吨,四大品种中仅有粗粉出现累库。航运数据显示,6月份总到港量及分品种到港量均环比减少。 十港库存分品种来看,粗粉十港库存环比累积1.7%至6561万吨。月内进口矿高中品价差和中低品价差持续扩大,粗粉性价比难有突显。精粉十港库存环比5月下降1.3%至730万吨,球团十港库存环比下降3.8%至643万吨,块矿十港库存环比下降10.3%至1046万吨。6月份钢厂利润较好,对于贵价的精粉、块矿及球团的购买能力及意愿提高。此外唐山地区因环保因素致烧结机限产,部分钢厂提高了球团和块矿的比例。但由于球团多是钢厂下属工厂自产自用,进口球团需求一般,库存下降幅度不明显。而独立球团厂利润一般开工率不高,造球精粉十港库存下降幅度难有突出。后续来看,由于前期焦炭价格提涨,块矿溢价走高使得性价比有所降低,且进入雨季后块矿水分含量及粘度增加,部分钢厂对于块矿的采购意愿降低,预计7月块矿去库幅度或有收窄。而进入成材淡季,烧结机限产于7月中旬起逐步解除,预计钢厂采购意愿将向粗粉转移。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中国海关总署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49,648.5吨,1-6月累计进口2,588,377.8吨,同比减少12%。 6月,中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12.5万吨,1-6月累计进口1,343.5万吨,同比增加7.9%。
中国海关总署今日公布上半年及6月进出口数据。 上半年数据 海关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分别达到9.76万亿元和10.34万亿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从环比来看,二季度进出口比一季度增长6%,5月份、6月份均环比增长1.2%。 今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 上半年,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进出口总值的15.3%;对欧盟进出口2.75万亿元,增长1.9%,占13.7%;对美国进出口2.25万亿元,下降8.4%,占11.2%。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占34.3%,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增长1.5%。 6月数据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6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降12.4%,前值降7.5%;进口降6.8%,前值降4.5%;贸易顺差706.2亿美元。 主要出口商品中,6月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09.93%,船舶出口环比增长26.94%,中药材及中式麻药出口环比增长15.86%。稀土、钢材同比下滑超30%。
盘面:隔夜伦铜低开于8343美元/吨,而后一路走高临近盘尾摸高于8525美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8513.5美元/吨,成交量至2.1万手,持仓量至26.2万手,涨幅达2.11%。隔夜沪铜主力2308合约低开于68040元/吨,而后一路走高盘中摸高于68710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68560元/吨,成交量至4.4万手,持仓量至19.5万手,涨幅达1.23%。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美国6月未季调CPI年率3%,前值4.00%,预测值3.10%。(2)美国至7月7日当周EIA原油库存(万桶)594.6,前值-150.8,预测值48.3。 现货:(1)上海:7月12日1#电解铜现货均价报于升水5元/吨,环比下跌5元/吨。临近交割,月差对现货升水指引作用加大,套利商认为换月前持货成本控制在250~300元/吨较为合适,周内仅剩2个交易日,现货商仍将在平水价格附近进行拉锯。 (2)华南:7月12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均价升水5元/吨,环比上涨5元/吨。总体来看,铜价下跌但下游补货欲仍较低,整体交投不佳,预计要到交割后才会恢复。 (3)进口铜:7月12日仓单报价38-52美元/吨,QP7月,均价环比持平;提单报价45-55美元/吨,QP8月,均价上涨1美元/吨。昨日进口比价虽略有修复,但仍难提振持货商信心。国内下游消费走弱,内贸为贴水行情,国内库存在持续累库,多数美金铜持货对后市比价难言乐观。 (4)库存:7月12日LME铜库存减2625吨至54450吨;7月12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1079吨至18510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6月CPI数据均超预期回落,美国6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3%,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增幅,回到“3时代”。这暗示美联储今年可能只需再加息一次,美元指数大幅跳水,利好铜价。基本面方面,临近交割,华东地区现货升贴水受月差指引较强,但大部分下游采购欲望不高,成交并不活跃。华南地区库存连续两天增加,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有限,持货商低价出货意愿较低,更多选择直接交仓。消费方面,大部分下游不愿承担back月差成本,因而整体采购意愿不高,预计交割换月后,需求将有所恢复。价格方面,美通胀明显放缓,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提前结束紧缩政策,预计铜价短期维持高位运行。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印度是全球石英矿石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然而7月11日,一则消息关于”印度海关禁止石英矿出口“的消息引爆本就敏感的高纯石英砂市场,多家媒体的转发更是进一步引发热议。 2023年2月,泰国政府下令严禁向国外出口天然砂石。2023年5月30日,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也表示,印尼也将禁止出口硅砂和石英砂等下游产品。这些禁令给全球石英砂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那么截至目前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据SMM从多家在印度进行石英矿开采及贸易的中国企业得知,目前并未收到当地政府相关通知。同时,登录当地相关政府网站后亦未发现官方有任何正式发文。 部分网络发布“禁出口”的文章目前亦遭删除。 关于“网上传闻印度禁止石英砂矿出口”的提问,今日石英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经过全面了解与查实,该项报道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属于虚假报道和不负责任的报道,并且国家官方媒体和正规的媒体均无任何此类消息或报道。根据对印度供应商最新的核实情况,并经查询印度官方相关最新政策,结论是:印度官方没有报道中提及的对华禁运事项,印度供应商也没有收到任何官方通知,更没有此类政策出台的传闻或消息,即:印度对华矿石出口业务正常,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目前公司石英矿石来源渠道广范,国内外均有供货,并不依赖于印度的出口来源。石英矿石地球表面分布非常广泛,公司石英矿供货稳定,储备充足。 SMM从相关进口印度高纯石英砂从业人员了解到:目前头部企业为应对突发情况(主要考虑地区政策不确定性)企业长期保持一年以上石英矿库存,国内又有尤尼明及TQC矿源进行补充,退一万步讲,即便真出现禁止出口政策,国内短期也不会面临”无砂可用“的情况。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纯石英砂相对其他光伏环节过剩的情况,其仍较为短缺。 当前,由于硅片企业7月的大幅扩产以及该消息对情绪上的刺激,7月11-12日高纯石英砂的价格再度出现上涨,据了解,目前国产内层砂已经出现42万/吨的价格,进口砂在国内市场已经出现60万元/吨的价格。 》查看SMM石英砂现货报价 同时国内高质量坩埚价格在近期亦出现上涨,甚至对硅片价格窄幅回弹形成一定支撑——部分硅片企业在近期已将182mmP型硅片价格涨至2.85元/片。
进口方面: 据SMM统计, 2023年5月中国不锈钢进口总量为14.19万吨,环比增加约16.16%,同比降幅约48.28%。自印尼进口的不锈钢量为11.49万吨(不含废不锈钢进口量),环比增加约23.93%,同比降幅约26.91%。其中,印尼向中国进口的不锈钢冷热轧卷板量均有所回升,半制成品的进口量开始回升,5月印尼产量维持在35万吨,印尼自年初的不锈钢增产或将趋于稳定,预计6月不锈钢进口或环比会有小幅回落。 出口方面: 据SMM统 计 ,2023年5月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为39.09万吨,环比减少约5.77%,同比降幅约32.5%。整体来看,出口有小幅减少,主要体现在宽度≥600mm的宽幅卷板上,卷板出口环比减少7.96%,其中以冷轧减少为主。分国别来看,前十的国家及地区的出口量占比上升至66%,出口国别集中度稳定在高位。据SMM调研,5月出口总量下降主要来源于土耳其,俄罗斯,韩国等国家,欧洲地区,由于政治环境和经济通胀等原因,向土耳其出口环比下降42.42%,欧洲出口市场压力或将变大;印度仍然是中国不锈钢的第一出口国,向其的出口量环比减少约8.42%,591万吨,但同比仍有所增长,今年以来印度,俄罗斯对不锈钢进口需求的增长或将趋于稳定;韩国浦项逐步恢复生产后,国内对韩不锈钢出口会有一定受限。全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出口淡季或有所改善。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数据库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