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11个
上周五晚伦铜开于8600.5美元/吨,而后震荡上行盘中摸高于8636美元/吨,盘尾重心大幅回落摸底于8564.5美元/吨,最终收于8570美元/吨,成交量至1.4万手,持仓量至28.1万手,跌幅达0.42%。上周五晚沪铜主力2401合约开于68960元/吨,盘初摸底于68910元/吨,而后逐步走高盘中摸高于69230元/吨,盘尾回落最终收于69080元/吨,成交量至2.4万手,持仓量至15.4万手,涨幅达0.04%。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美国1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3.2%,为2021年4月以来最小增幅,强化了美联储转向明年降息的观点。(2)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最新表示,由于新的多国海事特遣部队将保护船只免受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该公司整准备恢复红海航运。(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楼继伟指出,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预计今年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按照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的要求,明年的赤字率最好维持在3.8%左右。 现货:(1)上海:12月22日1#电解铜对2401合约报升水140-230元/吨,均价报升水185元/吨,环比跌95元/吨。上周五受进口铜货源有所补充影响,现货升水走跌。早市盘初,持货商报主流平水铜升水230-240元/吨,好铜如CCC-P升水230-250元/吨。上周现货受供给紧张预期影响,下游采购备库情绪较为积极,部分高价有所成交。上周五铜价上扬,加之下游部分周末备库需求,早市市场交易情绪较好,但持货商出货换现意愿强烈,后续升水连连走跌。上周贸易商长单陆续结束,预计本周现货市场交易趋向冷清,预计升水将继续下调。 (2)华南:12月22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280元/吨-升水300元/吨,均价升水290元/吨,环比涨30元/吨。 总体来看,升水高企下游采购欲不高,现货升水高开低走,交投一般。 (3)进口铜:12月22日仓单价格73-88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下降2美元/吨;提单价格68-83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下跌2美元/吨;EQ铜(CIF提单)22-30美元/吨,均价环比下跌2美元/吨,报价参考12月底至1月上旬到港货源。上周进口铜比价持续走弱,美金铜市场成交极为清淡。本周伦铜仅有三个交易日,外贸市场交投氛围愈发冷清,越接近年底市场收货更为谨慎,以清库存避风险为主,且随着月底临近进口铜到港逐渐增多,年末消费季节性偏弱,比价难见起色。预计本周外贸市场持续冷清,洋山铜溢价将继续下跌。 (4)再生铜:12月22日广东再生铜价格63200-63400元/吨,环比上升100元/吨,精废价差2218元/吨,环比上升129元/吨,精废杆价差1455元/吨,据SMM调研了解,浙江宁波贸易商表示本周海外光亮铜报价系数98.75-99%,环比维持不变,由于欧洲临近圣诞节,持货商基本上已经放假,所以报盘也比较少,价格最近都没有太大波动,相反美国报盘并没有受假期临近影响,但是考虑的巴拿马运河干旱情况,估计美东的再生铜原料运输将受到影响。 (5)库存:12月22日LME铜库存增加1225吨至166675吨;12月22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2487吨至6357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国11月年通胀率进一步回落,11月PCE涨幅亦低于10月,巩固了市场对美国明年3月降息的预期,美指重心下移,利多铜价。基本面方面,据SMM调研了解,截至12月22日上周五,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一下降0.67万吨至5.66万吨,这主要是由于国产铜和进口铜到货量均不多, 且炼厂直发下游较多,导致大部分地区库存出现下降。供应端来看,由于本周进口铜将陆续流入市场,且炼厂年末清库存压力也会导致市场货源增加,预计电解铜供应环比上周将明显增加。消费方面,年末最后一周下游有回笼资金的需求,叠加高铜价影响,预计需求承压。价格方面,受年末需求逐步减弱影响,铜价难以持续上涨。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据海关数据显示,胶膜11月出口5085.98吨,环比增加54.36%,同比增长42.36%。11月出口金额为3.7亿元。1-11月累计出口5.84万吨,累计出口金额为35.91亿元。 从今年全年出口总量排名前五大区域分别是东南亚(占比53.33%)、西亚(占比10.28%)、东亚(占比9.46%)、中欧(占比8.55%)、北美(占比5.43%)。 11月分国别/地区的出口数量来看,排名前十大出口国分别为马来西亚(占比28.36%)、波兰(占比14.89%)、美国(占比10.45%)、印度尼西亚(占比8.08%))、土耳其(占比7.92%)、柬埔寨(占比7.29%)、韩国(占比4.84%)、阿联酋(占比4.15%)、越南(占比2.04%)、中国台湾(3.84%)。 11月出口至马来西亚的胶膜量环比大增266%,出口至波兰的量环比增长96.29%,另外美国、印度尼西亚市场表现也很亮眼。 更多行情请关注SMM光伏视界公众号:
据海关数据显示, 11月进口EVA8.36万吨,环比减少24.53%,同比减少36.54%。1-11月累计进口124.77万吨。11月EVA出口2.11万吨,环比增长8.76%,同比增长122.86%。1-11月EVA累计出口18.81万吨。 11月分国别/地区的进口数量来看,从韩国进口3.27万吨(占比39.07%);从台湾进口1.424万吨(占比17.04%);从美国进口1万吨(占比12.03%);从新加坡进口0.67万吨(占比7.97%);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约0.66万吨(占比7.87%)。 韩国EVA供应商主要为韩华道达尔、乐天化学、LG化学等。今年截止到11月份,我国从韩国累计进口EVA共53.96万吨,而11月进口量环比大降37.52%。 台湾EVA供应商主要为台湾台塑、台聚等。今年截止到11月份,我国从台湾进口EVA共25.20万吨,而11月进口量环比略涨。 泰国EVA供应商主要有陶氏、TPI、TPC等。今年截止到11月份,我国从泰国进口EVA共8.99万吨,而11月进口量较10月环比大降50.30%。从泰国进口的EVA已连续两月大降。 11月EVA市场较为惨淡,韩国乐天化学首先开始拉低价格销售,其他厂家措手不及,而市场因悲观情绪蔓延,观望情绪浓厚,降低EVA采购量,尤其对于胶膜大厂而言,11月以去化库存粒子为主,期间,EVA价格混乱,低价频现。光伏、发泡、线缆等市场需求不及预期,EVA进口量创五年内同期新低,而12月份EVA进口市场需求预计继续走低。但在EVA出口方面有较大突破。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11月中国镁合金出口8062吨,环比增加6.7%,同比减少19.4%,出口累计同比减少23.9%。 2023年11月镁合金对外出口中,出口加拿大1434吨,占比18%;出口荷兰1097吨,占比14%;出口德国670吨,占比8%;出口中国台湾503吨,占比6%;出口韩国478吨,占比6%。 财联社12月20日电,11月欧洲汽车销量增长6%至108万辆。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表示,截至11月,包括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强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占欧盟所有新乘用车注册量的47.6%以上,高于去年同期的43%。11月份欧盟新车注册量增长6.7%,连续第16个月增长,其中电动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3.3%。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量明显,国内某大型镁合金生产企业销售人员表示,该厂对未来车用镁合金的应用推广充满信心,随着减重策略以及镁合金高端应用的推广,2024年行业内车用镁合金的单车用量较2023年数据有望维持增长。 》查看SMM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镁现货历史价格
周初返市,镁市需求未见明显好转,缺乏利好消息支撑,本周镁价承压下行,截至到本周五,主产区90镁锭的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20350-20450元/吨,较上周五下调100元/吨。 从供需方面来看,四季度镁市依然呈现供强虚弱局面,随着主产区部分镁厂复产,新增镁锭流入市场,镁厂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加。需求方面,受买涨不买跌情绪影响,下游采购仍以刚需采购为主。从镁粉厂了解,自进入11月份以来,订单量明显增加,镁粉市场以排单生产为主。另考虑到地缘问题,海运费激增叠加集装箱面临周转紧张等问题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口订单。但从业内人士了解,目前影响尚未体现。 原料方面,原料市场暂稳运行,75硅铁陕西主流出厂价格在7000-7100元/吨,神木兰炭小料1080-1160元/吨左右,山西五台山白云石出厂价格210-230元/吨。 SMM分析,目前镁市缺乏利好消息,近期府谷复产镁锭产出,下游观望情绪浓厚,叠加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业内心态不稳,对后市行情看空, 因此,预计短期镁锭市场行情将稳中趋弱运行.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历史价格
》查看SMM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海关数据显示,11月铜管进口1079.9吨,环比增加9.9%,同比减少13.3%;1-11月铜管累计进口13340.4吨,累计同比减少40.8%。11月铜管出口27822.7吨,环比增加14.5%,同比增加11.1%;1-11月累计出口297008.3吨,累计同比减少9.4%。 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1-10月同环比基本处于下滑状态;然11月出口同比终于眼前一亮,但进口同比与之严重劈叉。国内铜管产能进一步提升以及高精密设备产线增加令进口高精密铜管需求持续下降,故铜管进口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将保持低位。11月出口同比增长或取决于海外需求订单略微改善,中东地区铜管出口订单有所增加,但因存在地缘政治因素,部分大型铜管企业表示:中东地区出口订单存在收款慢、收款难等问题。除此之外,11月本就处于出口旺季,海外企业存在圣诞前备货现象,令出口环比明显增长。 分国别来看,中国进口铜管各国占比变化甚微,出口国占比中,泰国、美国、中国台湾依旧稳居前三,值得惊喜的是印度尼西亚占比高达6%。从前几个月数据来看,印度尼西亚占比在3%-4%,故在11月出口基数环比增高背景下占比进一步提高,可见印度尼西亚铜管需求有所攀升,其政策与关税均令中国对其出口铜管存在利好。 观察11月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铜管明细数据,需求占比靠前依旧是精炼铜管,其对合金管需求远低于精炼铜管,印度尼西亚本地存在部分合金管供给。 12月,预计铜管出口依旧表现可观,但进口难有明显起色。综合来看,2023年同比2022年铜管进出口累计同比均将呈现下滑,外需弱势以及内部供给充足是主因。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锰: 苏伊士运河—红海这一国际航运要道,扼守亚、非、欧三洲交通要道,连通红海与地中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而曼德海峡位于红海南端,连接红海和亚丁湾,是船只往返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由于近期,红海附近海域货船遇袭事件频发,地中海航运(MSC)、马士基(Maersk)、达飞轮船(CMA CGM)以及赫伯罗特(Hapag-Lloyd)等多家航运巨头公司宣布暂停红海航行,部分航运公司已通知停止货物接载和订新舱。 锰系方面。近期红海/苏伊士运河局势的升级仍在持续对电解锰航运产生重大影响。据SMM调研了解,常规发往欧洲的船若走苏伊士运河,红海的航行时间约30-40天,而由非洲好望角绕行至欧洲所需时间至少会增加20天左右。且受部分航运公司暂停货物接载和订新舱,现期海运费也是大幅拉涨,但因不确定后市发展方向,出口贸易商也多倾向于12月交货。 铬: 铬系方面,受此次事件影响,地中海沿岸土耳其、阿尔巴尼亚,以及途径红海运输航线或将受限。其中土耳其为中国第二大铬矿来源国,2022年自土耳其进口铬矿占到总进口量的6.34%,有国内土耳其铬矿贸易商表示现阶段已发出货物不受影响,但若事件持续,未来由土耳其梅尔辛港发往天津港的铬矿运输时间,将有原本的30天左右增加到2个月以上。其次由于部分船只航线或将绕行南非好望角,南非航线运输压力或将增大。虽现阶段铬矿供给紧缺改善,港口稳步提升,若本次事件持续发酵,或将对全球铬矿供给带来压力。 镍及不锈钢: 镍系方面,纯镍目前全球主要供给地分别是亚洲的中国、欧洲的挪威与俄罗斯、北美的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据SMM调研了解,其中受影响的分别是俄罗斯以及澳大利亚。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镍出口国常规发往亚洲的产品如果是走海运通道也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抵达亚洲。澳大利亚至欧洲的运输路线通常是经过印度洋,进入红海,并经过苏伊士运河,抵达地中海或北欧港口。而由非洲好望角绕行至欧洲所需时间至少增加20天左右。 镍铁作为不锈钢的主要原料,主要产地为印度尼西亚及中国,红海事件爆发后,镍铁价格暂时持稳,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原料端来看,当前镍矿主要分布地区为印尼,且镍铁主要产地也为印尼。且据SMM调研了解,印尼高镍生铁流向中国的比例98%,至印度为0.3%,至韩国为1.7%。因此,从印尼至中国的贸易流来看,红海并不是必经之路。因此整体来看,红海事件对镍铁价格影响有限。 镍锍方面,中国主要进口国为印度尼西亚及俄罗斯。因此,红海事件对镍锍进口影响有限。 湿法中间品方面,中国主要进口国为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土耳其及芬兰。其中,受红海事件影响的国家为土耳其及芬兰。从23年全年(截止11月)进口数据来看,其中芬兰占湿法中间品进口总量1.6%,土耳其占湿法中间品进口总量2.9%。因此,对湿法中间品供应影响整体有限。 硫酸镍方面,中国主要进口国为印度尼西亚、芬兰及韩国。但中国作为硫酸镍主要生产及使用国,对海外硫酸镍依赖程度较低。因此,影响有限。 我国是不锈钢第一生产国且是不锈钢第一出口大国,苏伊士运河—红海这一国际航运要道涉及比利时、德国、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位居我国出口前十。截止11月海关出口数据显示,土耳其、欧洲、俄罗斯占比达到15.61%,全球航运干扰下,后续不锈钢出口方面时间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进口方面,我国不锈钢进口主要来自于印度尼西亚,截止11月海关进口数据显示,自印尼进口至中国占进口总量的67%,红海事件对我国不锈钢进口方面影响较小,后续进口方面或将继续维持之间格局。 综上,整体来看红海事件对于镍系产品影响较小,主要集中在纯镍版块儿,但作为全球主要的镍进口国之一,中国目前国内电积镍产量持续放量影响下,中国对于海外纯镍需求持续减弱。而俄罗斯第二大出口国为荷兰,主流运输工具为铁道运输,因此影响也有限。 【更多内容请订阅SMM镍研究组产品《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常规报告》、《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高端报告》,获取最新镍矿、镍生铁(中国+印尼)、电解镍、硫酸镍、铬矿、铬铁、不锈钢(中国+印尼)相关数据分析及行情解析!订 购、试阅请致电021-51666863,联系人:付建】 》点击订阅SMM中国镍产业链年报,掌握全面深度的产业链数据、调研信息和SMM专业分析
SMM12月22日讯: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3年11月份进出口数据,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中国稀土金属矿进口量4524吨,同比增加19%,环比增加37%。2023年1-11月累计进口60799吨,同比减少16%。 2023年1-11月,中国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累计39716吨,同比增加272%。其中11月份进口量3449吨,同比增加165%,环比增加20%。 接缅甸地区相关管理部门通知,自12月5日起,将再次叫停辅料入缅;至12月下旬,缅方将叫停稀土矿产品运输。矿端生产商在得到此消息后提前将稀土产品运至国内,来自缅甸地区的稀土产品在11月期间的进口量也环比出现明显增幅。 11月份中国混合碳酸稀土进口量为2222吨,同比增加5190%,环比增加245%;2023年1-11月累计进口14732吨,同比增加871%。 2023年我国11月份稀土永磁出口量3929吨,同比减少2%;2023年1-11月累计出口48324吨,同比减少2%。11月中国出口稀土商品4205.8吨,环比减少2%,同比增长42.6%;2023年1-11月累计出口稀土商品48867.7吨,同比增长10。 》查看更多稀土现货报价及评论 》免费申请试用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12月22日讯: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中国金属硅出口量为4.76万吨,环比增加9%同比减少3%。2023年1-11月金属硅累计出口量52.14万吨,同比减少13%。 11月份共出口44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在3.95万吨,合计出口占比在83.2%。前五大出口目的国依次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和阿联酋,合计出口量在2.59万吨占比在54.6%。 近期因受巴以冲突影响蔓延至红海,此前包括地中海航运(MSC)、马士基(Maersk)、达飞海运(CMA CGM)以及赫伯罗特(Hapag-Lloyd)在内的多家航运巨头公司也已宣布暂停在红海航行。若改变原航道绕行好望角,船期需要延长10-14天,成本提高至少30%。受海运费持续上涨预期及航运周期变长等因素影响,部分出口贸易商反馈也正在加紧发货。 11月底及12月份国内工业硅价格表现出连续上涨趋势,海外用户询单及成交表现活跃,下旬随着国内硅价大幅提涨后海外用户接受度减弱,观望增多询单较12月上旬略减,预计12月国内金属硅出口量继续维持增加。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