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11个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7977美元/吨,盘初摸底于7936.5美元/吨,而后一路震荡上行,临近盘尾摸高于8080美元/吨,最终收于8077美元/吨,成交量至2万手,持仓量至26.9万手,涨幅达1.15%。隔夜沪铜主力2312合约开于66530元/吨,盘初震荡下行摸底于66390元/吨,而后震荡上行,盘中摸高于66930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66770元/吨,成交量至4.7万手,持仓量至15.1万手,涨幅达0.86%。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英国10月制造业PMI45.2,前值44.3,预测值44.7 (2)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0,前值49.8,预测值49.5 现货:(1)上海:10月24日1#电解铜现货均价报于升水195元/吨,环比上一交易日上涨105元/吨。据悉,周末上海出库数据表现超预期,可见下游提货热情,前日下午期铜基本处于66000元/吨关口下方,提振下游采购信心,然上海流通货源趋紧昨日内升水一路推高,下游对此接受度尚可。今日若仍未有大量货源补充,预计现货升水仍将坚挺。 (2)华南:10月24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均价升水365元/吨,环比持平。总体来看,沪粤价差收窄料后期到货量减少,有利广东升水维持在高位,但下游接货欲已经较前期下降。 (3)进口铜:10月24日仓单报价80-90美元/吨,QP1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美元/吨;提单报价82-95美元/吨,QP1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美元/吨;EQ铜(CIF提单)36-42美元/吨,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美元/吨,报价参考10月末及11月上旬到港货源。 昨日进口比价明显走弱,截至上午盘收盘对沪铜2311合约亏损在70元/吨附近。某美金铜大户存长单交付需求,于市场继续收货,无疑给卖方增添信心,使得溢价更加坚挺。目前LME CANCEL货源多为自用或长单交付,市场主流火法提单较为紧俏,而仓单更在内贸生水连续上涨的加持下,洋山铜溢价易涨难跌。 (4)库存:10月24日LME铜库存减少2975吨至187475吨;10月24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1780吨至8490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10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0.9,为2022年9月以来新高。相比之下,欧元区10月综合PMI初值从47.2降至46.5,为2020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告诉欧盟官员,对抗通胀的努力进展顺利。基本面方面,华东地区上周末出货情况较好,可流通货源在本周较为紧张,叠加铜价重心下移,下游采购积极性提高,因而升贴水随之走高。华南地区库存出现下降,且沪粤价差减小,货源南下将减少,持货商挺价情绪增强,但下游接受度不高。价格方面,预计近期维持低位运行。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SMM10月24日讯: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郑立慷(Chang Lih Kang)10月24日表示,马来西亚将禁止稀土原材料的出口,只允许出口加工过的稀土产品。这则消息一出,仿佛给稀土永磁概念板块打了一剂强心针,截至24日收盘,稀土永磁概念板块涨幅为2.92%。个股方面:铭普光磁涨停,杭华股份、中科磁业均涨超9%,龙磁科技、大地熊、彤程新材以及中国稀土等均涨幅居前。 有分析人士指出:稀土永磁概念的上涨主要是受马来西亚拟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的消息刺激为主。此外,稀土永磁概念板块此前频频下跌,也有技术上的反弹修复需求。 消息面 10月24日,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Chang Lih Kang表示,马来西亚将禁止稀土原材料的出口,只允许出口加工过的稀土产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于9月11日宣布,马来西亚将禁止稀土出口,以免这类关键矿物因无限制的开采及出口而流失。安瓦尔当天在国会下议院提交一份报告时公布了2023-2025年的政府经济计划,表示决定起草新的国家矿物政策,以可持续和责任原则为基础,推动矿产工业的全面发展。“国家矿物政策将管制永久森林保护地,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区进行开采矿活动。” 国务院近期发布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支持内蒙古战略性矿产资源系统性勘查评价、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提升稀土、铁、镍、铜、钨、锡、钼、金、萤石、晶质石墨、锂、铀、氦气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高纯稀土金属、高性能稀土永磁、高性能抛光等高端稀土功能材料。扩大稀土催化材料在钢铁、水泥、玻璃、汽车、火电等行业应用。支持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依法合规建设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中心,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点击查看详情 北方稀土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23亿元,同比下降10.98%;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70.19%。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下降78.43%。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稀土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比下降,毛利同比减少。 中科三环在互动平台表示,从目前来看,稀土永磁电机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最优解。任何一种永磁材料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都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没有发现性价比更高的永磁材料。公司将持续关注新型材料、新型电机等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开展积极探索,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研发和经营布局,妥善应对新的技术可能带来的挑战。 储量:2022年全球稀储量约为1.3亿吨 马来西亚稀土储量约为3万吨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数据显示,从全球储量来看,2022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30亿吨,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35.01%),越南储量为2200万吨(占比17.50%),巴西储量为2100万吨(占比16.71%),俄罗斯储量为2100万吨(占比16.71%),四国总计占全球储量的85.93%,其余国家占比14.07%。 从上图的储量表中没有看到马来西亚的身影,而USGS2019年的估算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稀土储量估计为3万吨,仅占全球储量的一小部分,占比约为0.02%。 产量:马来西亚2018年的产量占比约为全球的0.16% (图片来源:中国稀土学会据USGS数据整理) 根据USGS公布数据显示,从全球产量来看,2022年全球稀土矿产量为30万吨,其中,中国产量为21.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其余国家中, 2022年美国稀土产量为4.3万吨(占比14%),澳大利亚产量为1.8万吨(占比6%),缅甸产量为1.2万吨(占比4%)。从产量图中依然未发现马来西在的身影,表明其产量也比较稀少。 鉴于马来西亚的稀土产量很少,其产量数据统计的也比较少,根据USGS发布2018年矿业商品总结报告,马来西亚的稀土(REO)产量为300吨。而根据中国—东盟稀土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公开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稀土产量约为19万吨,比2017年的13.4万吨要增加约5.6万吨。马来西亚2018年300吨的产量与2018年19万吨的产量相比,占比约为0.16% 马来西亚稀土矿的禁运对我国海外稀土矿石的供应整体影响较为有限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据SMM汇总的海关总署的进口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累计进口马来西亚混合碳酸稀土535吨,占中国当年混合碳酸稀土总进口量的35%。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稀土产品进口量达到12万吨,其中进口矿最大来源国是美国,其稀土进口总量达到8.4万吨。马来西亚的稀土进口量占2022年我国稀土进口总量的比重约为0.44%。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随着今年国内疫情政策的放开,东南亚稀土矿进口量大幅上涨,今年前9个月我国从缅甸进口稀土32042吨。前9个月,中国从马来西亚混合碳酸稀土进口总量达到7409.47吨,占1-9月中国混合碳酸稀土进口总量的62.44%。海关总署的数据还显示:2023年1-9月份,我国稀土累计进口 134333.8 吨 。 从前九个月的稀土进口数据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前9个月的稀土进口量占我国1-9月稀土进口总量的5.5%。 在SMM看来,虽然今年以来,在混合碳酸稀土方面,马来西亚在我国该项矿产品进口量上占据了较大比重,但从对我国的稀土海外矿整体供需来看其影响相对有限。由于中国稀土分离、冶炼产能接近全球总量的90%,再加上中国稀土消耗量也是全球第一,稀土矿石市场需求巨大。所以,未来马来西亚稀土矿的禁运对我国海外稀土矿石的供应整体影响较为有限。 机构声音 华福证券在点评金力永磁的研报中表示:稀土价格趋于理性,盈利能力得到修复。 公司盈利能力与稀土价格波动水平高度相关,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至2025年镨钕氧化物实际供需平衡分别为0.39/-0.02/-0.52万吨REO, 2023年稀土价格震荡下行, 2024年价格企稳, 2025年再次略有上升,但总体波动情况与2021年和2022年相比较弱,因此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恢复至健康水平。 同时稀土材料价格的下降和较小的价格波动或将增加稀土永磁材料的渗透率和下游应用范围,带动需求增长。 华安证券点评中国稀土的研报中点评稀土行业时指出:供给刚性格局优化,需求持续向上。 供给端:供给刚性格局持续优化,我国资源禀赋突出。 2022 年全球稀土矿总储量/开采量分别为 13000/30 万吨,我国稀土矿储量/开采量分别占比 33.85%/70%。当前,我国稀土行业步入新阶段,南重北轻格局形成,配额制下供给刚性,增量主要为轻稀土。 需求端:应用广泛,稀土永磁增长势能充足。稀土功能材料可进一步分为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及抛光材料等,其中我国/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占比达 42%/25%。 稀土永磁材料成为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核心功能材料,是自动化、智能化必不可少的要素,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银河证券此前的研报指出,年内稀土指标增速放缓,稀土价格经历大幅回调后继续大幅下探的空间已然不大,需求回暖下稀土价格有望逐步走强。建议关注中重稀土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南方稀土资源整合开启的中国稀土。轻稀土方面建议关注产量指标持续增长,行业龙头北方稀土。此外,建议关注其他具备南方稀土整合预期的广晟有色,以及具备全球化稀土资源布局的盛和资源。 推荐阅读: 》马来西亚拟禁止稀土出口 对全球供应影响多大?短期或提振市场信心【SMM快评】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